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词——创新的新千年

开幕词——创新的新千年

一、开卷寄语──创新的新千年(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慧[1](2019)在《村上文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步入文坛至今已创作近四十载,作品远播世界各地,尤以中国为盛。凭借着书作的超高销量与读者的大力追捧,村上文学自成现象且在大陆盛极一时。不过世事变幻,结合近年来村上春树作品的市场效应、学界评价、受众反馈可悉,大陆地区村上文学热度实有减退。当前学界对“村上热”现象关注颇多,但多就作品谈热度,未从文艺传播的理论视角观照这一经典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流变。事实上,和文学尺度并行,环境、媒介、大众均以各自的运作规律作用于文学场。关注其内部机制要素间的互通,对当代文学传播实践大有裨益。本文将从传播学、文学传播学理论出发,重新考察村上文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现象。通过对其关联要素的逐一厘析,以期更好地理解村上文学与中国读者、中国文化市场、中国文学间的互动,进而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总结行之有效的传播之道。研究分三部分。绪论包含研究缘由、中日村上文学研究现状、本文涉及的概念理论与论文框架、研究意义。主体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对村上文学在大陆地区的传播活动展开历时性研究,通过资料汇整、版本收集、纵向比较归纳的方法,动态把握其传播概况,指示出“村上热”现象的流变。第二章遵循文艺研究的基本思维,分层探讨文学传播机制内的五大要素与村上文学间的关联。微观层面立足文本,看作品中文体叙事的个性与主题表现的巧拙对其流传度的影响;宏观层面首先梳理改革开放后国内的外国文学传播环境,点出村上文学在大陆的生长土壤。之后分析含作者、译者、文学编辑与评论家在内的传播主体之个体精神、文学观念与作品传播间的联系。接着辩证看待以印刷、网络、影视媒介为主的传播渠道带来的利与弊。最后通过普通读者与专业读者的多重话语评价,显示受众反馈作用于文学传播的意义。第三章透过浮沉之间的“村上热”现象产生思考,尝试为当代文学作品的有效传播总结经验,并对本研究的缺漏与前景予以反思。结语总结村上文学在大陆传播的特点,提示文学传播机制内部各环节与传播效果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于典型中窥探文学传播实态。

王佳[2](2019)在《见机行事的“低头族”背后 ——通识课堂学习行为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识教育作为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使命。与座无虚席的专业课相比,通识教育课堂难见全神贯注的学习者身影,沉寂的课堂似乎成了学生观望着老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这种通识课参与现状,与长期以来西方对东亚学习者的刻板印象暗合:“被动、寡言、缺乏批判精神”。事实真是如此吗?受多元文化影响的中国当代大学生群体,在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上呈现出哪些新风貌?通识课堂“低头族”背后有哪些“隐情”?他们的行为抉择又透露出怎样的文化价值观呢?基于以上现实背景,本文从学生视角出发,对南京大学通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法等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描述通识课堂的学习者特征,挖掘影响学习行为的因素及其深层原因。基于对32名南京大学本科生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并辅助以2017年通识课程学情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基于东西方学者有关文化视角下的行为研究成果,以及本土文化心理学家对中国人思维结构的测量模型;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包括:第一,南京大学通识课堂学生学习行为呈现哪些特征?第二,学生学习行为转变是怎么出现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三,学生做出行为决策的背后存在怎样的文化解释路径?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一、学生的通识课堂学习行为特征有三:在学习投入上呈现选择性注意的表征;在学习方法上,因时因课制宜,灵活切换深层与表层学习方法;在学习风格上表现出见机行事的策略;二、学习行为的转变受学习者个体、环境、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影响。具体而言,个体层面包含,学习观、学习习惯等主观因素,课程负荷、学分要求等客观因素;环境层面包含社会环境以及学习者感知到的课堂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三、文化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学习者在具体事件处理时展现的整合变通、内外和谐的思维惯性,即中国学习者向内“求诸心”,因此在思考某一问题时,表现出传统社会取向和现代个人取向的“双文化自我”;向外“忠于道”,落实于课堂实践时,仍明显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中庸实践思维”,最终抵达大学场域“内圣外王”的心灵图景。由此,本文得出三点结论与启示:首先,学生在与课堂情境交互过程中,通过对环境的全局感知作行为抉择。当有疏离体验、参与感弱时则见机行事,通过自主学习等途径达到学习效益最优;当有沉浸体验、参与感强时,学习者则顺势而为,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其次,中国大学生对通识课教师因素感知最为强烈,教师通识素养高与低、重视或轻视通识课程、平视或俯视学生,对学习者投入有莫大影响。最后,当代学习者做出行为抉择的背后,既厚植于中国谦虚谨慎、尊师重道等传统思维观念,又蕴含着崇尚个性、讲求民主、平等等现代价值取向,但落实于课堂行为时仍信守儒家文化的处事智慧。他们懂得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秉持和而不同却也明了顾全大局、以和为贵。因此,他们未能在实践中完全忠实于自我,而被观测到的学习者行为信号其实是一种克制的自我表达,这种表达暗含着对通识课的更多期待,即他们愿意给予耐心与体谅,去等待通识课的更多改变。归根到底,当代大学生在通识课堂的学习行为,映射出现今一流大学通识课程质量仍有提高的空间,“高明的、讲策略”的“低头族”,其实是“无奈的、出此下策”的“低头族”。据此,本文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对南京大学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改进通识课程质量、完善教学管理等方面提供一点参考:一方面着眼于课程体系建设,如调整课程结构,优化选课服务,学生体验为中心的课程评价等;另一方面立足于课程管理,转变通识课程管理方式,如通识课奖励和退出等机制创新;此外,将“互联网+教育”理念融入通识教育实践,如“雨课堂”、“课立方”等智能化教辅软件的运用,基于当代大学生学习特质活化通识教育课堂。

张安华[3](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全仙英(Sunyoung Jun)[4](2013)在《中国传统吉祥画在韩国的传播、演变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吉祥画是单独或综合运用各种象征手法的绘画类型,也是中国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画展现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祈愿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生活中陈陈相因,代代相传。中国传统吉祥画不仅丰富了本国文化,而且对韩国文化也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众所周知,有史以来,韩国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中国文化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在中国画大量传入韩半岛的同时,中国吉祥画也逐渐在韩半岛生根开花。在慕华思想的影响下,表现人类共同心理追求——吉祥的吉祥画吸引了韩半岛历代王室以及上流阶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憧憬精英阶层生活的普通百姓也同样能够在生活中接触或享受到中国吉祥画,由此两国拥有了共同的图像语言。中国吉祥画以由上流社会走向民间逐渐融入于韩半岛的民俗生活中,在韩国风俗习惯的土壤上,根据时代和观念的不同,不断变化而实现了中国吉祥画的本土化,并在此过程中试图创新,树立起了韩国独特的吉祥画传统。这样,两国吉祥画之间产生了“同源异流,同根异枝”的关系。虽然两国传统吉祥画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民俗信息,然而在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传承对吉祥画的“读画”诀窍。吉祥画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的吉祥观念的象征表现,因此“读吉祥画”需要对吉祥画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及其特定的文化时空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而停留在表层的“看画”是不能找出吉祥画形式的内在价值的。本文以散落于中国、韩国、日本、法国等各地的两国吉祥画为基础资料,发掘两国共享的传统吉祥画并进行立体性的分析和比较。其结果有利于提高中韩两国对传统吉祥画以及传统文化的正视和重视,也有益于为两国传统吉祥画的恢复和传承问题提供新的方向。

刘婷[5](2012)在《在瓷与“纸”之间—当代景德镇期刊媒介研究》文中指出景德镇是千年瓷都,至今仍是中国陶瓷尤其是艺术瓷的生产重镇。在当代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中,景德镇本地的期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推动其产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自1958年《陶瓷美术》一刊诞生后,创刊与发展于景德镇的综合性陶瓷期刊就有《中国陶瓷》、《景德镇陶瓷》、《陶瓷研究》、《陶瓷学报》、《瓷器》、《中国陶瓷工业》等刊物。这些刊物以物质实体属性,介于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本文《在瓷与“纸”之间—当代景德镇期刊媒介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梳理1949年至2011年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历史沿革,结合每本刊物的创刊宗旨、编辑思想、经典栏目等要素,阐述景德镇期刊媒介在创刊与发展的半世纪对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陶瓷艺术工作者、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所起到的重要支撑作用。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对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论述了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发展概况,本文将景德镇期刊媒介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49年至1969年,即期刊初创期;第二个时期为1970年至1989年,即期刊鼎盛期;第三个时期为1990年至2011年,即期刊衍变期。本章还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分析了每本刊物的创刊宗旨、文化定位、经典栏目等;第三至五章,以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作为参考依据,结合办刊宗旨、文本结构,对《景德镇陶瓷》、《瓷器》、《中国陶瓷》艺术版这三本刊物进行了一一解析;第六章以景德镇期刊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为要点,分别论述了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发行方式、消费特征、受众特征等;第七章以景德镇期刊媒介的社会贡献为要点,分别论述了景德镇期刊媒介对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陶瓷艺术工作者、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的社会作用和价值。

姚斐菲[6](2012)在《西西小说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身份认同》文中研究指明西西(1938—),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家人从上海移居香港,为香港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西西着作颇丰,创作风格前卫先锋,以“变化瑰奇”着称,在港台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身为移民,西西却对香港这座城市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其个人经历和身份认同使她成为香港本土意识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位作家。在其诸多形式不同、风格各异的作品中,城市始终是重要的主题。西西笔下的城市,有着浓郁的香港市井风情,却又有意将现实香港与笔下想象的文字城市区别开来。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以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的概念和卡尔维诺的诗学思想为理论工具,考察西西是如何通过书写来构建想象的“文本城市”并确认文化身份,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嬗变。本文以西西的五部城市为主题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我城》、《美丽大厦》、《浮城志异》、《肥土镇灰阑记》、《飞毡》,并按照时间顺序将作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成一章。第一章介绍七十年代创作的《我城》与《美丽大厦》,“我城”居民虽囿于只有“城籍”的尴尬身份处境,亦对城市发展的未来充满忧虑,却不失对“我城”未来的自信和乐观态度,喻示着“本土意识”的初步确立;第二章介绍八十年代创作的《浮城志异》与《肥土镇灰阑记》,凸显了中英双方签订《中英联合声明》这一大事件之后,西西为对于香港这一“浮城”命运的关注和“失城”的焦虑,而作者借助故事的重新演绎,试图替中英两国谈判中沉默的香港发声,代表着危机感中被激发与强化的“本土意识”;第三章论述九七之前,西西创作的长篇小说《飞毡》,不再纠结于政治纷争的是非,而是试图通过重写历史的方式再造香港的“文化身份”,将乌托邦的理想融入对“肥土镇”的美好祝福中,见证了“本土意识”进入成熟期的新阶段。结语简单介绍九七之后西西的创作,并回顾不同阶段西西城市主题创作中的思想变化。

张莹莹[7](2011)在《《音乐周报》十年发展研究(2000-200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是以2000-2009年《音乐周报》原件为文本,全面考察其创办背景,梳理报纸的基本情况,深层揭示其形式和内容背后所蕴含的音乐学和编辑学价值。揭示《音乐周报》办报的规律和方法。体现《音乐周报》与中国当代音乐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拟采用编辑学研究相关的历史的方法、分类的方法、比较法、社会调查法、科学抽象法、功能研究法等方法。通过研究发现《音乐周报》在办报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安排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规律性。形式上,版面大小和版式形态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风格统一的,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伴随着主编人员的变换而出现版式风格、版面大小的明显改变。十年间两次全新改版是明显的分界线。内容上,基本内容的设置在很长时期内保持稳定。2010年的改版,内容出新、变化大。周报编辑队伍的建设具备了专业性的特质。作者群以本报记者及专业音乐工作者为主。读者人数没有被充分拓展,其音乐权威大报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周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和读者调查力度,使报纸内容尽量符合读者的期望、加大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重要新闻的设置和内容选择上是有规律可循的。重要报道是与“音协”工作重点同步的,音协在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是周报头条新闻选择的风向标。把十年内所有的头条新闻进行归类,发现大概都集中在十几个类别之中,有一定的规律性。《音乐周报》十年来对“引导中国音乐界发展的方针政策、不同音乐品种的发展、音乐创作、音乐教育、全国大型音乐活动、学术研究、重大社会活动(节日、突发事件等特殊事件)、能够保障音乐事业良好发展的事项以及边缘音乐文化”的关注和推动是不遗余力的;其“音乐评论”栏目新颖、涉及面广、观点鲜明、争鸣自由、组织有序。《音乐周报》的功能和作用,十年来除起到对各方面音乐新闻进行及时报道和信息解读的作用外,还有指明中国音乐前进方向、记录音乐发展历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发现并揭露音乐界存在的问题、界定问题、把问题明朗化、提示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辅佐中国音乐良性发展的功能。

蒙星宇[8](2010)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文中指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梳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发展历程,发掘与研读北美最早的网络原创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北美最早的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文网络纯文学交流群、华文网络论坛,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代表作家作品等,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三个时期及主要特色。并通过对少君和图雅等文学个案研究,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两个总体特征: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终极关怀的自由涂鸦。第二,从文学与网络互动的角度,归纳与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种典型写作模式:“自足写作”、“开放写作”、“网纸两栖写作”及各写作模式的主要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各模式在写作主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写作客体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带来的文学范式的种种转变,及其对纸质文学写作方式与文学观念的冲击。第三,从文学精神层面,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带来的三种新精神的表现及内涵。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诞生与发展的外驱力:“技术精神”;处于双重边际和自由语境之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既深刻又纯粹的内驱力:“游戏精神”;渗透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特的“个体精神”,并阐释这三种文学新精神在“网络时代”的先锋意义和重要启示。第四,从文学脉络、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精神等方面论证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总体特点,并从“游戏与使命”、“拿来与拿出”、“创作与批评”等方面对网络时代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李杨[9](2008)在《凤凰电视文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卫视或凤凰)的主要出资人是中国资深传媒人刘长乐和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开播至今十二年间,已成长为对全球华人影响巨大的华语传媒集团,并且创建了与众不同的凤凰文化模式。“凤凰现象”、“凤凰模式”、“凤凰策略”和“凤凰品牌”等主题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媒体竞相学习、效仿的热点,并成为电视文化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在文化、经济和传媒领域,凤凰表现出了独特的,同时也是多向度的借鉴价值:第一,凤凰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超越了自身传媒的层面和视域;第二,凤凰在差异化生存战略和品牌营销模式中是以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第三,凤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经营范式既符合国际化传媒运作规律,也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髓;第四,凤凰运用西方媒体的专业传播原则,达到了与中国大陆主流意识形态、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契合。包容、真诚和创新,成为凤凰本土化的战略手段。只有把凤凰卫视作为一个文化整体来剖析才能真正提炼出具有参照价值的媒体经验。本文在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凤凰卫视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观照,并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下,透过凤凰的媒体成就这一表象,聚焦凤凰在节目、频道、文化和产业等方面的谋略,解析东西融合、南北荟萃和华洋杂处的凤凰电视文化特色的成因及其背景。由于凤凰独特的媒体身份、难以界定的文化属性以及难以复制的产业模版,导致凤凰的多元融合生存发展策略,例如在媒体运作视域中凤凰专业是忠诚与解构并行的,在文化传承视域中凤凰理念是全球与地域多向的,在商业经营视域中凤凰模式是文化与市场平衡的,在生命价值视域中凤凰思维是包容与个性统一的。而这种多元融合,正是凤凰文化的价值所在,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文化上的先锋意义。用融合多元的视角,观照融合多元的文化,提炼融合多元的价值,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创新。本文借用传播学、美学、新闻学、文化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基础理论,按照现象—原因—结果的梳理思路,从宏观到微观,对凤凰现象的文化背景和凤凰思维的文化寓意进行深度剖析。从凤凰卫视东西杂糅的身份背景,到东西融合的媒体宗旨,一直到东西合璧的节目形态和南北荟萃的团队精神,本文一一梳理,并阐明融合是凤凰电视文化最显着的审美特征和文化精髓,是凤凰频道的商业举措,同时也是凤凰节目的传播理念,更是凤凰品牌的企业文化。本论文通过对凤凰现象的梳理和对凤凰电视文化的研究,试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对于媒体、产业还是整个社会,只有不断地对自身的文化个性进行创新,不断地对异质文化的思想精华实现包容进而融合,才能创造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文化形态,才能始终保有一种自强自信的、不竭的生命力。而这一点,不仅对于跨国媒体的全球性扩张和内地媒体的国际化运营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参考价值。

鞠玉翠[10](2003)在《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改革声势浩大、教育理论空前繁荣,对于教师“应该如何”,研究者已经做了很多探讨;但是,仅有“应该”或者过于看重“应该”而忽视现实,会使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失去立足点。本研究运用叙事探究的方式,把目光投向教师日常工作的情境和言语、行为,试图挖掘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因为所有的政策、理论、培训都要经过它的过滤才能对教师发生作用,它体现了真实的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点。 本文无意提出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而是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与当前教育研究中大量的从既有理论框架中推演出某种论点并加以论证的所谓“自上而下”的方式不同,本研究更倾向于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并以前者为主的策略:走近教师的生活世界,倾听教师的声音,用叙事的方式尽可能保留实践中的情境、流动、机缘、感受,邀请读者一同倾听故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理解,也期望通过立足中国现实土壤的研究为教育研究本土化做一点哪怕微不足道却是扎实的工作。 本研究讲述了六位教师的故事。期望由此了解不同学科、具有不同教育经验、专业知识背景尤其是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其个人实践理论的异与同。在本文的最后,从人与知识关系的视角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大体表现出“游移和极端化——加法——保持张力”这样一个逐渐成熟的序列。 在对影响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时,本研究发现,一般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形成与变化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实践性因素”,而教育理论培训等“理论性因素”则作用甚微。这使得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往往处于一种未加批判的状态。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按照某种理论所揭示的一般模式、达到某种理想化的标准。如果转变对教育理论的要求,将其视为开阔视野、深化认识、促进反思的工具而不是必须照办的僵化的教条;在关照现实的基础上胸怀理想,以教师个人实践理论为根基,把它作为可以依靠、但是存有疑问的可能性和假设,并参照专业理论和他人经验所提供的多种可能性逐步加以批判、改进,教师的成长才成为一个更加理性的、自为的生命历程,而不是任由外部力量裹挟的、完全被动的过程,这才是既有立足点又有发展张力的实现教师可能发展的途径。 叙事探究作为教育经验的一种理论方式,在理解与更新教师个人实践理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在本研究中已经有所体现。

二、开卷寄语──创新的新千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卷寄语──创新的新千年(论文提纲范文)

(1)村上文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第二节 村上文学研究现状
        一、日本的村上文学研究
        二、中国的村上文学研究
    第三节 本文涉及的概念理论与研究框架
        一、传播学及其相关理论
        二、文学传播学及其相关理论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村上文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概况
    第一节 村上文学在大陆传播的开端
    第二节 村上文学在大陆传播的发展
    第三节 村上文学在大陆传播的趋缓
第二章 村上文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机制探析
    第一节 村上文学在大陆传播之微观要素
        一、故事与形式
        (一)想象与现实
        (二)语言与文体
        二、内涵与价值
    第二节 村上文学在大陆传播之宏观要素
        一、文学传播环境:机遇与挑战
        (一)70 年代末至80 年代中期
        (二)80年代末至新世纪之交
        (三)新世纪以后
        二、文学传播者:推动与抑制
        (一)“守门人”的引导
        (二)“守门人”的干扰
        三、文学传播渠道:畅通与阻碍
        (一)媒介渠道的多向衍生
        (二)媒介渠道的负面效应
        四、文学受众:前进与徘徊
        (一)读者的生成与类型分化
        (二)读者的多重话语评价
第三章 浮沉之间的“村上热”引发的的思考
    第一节 村上文学传播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附录1 中国大陆村上春树长篇小说流通版本及发行量统计(1989-2018)
    附录2 中国大陆村上文学读者调查问卷及结果(2018.08.31-2018.12.31)
        2-1 中国大陆村上文学读者调查问卷
        2-2 中国大陆村上文学读者调查结果
    附录3 村上春树作品创作年表(1969-2018)

(2)见机行事的“低头族”背后 ——通识课堂学习行为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
        二、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政策环境
        三、课堂观察:通识课“低头族”的现身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优化通识课程教学
        二、从学生体验出发,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三、树立文化自信,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献策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当代大学生
        二、通识教育
        三、课堂学习行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有关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
        一、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
        二、我国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的相关研究
        三、南京大学通识课建设情况
    第二节 大学生课堂学习相关研究
        一、宏观视野:学习观念与学习惯习
        二、中观视角:学生的学习方法及风格
        三、微观聚焦:课堂情境下的中国大学生学习
    第三节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人行为方式研究
        一、中国人“自我”概念的研究
        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研究
        三、文化视角下的情境与行为关系研究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过程
        一、学情调查与研究进场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一、研究资料收集
        二、研究资料分析
    第四节 研究可靠性与伦理
        一、研究可靠性
        二、研究伦理
第四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通识教育课学习总体概况
        一、通识课堂学生学习现状
        二、通识课堂里的学习者特征
    第二节 他们为何低下了头
        一、“不对称”:选课信息与实际教学内容相脱节
        二、“低效率”:实践环节比重小,教学内容融会贯通难度大
        三、“弱参与”:通识课教师教学,课程考核与学生学习相分离
        四、“未融通”: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科研与教学未有机统一
    第三节 影响通识课堂学生学习行为因素
        一、个体层面
        二、环境层面
        三、文化心理层面
    第四节 他们为何“见机行事”
    第五节 他们心怀怎样的期待
        一、收获感:“纸上得来终觉浅”
        二、信任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三、归属感:“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与反思
        一、宏观层面:构建以学生体验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体系
        二、中观层面: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改革
        三、微观层面:构建共同体思维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2、对外传播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1、研究方法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第一节 审美动因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第三节 政治动因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第四节 经济动因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第一节 艺术媒介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第四节 网络传播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第一节 展示路径
        一、艺术品外展
        二、开放性展示
    第二节 市场路径
        一、画廊的展销
        二、艺术品拍卖
        三、艺术博览会
    第三节 收藏路径
        一、博物馆收藏
        二、私人的收藏
    第四节 教育路径
        一、来华留学教育
        二、海外艺术教育
    第五节 旅游路径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第六节 艺术路径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4)中国传统吉祥画在韩国的传播、演变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范围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对研究现状的回顾与反思
    第五节 对吉祥画的解释与界定
    第六节 吉祥画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中韩两国传统吉祥画的演变与传播
    第一节 中国吉祥画的生成过程
    第二节 吉祥观念的成熟与中国吉祥画的繁荣
    第三节 中国门神像在韩半岛的流入和融合
    第四节 韩国吉祥画的繁荣与契机
    第五节 中国吉祥画在韩半岛的传播
    第六节 中国吉祥画传播背后的文化追求
第三章 韩国对中国吉祥画的吸收——以吉祥人物为主题的吉祥画为主
    第一节 富贵寿考的角色模型——以郭子仪图像为例
    第二节 不同游戏中的共同之愿——以《百子图》图像为例
    第三节 神与人共享的乌托邦宴会——以《瑶池宴》图像为例
第四章 中国吉祥画在韩国的变异——以吉祥动物为主题的吉祥画为主
    第—节 谐音的韩国式运用——以《芦雁图》图像为例
    第二节 镇鬼神虎报大喜——以《虎图》图像为例
第五章 韩国吉祥画的独特表现——以灵物和器物为主题的吉祥画为主
    第一节 多画而益寿的长生心法——以《长生图》图像为例
    第二节 劝人勤学、祝福前途的静物画——以《册架图》图像为例
第六章 中韩两国传统吉祥画的异同对其传承与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图片来源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在瓷与“纸”之间—当代景德镇期刊媒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本研究主题内已有的文献综述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2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发展概况
    2.1 期刊初创期:1949 年至 1969 年
    2.2 期刊鼎盛期:1970 年至 1999 年
    2.3 期刊衍变期:1990 年至 2011 年
3《景德镇陶瓷》研究
    3.1 创刊宗旨
    3.2 文本结构
    3.3 《景德镇陶瓷》与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
4《瓷器》研究
    4.1 创刊宗旨
    4.2 文本结构
    4.3 《瓷器》与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
5《中国陶瓷》艺术版研究
    5.1 《中国陶瓷》艺术版与《中国陶瓷》发展定位比较
        5.1.1 创刊宗旨与运营模式
        5.1.2 风格定位与受众定位
    5.2 《中国陶瓷》艺术版与《中国陶瓷》文本定位比较
        5.2.1 版式比较
        5.2.2 栏目比较
        5.2.3 稿源比较
    5.3 《中国陶瓷》艺术版与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
6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生存与发展
    6.1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发行方式
        6.1.1 邮发方式
        6.1.2 非邮发方式
    6.2 景德镇期刊媒介消费
        6.2.1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消费要素
        6.2.2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消费影响因素
        6.2.3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消费特性
        6.2.4 景德镇报刊媒介消费
        6.2.5 景德镇杂志媒介消费
    6.3 景德镇期刊媒介受众
        6.3.1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受众层次分析
        6.3.2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受众需求动机分析
7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社会贡献
    7.1 景德镇期刊媒介与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
        7.1.1 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7.1.2 陶瓷艺术品格的提高
    7.2 景德镇期刊媒介与陶瓷艺术工作者
    7.3 景德镇期刊媒介与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
        7.3.1 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发展的客观基础
        7.3.2 景德镇当代陶瓷的产业结构
        7.3.3 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的发展概况
        7.3.4 景德镇期刊媒介对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的社会作用
    7.4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评价综述
附录一:景德镇期刊媒介基本信息一览表
附录二:景德镇期刊媒介生存状况一览表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6)西西小说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城市想象”与“文化身份”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文献资料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城”:本土意识的确立
    第一节 “我城”何城: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文本城市
    第二节 众我之城:人与城市的关系
    第三节 只有“城籍”的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另向选择
    第四节 《美丽大厦》:“我城”的立体呈现
第二章 “浮城”与“失城”:被危机感强化的本土意识
    第一节 《浮城志异》:打破线性叙事凸显危机时刻
    第二节 故事新编:跳出身份认同“灰阑”的本土意识
第三章 《飞毡》:重写城市历史凝聚本土意识
    第一节 文本与现实的对立:被虚构的殖民地史
    第二节 轻轻飞过历史与文化身份认同夹缝的“飞毡”
    第三节 “吾乡吾土”——不必外求的乌托邦理想
第四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7)《音乐周报》十年发展研究(2000-200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对象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概况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当代报纸的分类
    第三节 当今音乐类报纸的特点
第二章 《音乐周报》概况
    第一节 《音乐周报》的创刊及发展情况
    第二节 《音乐周报》的办报宗旨
    第三节 《音乐周报》的编辑队伍、作者与读者群体调查
第三章 《音乐周报》的版式、内容及文化价值研究
    第一节 《音乐周报》的版面形态
    第二节 《音乐周报》的内容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致谢

(8)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叙要
第二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
    第一节 寄生期(1988-1992)
    第二节 自生期(1992—1996)
    第三节 延伸期(1997-2008)
    第四节 精英情结与大众写作:少君与《人生自白》
    第五节 终极关怀与自由涂鸦:图雅与《乱砍系列》
第三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模式及写作范式的新变
    第一节 自足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二节 开放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三节 网纸两栖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四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文学新精神
    第一节 技术精神:技术语境中的诗意栖居
    第二节 游戏精神:自娱娱人的深刻与纯粹
    第三节 个体精神:个体与欲望的审美张力
第五章 总结与余论
    第一节 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文学
    第二节 自足、开放和两栖——写作模式及影响
    第三节 技术、游戏和个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三种新精神
    第四节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年表
    附录2:北美主要华文文学网站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索引(1991-2008)
    附录3:美国华人作家少君访谈:新移民与北美华文网络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9)凤凰电视文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确定
    二 研究现状和文本视域
    三 研究创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天时地利人和的多维契机重合
    第一节 全球性扩张的战略趋势
        一 席卷而来的经济全球化
        二 默多克的全球传媒帝国野心
        三 刘长乐的传媒梦想
        四 东西论剑
    第二节 香港地缘优势
        一 香港地理优势
        二 香港世纪回归
    第三节 凤凰卫视的时空机缘
        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
        二 最大的传媒市场在中国
第二章 国际化民族化地域化的多元文化融合
    第一节 “拉近全球华人距离的”国际风范
        一 泛中国化的国际视域
        二 高屋建领的全球视野
        三 两岸三地的沟通桥梁
    第二节 守望民族精神的家园
        一 民族文化的认同
        二 华人血脉的重塑
        三 华人故事的感知
    第三节 “向世界发出华人的声音”的本土文化自觉
        一 世界上第一个24小时华语新闻频道
        1、世界文化霸权和中华文化自觉
        2、西方传媒的霸权操控和华语媒体的多边振兴
        3、争夺华人话语权的博弈
        二 华语解读
        三 华人叙事
        四 华人媒体众志成城
第三章 文化、专业与商业的多重整合战术
    第一节 差异化生存
        一 新闻意识实现突围
        1、新闻立台的品格转型
        2、拾遗补缺的资讯规则
        3、大事直播的专业机制
        4、知情权益的最大满足
        二 “另类”路线人本传播
        1、解构主义颠覆传统
        2、创新原则永不言败
        3、电视本质专业审美
        三 成本观念增加盈利
        1、素材增值
        2、“拿来主义”
        3、人尽其“用”
        4、广告“制裁”
    第二节 品牌营销
        一 品牌定位
        1、品牌价值
        2、竞争定位
        3、品牌识别
        二 品牌在播包装
        1、LOGO设计
        2、频道包装
        3、栏目包装
        4、频道编排
    第三节 形象推广
        一 品牌树立
        1、“三名”主义的造星策略
        2、大事发生看凤凰的形象树立
        二 品牌推广
        1、电视行动整合营销
        2、无处不在的公关
        3、名人效应
        4、借机造势
第四章 主流意识形态、精英与大众的多向传播复合
    第一节 政治夹缝中生存
        一 本土化新闻自律
        二 政治观点尽量一致
        三 中国事件海外市场
        四 敏感问题中立立场
    第二节 高端传播逻辑
        一 “三高”受众
        二 精品意识
        1、精品节目
        2、资讯精髓
        3、精英叙事主体
        三 文化品格
        1、历史情结
        2、教育公德
        3、书生言责
        4、人文情怀
    第三节 人性化传播
        一 回归电视本质的大众传播模式
        1、娱乐专业化
        2、处处放轻松
        二 受众本位的人性互动
        1、真心言说的审美范式
        2、个性解读的生命魅力
        3、人性互动的传情模式
第五章 东西南北“和”凤凰
    第一节 东西方意识形态的融合
        一 文化的融合趋势
        二 “凤凰”图腾的文化寓意
    第二节 一群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人
        一 传统与现代并存
        1、东西南北荟萃
        2、民族文化精髓
        二 专业与激情并茂
        1、感性的新闻专业主义
        2、专业的理想主义
    第三节 东方理念西方模式
        一 东西较量
        二 海纳百川的管理术
        1、种梧引凤的人才观
        2、我们都有一个家
        三 新媒体整合
        1、跨媒体产业链
        2、媒体未来走势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10)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被忽视的教师个人实践理论
        1.1.1 艰难的选题历程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内涵
    1.2 方法:叙事探究的意蕴
        1.2.1 何谓“叙事探究”
        1.2.2 叙事探究兴起的背景
        1.2.3 叙事探究的旨趣
    1.3 亲历叙事探究
2 冲突与适应--一位非师范毕业教师的故事
    2.1 班主任工作--从宽松到规训
        2.1.1 换岗
        2.1.2 “下岗”
        2.1.3 上岗
        2.1.4 规训之网与教师
    2.2 教学境遇--从学生中心到书本中心
        2.2.1 “学生主讲”的改革尝试
        2.2.2 回到“传统模式”
        2.2.3 徐冬自己的感受与解释
    2.3 成长的障碍--外部归因倾向
    2.4 留言与来信--学生眼中的徐冬
    2.5 成长历程自述
    2.6 余絮
3 教改筹划与尴尬--一位“教育博士”教师的故事
    3.1 教改空间
        3.1.1 教改筹划
        3.1.2 三位“小老师”
        3.1.3 复杂的教学场
        3.1.4 变与不变
        3.1.5 集体备课
        3.1.6 断臂的维纳斯
        3.1.7 探测教改环境
        3.1.8 何去何从
    3.2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专业发展自述
        3.2.1 走进师大教育系
        3.2.2 任教矿工子弟学校
        3.2.3 再次走进师大
        3.2.4 任教市重点
    3.3 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追忆成长历程
        3.3.1 从北京到东北
        3.3.2 从东北到华中
        3.3.3 从华中到华东
    3.4 个人实践理论简析
4 顺乎自然--肖兵“问题教学法”的来龙去脉
    4.1 影响与命名
        4.1.1 面向全市教研员的公开课--未命名的“标准”模式
        4.1.2 课后研讨
        4.1.3 Z校教学改革的“导火索”--“问题教学法”
    4.2 困惑、归因与改进
        4.2.1 “没找到感觉”
        4.2.2 为什么没找到感觉?
        4.2.3 期望与设想
    4.3 诞生
    4.4 孕育
        4.4.1 教师生涯
        4.4.2 学生时代
        4.4.3 人生信条
    4.5 个人实践理论简析
5 教改前沿的实践者--一位特级教师的故事
    5.1 Z校二期课改的顾问
        5.1.1 听课评课:科学史进课堂的意义
        5.1.2 金老师谈新教材
    5.2 迎接新教材--“与金老师相约”
        5.2.1 迎接新教材的“内功”--备课
        5.2.2 用“新理念”改造“旧教材”--高中生物综合教改研究
        5.2.3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5.3 综合课的范型
        5.3.1 范型的复制--集体备课
        5.3.2 范型的特征--联结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5.4 科研改革的筹划者
    5.5 年轻教师的导师
        5.5.1 金老师谈乐碌和程瑛
        5.5.2 乐碌自述
        5.5.3 程瑛自述
        5.5.4 进步最快和“带不出来的徒弟”
    5.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专业发展自述
        5.6.1 认真为教师职业做准备--走进师大生物系
        5.6.2 独自摸索--任教普通中学
        5.6.3 步入教改前沿--成为教研员
        5.6.4 超前体现二期课改理念--探索性实验
        5.6.5 对经验的反思与超越--教育理论的影响
        5.6.6 乐趣与责任--勤奋的动力
    5.7 个人生活史
    5.8 个人实践理论简析
6 理解教师个人实践理论
    6.1 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内容分析--人与知识的视角
        6.1.1 人,在“操劳”中认识
        6.1.2 教学中个人因素缺失之弊端
        6.1.3 教育:助人把握命运
        6.1.4 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成熟序列”
    6.2 影响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分析
        6.2.1 “实践性因素”的主力作用
        6.2.2 “理论性因素”的低效
        6.2.3 教改大潮的冲击
        6.2.4 教师个人实践理论与个人的生活史
    6.3 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
        6.3.1 教育理论:开阔视野、深化认识、促进反思
        6.3.2 教师教育: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更新的助力
        6.3.3 教师:自身发展的最终责任承担者
        6.3.4 叙事探究:让教师在理解中成长
题外话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开卷寄语──创新的新千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村上文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现象研究[D]. 陈佳慧.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2]见机行事的“低头族”背后 ——通识课堂学习行为质性研究[D]. 王佳. 南京大学, 2019(07)
  • [3]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4]中国传统吉祥画在韩国的传播、演变与发展[D]. 全仙英(Sunyoung Jun).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6)
  • [5]在瓷与“纸”之间—当代景德镇期刊媒介研究[D]. 刘婷.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2(11)
  • [6]西西小说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身份认同[D]. 姚斐菲. 复旦大学, 2012(03)
  • [7]《音乐周报》十年发展研究(2000-2009)[D]. 张莹莹. 西安音乐学院, 2011(09)
  • [8]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 蒙星宇. 暨南大学, 2010(09)
  • [9]凤凰电视文化现象研究[D]. 李杨.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8(09)
  • [10]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 鞠玉翠.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开幕词——创新的新千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