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湿润沙地主要植物繁殖技术现状综述

亚湿润沙地主要植物繁殖技术现状综述

一、亚湿润沙区植物主要繁殖技术现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唯佳[1](2020)在《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以阿拉善盟为例》文中认为荒漠化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改善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当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是巩固治理成果的途径,也是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复杂过程,三者间的协调发展备受关注。但目前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分析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对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造成不利影响,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并分析相关理论,对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的概念、过程做了初步界定与阐述,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分析了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特征。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研究了该区梭梭-肉苁蓉产业、沙地葡萄产业、种质资源加工产业等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最后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和资源-环境-经济相融合的框架模型构建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构建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了2010-2016年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系统间协调度水平。结果表明:2010-2016年内蒙古阿拉善盟经济系统和资源系统虽然均具不同程度发展,但环境系统发展仍相对滞后。2010-2016年经济-资源系统协调度均值为0.68,处于初步协调水平,协调度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度均值为0.43,处于失调水平,协调度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52,处于弱协调水平,协调度以41%的速度增长。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均值在2010-2013年为0.53,处于初步协调水平,2013-2016年下降至0.45,回到失调水平,但整体仍呈上升态势。水土资源承载力有限、沙生植物资源种植周期长、可用部位较少和后续产品开发科技水平低等是制约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发展能力和协调可持续能力两方面采取措施将有利于推动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进程,提高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使产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周虹[2](2020)在《典型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土壤结皮是干旱沙区地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是生物土壤结皮的重要组分,在维持生物土壤结皮结构和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北方沙区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生物土壤结皮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生态梯度。本文采用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我国北方3个典型沙区(毛乌素沙地、共和盆地沙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特征,研究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的变化规律,比较了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阐明了区域尺度上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分布规律和构建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细菌多样性显着增加,真菌多样性无显着变化。生物土壤结皮的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优势类群,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为优势类群。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结皮层水分和养分条件不断改善,使得细菌群落中的寡营养类群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富营养类群相对丰度显着增加;真菌群落中抗逆性较强的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2)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细菌和真菌网络中的核心类群发生变化,网络结构更加复杂,微生物相互作用增强。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初期,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寡营养类群通过促进土壤颗粒胶结来增加土壤表面稳定性,从而缓解环境压力,抵御土壤风蚀;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后期,自养类群和具有降解能力的富营养类群通过促进碳氮固定和凋落物分解获取更多养分,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微生物网络结构更加复杂,群落更加稳定,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抗环境干扰发挥更大作用。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细菌群落内部竞争加剧,真菌群落内部竞争减弱,细菌与真菌群落间竞争增强,细菌在维持群落稳定性方面比真菌发挥了更积极的作用。(3)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微生物的营养循环得到加强,微生物在碳循环和氮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与新陈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促进了微生物的营养循环;微生物固碳基因和难降解碳降解基因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提高了微生物的碳固定和碳降解能力;参与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同化和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的基因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提高了微生物的固氮能力。细菌在生物土壤结皮各个发育阶段的碳氮循环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真菌在结皮发育后期发挥重要作用。(4)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灌木群落之间生物土壤结皮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相似,但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群落结构差异逐渐增大。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和臭柏群落之间,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没有显着差异,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细菌群落多样性呈显着增加趋势;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两种灌木群落之间均较为相似,但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特有物种比例逐渐增加,群落结构差异逐渐增大。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的某些类群的相对丰度在油蒿群落和臭柏群落之间差异显着。结皮层理化性质是造成两种灌木群落之间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因子,其中养分发挥重要作用;植被因子是造成两种灌木群落之间生物土壤结皮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因子,其中灌木地上生物量发挥重要作用。(5)在区域尺度上,生物土壤结皮中的细菌比真菌对环境变化更敏感,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功能组成的分布规律及构建机制不同。毛乌素沙地和共和盆地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的细菌多样性显着高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毛乌素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的真菌多样性显着高于共和盆地沙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细菌多样性主要受纬度和多年平均降水量影响,真菌多样性主要受结皮层的理化性质影响。不同沙区之间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组成存在显着差异。变形菌门是所有沙区生物土壤结皮的优势细菌门,其相对丰度在毛乌素沙地生物土壤结皮中最高,子囊菌门是所有沙区生物土壤结皮的优势真菌门,其相对丰度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土壤结皮中最高。区域尺度上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主要受地理距离影响,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分布特征,符合中性理论,扩散限制在微生物物种组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3个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相似且主要受结皮层理化性质影响,符合生态位理论,环境选择在微生物功能组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任悦[3](2019)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文中研究说明C、N、P作为植物最重要的基本营养元素,在植物体整个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是我国北方风沙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中龄、近熟和成熟3个龄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原理,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分析不同地区、林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P含量及C:N、C:P、N:P值,旨在探讨地区和林龄对沙地樟子松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期阐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系统C、N、P分配规律及其制约关系,并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l)研究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呈现出高C、N、P的养分分配格局。随着林龄的增加,沙地樟子松叶片、枯落物、土壤C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小(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而N、P含量逐渐增加(成熟林>近熟林>中林龄)。不同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和C:P值在成熟林阶段最低,叶片N:P值在成熟林时最高,枯落物则是中林龄最高,而土壤N:P值随林龄并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2)C、N、P含量及C:N、C:P、N:P值在叶片、枯落物和土壤三个组分间存在差异,且C、N、P含量均表现为叶片>枯落物>土壤。地区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C、N、P化学计量特征有显着影响;林龄对叶片C含量、叶片、枯落物和土壤N:P值无显着影响;地区和林龄的交互作用对叶片和枯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影响较小,但除N:P值外,交互作用对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显着。(3)沙地樟子松叶片C、N、P元素存在耦合关系,沙地樟子松人工林C、N、P含量及C:N、C:P、N:P化学计量比在叶片、枯落物和土壤三个组分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表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叶片、枯落物和土壤间存在着C、N、P元素运输与转换,且三个组分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4)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樟子松叶片N:P值在14.53-15.57之间,表明这两个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可能受N、P的共同限制;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叶片N:P值在18.56-19.71之间,表明该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可能受P限制,且林龄对N、P养分限制的影响不显着。建议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抚育管理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的添加N肥或P肥,以提高沙地樟子松林的生产力。

冯宝林[4](2019)在《“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文中认为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以往防沙治沙的经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治沙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档案,参考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榆林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成功治理的一个典范,因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治沙采取的举措、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榆林治沙。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为什么选择榆林治沙问题研究、研究的意义何在,介绍了国内外防沙治沙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榆林的荒漠化历程,简要描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荒漠化在榆林的发展演变、榆林沙区的概况、荒漠化给榆林带来的危害以及榆林荒漠化的成因。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的政策与举措,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对于榆林治沙给出的一些政策,以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榆林治沙从五六十年代的大办国营农场,到七十年代的集体大规模治理,再到八十年代的承包治理,最后到九十年代之后的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取得的成效,不仅是生态方面、经济方面这些荒漠化治理的普遍成效方面,而且还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榆林人民从建国以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和榆林治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张举涛[5](2018)在《中国北方典型沙区植被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固沙是遏制土地荒漠化、防治风沙危害的重要措施,但是,近些年来中国北方沙区陆续出现了植被退化或者死亡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以往植被建设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可承载的植被规模,当地适宜的植被类型和种类,以及植被建设方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明确相应地区的植被承载力(即在环境限制条件下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植被规模)。然而,中国北方沙区的植被承载阈值、不同地区的差异等问题尚不清楚。本文以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南缘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六个沙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划分并筛选出人为等因素干扰较少的地理单元,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经验动态建模体系分析方法(包括收敛交叉映射法CCM和多变量经验动态建模法Multivariate EDM),分析了 2000—2014年间各沙区植被的叶面积指数与水热等环境要素(如气温、降水量、实际蒸散、潜在蒸散等)的多年、年际和季节尺度上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了环境要素与植被生长的相互关系,揭示并明确了植被对环境要素变异的响应规律及敏感时期;在此基础上,引入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CCVmax)和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CCVsafe),用于衡量不同内涵的沙区的植被承载力(包括植被的最大生长潜力和应对环境胁迫时能够维持植被生长的安全范围),在理论上给出了两个阈值的内涵和计算原理,尤其完善了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的计算方法,评估了六个沙区及典型植被群落的植被承载力空间变异,建立了两个阈值与环境要素间的关系模型,并预测了 2015—2024年间植被承载力的动态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4年间,在六个沙区上,植被的叶面积指数在年际和季节上大都无显着变化,植被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与降水和实际蒸散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r最大,但各沙区不同)。叶面积指数在整个生长季上受气温驱动最强(交叉映射能力ρCCM>0.75,影响面积占比大于77%),但在生长季前期受降水和实际蒸散驱动更为明显(ρCCM>0.3)。叶面积指数在季节上的短期波动与实际蒸散量和降水量相关(0.05≤r≤0.3),在年际上的变化主要受年降水量和年实际蒸散影响(ρCCM>0.6)。叶面积指数对环境要素变异的敏感性随季节发生变化,生长季前期正向响应,生长季后期逆向响应。东部沙区(科尔沁,呼伦贝尔和浑善达克)的叶面积指数比中西部沙区(毛乌素和腾格里南缘)对降水量和实际蒸散的变异更敏感。各沙区叶面积指数对环境要素变异的最敏感的时期大都出现在生长季前期(4月中旬至6月中旬)。(2)2000—2014年间,六个沙区的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介于0.36~1.03m2/m2,而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约0.29~0.70m2/m2,这两个阈值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按照UNEP干旱区分类,干旱亚湿润区(科尔沁、呼伦贝尔东部和浑善达克东南部)、半干旱区(呼伦贝尔西部,浑善达克中部、毛乌素和腾格里南缘)和干旱区(浑善达克西部和古尔班通古特南缘)的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分别为0.7~1.0m2/m2、0.45~0.7 m2/m2、0.36~0.45m2/m2;而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与干燥度的关系相对较差。如果当前环境要素变异规律和生态系统受干扰程度保持不变,未来10年(2015—2024年间,)各沙区的两个阈值变化不一致,科尔沁沙地东部植被承载力有降低趋势(降幅约15%),腾格里沙漠南缘无明显变化,其他沙区大部分呈现提升趋势(增幅约15%)。(3)2000—2014年间,以榆树、黄柳和禾草等为主的稀树草原(科尔沁、呼伦贝尔东部和浑善达克东南部)、以禾草、针茅等为主的典型草原(呼伦贝尔西部,浑善达克中西部、毛乌素中东部)、以油蒿、锦鸡儿和禾草等为主的荒漠草原(毛乌素西部和腾格里南缘)和以红砂和梭梭为主的荒漠(古尔班通古特南缘)为景观的植被群落,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分别为0.60~0.92 m2/m2、0.48~0.77 m2/m2、0.46~0.86 m2/m2和0.39~0.56m2/m2,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分别为0.42~0.61m2/m2、0.39~0.51 m2/m2、0.36~0.58 m2/m2、0.33~0.39 m2/m2。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类型的沙区生态系统,对环境要素变异的响应不同,植被承载力阈值也不同。对中国北方沙区生态系统,应采取分区域分季节的区别化经营管理,尤其是东部沙区(科尔沁、呼伦贝尔和浑善达克东南部)需要重点防护。本研究为中国沙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及各地区差异化的生态修复及恢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有助于修复中国沙区生态环境及实现联合国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5.3)。然而,社会经济因素和气候变化程度对各沙区植被承载力的影响仍不清楚。此外,本研究结果不能直接用于样地尺度的生态实践。且沙区通常使用密度和盖度作为植被建设的衡量指标,未来应建立叶面积指数与密度或盖度间建立关系模型,以便于在沙地植被建设中实践应用。未来在这些领域仍需深入研究。

佘维维[6](2018)在《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对水分和氮素添加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生态系统类型,也是一个生态脆弱的地带,对全球变化极度敏感。未来,中国北方干旱区的氮沉降和降水可能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将会对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氮沉降和降水增加对荒漠生态系统的影响长期受到忽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典型固沙灌木群落响应方面的研究非常匮乏。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典型固沙灌木群落——油蒿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3年(2015~2017)的水分和氮素控制试验(包括3个降水梯度:自然降水、增水20%、增水40%,6个氮素添加处理:0、5、10、20、30、60 kg N ha-1 yr-1),分析了水分和氮素添加对油蒿群落土壤环境、植物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了油蒿群落对水分和氮素添加响应的潜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水分和氮素添加显着改善了土壤的水分和氮素有效性,但是对土壤pH、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微弱。氮素添加显着降低了灌丛下表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幅度为15%)。水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微弱,但显着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水分添加促进了具有休眠特性的寡营养细菌类群(如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的繁荣,抑制了适应干旱的真菌类群(如盘菌目、瓶口衣目和伞菌目)发展。氮素添加对细菌群落结构没有影响,但显着抑制了寡营养真菌类群(如伞菌目和粪壳菌目)的发展。(2)水分和氮素输入都能显着地促进草本植物地上生产力。水分添加主要增加了杂类草(42%)和一年生草本(117%)生产力,而氮素输入主要促进了禾草生产力(43%)。当年环境条件和前一年植物生长状况,对当年草本植物生产力均有影响,两者产生作用的机制因功能群类型而异。具体而言,当年环境条件和前一年植物生长状况,都通过增加植株密度和高度来影响当年一年生草本生产力;而对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年环境条件主要通过影响植株高度,前一年植物生长主要通过影响植株密度来对当年植物生产力产生影响。(3)水分增加促进了灌木生产力,而氮素添加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在试验处理第一年,水氮处理显着促进了灌木生产力,较自然对照处理平均增加了 292%;而在随后两年里,氮素添加抑制了水分增加对灌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水氮添加下禾草的大量增加,引起的表层土壤水分条件恶化,是造成灌木生产力下降的重要机制。当年土壤水分条件和前一年灌木生长状况,共同决定了当年灌木生产力,其中前一年灌木生长状况的影响最大,使得灌木生长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响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前一年灌木生长状况,主要通过改变灌木枝条密度来影响当年灌木的生产力。(4)水分和氮素添加显着改变了群落多样性,但对灌丛下和灌丛间草本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在群落水平上,水分输入显着增加了植物多样性(13%),而氮素添加的影响不显着。在灌丛斑块水平上,灌丛间草本多样性对水氮添加的响应与群落多样性的响应类似;在灌丛下,水分添加在处理的前两年显着增加了草本多样性(25%),而在处理的第三年,氮素添加显着降低了草本多样性(21%)。氮素添加下,禾草的大量增加,引起了灌丛下土壤水分和光资源条件的恶化,进而导致了稀少种和一年生草本种的丧失,这是造成灌丛下草本多样性降低的重要机制。(5)水氮添加显着改变了油蒿群落结构,但是对灌丛下和灌丛间草本群落结构的影响不同。在群落水平上,草本的比重随水氮添加呈显着增加趋势,而灌木则呈显着下降趋势。水分和氮素输入加强了草本对灌木的负反馈效应,是造成群落中灌木优势地位下降的重要机制。在灌丛斑块水平上,灌丛下草本群落优势类群从杂类草转变为禾草,灌丛间草本群落结构由一年生草本独占优势转变为一年生草本与禾草共占优势。氮素输入加强了禾草对一年植物的竞争,这是造成草本群落结构改变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氮沉降和降水增加会促进油蒿群落中草本繁荣而灌木衰退。水氮添加下,禾草的大量增加,引起的表层土壤水分恶化,是造成灌木衰退的重要原因。在未来持续增加降水和氮沉降的情景下,中国北方固沙灌木群落并不稳定,可能会逐渐转变为草地植被。上述研究结果增进了对全球变化驱动下的荒漠植被变化过程与机理的理解,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固沙灌木林的管理和调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程一本[7](2018)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沙地深层土壤水分渗漏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是一种生态灾害,它已成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中水分失衡,水资源失衡也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水资源量自然分布量少,其中主要的水资源以土壤水的形式存在,土壤中的水资源维持着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发育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为降雨和地下水,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与埋深有关,人类过度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造成了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由于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降雨和深层地下水,大部分干旱区缺少浅层地下水露出,使得干旱半干旱地区稀少的降雨成为土壤水重要的补给来源。降雨转化为地下水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浅层-深层土壤中,国际上将浅层土壤不饱和水分带称之为地球关键带,浅层土壤水分直接影响该地区植被环境的发育。因此研究降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分布规律对植被恢复、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人工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以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沙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地区的沙地进行立体观测和持续记录,发掘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典型沙地的降雨入渗过程的发生机理,统计该地区水资源量及降雨的水分去向分布。其中,干旱区试验地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裸沙地)、半干旱区试验地位于毛乌素沙地(人工樟子松林、人工油蒿固沙林、天然裸沙地)。研究采用雨量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自主研发的深层土壤水分渗漏测量仪。实时、连续、多要素同步监测干旱半干旱地区各类型试验样地小时尺度的降雨量,20 cm、40 cm、60 cm、80 cm、120 cm、160 cm、200 cm各层土壤水分含量,200 cm深处深层土壤水分渗漏量。通过监测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和浅层土壤水分储量以及渗漏进入深层土壤的(200 cm)水量,系统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乔木防风固沙林,灌木人工固沙林以及天然裸沙地在自然条件下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深层土壤水分渗漏量对降雨补给的响应,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入渗过程中的几种特殊现象和产生深层渗漏的边界条件。统计了不同地区水量平衡各要素的量,评价了人工造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水分要素和遵循的合理种植密度,讨论了沙地水分分布特征和人工林地的可持续发展评估,论证了两种人工植被在雨养条件下固沙林建设的可行性,对沙区人工造林以及水量平衡的评估提供指导,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推导的控制方程,计算出干旱半干旱典型地区风沙土试验区试验土壤的毛管持水高度为30-77 cm。根据这一结论,设计出符合试验样地的新型渗漏测量仪,并进行了四年的连续观测试验,精确测量降雨产生的深层渗漏量。该研究尝试了一种新的直接测量土壤水分渗漏方法,不再需要对地表植被条件及气象条件进行测量就可以实现蒸散发的计算。(2)试验观测数据表明:深层渗漏量的产生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大于10 mm/d),而与全年总降雨量没有直接关系,使用一个固定的渗漏系数进行模型运算不够精确。试验观测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部分降雨事件无法产生深层渗漏。(3)气象条件影响降雨的入渗速度和深层土壤水分渗漏(气温和土壤温度)。对比春-夏、夏-秋时段两次相同规模的降雨事件发现,在降雨强度相似的情况下深层渗漏延迟时间不同,观测到最长延迟时间为78天。(4)半干旱地区雨养型油蒿根系分布范围为0-120 cm,根系主要集中在20-40 cm深度土壤层中。人工种植的油蒿促进了土壤发育,固定了风沙土,但是同时也增加了蒸散发量,消耗了大量的降雨补给,深层土壤水分渗漏量降低了86.4%。(5)半干旱地区人工樟子松林地土壤在一年内有两次明显的水分补给过程,几乎所有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都在一年内有两次明显的深层土壤水分补给时段:春季融雪水分入渗补给过程和夏秋季降雨补给过程,夏秋季降雨能产生明显的深层土壤水分渗漏,现有种植密度下樟子松人工林同样能固定风沙土,同时能够兼顾降雨入渗到深层土壤中,樟子松人工林比油蒿人工林更节水,但是油蒿显着改良了土壤质量。(6)干旱研究区观测年内降雨量只有48.2 mm,仍然会产生深层渗漏。通过对冬季冻土层边界消融状况的观测表明:干旱区降雪事件能够在浅层间歇性冻土中以固态水的方式储存水分,间歇性冻土中的土壤水能够对深层土壤水分产生补充作用,主要的补给方式为:冻土层下界面与深层土壤之间存在能量交换和水分传输。多年观测数据表明:流动沙地土壤间歇性冻土期表现出与未冻结时期相同的渗漏能力。(7)现有种植密度条件下樟子松、油蒿防风固沙林仍然有降雨补给深层土壤水,在该种植密度下的樟子松、油蒿林在雨养条件下能够持续生存,降雨水分除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和土壤蒸发,还有剩余水分补给深层土壤水。证明该地区樟子松、油蒿能依靠天然降雨存活,但是随着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半干旱区降雨量突变的情况下樟子松、油蒿能否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还需要长期观测。

于丽媛[8](2015)在《沙产业分类及产值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自钱学森提出“沙产业”这一概念以来,尤其在我国的河西走廊地区,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沙产业建设和摸索工程,确实为沙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有关沙产业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到今天,却没有一个学术上可以作为标准的沙产业的概念范畴,也没有官方的标准对沙产业进行分类。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成为政策制定、行业规划的首要参考标准,因此进行沙产业统计体系研究,设计沙产业分类,规范沙产业的产值计算方法和数据搜集整理等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的研究立意就是建立一套可以涵盖目前沙产业所有生产活动的、并适应当前沙产业管理需求的沙产业统计分类体系,并根据该分类体系建立沙产业的产值计算体系。首先,借鉴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4)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等分类标准,将沙产业整体分为4部分、12大类、31中类和109小类。其中4部分分别为:沙产业种植繁育业,下有3大类、8中类和30小类;沙产业加工制造业,下有5大类、15中类和56小类;沙产业旅游生态服务,下有2大类、3中类和7小类;沙产业科学技术服务和公共管理,下有2大类、5中类和16小类。为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有效对接,便于沙区统计工作者对该分类体系的理解,其下的小类都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与沙产业相关的119个小类的结合或者分裂项。从整体来看,沙产业统计分类体系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40%的门类,26%的大类,16%的中类和11%的小类。其次,为了便于沙产业产值计算体系的建立,对沙产业进行了三级部门分类,其中的一级分类将其分为了第一、二、三沙产业。后借鉴国民经济核算,总产值计算第一沙产业主要应用“产品法”,第二、三沙产业主要应用“工厂法”。增加值计算第一沙产业主要应用“生产法”,第二、三沙产业为“收入法”。之又后考虑到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缺陷和沙产业生产活动的特点进行了产值计算的改进,包括:对当年没有产量的多年生非木材沙生植物的总产值的改进,应用“资本法”,考虑到了其抚育增值部分的计算;对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的改进,应用“完工比例法”;对含沙漠景观的沙产业旅游休闲服务的改进,应用“成本分割法”;对增加值中的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进行了生产口径的计算改进。从整体来看,一共形成了8个一般计算公式,13个特殊计算公式的沙产业产值计算体系。最后,为了验证设计计算公式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科学性,对甘肃省武威、民勤进行了实地考察,取得相关数据进行了产值的试算。总产值中选取当年没有产量的非木材沙生植物年产值的计算,以沙生植物肉苁蓉为例,对其3年生长期内的每一年产值应用“资本法”计算出了其抚育增值量,三年抚育增值和与成熟结果期的年产值非常相似,说明了“资本法”对解决产量和价格指标缺失产品的年产值的可行性。增加值选取甘肃某沙产业公司进行试算,结果显示,应用改进后生产口径的增加值计算公式,生产税净额减少,营业盈余增加,工业增加值增加,增加值率相比之前上升了10.23%。从整体的试算结果来看,在数据取得方面和结果的经济意义解释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这是在沙产业研究方面第一次进行的,可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进行对接的产业分类研究,并针对沙产业特产品特点、产业分割等问题进行了产值计算方面的数学定义和试算,对今后沙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科学规范化研究探索了一个方向。

田媛[9](2014)在《梭梭萌发定居过程中的致死因素与存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水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首要限制因素,影响着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各环节。荒漠区植物在应对水分缺乏的环境压力时,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策略。近2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生荒漠地区的降水与地下水位发生显着的改变;这些改变必然引起荒漠植物用水策略的适应性调整。而植物群落的关键种、建群种的萌发、幼苗期对外界条件的改变最为敏感,其变化对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也最显着。因此,本研究以中亚地区关键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水分条件不断变化的自然生境中,梭梭从种子萌发到幼苗定居过程中的主要致死因素与存活策略。实验于2008-2013年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典型原始生境中展开。2008年3-6月,设置了9个水分处理(3×3:3倍降雪、正常降雪、无降雪条件与人工降雨、自然降雨、无降雨处理的交叉组合),同步监测梭梭萌发、存活数量动态及春季短命植物数量。以确定多水湿润的短命植物物候期梭梭幼苗死亡的主要原因。2009年4-9月,对一年生梭梭幼苗的所处环境气象因子、土壤含水率、幼苗死亡动态变化进行了全生长期的连续监测研究,以确定炎热干燥的无短命植物期梭梭幼苗的致死因素。2010-2013年,从种子萌发起,对气象因子、梭梭地上高度、地下根系深度、生物量等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监测,直至梭梭完成定居,以探寻梭梭在水分胁迫下的适应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梭梭定居过程中的死亡主要发生在萌发后第一年的幼苗期,并大多发生在多雨湿润的短命植物物候期。短命植物萌发数量与积雪量呈显着正相关,而梭梭幼苗萌发数量与积雪量增加无显着相关关系。在水分条件较好时,由于短命植物竞争,幼苗成活率未必高;反之,在水分条件较差时,梭梭幼苗与短命植物萌发数量都降低,短命植物消耗的水分减少,梭梭幼苗存活率反而高。也就是说,在梭梭幼苗的生长初期,它在与短命植物的水分竞争中处于劣势,直接的降水增加并不能提高其存活率。在炎热干燥的无短命植物期,土壤与大气干旱是导致梭梭幼苗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土壤含水率高于1.25%时,幼苗可以耐受大气干旱,幼苗死亡主要由土壤表层含水率决定;当土壤含水率在0.82-1.25%之间时,大气干旱程度主导幼苗死亡率的波动;当土壤含水率低至0.82%时,无论大气干旱程度如何,幼苗死亡率都急剧升高。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当土壤表层含水率低于1.25%时,大气干旱程度决定死亡率的变化;反之,则土壤水分主导。有效的形态调节是梭梭维持光合能力及适应干旱胁迫和水分变化的关键,主要表现为在遭遇干旱时,梭梭以同化枝凋落的个体形态调节方式有效地维持了根系供水与地上部分需水之间的平衡,保证了存活同化器官的光合能力。同时,梭梭以牺牲地上部分生长为代价将更多的光合产物转向根系,使得根系能够获得更多的水分保证其生长、生存。这种随环境水分有效性的变化所发生的根系形态结构的可塑性改变、地上部分光合器官面积和生物量累积的调整以及光合产物在根冠之间分配比例的变化,旨在达成吸收根表面积和同化器官面积之间的动态平衡。本研究表明,幼苗期是梭梭定居过程中最脆弱、死亡率最高的阶段。且梭梭应对水分胁迫和环境水分有效性的改变时,具有高效的自我协调与适应能力,主要通过改变个体形态特征来实现,体现为吸收根表面积和同化器官面积之间动态平衡的主动维持,光合器官与水分吸收器官的相互协调,协同实现水分利用与碳获取的最优化。本研究为预测荒漠生态系统在水分条件改变时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关重要理论依据。

李金亚[10](2014)在《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荒漠化被认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荒漠化多发生于发展落后、气候环境恶劣的草原区。作为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所拥有的全球面积第二大的草地资源,对中国来说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和草地退化形势,国家及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及恢复工程,这些政策、工程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迫切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我国各地区的荒漠化发展变化过程,尤其是治理工程实施前后荒漠化的发展变化差异。对荒漠化进行监测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目的不明确、指标间信息交叉冗余,且多为定性或间接性指标,特别是针对草原沙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过少,忽略草原类型差异以及基于遥感技术的指标体系发展不足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充分收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科尔沁沙地为例,结合研究区草原类型等特征,建立适合于研究区的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覆盖研究区的1985年、1992年、2001年以及2013年四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进行草原沙化等信息提取,深入分析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提取及掩膜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角度对草原沙化进行研究,能够在获取草原沙化信息的同时,得出沙地的转入来源及转出方向,有利于分析草原沙化过程,研究其驱动因素。在对草原沙化信息提取之前,首先基于各种植被指数、穗帽变换、光谱混合分析、决策树等方法,对研究区其他主要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层识别、提取、掩膜,在有效提高地物提取精度的同时,有利于突出研究重点,减少草原沙化信息提取的复杂性,提高解译精度。2.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指标的挑选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目前常用的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并与裸沙面积百分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容易高估草原沙化程度较轻或未沙化区域,且高估程度与土壤面积百分比呈正比关系,总体精度仅59.38%,而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评价则可有效避免这种问题,总体精度达80.99%,两种指标只是在土壤面积百分比越接近0的区域才趋于一致。本研究以裸沙面积百分比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区沙化特征,建立了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像元分解法作为获取裸沙面积百分比的主要方法。3.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特征科尔沁沙地西南部集中了科尔沁主要中、重度沙化草地,行政区划上涉及翁牛特旗、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特别是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乌兰镇以东、西拉木伦河以南以及教来河以西,三线构成的三角地带聚集了科尔沁沙地的大部分中、重度草原沙化草地,特别是重度沙化草地。轻度、中度及重度沙化草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及3%,三者面积之和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在研究时段内,轻、中、重三级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轻度、中度沙化草地变化拐点在1992年,重度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变化拐点在2001年。总体上,科尔沁草原沙化状况呈现先发展后逆转的趋势,19851992年间为发展(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增长率达5.91%),19922013年间为逆转,且逆转速度在20012013年间最快(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减少率在19922001年为0.51%,在20012013年为2.92%),时空变化上,翁牛特旗东北部、奈曼旗以及库伦旗北部是草原沙化动态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4.驱动力上,本文研究时段内,科尔沁沙地暖干化趋势明显,且科尔沁沙地年内降水分布极其不均,冬春两季风大水少,所以气候背景上不利于草地沙化的逆转。人为因素上,人口、耕地面积及牲畜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20022011年间,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牲畜存栏量增长迅速,但是,经本文监测显示,科尔沁沙地1992年2001年,已呈现逆转趋势,特别是在20012013年间,逆转面积及逆转速率均较大,说明一些生态保护及恢复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及草地沙化逆转。另外,经因子分析可知,在19872000时段内,人为干扰是研究区草原沙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在20012012年,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原沙化影响相近,人为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

二、亚湿润沙区植物主要繁殖技术现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湿润沙区植物主要繁殖技术现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以阿拉善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
        1.2.1 国外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
        1.2.2 国内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
        1.2.3 小结
    1.3 国内外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1.3.1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1.3.2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3.3 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1.3.4 小结
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理论与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研究
        2.2.2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3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衡量
        2.2.4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2.2.5 协调度等级划分
    2.3 技术路线
3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理论研究
    3.1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相关理论基础
        3.1.1 生态经济理论
        3.1.2 生物工程理论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4 产业发展理论
    3.2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概念与过程
        3.2.1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概念界定
        3.2.2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
    3.3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特征
4 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研究
    4.1 阿拉善盟基本概况
        4.1.1 地理位置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优势
    4.2 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产业
        4.2.1 梭梭-肉苁蓉产业
        4.2.2 白刺-锁阳产业
        4.2.3 沙地葡萄产业
        4.2.4 种质资源加工产业
        4.2.5 土壤改良技术产业
5 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
    5.1 资源、环境、经济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5.2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典型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生物土壤结皮的概念与分类
        1.2.2 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发育与分布
        1.2.3 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功能
        1.2.4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毛乌素沙地
        2.1.2 共和盆地沙地
        2.1.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2.2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样品采集
    2.3 环境数据获取与测定
    2.4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方法
        2.4.1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DNA提取
        2.4.2 扩增子测序
        2.4.3 宏基因组测序
    2.5 微生物数据处理方法
        2.5.1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5.2 微生物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2.5.3 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2.5.4 物种多度分析
3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
    3.1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
    3.2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3.2.1 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
        3.2.2 门和属水平细菌优势菌群分布特征
        3.2.3 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3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3.3.1 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
        3.3.2 门和属水平真菌优势菌群分布特征
        3.3.3 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生物土壤结皮发育过程中养分和水分条件的改善促进微生物量增加
        3.4.2 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组成及控制因子
        3.4.3 生物土壤结皮真菌群落组成及控制因子
    3.5 小结
4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相互作用
    4.1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细菌和真菌网络属性
        4.1.1 总体网络属性
        4.1.2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网络属性
    4.2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网络核心类群
    4.3 细菌和真菌网络模块中心与连接器
    4.4 细菌和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
    4.5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
    4.6 讨论
        4.6.1 网络核心类群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改变
        4.6.2 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变化
    4.7 小结
5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基因特征
    5.1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成
    5.2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碳循环相关基因特征
        5.2.1 碳固定基因
        5.2.2 碳降解基因
    5.3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氮循环相关基因特征
    5.4 碳氮循环功能基因的物种注释
        5.4.1 固碳功能基因的物种注释
        5.4.2 碳降解功能基因的物种注释
        5.4.3 固氮功能基因的物种注释
    5.5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复杂性与微生物功能的关系
    5.6 讨论
        5.6.1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成差异
        5.6.2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碳循环相关基因特征差异
        5.6.3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氮循环相关基因特征差异
        5.6.4 碳氮循环功能基因的物种注释
        5.6.5 结皮发育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促进其多功能性
    5.7 小结
6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6.1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环境参数和微生物量差异
    6.2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多样性比较
        6.2.1 细菌多样性
        6.2.2 真菌多样性
    6.3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OTU分布与群落结构差异
        6.3.1 细菌OTU分布与群落结构差异
        6.3.2 真菌OTU分布与群落结构差异
    6.4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组成差异
        6.4.1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物种组成差异
        6.4.2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真菌物种组成差异
    6.5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控制因子
        6.5.1 细菌群落结构的控制因子
        6.5.2 真菌群落结构的控制因子
    6.6 讨论
        6.6.1 不同灌木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差异
        6.6.2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
        6.6.3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
        6.6.4 环境因子对不同灌木群落中结皮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6.7 小结
7 区域尺度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分布格局
    7.1 不同沙区环境因素差异
    7.2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7.2.1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量
        7.2.2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Alpha多样性
        7.2.3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组成差异
    7.3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预测
    7.4 微生物物种和功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7.5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和功能组成分布模型
    7.6 讨论
        7.6.1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
        7.6.2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组成存在显着差异
        7.6.3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组成趋于相似
        7.6.4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和功能的分布格局存在差异
    7.7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8.1.2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8.1.3 区域尺度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分布格局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基本概念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2.2.1 国外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进展
        1.2.2.2 国内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进展
        1.2.2.3 植物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1.2.2.4 枯落物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1.2.2.5 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1.2.2.6 植物-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1.2.3 存在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呼伦贝尔沙地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1.1 地理位置
        2.1.1.2 地形地貌
        2.1.1.3 气候
        2.1.1.4 水文
        2.1.1.5 土壤
        2.1.1.6 植被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科尔沁沙地概况
        2.2.1 自然条件
        2.2.1.1 地理位置
        2.2.1.2 地形地貌
        2.2.1.3 气候
        2.2.1.4 水文
        2.2.1.5 土壤
        2.2.1.6 植被
        2.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毛乌素沙地概况
        2.3.1 自然条件
        2.3.1.1 地理位置
        2.3.1.2 地质地貌
        2.3.1.3 气候
        2.3.1.4 水文
        2.3.1.5 土壤
        2.3.1.6 植被
        2.3.3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3.2.2 样品处理与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技术路线
4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4.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分布特征
    4.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C:N、C:P、N:P化学计量比特征
    4.3 讨论
    4.4 小结
5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5.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C、N、P含量特征
    5.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C:N、C:P、N:P化学计量比特征
    5.3 讨论
    5.4 小结
6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6.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P含量特征
    6.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C:P、N:P化学计量比特征
    6.3 讨论
    6.4 小结
7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7.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含量分布特征
    7.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7.3 讨论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二)国外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榆林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基本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榆林荒漠化的历程
    一、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
        (一)榆林行政历史沿革
        (二)榆林的地质地貌特征
    二、榆林荒漠化的演变与榆林沙区概况
        (一)榆林荒漠化的演变
        (二)榆林沙区概况
    三、榆林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
        (一)榆林荒漠化的危害
        (二)榆林荒漠化的成因
第二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一、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
        (一)国家的政策
        (二)陕西省的政策
        (三)榆林市的政策
    二、榆林防沙治沙的举措
        (一)沙逼人退,大办国营农林场
        (二)人与沙漠相持,集体大规模治理
        (三)人进沙退,承包治理
        (四)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
第三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一、榆林治沙的成效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三)成就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四)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
        (五)涌现出一批治沙英模
        (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体系
    二、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坚持不懈,紧抓治沙
        (二)政策方面的优势
        (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四)依靠科技人员和科学技术
        (五)因地制宜治沙造林
    三、榆林治沙的不足
        (一)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二)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
        (三)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的矛盾
        (四)缺乏治沙造林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中国北方典型沙区植被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植被承载力的概念及发展
        1.2.2 植被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1.2.3 使用叶面积指标表征植被承载力
        1.2.4 植被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区位
    2.2 研究区气候概况
    2.3 研究区水文概况
    2.4 研究区植被概况
    2.5 研究区土壤情况
    2.6 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
    2.7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技术路线
        3.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3 地理单元的划分及筛选
        3.2.4 植被与水热等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3.2.5 植被与水热等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3.2.6 植被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预测模型构建及动态预测
4 叶面积指数及环境要素的时空动态特征
    4.1 典型地理单元筛选结果
    4.2 多年尺度上环境要素与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各地理单元平均海拔高度
        4.2.2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气温
        4.2.3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降水量
        4.2.4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实际蒸散
        4.2.5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潜在蒸散
        4.2.6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年最大叶面积指数
    4.3 年际尺度上环境要素与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4.3.1 各要素的年际变化趋势
        4.3.2 各季节各要素的年际变化趋势
        4.3.3 各要素年际变异性
    4.4 季节尺度上环境要素与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4.4.1 各要素季节变化及周期
        4.4.2 各要素季节变异性
    4.5 讨论
        4.5.1 筛选的地理单元与各沙区自然状态间的关系
        4.5.2 各要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5.3 不同时间尺度各要素的动态变化
    4.6 小结
5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5.1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间的相关关系
        5.1.1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动态间的相关性
        5.1.2 叶面积指数短期波动与环境要素的相关性
        5.1.3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在季节变异性上的相关性
    5.2 环境要素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驱动作用
        5.2.1 季节尺度上环境要素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驱动作用
        5.2.2 年际尺度上环境要素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驱动作用
    5.3 叶面积指数对环境要素变异的敏感性
    5.4 多年尺度上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的空间相关性
    5.5 讨论
        5.5.1 环境要素对植被的影响作用
        5.5.2 植被对环境要素的敏感性动态变化
    5.6 小结
6 植被承载力及其动态特征
    6.1 各沙区各地理单元植被承载力
        6.1.1 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
        6.1.2 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
    6.2 典型植被群落的植被承载力分布特征
    6.3 各沙区植被承载力模型
        6.3.1 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模型
        6.3.2 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模型
        6.3.3 安全叶面积指数模型
    6.4 植被承载力阈值与环境要素关系
    6.5 各沙区植被承载力动态预测
        6.5.1 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的动态
        6.5.2 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的动态
    6.6 讨论
        6.6.1 植被承载力的技术框架
        6.6.2 环境要素对植被承载力的影响
        6.6.3 植被承载力结果的启示及局限性
    6.7 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符号对照表
附录B: 数据验证
附录C: EDM分析方法体系及原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对水分和氮素添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氮素、水分增加与土壤环境
        1.2.2 氮素、水分增加与植物群落生产力
        1.2.3 氮素、水分增加与植物群落多样性
        1.2.4 氮素、水分增加与植物群落结构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研究对象
        2.2.3 试验设计
        2.2.4 植被调查与取样
        2.2.5 土壤取样与理化指标测定
        2.2.6 土壤微生物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技术路线
3.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3.1 土壤水分和氮素有效性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3.2 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3.3 土壤微生物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3.4 讨论
        3.4.1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4.2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5 小结
4.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4.1 草本生产力及其结构特征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4.1.1 草本生产力年变化
        4.1.2 草本植物结构特征年变化
        4.1.3 灌丛下和灌丛间草本生产力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4.2 草本生产力及其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4.2.1 草本生产力及其结构特征与当年和前一年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4.2.2 灌丛下和灌丛间草本生产力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4.3 灌木生产力及其结构特征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4.3.1 灌木生产力年变化
        4.3.2 灌木结构特征年变化
    4.4 灌木生产力及其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4.5 讨论
        4.5.1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草本生产力的影响
        4.5.2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灌木生产力的影响
    4.6 小结
5.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5.1 群落多样性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5.2 优势种和稀少种丰富度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5.3 功能群物种丰富度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5.4 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5.5 讨论
        5.5.1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5.2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优势种和稀少种丰富度的影响
        5.5.3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功能群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5.6 小结
6. 水分和氮素添加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6.1 群落功能群结构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6.2 灌丛下草本群落结构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6.3 灌丛间草本群落结构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6.4 灌草间相互作用在氮素和水分添加梯度上的变化
    6.5 讨论
    6.6 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沙地深层土壤水分渗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沙区土壤水分问题研究现状
        1.3.1 沙区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1.3.2 降雨入渗过程以及土壤深层渗漏研究现状
    1.4 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半干旱区试验样地
        2.1.2 干旱地区试验样地
    2.2 研究方法
        2.2.1 半干旱地区裸沙试验地及试验方法
        2.2.2 半干旱地区樟子松试验地及试验方法
        2.2.3 半干旱地区油蒿试验地及试验方法
        2.2.4 干旱地区裸沙试验地及试验方法
        2.2.5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
        2.2.6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2.2.7 试验仪器安装及注意事项
        2.2.8 数据的获取及矫正
        2.2.9 气象数据的监测
        2.2.10 深层渗漏水量监测
        2.2.11 试验数据处理与统计
第三章 降雨入渗过程的理论研究
    3.1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特征
        3.1.1 风沙土的水分入渗特征
        3.1.2 影响风沙土入渗的因子分析
    3.2 非饱和状态的土壤水流动状态
        3.2.1 不饱和土壤水分力学分析
        3.2.2 不饱和和饱和流体的比较
    3.3 毛管水力提升高度及新型渗漏仪的设计
        3.3.1 毛管水水力提升的物理特征
        3.3.2 毛管水力提升公式的推导
        3.3.3 深层土壤水分渗漏仪的设计原理
第四章 半干旱地区降雨入渗过程研究
    4.1 半干旱地区裸沙地渗漏过程
        4.1.1 裸沙地年降雨量与渗漏量关系
        4.1.2 总结与讨论
    4.2 半干旱地区樟子松林地的降雨入渗研究
        4.2.1 结果与分析
        4.2.2 樟子松试验地不同季节降雨入渗速度比较
        4.2.3 樟子松林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分补给强度
        4.2.4 樟子松试验地水分年度分布
        4.2.5 小结
    4.3 半干旱地区油蒿群落的降雨入渗特征
        4.3.1 结果分析
        4.3.2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干旱区降雨入渗过程研究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干旱区蒸发量的年内变化趋势
        5.1.2 干旱区试验地降雨量与深层渗漏量的年内变化趋势
    5.2 小结
第六章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量平衡比较
    6.1 半干旱地区不同立地类型的水量平衡研究
    6.2 半干旱-干旱区裸沙试验地深层渗漏量比较研究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沙产业分类及产值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产业的概念
    2.2 产业分类
        2.2.1 三次产业分类
        2.2.2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2.2.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2.4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2.3 与沙产业相关的产业概念
    2.4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 沙产业研究现状
    3.1 沙产业概念研究现状
    3.2 沙产业分类研究现状
        3.2.1 沙产业在管理实践方面的分类现状
        3.2.2 沙产业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分类现状
    3.3 沙产业总产值计算研究现状
        3.3.1 沙产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计算现状
        3.3.2 沙产业总产值学术研究方面的现状
    3.4 沙产业增加值计算研究现状
        3.4.1 沙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计算现状
        3.4.2 沙产业增加值学术研究方面的现状
4 沙产业统计分类研究
    4.1 沙产业概念界定
    4.2 沙产业统计属性讨论
    4.3 沙产业统计分类思想
    4.4 沙产业的统计范畴
    4.5 沙产业分类的原则和结构
    4.6 沙产业分类的具体框架和解释
        4.6.1 沙产业种植繁育业的框架和解释
        4.6.2 沙产业加工制造业的框架和解释
        4.6.3 沙产业旅游生态服务的框架和解释
        4.6.4 沙产业科学技术服务和公共管理的框架和解释
    4.7 本章小结
5 沙产业产值计算研究
    5.1 沙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概念界定
    5.2 沙产业产值的一般计算方法
        5.2.1 沙产业总产值的一般计算方法
        5.2.2 沙产业增加值的一般计算方法
    5.3 沙产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改进
        5.3.1 国民经济核算中总产值计算存在的问题
        5.3.2 对当年没有产量的非木材多年生沙生植物产值计算的改进
        5.3.3 对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的改进
        5.3.4 对含沙漠景观的沙产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年产值计算的改进
    5.4 沙产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改进
    5.5 本章小结
6 沙产业产值试算
    6.1 对当年没有产量的非木材沙生植物年产值的试算
    6.2 改进后的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试算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一)
导师简介(二)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梭梭萌发定居过程中的致死因素与存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迫切性
    1.2 研究区域特殊性
        1.2.1 区域地理位置
        1.2.2 区域地貌气候特征
        1.2.3 区域水文植被特征
        1.2.4 区域土壤特征
        1.2.4.1 棕钙土
        1.2.4.2 漠钙土
        1.2.4.3 草甸土
        1.2.4.4 盐土
        1.2.5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地貌气候特征
        1.2.6 研究区域代表性
    1.3 研究物种重要性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降水变化与植物关系研究进展
        1.4.1.1 降水变化与植物群落
        1.4.1.2 降水变化与植物生理响应
        1.4.1.3 降水变化与植物形态响应
        1.4.2 荒漠植被抗旱研究的主要结论
        1.4.3 梭梭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2008年样地设计与管理
        2.1.1 样地设计
        2.1.2 土壤重量含水率观测
        2.1.3 幼苗存活率及短命植物数量观测
        2.1.4 气象因子观测
        2.1.5 数据分析
    2.2 2009年样地设计与管理
        2.2.1 样地设计
        2.2.2 土壤重量含水率
        2.2.3 梭梭幼苗生长监测
        2.2.4 梭梭幼苗死亡率监测
        2.2.5 气象因子监测
    2.3 2010-2013年样地设计与管理
        2.3.1 样地设计
        2.3.2 一年生梭梭幼苗形态监测
        2.3.3 一年生梭梭幼苗死亡率监测
        2.3.4 定居过程中梭梭幼苗死亡率监测
        2.3.5 定居过程中梭梭的形态监测
        2.3.6 土壤颗粒组成、容重、PH值及电导的测定
        2.3.7 气象因子
        2.3.8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一年生梭梭萌生与存活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3.1 前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梭梭幼苗生长前期的主要致死因素
        3.2.1.1 不同降水处理下的土壤含水量
        3.2.1.2 不同降水处理下的梭梭幼苗存活率
        3.2.1.3 不同降雪处理下的短命植物和梭梭幼苗数量动态变化
        3.2.1.4 不同降水处理下短命植物萌发量和梭梭幼苗存活量
        3.2.2 梭梭幼苗生长中后期的主要致死因素
        3.2.2.1 梭梭幼苗生存状况与土壤和大气干旱程度
        3.2.2.2 土壤干旱与梭梭幼苗死亡率
        3.2.2.3 大气干旱与梭梭幼苗死亡率
        3.2.2.4 土壤表层含水低于1.25%时土壤干旱与梭梭幼苗生长状况
        3.2.2.5 土壤表层含水低于1.25%时大气干旱与梭梭幼苗生长状况
    3.3 小结
        3.3.1 梭梭幼苗萌生初期的主要致死因素
        3.3.2 梭梭幼苗萌生中后期的主要致死因素
第四章 梭梭幼苗的与地上地下生长关系研究
    4.1 前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梭梭幼苗的生长规律
        4.2.1.1 梭梭幼苗生长期环境因子
        4.2.1.2 生长期梭梭幼苗地上部分高度和地下部分深度变化动态
        4.2.1.3 生长期梭梭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表面积变化动态
        4.2.1.4 生长期梭梭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变化动态
        4.2.2 梭梭幼苗的个体形态调整
        4.2.2.0 生长期梭梭幼苗地上部分生长速率
        4.2.2.1 生长期梭梭幼苗地下部分生长速率
        4.2.2.2 梭梭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月变化动态
        4.2.2.3 生长期中梭梭幼苗根冠比变化动态
        4.2.2.4 梭梭幼苗生长与水分的关系
    4.3 小结
第五章 梭梭个体形态调整在环境定居中的适应
    5.1 前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梭梭定居过程中生长情况
        5.2.1.1 2010-2013年际降雨和梭梭年际死亡率
        5.2.1.2 梭梭定居过程中株高和根长的生长状况
        5.2.1.3 梭梭定居过程中侧根长和基径的生长状况
        5.2.1.4 梭梭定居过程中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5.2.1.5 梭梭定居过程中地上和地下部分表面积的动态变化
        5.2.2 梭梭定居过程中的个体形态调节
        5.2.2.1 梭梭定居过程生长状况与水分的关系
        5.2.2.2 梭梭定居过程株高和根长增长
        5.2.2.3 梭梭定居过程地上地下生物量增长
        5.2.2.4 梭梭定居过程中地下生物量分配比率
        5.2.3 梭梭定居主根、侧根的形态调节
        5.2.3.1 梭梭定居过程中土壤水变化
        5.2.3.2 梭梭定居过程中吸收根表面积变化
        5.2.3.3 梭梭定居过程中根系生物量变化
        5.2.3.4 梭梭侧根与降雨量
        5.2.4 梭梭定居过程中个体生长规律
        5.2.4.1 1-4龄梭梭根长和株高关系
        5.2.4.2 1-4龄梭梭叶表面积和总生物量关系
        5.2.4.3 1-4龄梭梭株高、根长和基径的关系
    5.3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梭梭萌发定居过程中的主要致死因素
    6.2 梭梭萌发定居过程中生存策略
    6.3 结论
        6.3.1 梭梭萌发定居过程中的主要致死因素
        6.3.2 梭梭萌发定居过程中的生存策略
参考文献
参加课题情况及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10)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演变
        1.2.2 荒漠化的评价指标发展
        1.2.3 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民族
        2.2.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3.1.1 数据源的选择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 其他辅助资料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第四章 草原沙化指标的选取及分类体系的建立
    4.1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4.1.1 野外考察
        4.1.2 建立解译标志
    4.2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草原沙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4.2.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分类系统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5.1 非草地类别的提取及掩膜
        5.1.1 耕地的提取
        5.1.2 林地的提取
        5.1.3 水体的提取
        5.1.4 盐渍化的提取
        5.1.5 掩膜
    5.2 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2.1 LSMM 简介
        5.2.2 LSMM 端元的选取
        5.2.3 LSMM 技术流程
        5.2.4 LSMM 分类结果
        5.2.5 LSMM 精度评价
    5.3 基于植被盖度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4 对比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6.1 科尔沁沙地总体状况分析
        6.1.1 空间分布特征
        6.1.2 面积统计特征
        6.1.3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6.1.4 转移矩阵
    6.2 典型旗县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6.2.1 奈曼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2 翁牛特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3 科尔沁左翼后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4 彰武县、康平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5 通榆县、双辽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6 总结
第七章 科尔沁沙地典型区草原沙化驱动力分析
    7.1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时期
    7.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自然成因
        7.2.1 物质基础
        7.2.2 气候变化
    7.3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人为因素
        7.3.1 人口增长及草地开垦
        7.3.2 过渡放牧
        7.3.3 政策因素
    7.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7.5 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亚湿润沙区植物主要繁殖技术现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以阿拉善盟为例[D]. 张唯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典型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 周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3]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D]. 任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4]“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D]. 冯宝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5]中国北方典型沙区植被承载力研究[D]. 张举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6]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对水分和氮素添加的响应[D]. 佘维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7]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沙地深层土壤水分渗漏过程研究[D]. 程一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12)
  • [8]沙产业分类及产值计算方法研究[D]. 于丽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9]梭梭萌发定居过程中的致死因素与存活策略研究[D]. 田媛. 新疆大学, 2014(03)
  • [10]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 李金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标签:;  ;  ;  ;  ;  

亚湿润沙地主要植物繁殖技术现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