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气球——中国上空最早的飞机

“山田”气球——中国上空最早的飞机

一、“山田”式气球——中国上空最早de航空器(论文文献综述)

姚春海[1](2019)在《从气球到飞机的蜕变:近代日本军事航空力量诞生的历史轨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军事航空力量始于气球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初,随着欧美航空技术的提高,日本军界人士开始不断关注航空的发展并倡议军方进行研究。1909年7月日本陆海军共同成立了临时军用气球研究会开展此项研究。不过,由于此时军用飞机尚未研发,研究会初期研究的重点是飞船。随着欧美国家军用飞机的出现,日本也逐步转向飞机研究。1914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初兴的航空力量被军方运用于远东战场的对德作战之中,并获取了初步的航空作战经验。航空初战后,日本成立航空大队,标志着其首批航空力量诞生。

范志强[2](2018)在《临近空间大气环境探测资料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临近空间位于航空器飞行高度与轨道飞行器飞行高度之间,是空天一体化作战不可或缺的中间平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及独特的军事应用价值。临近空间范围内也有包括大气温度、密度以及风场的天气尺度的显着变化,这些变化对平流层飞艇、高超声速飞行器等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飞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研制与应用迫切需要相应的临近空间气象保障。临近空间大气环境探测资料的分析应用是临近空间气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临近空间天基卫星遥感探测技术与空基气象火箭落球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研究了卫星遥感资料误差特征、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变分融合、无线电掩星观测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修正、气象火箭落球探测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工作概括如下:(1)综合分析临近空间内SABER卫星观测资料与COSMIC掩星观测资料的温度误差特征,为临近空间多源卫星观测资料的变分融合提供误差基础。首先利用高分辨率无线电探空资料验证了两种卫星观测资料在32 km以下较高的探测精度。其次对COSMIC观测数据与SABER观测数据进行相互比较,发现两种卫星的观测资料的温度数据随高度的变化特征总体一致,两者间的温度偏差存在随高度、纬度和季节变化的分布特征。最后结合两者之间的温度偏差与COSMIC掩星折射率误差数据计算COSMIC观测数据与SABER观测数据的温度误差矩阵,计算结果表明,COSMIC温度标准误差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低平流层的温度标准误差约为0.5 K,在40 km时它们大多大于3.5 K,且最大误差值约为5.5 K;在平流层SABER的探测精度较高,其温度标准误差大部分在03.5 K之间,在40km处温度标准误差小于1 K。(2)基于克里格插值方法对SABER温度观测数据和COSMIC温度观测数据进行变分融合,获取15 km40 km高度范围内全球大气温度分析场,其中变分融合时使用的误差协方差矩阵来自第三章中两种卫星温度观测数据误差统计结果。交叉对比的结果表明:变分融合后的温度场在15 km35 km高度范围内与COSMIC观测温度场较为一致,两者之间的平均温度偏差在-1 K到1 K之间,标准偏差在3K到4 K之间;而在35 km40 km高度范围内变分融合后温度场与SABER温度场更为一致,两者之间的平均温度偏差在0 K0.5 K范围内,标准偏差在1.8 K2 K范围内。变分融合后的温度场很好地综合了SABER观测数据在40 km附近的高精度优点和COSMIC观测数据在15 km30 km范围内的高精度优点,两种卫星观测数据的融合效果明显。(3)以NRLMSISE-00大气经验模式和NeQuick电离层模式为大气背景,基于Abel积分方程建立模拟掩星弯曲角及其电离层残差的模型,该模型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电离层残差随高度逐渐增加,并与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关系密切。利用该模型验证Healy and Culverwell(2015)提出的新电离层修正方法,即在原来的双频弯曲角线性组合的基础上加入新项κ(a)(αL1(a)-αL2(a))2以削弱电离层残差;本文通过表征κ值随地方时、纬度、高度和太阳活动水平的变化特性来改进此电离层修正方法,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弯曲角电离层修正方法能更好的消除电离层残差,当新的κ值被应用于弯曲角电离层修正时,在白天时间、40°N纬度区域、太阳活动水平为F10.7=210的条件下,模拟的大气掩星观测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从大约5×10-8 rad下降到1×10-9 rad。(4)针对气象火箭落球探测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包括空气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大气温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由大气密度廓线反演大气温度廓线的计算方法并统计分析了其中的系统误差;然后基于落球探测基本原理、空气阻力系数计算方法与大气温度计算方法建立完整的气象火箭落球探测大气参数反演系统,最后用一次飞行试验数据验证了该大气参数反演系统,其结果表明大气参数反演系统有效可靠,通过飞行试验数据反演获得的风场数据较为准确,而由于阻力系数的不确定性,大气密度与大气温度计算结果均存在一定的误差。

祁颢[3](2017)在《民国航空史》文中研究表明新旧交替年的飞行秀飞行京济航线的维梅式运输机环龙坠机同年,内忧外患的大清国走向山穷水尽。此前,多地观测到彗星"见于东方,红光甚远",坊间纷纷传言此乃"乱世""兵戈"之兆,革命党人其实已在南方发动数轮武装起义。无论是革命者还是被革命者,都意识到了航空器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清政府先后选派厉汝燕、秦国镛、刘佐成等人赴英、法、日学习航空。1908年2月,湖北陆军第八镇首先装备日制山田式气球1只,以此成立气球

王建明[4](2012)在《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随着飞机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各国逐渐意识到其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在1908~1949年的41年间,中国各级政府多次选派留学生赴英、美、苏、法等国学习先进的军事航空技术和飞机制造技术。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派遣了3000多名留学生赴国外学习航空科学知识与军事航空技术。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之后,大多投身军事航空建设中,为我国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有四种主要类型:第一种是出于个人志愿自发地学习航空科技;第二种是海军和航空部门选派的航空留学生;第三种是赴美受训的留学生;第四种是从高校系统派遣出来的留学生。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既有中央政府派遣,也有地方政府派遣,既有军事航空部门派遣,也有由海军部门以及教育部门派遣,他们之中既有公费留学生,也有自费留学生。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长达数年,有的只有2~3月,其留学国别主要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加强了留学教育的管理,使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事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本文主要从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留学生与近代军事航空思想,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工业,以及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用航空教育与训练等四个重要方面着手,重点探讨留学生与中国军事航空关系。文章最后一章是整个论文的结语部分,它简单比较了航空留学生、华侨航空人员以及外国在华航空人员三者的关系,重点探讨了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史上的地位、角色与功能。笔者认为由于这些航空留学生拥有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和高超的飞行驾驶技术,回国后很快成为我国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许多留学生担任航空署(航空委员会)的重要职务和空军部队的高级将领,成为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主导了近代中国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留学生在介绍引进西方的军事航空思想以及对中国传统军事理论改造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西方先进的军事理论运用于中国军事航空与国防建设实际工作中,并与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以战争的演变来丰富战争的理论,促进了中国军事航空思想的发展。一些学习航空工程的留学生归国之后,积极参与近代航空工业的创建与发展,积极创建航空科研机构和飞机制造厂,担任飞机制造厂的主要领导者和重要的技术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开展新飞机研制工作,为我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些赴国外学习飞行技术的留学生,成为空军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建空军新兵种的核心力量以及空军教育与训练的重要力量。总之,航空留学生是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开创了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新局面,同时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演进与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彤,李源源,茅志义[5](2009)在《浮空器学科专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一、引言浮空器是轻于空气的航空器,主要靠空气浮力产生的静升力克服自身重量升空。总体上,浮空器分为气球和飞艇两类。气球是指没有动力装置的浮空器,而飞艇是自带动力装置、可操纵的浮空器。气球又可分为自由气球和系留气球。自由气球随风飞行、系留气球则利用缆绳系留固定在地面设施上。飞艇根据浮空高度,可分为对流层飞艇和平流层飞艇;按照驾驶方式,可分为有人驾驶飞艇和无人驾驶飞艇。

朱子勤[6](2006)在《国际航空运输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整体结构上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前言部分简明的介绍了航空运输方式出现后带来的各种法律问题,引出了解决法律冲突的两种方法:冲突法调整方法和统一实体法调整方法,指出了研究国际航空运输法律适用问题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论”,本章首先以航空器作为切入点,对国际公约与国内立法中所确立的航空器国籍与登记原则以及航空法的概念和渊源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际航空运输关系中存在的法律冲突问题,提出了解决国际航空运输关系法律冲突的两种方法:冲突法解决方法和统一实体法解决方法。文章认为,在国际航空运输领域,统一实体法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解决国际航空运输纠纷的主要方法。由于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主要以双边体系为主,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建立全新的国际航空运输多边管理体系,本章最后总结了国际社会将航空运输纳入WTO所进行的尝试,明确指出,虽然建立航空运输多边化体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只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国际航空运输多边化的全新管理体系将在WTO框架内最终实现。 第二章和第三章对国际航空运输关系的统一实体法调整进行研究。之所以将统一实体法调整放在冲突法调整的前面,主要考虑到两种方法在解决国际航空运输关系时的适用顺序,统一实体法的优先与强制性适用是国际航空运输法律调整的主要特点。调整国际航空运输的主要私法条约是以1929年华沙公约为主的“华沙体制”和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文章在第二章简明的论述了航空私法条约的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公约所规定的承运人责任制度和管辖权依据,对统一实体法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使之更加清晰。 第三章对统一实体法在具体适用过程中争议较大的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四个问题是:1、关于“事故”的界定;2、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3、延误问题;4、不方便法院原则的运用问题。文章认为,构成航空器上的“事故”须有两个要件,一是事故的发生是意外的、不可预见的、航空器的正常运行之外的;二是与航空器的运行有一定的关联。关于精神损害,法院应该首先考虑法律的文义和目的,如果原告所承受的精神伤害被证明与事故有关,那么毫无疑问就需要

何民[7](2001)在《“山田”式气球——中国上空最早de航空器》文中指出人类实现航空航天的梦想是从气球开始的,人类最早的军事航空也是从气球开始的……

二、“山田”式气球——中国上空最早de航空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田”式气球——中国上空最早de航空器(论文提纲范文)

(1)从气球到飞机的蜕变:近代日本军事航空力量诞生的历史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航空研究的兴起:气球的研究与应用
二、日本军界对飞行器军事价值的初期认识:重飞船、轻飞机
三、陆海军航空研究的启动:从气球研究到飞机研究的转变
四、日本对德航空作战与航空大队的组建
结语

(2)临近空间大气环境探测资料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线电掩星观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气象火箭落球探测研究现状
    1.3 主要存在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临近空间大气结构
    2.2 Abel变换原理
    2.3 气象火箭落球探测原理
    2.4 三维变分同化理论
第三章 临近空间TIMED/SABER观测数据与COSMIC观测数据误差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匹配时间和匹配距离
        3.2.3 个例比较方法
        3.2.4 统计比较方法
        3.2.5 误差矩阵计算方法
    3.3 比较卫星观测数据与无线电探空数据
        3.3.1 COSMIC无线电掩星观测与无线电探空数据的对比结果
        3.3.2 SABER探测数据与无线电探空数据的对比
    3.4 比较COSMIC观测数据与TIMED/SABER观测数据
        3.4.1 数据匹配情况
        3.4.2 COSMIC数据与SABER数据的个例比较与统计对比
        3.4.3 COSMIC数据与SABER数据温度偏差随季节的变化
        3.4.4 COSMIC数据与SABER数据温度偏差随纬度的变化
    3.5 卫星观测数据误差矩阵计算结果分析
        3.5.1 COSMIC无线电掩星观测数据的温度误差矩阵计算结果分析
        3.5.2 全球区域COSMIC数据与SABER数据统计对比结果分析
        3.5.3 TIMED/SABER观测数据温度误差矩阵计算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近空间多源卫星观测数据的变分融合研究
    4.1 引言
    4.2 变分融合方法
    4.3 试验方案
    4.4 误差协方差矩阵构建
    4.5 变分融合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线电掩星观测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修正研究
    5.1 引言
    5.2 经验模式介绍
    5.3 大气掩星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仿真模型
    5.4 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临近空间气象火箭落球探测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空气阻力系数计算
    6.3 大气温度廓线计算方法研究
        6.3.1 计算原理
        6.3.2 方法比较
        6.3.3 误差统计
    6.4 大气参数反演系统设计
    6.5 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及其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 选题的由来
        二、 有关概念的界定
        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况
        一、 相关重要着作与资料的研究综述
        二、 重要研究论文综述
        三、 留学生的传记与回忆录类着作
        四、 重要的学位论文综述
        五、 台湾和国外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其总体构思
第一章 我国近代军事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第一节 清末到北洋时期我国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一、 近代世界军事航空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 清末民初我国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历史背景
        三、 清末及北洋时期中央政府派遣的航空留学生
        四、 广东空军的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五、 东北空军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第二节 抗战前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一、 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和加强对航空留学生的管理
        二、 抗战前国民政府派遣航空留学生的概况
        三、 地方实力派派遣航空留学生的概况
        四、 抗战前我国航空留学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我国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一、 修改一些航空留学的规章制度
        二、 出现空军官兵赴国外受训的新军事留学形式
        三、 赴英国和美国学习航空工程人员概况
    第四节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特点
        一、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四种主要类型
        二、 我国派遣航空留学生主要国别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
        三、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事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四、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复杂性、多样性
第二章 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
    第一节 推动我国早期航空机构和制度的初步建立
        一、 促进我国早期航空机构的建立
        二、 推动我国早期航空法规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推动我国近代航空行政机构的统一
        一、 积极呼吁航空行政机构的统一
        二、 策划组织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三、 领导广东空军北飞,促进空军全国统一
        四、 参与中央航空机构创建,促进航空行政全国统一
    第三节 担任我国中央航空机构的重要职务
        一、 担任航空委员会或航空署的重要职务
        二、 担任空军部队的高级将领
        三、 担任空军高级机械技术官员
    第四节 主导建立近代军事航空机构、制度和法令
        一、 主导了一些军事航空机构的组建与改革
        二、 主导航空发展规划的制订
        三、 介绍欧美发达国家的航空政策与航空现状
        四、 主导建立一些重要的航空规章制度
    第五节 参与空军新兵种的组建
        一、 尝试组建海军航空兵
        二、 参与组建空军雷达部队
        三、 参与组建重型轰炸部队
        四、 参与组建空中照相侦察部队
第三章 留学生与近代军事航空思想
    第一节 留学生与航空救国主张
        一、 孙中山与航空救国主张
        二、 航空救国思想对留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影响和推动航空救国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留学生与独立空军思想
        一、 孙中山介绍和引进独立空军思想
        二、 蒋介石的独立空军理论
        三、 蒋百里的空军独立理论
        四、 留学生从各种角度提出了空军独立想法
        五、 我国陆海空三军体制的正式形成
    第三节 留学生介绍和引进现代制空权理论
        一、 留学生翻译和介绍杜黑的制空权理论
        二、 蒋介石提出“无空防即无国防”观点
        三、 留学生提出了许多具体夺取制空权的方法
    第四节 留学生引进和提出许多现代化空军作战理论
        一、 留学生对空军战略建设的构想
        二、 留学生提出许多先进的空军战术构想
第四章 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工业
    第一节 留学生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一、 留学生与中国早期飞机的研制
        二、 留学生与海军飞机工程处的飞机研制
    第二节 留学生与抗战前的航空工业
        一、 留学生与海军制造飞机处的飞机研制
        二、 留学生与上海航空工厂的创立与发展
        三、 留学生与首都航空工厂的飞机研制
        四、 留学生与广东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五、 留学生与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六、 留学生与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七、 留学生与广西航校飞机修理厂的飞机研制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留学生与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
        一、 留学生与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
        二、 留学生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
        三、 留学生与垒允飞机制造厂
        四、 留学生与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
        五、 留学生与贵州大定发动机厂
        六、 留学生与近代降落伞的生产
        七、 留学生与中国航空研究院
    第四节 我国近代军事航空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一、 内乱、战争以及政局的不稳
        二、 缺乏经费,更缺乏远大航空计划
        三、 基础工业的落后
        四、 飞机试飞员的严重缺乏
        五、 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
第五章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用航空教育与训练
    第一节 留学生参与近代航空学校的组建
        一、 秦国镛与南苑航空学校的组建
        二、 黄秉衡、毛邦初和钱昌祚等组建中央航空学校
        三、 汪强与空军幼年学校的组建
        四、 钱昌祚与王仕倬组建中央航空机械学校
        五、 董泽积极倡导筹建云南航空学校
        六、 林伟成和陈卓林等筹建广西航空学校
    第二节 留学生广泛任职于各航空学校
        一、 留学生任职南苑航空学校的情况
        二、 留学生任职中央航空学校的情况
        三、 留学生任职中央航空机械学校的情况
        四、 留学生任职广东航校的情况
        五、 留学生任职广西航空学校的情况
    第三节 充当空军基层训练教育的重要力量
        一、 组织领导空军部队进行日常训练
        二、 担任空军基层部队的飞行教官
        三、 将先进的训练方法引进到空军基层教育训练中
    第四节 编译出版航空杂志与书籍
        一、 创办军事航空杂志
        二、 撰写军事航空论文
        三、 编译出版航空教材和着作
        四、 翻译和引进西方军事航空知识
第六章 结语:留学生在近代军事航空史上地位作用及启示
    第一节 留学生在中国军事航空上的几个重要特征
        一、 与华侨、外国在华航空人员相比航空留学生的人数相对较多
        二、 与华侨航空人员相比,留学生的地域分布较广
        三、 留学生担任的职务较高、地位较高
        四、 留学生在对日作战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
        五、 留学生、华侨与外国在华航空人员存在密切联系
    第二节 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建设上的地位与作用
        一、 开创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新局面
        二、 促进中国军事航空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三、 近代中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人和重要技术骨干
        四、 军事航空教育与训练的重要力量
        五、 为新中国军事航空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节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的启示与思考
        一、 重视留学生派遣,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二、 报效祖国是留学生选择回国和献身航空的重要原因
        三、 把军事航空建设放在国防建设的突出位置
        四、 必须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航空工业
        五、 必须要有远大科学的航空发展规划
        六、 构建良好的航空人才使用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和征引书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6)国际航空运输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航空器与航空法
        一、航空器概述
        二、航空法的概念
        三、航空法的渊源
    第二节 国际航空运输关系中的法律冲突问题
        一、国际航空运输关系法律冲突之所在
        二、解决国际航空运输关系法律冲突之方法
    第三节 国际航空运输纳入WTO之努力
        一、现行国际航空运输体系之不足
        二、建立国际航空运输多边体系的尝试
        三、对国际航空运输纳入WTO框架的展望
第二章 国际航空运输关系的统一实体法调整(一)
    第一节 调整国际航空运输的私法条约
        一、1929年华沙公约
        二、华沙公约之修订
        三、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
    第二节 公约所确立的承运人责任制度
        一、归责原则
        二、责任限制原则
        三、责任限制原则的例外
    第三节 公约所确立的管辖权依据
        一、华沙公约关于管辖权的规定
        二、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的管辖权
第三章 国际航空运输关系的统一实体法调整(二)
    第一节 关于“事故”的界定
        一、“事故”的定义
        二、美国法院对“事故”的解释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一、华沙公约下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二、美国的司法实践
        三、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的修订
    第三节 延误
        一、航班延误的界定与判断
        二、国际公约有关延误的法律规定
        三、欧盟有关延误的法律规定
    第四节 不方便法院原则在国际航空运输领域中的运用
        一、不方便法院原则的产生
        二、不方便法院原则运用于航空运输领域的司法实践
        三、对蒙特利尔公约下不方便法院原则运用的思考
第四章 国际航空运输关系的冲突法调整
    第一节 航空器物权关系的冲突法调整
        一、航空器所有权的冲突法调整
        二、航空器抵押权的冲突法调整
        三、航空器优先权的冲突法调整
    第二节 国际航空运输合同关系的冲突法调整
        一、国际航空运输合同与运输凭证
        二、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的主要法律适用原则
    第三节 国际航空侵权关系的冲突法调整
        一、航空器内部侵权行为的冲突法调整
        二、航空器碰撞的冲突法调整
        三、因航空器事故致旅客伤亡或物品毁损的冲突法调整
        四、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冲突法调整
第五章 我国在国际航空运输领域的立法与实践
    第一节 我国调整国际航空运输的立法现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相关规定
        二、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
    第二节 国际航空运输领域相关司法案例评析
        一、统一实体法之适用
        中国公民陆红诉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案
        二、冲突法之适用
        香港公民高树涛诉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案
    第三节 修改我国《民用航空法》的几点设想
        一、关于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额问题
        二、《民用航空法》应否单独成章规定法律适用问题
        三、我国关于航空运输关系法律适用规定之不足与完善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四、“山田”式气球——中国上空最早de航空器(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气球到飞机的蜕变:近代日本军事航空力量诞生的历史轨迹[J]. 姚春海. 史学集刊, 2019(03)
  • [2]临近空间大气环境探测资料分析研究[D]. 范志强.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3]民国航空史[J]. 祁颢. 齐鲁周刊, 2017(20)
  • [4]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D]. 王建明. 南开大学, 2012(07)
  • [5]浮空器学科专业发展研究[A]. 李彤,李源源,茅志义. 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08-2009), 2009
  • [6]国际航空运输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 朱子勤. 中国政法大学, 2006(10)
  • [7]“山田”式气球——中国上空最早de航空器[J]. 何民. 兵器知识, 2001(01)

标签:;  ;  ;  ;  ;  

“山田”气球——中国上空最早的飞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