肾移植失败后血液透析患者肾脏反应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肾移植失败后血液透析患者肾脏反应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一、移植肾失功后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肾反应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潘佳善,苏涌,朱道方,廖贵益[1](2022)在《公民逝世捐献与活体捐献肾移植的近期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阐述单中心公民逝世捐献(deceased donor,DD)与活体捐献(living donor,LD)肾移植的近期临床效果,探讨两种移植类型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和2018两年内我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254例受者,搜集随访至2021年7月1日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分为DD组141例和LD组11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D组与LD组在受体性别、受体体质量指数及术前、术后12、24个月的血肌酐值无显着差异。DD组在供体性别、供体年龄、受体年龄、术前透析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着高于LD组。在预后方面,DD组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急性排斥发生率、移植肾丢失率(包括移植肾失功和移植肾切除)均显着高于LD组;DD组存活率85.1%低于LD组的96.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GF的危险因素有"组别类型";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是"组别类型"、"供体年龄"、"受体年龄";以及"组别类型"、"供体年龄"为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结论 DD目前虽然是肾脏捐献来源的主流,但本中心及其他中心相关数据表明,其近期临床效果要差于LD,因此要从器官获取、保存、移植等环节提高DD预后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无论DD还是LD,受体及其匹配的供体术前数据影响着术后DGF、肺部感染、移植肾失功的发生发展。

翁雅芳[2](2021)在《桃红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桃红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对VAS评分、5-D瘙痒评分、hs-CRP、IL-6、HGB等指标的影响,评估桃红当归饮子对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探讨桃红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70例血虚风燥夹瘀型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另外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者20例作为健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口服氯雷他定,试验组予口服桃红当归饮子,用药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记录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5-D瘙痒评分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血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血红蛋白(HGB)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尿毒症皮肤瘙痒组血清hs-CRP、IL-6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5-D瘙痒评分及hs-CRP、IL-6、HGB等临床检验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VAS评分与hs-CRP(r=0.682,P<0.01)、IL-6(r=0.490,P<0.01)呈正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5-D瘙痒评分与hs-CRP(r=0.622,P<0.01)、IL-6(r=0.532,P<0.01)水平呈正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的VAS评分、5-D瘙痒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血P、血PTH、血β2-MG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血C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试验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HGB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试验组上升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血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试验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都有所降低,且试验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尿毒症皮肤瘙痒组患者的血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且血hs-CRP及IL-6水平与UP患者的瘙痒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UP患者瘙痒疗效的评价指标。2、桃红当归饮子可有效缓解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3、桃红当归饮子能降低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的血hs-CRP、IL-6、血P、PTH及血β2-MG水平,并提高血Ca水平,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微炎症状态及钙磷代谢问题,且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4、桃红当归饮子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的HGB水平,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贫血状态。5、本次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桃红当归饮子有明显的副作用,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宗祥[3](2021)在《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MHD患者内瘘失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运用中药活血通络方经皮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循证利用中医中药方法结合现在科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的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以及枣庄市市立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76例患者79次治疗(其中有四例患者进行2次治疗,1例患者因效果不佳而退出)。根据随机数字表编码分为治疗组(中药活血通络方经皮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前常规体格检查,观察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所有患者均完善内瘘超声检查,血常规、D-dammer、透析前后肾功、离子,常规心电图、胸部X片等检查。两组治疗均在3天后观察内瘘震颤情况以及内瘘彩超:狭窄部位的直径,以及血液流量情况,有效则进入继续观察治疗,无效则选择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取栓重建术,或球囊取栓、支架植入等。两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00u皮下注射/12h,透析日暂停,7天为1疗程。中药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采用NPD-4AS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由经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的医师操作,在内瘘狭窄部位约3-5cm范围采用中药离子导入,中药选用黄芪30g,川芎15g,桂枝10g,水蛭10g,丹参25g煎汤约100ml,以3-5块10*10cm纱布浸透进行离子导入。每次治疗30min,每天二次,透析天暂停,连续7天为1疗程。尿激酶溶栓的方法:确定血栓的位置,留置针穿刺内瘘静脉端,针尖指向血栓位置,确定针尖位于血管内,将10万U尿激酶溶解于2mL生理盐水中缓慢推入血管中,再以2ml生理盐水静推,确保药液全部进入血管,再以尿激酶20万u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缓慢泵入(4-5h),并配合手法按摩,连续三天。结果:76例患者中,观察组36例患者共行40例次溶栓+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其中有4例患者在研究期间发生再次狭窄而进行2次治疗),成功29例次(72.5%)。对照组40例患者,共进行39例次溶栓治疗,成功20例次(51.3%),其中1例患者因治疗3天,经内瘘评估情况无明显改善而转入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治疗后通过观察内瘘狭窄处直径、狭窄处血液流量、spKT/V、D-dammer、CRP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透析龄、内瘘使用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中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皮肤过敏的症状,其他入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所有患者在使用尿激酶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出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内瘘失功,在改善微炎症状态,改善狭窄部位的血液循环,提高透析的充分性均有明显的效果,说明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内瘘失功较单用尿激酶治疗内瘘失功有明显优势。

吴宇[4](2021)在《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文中认为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在人群中发病率与患病率逐渐攀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病因构成与既往相比发生了一些改变。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明确CKD病因谱的基础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疾病谱研究:通过对我院1990-1991年、2009-2010年及2018-2019年3个时间段CKD住院患者病因进行分析,对比中青年组(18≤年龄≤ 60岁)与老年组(年龄>60岁)CKD的病因构成和演变。第二部分为循证医学研究:在线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筛选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ARB类药物与单独应用ACEI/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logy,DN)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第三部分为临床疗效观察,将我院近5年住院治疗的老年CKD 3-4期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肾康注射液组和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组,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情况及总体治疗缓解率。结果:第一部分疾病谱研究中,1990-1991年、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CKD的首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52%)、慢性肾炎(35%)和糖尿病(36%)。3个时间段的CKD病因构成有显着差异(P<0.001)。糖尿病和高血压导致的CKD占比呈上升趋势,慢性肾炎占比呈下降趋势。老年组中,3个时间段CKD的首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34%)、糖尿病(40%)和糖尿病(43%),高血压在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这两个时间段超过慢性肾炎,成为CKD的第二位病因。中青年组3个时间段中,慢性肾炎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始终是CKD的首位病因。第二部分荟萃分析共纳入23项研究,1878例患者,与单用ACEI/ARB相比,加用雷公藤制剂能更显着降低患者血肌酐(MD=-6.06,95%CI:-10.89~-1.22,P=0.01)、24h尿蛋白定量(MD=-0.70,95%CI:-0.87~-0.53,P<0.00001)水平,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MD=2.83,95%CI:1.66~4.01,P<0.00001),获得更高临床缓解率(OR=3.05,95%CI:1.87~4.97,P<0.00001)。但同时联合用药组白细胞均值下降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单用ACEI、ARB组。第三部分疗效观察中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善,肾康注射液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平均下降21.04±34.35 umol/L,eGFR升高6.04±10.03ml/min/1.73m2,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平均下降27.23±25.03 umol/L,eGFR 升高 7.14±5.89 ml/min/1.73 m2。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18.0%、50.0%、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糖尿病是目前CKD的最主要病因。糖尿病和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是老年CKD的主要病因,虽然占比呈下降趋势但慢性肾炎仍是中青年CKD的首位病因。雷公藤制剂与ACEI/ARB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能获得更高的总有效率,但也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应谨慎使用。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肾康注射液或联合应用肾康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能显着改善CKD3-4期老年患者肾功能,治疗总体有效率更高。

王子宜[5](2021)在《宝肾方延缓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进展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应用自拟合剂(宝肾方,BSF)治疗自发性DN小鼠,观察其治疗DN小鼠的疗效并探讨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125只6周龄db/db糖尿病小鼠被随机分为5组:db/db-m(DN模型组);db/db-hd(BSF高剂量治疗组);db/db-md(BSF中剂量治疗组);db/db-ld(BSF低剂量治疗组),db/db-me(阳性对照组);构建DN模型,以野生小鼠db/m为对照(空白对照组);db/db-me给与厄贝沙坦为阳性对照;自8周龄末,分别给与高、中、低剂量BSF治疗,阳性对照组给与厄贝沙坦治疗,连续26周,期间每4周记录体质量,检测随机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尿素氮、血肌酐、在给药18周处死动物,留取肾组织进行HE、Masson和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另一只肾脏制备肾组织匀浆,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小鼠肾脏IL-6、TNF α和TNF-1R和TNF-2R水平。同时,在治疗早、中、晚期(给药1、8、18周)取粪便样品,应用16S rRNA进行高通量测序,观察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变化。结果 ①db/db小鼠饲养8周时,小鼠尿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增高,DN模型构建成功。②db/db-m组在给药1、4、8、12和18周,与同周龄组db/m小鼠相比,小鼠体质量水平、血糖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给药4周后,与db/db-m组相比,db/db-hd组和db/db-md组体质量水平、血糖排泄率均减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在20周龄时db/db-m组较其它组出现了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BSF剂量组及db/db-me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降低(P<0.01),且BSF高、中剂量BSF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db/db-me组(P<0.01)。③药物处理18周后肾脏病理显示,d b/db-m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性增生,基底膜增厚,肾小管上皮颗粒及空泡变性,散在炎症细胞浸润,BSF高、中剂量能够减低系膜基质扩张评分(P<0.05),减低程度大于db/db-me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药物处理4周后,与db/db-m组相比,BSF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治疗组IL-6、TNF α、T NF-1R 和 TNF-2R水平均下降(P<0.05),以 db/db-hd 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⑤对物种类别数量进行组间分析后,db/db-m组小鼠与db/m组小鼠比较,物种数量在饲养16周后出现了出现明显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处理8周后,db/db-hd组及db/db-me组小鼠菌群多样性及丰度较db/db-m组显着减低(P<0.05),尤其是高剂量BSF可以使DN小鼠的肠道菌群物种数量接近正常对照小鼠。药物处理16周后,db/db-m组与其它组别肠道菌群物种数量均无差异(P>0.05),与db/m组小鼠对比,高剂量的BSF肠道菌群物种数量无差异(P>0.05),其它组均出现了肠道菌群增高(P<0.05)。⑥对具体差异菌群进行组间分析,药物早期治疗1周后,db/db-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疣微生物门、艾克曼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属明显增高(P<0.05),不同剂量BSF组与db/db-m组比较,上述菌群均减低(P<0.05),而瘤胃球菌科UCG014属的丰度增加(P<0.05)。药物处理8周治疗中期,db/db-hd组与db/db-m组比较,另枝菌属、毛螺菌科N K4A136属的丰度减低(P<0.05)。药物处理18周治疗后期,另枝菌属、螺杆菌属在db/m组较其它各组均增多(P<0.05),未鉴定的肠杆菌科属在db/db-me组较其它组均增多(P<0.05)。结论 中药方剂BSF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疾病进展,有效降低DN模型血糖、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脏病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及抑制系列炎症因子有关,本研究为BSF方剂临床转化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达虹康[6](2021)在《左归丸加减方治疗肝肾阴虚型肾性骨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左归丸加减方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肾脏病4期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在延缓肾功能进展方面的意义。方法: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患者中选取慢性肾脏病4期伴发肾性骨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同时在饮食控制、降压、降糖等基础上,对照组服用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左归丸加减方配方颗粒。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D-MBD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BUN、Scr、e GFR)、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密度和安全性指标变化水平,运用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CKD-MBD综合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48.4%。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肾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稳定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6例,稳定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4.9%,治疗组对肾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4%。提示治疗组对中医证候改善优于对照组。5.肾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BUN、Scr、e GFR均较治疗前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6.血清钙、磷、钙磷乘积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腰椎骨密度(BMD)、甲状旁腺激素(PTH)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RBC、HGB比较:两组治疗后红细胞计数较前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药物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左归丸加减方是治疗肝肾阴虚型CKD4期肾性骨病安全有效的方剂。结论:1.左归丸加减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钙磷代谢、PTH、BMD、改善贫血,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降低肾性骨病患者骨折发生率,减轻血管、心脏瓣膜钙化。2.左归丸加减方治疗肝肾阴虚型肾性骨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马倩[7](2021)在《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衰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慢性肾衰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现代医学治疗上缺乏理想治疗措施,所以结合传统中医药优势,优化综合性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衰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综合施治提供经验与参考。方法:本研究拟收集2019年11月01日至2020年11月30日就诊于芜湖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住院部及门诊的慢性肾衰竭CKD3-4期,证属脾肾气阴两虚证的患者。共筛选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参芪地黄加减方组(治疗组)和西医对症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名患者。两组均予西医对症治疗(饮食治疗、降压、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方,两组均治疗12周,疗程结束后,采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纳入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CKD分期、原发病)及其各项治疗前数据(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积分、实验室指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2.临床疗效上进行比较,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56.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的证候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证候治疗有效率为50%,治疗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症状的积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对患者症状有改善作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的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损伤情况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治疗组对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的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参芪地黄汤加减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单一西医对症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疗效更优。2.参芪地黄汤加减方可有效降低慢性肾衰竭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的水平,提高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从而保护患者肾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3.参芪地黄汤加减方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安全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4.导师运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衰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是传统中医经典方剂在临床的创新运用,发挥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优势。

潘飞翔[8](2020)在《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并探讨其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和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理化指标的影响,评价中药结肠透析的临床疗效,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辨证和临床上选择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对235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等情况进行查阅汇总,并进行统计与相关性分析,总结出该阶段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探讨中医证候的发展演变规律。2.通过对188例住院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病历资料的收集,统计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和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中药结肠透析对患者肾功能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干预作用。结果:1.235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中医证型表现为纯虚证35例(包括气虚证19例,气阴两虚证3例,气血两虚证5例,阳虚证6例,阴阳两虚证2例)和虚实夹杂证200例。本虚证中气虚证106例,占45.11%;阳虚证62例,占26.38%;阴虚证43例,占18.30%;血虚证24例,占10.21%。标实证中水湿证74例,占37%;瘀血证61例,占30.5%;湿热证51例,占25.5%;溺毒证14例,占7%。2.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湿热证和瘀血证在慢性肾脏病3和4期间的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水湿证和溺毒证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3.阴虚证和瘀血证在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势中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4.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在不同证型患者中的平均水平存在差异(P<0.05)。5.188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中进行常规治疗共117例,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共71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相关指标的平均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6..常规组总有效率64.11%,肠透组总有效率70.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在组间分布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血钾、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血钙、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有所回升,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7.慢性肾脏病3期总有效率76.74%,4期总有效率57.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血压、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纯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并以虚实夹杂证为主。2.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水湿证、湿热证和瘀血证贯穿慢性肾脏病3-4期病程始终。3.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和矿物质与骨异常的临床表现形式均不同程度的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4.主要检查化验指标(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左心室质量指数)均不同程度的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5.中药结肠透析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更好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生化指标,其中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在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方面有优势。6.中药结肠透析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疗效优于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

张笑笑[9](2020)在《CCU中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方法:按照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中AKI的诊断标准,纳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CCU中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AKI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治疗用药、出院转归、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等临床资料,研究AKI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1)共纳入332例AKI患者,平均年龄为(76.22±10.08)岁,男女比例为1.27:1,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和不明原因性分别占80.42%、12.65%、1.81%、5.12%,AKI 1期、2期、3期占比分别为78.31%、18.98%、2.71%,发生AKI时Scr值为160.25(119.08,224.83)umol/L,出院时 Scr 值为 141.55(105.00,141.55)umol/L,临床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的比例分别为52.71%和38.86%。(2)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研究显示:老年组308例(92.78%),非老年组24例(7.23%),在基础疾病和伴随症状方面,老年组合并高血压、慢性肾脏病、脑血管病、低蛋白血症、贫血、少尿无尿、感染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老年组Hb、ALB、eGFR低于非老年组,BUN、发生AKI时Scr值、Scr峰值、出院时Scr值、NT-proBNP高于非老年组(P<0.05);在治疗方面,老年组抗生素和利尿剂的使用高于非老年组(P<0.05)。(3)按照患者入住CCU时有无慢性肾脏病,分为有慢性肾脏病组100例(30.12%),无慢性肾脏病组232例(69.88%),有慢性肾脏病组年龄高于无慢性肾脏病组,在基础疾病和伴随症状方面,有慢性肾脏病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蛋白尿、少尿无尿、低蛋白血症、贫血、感染的比例高于无慢性肾脏病组(P<0.05);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有慢性肾脏病组在Hb和eGFR低于无慢性肾脏病组,K+、BUN、发生AKI时Scr值、Scr峰值、出院时Scr值、UA、NT-proBNP高于无慢性肾脏病组(P<0.05);在治疗方面,有慢性肾脏病组抗生素、肾康注射液及肾脏替代治疗的使用高于无慢性肾脏病组(P<0.05)。(4)按照出院时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分为肾功能恢复组175例(52.71%),肾功能未恢复组157例(47.29%),在临床伴随症状方面,肾功能恢复组在贫血、低蛋白血症、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比例低于肾功能未恢复组;实验室检查显示,肾功恢复组Hb、ALB、Ca2+高于肾功能未恢复组,LDH低于肾功能未恢复组;在治疗方面,肾功能恢复组使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的比例低于肾功能未恢复组,使用肾康注射液的比例高于肾功能未恢复组;在临床转归方面,肾功能恢复组存活比例高于肾功能未恢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肾康注射液(OR=0.580,P<0.05)是AKI患者肾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Ca2+降低(OR=1.631,P<0.05)、贫血(OR=1.667,P<0.05)、低蛋白血症(OR=1.621,P<0.05)、MODS(OR=4.388,P<0.05)、使用利尿剂(OR=1.111,P<O.05)是影响AKI患者肾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按照患者的出院转归,分为生存组250例(75.30%),死亡组82例(24.70%),在AKI分期方面,生存组AKI 1期205例(82.00%),2期41例(16.40%),3期4例(1.60%),死亡组AKI 1期55例(67.07%),2期22例(26.83%),3期5例(6.10%)。分期比较显示,随分期分级程度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般情况方面,死亡组年龄高于生存组;在临床伴随症状方面,死亡组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蛋白尿、少尿无尿、发生感染和MODS的比例高于生存组;实验室检查显示,死亡组Scr基线值、发生AKI时Scr值、Scr峰值、出院时Scr值、UA峰值、BUN、NT-proBNP均高于生存组,ALB、Hb、Ca2+、eGFR均低于生存组;在治疗方面,死亡组使用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的比例高于生存组。死亡组利尿剂静脉最大使用日剂量≤80mg比例低于生存组,利尿剂静脉最大使用日剂量≥160mg比例高于生存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出院时Scr值(OR=1.051,P<0.05)、贫血(OR=3.014,P<0.05)、低蛋白血症(OR=4.203,P<0.05)、MODS(OR=18.118,P<0.05)、血管活性药物(OR=13.221,P<0.05)、机械通气(OR=1.718,P<0.05)是影响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6)CCU中AKI患者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分别占8.73%,9.04%,82.23%,以虚实夹杂证居多。本虚的证候要素中,气虚者192例(57.83%),血虚者69例(20.78%),阴虚者136例(40.96%),阳虚者132例(39.76%),以气虚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阴虚和阳虚。标实的证候要素中,水停证130例(39.16%),血瘀证186例(56.02%),火热证56例(16.87%),痰证175例(52.71%),以血瘀证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痰证和水停证。生存组和死亡组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比较显示,死亡组中阳虚证的比例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1)CCU中AKI患者病因以肾前性为主,分期以AKI 1期为主;(2)老年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和临床伴随症状,是AKI的高危患病人群;(3)AKI的分期影响患者的预后,随分期分级程度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升高;(4)肾康注射液是AKI患者肾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Ca2+降低、贫血、低蛋白血症、MODS、使用利尿剂是影响AKI患者肾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出院时Scr值、贫血、低蛋白血症、MODS、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是影响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6)AKI患者以虚实夹杂证为主,本虚证以气虚证最常见,其次为阴虚证和阳虚证,标实证以血瘀证最常见,其次为痰证和水停证;(7)阳虚证的AKI患者预后不佳。综上,临床应结合AKI的临床特征,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不良因素,合理使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和呼吸机,以改善患者预后。中医药治疗AKI应结合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兼以利水化痰,同时应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改善AKI预后方面的优势。

龚琛[10](2020)在《镜像理论指导下的康复锻炼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内瘘术后内瘘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术后到术后三个月期间,及时开展以镜像理论为指导的康复锻炼结合传统健康宣教,研究其对患者术肢活动能力、透析静脉压、内瘘血管直径、桡动脉血流量及内瘘首次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确诊为终末期肾病、满足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1](第一版),首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患者;手术部位均为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均采用端侧吻合;双上肢能进行相应康复训练无明显功能障碍及残疾,头静脉直径≥2.5mm,桡动脉直径≥2.0mm;意识无障碍,能准确理解并重复健康宣教内容;愿意配合研究且依从性较高的患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并发症,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有各种急性感染的患者;痴呆患者;研究期间发生病情恶化,转为做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自行退出的患者。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选取90例拟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5月至2019年7月选取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年8月至2019年10月选取的45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实际完成研究85例(对照组43例、实验组42例),5例患者退出研究和失访。对照组:给患者做常规康复锻炼相关的健康宣教。实验组:首先成立由康复治疗师、肾内科医生、超声科医生及护士组成的镜像康复锻炼小组,组内成员共同学习、探讨后,共同制定以镜像康复锻炼为特点的健康指导方案,先对护士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如运动方法的演示、运动器材的介绍与使用方法、镜子的摆放等实施细则,并进行相应考核。在护士学习、掌握镜像康复锻炼的健康教育方案后,从术后24小时开始,在与对照组一致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采取以护士为主对患者进行以镜像功能训练为基础的现场讲解、示范及远程视频指导。住院时每天现场运动指导,出院后远程视频监督每日康复训练及指导。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期结束后,收集指标包括:术后当天、术后1月、术后3月由康复技师进行的患者术侧肢体活动能力评估;术后当天、术后1月、术后3月由超声科医生对患者内瘘血管直径和桡动脉血流量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由护士记录患者内瘘首次使用时间;由护士记录患者首次透析时、观察期结束时的透析静脉压。统计学方法:(1)组内不同时间点(术后当天、术后1月、术后3月)的术肢活动能力评分(分)、内瘘血管直径(mm)、桡动脉血流量的比较(m L/min),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首次透析时、观察期结束时)的透析静脉压(mm Hg)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2)同一时间点的两组间(实验组、对照组)的术肢活动能力FMA评分(分)、内瘘血管直径(mm)、桡动脉血流量(m L/min)、内瘘首次使用的时间(天)、透析静脉压(mm Hg)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文化程度、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具有可比性。(2)术肢活动能力FMA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时间和组间时间交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397,P组间=0.037;F时间=48.235,P时间<0.001;F交互=6.957,P交互=0.001)。术后当天,两组患者术肢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12±10.63 vs 46.72±9.28,t=0.740,P=0.462),基线具有可比性;术后1月、术后3月,实验组的术肢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27±9.25 vs 51.45±11.33,t=2.264,P=0.026;62.48±8.21 vs 57.48±10.27,t=2.476,P=0.015)。(3)术后内瘘血管直径: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时间和组间时间交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4.995,P组间=0.008;F时间=95.342,P时间<0.001;F交互=12.524,P交互<0.001)。术后当天,两组患者内瘘血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2±0.84 vs 3.80±0.92,t=0.418,P=0.677),基线具有可比性;术后1月、术后3月,实验组的术后内瘘血管直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1±1.03 vs 4.46±1.12,t=2.355,P=0.021;6.42±1.23 vs 5.67±1.20,t=2.846,P=0.006)。(4)术后桡动脉血流量: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时间和组间时间交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6.778,P组间=0.002;F时间=127.993,P时间<0.001;F交互=25.806,P交互<0.001)。术后当天,两组患者桡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4.22±203.48 vs 722.10±225.52,t=1.456,P=0.149),基线具有可比性;术后1月、术后3月,实验组的桡动脉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0.51±278.36 vs930.46±252.33,t=3.299,P=0.001;1556.42±387.12 vs 1313.20±356.49,t=3.014,P=0.003)。(5)手术结束至内瘘首次使用的时间间隔:实验组患者手术结束至内瘘首次使用的时间间隔为(34.09±7.6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9.20±8.1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5,P=0.004)。(6)透析静脉压:首次透析时,两组患者的透析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8.16±33.49 vs 163.57±35.30,t=0.725,P=0.471),基线具有可比性。观察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透析静脉压均明显降低,并且实验组的透析静脉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27.89±6.91 vs 18.88±5.37,t=6.721,P<0.001),实验组透析静脉压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27±26.58 vs 144.69±30.42,t=2.325,P=0.023)。结论:在镜像理论指导下术后早期开展非手术侧肢体的康复锻炼和相应健康指导,不仅加快了自体动静脉手术患者术侧肢体活动能力恢复进程,而且增大内瘘血管内径及桡动脉血流量,降低透析静脉压,显着缩短动静脉内瘘手术结束至内瘘首次使用的时间间隔。

二、移植肾失功后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肾反应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植肾失功后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肾反应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公民逝世捐献与活体捐献肾移植的近期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免疫抑制剂方案
    1.3 研究方法
        1.3.1 观察指标
        1.3.2 观察终点
        1.3.3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1.3.4 AR诊断标准
        1.3.5 DGF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的受体性别、受体BMI和受体术前、术后12、24个月血肌酐值比较
    2.2 DD组术后3、7 d、1、2个月血肌酐值均高于LD组
    2.3 DD组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供体性别、供受体平均年龄、术前透析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着高于LD组
    2.4 DD组围手术期DGF发生率、术后随访时间内肺部感染、AR发生率均显着高于LD组
    2.5 DD组移植肾丢失率显着高于LD组
    2.6 两组移植类型术前资料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7 DD组人存活率显着低于LD组
3 讨论

(2)桃红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数量估算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中医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脱落标准及处理措施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
        2.5 疗效判定
        2.6 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收集结果
        1.2 UP组、健康组的性别、年龄、hs-CRP、IL-6 比较
        1.3 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2 相关性分析
        2.1 VAS评分与血hs-CRP、IL-6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2 5-D瘙痒评分与血hs-CRP、IL-6 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3 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5-D瘙痒评分、检验指标比较
        3.1 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前中后VAS评分的比较
        3.2 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前中后5-D瘙痒评分的比较
        3.3 治疗前后检验指标比较
    4 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5-D瘙痒疗效比较
    5 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比较
        5.1 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5.2 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疗效比较
    6 药物安全性评估
讨论
    1 中医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2 西医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研究
        2.1 发病机制分析
        2.2 hs-CRP、IL-6 在微炎症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2.3 UP患者的瘙痒评估方式
        2.4 治疗方法
    3 当归饮子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4 桃红当归饮子的立法思想
    5 桃红当归饮子的组方配伍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
        5.1 组方配伍特点
        5.2 桃红当归饮子的现代药理研究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hs-CRP、IL-6 可作为UP患者瘙痒疗效的评价指标
        6.2 桃红当归饮子对UP患者瘙痒症状的疗效分析
        6.3 桃红当归饮子对UP患者血hs-CRP、IL-6 水平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6.4 桃红当归饮子对UP患者血PTH、Ca、P、β2-MG水平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6.5 桃红当归饮子对UP患者HGB水平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6.6 桃红当归饮子对血虚风燥夹瘀型UP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结果分析
        6.7 小结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中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MHD患者内瘘失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
    3. 中医对内瘘失功的认识
    4. 中药离子导入的研究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2.2 治疗组(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组)
        2.3 对照组(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
    3 治疗药物
    4 观察指标
        4.1 疗效观察
        4.2 安全性观察
    5 统计分析
诊疗标准
    1 病例选择
        1.1 失功的诊断标准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2 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 两组治疗前后数值比较
    3 安全性观察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语
    一、结论
    二、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修改说明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中西医认知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肾康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雷公藤制剂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糖尿病和高血压已经成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病因:单中心30年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临床资料统计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时间段CKD患者一般资料
        2.2 总体CKD患者病因构成及演变
        2.3 老年和中青年CKD病因构成及演变
        2.4 2018-2019年ESRD患者病因构成
    3 讨论
第二部分 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结局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检索策略
        1.6 数据提取
        1.7 纳入文献方法质量学评价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图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5 发表偏倚
    3 讨论
第三部分 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疗效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计算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分组及治疗方法
        1.6 疗效评价方法
        1.7 临床基线数据及观察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入选患者临床基线数据
        2.2 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情况
        2.3 疗效评估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宝肾方延缓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进展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动物模型及分组
        1.4 药品制备
    2.实验方法
        2.1 小鼠体重测定
        2.2 血糖、尿素氮、肌酐检测检测
        2.3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
        2.4 肾脏组织病理及细胞因子表达差异
        2.5 肠道菌群检测
        2.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1.BSF对各组小鼠体质量、生化、病理、细胞因子等生物学指标影响
        1.1 db/db小鼠体重变化
        1.2 db/db小鼠血糖变化
        1.3 db/db小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
        1.4 db/db小鼠血尿素氮水平的变化
        1.5 db/db小鼠血肌酐水平的变化
        1.6 BSF对 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病理的影响
        1.7 BSF对 db/db小鼠肾组织裂解液TNFα、IL-6、TNF-1R和 TNF-2R的影响
    2.肠道菌群16s测序实验结果
        2.1 序列聚类分析(OTU分析)测序数据的整体情况
        2.2 粪便菌群多样性分析
        2.3 物种注释探究各组样本中微生物结构的特点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综述 糖尿病肾病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的工作业绩

(6)左归丸加减方治疗肝肾阴虚型肾性骨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方法
        2 病例选择
        3 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辨证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剔除和脱落标准
        4 治疗方案
        4.1 对照组治法
        4.2 治疗组治法
        5 观察指标
        5.1 安全性指标
        5.2 疗效性指标
        5.3 疗效判定标准
        5.4 药物安全性评估
        5.5 统计方法
        5.6 主要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比较
        1.1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1.2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身高、体重比较
        1.3 两组患者原发病分布比较
        2 临床疾病疗效的分析
        2.1 两组患者CKD-MBD疗效对比分析
        2.2 两组患者肾功能疗效分析
        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比较
        3.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 中医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比较
        4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4.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4.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a、P、Ca×P比较
        4.3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甲状旁腺激素比较
        5 安全性指标比较
        5.1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比较
        5.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讨论
        1 骨痿的中西医结合探讨
        2 左归丸加减方与骨痿相关性
        3 左归丸加减方方药组成与组方分析
        4 疗效评价
        4.1 左归丸加减方对综合疗效的评价
        4.2 左归丸加减方对甲状旁腺激素、骨密度的影响
        4.3 左归丸加减方对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的影响
        4.4 左归丸加减方对BUN、Scr、e GFR的影响
        4.5 左归丸加减方对患者RBC、HGB的影响
        4.6 左归丸加减方治疗肾性骨病的安全性评价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西医对肾性骨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1 影响因素和发病机制
        1.2 CKD-MBD的诊断方法
        1.3 西医对CKD-MBD的治疗
    2 中医对 CKD-MBD 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1 对病名的认识
        2.2 肾性骨病的病因病机
        2.3 中医对肾性骨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病例登记报告表
附录3 伦理审查文件
附录4 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5 受试者基本信息
附录6 观察指标记录表
附录7 中医症状及体征积分量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衰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退出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算及分组方法
        2.2.2 治疗方法
        2.2.3 观察指标
        2.2.4 疗效判定标准
    2.3 统计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1.1 两组性别构成比较
        3.1.2 两组年龄构成比较
        3.1.3 两组病程构成比较
        3.1.4 两组CKD分期比较
        3.1.5 两组原发病构成比较
    3.2 观察指标比较
        3.2.1 临床疗效比较
        3.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3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3.2.4 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3.2.5 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3.2.6 治疗前后Scr、BUN、eGFR的比较
        3.2.7 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3.2.8 治疗前后ALB的比较
    3.3 安全性指标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研究
        4.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4.1.2 流行病学研究
        4.1.3 CKD的防治
    4.2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衰的认识
        4.2.1 对病名的认识
        4.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4.2.3 治则治法
    4.3 导师对慢性肾衰脾肾气阴两虚证的认识
    4.4 观察指标选择及疗效分析
        4.4.1 观察指标的选择
        4.4.2 中医综合疗效分析
        4.4.3 临床综合疗效分析
    4.5 方药来源及药理分析
        4.5.1 方药组成
        4.5.2 方药来源及分析
        4.5.3 现代药理研究
    4.6 课题创新点
    4.7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CKD3-4 期合并MB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结果
研究二 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展的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一 CKD3-4 期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CKD3-4 期中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CCU中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急性肾损伤和心肾关系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AKI的流行病学
        2. AKI的病因
        3. 西医对AKI发病机制的认识
        4. AKI的治疗
        5. 西医对心肾关系的认识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急性肾损伤和心肾关系的认识
        1. 古代文献对AKI中医病名的论述
        2. 中医对AKI病因病机的认识
        3. AKI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
        4. 辨证治疗
        5. 中医对心肾关系的认识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CCU中AKI患者的基本资料
        2.2 不同年龄组AKI患者的比较
        2.3 有无慢性肾脏病AKI患者的比较
        2.4 不同肾功能预后AKI患者的比较
        2.5 不同出院转归AKI患者的比较
        2.6 AKI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3. 讨论
        3.1 AKI患者的一般情况
        3.2 CCU中AKI患者的预后分析
        3.3 CCU中AK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镜像理论指导下的康复锻炼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内瘘术后内瘘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维持性血液透析
        1.1.2 自体动静脉内瘘
        1.1.3 康复锻炼
        1.1.4 镜像疗法
        1.1.5 镜像理论指导的康复训练模式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对象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样本量估算方法
    2.4 实验方法
        2.4.1 成立实验小组
        2.4.2 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康复锻炼健康教育
        2.4.3 镜像康复护理小组对实验组实施镜像康复锻炼健康教育
    2.5 观察指标
        2.5.1 术肢活动能力
        2.5.2 术后内瘘血管直径
        2.5.3 术后桡动脉血流量
        2.5.4 内瘘首次使用时间
        2.5.5 透析静脉压
    2.6 伦理学原则
    2.7 质量控制
    2.8 统计学方法
    2.9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患者术肢活动能力FMA评分比较
    3.3 患者术后内瘘血管直径比较
    3.4 患者术后桡动脉血流量比较
    3.5 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内瘘首次使用的时间间隔比较
    3.6 患者透析静脉压比较
4 结论
    4.1 镜像疗法康复护理方案对患者术肢活动能力的影响
    4.2 镜像疗法康复护理方案对患者血管情况的影响
        4.2.1 镜像疗法康复护理方案对患者内瘘血管直径的影响
        4.2.2 镜像疗法康复护理方案对患者桡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4.3 镜像疗法康复护理方案对患者内瘘首次使用时间的影响
    4.4 镜像疗法康复护理方案对患者透析静脉压的影响
5 讨论与展望
    5.1 讨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5.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移植肾失功后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肾反应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公民逝世捐献与活体捐献肾移植的近期临床效果[J]. 潘佳善,苏涌,朱道方,廖贵益.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 [2]桃红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D]. 翁雅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MHD患者内瘘失功的研究[D]. 周宗祥. 山东大学, 2021(12)
  • [4]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D]. 吴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宝肾方延缓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进展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D]. 王子宜.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左归丸加减方治疗肝肾阴虚型肾性骨病的临床观察[D]. 达虹康.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衰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马倩.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D]. 潘飞翔.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CCU中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D]. 张笑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镜像理论指导下的康复锻炼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内瘘术后内瘘质量的影响[D]. 龚琛.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肾移植失败后血液透析患者肾脏反应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