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演进的理论逻辑

论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演进的理论逻辑

一、试论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演进的理论逻辑(论文文献综述)

国吉[1](2021)在《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的手稿》问世以来,异化理论开始系统性的得到学界的广泛的重视,它逐步走出马克思尤为关注的劳动领域,科技异化、文化异化、消费异化等理论层出不穷。这其中,尤以法兰克福学派所构建的异化理论影响力最大。总体而言,异化理论在当代依然被诸多学者所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处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依然没能摆脱异化状态的困扰,尚未完全走向全面的自由和解放。无论是战争的创伤、工作的压迫、失业的压力、消费的诱惑,还是在科技飞速发展面前的无所适从、娱乐至死背后的精神空洞,异化如影随形得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本身正是对这种人类社会反常状态的总体写照和集中研究,并试图为人们摆脱异化困扰,走向彻底的自我解放而开具理论的药方。因此,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异化理论的构建本身就是延续并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于是,重新审视和梳理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对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逐步破解现实社会中的异化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从总体上梳理了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前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为后文的具体性研究做好铺垫,并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从学术的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分析、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不同国别学者研究范式的区别,并进一步阐释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都有长于具体人物、具体异化理论的研究而疏于系统性把握的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点与理论缺失。本文第二章从总体上对法兰克福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思想渊源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法兰克福学派成立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其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学术流派,法兰克福学派流行的时期,恰巧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最为突出的时期,在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多重社会危机频频凸显,这就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凭据。其成员在吸收借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异化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本身包括对于异化概念的分析,对于异化成因的探讨以及构建消除异化的学术路径。本文第三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人的总体异化论。对精神分析的研究往往会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偏爱,毕竟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名时期也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大行其道的时期,再加之心理学的研究本来就是部分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专长。因此,人与自我的异化问题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理论家看来,人本身具有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其原因则在于抽象生产本身的人格困境,如果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健全社会。人在自我异化的过程中势必带来人与他者的交往异化问题,正因为个人主义的极端偏执,导致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倾向于对他者施压,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和谐统一而是走入了对抗境遇。本文第四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理论。二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到稳定发展状态,然而一系列负面社会问题随之而来,消费异化就是其中之一。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人们在消费社会中已经逐步丧失了主动选择的能力和自由,为了虚假的需要,人们不断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印证自我存在的意义,消费本身由满足人类基本物质生活的经济行为逐步转变为人们行动的终极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隐藏在消费过程背后的符号权力、景观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都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本文第五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科技异化理论。科技本应该是造福人类社会的工具之一,然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科技水平越是提高,工具理性越是强烈,人类就越是陷入科技主义的樊笼难以自拔。科技本身已经逐步走出“中立”的状态,开始具有了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科技走向了人的对立面,成为压迫和奴役人类的异己性力量,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的战争危机、生态危机的背后都可以显而易见得察觉到科技发展的推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背后的异化问题,并从工具理性、路径依赖、价值中立、意识形态等维度对科技异化展开了理论批判。本文第六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总体上评价。本文指出,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之一,深入挖掘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内在逻辑以及批判性的力量,对于拓展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视角,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加深对人与社会的现实问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借鉴与启发意义。与此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清醒的认知,敢于揭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指出其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歪曲性解读与创造,看清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问题的刻意回避,以及透彻辨析其实践指向的乌托邦事实。

张新朋[2](2021)在《霍克海默“理性工具化批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补充,是实践批判原则在意识形态批判中的运用。霍克海默基于辩证哲学方法,由反对形而上学的体系出发对理性工具化进行批判。一方面批判唯心主义脱离具体的历史语境而抽象地谈论理性,另一方面批判唯物主义机械地把理性看做是某种物质本原的附属品。霍克海默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条战线作战”的方法,奠定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总基调。这种内容与形式看似冲突的批判,恰恰是其“开放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现。既可以克服唯心主义的理性批判的脱离实际的弊病,又能避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批判的僵化性质。“理性被工具化”是霍克海默对西方理性传统的深度思辩,理性如月亮一样被吞噬,他希望重新确立理性的权威和标准。而如今司空见惯的“工具理性”难以全面反映霍克海默的思想,霍克海默并未提及“工具理性”,正是“理性的工具化”导致“理性的消蚀”。接下来分析“理性工具化”现象根源的三个方面,即科技的异化、权力的异化、生产的异化,从而对“理性之蚀”思想的启示与局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以“社会批判”超越“理性批判”,对理性滥觞的处理,要借助理性的张力推动理性的成熟。“社会批判”无法代劳“社会变革”,理性批判与政治实践分离,理性批判与革命主体脱节,霍克海默资产阶级出身的局限性,即社会批判与珍惜个人自由的矛盾,使得理性批判难免成为乌托邦式的空中楼阁,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背离。霍克海默基于非同一性原则上对“理性工具化”进行否定性批判,吸收了马克思思想中的批判性因素。霍克海默在否定和批判意义上的“社会批判理论”,思考如何参透资本逻辑的前提条件,试图在资本内部发现扬弃资本的力量。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不是寻求对某一阶级有利的方案,而是由理性自己来做决断。理性究竟如何恢复其独立自主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他难以解决的“主体与客体矛盾”最生动的体现。

孙颖[3](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李穆清[4](2021)在《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研究》文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21世纪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以其领域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应用广泛性等特点和优势,逐渐渗透进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亦带来不可忽视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活动领域被不断挤压、本质属性愈发遮蔽、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动摇,如何应对和化解人的主体性危机,成为当前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科技进步对于人之主体性的冲击从现代化伊始便存在,马克思对于他所处时代的科技异化问题做出了超越性的解读和设想。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相关论述,依据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逻辑理路建构起马克思的科技伦理思想,并聚焦了其中的人的主体性维度。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中的人的主体性维度主要通过三部分体现出来,一是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包括历史主义立场的科学观以及科学和人本辩证统一的技术观;二是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科技批判和异化理论,包括科技异化和主体异化以及消除主体异化的政治伦理途径;三是主体向度的科技伦理思想的建构方法,包括对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和复归的阐明,对抽象主体的批判和对现实主体的建构以及重建复归人的自由自觉的科技伦理新秩序的展望。从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观照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可以发现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的主体性带来巨大冲击,使人面临主体地位消解、认知主体混乱、智能社会反智的外部危机和自我失落、价值理性失落、异化向度强化与自由解放失落的内部危机,其根源即是现代技术社会的技术理性逻辑和长期以来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对现代社会形成的资本逻辑宰制。而复归人的主体性则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从价值路径和伦理实践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明晰当前所需重新找寻、确立和复归的人性本质、价值诉求和伦理原则;其次应当从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两方面的明确入手,去探索更现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发展更彰显人的主体性的人工智能伦理实践。

孙秀梅[5](2020)在《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生态危机的频发迭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与资本主义生态帝国主义战略的实施,以及等等错综复杂的力量对峙与文明冲突,一方面凸显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助力现代性发展与人类性文明贡献出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一方面力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努力加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研究,“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和命运,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特征,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趋势的理解”的科学性与紧迫性。本文以英国着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佩珀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为文本依据,以反思国内理论界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思想前提,以该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的挖掘、对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建构为思想基础,努力完成与实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佩珀着作的深度耕厘,结合其思想的各种表达,为其思想搭建与之相符合的思想理论框架、澄明其理论蕴涵、彰明其理论方法、揭示其思想特质、展现其实践进路、反思其理论得失;二是在深入理解生态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概念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解读,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现代性效应呈显出来,以助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进行历史性梳理与思想性把握构成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这一历史脉络肇端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90年代的成熟发展,在21世纪以后走向深化。它通过对生态危机全球性扩张的时间绵延分析、对作为典型社会危机的生态危机的空间侵占批判、对生态运动发展及其红绿转向的实践检视,援引社会生态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论资源,逐渐明晰了生态社会主义应当吸收的理论营养,坚定秉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基调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向引领。通过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把捏而努力挖掘其思想的理论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加合理准确地理解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蕴涵、主要论题与理论方法。佩珀尝试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蕴的开掘、对生态中心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深度辨识和有力揭批,以及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构筑起其思想的主要理论意涵。在这一理论建构过程中,对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使其逐渐确立了四个主要论题,即生态社会主义研究需要展开对无政府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深入阐发,需要坚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有效方案,以实现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的价值路向。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揭示使其理论特质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佩珀作为典型的生态学者,既呈现出与其他生态中心主义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同,又展示出自身与众不同的异,并将这些继承与创新彰显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资源撷取的不同之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弱”化改造与发展之中,以及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别样理解与独特建构之中。可以说,独到的理论特质使佩珀成为不同于欧洲大陆与北美风格的典型英国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代表。佩珀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建构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既在于他选择性的批判吸收了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资源,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做了新的解释与运用,更在于他的实践方案努力完成三重变革与转换,即佩珀试图通过从乌托邦式理论到生态现实主义的阶级创建、从“激进变革”到“社会变革”的快速转换、从“红绿对峙”到“红绿联盟”的有效跨越,来完成生态社会主义的逐步推进。这些实践方案是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出发形成的新的判断,是从变化了的生态危机中找寻出路的积极尝试与探索实践。总体来看,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正朝着更加成熟、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他的思想既有显着的理论创新,也有值得引人深思的缺陷不足。佩珀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思考展示出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新观点,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无政府主义本质与乌托邦理论倾向,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视域,但也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折中主义的误读与运用,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偏激武断的认识,以及对生态问题的过度重视而忽视对经济生产等问题的分析。这些理论不足又暗地里挫败了其实践方案的力度与可操作性,这就难免滑向乌托邦的理论困局。所以,认真检视与合理反思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生态危机的现代性批判,既有助于我们参照其生态批评的理论资源,又有益于我们坚定阐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超越与贡献。

谢静[6](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吴暇[7](2020)在《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以“意识哲学”闻名于世,虽曾遭到过很多思想家的批判,?但对哲学多少有点兴趣的人,差不多都会碰到过诘屈聱牙的黑格尔。他从关注宗教问题出发,进而探讨人的精神意识和伦理社会生活,试图重新建立分裂世界的统一性,他认为个体通过伦理生活的教化和异化能使主体意识发展为绝对精神,摆脱特殊性的束缚,走向普遍性,实现统一性,真正实现个体的自由和解放。而当我们深入其思想“丛林”中,隐约在不同的“山区”感受到相同的“气候”,正是这相同的“气候”影响着整个“丛林”的“气候”,并保障“丛林”植被的健康生长,这一“气候”特征就是黑格尔的“承认理论”,笔者在黑格尔晦涩的着作中深深地被这种“气候”特色所吸引,并发现“承认理论”几乎贯穿于黑格尔从青年到老年的所有思想体系中,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宗教哲学、意识哲学、教育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和国家哲学,构成了其公民教育思想的一种隐性思维方式。本文正是以这条“隐线”为视角,从黑格尔的“承认理论”、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承认逻辑、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内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四个方面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体系。从结构上来看,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这一选题确定的背景、意义进行针对性阐述,并对当前国内外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第二章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体系和内容。法国大革命及启蒙思想后的个人自由主义张扬并未解决德国乃至欧洲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黑格尔批判、继承并发展了古典国家观、启蒙思想、社会契约论、霍布斯“为生命持存而斗争”思想、康德哲学难题中的“承认理论”、费希特主体间性概念中的“承认理论”,最终形成了无中介的、守在自己身边的、以个体自由为目标的、具有普遍性伦理意义和宗教“爱”之涵义的承认思想。具体来讲,个体经过家庭、市民社会及国家伦理生活的教化和异化,形成了对法权的承认,对道德的承认,对家庭的承认,对市民社会的承认和对国家的承认;个体意识也经历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绝对精神”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了意识升华后的承认思想,承认思想虽然未被黑格尔主题化,但却作为一个对主题性概念进行解释说明的有效运作性概念贯穿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自由—伦理—教育—自由”的承认逻辑。首先,自由是人的“类存在”本质,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正是因为人是精神性的存在,才使个体有可能从自由的第一个阶段走到第三个阶段(即真正自由实现的阶段),而承认思维是使人能够走到自由第三个阶段的重要条件。其次,伦理精神和伦理实体是使个体真正实现自由的必要思维和必经场域。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伦理生活的磨砺和教化,个体实现了抽象自由和主观自由的统一、个体对个体的承认、个体对国家的承认,个体向自由又迈进一大步。再次,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公民教育通过培养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知识、意志和情感,培养人的承认意识,培养伦理精神,使个体摆脱无教养的冲动和自然性,消除任意性和特殊性,使任性上升为理性,从而培养个体的伦理性格和伦理能力。此时,个体自由实现的条件均已具备,自由自然呈现。第四章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育起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路径和教育方法,是教育思想承认逻辑的现实表达,也为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践指南。第五章讨论了承认思想指导下的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笔者一方面评述了黑格尔教育观的唯心主义、教育目的性的保守主义、教育方法论上的矛盾性等局限之处,另一方面也肯定了其独有建树的自由伦理观念及伦理教育思想,并具体阐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同时,通过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总结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内容,进一步论证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和承认理论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承认思想、劳动教育思想、生活实践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意义。最后,笔者重点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一方面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另一方面从完善公民教育内容、公民教育方法、公民教育环境三个方面讨论了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最后,指出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指导作用。

马晓涵[8](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民族未来、国家繁荣、人民幸福。近年来,全球变暖、大气污染、资源短缺以及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迫切地需要人类从理论层面出发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案,改变自身对自然的态度,高效地解决生态危机。而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正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能更好地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价值指导。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在当代生态伦理学界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力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阐述这一思想的唯物性、科学性,并在相关内容分析中总结其思想的主要内容,挖掘出对现实生活的实践价值。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利用科学技术肆意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之后,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继承发展古希腊哲学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对自然的探索,构建起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其次,结合各个时期的着作认真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演进。从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中对“自然”概念的首次提出,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论,再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自然报复论”,这一部分体现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再次,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以现代生态视角和思维方式对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与阐述,分别从生态伦理自然观、生态伦理价值观、生态伦理社会历史观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自然优先性、人的主体性、以及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缺陷,并提出构建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结合的共产主义制度。由此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精华与生态诉求进行总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目标。最后,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的现实启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生态伦理思想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中寻找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理论源泉。解读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在于构建人类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对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的培养与教育以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明确的现实价值,有助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时,在我国的国情背景下,其生态伦理思想在新时代实现美丽中国,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理念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王丹婷[9](2020)在《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病导致了生态危机,进而又引发了人的存在危机。马尔库塞生活的时代,是西方社会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从多元视角和层面入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性道德发生了物化,技术发生了工具化,导致自然发生异化,继而引发了人的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马尔库塞基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和整体利益考虑,提出人应该对传统人类中心论的道德视域进行扩展,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创建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纯粹功利主义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政治结构中占主导,自然主体道德则遭到了忽视,自然界合理性依据的技术理性也遭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攻击,马尔库塞对此进行了批判,提出应该尊重人的内在自然价值与外部自然价值,继而实现双重解放。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模式下,面对生态危机应该如何解决,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的参考,也为我们找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中,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路径,不仅以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理论视域,阐述了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在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还具有十分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特征。尽管马尔库赛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存在乌托邦的幻想,但是他从现实层面出发探索了人类生存状态,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本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于历史资料,在马尔库塞的诸多文本中,归纳和总结了他所提出的生态学观点,力求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力图通过对下面几个问题的研究,来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的基础性问题,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缘何而来的问题。这是本文得以立论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正确理解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包含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理论背景。因此,本文从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开始,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来展开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并从不同的维度来展现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第二个问题是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的揭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深入分析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思想,从而揭示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在反思中建构,在建构中批判。从中既可以窥见马尔库塞破解造成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也可以领略其思想的总体性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的批判。而隐含在这些批判背后的则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这些更为关键性的问题。因为能够发现危机,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解决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够揭示出造成危机的原因。马尔库塞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总体异化的反思中揭示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所在,在于人过于强化自为原则在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呈现。生态问题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呈现。生态批判构成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动力。第三个问题是本文对生态危机解决路径及双重解放的揭示。这是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于生态危机拯救路径的探索和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前景的展望,是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所在。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全面控制的背景下,马尔库塞努力的寻求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道路,他把生态伦理向度的解放理论不仅引入激进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科技变革,并且将解放理论引入人的心理的爱欲解放和审美解放,并且更在新的意义上来寻找新的革命主体,在总体性的意义上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人不但实现了自在与自为的同一,并且个体机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人类全面的发展获得了自由的空间,这不仅符合了马尔库塞一直所倡导的个体满足的快乐原则,而且也体现了马尔库塞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人类幸福的终极理念;不仅可以达到消除发达工业社会对人与自然造成的压抑,而且也可以恢复人类在批判的同时又超越的双面维度,在诗意栖居中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

景月楼[10](2020)在《霍耐特的自由理论研究》文中提出霍耐特是当代德国着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他的理论研究注重以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地带,正是这一特点使得他的批判理论体现出独特的理论特色。霍耐特早期的“承认理论”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新视域,他以“为承认而斗争”的视角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进行重新考察,试图从政治伦理角度为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即在一种道德斗争中寻求人类历史与人类文化发展所依据的深层伦理因素,由此而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随着其理论的发展,霍耐特研究的重心从早期的承认理论逐渐转向自由、正义等政治哲学领域,理论形态上则表现为从承认理论到多元正义再到近期的社会自由构想。霍耐特对自由问题的理论探索,体现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霍耐特继承批判理论的理论传统,尝试以社会哲学的路径建构一套符合当下社会的基于正义伦理关怀之上的自由理论。尽管霍耐特的思想近年来被国内学界视为研究的理论重点,然而其自由思想的理论与现实价值仍有待于深入挖掘与探索。霍耐特结合现时代的社会境况,对黑格尔政治哲学进行当代复兴。他把黑格尔的法哲学置于批判理论的视域中,对其承认理论和多元正义思想进行重新解释。他借鉴黑格尔法哲学的建构思路,从主体间的交往与承认关系出发,将社会自由的实现作为社会正义原则的前提性条件。这一社会正义构思不再只是作为一种抽象的理性原则,而是建立在联结着社会结构及其社会要素的自由机制的基础之上,使得对社会正义的构思跨越了规范性和事实性之间的鸿沟。他借助于反思法定自由与道德自由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及界限,通过对社会自由的含义及结构的分析,建构了一种关于社会自由的实现条件的学说。本文首先梳理霍耐特自由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理论来源。鉴于世界范围内的动荡等客观历史因素的影响,对人自身尊严的寻求与内在价值的肯定逐渐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霍耐特对政治伦理与自由问题的关注,除了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还受到当代政治哲学复兴的启发,以及批判反思康德与罗尔斯形式主义的理论局限。霍耐特决心回归黑格尔法哲学的理论路径,为探讨实现社会自由的条件和机制问题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解答。通过对霍耐特新视域下自由理论建构路径的考察,从霍耐特所关注的批判主题及其理论形态的变化入手,探讨基于承认范式建构具有规范内容的自由理论,进而对社会自由理论的内容、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在霍耐特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超越的基础上,对其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进行评价。当代社会知识经济急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霍耐特秉持文化传承与思维创新并重的理论建设思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正义角度的解读,从中汲取当今社会重构个人自由的价值理念,从而在反思时代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社会批判理论的不断发展。霍耐特对自由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政治伦理转向的完成,而且使自由理论的研究社会哲学化,开启了一种以社会哲学视角对自由理论进行研究的理论模式。虽然霍耐特的理论中仍存在诸多局限,但他对批判理论的承认范式转换和社会自由理论的独特研究视角,对当代社会人的自由问题和社会伦理生活建构的探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有着值得思考的借鉴意义。

二、试论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演进的理论逻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演进的理论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1)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概述
    2.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
        2.1.1 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倾向
        2.1.2 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交织
        2.1.3 多重社会危机的频繁突显
    2.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2.3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容梳理
        2.3.1 异化的基本内涵
        2.3.2 异化的形成机制
        2.3.3 消弭异化的途径
第3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轴:人的总体异化
    3.1 自我异化的三重表象
        3.1.1 逃避自由的心理选择
        3.1.2 抽象生产的人格困境
        3.1.3 病态社会的被动接受
    3.2 人与他者交往异化的具体表征
        3.2.1 交往的疏离
        3.2.2 偏执的个体
        3.2.3 他者的掌控
第4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左翼支点:消费异化
    4.1 消费社会中的异化形态
        4.1.1 非理性的消费机器
        4.1.2 被符号化的商品
        4.1.3 主体的弱化
    4.2 异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
        4.2.1 物体系中的隐匿强权
        4.2.2 意识形态的符号压迫
        4.2.3 虚假的自我认同
第5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右翼支点:科技异化
    5.1 科技发展的反向之路
        5.1.1 科技异化的基本范畴
        5.1.2 科技异化的生成逻辑
        5.1.3 科技异化的负面效用
    5.2 新科技异化的诞生
        5.2.1 数字技术深入发展与科技异化新形态
        5.2.2 科技新异化推动下社会发展的再加速
        5.2.3 科技革新与隐私保护的冲突加剧
第6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体评判
    6.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有益向度
        6.1.1 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化
        6.1.2 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的补充
        6.1.3 对个人主体价值的深入挖掘
    6.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
        6.2.1 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严重误解
        6.2.2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忽视
        6.2.3 脱离异化道路的乌托邦式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理论成果
后记

(2)霍克海默“理性工具化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的内容
    四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霍克海默对传统理性观的批判
    第一节 西方哲学史中的理性概念
    第二节 霍克海默理性观的出发点:形而上学批判
    第三节 理性批判的出路:开放的唯物辩证法
第二章 《理性之蚀》中的“理性工具化”问题
    第一节 “理性”何以“消蚀”:理性被工具化
    第二节 从《理性之蚀》到《工具理性批判》:施密特翻译的偏差
    第三节 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的误读
第三章 “理性工具化”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 理性服务于科技
    第二节 理性服务于资本
    第三节 “人”成为“理性工具化”的作用对象
第四章 “理性工具化”现象的异化根源
    第一节 科技的异化
    第二节 权力的异化
    第三节 生产的异化
第五章 “理性之蚀”思想的启示与局限
    第一节 以“社会批判”超越“理性批判”
    第二节 “社会批判”无法代劳“社会变革”
结语:回到马克思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三)总结评析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主要方法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4)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背景和意义
        1.1.2 现实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的主体性维度
    2.1 以人为本的科技观
        2.1.1 历史主义立场的科学观
        2.1.2 科学和人本辩证统一的技术观
    2.2 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科技批判和异化理论
        2.2.1 科技异化和主体异化
        2.2.2 消除主体异化的政治伦理途径
    2.3 主体向度的科技伦理思想
        2.3.1 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和复归
        2.3.2 对抽象主体的批判和对现实主体的建构
        2.3.3 重建复归人的自由自觉的科技伦理新秩序
3 审视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
    3.1 外部危机:主体地位的威胁
        3.1.1 主体客体化的威胁:主体地位的消解
        3.1.2 客体主体化的威胁:认知主体的混乱
        3.1.3 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智能社会的不智能性
    3.2 自我危机:人性本质的失落
        3.2.1 个人的失落:主体异化导致自我失落
        3.2.2 社会的失落:科技理性的价值性失落
        3.2.3 人类整体的失落:异化向度的强化与自由解放的失落
    3.3 危机根源:技术理性与资本逻辑
        3.3.1 智能社会的技术理性逻辑
        3.3.2 人工智能时代的资本逻辑本质
4 基于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的人的主体性复归
    4.1 重构实现人的主体性复归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路径
        4.1.1 实践主体新范式为解决人的主体性危机提供理论前提
        4.1.2 以人为本科技观为人的主体地位重建提供原则导向
        4.1.3 科技异化理论为人的主体属性回归提供具体指向
    4.2 发展彰显人的主体性复归的人工智能伦理实践
        4.2.1 以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为伦理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
        4.2.2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伦理实践的根本发展目标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时间的绵延:生态危机的全球性扩张
        (二)空间的侵占:作为典型社会危机的生态危机
        (三)实践的发展:生态运动的发展及其红绿转向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流
        (一)人类中心主义:在与生态中心主义甄选中确立起的理论基调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引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不断汲取的思想给养
        (四)社会生态学:生态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理论来源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路向
        (一)思想的萌芽:地理学研究中展示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身影
        (二)思想的成熟:从地理学研究向生态社会主义研究的彻底性转变
        (三)思想的深化:21世纪以来佩珀理论的发展与推进
第二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蕴涵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蕴的积极开掘与合理呈显
        (二)无政府主义的深度辨识与有效批揭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勾勒与实践建构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论题
        (一)关于无政府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深入阐发
        (三)关于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案论析
        (四)关于从社会正义到环境正义的价值路向确立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方法
        (一)用历史分析方法剖析生态危机困境
        (二)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三)用阶级分析方法研判生态建设主体
第三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特质
    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主题支撑
        (一)深入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价值
        (二)以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自然的共生共存
        (三)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现代性立论
    二、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为价值引领
        (一)融涵马克思辩证法与历史观的人类中心主义
        (二)传承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文脉
        (三)呈现自身独特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
    三、以努力通达生态健康的社会主义为目的归宿
        (一)厘清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彰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的社会正义
        (三)建构与众不同的社会主义生态图景
第四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方案
    一、阐明构建原则: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遵循
        (一)生态社会主义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社会主义努力实现社会正义
        (三)生态社会主义坚持人类中心主义
        (四)生态社会主义倡导环境友好关系
    二、实践路径之一:从告别乌托邦理论到创建生态现实主义
        (一)告别乌托邦式理论与走向生态现实主义
        (二)工人阶级作为主体力量的历史性地位
        (三)劳动分工的实施与开启工人阶级教育
        (四)阶级斗争的推进与非暴力方式的融合
    三、实践路径之二:从“激进变革”到“社会变革”的转换
        (一)现实困境发生导致激进变革方案流产
        (二)社会变革的推进力证其何以成为可能
        (三)革命性社会变革与生态社会主义建构
    四、实践路径之三:从“红绿对峙”到“红绿联盟”的跨越
        (一)“红绿对抗”局面的结束与历史性退场
        (二)“红绿联盟”从停滞到开启的可行性分析
        (三)“红绿联盟”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战略推进
第五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思评价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视域
        (二)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
        (三)批判资本主义与建构社会主义并举
        (四)积极呈现社会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一)以折中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构想逃不出乌托邦困境
        (三)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存有认识误区
        (四)将生态问题的决定作用过分凸显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生态危机困境更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6)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一、发达工业社会
        二、苏联社会
        三、纳粹极权主义
        四、肯定性的文化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二、艺术与革命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二章 黑格尔“承认理论”分析
    2.1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
        2.1.1 黑格尔“承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1.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
    2.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内容
        2.2.1 “承认”是基督教神学中“爱”对“分离”的扬弃
        2.2.2 “承认”是意识“经验”的结果
        2.2.3 “承认”是伦理生活中人的自然选择和自由方案
    2.3 “承认理论”是贯穿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逻辑主线
        2.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相互承认的伦理公民
        2.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是主客体的相互承认
        2.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是伦理公民的相互承认
第三章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逻辑理路自由—伦理—教育—自由
    3.1 人之自由本质的绝对承认
        3.1.1 自由是人的属性和本质
        3.1.2 自由实现的三个阶段
        3.1.3 自由是自我意识经验的结果
        3.1.4 自由是对“自由主义”的扬弃
        3.1.5 自由实现于主客体相互承认
    3.2 伦理是自在自为的自由
        3.2.1 走向伦理是人的必然
        3.2.2 伦理实现了主客观精神的统一
        3.2.3 自由在伦理精神中得到复归
        3.2.4 个体在伦理异化中形成承认关系
    3.3 公民教育使人符合伦理: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
        3.3.1 教育打磨人的任性
        3.3.2 教育培养人的普遍性
        3.3.3 教育培养人的伦理性
        3.3.4 教育培养人的承认思维
    3.4 自由是伦理教育的结果
        3.4.1 伦理教育使主体认识自由
        3.4.2 伦理教育培养主体自由能力
        3.4.3 伦理教育实现个体自由
第四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体系
    4.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与目标
        4.1.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
        4.1.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
    4.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与内容
        4.2.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
        4.2.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
    4.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4.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
        4.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方式
        4.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化过程
        一、 教育是使人驱向普遍性的教化过程
        二、 教育是螺旋上升的辩证教化过程
        三、 教育是主动地充满激情地教化的过程
        四、 教育是逐步“控制”世界的教化过程
第五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评析与启示
    5.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评述
        5.1.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5.1.2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1.3 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局限性的澄清
    5.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5.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
        5.2.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继承
    5.3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5.3.1 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借鉴意义
        5.3.2 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借鉴意义
        5.3.3 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借鉴意义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提出问题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简要评析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四)生态伦理的相关概念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改变
        2.资本逻辑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1.古希腊哲学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2.德国古典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孕育
        1.马克思中学文章中“自然概念”的生态伦理意蕴
        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次探索
        3.《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工业化初期城市生态问题的描述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论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自然史与人类史的关系”理论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
        1.《共产党宣言》中“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
        2.《资本论》中“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
        3.《自然辩证法》中“自然报复论”的思想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自然观
        1.自然界是人类一切存在的基础
        2.重视自然的生产力价值
        3.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纽带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价值观
        1.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福祉的人生追求
        2.实现生产型生态正义与分配型生态正义的统一
        3.自然、人、社会三者的整体发展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社会历史观
        1.资本主义制度: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源
        2.共产主义制度:解决生态危机的逻辑旨归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推动绿色发展模式,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1.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重塑价值观念,建构公民生态伦理价值体系
        1.坚持以人民中心为导向,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性
        2.强化全民生态文明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生态制度保障
        1.改革生态保护管理体制
        2.建立生态保护法制体系
        3.鼓励公众参与生态决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
    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2.1.2 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理论
        2.1.3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
    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2.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2.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2.2.3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生活背景
第3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生态危机思想与生态批判思想
    3.1 生态危机思想
        3.1.1 生态危机的总体根源
        3.1.2 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
        3.1.3 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3.2 生态批判思想
        3.2.1 生产批判
        3.2.2 意识形态批判
        3.2.3 文化批判
        3.2.4 技术理性批判
第4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自然解放思想与人性解放思想
    4.1 自然解放思想
        4.1.1 自然解放的维度
        4.1.2 自然解放的意蕴
        4.1.3 自然解放的路径
    4.2 人性解放思想
        4.2.1 人性解放的维度
        4.2.2 人性解放的意蕴
        4.2.3 人性解放的路径
第5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与理论评析
    5.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5.1.1 前瞻性——“弱人类中心主义”的希望
        5.1.2 批判性——“单向度”中判断力的消失
    5.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评析
        5.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就
        5.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局限
第6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6.1 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置于社会建设的框架中
        6.1.1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
        6.1.2 在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6.2 促进相关生态观念的转变
        6.2.1 有益于资本观的转变
        6.2.2 有益于生产观的转变
        6.2.3 有益于消费观的转变
        6.2.4 有益于科技观的转变
        6.2.5 有益于文明观的转变
    6.3 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6.3.1 制度:完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6.3.2 技术:正确认识使用科学技术
        6.3.3 价值观:树立合理的消费价值观
        6.3.4 教育:强化全民生态教育
        6.3.5 行动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10)霍耐特的自由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创新
第2章 霍耐特自由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理论来源
    2.1 霍耐特自由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2.1.1 传统社会批判理论受到质疑
        2.1.2 当代政治哲学的全面复兴
    2.2 霍耐特自由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
        2.2.1 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批判继承
        2.2.2 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继承发展
        2.2.3 哈贝马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
        2.2.4 来自米德社会心理思想的启示
        2.2.5 对盖伦社会自由思想的批判
第3章 霍耐特新视域下自由理论的建构路径
    3.1 霍耐特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范式的发展
        3.1.1 早期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
        3.1.2 哈贝马斯基于商谈伦理的交往理论范式
        3.1.3 霍耐特基于“政治伦理转向”的承认理论范式
    3.2 霍耐特自由理论的建构路径
        3.2.1 以承认理论为基础的自由正义观的确立
        3.2.2 对资本主义社会自由模式的时代诊断
        3.2.3 以社会分析为基础的“规范性重构”
第4章 霍耐特自由理论的主要内容
    4.1 霍耐特自由概念内涵解析
        4.1.1 个人自由作为现代伦理价值的分析起点
        4.1.2 自由与正义在伦理意义上的理论融合
        4.1.3 社会自由对自由实现的机制化探寻
    4.2 对当代自由机制的规范性思考
        4.2.1 法定自由的界限及其社会病态
        4.2.2 道德自由的界限及其社会病态
        4.2.3 社会自由状态下的主体互动机制
    4.3 对社会自由各领域的规范性重构
        4.3.1 个人关系中的自由
        4.3.2 市场关系中的自由
        4.3.3 民主决策中的自由
    4.4 社会自由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相关性
        4.4.1 社会自由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
        4.4.2 社会自由促进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第5章 对霍耐特自由理论的评价
    5.1 霍耐特自由理论的理论意义
        5.1.1 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5.1.2 开启了自由理论的社会学研究新范式
        5.1.3 拓展了正义理论的现实性路径
        5.1.4 努力探寻社会各领域自由机制的实现
        5.1.5 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发展
    5.2 霍耐特自由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5.2.1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启示意义
        5.2.2 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5.2.3 有助于建构一种承认意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5.3 霍耐特自由理论的局限性
        5.3.1 对社会自由各领域的划分缺乏全面思考
        5.3.2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诊断仍需进一步深化
        5.3.3 找不到实现社会自由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试论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演进的理论逻辑(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D]. 国吉. 吉林大学, 2021(01)
  • [2]霍克海默“理性工具化批判”研究[D]. 张新朋.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3]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研究[D]. 李穆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5]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D]. 孙秀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7]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 吴暇. 吉林大学, 2020(01)
  • [8]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 马晓涵.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王丹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10]霍耐特的自由理论研究[D]. 景月楼. 辽宁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论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演进的理论逻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