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后期发展优势初探

我国经济发展后期发展优势初探

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殿武[1](2020)在《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成就的背后是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2013年,严重的雾霾触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改善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迫在眉睫。2015年末,中国对世界做出了关于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承诺。“总量”方面,中国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强度”方面,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30年比2005年下降60%~65%。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而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又是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将“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更指出“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贷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贷支撑和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面对行政手段无法有效应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恶化、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2002年,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EPs)问世,绿色信贷由此诞生。“十三五”规划中指明,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是“十三五”时期着重推进的关键领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本文将全局基准技术与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相结合,并基于全局基准技术的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考虑能源消费清洁化结构的同时,将非期望产出中引入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分解得到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收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并不存在收敛现象,反而是显着发散的,即我国各地区间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差距是逐渐拉大的。这一发现与国内学者有关收敛性的研究结果大都不同,也不契合技术进步后发优势理论,为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打开了窗口。第二,构建了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影响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的绿色信贷水平与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之间呈现显着的“U型”关系,即绿色信贷水平低时会抑制绿色低碳技术进步,随着绿色信贷水平的提高,超过一定数值后会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绿色信贷水平低时的抑制作用,是由于绿色信贷的投向不仅仅限于特定产业方向与环保标准,更重要的是绿色信贷从资金源头对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绿色约束,这使得绿色信贷发展初期,抑制了各省份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提高。这意味着,虽然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绿色信贷水平处于抑制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阶段,但中国应以更大的力度推广实行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提升绿色信贷水平,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以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三,构建两部门模型,演绎绿色信贷与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空间关联效应。进一步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绿色信贷与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空间关联效应。空间杜宾双向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绿色信贷的回归系数显着为负,这说明绿色信贷并未有效提升各地区的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水平,同时,绿色信贷的空间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也显着为负,表明这种抑制作用对周围地区产生了“不好”的示范效应。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绿色信贷发展水平较低,发展绿色信贷初期会给经济带来的阵痛;另一方面是由中国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的国情决定的。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空间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着为负,表明某一地区的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并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外溢,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他地区的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水平,本文认为这是由于“马太效应”,即出现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在当前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发展目标的导向下,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水平高的地区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政策的引导,会将其周边地区优秀的相关行业、人才吸引过来,造成其周边地区发展绿色低碳技术进步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水平高的地区,由于政策导向等因素,一般会存在将一些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水平较低的行业进行地区转移,而转移的地点往往是周边的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周边地区的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发展。第四,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研发资本、人力资本、环境规制在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门限特征。然后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绿色信贷对中国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是否存在基于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创造、吸收、转化能力因素的门槛效应。不论门槛变量是研发资本、人力资本,还是环境规制,不论是在门槛变量低于门槛值时,还是在门槛变量高于门槛值时,结果都表明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存在显着的抑制作用。存在这种效应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水平较低,不足以充分发挥以绿色信贷为主体的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与引导。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经济效应的门限特征,表明想要充分发挥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作用,需各地区根据自身经济资源禀赋做出合适的决策。

毕重人[2](2020)在《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经济主要增长方式是结构主导性增长,是以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发展背景下,分析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促进海洋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从海洋产业发展历程出发,基于产业效率视角阐述海洋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及海洋经济主要发展阶段,通过比较研究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针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使用博弈模型解析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过程。随后,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与效率评价方法分析了区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驱动路径与政策驱动路径,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启示提出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本研究界定了我国需要转型升级的海洋传统优势产业。采用文献梳理和发展历程梳理两种方法,并通过分别计算各个海洋产业的产业贡献度,最后对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梳理,确定出海洋传统优势产业中需转型升级的五大海洋产业: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油气业。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历程的分阶段阐述。对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演变从行政管理机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与资源保护以及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分析,把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分成五个时期,同时通过解析海洋产业结构与产业效率关系,根据海洋产业效率评价方法与超效率DEA模型,根据全国宏观海洋经济效率与各上市企业经济效率的变化趋势,结合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分析海洋产业效率测算结果,量化分析海洋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寻找海洋传统优势产业演变的规律性。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从宏观层面对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随后采用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对影响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油气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因素是各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共性影响因素,政策因素具有产业异质性,在部分产业中影响显着。从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参与主体特征出发,分析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归纳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的参与主体特征,分析主体间互动关系复杂性,在简化基本假设下,利用博弈分析方法,解析技术驱动路径与政策驱动路径下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海洋产业政策激都可以激励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两条差异化途径,分别影响三个层次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为,技术进步的影响渠道多元性强于政策激励,而政策激励在持续时间以及均衡状态的稳定性方面较技术进步差。从创新价值链理论出发,分析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科技驱动路径。以提升我国海洋产业创新能力与全球地位为目标,使用DEA模型从知识创新价值链的三阶段评价各区域的创新效率,根据创新效率差异,分析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创新能力实现的若干路径,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各沿海省份的创新效率结构属性。研究发现,世界主要海洋国家产业升级的发展经验可以从三个维度与不同省域发展路径进行匹配,各省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需结合自身特征选择发展模式。分析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政策驱动路径。根据中国海洋经济政策演变过程,分别梳理每个时期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管理的主要政策,聚焦我国五年规划中海洋产业政策的转向,从海洋产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厘清海洋政策的发展脉络。为了验证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使用2001-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各行业数据,采用GRA-DID分析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海洋政策的变化对于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带来显着的影响,我国海洋产业政策的分类治理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因素、产业政策、产业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形成了如下三点创新:(1)基于产业整体发展历程与混合回归方法,本研究厘清了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验证了影响因素的共性与差异,明确了科技创新因素的普遍显着性影响,有助于解决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中各产业共性规律的归纳问题。(2)在假设条件下,设计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方法,厘清了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有助于解释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分析中不同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的显着差异。(3)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创新价值链理论,结合GRA-DID、三阶段DEA等实证方法,分析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驱动路径与政策驱动路径,有助于解释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与影响因素间的互动关系。

王刻铭[3](2020)在《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饮茶人口,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发展出独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叶产业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农收入、出口创汇乃至文化输出中均有着独特的作用。当前,茶叶产业发展较快,茶叶生产加工日趋规范化、标准化,无论是国内茶叶消费量、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全球茶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忽视的是,单产低、茶园面积与产量不成正比、出口品类结构不平衡、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不高、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程度低,我国茶叶产业“大国小茶”,“大而不强”特征依然存在。茶叶产业面临着机遇与危机、优势与不足并存的局面,如何充分发挥自身发展优势,有效克服发展中的不足,是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对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对于我国茶叶产业的持续科学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中国茶叶产业现状,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构建研究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模型和测算指标体系。运用UN Comtrade链接WITS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测算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出口价格,将测算结果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进行对比,探索了中国茶叶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1992~2017年间,中国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呈现出明显的“U”形走势,先下滑-后筑底稳定-再回升;中国茶叶属于典型的产业间贸易模式,近几年产业内贸易趋势出现细微显现,并不明显;中国茶叶出口在1992~2002年期间具有极强比较优势,而从2003~2017年间则下降为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出口价格也呈现出明显的“U”形走势,并在2017年突破前期记录,不断攀升。从中国四个茶叶品种不同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指标测算结果来看,中国绿茶的国际市场份额、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明显高于红茶,但中国红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产品出口价格又明显高于绿茶。为了检验实证结果,根据钻石理论的四维要素,构建了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的统一检验框架,建立了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钻石四维模型,最后得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土地生产效率、市场化改革、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茶叶及其四个贸易品种国际竞争力的四个方面——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优势、出口价格,在大部分情况下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综合实证分析、影响机制研究的结论,文章认为,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既需要茶企的创新与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战略发展层面,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研发创新、价值提升和营销模式优化等四点对策,在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坚持延伸产业链,促进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土地生产效率、坚持科教兴茶理念,提高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整合品牌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强外部环境整顿,确保市场有序发展、落实财政支持政策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的提升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对我们茶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格。

杨承川[4](2020)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技术能力跃升 ——基于技术赶超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后发经济体,促进重要产业领域中的企业实现对世界先进技术的赶超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许多研究都注意到了先进制造业可能是技术超越情境下我国企业实现技术赶超的最优选择之一,并指出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其提供强劲的内在动力与积极的外部条件,进而推动技术赶超的实现。而对先进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中是否存在潜在的结构化演变,以及这种演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或促进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结论,均需要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本文拟构建我国先进制造企业技术能力跃升的层次化结构,并探索企业技术能力在不同层次间转换或跃升的潜在路径以及相应的前提条件,以期构建我国先进制造企业技术赶超的能力演化路径的基本模式。在内容安排上,本文首先选择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探索性纵向单案例分析的样本企业,追溯企业实现技术赶超的完整过程并由此归纳总结出其技术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及各阶段中企业技术能力在生产、投资以及创新三个维度上的具体表现;然后设想我国先进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可能经历类似的阶段性跃升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跃升的隐马尔可夫模型,探讨企业内生要素与外在条件的交互作用推动其技术赶超的可能性;最后推断出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企业实现技术赶超的技术能力跃升的情境条件与路径选择,为企业与政府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和引导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先进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可依次划分为经验学习、探索研究、自主研发与技术引领四个阶段,各阶段之间可逐级跃升,也可阶段性跨越;处在不同技术能力阶段的企业其技术赶超路径具有差异性,选择适宜的追赶模式有助于突破“技术赶超瓶颈”进而实现技术赶超。因此,低级阶段的企业要通过基本的生产模仿积累技术资源要素,通过投资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可提前布局技术创新战略,以求实现技术能力的阶段性跃升;高级阶段的企业要坚持持续的研发投入,并进行不断深入的核心技术创新与关键技术探索。

宋文月[5](2020)在《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不仅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还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重要因素。对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政府行为对发挥地区初始比较优势,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与结构变迁有着决定性影响。政府行为模式差异是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分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机理,比较结构变迁路径的区域差异,对化解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有着启示意义。本论文围绕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理论机制与经验检验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反映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特征、原因及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比较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时序特征。其次,利用理论模型分析政府行为模式差异的形成机理,以及不同模式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再次,采用历史归纳与经验分析法,检验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并分别从要素重置、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集聚的视角,考察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多重影响机制。最后,针对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目标要求,提出优化政府行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区域的要素禀赋条件与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完善,区域产业结构变迁速度有所放缓,各区域结构变迁质量均不断提升,对增长的贡献也逐渐显现。且改革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结构变迁质量以及增长贡献越高。第二,理论模型表明发展阶段、比较优势等的差异会造成不同的政府行为模式。政府行为模式的选择对收入效应与相对价格效应有着重要影响,是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三,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政府行为的影响越强,各区域政府行为对结构变迁速度影响机制均有显着阶段转变。东部地区的政府行为更关注产业结构转型质量,而中西部地区则注重基于加速产业结构变迁下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第四,发展阶段与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政府行为对区域制造业结构转型的不利影响越大,并且该影响会随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降低更加显着。同时,各区域政府直接干预对服务业结构转型有促进作用,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对其有不利影响,且政府行为通过干预要素市场对服务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也有显着区域差异。第五,尽管政府科技支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但忽略地区企业创新活力以及以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方式却对其有不利影响。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开放程度越高,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活力的促进作用越强,地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升级水平也越好。第六,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对技术含量越高产业的吸引力越小,其优化对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越强。企业税收强度与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是限制区域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会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增强。第七,我国区域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变迁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各部门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的阶段转换是引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干预较强的中西部地区,不充分的过早工业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东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充分,更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有:其一,本文将制造业与服务业行业结构内嵌至传统三大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了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差异。其二,不同于产业结构变迁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关注产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联系更加密切的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原因及影响问题。其三,针对后发追赶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变迁与制度变革的特征,基于地区发展目标与条件约束的阶段性差异,系统分析了后发追赶型经济体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机理。

陈超[6](2020)在《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的经验证据、模型框架与中国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内部深化结构性改革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为当前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项。尤其是资本账户开放正成为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调整方向。可惜的是,虽然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早已论证资本账户的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但是经历了三轮大规模的实证检验后,仍未能够获得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的稳健证据。且对相关政策的讨论也仅局限于部分数据趋势或理论推理,不仅没有理清经验证据与理论假设之间的联系,甚至没有能够实现在理论层面上对相关政策效果的推断与模拟。这使得中国当前的开放措施同时缺乏理论与实践基础,然而却也成为了本文的切入点与主要研究内容。在全面并系统地梳理了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后,本文认为目前为止实证检验已经获取了名义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稳健的经验性证据,但却没有厘清名义开放与实际开放之间的区别,从而在实际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中仍旧挣扎于机制描述、变量定义以及样本选择对于结果稳定性的影响。在更为细致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检验中,前者获得了大量经验性事实的支持,而后者却只能够在企业或者产业级别的微观数据中得到部分显着结果,且没有能够打破从微观到宏观的壁垒,无法获得宏观经济数据支持。而使用DSGE模型对资本账户开放问题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也仅仅将其作为制度背景对货币政策或汇率政策展开讨论,不仅缺乏对资本账户开放机制的模型描述,同时也没有检验相关设定的合理性。因此在解析资本账户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之前必须解决如上三个问题,即:(1)获取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稳健且普适的经验性证据,(2)得到资本账户开放技术外溢效应的典型事实,(3)建立能够涵盖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机制的模型框架并使其具备政策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作用的讨论才具备理论与实践基础。针对亟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本文从相关已有研究入手,厘清大量实证检验所关注问题与所使用策略的发展过程,从繁杂且矛盾的结论中抽丝剥茧,描绘出资本账户中各子项目与东道国经济供求各方面的联系与传导路径,分别从国际资本市场供求双方对跨国资本流动背后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发展约束的经济体在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中的获益方式具有方向性差异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依次使用线性基准模型、具有交互项的非线性模型以及面板门限模型对所提观点进行检验,同时对回归结果在变量定义、模型设定和样本选择三方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获得了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的方向异质性与非线性特征的稳健且普适的经验性证据,以此明确了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所具备的显着影响,为讨论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奠定了最基本的实际意义。随后,鉴于资本账户开放促进投资的直接效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数据支持,本文尝试检验缺乏宏观数据支撑的资本账户开放技术外溢效应。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于两方面,其一是已经由大量实证检验证实的来自全球投资的资本配置效应,其二则是随国际资本流入而来的先进技术辐射作用。而后者的关键在于东道国所具备的后发技术优势,且提出由于微观数据本身就是后发技术优势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宏观经济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一特征,因此存在着微观实证研究与宏观检验之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第四章建立了研发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在资本账户开放发挥后发技术优势条件下的增长系统,并根据数据趋势与模型特征选择模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模拟分析,得到资本账户开放在发挥后发技术优势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显着结论。最终,在资本账户各子项目与东道国宏观经济各方面互动渠道的经验证据,与其技术外溢效应的典型性事实的基础上,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建立了具有三个资本管制参数的小型资本账户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对国际资本市场利率冲击模拟结果与经济现实和理论逻辑的比较分析,修正了广泛使用的金融摩擦函数形式,使得所建立模型能够更贴合现实地发挥其在政策研究中的作用。至此,本文分别回答了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普适的促进作用、能否为东道国经济在总体上带来技术外溢效应,以及如何使用数理模型描述其作用机制的三个问题,为讨论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以及为讨论相应的开放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并搭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本文将其应用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本账户开放政策问题的研究,将资本账户开放的直接与间接增长效应分别对应到引发激烈讨论的规模推动力与创新驱动力的结构转换中去。联合使用ARMA模型与TVP-SV-SVAR模型构成中介效应系统,整合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资本账户开放通过促进规模扩张与发挥后发技术优势两种途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化。根据所得实证结果做出判断,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处于规模推动力依旧有效,后发技术优势尚存但消化吸收周期延长的技术转型期,资本账户开放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张,同时发挥后发技术优势带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实证与理论研究所得的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结构化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建议:其一为以外国直接投资与债务性投资为主、权益投资为辅的结构化规模性开放政策;其二为积极引导国际资本流入方向、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努力推动优势产业向外扩张的产业层面双向开放政策;其三为区分技术优势和劣势行业、精准发挥后发技术优势,并依靠对科技研发产业的更多投入同时实现自主创新基础积累与加速中长期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技术开放政策。

秦浩[7](2020)在《我国制造业技术赶超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后,我国GDP总量成功赶超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并且逐年缩小与美国的差距。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就我国制造业能否实现追赶展开研究:一些专家认为我国在某些领域已经与欧美发达国家站在了并肩的位置,甚至认为我国制造业已经具备了全面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同时也有一些专家指出中国制造业全面赶超发达国家还不现实,他们认为我国制造业仍然面临缺乏核心自主创新能力的挑战。关于能否实现全面赶超的论述学术界观点不一。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相关经济理论出发,在分析技术追赶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制造业技术追赶进行研究,力图说明和解释技术追赶的发展路径,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现状和挑战,为我国某些技术领先且能够实现赶超的制造业领域提出政策建议,同时也为某些还不能实现赶超的领域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本文首先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蛙跳经济增长理论和熊彼特创新理论,从中找到中国制造业技术追赶的理论依据,并分析技术追赶的理论框架,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对中国制造业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划分技术模仿追随、技术研发创新和技术自主创新三个发展阶段,并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数据科学地、准确地分析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得出了我国正处于“全面追赶,局部超越”的发展阶段。通过经验比较分析,不但分析韩国制造业成功追赶对我国的借鉴价值,而且以华为和中国高铁为代表,分析了其成功追赶并领先世界的影响因素。最后,分析我国制造业技术追赶的可行性并为我国制造业技术追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制造业追赶世界强国的相关理论,而且能够为我国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成功实现技术追赶提供政策支撑。

徐中华[8](2020)在《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郊区型高铁站数量多、范围广。为提高郊区型高铁站的交通可达性,并充分利用高铁的带动效应,绝大多数的沿线城市都会选择在郊区型高铁站周边建设新城。目前高铁新城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普遍采用金融或商务新城的定位。但对于绝大多数地县级城市而言,以商业或商务功能为主导的高铁新城并不具备很高的发展潜力。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疲软,欧美技术封锁紧迫,国内外疫情冲击严重的情况下,既要通过增加投入来拉动内需,同时又要保障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国家基建政策就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本文研究的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目的即在于探索引导国内资本进入第三循环的新路径,增加创新体系多样性,提高创新绩效,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创新活跃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出发,首先研究了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现象和内在机制,并用经济学模型对其效应大小进行了测度,论证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的可行性。然后,在深入解析创新场域建构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空间网络分析的方法,阐明了高铁科教新城内部各类创新空间协同运作的场域耦合机制。最后,在多智体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高铁科教新城的主要功能空间类型、设计要求、空间布局规律以及用地比例结构,指明了开发过程中需要采取保障性政策的稀缺性空间资本内容,系统地提出了高铁科教新城开发各环节的实操方法。本文的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量化论证,丰富了站域空间的“节点—场所”规划理论,并且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形成新的以政治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的城市空间设计学研究思路,提出的创新场域多位一体循环机制、“社会+空间”网络分析法、多智体仿真模型方法、空间资本分析框架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本文从增加高铁新城空间设计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出发,在原理和实践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建构了高铁科教新城模式,具备相对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伊馨[9](2020)在《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制造业的供给侧发展却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转变后的新要求,因此,需要对新时代我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问题进行研究。论文以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为研究对象,在对供给学派进行批判性反思后,积极汲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有效供给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就影响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论文运用Malmaquist-DEA法测算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用Michaeli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用考虑技术效率约束的DEA法对中国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技术效率推动为主,产业结构变动具有后工业化特征,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利用率最低。同时,论文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根据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构建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制造业有效供给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提升,制造业的惠民福利指标对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贡献度最大且呈上升趋势,供给效率与技术驱动的贡献趋于一致。随后论文以红领集团为案例,讨论新时代实现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微观路径。论文认为,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在宏观管理上可以适当汲取供给学派供给侧的管理主张,强化市场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决定性地位;在产业层面要降低制造业的税负,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充分利用数字要素实现供给效率提升与供需匹配,技术创新要结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产业政策以功能型产业政策为主,政策目标要多关注对产业发展负外部性的纠正。在厂商层面要充分利用数字要素对有效供给的影响,从供应链构建、需求识别、培育技术创新自觉性等方面实现有效供给。

向自强[10](2020)在《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单位能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及环境污染大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党和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做出了巨大努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可以解决目前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新阶段下,要想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有效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依托技术进步,技术技术进步始终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坚力量。但是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探讨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路径等相关概念,陈述了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主要从定性视角分析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三种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用2002-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主要结论是自主创新起初对产结构升级带动效应不明显,而随着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技术引进短时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长期有可能阻碍经济发展,如果不能及时吸收,改造,引进的技术会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的负效应;模仿创新短期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大,长期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东部和中部技术基础能力强、有累积,适合走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道路,西部地区由于高端技术人才缺乏以及经济实力较弱,走技术引进道路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实际选择技术进步路径,加强地方政府政策引导,采取区域差异化的创新扶持政策,加强跨地区合作机制,促进不同地区协同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本文考虑到技术进步路径存在差异,由此可能对产业结构带来不同影响,故将技术进步进行合理划分;选用模型较为合理,本文首先利用门槛回归检验基于不同经济实力下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考察中国整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技术进步不同路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对我国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2.3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
    2.4 技术进步、绿色技术进步偏向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5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
第3章 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测度与收敛性研究
    3.1 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收敛性的理论分析
    3.2 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测度理论
    3.3 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测度与收敛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影响的总体检验
    4.1 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影响的理论基础
    4.2 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影响的模型设定
    4.3 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信贷与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空间关联效应研究
    5.1 绿色信贷与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空间传导理论
    5.2 空间计量分析模型的构建
    5.3 绿色信贷与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空间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
    6.1 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非线性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6.2 模型设定与估计
    6.3 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门限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创新点
2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2.1 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2.1.1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
        2.1.2 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1 产业结构合理化
        2.2.2 产业结构高级化
    2.3 海洋产业的特征与转型升级研究
        2.3.1 海洋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2.3.2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2.3.3 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优化研究
    2.4 价值链理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2.4.1 创新价值链与产业转型升级
        2.4.2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链理论解释
    2.5 小结
3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对象界定
    3.1 我国海洋产业分布特征
        3.1.1 我国海洋经济主要的产业分布与空间分布
        3.1.2 我国各海洋产业的发展水平差异
    3.2 我国海洋传统产业界定
    3.3 我国海洋优势产业界定
    3.4 当前国际环境与国内经济转型条件下各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3.4.1 各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与发展趋势
        3.4.2 环境约束下各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3.5 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中需转型升级产业界定
    3.6 小结
4 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历程分析
    4.1 建国以来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过程分析
        4.1.1 中国海洋经济政策的恢复和确立时期:1949-1965年
        4.1.2 中国海洋经济政策在曲折中完善时期:1966年-1977年
        4.1.3 改革发展阶段的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1978-2002年
        4.1.4 转型升级阶段的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2003-2011年
        4.1.5 新常态下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2012至今
    4.2 中国海洋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发展分析
    4.3 产业效率视角下海洋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4.4 近年来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分析
        4.4.1 评价指标选择
        4.4.2 海洋产业效率测算结果与产业结构演化过程相关性分析
        4.4.3 海洋产业结构演化中产业效率的变化路径
    4.5 小结
5 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1 我国海洋产业宏观转型升级现状分析
    5.2 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3 海洋盐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4 海洋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5 海洋油气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6 海洋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7 本章小结
6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分析
    6.1 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参与主体特征
        6.1.1 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的参与主体特征集合
        6.1.2 海洋产业主体间互动关系复杂性
    6.2 不同路径下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解析
        6.2.1 基本假设
        6.2.2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的价值链互动与均衡
        6.2.3 技术驱动路径中各因素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过程
        6.2.4 政策驱动路径中各因素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过程
    6.3 本章小结
7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驱动路径分析
    7.1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创新能力分析
    7.2 模型构建与数据
    7.3 主要海洋国家与各省域创新效率比较
    7.4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各省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7.5 小结
8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驱动路径分析
    8.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8.2 海洋产业结构的模型设定
    8.3 政策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8.4 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本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1.2.2 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1.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1.3.2 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宏观研究
        1.3.3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3.4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1.3.5 关于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量化测算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论文结构
    1.6 研究数据来源
    1.7 创新点与不足
        1.7.1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茶叶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产业
        2.1.2 茶叶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2 基本理论
        2.2.1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要素禀赋理论
        2.2.4 波特六因素理论
        2.2.5 后发优势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概况
        3.1.2 中国茶叶产品产销现状
        3.1.3 中国茶叶企业发展分析
    3.2 中国茶叶产业优势分析
        3.2.1 基于产业要素的分析
        3.2.2 基于产业门类的分析
        3.2.3 基于产业政策的分析
    3.3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基于产业主体的分析
        3.3.2 基于产品门类的分析
        3.3.3 基于产品创新的分析
    3.4 中国茶叶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茶园面积大,但单产低,茶园面积与产量不成正比
        3.4.2 茶类丰富,但是品类结构不平衡
        3.4.3 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程度低,大国小茶特征依然明显
        3.4.4 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影响大众消费及出口
        3.4.5 产品质量安全,贸易壁垒影响中国茶叶市场
        3.4.6 产能过剩,销售压力持续加大
        3.4.7 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茶叶市场发展分析
    4.1 国际茶叶市场发展概况
        4.1.1 国际茶叶生产地区分布
        4.1.2 国际茶叶产量情况
    4.2 国际主要茶叶企业发展分析
        4.2.1 立顿
        4.2.2 川宁
    4.3 国际茶叶贸易现状
        4.3.1 贸易总体情况
        4.3.2 茶叶进出口品类分析
        4.3.3 茶叶进出口地区分析
        4.3.4 国际茶叶进出口发展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5.1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依据
        5.1.1 国际市场折衷理论
        5.1.2 产业内贸易理论
        5.1.3 比较优势理论
        5.1.4 相互需求理论
    5.2 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5.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5.2.2 产业内贸易指数
        5.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5.2.4 产品出口价格
    5.3 数据样本
        5.3.1 数据样本来源及选取
        5.3.2 HS标准下茶叶出口分类
        5.3.3 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
    5.4 实证分析结果
        5.4.1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测算
        5.4.2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国际市场份额测算
        5.4.3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
        5.4.4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
        5.4.5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产品出口价格测算
        5.4.6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已有研究回顾
        6.1.1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6.1.2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
        6.1.3 已有研究评述
    6.2 基于钻石理论剖析的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
        6.2.1 自然资源禀赋:土地生产效率
        6.2.2 市场需求条件:本地市场效应
        6.2.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2.4 国内企业战略行为:市场竞争程度
        6.2.5 茶叶国际竞争力四维支持因素的相互强化机制
    6.3 基于钻石理论实证检验的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
        6.3.1 实证模型
        6.3.2 估计方案
        6.3.3 量化指标
        6.3.4 数据样本
        6.3.5 检验结果
    6.4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结构优化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条件
        7.1.2 产品创新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基础
        7.1.3 价值提升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7.1.4 营销模式优化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7.2 政策建议
        7.2.1 坚持科教兴茶理念
        7.2.2 延伸产业链,促进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2.3 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土地生产效率
        7.2.4 整合品牌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
        7.2.5 加强外部环境整顿,确保市场有序发展
        7.2.6 落实财政支持政策,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我国先进制造企业技术能力跃升 ——基于技术赶超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技术赶超:内涵、阶段与影响因素
        2.1.1 技术赶超的内涵
        2.1.2 技术赶超的阶段
        2.1.3 技术赶超的影响因素
    2.2 技术赶超的行业选择
        2.2.1 新兴经济体技术赶超的行业选择
        2.2.2 我国技术赶超的行业选择:先进制造业
    2.3 先进制造企业技术赶超中的能力跃升
        2.3.1 技术能力跃升的内涵
        2.3.2 技术能力跃升的阶段
        2.3.3 技术能力跃升与技术赶超
    2.4 简要评价及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2.4.1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2.4.2 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案例研究
        3.1.1 探索性案例
        3.1.2 案例设计
    3.2 隐马尔可夫模型
        3.2.1 模型选择
        3.2.2 模型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案例分析:三一重工技术赶超中的能力跃升
    4.1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4.1.1 案例对象选择
        4.1.2 案例数据收集
    4.2 案例数据编码
        4.2.1 开放式编码
        4.2.2 主轴式编码
        4.2.3 选择式编码
    4.3 案例分析与讨论
        4.3.1 案例分析
        4.3.2 案例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先进制造企业技术赶超中的能力跃升路径
    5.1 模型定义
        5.1.1 隐含状态与转移概率矩阵
        5.1.2 观测状态与概率矩阵
    5.2 模型评估
        5.2.1 参数赋值
        5.2.2 模型评估
    5.3 模型解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5)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
        2.1.1 产业结构的内涵与外延
        2.1.2 产业结构变迁维度的划分——转型、升级与集聚
    2.2 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演进
        2.2.1 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总结
        2.2.2 产业结构变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观点
        2.2.3 产业结构变迁的发展经济学观点
    2.3 产业结构变迁的市场影响因素
        2.3.1 需求侧因素
        2.3.2 供给侧因素I:要素重置
        2.3.3 供给侧因素II:技术创新与进步
        2.3.4 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影响因素
    2.4 产业结构变迁的政府影响因素
        2.4.1 后发经济体的政府行为特征
        2.4.2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积极影响
        2.4.3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消极影响
    2.5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6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及其对本文研究视角的启示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与差异比较
    3.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评价的理论依据
        3.1.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内涵与外延
        3.1.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
        3.1.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
        3.1.4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
    3.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评价
        3.2.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评价指标选择
        3.2.2 区域划分与行业结构说明
        3.2.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评价过程
    3.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时序特征的比较分析
        3.3.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各维度时序特征的比较分析
        3.3.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指标的时序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差异的理论模型
    4.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4.1.1 高速增长阶段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4.1.2 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4.2 政府对产业结构变迁的行为模式选择——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4.2.1 基准模型
        4.2.2 拓展模型I: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比较
        4.2.3 拓展模型II:不同比较优势的差异比较
        4.2.4 拓展模型III:不同发展目标的差异比较
    4.3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影响的多部门增长模型分析
        4.3.1 模型设定
        4.3.2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历史回顾与实证检验
    5.1 我国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历史回顾
        5.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5)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政府行为
        5.1.2 改革开放初期(1976-1990)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政府行为
        5.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1991-2000)以促进支柱产业发展、扩大产出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5.1.4 21世纪初期(2000-2012)以化解产能过剩、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5.1.5 进入新时代以来(2012年至今)以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实施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5.2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理与理论假说
        5.2.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理论基础
        5.2.2 高速增长阶段的政府行为的影响机理
        5.2.3 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行为的影响机理
    5.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择和变量说明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阶段性特征与区域差异比较
        5.4.2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要素重置视角的分析
    6.1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典型事实
        6.1.1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6.1.2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时序特征
    6.2 政府行为、要素重置与产业结构转型的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6.2.1 政府行为对要素市场发育的影响
        6.2.2 政府行为、要素重置与产业结构变迁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3.1 模型设定
        6.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产业结构转型中介效应
        6.4.2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
        6.4.3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技术创新视角的分析
    7.1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典型事实
        7.1.1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特征
        7.1.2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时序特征
    7.2 政府行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7.2.1 政府行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7.2.2 政府行为、企业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7.2.3 政府行为、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3.1 模型构建
        7.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7.4.2 稳健性检验:政府行为、地区非农产业协同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影响及区域差异——产业集聚视角的分析
    8.1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典型事实
        8.1.1 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内涵与特征
        8.1.2 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时序特征
    8.2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8.2.1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2.2 地区企业税收强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2.3 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2.4 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8.3.1 模型构建
        8.3.2 指标选取与变量说明
    8.4 实证结果分析
        8.4.1 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8.4.2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结果
        8.4.3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政府行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分化
    9.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比较
        9.1.1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
        9.1.2 各省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测度
    9.2 政府行为、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9.2.1 政府直接干预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
        9.2.2 政府间接干预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
        9.2.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分化的增长效应
    9.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9.3.1 模型构建
        9.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9.4 实证结果分析
        9.4.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
        9.4.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增长效应的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优化政府行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10.1 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产业变迁的目标
        10.1.1 深化工业化进程,避免过早去工业化
        10.1.2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释放新一轮结构红利
        10.1.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强区域产业联系
    10.2 以政府行为的优化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10.2.1 提升治理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避政府失灵的风险
        10.2.2 确立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体系,提高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协调性
        10.2.3 完善要素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0.2.4 优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
        10.2.5 延伸工业化,充分发挥制造业的扶梯作用
        10.2.6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第十一章 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11.1 主要结论
    11.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的经验证据、模型框架与中国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贡献
    1.3 论文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
        2.1.1 国外研究的三轮检验
        2.1.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2.2 资本账户开放的间接效应机制
        2.2.1 国外研究的两个观点
        2.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2.3 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增长动力基础
第3章 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机制与经验性证据
    3.1 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机制与实证策略
        3.1.1 增长效应机制的方向异质性
        3.1.2 差异化渠道的门限效应假设
        3.1.3 实证模型与稳健性检验策略
    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3.2.1 控制变量选择及内生性检验
        3.2.2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度量
        3.2.3 数据来源
    3.3 实证分析
        3.3.1 线性基准模型
        3.3.2 带有交互项的非线性模型
        3.3.3 面板门限模型
    3.4 稳健性检验
        3.4.1 针对趋势项与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3.4.2 针对内生性与门限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3.4.3 针对子样本与全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3.5 区制分布与经济发展阶段分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技术外溢效应的宏观证据
    4.1 间接效应机制与TFP增长系统
        4.1.1 间接效应机制与模型假设
        4.1.2 资本账户开放的技术外溢效应
        4.1.3 技术增长目标的企业决策
    4.2 实证策略与GSMM方法
        4.2.1 模拟系统建立与估计方法选择
        4.2.2 模拟广义矩估计
        4.2.3 协方差矩阵的模拟与实证策略
    4.3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4.3.1 后发技术优势与全要素生产率
        4.3.2 R&D数据的筛选插值
        4.3.3 资本账户开放的重新度量
        4.3.4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4.4 具有技术外溢效应的技术进步系统估计
        4.4.1 初值的估计
        4.4.2 模拟广义矩估计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个小型资本账户开放经济体的DSGE模型
    5.1 小型开放经济体的基准模型
        5.1.1 家庭部门
        5.1.2 生产部门
        5.1.3 价格与贸易
    5.2 开放的资本市场与技术外溢效应
        5.2.1 投资部门
        5.2.2 国际收支、央行现金流管理与技术外溢效应
        5.2.3 市场出清与国内生产总值
    5.3 面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利率冲击
        5.3.1 对数线性模型与参数校准
        5.3.2 利率冲击的价格效应
        5.3.3 利率冲击的资本调整
        5.3.4 利率冲击的产出与通胀效应
    5.4 交易成本定义悖论与修正
        5.4.1 资本结构回归与利率波动相悖
        5.4.2 交易成本设定修正与政策参数选择
        5.4.3 修正模型的利率冲击模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与资本账户开放
    6.1 中国经济规模扩张与资本账户开放
        6.1.1 规模扩张的测度
        6.1.2 中国经济增长历程中的规模扩张
        6.1.3 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经济规模扩张
    6.2 全要素生产率、后发技术优势与资本账户开放
        6.2.1 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
        6.2.2 全要素生产率与后发技术优势
        6.2.3 后发技术优势与资本账户开放
    6.3 中国资本开放增长动力基础的时变性检验
        6.3.1 模型建立与实证策略
        6.3.2 数据说明与滞后阶数确定
        6.3.3 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模拟与随机方差的有效性
    6.4 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变迁与资本账户开放
        6.4.1 结构系数矩阵的时变特征
        6.4.2 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结构变迁
        6.4.3 脉冲响应函数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定位
        6.4.4 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策略的结构特征
    6.5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我国制造业技术赶超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理论依据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后发优势理论
        2.1.3 内生增长理论
        2.1.4 熊彼特创新理论
        2.1.5 蛙跳经济增长理论
    2.2 技术追赶理论
        2.2.1 技术追赶含义
        2.2.2 技术追赶阶段过程与追赶机制
        2.2.3 技术追赶影响因素
第3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赶超历程
    3.1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3.1.1 制造业生产能力现状
        3.1.2 制造业国际影响力现状
    3.2 中国制造业追赶历程代表行业分析
    3.3 中国制造业不同发展阶段
        3.3.1 技术模仿追随阶段
        3.3.2 技术研发创新阶段
        3.3.3 技术自主创新阶段
    3.4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第4章 经验比较分析---韩国、华为和中国高铁
    4.1 经济学模型分析企业技术追赶影响因素
    4.2 韩国技术追赶经验比较分析
        4.2.1 韩国制造业发展概述
        4.2.2 韩国制造业发展阶段与经济政策
        4.2.3 中国与韩国发展情况的相近与不同
        4.2.4 韩国经验总结与中国的借鉴价值
    4.3 技术创新分析---以华为为例
        4.3.1 公司发展状况介绍
        4.3.2 华为技术创新并领先世界因素分析
    4.4 中国高铁技术追赶经验分析
        4.4.1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4.4.2 中国高铁实现技术追赶因素分析
第5章 我国制造业技术追赶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
    5.1 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可行性分析
        5.1.1 技术模仿能力
        5.1.2 研发创新能力
        5.1.3 自主创新能力
    5.2 中国制造业技术追赶对策建议
        5.2.1 政府方面
        5.2.2 学校等科研机构方面
        5.2.3 企业方面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8)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1.4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高铁科教新城
        1.2.2 创新场域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高铁效应与高铁站区研究综述
        2.1.1 高铁效应研究
        2.1.2 高铁站区规划理论研究
    2.2 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视野
    2.3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
        2.3.1 概念缘起
        2.3.2 概念内涵
        2.3.3 应用领域
    2.4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视野
    2.5 创新网络理论视野
        2.5.1 基本概念
        2.5.2 文化多样性与创新网络
        2.5.3 大学与创新网络
    2.6 空间经济学理论视野
        2.6.1 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2.6.2 城市最优规模理论
        2.6.3 科教增长极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的空间耦合效应研究
    3.1 世界范围内科技园区、大学和客运枢纽的地理邻近性研究
    3.2 国内外高铁网络对沿线科教集聚区积极影响的典型案例研究
        3.2.1 法国南部的科技园案例
        3.2.2 京都研究园、播磨、北九州科学公园都市和筑波科学城案例
        3.2.3 韩国大德案例
        3.2.4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与珠海北站科技园区案例
    3.3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基本特征研究
        3.3.1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能级与尺度分析
        3.3.2 我国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动的总体趋势分析
    3.4 我国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3.4.1 决定高铁网络中资源流向的动力类型分析
        3.4.2 高铁科技客流对隐性知识扩散与合作网络重整的场效应分析
        3.4.3 从网络势差到节点流量之间的复杂适应性机制分析
        3.4.4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空间耦合机制的实证研究
    3.5 高铁站与科教集聚区之间的空间耦合效应评估
        3.5.1 高铁知识可达性对科教集聚区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评估
        3.5.2 科教集聚区对高铁站客流结构的影响效应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组合模式研究
    4.1 科教资源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构型模式研究
        4.1.1 技术人才流动、创新效率与创新博弈
        4.1.2 科技人才循环流动链的构建
        4.1.3 创新场域空间拓扑构型研究
        4.1.4 国内外代表性科教创新集聚区的创新场域演进历程分析
    4.2 创新场域视角下高铁科教新城的基础空间类型与设计原则解析
        4.2.1 大学教育空间与知识社区空间
        4.2.2 对外客运交通枢纽空间
        4.2.3 研究园、孵化器、科技公司总部空间
        4.2.4 风险投资空间
        4.2.5 文化艺术空间
    4.3 高铁科教新城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4.3.1 创新空间组团展开尺度预测
        4.3.2 空间布局权衡
        4.3.3 理想的空间布局模式
    4.4 高铁科教新城总体空间布局的多智体仿真模拟
        4.4.1 多智体模型方法概述
        4.4.2 模型建构
        4.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5.1 高铁科教新城的用地比例结构与开发指标研究
        5.1.1 用地比例结构研究
        5.1.2 开发指标研究
    5.2 高铁科教新城建设时序与每期用地配置组合探讨
        5.2.1 开发时序探讨
        5.2.2 基于投资与创新场域效率的分期用地配置组合研究
    5.3 保障高铁科教新城核心功能的空间供给体制构想
        5.3.1 城市空间商品化的限度
        5.3.2 空间资本化与空间商品化的分析框架
        5.3.3 我国城市空间供给模式的类型及其问题
        5.3.4 高铁科教新城应当保障的稀缺性空间资本要素识别
        5.3.5 高铁科教新城多样均衡的精细化空间供给体系建构研究
    5.4 高铁新城开发模式的适用性探讨
        5.4.1 适用于我国科教资源短缺地区
        5.4.2 适用于大都市群的边缘圈层
        5.4.3 适用于过度极化发展省份的低等级城市
        5.4.4 不宜布置于超大城市的近郊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01 高铁乘客问卷调查
    附表A-02 城市创新创业情况问卷调查
    附表B-01 大学知识社会调查
    附表B-02 空间感知调查
    附表C 高科技企业问卷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供给学派理论及实践在新时代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三、对供给学派理论及政策主张的评价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政策实践
        一、“里根计划”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二、“撒切尔实验”政策实践及评价
        三、日本“规制改革”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第三节 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
        一、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供给学派理论的中国化
        二、供给学派的理论出发点与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不相容
        三、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中国的市场机制
        四、供给学派的供给侧单边管理理论与有效供给研究的冲突
    第四节 供给学派政策实践对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的启示
        一、供给学派政策实践证明供给管理的重要性
        二、供给管理既是长期政策也是短期政策
        三、供给管理要重视化解结构性矛盾
第三章 供给思想溯源与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第一节 近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前古典经济学时代的供给思想
        二、斯密和李嘉图的供给思想
        三、萨伊的供给理论
        四、古典经济学供给思想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三、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四、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
        二、非均衡学派的非均衡理论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四、现代西方经济学供给理论的价值
    第四节 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二、均衡理论
        三、需求理论
        四、技术创新理论
        五、产业结构理论
第四章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及内在机理
    第一节 有效供给的概念界定
        一、供给、均衡点的供给与有效供给
        二、有效供给与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
        三、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
        四、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内涵
    第二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
        一、经济效益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二、供给效率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三、需求对有效供给的引致作用
        四、技术创新是有效供给的内在驱动
        五、产业结构升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六、生产外部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第一节 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
        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社会需要从增长需要转向“美好生活需要”
        三、从经济增长速度要求转向发展质量要求
        四、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机遇
    第二节 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一、有良好的运营质量作为有效供给的发展基础
        二、供给侧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加有效
        三、满足新时代需求升级要求
        四、技术创新能成为有效供给的动力
        五、产业结构与产业比较优势更匹配
        六、有效供给的成效具有正外部性
    第三节 现阶段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差距
        一、传统要素成本增加难以逆转,制造业税负高于全国宏观税负
        二、供给侧资源配置效率低,结构性产能过剩长期存在
        三、制成品供给错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四、关键领域的技术薄弱,制约驱动力的技术升级
        五、产业结构升级,遭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
        六、制造业环境约束仍较明显,与新时代发展目标背离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制造业供给规模与效益
        一、制造业供给总量大,但规模下滑
        二、制成品产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
        三、制造行业杠杆率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四、供给效益好转,出现行业分化
        五、制造业技术投入与产出增加
    第二节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
        一、测度原理
        二、变量选取
        三、测算结果
        四、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分析
    第三节 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产业结构测算指标设计
        二、数据说明
        三、制造业产业结构分解分析
        四、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增加
    第四节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发展现状
        一、产能利用率是需求在供给端的映射
        二、测算方法选择
        三、数据说明
        四、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分析
        五、“去产能”治理后产能过剩行业供给规模下降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估
    第一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水平的评价原则与时代要求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指标要符合新时代特征
    第二节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一、指标选择
        二、评价体系框架
        三、评价方法
        四、数据来源
    第三节 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指标权重
        二、制造业有效供给总体评价
        三、制造业行业层面有效供给评价
        四、制造业分行业子维度有效供给评价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实现有效供给的个案研究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新时代传统制造厂商实现有效供给的困境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厂商供给效率低
        二、技术创新转换未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相结合
        三、厂商产业链升级遭遇要素优势不匹配瓶颈
        四、规模化大生产模式难以应对数字经济下的需求升级
    第二节 案例研究对象的描述
        一、案例研究设计思路
        二、案例分析对象的描述
        三、案例设计要素
    第三节 红领集团实现有效供给的案例分析
        一、利用数据要素提高供给配置效率
        二、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工艺流程智能变革
        三、利用数据技术实现“武藏曲线”的智能升级
        四、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满足消费需求升级需要
    第四节 案例启示
        一、利用数字要素修正供给配置扭曲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趋势应相结合
        三、厂商产业升级方向要与比较优势匹配
        四、重视需求升级对生产模式的新要求
第九章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思路
        一、重视供给管理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长期作用和短期影响
        二、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需协调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三、强化市场在有效供给实现中的决定性地位
        四、政府调控以纠正“市场失灵”为主要目标
    第二节 推进产业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降低制造企业税负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升制造业供给侧效率
        三、加大数字要素的培育力度,推动供需高效匹配
        四、加大关键领域技术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率
        五、重视传统产业地位,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六、引导产业政策转型,政策目标转向减少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性
    第三节 推进厂商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供应链虚拟系统,提升供给效率
        二、引导厂商技术创新的自觉性,实现供给驱动转换
        三、培育企业内生增长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四、把握新时代的需求变革,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需求识别的精准度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文献综述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3.1 自主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3.2 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3.3 模仿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第4章 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
    4.2 指标选取
    4.3 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
    4.4 实证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对我国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信贷对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研究[D]. 王殿武. 吉林大学, 2020(03)
  • [2]我国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 毕重人.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D]. 王刻铭.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4]我国先进制造企业技术能力跃升 ——基于技术赶超视角的研究[D]. 杨承川.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5]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D]. 宋文月. 西北大学, 2020(07)
  • [6]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的经验证据、模型框架与中国应用[D]. 陈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7]我国制造业技术赶超战略研究[D]. 秦浩.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7)
  • [8]以创新场域为导向的高铁科教新城空间建构模式研究[D]. 徐中华. 天津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D]. 伊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10]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 向自强. 长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我国经济发展后期发展优势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