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亿还是71亿?

35.5亿还是71亿?

一、35.5亿还是71亿?(论文文献综述)

骆明婷[1](2021)在《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物质生活的匮乏,通常局限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贫困问题突破地域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某一特定人群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能力的社会性问题。联合国成立后,减除贫困、促进发展成为联合国的核心议题之一,联合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联合国的行动下,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双边或多边协议、私营部门、公民自愿行动的庞大的减贫机制,旨在通过联合不同的力量,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单一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全球性贫困问题。本文的阐述基于以下假设: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国家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有约束性的法律结构;第二,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行为体,各国的行为决策是根据本国利益作出的,寻求在安全、权力、财富上的最大收益;第三,国家间的合作是可能的,良性合作预期会带来共赢的局面,但各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取决于行为体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考量,并符合某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合作的实现和维系是艰难的。本文试图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全球贫困治理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模式以及各行为体在其中的行为方式。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就将发展议程作为核心议题之一,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减除贫困、提升各国人民福祉,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试图“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演变,逐步建立起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为核心的全面的减贫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决策程序、议事规程和监督体系。2015年,在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终期评估中发现,虽然千年计划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多指标尚未达成,且出现了发达国家未履行筹资承诺、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供应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收入国家减贫进展缓慢等现象。随后,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期待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包容性相结合的目标。本文认为造成全球减贫机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是由发达国家供给、发展中国家消费,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利益提供GPGs,由于减贫领域的GPGs供给成本高,见效周期长,且与供给国的核心利益关系不密切,通常不会获得优先投入,当投入成本过高或与国家核心利益产生冲突时,发达国家将减少或放弃对其的投入。发展中国家不能参与到GPGs供给的决策过程,无法根据本国需求改变GPGs供应和分配的规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过程是低效、混乱的。国际组织在GPGs供应和分配中发挥着激励和衔接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有强制力的权威机构,且随着减贫议题的扩大,国际机制呈现碎片化状态,导致国际组织指导的减贫机制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本文介绍了自2002年蒙特雷发展问题筹资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关于MDGs筹资问题和GPGs供给模式的论争,通过这个案例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在全球层面推进减贫领域的改革、重塑减贫GPGs筹资和分配体系存在着困难,并进一步佐证本文的结论。虽然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较于“千年发展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全球减贫机制的内核和运行模式没有本质性的变化,GPGs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联合国始终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来保证减贫领域GPGs的充足供应,这个体系可以减轻发达国家在面临国内财政或政治危机中筹集资金所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推进其减贫进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将中国经验传递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机制,增加对外援助,并提出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援助理念,中国的援助模式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援助理念,但与联合国建立互利合作的新型减贫机制的理念更加契合。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在于:首先,梳理了联合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的变化和发展议程的推进、“千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总结了现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减贫机制的决策过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各行为体参与方式;其次,将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领域,注意辨析市场中的“理性人”和全球公域中的“理性的国家”之间的行为差异;一国内部有强制性权力下的公共选择和在全球无政府状态下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差异;以及全球不同问题领域(根据是否与国家核心利益相关、是否能取得即时的利益来划分)中行为体的行为决策的差异,并最终聚焦到全球减贫领域的相关问题。第三,通过分析全球减贫领域各行为体之间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的行为模式,论证为什么减贫领域公共产品的供需存在矛盾?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冉古月[3](2020)在《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是建筑用的胶黏材料,发源于罗马砂浆,工业革命后改良成波特兰水泥,大规模应用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进入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新增新的需求,调整结构的转型升级新时期。提升资源能源利用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同时降低低标号水泥比例,提升功能品位向高端发展,向实现节能低碳减排和实现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将逐渐成为水泥行业追求的主要发展目标。海螺水泥作为我国水泥行业龙头企业,在全球市场亦有一定影响力,具有“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之称,本文选择海螺水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对海螺水泥的竞争战略、会计项目和会计政策、财务质量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企业今后能更好的发展提供建议,并供行业内其他企业参考借鉴。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该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对哈佛分析框架理论进行介绍;第三章主要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和SWOT分析法对我国水泥行业和海螺水泥现状进行战略分析;第四章重点分析海螺水泥的主要会计指标;第五章分析海螺水泥的财务报表,并对其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创现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第六章展望海螺水泥未来的发展前景,指出其面临的风险;第七章为结论与对策建议,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整体概括总结并对公司面临的风险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通过本文的深入研究分析可以得出海螺水泥在国内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其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强,公司财务稳健,债务风险控制力强,发展前景良好。海螺水泥应在坚持“T”型战略的基础上,依托科技优势,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和环保政策影响,扩大产品销售区域,以帮助海螺水泥走向更大的成功。

江勇[4](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提出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向雁[5](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提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陶佳辉[6](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动态预测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属资源性缺水流域,缺水形势严峻,供需矛盾突出。有鉴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该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国家当前五个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此背景下,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动态预测与调控研究,对于提高流域内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人口-经济社会-水资源”系统互馈机理及承载主客体机制,评价黄河流域2004-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水量、水质要素,开展不同发展时期的水资源承载力多情景动态预测。主要研究成果为:(1)采用单因素评价法开展了2004~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量、水质要素承载状况评价。不同评价年份和研究分区的评价结果表明,水量要素承载状况整体较差,大部分年份和区域均处于超载状态。2017年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当年黄河流域上、中和下游的水质分别为不超载、超载和不超载。(2)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模型,开展规划水平年水量要素承载状况的动态预测,重点针对南水北调西线等调水工程生效前、后两种情景预测了2030年、2035年及2050年流域内可用水量和用水量。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调水工程生效前,全流域在三个规划水平年均为超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调水工程生效后,中游地区2030年、2035年转为临界可载状态,其余区域仍为超载状态但超载程度降低。(3)基于正交试验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和负荷削减的定量化调控方案。根据调控目标,从提升承载能力与削减承载负荷两个角度出发,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与承载负荷关联度较大的可调控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各分区南水北调西线等调水工程生效前、后两种情景分别设置9套调控方案,筛选得出2030年、2035年和2050年上、中、下游区的调控方案,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建议,保障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在各水平年均不再超载。

翟鑫[7](2020)在《兖州煤业跨国并购联合煤炭案例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各行业合并整合的脚步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寻求优质资源。2017年,全球矿业投资并购风生水起,企业矿投、资产重组事件接连不断,而中企在其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2017年一例史诗级跨国并购的案例,即以兖州煤业跨国并购力拓集团旗下联合煤炭案例为样本,研究并购给企业带来了哪些优势和不足,给企业带来了多少相关利益以及产生了哪些隐性福利等。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并购绩效的研究文献,运用并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了并购双方和竞价方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此次并购动因,对整个并购事件和竞价过程进行了详细回顾,并结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并购前后短期内的股价变化,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探究各指标的长期财务绩效状况,并从非财务角度对此次并购活动进行补充,最后结合我国矿产行业的现状得出结论和启示。研究发现,兖州煤业在签署并购协议后市场反应不大,未对股东创造显着的超额收益率,但是起到了使累计超额收益率由负转正的效果,短期内市场对此次并购呈现积极态度;从长期绩效来看,兖州煤业尤其是其子公司兖煤澳洲各项市场指标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兖煤澳洲彻底摆脱亏损颓势,并购后母子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同时,此次并购有效的开拓了兖州煤业的海外市场,增强了在煤炭定价上的发言权,跨国并购提升了兖州煤业的竞争力,实现了战略收益。当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国有企业应该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促使各行业各企业实现良好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对兖州煤业跨国并购联合煤炭这一案例的研究,在实现并购绩效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希冀为我国企业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王欢[8](2020)在《印度对南亚五国援助的贸易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中,大部分国家都与对外援助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或以援助国的身份或以受援国的身份出现在对外援助舞台上。对外援助在一国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随着对外援助的不断发展,如今对外援助领域中又出现了许多新兴援助国,并在国际援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使得国际援助体系更加多元化,而印度就是新兴援助国的一员。独立后,印度一直作为援助接受国,对西方的工业化国家和前苏联处于依赖状态,但是,如今的印度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自身的援助计划,并积极的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发展援助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援助接受国之一;但印度的地位现如今已被重新定义为新兴援助国。在1951年到1992年之间,印度获得了550亿美元的外国援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援助接受国。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印度的这一身份发生了转变。此前,学者们对于印度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其作为受援国的地位,而近年来,其作为援助提供者的身份变化并未得到过多的重视,所以本文选择印度来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对外援助的相关研究添砖加瓦。虽然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增速不断加快,但是,其本国的贫困人口仍有很多,但印度同时也属于新兴援助国,所以本文选择印度来进行研究,来观测其在提供对外援助以帮助受援国的同时是否会促进印度对受援国的出口。本文选取了2003-2018年印度对外援助的数据,利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印度对南亚五国的援助的贸易效应。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在援助和贸易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印度对南亚五国的援助、印度和南亚五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以及双边距离作为自变量,选取印度对南亚五国的出口作为因变量来构建模型。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印度对南亚五国提供的援助对印度对该五国的出口有积极正向的影响。印度对南亚五国提供的援助每增加1个单位,印度对该五国的出口就会增加0.07个单位。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印度在提供对外援助的同时,也能对其自身的经济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出口增加),也就是会为自身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在提供对外援助过程中所获得的双赢效果,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最后,在对印度与南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和援助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印度对外援助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印度与中国同属于新兴援助国,印度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大多数新兴援助国共性的问题,所以本文也提出了改进对外援助中的几点政策建议。

郝丽娜[9](2019)在《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及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绿洲是干旱区发展的基石,水资源是影响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干旱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绿洲内部农业规模和生态规模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何在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中通过发展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和高效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从而缓解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保证绿洲农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探讨了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概念和内涵,系统分析了绿洲水土资源与生态经济及农业规模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从“数量适度”、“结构适度”和“空间适度”三个维度描述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构建了基于生态健康的适度农业规模模型、基于节水高效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和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并针对我国西北典型绿洲区黑河流域中游提出研究区绿洲农业的适度发展规模、最优发展结构和高效空间发展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基于绿洲水土资源—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内部组成的相互关系分析,建立了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绿洲生态健康为目标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该框架认为“适度农业规模”具有“三维”特征,其一为“数量适度”,即通过确定绿洲生态健康的定量表征形式,从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两个角度探讨生态健康的适度农业发展规模;其二为“结构适度”,即农业规模内部的作物种植结构,从节水高效的优化目标出发,确定适度农业规模的最优发展结构;其三为“空间适度”,即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以种植结构调整结果和作物种植适宜性最大化为主导,在灌区尺度上研究作物空间布局优化,获得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高效空间发展模式。(2)建立了基于生态健康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模型,确定了黑河中游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在确定绿洲生态健康的定量表征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角度探讨了生态健康的适度农业规模计算方法。首先从理论分析方面,以地下水埋深、农田防护比例、植被覆盖率和大风发生频次作为评价因子评价绿洲生态健康,构建了基于绿洲生态健康评价和风沙动力学原理的适度农业规模计算模型(SASM-EHA);从实践应用方面,构建了基于绿洲圈层结构和绿洲沙漠化土地整治实地试验结果的适度农业规模计算模型(SASM-OCT)。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试验两方面探讨不同来水情景和生态需水情景下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结果表明:SASM-EHA模型和SASM-OCT模型计算的黑河中游适度绿洲规模分别为20792458 km2和20592387 km2,适度农业规模分别为16631967 km2和16421921 km2,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较为接近。因此,SASM-EHA模型可推广用于中国西北其他无实地试验资料的绿洲区适度农业规模的确定。按照SASM-EHA模型计算黑河中游现状2015年农业规模应该减少210 km2,黑河中游绿洲生态防护规模应该控制在20%左右才能保证绿洲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3)构建了基于节水高效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获得了不同来水情景和价格波动情景下种植结构优化方案为发展节水高效的农业模式,建立了以单方灌溉水净效益最大和单位种植面积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得到不同来水情景的种植结构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节水情景计算未来节水灌溉面积比率提高情景下灌区及整个黑河中游绿洲区的农业节水量。考虑到作物种植结构除了决定于自然资源条件,同时也受市场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了未来价格波动下的种植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后,农业净效益提高0.52亿元,农业用水量减少1.02亿m3;未来价格波动对种植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粮食作物的价格波动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较小,经济作物价格的波动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比较明显;节水灌溉面积比率增加10%,黑河中游绿洲区可节水2.63亿m3,节水灌溉面积比率增加20%,可节水3.08亿m3,减少的农业用水可以用于弥补生态用水的不足,或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地下水的均衡状态。本文提出干旱区农业应该推行“发展高效节水”与“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并举的政策,以避免出现越节水越缺水的现象。(4)建立了绿洲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获得了玉米和小麦的空间优化布局以种植结构调整结果和作物种植适宜性最大化为主导,建立了基于最小交叉信息熵的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基于ArcGIS平台耦合作物种植适宜性空间分布数据、现状农业土地利用数据以及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等多源遥感信息数据确定综合作物种植适宜性空间分布,确定模型的先验分布概率;将种植结构优化结果作为约束条件,利用最小交叉信息熵原理,确定作物种植面积可分配概率,得到种植结构空间优化布局。该模型耦合了多源遥感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实现了种植结构数量和空间的优化统一,为解决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新的手段。研究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玉米适宜耕种区与现状玉米面积分布大体一致,小麦的适宜耕种区与现状分布差异较大,同时玉米适宜耕种区远远大于小麦适宜区;优化后玉米和小麦高分配概率较优化前更加集中;优化后玉米种植面积在临泽县和高台县应调减,甘州区应调增;优化后小麦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甘州区和临泽县。

伊茹[10](2019)在《老龄化背景下延迟退休政策效果精算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安全运行提出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欧美发达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普遍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随着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日益凸出,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延迟退休年龄也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进一步提出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因此,研究如何制定合理可行的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并科学有效地评估延迟退休效应,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精算理论为基础,综合金融学、保险学、管理学、决策理论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研究延迟退休政策效果评估问题。在微观层面,主要研究延迟退休对职工养老金财富的影响;在中观层面,主要研究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主要研究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最后,综合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政策影响,建立延迟退休政策效果评估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微观层面,研究了延迟退休对职工养老金财富的影响。从养老保险制度“精算中性”评价标准下的养老金财富角度,以制度“中人”为研究对象,依据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利用精算现值理论,建立了职工养老金财富的精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延迟退休对职工养老金财富的贡献率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延迟退休对职工养老金财富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使得男职工养老金财富受损,而且随着退休年龄的提高,男职工养老金财富逐渐减少;退休年龄在65岁之内,男职工退休年龄每延迟1岁,其养老金财富损失率平均增加约3.55个百分点。对女职工而言,退休年龄在66岁之内,延迟退休将使女职工养老金财富增加,当退休年龄延长到61岁时,女职工延迟退休对其养老金财富产生的贡献率达到最大值5.86%。之后,延迟退休对女职工养老金财富的增加效应越来越弱,在67岁之后任何年龄退休,获得的养老金财富都不如在现行退休年龄退休时所获得多。为进一步判断不同因素变化对职工延迟退休后的养老金财富的影响,本文对模型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工资增长率均与延迟退休对职工养老金财富的贡献率之间呈现正向关系,折现率和养老金调整比例均与延迟退休对职工养老金财富的贡献率之间呈现反向关系。(2)在中观层面,研究了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利用精算理论,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精算评估模型,并对我国2018-2048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的贡献率模型,测算了 3种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退休年龄政策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2033年开始出现缺口,缺口将逐年扩大,其中,女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2029年开始出现基金缺口;男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2039年开始出现基金缺口。在此情境下,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减轻基金支付压力。具体而言,在2021-2027年,3种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年度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的贡献率均低于80%。在2022年,3种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的贡献率相对最低,分别为13.78%、13.78%和13.10%。到2033年,3种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弥补基金缺口的贡献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33.31%、888.93%和380.31%。之后,延迟退休对缩减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到2048年,3种不同延迟退休方案的贡献率分别为120.32%、114.28%和84.55%。从男女延迟退休效果而言,男性和女性延迟退休对缩减基金缺口的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男性贡献率低于女性贡献率。3种不同延迟退休方案下,男性和女性延迟退休贡献率相差值分别在18.28%-48.33%、6.82%-47.42%、33.41%-62.21%之间浮动。在2018-2048年,3种延迟退休方案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起到一定缩减作用,并且延迟退休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贡献率在逐年增加。在实施方案1的情况下,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年度贡献率从2021年的9.63%增加到2048年的117.53%。在实施方案2的情况下,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年度贡献率从2021年的9.63%增加到2048年的153.51%。在实施方案3的情况下,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年度贡献率从2021年的9.39%增加到2048年的119%。相对而言,延迟退休方案2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贡献率最大。(3)在宏观层面,研究了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劳动力供给模型,并对我国2018-2048年劳动力供给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贡献率模型,设计了6种不同的延迟退休方案,测算了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贡献率,分析了延迟退休政策对未来劳动力供给规模与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018-2048年,我国劳动力绝对量和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将逐年减少。劳动力绝对量从2018年的7.67亿人逐渐减少至2048年的5.71亿人,共计减少1.96亿人,平均每年减少约632万人。其中,男劳动力从2018年的4.1亿人逐渐减少至2048年的3.3亿人,女劳动力从2018年的3.57亿人逐渐减少至2048年的2.41亿人,男女劳动力分别减少0.8亿人和1.16亿人。由于男女退休年龄存在差异,每年的男女劳动力相差约0.7亿人。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从2018年的54.54%下降至2048年的39.1%,在30年间下降15.37个百分点。如果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在2021-2048年不同延迟退休方案都会增加每年的劳动力供给。如果男女退休年龄逐渐同步延迟到65岁,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贡献率将逐年提高,延迟退休贡献率将从2021年的1.53%逐年增加到2048年的28.45%。(4)最后,综合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政策影响,利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了延迟退休政策效果评估模型。设计3种不同的延迟退休方案,利用延迟退休政策效果评估模型,对3种不同的延迟退休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当三个层面的政策影响同等重要时,方案二效果最好,其次是方案一。当重点考虑中观或宏观层面的政策影响或同时重点考虑中观和其他任一层面的政策影响时,所得结论仍为方案二效果最好,其次是方案一。当重点考虑微观层面的政策影响时,方案三效果最好,其次是方案一。当同时重点考虑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政策影响时,方案二效果最好,其次是方案三。

二、35.5亿还是71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5.5亿还是71亿?(论文提纲范文)

(1)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列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贫困治理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什么是贫困
        二、全球贫困的地区分类与现状
        三、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辨析
        一、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
        二、治理和统治
        三、公共产品和全球公共产品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贫困的产生
        二、解决贫困的手段
        三、国际机制理论、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贫困治理
        四、中国减贫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研究假设、基本观点及章节安排
        一、研究假设
        二、基本观点
        三、章节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思路
第二章 机制化减贫的理论解析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二、交易费用理论
        三、公共选择理论
    第二节 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作用模式
        一、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
        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模式
        三、全球公共产品的的供给模式
        四、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产品筹资模式的探索
    第三节 制度理论语境下的全球贫困治理
        一、国际机制理论
        二、全球治理理论
        三、全球贫困治理: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三章 联合国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机制
    第一节
        一、贫困是人类发展的痼疾
        二、全球化下贫困治理的新路径
        三、贫困治理的多元方式
    第二节 联合国的发展议程和贫困治理路径
        一、联合国的发展理念演进
        二、联合国治理贫困的组织体系和议事规程
        三、发展议程中的联合国与区域合作
    第三节 联合国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
        一、1960—1969,第一个发展十年:重视经济增长
        二、1970—1979,第二个发展十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1981—1990,第三个发展十年:人的全面发展
        四、1991—2000,第四个发展十年: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千年发展目标下的减贫机制及其实施
    第一节 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与千年发展目标
        一、千年计划的形成
        二、千年计划的具体内容
        三、千年计划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千年计划的机制化实施
        一、千年计划的推进
        二、千年计划的实施结果
    第三节 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与挑战
        一、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
        二、千年计划遇到的挑战
第五章 联合国减贫机制运行分析及后2015 议程
    第一节 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
        一、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作用模式
        二、减贫领域不同行为体的行为方式
    第二节 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一、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二、国际筹资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
    第三节 后2015 议程展望
        一、后2015——《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二、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争议
        三、对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评析
第六章 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的减贫历程与成就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减除贫困的治理手段
        三、中国的减贫进程中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一、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二、中国参与全球减贫机制的贡献与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哈佛分析框架理论
    2.1 哈佛分析框架概述
    2.2 哈佛分析框架的内容
    2.3 哈佛分析框架四维度之间的联系
    2.4 哈佛分析框架的优势
第三章 海螺水泥战略分析
    3.1 海螺水泥现状介绍
    3.2 水泥行业分析
        3.2.1 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3.2.2 水泥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3 海螺水泥SWOT分析
第四章 海螺水泥会计分析
    4.1 识别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4.2 会计项目质量分析
        4.2.1 固定资产分析
        4.2.2 货币资金分析
        4.2.3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析
        4.2.4 存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螺水泥财务分析
    5.1 海螺水泥三大财务报表分析
        5.1.1 资产负债表分析
        5.1.2 利润表分析
        5.1.3 现金流量表分析
    5.2 海螺水泥财务指标分析
        5.2.1 偿债能力分析
        5.2.2 营运能力分析
        5.2.3 盈利能力分析
        5.2.4 创现能力分析
        5.2.5 发展能力分析
    5.3 杜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螺水泥前景分析和风险预测
    6.1 海螺水泥的前景分析
        6.1.1 定性分析
        6.1.2 定量分析
        6.1.3 业绩预测
    6.2 海螺水泥的风险预测
        6.2.1 政策风险
        6.2.2 业务经营风险
        6.2.3 市场竞争风险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坚持“T”型战略
        7.2.2 增加科技投入
        7.2.3 扩大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科学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政策研究
        2.1.1 产业政策内涵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2.1 主要研究视角
        2.2.2 主要研究方法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4 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系统理论
        3.1.1 系统内涵
        3.1.2 系统基本特征
        3.1.3 系统基本规律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3.3 公共政策理论
        3.3.1 外部性理论
        3.3.2 公共产品理论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3.4.3 理论框架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1 总体结构
        5.1.1 模型结构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5.2 子系统的构建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5.3.2 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6.1.2 政策工具分析
        6.1.3 政策强度分析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6.3.1 美国地热政策
        6.3.2 冰岛地热政策
        6.3.3 日本地热政策
        6.3.4 经验与启示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6.4.1 政策工具设计
        6.4.2 政策强度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5)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动态预测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意义
        1.1.2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意义
    1.2 水资源承载力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预测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调控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体系及方法
    2.1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框架
        2.1.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2.1.2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2.1.3 水资源承载力作用机理
    2.2 水资源承载力预测与调控方法
        2.2.1 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概述
        2.2.2 Vensim系统动力学模型
        2.2.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调控
    2.3 小结
第三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量质要素现状评价
    3.1 黄河流域概况分析
        3.1.1 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气象概况
        3.1.2 黄河流域水文概况及研究分区
        3.1.3 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3.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3.3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评价
        3.3.1 水量要素承载力现状评价
        3.3.2 水质要素承载力现状评价
    3.4 小结
第四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动态预测与调控
    4.1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1.1 确定系统边界及变量
        4.1.2 模型构建
        4.1.3 模型校验
    4.2 黄河水资源承载力水量要素动态预测结果
        4.2.1 情景一:南水北调西线等调水工程生效前
        4.2.2 情景二:南水北调西线等调水工程生效后
    4.3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量要素动态调控方案
        4.3.1 调控思路
        4.3.2 水量要素调控指标筛选
        4.3.3 调控方案
    4.5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调控建议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附录A-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动态预测与调控研究应用证明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兖州煤业跨国并购联合煤炭案例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并购概念
        2.1.2 绩效概念
    2.2 并购相关理论
        2.2.1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生命周期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章 兖州煤业并购联合煤炭案例简介
    3.1 并购企业简介
        3.1.1 兖州煤业公司简介
        3.1.2 联合煤炭工业有限公司简介
        3.1.3 竞价方嘉能可公司简介
    3.2 并购动因分析
        3.2.1 国家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3.2.2 寻求优质资源提升亚太地区话语权
        3.2.3 改善子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3.2.4 寻求并购协同效应
    3.3 并购过程及并购方案
        3.3.1 达成初始协议
        3.3.2 在博弈中优化交易方案
        3.3.3 转让股权共同开发
        3.3.4 全球融资完成交割
第4章 兖州煤业并购联合煤炭绩效分析
    4.1 短期绩效分析
        4.1.1 确定事件日、窗口期和估算期
        4.1.2 计算预期收益率
        4.1.3 计算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4.2 长期绩效分析
        4.2.1 盈利能力分析
        4.2.2 营运能力分析
        4.2.3 偿债能力分析
        4.2.4 成长能力分析
    4.3 非财务指标绩效分析
        4.3.1 资产质量显着提高
        4.3.2 组织架构趋于合理
        4.3.3 国际煤炭定价话语权逐步提升
        4.3.4 子公司财务状况得以优化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5.2.1 并购要符合企业战略规划
        5.2.2 合理选择并购标的与时机
        5.2.3 设计恰当的融资方式
        5.2.4 并购后进行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8)印度对南亚五国援助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援助与贸易的关系
        二、文献评述
第二章 对外援助与贸易关系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援助与双边出口的传导渠道
        一、因果关系
        二、反向因果关系
    第二节 援助与贸易的其他理论
        一、荷兰病和援助依赖效应
        二、“捆绑”援助
        三、其他机制
第三章 印度与南亚五国贸易与援助发展现状
    第一节 印度的援助现状
        一、基本情况
        二、赠款和贷款援助
        三、技术援助和培训
        四、信贷额度
    第二节 印度对南亚五国的援助
        一、印度对孟加拉国援助
        二、印度对不丹援助
        三、印度对马尔代夫援助
        四、印度对尼泊尔援助
        五、印度对斯里兰卡援助
    第三节 印度与南亚五国的双边贸易
        一、近年来的贸易额及增长
        二、主要贸易产品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构建
        一、基础模型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面板协整检验
    第三节 模型回归
        一、回归结果
        二、结果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结论
        二、研究展望
    第二节 印度对外援助的问题和对中国的启示
        一、存在问题
        二、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及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适度绿洲规模研究进展
        1.2.2 适度农业规模研究进展
        1.2.3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1.2.4 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进展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
    2.1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概念
        2.1.1 绿洲规模与农业规模的内涵与外延
        2.1.2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内涵
    2.2 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的目标、依据
        2.2.1 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的目标
        2.2.2 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的依据
    2.3 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黑河中游绿洲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候条件
        3.1.3 河流水系
    3.2 黑河中游水资源系统要素分析
        3.2.1 降水
        3.2.2 地表水资源
        3.2.3 地下水资源
        3.2.4 黑河中游水资源可利用量
    3.3 黑河中游绿洲演变与水资源的关系
        3.3.1 绿洲土地利用演变分析
        3.3.2 绿洲演变与绿洲水资源的关系
    3.4 黑河中游绿洲演变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态健康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模型构建及应用
    4.1 基本思路
    4.2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模型的建立
        4.2.1 基于绿洲生态健康评价的适度农业规模(SASM-EHA)
        4.2.2 基于绿洲植被圈层的适度农业规模(SASM-OCT)
    4.3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计算结果—以黑河中游为例
        4.3.1 模型情景设置
        4.3.2 模型输入数据
        4.3.3 基于生态健康评价的适度农业规模结果
        4.3.4 基于绿洲植被圈层结构的适度农业规模结果
        4.3.5 不同模型结果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节水高效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
    5.1 不同节水情景节水潜力估算
        5.1.1 节水潜力计算方法
        5.1.2 基于节水措施发展不确定性的节水潜力估算
    5.2 不同情景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5.2.1 不同来水情景和节水情景设置
        5.2.2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
        5.2.3 模型的求解
    5.3 黑河中游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5.3.1 现状种植结构优化对比
        5.3.2 不同情景下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5.3.3 价格波动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绿洲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
    6.1 绿洲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思路
    6.2 基于最小交叉信息熵原理的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的建立
        6.2.1 最小交叉信息熵原理
        6.2.2 基于最小交叉信息熵的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
    6.3 多源数据预处理
        6.3.1 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
        6.3.2 灌区种植结构优化
        6.3.3 作物种植适宜面积分布
    6.4 黑河中游农业种植结构空间优化布局
        6.4.1 单种作物空间优化分布
        6.4.2 种植结构空间优化布局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老龄化背景下延迟退休政策效果精算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生命周期假说
    2.2 精算学理论
    2.3 人口红利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延迟退休对职工养老金财富的贡献率研究
    3.1 养老金财富
    3.2 模型基本假定及说明
    3.3 延迟退休对职工养老金财富的贡献率模型
    3.4 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
        3.4.1 样本选择与参数设定
        3.4.2 基准情形下延迟退休对养老金财富的影响
        3.4.3 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3.4.4 对策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的贡献率研究
    4.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4.2 基于广义DEA方法的养老保险制度绩效评价
        4.2.1 养老保险制度绩效评价模型
        4.2.2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绩效评价
    4.3 延迟退休对基金结余的贡献率模型
        4.3.1 模型的基本假定和说明
        4.3.2 对城镇企业职工基金结余的贡献率模型
        4.3.3 对机关事业单位基金结余的贡献率模型
    4.4 延迟退休对基金结余的贡献率预测分析
        4.4.1 基本假设及参数设定
        4.4.2 延迟退休方案设计
        4.4.3 未来基本养老金收支预测分析
        4.4.4 延迟退休年龄效应分析
        4.4.5 对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贡献率研究
    5.1 中国劳动力供给现状分析
        5.1.1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变化
        5.1.2 人口年龄结构与抚养比
    5.2 人口预测
    5.3 模型基本假定及说明
    5.4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贡献率模型
    5.5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贡献率预测分析
        5.5.1 参数设定
        5.5.2 延迟退休方案设计
        5.5.3 未来劳动力供给的预测分析
        5.5.4 延迟退休年龄效应分析
        5.5.5 对策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延迟退休政策效果评估模型研究
    6.1 多属性决策方法
    6.2 延迟退休政策效果评估模型
        6.2.1 延迟退休政策效果评估问题的描述
        6.2.2 三层面的多属性决策集结算子
    6.3 延迟退休政策效果评估分析
        6.3.1 数据预处理
        6.3.2 政策效果评估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35.5亿还是71亿?(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D]. 骆明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研究[D]. 冉古月. 河北大学, 2020(08)
  •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动态预测与调控研究[D]. 陶佳辉. 南京大学, 2020
  • [7]兖州煤业跨国并购联合煤炭案例绩效研究[D]. 翟鑫. 青海民族大学, 2020(06)
  • [8]印度对南亚五国援助的贸易效应研究[D]. 王欢.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9]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及布局优化研究[D]. 郝丽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10]老龄化背景下延迟退休政策效果精算评估模型研究[D]. 伊茹.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标签:;  ;  ;  ;  ;  

35.5亿还是71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