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长沪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经营思路与模式比较

粤长沪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经营思路与模式比较

一、广东、长春、上海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的运作思路、模式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乔冰彬[1](2020)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是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占领国际竞争新高地的必要举措。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湖北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中南腹地中心位置,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研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更是打造区域竞争高地、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以湖北省12家国家级高新区、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对十堰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随州市、襄阳市、孝感市等省域范围内近40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近60家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总结湖北省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集”而不“群”、规模较小、同质化现象突出,集群层次较低、创新能力较弱、配套发展滞后等,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融通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先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立足湖北省实际,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就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技术、创新、产业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湖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郭书剑[2](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邹鑫[4](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董姝娜[5](2016)在《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集聚与扩散是我国区域成长、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率先集聚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机会剥夺问题的出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关注集聚与扩散的正外部性,而忽略集聚对外部地区发展的剥夺,转移与扩散对外部区域的破坏等负外部性问题。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散与一体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重构的“热点”领域。本文在传统集聚与扩散研究基础上,强调从区域发展正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发达地区对外部区域的发展扩散效应,在西方区域发展扩散理论与实践借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与模式,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我国区域整合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其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逐步收敛,现代区域发展关系的重构,发达地区扩散对落后地区的拉动与支撑,为过度集聚发达地区的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扩散理论研究成果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现实背景,归纳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驱动机制与扩散模式,以长吉区域为例,分析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现状特征,对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由6章构成:第一章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从发展扩散概念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发展扩散理论形成背景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剖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心-外围理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学说、点轴理论与区域外部性理论等区域发展经典理论,阐述了这些基础理论与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关系,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我国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非平衡性的现实基础与主要表现,其次从我国发展扩散的必然性,城乡关系的转变,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观念与文化的变化,区域发展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主要模式。第四章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梳理了交易成本、贸易交流、市场竞争等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长期增长、产业集聚等现代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视角,介绍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联盟、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等我国区域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客观评价了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效果。第五章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剖析了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阐述了长吉城市集聚与扩散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长吉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城镇整体布局以及区域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评价了长吉区域对省域经济发展、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长吉图开放区和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扩散效应。第六章长吉区域一体化整合与重构。这一部分从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东北亚国际合作、我国区域一体化、吉林省经济格局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等方面阐述了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从产业整合格局、城镇整合、功能空间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生态空间整合以及一体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长吉区域整合发展的未来格局。

李景欣[6](2011)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从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建立至今的60年里,科技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带动了城市、地区以及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兴办科技园区,并把兴建科技园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创办科技园区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从20世纪80年代起,面对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我国选择了通过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我国先后建立了8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且迅速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基地,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具有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知识、技术和信息流动迅速等特点,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模式。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指导实践的重大现实意义。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问题。尽管目前学术界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专门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成果相对较少。论文在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经济社会效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总结和借鉴国际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论文首先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界定了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产业集聚的类型与测度,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特征、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论文具体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成本效应、企业产品结构优化效应和合作互补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在评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和总结其发展绩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问题与原因。论文对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中国不同区域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分析,研究了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在创建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条件、园区发展路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共性和特性。论文以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技园、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例研究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以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为例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以韩国大德研究开发特区、新加坡肯特岗科技园、中国台湾地区新竹科技园为例研究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并得出了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启示。论文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从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功能、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市场功能、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体制机制、优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政府职能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体系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陈雄辉[7](2009)在《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认为引言学术交流是学术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产生信息增量的过程。从学术主体来看,学术主体具有平等性、自由性和互补性特点;从交流的过程来看,学术交流具有互动、质疑、争鸣和民主性;从学术交流的内容来看,学术交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从学术交流的结果来看,学术交流结果具有创新性。争鸣、质疑是学术交流的本质特征。

王灏[8](2009)在《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崛起的目标,必须改变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偏低的状况。光电子产业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具有技术水平高、对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贡献大的特点。由于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门槛”条件相对较高,因而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呈现出非均衡格局。因此,分析德国等发达国家光电子企业创新网络特征和演变规律,对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丰富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德国国家研究基金(DFG)项目“新兴经济体的知识吸收和国际竞争力研究——以中国光电子产业为例”(62201094)、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文化环境差异对上海地区中德企业网络构建的影响”(40371033)、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中德激光产业集群与创新网络研究”(2007u321 11)的支持下,通过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并在中德两地开展实地调研,对德国以及我国上海市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发展演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表明,很多学者多从对区域和企业的视角来研究创新网络问题。对于网络联系内容、网络结构和网络演化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于抽象的概括和简单的推理。然而,令人高兴的是,部分学者已经借助实证分析的方法,将研究的重点逐渐从抽象概念的简单描述向创新网络的具体功能和机理分析转移,社会网络定量分析方法和情景模拟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论文在系统评述国内外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分析的理论框架。笔者沿着网络节点、链接、资源,网络构建条件、结构特征和演化的思路,系统地论述了光电子产业的特点和类别,回顾了德国四个重点地区光电子产业网络的形成、发展与演化过程,并将其与中国以及上海的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网络节点特征、产品技术含量、制度环境条件决定着创新网络的类别和特征。光电子产业是比较特殊的高技术产业部门,除了具有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外,还具有技术融合度高、技术合作要求高、产品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则具有产品技术复杂、节点异质程度高的特征。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笔者分析了光电子产业网络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网络链接方式、网络节点空间格局等问题。第二,政府支持下各利益主体的合作研发对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技术的成熟和完善程度、缄默知识的传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直接影响着网络联系的方式和强度。尽管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企业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高水平完善的创新网络也无法一蹴而就。第三,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历史偶然性和路径依赖的双重特征。中介组织为技术创新合作供需双方搭桥牵线,对马歇尔式创新网络的影响十分明显,而对轮轴式创新网络的影响十分有限。第四,政府支持对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发展的影响十分显着。联邦德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除了发挥基层积极性、因地制宜之外,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援助、组织创新合作十分有效。正因为如此,德国四个重要的光电子产业密集区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形态各异的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有力地推动了德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五,我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发展程度较低,自主创新十分有限,多具被动嵌入的特征。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光电子技术和产业基地,但光电子科研机构技术开发能力弱、官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低、企业之间合作意愿不强、对外技术依赖程度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海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健康发展,德国经验对上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玉萍[9](2009)在《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光电子产业是21世纪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的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需求。我国把发展光电子产业作为“十五”规划的重中之重。目前长春光机所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光电子企业群,产品技术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涉及精密机械加工、LED显示、微电子、医疗仪器、激光器等多个领域。本文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查找、总结和分析了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对长春光机所企业群外部发展环境、内部发展环境、SWOT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长春光电子企业群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的战略方案,即: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产业链发展战略、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创新战略、长春光机所所光电子企业群人力资源战略、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市场营销战略。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使长春光机所企业群管理者正确认清发展形势,做到资源整合、扬长避短,更好地赢得企业间的竞争;明确了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未来发展方向,使企业群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减少管理者由于对发展方向理解的不一致带来的风险等。

张宏波[10](2009)在《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机制及空间布局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与工业的发展是相伴的,工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发展是工业发展的支撑,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当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背景下,城市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集群化,城市、产业、园区、集群,一系列的概念交织在一起,构成城市工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要求。面对国内外城市工业发展的形式,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依据自身的特征,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选择合理的工业发展模式。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也需要不断调整,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城市大多体现出不同的工业空间结构特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产业空间——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工业发展的有效发展方式,在工业产业升级、组织联系、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表现出显着的优势;而多个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合理布局,也必将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结构、总量提高、生态环境及和谐发展。本文的工业园区是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以其内在的组织联系为保障,以科技化、生态化和特色化为理想的一种微观尺度的工业区域经济体。本文在对工业园区内涵把握的基础上,从地理学的强项—条件分析入手,全面的分析了工业园区的微观和宏观环境条件。从工业园区微观研究起步,提出了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内在发展机制和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培育策略,再由微观到宏观,以城市为基本地域单元,明晰工业园区发展布局的地域类型,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业园区宏观布局模式,进而分析工业园区对城市整体的影响,突显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背景及现状,探索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培育途径,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原则和布局内容,提出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布局的保障措施。在上述思路的基础上,本文采取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并以理论探索为主,以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并力求在宏观布局研究上有所突破;定性与定量结合,并以逻辑思维研究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上,本文重点构建了工业园区发展机制与空间布局的理论框架。首先在国内外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工业园区的理论框架,诸如工业园区的概念、构成、类型及规模等。其次,全面分析了工业园区发展的环境条件,包括微观环境条件和宏观环境条件,并指出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工业园区的良性运转。第三,强调指出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的内在发展机制,并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推进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对策。第四,在借鉴其它城市工业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中心型、边缘型、卫星城型、乡镇型的地域类型,并分析了不同地域类型的工业园区与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工业类型的关系。并以不同的地域类型为基础,构建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点面状、轴线状、扇状等的布局模式,并分析了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由点面状布局模式到轴线状布局模式,再进一步拓展形成扇状模式的发展过程。第五,依据工业园区的发展机制—空间布局—城市发展的递进思路,本文总结分析了工业园区发展及布局对城市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说明工业园区发展与布局给城市带来的综合优势。在实证研究上,重点研究长春市工业园区的发展背景、条件、优势与问题,长春市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的原则、内容和保障措施等。首先,分析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优势的表现,一是实施了工业园区化的发展战略,二是支柱产业工业园区发展突出,三是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四是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有了突破,五是工业园区产业链初现雏形等,同时指出长春市工业园区也存在着内涵不清晰、面积不规范、布局混乱、地域类型单调、二元结构明显等问题。其次,提出了长春市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培育途径,一是增强工业总量形成合理园区规模,二是依据工业产业链条选择进园企业,三是以轮轴式产业集群为主,四是特色、科技和生态工业集群融合发展。第三,提出了长春市工业园区的“2中心、2扇面、5点面、1轴带”的布局思路。“2中心”即为北部都市工业园区组团和南部工业生产管理控制中心,“2扇面”即沿哈大线布局的西南工业园区组团发展扇面和东北工业园区组团发展扇面,“5点面”是以长春市“大卫星城”建设为依托,九台、德惠、农安、榆树、公主岭等五个县(市、区)级重点工业园区,“1轴带”指长吉工业园区组团发展轴带。

二、广东、长春、上海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的运作思路、模式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长春、上海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的运作思路、模式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5 文献综述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3.2 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3.3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3.4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模式
    3.5 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第4章 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案例
    4.1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4.2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典型案例
第5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5.1 美国“硅谷”协同创新模式
    5.2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
    5.3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模式
    5.4 广东家电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5.5 对湖北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启示
第6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2 企业层面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一、问题的提出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
    二、论文的主要概念解析
    三、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四、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章 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发达国家研究成果的梳理
        一、区域外部性研究
        二、扩散效应研究
        三、扩散模型研究
    第二节 我国研究成果的审视
        一、扩散主体研究
        二、扩散环境研究
        三、扩散方式研究
        四、扩散调控研究
第二章 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心—外围理论
        一、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基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第二节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一、极化—涓滴效应的内涵
        二、极化—涓滴效应展的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学术基础
        二、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三、区域增长极的空间效应
    第四节 梯度推移学说
        一、梯度推移学说的内涵
        二、梯度推移学说的评价
    第五节 点轴理论
        一、点轴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点轴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第六节 区域外部性理论
        一、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外部性的形成条件与作用特征
        三、本文对区域外部性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我国区域发展扩散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
        一、资源禀赋与环境的差异性
        二、产业发展与结构的差异性
        三、区域城镇化的不平衡性
        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
        五、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
    第二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
        一、发达地区过度集聚与扩散需求
        二、城乡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转变
        三、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四、区域交通联系的支撑
        五、区域政策体系的引导
    第三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空间模式
        一、中心—外围的圈层扩散
        二、交通引导的轴带扩散
        三、跳跃式组团扩散
        四、低密度连续蔓延扩散
第四章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传统理论分析框架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贸易交流理论
        三、市场竞争理论
    第二节 现代理论分析的视角
        一、直接投资效应
        二、规模经济效应
        三、长期增长效应
        四、产业集聚效应
    第三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二、厦泉漳城市联盟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
        四、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发展
    第四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的评价
        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差异性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阶段性
        四、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制度限制性
        五、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客观必然性
第五章 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
    第一节 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二、历史基础与时空关联
        三、产业发展差异与互补
        四、城市功能差异与联系
    第二节 长吉城市单体发展的集聚与扩散
        一、长吉二市的集聚发展分析
        二、长吉二市的扩散发展分析
    第三节 长吉区域的形成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二、区域人口与城镇整体布局
    第四节 长吉区域发展扩散效应
        一、长吉区域与吉林省域经济发展
        二、长吉区域与吉林中部城市群发展
        三、长吉区域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四、长吉区域与哈长城市群发展
第六章 长吉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空间重构
    第一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区域背景
        一、东北亚国际合作区位优越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格局逐渐成型
        三、吉林省经济空间格局亟需协调
        四、“长吉图”国家战略的政策机遇
    第二节 长吉区域产业整合格局
        一、产业体系的构建
        二、产业空间的整合
        三、产业部门的融合
        四、产业发展的创新
    第三节 长吉区域城镇整合与一体化
        一、区域城镇等级体系的调整
        二、区域城镇职能结构的转变
        三、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长吉区域功能空间的整合
        一、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
        二、重点功能空间的发展
        三、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
    第五节 长吉区域基础设施的整合
        一、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
        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三、区域市政设施的整合
        四、提升区域信息功能
    第六节 长吉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一、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价
        二、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三、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
    第七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一、政府管理调控的创新
        二、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三、区域协调机制的创新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点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一、高新技术企业
        二、高新技术产业
        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第二节 产业集聚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
        一、产业集聚
        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
第二章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一、集聚技术创新资源
        二、引发技术创新合作
        三、形成技术创新网络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成本效应
        一、降低生产成本
        二、节约交易成本
        三、减少融资成本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合作互补效应
        一、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知识的溢出和共享
        二、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人员的交流和互助
        三、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之间要素的合作和互动
    第四节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产品结构优化效应
        一、有利于产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二、有利于企业建立产品结构的优化模式
        三、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环境
    第五节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
        一、规模经济效应
        二、有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三、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建立与发展
        四、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创立与发展
第三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绩效
        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绩效
        二、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
        三、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
第四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问题与原因
    第一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产业集聚程度不高
        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企业根植性差
        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
        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间出现新的产业同构性
        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外资依存度高
        六、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不平衡
    第二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行政推动
        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缺乏科学的产业职能分工
        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创新体制不健全
        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缺乏良好的产业集群文化
第五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区域比较
    第一节 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
        一、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
        二、上海张江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
        三、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的发展
        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的发展
        五、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的发展
        六、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的发展
        七、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共性
        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创建模式
        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形成条件
        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路径
        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发展中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特性
        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的条件各有不同
        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第六章 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
        一、美国硅谷产业集聚的发展
        二、英国剑桥科技园
        三、日本筑波科学城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以印度为例
        一、班加罗尔科技园发展概况
        二、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三节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一一以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为例
        一、韩国大德研究开发特区
        二、新加坡肯特岗科技园
        三、中国台湾地区新竹科技园
    第四节 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启示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高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中的作用
        二、鼓励风险投资,为园区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三、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合作网络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知识流动
第七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
        一、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二、创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区域品牌
        四、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招商引资理念
        五、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绿色环境
    第二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一、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功能
        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
        三、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四、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市场功能
        五、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优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政府职能
        七、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后记

(8)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现状与问题
    1.2 创新与网络的概念
    1.3 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结构
    1.4 研究的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2.1 创新活动的网络化
    2.2 技术创新的地区化
    2.3 产业集聚与企业结网研究
    2.4 创新网络理论
    2.5 创新网络演化的相关理论
    2.6 小结
第3章 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结构研究方法
    3.1 社会网络理论
    3.2 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要素构成
    3.3 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指标
    3.4 影响网络结构特征的因素
    3.5 创新网络的刻画和描述
第4章 光电子产业的特征与格局
    4.1 光电子科学技术与产业特征
    4.2 光电子产业及其全球空间分布
第5章 全球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
    5.1 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简况
    5.2 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形态
    5.3 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及其结构分析
    5.4 光电子产业区域创新网络研究案例
第6章 德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
    6.1 德国光电子科学技术与产业概览
    6.2 德国的光电子产业的地区发展概况
    6.3 影响德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因素
    6.4 德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与特征
    6.5 德国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
    6.6 小结
第7章 上海市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
    7.1 中国光电子技术与产业背景
    7.2 上海市光电子技术机构与企业
    7.3 上海光电子技术与产业创新网络链接
    7.4 网络中介组织建设
    7.5 浦东新区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现状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中国激光与光电子相关技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9)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简述
    2.1 战略管理相关概念
    2.2 企业发展战略的内容
    2.3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第三章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3 竞争对手分析
第四章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内部环境分析
    4.1 长春光机所概况
    4.2 长春光机所创办企业情况
    4.3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现状
    4.4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资源情况
    4.5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管理情况
    4.6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人力资源情况
    4.7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财务情况
第五章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SWOT 分析
    5.1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优势分析
    5.2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劣势分析
    5.3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机会分析
    5.4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威胁分析
第六章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战略实施
    6.1 战略定位与目标
    6.2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产业链发展战略
    6.3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创新战略
    6.4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人力资源战略
    6.5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市场营销战略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10)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机制及空间布局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工业园区理论及概念辨析
    第一节 国内外工业园区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一、国外工业园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二、中国工业园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第二节 工业园区概念辨析
        一、工业园区的概念
        二、工业园区的构成
        三、工业园区的类型
        四、工业园区规模
        五、工业园区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 城市工业园区发展与布局研究
    第一节 城市工业园区环境条件分析
        一、城市工业园区微观环境条件分析
        二、城市工业园区宏观环境条件分析
    第二节 城市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机制
        一、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二、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关系分析
        三、强化城市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机制研究
    第三节 城市工业园区的地域类型与布局模式
        一、城市工业布局的实证及对工业园区布局的启示
        二、城市工业园区地域类型的划分
        三、城市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模式
    第四节 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
        一、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驱动作用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驱动作用分析
        三、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驱动作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第四章 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与布局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背景研究
        一、研究地域范围的确定
        二、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时空背景
    第二节 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条件及现状
        一、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条件分析
        二、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第三节 长春市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
        一、增强工业总量形成合理园区规模
        二、依据工业产业链条选择进园企业
        三、以轮轴式产业集群为主,多种集群方式并存发展
        四、特色、科技和生态工业集群融合发展
    第四节 长春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研究
        一、长春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原则
        二、长春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模式
        三、长春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 基本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主要创新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广东、长春、上海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的运作思路、模式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D]. 乔冰彬. 长江大学, 2020(02)
  • [2]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5]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D]. 董姝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6]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D]. 李景欣. 武汉大学, 2011(04)
  • [7]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A]. 《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陈雄辉. 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 2009
  • [8]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进研究[D]. 王灏.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9]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战略研究[D]. 吴玉萍. 吉林大学, 2009(08)
  • [10]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机制及空间布局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张宏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粤长沪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经营思路与模式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