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是未来的抗癌药物

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是未来的抗癌药物

一、组蛋白脱乙酰化抑制剂是未来的抗癌药物(论文文献综述)

孙丽芳[1](2021)在《靶向外毛细胞Prestin的PLGA纳米粒拮抗急性听力损失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听力损失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感觉障碍,是许多内耳疾病的临床表现。内耳感觉毛细胞受损或丢失是引起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但哺乳动物的内耳缺乏增殖或再生能力。因此,一旦内耳感觉毛细胞受损或丢失将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生,很难挽救。目前,纳米递药系统在内耳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显示出向内耳递送各种治疗剂的巨大潜力,但如何有效的将药物递送至基底膜顶回毛细胞是耳科学专家面临的重大挑战。通常认为,药物经局部给药后会聚集在基底膜底回毛细胞,然后在鼓阶外淋巴中慢慢扩散至中回和顶回毛细胞,主要发挥防治高频听力损失的作用。但如何设计一种递药系统使其能够有效地靶向基底膜顶回毛细胞防治低频听力损失还不清楚。Prestin是在内耳外毛细胞侧膜上特异性表达的跨膜蛋白,具有增强外毛细胞的电动性、提高听力敏感性的特点,为主动靶向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提供了可能。本课题以PLGA纳米粒为递送载体,选择靶向肽A665和亲水性物质P407对纳米粒进行修饰,先对其体内靶向性进行考察,随后分别载两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研究该纳米粒拮抗豚鼠急性听力损失的作用,期望为临床听力损失的治疗提供新思路。首先采用经典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纳米粒,以荧光物质香豆素-6为示踪物质,在体外HEI-OC1细胞模型中考察纳米粒摄取特性。结果显示,纳米粒均能被细胞有效摄取,但经A665修饰的PLGA NPs在胞核有明显的分布,表明A665能够促进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随后在体内通过两种局部给药方式考察不同修饰的纳米粒在耳蜗圆窗膜和基底膜的分布。经圆窗龛给药后,PLGA NPs在圆窗膜分布最多,其余三组纳米粒分布较少且无明显差别。经A665修饰的纳米粒与不经修饰的纳米粒相比在基底膜顶回毛细胞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同时,A665-PLGA NPs和A665/P407-PLGA NPs的底回和顶回之间的纳米粒分布量存在显着性差异。此外,纳米粒经圆窗膜直接注射给药后,也出现了相同趋势。以往的研究通常表明纳米粒聚集分布在基底膜底回和中回毛细胞,因此,我们推测A665具有靶向基底膜顶回毛细胞的能力。为了深入研究该纳米递药系统在基底膜的分布规律,以修饰A665的罗丹明B和纳米粒包载的香豆素-6为示踪物质,通过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共定位分析进一步研究A665修饰的纳米粒在基底膜三回外毛细胞的分布量,验证A665的靶向能力。结果显示,在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下,A665修饰的纳米粒在基底膜的分布趋势均为底回<中回<顶回,即存在逆向分布的趋势,侧面说明prestin可能较多地分布在基底膜顶回外毛细胞。随后,为了研究纳米粒的靶向机制,我们采用石蜡切片和免疫荧光的方法在耳蜗组织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进行机制考察。值得注意的是,经A665修饰的纳米粒会较多地聚集在Corti器,A665和prestin的免疫荧光研究揭示了其靶向机制是通过prestin介导的。为考察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应用于听力损失治疗的潜在能力,分别载入两种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姜黄素和丁酸钠),考察其对豚鼠急性听力损失模型的耳保护作用。通过基底膜铺片和听性脑干反应评价载药纳米粒拮抗豚鼠急性听力损失的作用,在所有检测频率下(4 k Hz、8 k Hz、Click)载药纳米粒均具有明显的耳保护作用(P<0.001)。特别地,经A665修饰的载姜黄素纳米粒与原料药或未修饰的纳米粒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基底膜的形态学分析,证实该纳米粒产生几乎完全的耳保护作用。虽然载丁酸钠纳米粒的耳保护作用弱于原料药,但经A665修饰后能够明显降低其听力阈值和减少内耳毛细胞的丢失,提示经A665修饰的纳米粒在治疗听力损失方面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为考察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在听力损失应用中的安全性,以HEI-OC1细胞为模型考察空白纳米载体(不载药的对照组)的细胞毒性,均显示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随后以斑马鱼胚胎为毒性研究模型,考察纳米粒在96 h内对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存活率、致畸率、体长和神经丘毛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均无明显的斑马鱼胚胎毒性。进一步采用体内豚鼠动物模型,通过听功能和形态学评价考察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用于耳部给药的安全性,结果均显示出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提示其可作为临床应用的潜在治疗剂。综上所述,本课题证明了经A665修饰PLGA纳米粒具有靶向耳蜗外毛细胞的prestin的能力,顶回尤甚,并且负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靶向纳米粒对卡那霉素联合呋塞米诱导的听力损失提供几乎完全的耳保护作用。本课题首次研究了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PLGA纳米粒拮抗豚鼠急性听力损失的作用,为未来临床治疗听力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宋潼潼[2](2021)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调控心肌梗死大鼠胶原表达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心肌梗死后修复与纤维化是影响心肌梗死预后的关键因素。心肌梗死早期胶原纤维的形成可防止心脏破裂,但胶原的过度沉积可导致心肌纤维化,影响心肌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寻找梗死后心肌胶原沉积的调控机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作为机体的“内分泌器官”,其菌群结构与代谢产物可能参与影响心血管疾病过程中心肌结构与功能。肠道菌群可能是干预心肌梗死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会增加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并导致预后不良。然而,联系肠道菌群参与心肌梗死后胶原纤维组织形成中的通讯机制尚未阐明。肠道菌群通过多种生化信号和代谢产物与宿主远隔器官进行信息传递。短链脂肪酸(如丁酸、丙酸和乙酸)是肠道菌群分解膳食纤维生成的主要功能性代谢产物,参与机体生物学功能;其中丁酸通过与受体结合或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的活性影响机体功能。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减小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我们推测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丁酸等代谢产物抑制HDACs活性,影响心肌梗死后胶原表达,在心肌梗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实验目的:探究肠道菌群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明确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通过肠心轴对心肌梗死大鼠胶原表达的影响;筛选及验证心肌梗死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基于HDACs的作用靶点。实验方法:1.明确肠道菌群对心肌梗死后胶原表达的影响。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抗生素混合物(Antibiotic cocktail,ABX)处理抑制肠道菌群,在心肌梗死后的第7、14、21和28天收集大鼠的粪便样本,通过16S r 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多样性、组成及丰度的改变。通过HE染色方法评估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损伤,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心肌胶原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胶原相关蛋白表达。2.观察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对心肌梗死后胶原表达的影响。应用GC-MS技术测定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短链脂肪酸(丁酸、丙酸和乙酸)含量,明确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与肠心轴的关系。通过HE染色方法评估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损伤,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心肌中的胶原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分析胶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3.确定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基于HDACs调控心肌梗死后胶原沉积的作用靶点及机制。通过HDACs活性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中Ⅰ类HDACs活性动态变化,明确通过抑制产丁酸菌等肠道菌群降低丁酸浓度对HDACs活性的影响;同时给予TSA作为HDACs抑制剂的阳性对照药物,确定丁酸是否通过抑制HDACs活性而发挥作用;采用转录组学筛选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通过HDACs调控的靶点基因及通路,在心肌梗死大鼠动物模型和成纤维细胞系NIH3T3细胞的氧糖剥夺模型中验证差异基因。实验结果:1.肠道菌群影响心肌梗死后胶原的表达大鼠心肌梗死后第7、14、21和28天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分析肠道菌群在门和科水平上的组成发现,心肌梗死后第14天大鼠肠道菌群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irmicutes/Bacteroidetes,F/B)比值显着增加(p<0.05);分析科水平上菌群的动态变化发现,拟杆菌科、消化链球菌科和苏黎世杆菌科在心肌梗死后丰度显着增加(p<0.05);而产碱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丰度显着降低(p<0.05)。通过LEf Se分析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变化最明显的肠道菌群发现,心肌梗死后第14天产碱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丰度显着降低,而变形菌科、韦荣球菌科和链球菌科主要在第21天发生改变,第14天和第21天是肠道菌群改变的关键时间点。在这些改变的菌群中,普雷沃氏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的菌群间接参与丁酸的产生。HE、天狼猩红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梗死后第0至28天心肌组织损伤逐渐加重,胶原沉积增加,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逐步形成,心功能降低;抑制肠道菌群后,在心肌梗死后第14、21和28天,Collagen III、Collagen I和alpha-SMA的表达水平升高,胶原沉积、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的形成增加,心功能进一步降低。且在心肌梗死后第14天和21天为改变最显着的时间点。提示抑制包括产丁酸菌在内的肠道菌群可通过增加心肌梗死后胶原表达,增加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2.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通过肠心轴对心肌梗死后胶原表达的影响大鼠心肌梗死后第14天和21天血清和心肌组织丁酸和丙酸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抑制包括产丁酸菌在内的肠道菌群后,进一步降低血清和心肌组织丁酸浓度(p<0.05);术前饮水给予大鼠丁酸钠,显着升高血清和心肌组织样本中丁酸的含量(p<0.05),表明肠道菌群产生的丁酸与血清丁酸和心肌组织丁酸的含量相关。提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可能介导肠心轴。HE、天狼猩红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给予丁酸钠降低Collagen III、Collagen I和alpha-SMA的表达水平,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胶原沉积,以及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抑制心肌梗死大鼠肠道菌群且补充丁酸,可降低心肌梗死所引起Collagen III、CollagenⅠ和alpha-SMA表达水平的升高,减少肉芽和瘢痕组织形成,因此,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可能通过介导肠心轴影响心肌梗死后胶原的表达。3.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抑制HDACs活性影响胶原表达的机制大鼠心肌梗死后第14和21天血清及心肌组织中Ⅰ类HDACs活性增加;抑制肠道菌群后,血清及心肌组织中Ⅰ类HDACs活性进一步升高(p<0.05);心肌梗死大鼠抑制肠道菌群且补充丁酸后,Ⅰ类HDACs活性显着降低。HE、天狼猩红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Collagen III、Collagen I和alpha-SMA表达、胶原沉积、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形成、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同丁酸钠一致,提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丁酸通过抑制HDACs活性减少胶原沉积、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的形成,改善心功能。转录组学结果表明,丁酸钠通过HDACs的调控影响心肌梗死后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Col3a1、C3ar1、Col1a2和Tgfb3,主要富集的通路为ECM-受体交互、松弛素信号通路,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信号通路及补体系统等途径,均与胶原表达相关。由此进一步提示了丁酸发挥抑制HDACs作用,抑制心肌梗死后胶原表达。验证差异最明显的基因C3ar1和Tgf-beta发现,心肌梗死后C3AR1和TGF-beta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01)。抑制心肌梗死大鼠肠道菌群且补充丁酸钠或TSA显着降低C3AR1和TGF-beta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在细胞实验中给予C3AR1的激动剂TLQP21或通过C3AR1si RNA干扰C3AR1结果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或TSA可能通过抑制C3AR1表达抑制OGD诱导的NIH3T3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的增加。实验结论:1.肠道菌群参与心肌修复过程,产丁酸菌的丰度在心肌梗死后显着降低。2.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可能通过介导肠心轴影响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胶原表达和心功能。3.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可通过调控HDACs活性,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胶原表达,改善心功能。4.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基于抑制HDACs作用,调控C3AR1的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NIH3T3胶原的分泌。

张华瑀[3](2021)在《NDRG1促进5637耐药细胞形成介导膀胱癌奥沙利铂耐药的分子机制》文中提出目的:膀胱癌是世界健康范围内的主要问题,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会加剧对膀胱的损伤从而诱发癌症发生。膀胱癌是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之一,铂类药物是治疗膀胱癌的首选药物,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药物具有毒副作用低,与DNA结合速率快的优势,然而奥沙利铂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导致抗肿瘤治疗失败。因此,为了有目的性的提高奥沙利铂的治疗效果,应筛选出有效的耐药靶标,从而研究相关膀胱癌的耐药机制。NDRG1作为转移抑制因子,在不同癌症中作用机制较复杂。本研究首先经深度测序及qRT-PCR、Western Blot验证实验,筛选出奥沙利铂膀胱癌耐药细胞株高表达NDRG1,而抑制NDRG1可逆转膀胱癌耐药,表明NDRG1是介导膀胱癌奥沙利铂耐药的重要因素;NDRG1能够促进5637耐药细胞形成,从而介导膀胱癌对奥沙利铂耐药,耐药株Ki-67阳性表达增加、细胞凋亡蛋白表达降低,抑制EMT相关转移蛋白。其次,通过质谱平台检测发现DNA启动子甲基化与NDRG1在奥沙利铂耐药株高度表达相关,使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可明显降低耐药株NDRG1表达,初步明确表观遗传修饰在NDRG1过表达介导膀胱癌奥沙利铂耐药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异常甲基化介导NDRG1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和耐药机制,本研究进一步检测了NDRG1调控的下游基因。研究发现敲低NDRG1或使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均上调衰老蛋白p21、p27表达,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DK6表达,揭示甲基化调节NDRG1通过p21途径影响耐药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我们对NDRG1与肿瘤化疗耐药的关系以及分子机制做了初步的探究,研究结果为逆转膀胱癌细胞耐药、提高化疗药物治疗敏感性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亦为临床抗膀胱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方法与结果:1.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奥沙利铂对5637P(空白组)、5637R(耐药组)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核抗原Ki-67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EMT(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分析肿瘤细胞凋亡与转移。结果显示奥沙利铂的长期作用促进了5637R增殖,抑制膀胱癌细胞凋亡与转移。2.采用qRT-PCR方法检测NDRG1 mRNA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5637P、5637P-OXI、5637R中NDRG1蛋白表达;CCK8法测定敲低NDRG1后5637R在经过不同浓度奥沙利铂处理后细胞耐药性的变化,分析NDRG1基因的表达与奥沙利铂耐药程度之间的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NDRG1后5637R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显示NDRG1在膀胱癌5637R中表达上调;敲低NDRG1导致5637R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及增殖能力降低,并通过抑制细胞周期S期来影响细胞增殖,提示NDRG1可作为特异的膀胱癌耐药靶标,在膀胱癌耐药进程中发挥促进作用。3.采用浆核分离技术,Western Blot法检测NDRG1蛋白在细胞浆和细胞核的相对表达。激光共聚焦法观察奥沙利铂刺激下NDRG1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显示5637R由于经长期药物刺激,在获得性耐药形成过程中NDRG1在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均具有高表达。4.Sequenom Mass ARRAY Methylation测序法检测5637P、5637R的DNA甲基化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加入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对NDRG1的影响。结果显示5637R的DNA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5637P,可见DNA高甲基化水平介导膀胱癌耐药。与5637P比较,5637R具有较高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且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PI-169)可使Tri-Me-Histone H3 Lys27与NDRG1表达同时下调,说明组蛋白甲基化对NDRG1表达具有促进作用。5.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系5637R、T24、TCCSUP敲低NDRG1后细胞周期蛋白p21、p27、CDK6表达情况。结果显示NDRG1可通过抑制p21、p27,促进CDK6表达来促进耐药细胞增殖,参与耐药发生。结论:1.NDRG1在奥沙利铂致膀胱癌耐药中发挥促进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2.奥沙利铂上调组蛋白甲基化水平与DNA甲基化水平促进NDRG1表达,从而调控膀胱癌耐药途径。3.NDRG1抑制p21途径调控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使膀胱癌细胞对奥沙利铂形成耐药。

魏金婴[4](2021)在《miR-326调控SIRT1/HIF1α/VEGFA轴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之一,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全世界有近200万人死于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0%。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以及环境的改变,社会及生活心理压力的剧增,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提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比如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包括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方法。肺癌在基因层面的研究,已挖掘很多靶点,但是仍有很大空间未被发掘。化疗仍是肺癌治疗的基石。近年的研究表明,miRNAs在肺癌的治疗中显示了潜在的效用,在表观遗传学研究方面发现,miRNAs可能通过调控组蛋白从而影响和参与到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SIRT1是一种III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一种可调节许多涉及染色质结构、凋亡、自噬和线粒体转录调控的蛋白质。深度参与基因调控、基因组稳定性维持、凋亡、自噬、增殖、衰老和肿瘤发生,在癌症耐药性的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有研究报道,靶向SIRT1活性或基因表达可能是肺癌治疗的新策略之一。HIF1α(缺氧诱导因子1α)已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抗癌药物靶点,HIF1α在肿瘤转移、血管生成、患者预后差以及肿瘤耐药治疗方面有很强的相关性;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驱动的肿瘤血管生成的高度冗余和复杂性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肿瘤通常会对靶向VEGFA信号转导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产生耐药性。VEGFA由体内大多数细胞产生,但在缺氧时上调。研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挖掘GEO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geo/)检索获得肺癌microRNA相关表达芯片GSE51853,采用R语言“limma”包,设置|logFC|>1,p value<0.05为阈值,进行差异分析。利用Star Base数据库(http://starbase.sysu.edu.cn/)、RNAInter数据库(http://www.rna-society.org/rnainter/)和miRanda数据库(http://www.microrna.org/microrna/home.do)对micro RNA的靶向调控基因进行预测,三个网站使用不同的算法进行预测,取三个预测结果的交集增加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通过miRNA.org数据库预测miRNA靶向基因;通过UCSC(http://genome.ucsc.edu/)和JASPAR(http://jaspar.genereg.net/)两个网站分析得出HIF1α蛋白在VEGFA启动子有可能的结合位点,提出理论假设。细胞学实验:细胞培养:人肺癌细胞系H460和人胚肾细胞系HEK293购自中国科学院(中国上海)的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H460细胞使用RPMI-1640+10%FBS培养基,HEK293在DMEM+10%FBS的培养基中培养,均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化学抗性细胞H460-R由亲本细胞系H460开发,通过将化学疗法药物DDP(顺铂)浓度从0.05μg/ml增加至2μg/ml梯度暴露细胞约12个月,以获得化学抵抗性。质粒和si RNAs转染:MiR-326 mimic、MiR-326 inhibitor、过表达SIRT1(eo-SIRT1)、抗HIF1α(HIF1αsi RNA)的小干扰RNA(si 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si RNA和阴性对照(NCs)由Gene Chem有限公司(上海,中国)合成。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过夜,将2μg质粒与X-treme GENE HP DNA转染试剂(Roche Applied Science,Basel,Switzerland)混合。根据制造商说明,使用Lipofectamine TM RNAi MAX转染试剂(Thermo Fisher Scientific,Waltham,MA,USA)用上述质粒转染细胞。转染48小时后收集细胞用于后续实验。qRT-PCR实验检测miR-326和SIR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60及其耐药细胞H460-R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和RIP试验验证和检测miR-326与SIRT1的结合及调控关系,以及SIRT1通过去乙酰化抑制HIF1α降解;ChIP实验及qRT-PCR从多角度验证了SIRT1与HIF1α的调控关系;ChIP实验及双荧光素酶截短实验检测转录因子HIF1α与VEGFA启动子位点的结合情况;MTS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判断H460-R细胞的耐药改善;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SIRT1、HIF1α、VEGFA、c-PARP1、c-Caspase-3和γ-H2AX的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检测γ-H2AX的阳性表达,MTS及流式细胞术监测耐药细胞的生存及凋亡情况。动物实验:以裸鼠肿瘤形成为指标,BALB/c裸鼠(Nu/Nu,雌性,4-6周,n=8只/组),转染物皮下注射:NC agomir组,miR-326 agomir组,NC agomir+DDP组,miR-326 agomir+DDP组,所有小鼠在无病原体条件下维持生命活动;一周后,每3d用DDP(3.0mg/kg体重)处理小鼠,肿瘤体积检测持续4周。评价其成瘤能力评估耐药改善。实验结果:1、miR-32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差异表达;miR-326与SIRT1的3’UTR区结合,负调控SRIT1,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化疗耐药;2、miR-326改善细胞耐药,SIRT1促进细胞耐药;3、SIRT1通过去乙酰化作用调节转录因子HIF1α;沉默SIRT1通过抑制其去乙酰化作用来促进HIF1α的蛋白酶体降解;HIF1α降解改善NSCLC化疗耐药。沉默SIRT1的表达促进转录因子HIF1α的降解来改善NSCLC细胞的化疗耐药;4、HIF1α在VEGFA启动子上结合,SIRT1通过HIF1α促进VEGFA的表达;SIRT1促进VEGFA的表达;沉默VEGFA改善NSCLC化疗耐药;SIRT1通过转录因子HIF1α促进VEGFA的表达,调控化疗耐药;5、过表达miR-326在体内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化学耐药性。结论:化疗仍是NSCLC治疗的基石。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实验证实研究是合理且高效的研究方法。大量查阅文献发现,miRNAs已作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得到广泛研究,技术方法成熟,并且在表观遗传学方面也得到了大量研究。miR-326在肿瘤化疗耐药方法虽然已有研究,但并未进行机制的研究和探讨;SIRT1、HIF1α、VEGFA均有报道作为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以及耐药过程,但他们直接是否有明确联系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从这一点入手进行探讨。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文献检索,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机制,研究发现一条新的通路miR-326→SIRT1/HIF1α/VEGFA→NSCLC。然而miRNA与基因并不是一对一关系,单一通路研究不是唯一通路;细胞层面的研究较为局限,动物实验相对较少,在未来的研究中可结合临床标本做进一步研究增加可信度。miR-326通过介导SIRT1/HIF1α/VEGFA轴的表达,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这些结果表明miR-326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肺癌治疗新靶点。

彭孝鹏[5](2021)在《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及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的类药分子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表观遗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些年针对表观遗传相关靶点的抑制剂开发成为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门,特别是组蛋白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对多种血液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此,HDAC是一类极具临床研究价值的抗肿瘤药物靶标。然而,目前已上市的HDAC抑制剂存在着因亚型选择性不佳导致的毒性过大、耐药性发展迅速等问题,因此,设计具有优异亚型选择性的HDAC抑制剂或基于HDAC的双靶点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第二章,以临床前研究阶段的HDAC6抑制剂CAY10603为基础,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2-苯基噻唑/咪唑类似物。其中化合物XP5是最有效的HDAC6抑制剂,其HDAC6的抑制活性IC50为31 nM,对HDAC6选择性较好(SI=338)。XP5对多种癌细胞系也显示出较高的抗增殖能力,包括对HDAC抑制剂耐药的胃癌细胞系(YCC3/7,IC50=0.16-2.31 μM)。更重要的是,XP5在小鼠体内黑色素瘤模型中显示出较CAY10603明显的抗肿瘤效果,给药量为50mg/kg时TGI(肿瘤生长抑制)等于63%,且未表现出明显毒性。此外,XP5增加了肿瘤细胞/组织中的Ac-α-tub蛋白表达量。值得一提的是,XP5与PD-L1抑制剂(NP19)联合使用时可有效增强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表现为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增加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综上所述,XP5是一种有应用前途的HDAC6抑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章中,对微管蛋白抑制剂SMART和HDAC抑制剂MS-275应用药效团杂交原理,设计并合成了 45个新型HDAC3/微管蛋白双靶点抑制剂,其中化合物15c被发现是最有效及较为平衡的HDAC3/微管蛋白双靶点抑制剂,表现出对HDAC3较强的抑制能力(IC50=30nM)和选择性(SI>1000)以及对多种癌细胞系(包括对HDAC抑制剂耐药的胃癌细胞系(YCC3/7))表现出优异抗增殖效力,IC50值在30-144nM范围内。化合物15c还可抑制B16-F10癌细胞迁移和克隆形成。同样,15c在小鼠体内黑色素瘤模型中显示出显着的体内抗肿瘤效果,其抑制肿瘤生长能力(TGI=70%)优于MS-275和SMART的联合用药(TGI=53%)。最后,15c具有较好的体内安全性,不会引起明显的心脏及肾肝毒性。综上所述,化合物15c是一种新型具有应用前景的微管蛋白/HDAC3双靶点抑制剂。第二部分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类药分子的合成反应及初步抗癌活性研究在部分第二章,我们成功地开发了一类铜催化的二芳基高价碘盐和腈类化合物发生C-N键偶联从而构建二芳基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反应。这类反应仅需廉价的氯化亚铜作为催化剂以及水作为氢质子供体即可以较高产率获得目标产物。该反应对芳香腈类、脂肪腈类底物及杂环腈类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且在终产物中发现了 3k和3s为代表具有较好神经保护或抗癌活性的化合物。这是第一例公开报道的以二芳基高价碘盐作为安全高效的芳基化试剂,在铜催化下的C-N键偶联构建二芳基甲酰胺类衍生物的方法。在本部分第三章,我们成功地开发了铜催化下的二芳基高价碘盐和腈类化合物双C-N偶联构建N-羰基吖啶类化合物的全新合成方法。这类反应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适性,此外,化合物7i表现出较强的微管蛋白抑制活性和抗癌活性,为后续的抗癌药物研究提供先导化合物。

杨耀[6](2021)在《基于肝硬化向肝细胞癌转化中的活化增强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药物预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CC,以下简称肝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大部分肝癌发生在肝硬化背景下,然而肝硬化诱导肝癌的机制却并不清楚。研究表明肝硬化异常的表观遗传改变为肝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而增强子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当增强子区域同时富集组蛋白修饰H3K27ac和H3K4me1时,表明该增强子处于激活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增强子称为活化增强子(active enhancer)。相对一般增强子而言,活化增强子可强烈通过促进靶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发育和许多疾病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活化增强子在肝硬化和肝癌时期大量形成,但在肝硬化发展为肝癌和对肝癌发展的作用、意义和具体机制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使用肝硬化和HCC的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表观组学、药物转录组学等多组学数据,构建肝硬化时期获得并在肝癌时期持续作用的活化增强子谱(简称CL-HCC活化增强子)并探寻这些活化增强子对肝硬化诱发肝癌的作用机制,对肝癌患者的持续影响以及在肝癌的诊断、预后和治疗上的潜在作用价值。方法与结果1.CL-HCC活化增强子谱的建立及其对肝癌发生的潜在机制和分子分型1.1 CL-HCC活化增强子谱的建立及其主要特征为了研究CL-HCC活化增强子的作用,我们首先根据GSE112221数据集中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及肝癌时期的组蛋白修饰H3K27ac和H3K4me1的Chip-seq数据,筛选在肝硬化时期和肝癌时期均富集组蛋白修饰H3K27ac和H3K4me1而在正常肝组织未富集这两组修饰的活化增强子作为潜在的CL-HCC活化增强子。然后根据这些潜在的CL-HCC活化增强子关联的基因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建立了在肝硬化时期获得并在肝癌时期持续作用的620个活化增强子谱及其关联的483个靶基因。富集分析发现活化增强子关联的靶基因主要参与肿瘤相关的通路和免疫相关的通路。由于GSE112221数据集中正常肝组织、肝硬化组织和肝癌组织的组蛋白修饰数据是Bulk Chip-seq,里面通常包括肝癌细胞和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因此我们通过对比肝癌细胞系Hep G2细胞的活化增强子,以区分CL-HCC活化增强子对肝癌细胞和其他细胞的影响。发现CL-HCC活化增强子可划分为肝癌细胞相关的CL-HCC活化增强子和肿瘤微环境相关的CL-HCC活化增强子。通过对肝癌细胞相关的CL-HCC活化增强子进行富集分析(包括GO、KEGG、疾病特征和肿瘤特征)发现肝癌细胞相关的CL-HCC活化增强子可以通过激活肿瘤特征相关通路促进肝细胞癌化。随后通过对GSE112221和GSE54238数据集中的样本使用基于mark gene的MCPcounter和基于反卷积算法的EPIC估算其免疫细胞浸润状态并分析免疫细胞浸润状态与肿瘤微环境相关的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发现肿瘤微环境相关的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的CD8+T细胞浸润和功能耗竭正相关。1.2基于CL-HCC活化增强子谱的分子分型及其对HCC精准治疗的潜在价值分析根据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在TCGA肝癌患者的表达情况结合非负矩阵分解,将TCGA肝癌患者分为三个不同的分子亚型(MS1,MS2和MS3)。MS1活化增强子靶基因的表达水平最高,MS3次之,MS2最低。生存分析发现分子亚型间存在预后差异,MS2预后比MS1和MS3更好。通过对CNV和突变谱分析发现各分子亚型间的基因组景观不同。通过GSVA计算KEGG通路、缺氧状态和T细胞功能障碍,结合MCPcounter计算患者的免疫细胞浸润发现各分子亚型在代谢和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差异。使用TIDE根据表达谱预测患者的免疫治疗响应并使用p RRophetic根据GDSC计算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的敏感性发现分子亚型在免疫治疗响应性和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MS2免疫治疗响应最高,而MS3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更好。2.基于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表达的肝癌诊断和预后模型建立2.1基于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表达的肝癌诊断模型建立将TCGA-LIHC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在训练组中结合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3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诊断模型,并根据各算法建立的模型的AUC值筛选出最优的诊断模型,即根据逻辑回归算法构建的5基因(THBS4、OLFML2B、CDKN3、GABRE和HDAC11)的诊断模型。将该模型在测试组、外部独立肝癌数据以及TCGA泛肿瘤数据中测试,发现该模型在测试组和外部独立肝癌数据区分肝癌与非肝癌患者的准确度均在0.9以上,对15种TCGA的肿瘤数据集区分肿瘤与非肿瘤的准确度在0.7以上。2.2基于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表达的肝癌预后模型建立对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发现大部分(47.6%)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都可以作为肝癌的独立预后因子,且基本为肝癌预后的风险因素。对这些可作为独立预后的基因使用LASSO回归十折交叉验证降维筛选,得到19个最优的预后基因。将TCGA-LIHC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后,根据这些最优的预后基因使用逐步回归多因素COX分析在TCGA-LIHC训练组中建立了4基因预后模型,该模型公式为风险分数(risk score)=C5orf30表达量*(-0.12684)+KITLG表达量*0.20732+SPP1表达量*0.08163+UBE2S表达量*0.52305,根据TCGA-LIHC训练组的风险分数的中位数作为风险模型高低风险的分界点,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随后,在TCGA-LIHC测试组,所有TCGA-LIHC患者和ICGC LIRI-JP数据集中进行验证,根据该模型划分的高、低风险组的生存都有显着差异(TCGA-LIHC测试组OS p=0.0009,所有TCGA-LIHC患者OS p<0.0001和ICGC LIRI-JP OS p<0.0001)。通过时间依赖的ROC曲线和C-index,与近期发表的其他模型比较,该模型在不同数据集都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通过GSEA分析高、低风险组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高风险患者的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的表达高于低风险组,且高风险组患者的肿瘤相关通路和炎症通路比低风险组激活,对比高、低风险组基因组景观,发现除TP53外高低风险组基因突变频率基本没有差别。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发现该模型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最后将该模型结合TNM分期构建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在两个数据中1年和3年预测值与观察组几乎一样,DCA分析显示列线图在两个数据中列线图的净获益率均高于TNM分期。3.以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为潜在靶点的药物预测CMap数据库收录了不同药物或小分子化合物处理靶细胞后的基因表达数据,我们通过CMap数据库结合GSEA算法预测出15种可能降低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表达的药物。随后通过PPI网络分析,发现二甲双胍的靶点INS与多种参与肿瘤通路的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有相互作用。通过对二甲双胍干预CCl4诱导的肝硬化背景转基因小鼠的转录数据(GSE131175)分析,发现二甲双胍干预CCl4诱导的肝硬化背景转基因小鼠后,CL-HCC活化增强子调控的靶基因表达显着下降。通过GSEA分析BET抑制剂家族JQ1处理Hep G2细胞的表达谱数据(GSE51143),发现JQ1可以显着抑制Hep G2细胞中的肝癌细胞相关的CL-HCC活化增强子的表达。使用CTRP和PRISM两种小分子化合物数据库结合p RRophetic计算TCGA数据库肝癌患者(TCGA-LIHC)和ICGC数据库肝癌患者(ICGC LIRI-JP)的药物敏感性,发现有5种来自CTRP和4种来自PRISM的化合物在4基因预后模型划分的高风险组患者中的敏感性显着高于低风险组,且敏感性和风险分数正相关,结合CMap数据库和文献调研,发现高风险组患者对氯法拉滨和BI-2536更加敏感,这两个药物可能是针对高风险患者的有效药物。结论和意义1.本研究首次鉴定了CL-HCC活化增强子,并发现CL-HCC活化增强子与其靶基因异常表达的密切相关。CL-HCC活化增强子可能通过同时影响对肝细胞和肝脏微环境其他细胞(如CD8+T细胞),促进肝硬化向肝癌发展。2.根据CL-HCC活化增强子相关靶基因的差异表达水平可将HCC患者区分为不同分子亚型,这些分子亚型之间在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表达水平、预后、基因组景观、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响应性和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敏感性等存在巨大差异,表明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表达可以作为肝癌分子分型的标志物,为探寻肝癌异质性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策略。3.CL-HCC活化增强子的5个相关靶基因(THBS4、OLFML2B、CDKN3、GABRE和HDAC11)诊断模型具有诊断肝癌的潜力,有望发展成为新的肝癌诊断生物学标志物。4.基于CL-HCC活化增强子的4个相关靶基因(C5orf30,KITLG,SPP1和UBE2S)预后模型可有效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并且与其他肝癌预后模型相比更准确和稳定。该模型结合TNM分期构建的列线图预测预后与实际预后基本一致,该列线图对临床决策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5.二甲双胍和JQ1都能够抑制CL-HCC活化增强子靶基因的表达,可能是二甲双胍和JQ1抗肿瘤的潜在机制,为以CL-HCC活化增强子及其靶基因为潜在治疗靶点开发药物提供了理论支撑。6.氯法拉滨和BI-2536可能是针对4基因预后模型划分的高风险患者的有效药物,为高风险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这项研究通过CL-HCC活化增强子为深入认识肝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CL-HCC活化增强子及其靶基因表达模式的分析在肝癌的诊断、预后预测、精准治疗和药物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张璇[7](2021)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与双酚A单独和联合暴露对甲状腺发育及肿瘤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我国肿瘤年报数据显示,城市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中第一位为乳腺癌,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随着检查手段的日益完善及人群健康意识整体提升,甲状腺癌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甲状腺癌在沿海地区最高,内陆较低,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甲状腺癌的发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比约为1:3~1:4,且育龄期女性高发,绝经后发病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已知射线辐射、碘过量、内分泌紊乱以及遗传等因素均为甲状腺癌比较明确的的危险因素。此外,甲状腺干扰物等外界刺激也影响着甲状腺肿瘤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人类生活中广泛暴露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会干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破坏甲状腺激素稳态,最终影响甲状腺的正常生理功能。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与(DEHP)和双酚A(BPA)作为塑料产品的主要材料和塑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在环境和人体内均可以检测到,已成为比较严重的化学污染物之一。由于实际生活中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多混合形式存在,人体暴露途径呈多样化,而混合暴露模式可能与各个物质单独暴露时呈现不同的毒性效应,因此对单一污染物毒效应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甲状腺作为DEHP和BPA的重要靶器官之一,二者混合暴露是否会影响甲状腺癌的发生及其作用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肿瘤的发生是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可以通过表观遗传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否会经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甲状腺肿瘤的发生至今还不清楚。本研究首次采用3×3析因设计证实DEHP和BPA青春期暴露对甲状腺功能及激素稳态的影响,发现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干扰甲状腺功能。据此提出长期EDCs单独及联合暴露可能增加甲状腺肿瘤发生的易感性,通过构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影响甲状腺肿瘤发生的实验动物模型,阐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与双酚A单独和联合暴露是否会通过HDAC6调控抑癌基因PTEN,进而促进甲状腺肿瘤发生。同时结合体外研究,采用人甲状腺癌细胞BCPAP及甲状腺正常上皮细胞Nthy-ori3-1进一步探讨DEHP主要代谢产物MEHP及BPA促进甲状腺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具体作用机制,为合理评价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为甲状腺相关疾病的预防疗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首先,本研究采用SPF级4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63只,DEHP(0、150 mg/kg、750 mg/kg)和BPA(0、20 mg/kg、100 mg/kg)按照3×3析因设计进行连续灌胃染毒42天。观察各组大鼠生长发育情况,记录大鼠体重及脏器系数,将组织在福尔马林中固定,石蜡包埋后切片,通过HE染色后镜下观察大鼠甲状腺病理改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及TSH浓度变化。利用STITCH数据库确定DEHP和BPA的潜在靶标,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DEHP-BPA-靶标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对DEHP和BPA的潜在靶标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IHC)检测各组动物甲状腺ESR1及其下游相关转录因子CREB的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探究DEHP和BPA对甲状腺激素稳态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其次,采用SPF级4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160只,构建大鼠甲状腺肿瘤模型,随机分为致癌物DMD(二乙基亚硝胺DEN,N-甲基亚硝基脲MNU和二异丙醇亚硝胺DHPN)给药组(DA组)假给药组(DN组)。将DA组分为四组:对照组、DEHP150 mg/kg组、BPA 20mg/kg组及DEHP 150 mg/kg+BPA 20 mg/kg组,每组20只大鼠,DN组同样也分为以上四组。即DA组造模动物在第1天按照100 mg/kg给予大鼠腹腔注射DEN,在第5、8、11、14天按照20 mg/kg给予大鼠腹腔注射MNU,第1周和第3周按照0.1%DHPN饮水染毒,DN组动物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和日常饮水,第4周进行休息调整后所有动物开始给予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灌胃染毒至第30周。造模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生长状态、体重变化以及死亡情况。染毒结束后统计分析各组大鼠脏器系数变化,留取所有大鼠甲状腺组织,行HE染色后镜下扫片,由病理科医师阅片,统计各组大鼠甲状腺肿瘤发生率及肿瘤类型。采用IHC测定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肿瘤标记物PCNA及Tg的表达情况,通过IHC评分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ESR1、TSHR、HDAC6、PTEN和c-MYC蛋白表达情况及CREB、AKT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揭示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甲状腺肿瘤发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最后,本研究采用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及甲状腺正常上皮Nthy-ori3-1细胞,给予DEHP代谢产物MEHP和BPA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24h及48h后,CCK8检测二者对甲状腺癌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确定产生增殖效应剂量。免疫荧光及Transwell小室检测MEHP和BPA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后Ki67和PCNA的表达情况及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blot检测MEHP和BPA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后HDAC6,PTEN及c-MYC的蛋白表达情况,CREB,AKT及ERK的磷酸化情况,RT-PCR检测HDAC6及PTEN的m RNA改变情况。通过小干扰RNA构建HDAC6敲除细胞系,同时采用HDAC6选择性抑制剂Tub A处理细胞,Westernblot检测下游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变化情况,验证MEHP及BPA通过HDAC6抑制PTEN,激活下游AKT磷酸化。应用Ch IP实验检测甲状腺癌细胞PTEN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ac的富集情况,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抑制剂处理后H3K9ac水平及PTEN基因表达情况,进一步证实敲低HDAC6可阻断BPA和MEHP对PTEN的抑制及对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主要通过对PTEN基因启动子区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修饰调控PTEN表达。结果:1.青春期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各处理组大鼠体重均稳定上升,组间未见显着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DEHP750+BPA100处理组大鼠甲状腺脏器系数显着降低(P<0.05),且低于DEHP750单独处理组(P<0.05)。ELISA检测发现DEHP150与BPA联合处理组大鼠血清TT3水平显着低于DEHP150单独处理组(P<0.05),DEHP750+BPA20处理组大鼠TT3水平显着低于DEHP750单独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DEHP750、BPA以及二者联合处理组大鼠血清TT4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同时DEHP与BPA联合暴露进一步降低了DEHP单独暴露组大鼠TT4水平(P<0.05),而各处理组大鼠血清FT3、FT4、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着改变。病理结果显示DEHP750和BPA100暴露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的滤泡上皮细胞数量增多,且DEHP75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利用STITCH、Swiss Target等数据库确定DEHP和BPA的潜在靶标,借助Cytoscape软件可视化DEHP-BPA-靶标网络。其中ESR为两种化合物共有靶标,提示ESR1可能作为DEHP和BPA相互作用的中介。DAVID数据库对DEHP和BPA的潜在靶标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P值排序,在排名前5的信号通路中关注了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并检测了各处理组大鼠甲状腺ESR1及其下游相关转录因子CREB磷酸化情况,结果显示DEHP750暴露组大鼠甲状腺ESR1的表达显着上调(P<0.05),且CREB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P<0.05),而DEHP750+BPA100组大鼠甲状腺ESR1的表达与DEHP750相比显着下调(P<0.05),初步评估了EDCs混合暴露对甲状腺激素稳态的影响。3.长期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染毒期间,DN组(无致癌物DMD预处理)大鼠生长稳定,摄食量及体重逐渐增加,反应敏捷,体毛光滑,大便呈颗粒状。DA组(给予致癌物DMD预处理)大鼠生长缓慢,摄食量较少,精神萎靡,体毛脱落较明显,外阴周围毛湿,多稀便。DA组染毒期间大鼠均生长缓慢,从第10周开始至第30周染毒结束,各处理组大鼠体重呈下降趋势(P<0.05)。DN组中,各处理组大鼠甲状腺脏器系数未见显着改变,DEHP处理组大鼠肝脏器系数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脏器系数未观察到明显变化。而DA组中,各处理组大鼠甲状腺脏器系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肾脏的脏器系数均显着升高(P<0.05),其中DEHP和BPA联合处理组大鼠的肾脏器系数也显着高于二者单独处理组(P<0.05)。4.DN组中,各处理组均未见甲状腺肿瘤发生,DEHP和BPA单独处理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的滤泡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甲状腺滤泡直径降低,且二者联合处理组大鼠甲状腺组织可见明显的滤泡碎裂等病理改变。DA组出现多种病理改变:乳头状癌、髓样癌、癌前病变(增生或腺瘤)以及部分炎性反应。在DA组中,BPA和DEHP+BPA处理组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N组中,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处理组大鼠甲状腺组织PCNA和Tg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未见显着差异。DA组中,BPA和DEHP+BPA处理组大鼠甲状腺组织PCNA的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处理组大鼠甲状腺Tg的强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成功构建了大鼠甲状腺肿瘤模型,并证实了DEHP和BPA联合暴露的在肿瘤发生中的促进作用。5.初步探究了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大鼠甲状腺肿瘤发生的促癌机制,无论是否给予DMD预处理,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处理组大鼠甲状腺ESR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在DN组中,BPA及DEHP+BPA处理组大鼠甲状腺TSHR蛋白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者单独及联合处理组大鼠甲状腺CREB的磷酸化水平也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DEHP和BPA单独处理组大鼠甲状腺HDAC6表达升高,二者联合处理组显着高于对照(P<0.05),各处理组大鼠甲状腺PTEN蛋白表达及AKT磷酸化水平未见显着性改变。在DA组中,各处理组大鼠甲状腺TSHR的表达呈升高趋势,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处理组大鼠甲状腺CREB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着上调(P<0.05),各处理组大鼠甲状腺HDAC6蛋白表达均呈上升趋势,且DEHP及DEHP+BPA处理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大鼠甲状腺的PTEN表达呈下降趋势,且BPA和DEHP+BPA处理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大鼠甲状腺AKT磷酸化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6.DEHP代谢产物MEHP和BPA在10-9~10-6mol/L浓度范围内,均能够显着诱导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二者在10-7mol/L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核内Ki67的表达增多,细胞的迁移能力显着升高(P<0.05)。BPA单独及联合MEHP处理细胞24 h和48 h均能够显着诱导CREB蛋白磷酸化,累积入核,进而上调HDAC6 m RNA和蛋白表达(P<0.05)。BPA联合MEHP处理48 h能够显着抑制BCPAP细胞PTEN蛋白及m RNA水平(P<0.05),且主要是对细胞质膜PTEN具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同时激活下游AKT磷酸化。BPA单独及联合MEHP处理细胞48 h还会诱导c-MYC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5)。同时二者单独及联合处理BCPAP细胞24 h及48 h后细胞的β-catenin蛋白总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但免疫荧光检测发现BPA单独及联合MEHP处理细胞24 h后β-catenin入核明显增多。7.采用小干扰RNA及HDAC6选择性抑制剂Tub A抑制HDAC6,发现PTEN蛋白表达没有显着变化,但AKT磷酸化水平显着下调(P<0.05),在此基础上给予MEHP和BPA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发现对PTEN的抑制作用消失了,也阻断了MEHP和BPA对BCPAP细胞AKT磷酸化的激活,同时抑制了M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BCPAP细胞c-MYC的诱导。证实BCPAP细胞中H3K9ac在PTEN基因启动子区的富集情况,抑制HDAC6后再给予MEHP和BPA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H3K9ac的蛋白表达均显着上调(P<0.05),且PTEN的m 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着上调(P<0.05)。8.MEHP和BPA在10-6mol/L能够显着诱导人甲状腺正常上皮Nthy-ori3-1细胞增殖,二者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24h后,可见细胞核内PCNA的表达明显增多。BPA单独及联合MEHP处理Nthy-ori3-1细细胞24 h和48 h均能够显着诱导CREB蛋白磷酸化并上调HDAC6蛋白和m RNA表达(P<0.05),但PTEN蛋白及m RNA水平均没有明显变化,且细胞质膜PTEN也未观察到显着改变,AKT丝氨酸(Ser47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在BPA单独及联合MEHP处理48 h后出现显着上调(P<0.05)。BPA联合MEHP处理细胞24 h和48 h后能够显着诱导Nthy-ori3-1细胞ERK磷酸化(P<0.05),敲低HDAC6后ERK磷酸化水平显着下调,在此基础上给予MEHP和BPA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发现BPA单独及联合MEHP部分恢复了对Nthy-ori3-1细胞AKT磷酸化的激活,而MEHP单独处理组ERK磷酸化水平仍然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1.DEHP和BPA较高剂量暴露导致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此外,青春期DEHP单独暴露可使大鼠甲状腺组织ESR1表达上调,而与BPA联合暴露抵消了DEHP单独暴露所导致的上调,二者联合作用可能通过ESR1相关信号通路,进而干扰甲状腺激素稳态。2.BPA单独及联合DEHP较长期暴露可促进雌性大鼠甲状腺组织增生,能够上调HDAC6,同时诱导癌基因c-MYC表达增加。3.二者长期联合暴露对大鼠甲状腺不具有致癌性,但会产生促癌效应,导致大鼠甲状腺肿瘤发生率增加,且BPA能够增强DEHP单独暴露所产生的效应,能够上调HDAC6蛋白表达,抑制抑癌基因PTEN,激活下游AKT磷酸化,此外,还会诱导癌基因c-MYC表达,增加甲状腺肿瘤易感性。4.BPA单独及联合DEHP代谢产物MEHP能够显着诱导人甲状腺癌细胞BCPAP增殖和迁移,依赖于HDAC6,对抑癌基因PTEN启动子区域H3K9ac修饰抑制PTEN,激活下游AKT信号转导通路,同时上调癌基因c-MYC表达。5.BPA单独及联合MEHP能够显着诱导人甲状腺正常上皮细胞Nthy-ori3-1增殖,可能部分的依赖于HDAC6,进而激活下游ERK信号通路。

陈俊豪,丁杰,李显,岑祥莹,张林,吴明,樊斐,曾家兴[8](2021)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去甲基化酶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组蛋白甲基化及乙酰化修饰的平衡失调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多种胃肠道肿瘤中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及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LSD1)异常增高。相应的,一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和LSD1抑制剂已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如异羟肟酸类HDACi在胃肠道抗肿瘤研究中取得良好疗效,但因其特异选择性低,易产生耐药性和严重副作用,在临床的进一步研究中受到限制;苯甲酰胺类HDACi在特异选择性有所提高,并且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免疫自噬、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产生抑瘤作用,但其由于活性低而受到限制;环肽类HDACi特异性进一步增加,但只是出于研究的基础阶段。相应的,LSD1抑制剂,如苯环丙胺类、多肽类、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均在细胞层面有着良好的抑瘤作用,也在后期的整体实验均显示出耐药性和严重副作用。这提示着单一的HDACi和LSD1抑制剂的抑瘤效应均不佳,由于HDAC常和LSD1形成复合体发挥转录调节作用,因此,双靶点抑制剂可能是有效的,后期的双靶点抑制剂,比如Duan YC等人报道了TCP和SAHA的组合产生的环戊二烯衍生物,Anastas JN报道的Corin,的确呈现出更加显着的抑瘤成效,本文就HDAC、LSD1抑制剂及二者的双重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顾焱[9](2020)在《Abhd5/HOXA13促进结肠癌恶性表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及复发的根本原因。自我更新是肿瘤“干性”的基本特征,导致肿瘤无限增殖及复发转移。研究表明,阻断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是肿瘤靶向治疗的有效途径,但目前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表观修饰(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等)对蛋白活性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多种抑癌基因及癌基因的甲基化修饰与其抑癌或促癌活性密切相关,参与调控肿瘤“干性”表型,但其受何种机制调控尚不明确。深入研究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表观修饰的调控机制及其对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影响,可进一步阐释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肿瘤靶向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代谢基因的异常激活或失活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课题组成员前期研究成功鉴定出一个新的脂代谢相关抑癌基因,含自水解酶域蛋白5,又称Abhd5(Abhydrolase domain containing 5,Abhd5),其表达缺失可显着促进结肠癌发生发展,但其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清楚。Abhd5是体内甘油三酯分解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因子,其本身虽没有脂肪酶的活性,但它可通过激活其他甘油三酯脂肪酶参与调控非脂肪组织和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过程。本研究发现Abhd5的缺失促进Wnt信号通路的激活,以非β-Catenin依赖性方式增加并维持结肠癌细胞的“干性”,推测Abhd5介导的结肠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改变是促进结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深入探索Abhd5与DPY30相互作用影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1A活性进而维持结肠癌“干性”的分子机制,进一步阐明了该基因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的分子途径。90%的结肠癌和所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都与Wnt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相关,然而在结肠癌中单纯阻断Wnt信号通路的策略并无显着效果,因此揭示新的靶基因,特别是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基因,将在临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了发育相关基因参与调控Wnt信号通路并促进结肠癌发生发展。本研究发现发育相关基因,同源盒基因A13(Homeobox A13,HOXA13),在结肠癌中显着上调,并且其基因高表达显着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明确HOXA13在结肠癌中的促癌作用,利用慢病毒载体技术建立HOXA13敲低及过表达结肠癌细胞模型,深入探索HOXA13在调控Wnt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二、研究目的1.明确Abhd5通过与DPY30相互作用影响SET1A活性,进而调控重要癌基因YAP甲基化激活的分子途径,揭示Abhd5在表观遗传调控中的新功能。2.进一步阐明Abhd5发挥抑癌基因作用的分子途径,为结肠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标。3.探索HOXA13在结肠癌恶性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三、材料与方法1.利用慢病毒载体技术建立Abhd5敲低的HCT-116结肠癌细胞模型,基因敲除技术构建Abhd5肠道特异性敲除APCmin/+小鼠,结合TCGA数据库分析、干细胞成球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学技术、无限稀释成瘤实验、腺相关病毒尾静脉注射等方法,验证Abhd5缺失激活YAP信号对结肠癌“干性”的影响。2.利用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为模型,结合质谱分析、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Co-IP、Chip等实验方法,阐明Abhd5调控YAP翻译后修饰对YAP细胞定位及活性的影响。3.基于慢病毒载体构建Abhd5高低表达的结肠癌细胞系,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免疫荧光、Co-IP等实验技术探索Abhd5调控SET1A对YAP细胞定位的修饰的影响。4.利用核浆分离实验、质谱检测、IP等实验阐明Abhd5调控DPY30核转位影响SET1A活性的分子机制。5.利用结肠癌组织芯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OXA13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和临床相关性。6.慢病毒载体技术构建HOXA13基因敲低和过表达的人结肠癌细胞系用于体外增殖能力检测及机制研究。四、研究结果1.Abhd5缺失增加CD133+/CD44+及ALDH+细胞比例,显着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干性”,结肠癌细胞敲低Abhd5表达后,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Wnt通路靶基因Met表达升高,且在Abhd5敲低的结肠癌细胞中进一步敲低Met表达可显着逆转细胞自我更新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Abhd5缺失激活Wnt通路靶基因Met并非通过经典β-Catenin依赖的途径,β-Catenin的表达活性在Abhd5缺失的结肠癌细胞中无显着变化。继续探索发现在Abhd5敲低的细胞中,YAP信号途径被激活,YAP核定位增加,促进Met的转录表达。2.Abhd5缺失促进SET1A介导的YAP K342甲基化,进而促进YAP核定位及活性。在Abhd5敲低的结肠癌细胞中,YAP在K342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显着升高,且这种YAP的甲基化依赖于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1A的活性。3.Abhd5缺失显着上调SET1A复合物核心亚基DPY30的表达及核转位,且进一步研究发现Abhd5在胞浆中与DPY30发生相互结合而促进DPY30泛素化降解。4.以Abhd5lowDPY30highMethigh为特征的结肠癌患者可从Met抑制剂沃利替尼(Savolitinib)中获益。5.人结肠癌组织中HOXA13的表达较正常组织高,且HOXA13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临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6.基于慢病毒载体构建HOXA13敲低和过表达的人结肠癌细胞系,使用克隆形成、CCK-8实验和裸鼠移植瘤实验发现HOXA13高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的恶性增殖。7.HOXA13通过β-Catenin依赖的Wnt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的恶性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Wnt信号通路在HOXA13高表达的结肠癌中显着富集,且HOXA13过表达的结肠癌细胞中β-Catenin的活性明显增加,HOXA13与β-Catenin结合,HOXA13的过表达导致Wnt/β-Catenin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Met的表达升高。五、结论1.Abhd5缺失通过非β-Catenin依赖的途径激活Wnt信号通路靶基因Met,进而促进结肠癌自我更新能力;2.Abhd5缺失抑制DPY30泛素化降解而促进DPY30入核激活甲基化酶SET1A,进而诱导YAP K342位点甲基化及核定位而持续激活下游基因Met的表达,导致结肠癌细胞“干性”而促进结肠癌恶性进展;3.HOXA13在人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临床预后不良相关;4.HOXA13与β-Catenin结合并促进β-Catenin的核积累,从而导致Wnt通路靶基因Cyclin D1、Met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增强,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王艳[10](2020)在《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是癌症治疗研究的重要靶点之一。本论文运用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两种骨架结构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第一个课题中含有哌啶三氮唑异羟肟酸的骨架结构,使其靶向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第二个课题中以HDAC结构片段为支架,连接着热休克蛋白(Hsp90)抑制剂的关键结构片段。第二个课题中骨架结构同时对HDAC和Hsp90两个靶点有抑制作用。这种双靶点抑制剂化在预防治疗耐药性和增强协同效应方面可能比单作用药物具有更大的治疗效益。方法:通过药物化学设计的手段,哌啶三氮唑作为WY系列结构母核的异羟肟酸化合物,引入20个芳香酰氯取代基合成20个目标化合物。以文献报道的Hsp90抑制剂VER49009作为HDAC抑制剂的CAP部分,以脂肪链连接异羟肟酸的结构。通过改变脂肪链的长度来合成另一系列的目标化合物。文献认为4到8个碳链的长度对HDAC的抑制活性最好。运用有机化学的手段和方法,通过Boc保护、Click反应、脱Boc保护,酰胺缩合、肟化反应等过程,合成出所设计的WY和WBL系列化合物。运用薄层色谱、三氯化铁显色以及HPLC色谱进行初步鉴定WY系列和WBL系列化合物的纯度。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对两个骨架化合物结构和纯度进行确证。运用体外筛选U937细胞抗HDAC6活性及生长抑制作用,并筛选了WY系列20最终产物对HDAC6的双重浓度(1和10μM)抑制活性。运用MTT法,检测化合物WY-12和WY-15对HL-60、U937、NCI-H929、U266、Sy5y、MCF-7细胞的抗增殖活性。运用HDAC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WY-15对HDAC1,2,3,6,8的亚型择性。运用western blot检测8种浓度的WY-15处理HL-60细胞乙酰组蛋白H3(Ac-HH3)表达水平的变化,验证WY-15的抗HDAC活性。运用体外细胞周期检测试验,评估了WY-15对Sy5y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运用LeDock分子对接软件,采用Danio rerio HDAC6催化域HPB络合的晶体结构(PDB代码:5WGK)对WY-15化合物进行分子模拟。用人乳腺癌MCF-7和食管癌Eca-109细胞筛选WBL系列5个化合物的活性,来观察其抗增殖效果。结果:本课题分别作了小分子HDAC抑制剂和双HDAC-Hsp90靶点抑制剂,都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结构确证。20个化合物在两种浓度下对HDAC6均表现出中等的抑制活性,其中有5种化合物(WY-3,WY-7,WY-10,WY-12,WY-15)对HDAC6显示较好的抑制活性,这些化合物在1μM浓度下抑制率高于50%,在10μM浓度下超过90%。这表明,他们是HDAC6有效的抑制剂。只有两种化合物,WY-12和WY-15表现出良好的抗增殖活性,并且具有合适的cLogP值,有助有顺利穿透细胞膜。化合物WY-12和WY-15对6个肿瘤细胞系均表现出中等的抗增殖活性,GI50值在微摩尔范围内。WY-15的活性优于WY-12。对NCI-H929、Sy5y细胞,WY-15显示强大的增殖抑制活性,化合物的GI50值1.20μM和1.88μM,阳性对照SAHA分别是0.85μM和1.11μM。WY-15对HDAC6和HDAC8表现出较弱的选择性。类似于对照化合物SAHA,WY-15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从6μM to 100μM引起Ac-HH3的显着表达,结果表明,WY-15是一种具有细胞活性HDAC抑制剂。在WY-15处理后,Sy5y细胞在G0/G1期明显被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很明显观察到的百分比Sy5y细胞G0/G1期(0μM)从57.3%上升80.04%(10μM)。化合物15对HDAC6的分子模拟结果显示,WY-15“CAP”的2-萘乙酰基与HDAC6疏水入口吻合良好,Linker是4-哌啶三氮唑部分可以插入口袋内,WY-15的异羟肟酸基团与HDAC6的Zn2+以单齿的方式顺利螯合。WBL系列5个化合物对人乳腺癌MCF-7和食管癌Eca-109细胞抗增殖活性,显示出了良好的抗增殖效果,其GI50值在微摩尔范围,且呈碳链数越少活性越强的趋势。接下来将进行WBL系列药理活性的进一步测试。结论:本论文设计合成了20种以4-哌啶三氮唑为母核的羟基肟酸类WY化合物和5种含有Hsp90抑制剂关键药效团的羟基肟酸类WBL系列化合物,分别作为新型HDAC 6选择性抑制剂和Hsp90-HDAC双靶点的抑制剂。所述化合物WY-12和WY-15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二、组蛋白脱乙酰化抑制剂是未来的抗癌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蛋白脱乙酰化抑制剂是未来的抗癌药物(论文提纲范文)

(1)靶向外毛细胞Prestin的PLGA纳米粒拮抗急性听力损失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听力损失及其治疗现状
    1.2 基于PLGA的纳米递药系统在防治听力损失中的应用
    1.3 Prestin及其靶向肽在听力损失中的应用
    1.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应用于听力损失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靶向肽修饰的PLGA纳米粒应用于内耳递送的体内外分布规律研究
    2.1 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细胞与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2.2.3 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摄取实验
        2.2.4 纳米粒的体内动物组织分布实验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和讨论
        2.3.1 纳米粒的表征
        2.3.2 纳米粒的细胞摄取
        2.3.3 纳米粒经圆窗龛给药后在豚鼠耳蜗圆窗膜和基底膜的分布规律
        2.3.4 纳米粒经圆窗膜直接注射后在豚鼠耳蜗基底膜的分布规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靶向肽修饰的PLGA纳米粒靶向外毛细胞的机制研究
    3.1 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溶液的配制
        3.2.2 纳米粒的制备
        3.2.3 靶向肽溶液经局部给药后在豚鼠耳蜗组织的分布实验
        3.2.4 纳米粒经局部给药后在豚鼠耳蜗组织的分布实验
        3.2.5 纳米粒在耳蜗其他细胞类型的分布实验
        3.2.6 纳米粒与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的共定位实验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靶向肽溶液经局部给药后在豚鼠耳蜗基底膜的分布
        3.3.2 纳米粒经圆窗龛给药后在豚鼠耳蜗圆窗膜和基底膜的分布
        3.3.3 纳米粒经圆窗膜直接注射后在豚鼠耳蜗基底膜的分布
        3.3.4 石蜡切片考察纳米粒在耳蜗其他细胞类型的分布
        3.3.5 A665修饰的纳米粒与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的共定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靶向肽修饰的PLGA纳米粒负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拮抗豚鼠急性听力损失的作用研究
    4.1 材料和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溶液的配制
        4.2.2 载药纳米粒的制备
        4.2.3 载药纳米粒的稳定性实验
        4.2.4 豚鼠急性耳毒性模型的建立
        4.2.5 载药纳米粒拮抗豚鼠急性听力损失的作用研究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载药纳米粒的稳定性
        4.3.2 不同剂量的卡那霉素联合呋塞米对豚鼠内耳毛细胞的影响
        4.3.3 载药纳米粒对豚鼠急性听力损失模型听力的影响
        4.3.4 载药纳米粒对豚鼠急性听力损失模型内耳毛细胞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靶向肽修饰的PLGA纳米粒的安全性评价
    5.1 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动物和细胞
    5.2 实验方法
        5.2.1 纳米粒的制备
        5.2.2 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实验
        5.2.3 纳米粒对斑马鱼胚胎的影响
        5.2.4 纳米粒对耳蜗听觉功能的影响
        5.2.5 纳米粒对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影响
        5.2.6 纳米粒对耳蜗其它细胞类型的影响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和讨论
        5.3.1 纳米载体的细胞毒性
        5.3.2 纳米粒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5.3.3 听性脑干反应法评价纳米粒对耳蜗听觉功能的影响
        5.3.4 荧光染色法评价纳米粒对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影响
        5.3.5 苏木精-尹红染色发评价纳米粒对耳蜗其它细胞类型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调控心肌梗死大鼠胶原表达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肠道菌群概述
        1.1.1 肠道菌群的组成
        1.1.2 肠道菌群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1.3 肠道菌群失调与疾病
    1.2 心肌梗死概述
        1.2.1 心肌梗死简介
        1.2.2 心肌梗死与成纤维细胞
    1.3 肠道菌群与心肌梗死
        1.3.1 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
        1.3.2 肠道菌群与心肌梗死
    1.4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心血管疾病
        1.4.1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1.4.2 肠道菌群与短链脂肪酸
        1.4.3 丁酸盐的研究现状
    1.5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HDACS
        1.5.1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HDACs的影响
        1.5.2 丁酸盐对HDACs的影响
    1.6 组蛋白去乙酰化修饰与心肌梗死
        1.6.1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
        1.6.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心肌纤维化
        1.6.3 曲古菌素A
        1.6.4 丁酸钠
    1.7 C3AR1
        1.7.1 C3AR简介
        1.7.2 C3AR与心血管疾病
第2章 肠道菌群影响心肌梗死后胶原表达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主要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给药及分组
        2.2.2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备
        2.2.3 16S核糖体RNA测序
        2.2.4 大鼠心肌组织HE染色
        2.2.5 天狼猩红染色
        2.2.6 Western Blot
        2.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8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2.3.2 肠道菌群组成的动态变化
        2.3.3 肠道菌群丰度的动态变化
        2.3.4 肠道菌群对宿主生物学功能影响的预测
        2.3.5 肠道菌群对心肌梗死后胶原表达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通过肠心轴对心肌梗死后胶原表达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主要仪器
        3.1.3 实验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动物给药及分组
        3.2.2 GC-MS
        3.2.3 HE染色
        3.2.4 天狼猩红染色
        3.2.5 Western Blot
        3.2.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3 实验结果
        3.3.1 心肌梗死后血清肠道菌群代谢产物SCFAs含量的变化
        3.3.2 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肠道菌群代谢产物SCFAs的变化
        3.3.3 丁酸钠对心肌梗死后胶原表达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抑制HDACS活性影响胶原表达的机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及细胞
        4.1.2 实验主要仪器
        4.1.3 实验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给药及分组
        4.2.2 核蛋白提取
        4.2.3 HDACs活性试剂盒
        4.2.4 超声心动图
        4.2.5 ELISA
        4.2.6 RNA-Seq
        4.2.7 实时定量PCR
        4.2.8 Western Blot
        4.2.9 NIH3T3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细胞模型
        4.2.10 CCK-8
        4.2.11 细胞转染
    4.3 实验结果
        4.3.1 肠道菌群对心肌梗死后血清及心肌组织HDACs活性的影响
        4.3.2 丁酸钠通过抑制HDACs活性影响胶原表达
        4.3.3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通过抑制HDACs调控的靶点基因筛选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NDRG1促进5637耐药细胞形成介导膀胱癌奥沙利铂耐药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膀胱癌
        1.1.1 膀胱癌的表现
        1.1.2 膀胱癌的诱导因素
    1.2 膀胱癌的治疗手段
        1.2.1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1.2.2 卡介苗
        1.2.3 膀胱内给药
        1.2.4 铂类疗法
    1.3 奥沙利铂
        1.3.1 奥沙利铂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1.3.2 奥沙利铂的耐药机制
        1.3.2.1 转运蛋白水平的改变
        1.3.2.2 DNA修复
        1.3.2.3 抗凋亡
    1.4 NDRG1的研究进展
        1.4.1 NDRG1的作用
        1.4.1.1 NDRG1与自噬
        1.4.1.2 NDRG1与分化
        1.4.1.3 NDRG1与抗血管生成
        1.4.2 NDRG1与耐药性
    1.5 表观遗传
        1.5.1 组蛋白甲基化与耐药性
        1.5.2 DNA异常甲基化与耐药性
        1.5.3 染色质修饰与耐药性
第2章 NDRG1在奥沙利铂致膀胱癌耐药中的作用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用药品及试剂
        2.1.2 主要试剂溶液的配制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膀胱癌细胞培养
        2.2.2 CCK8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系活性
        2.2.3 高通量测序筛选耐药基因
        2.2.4 Western Blot实验
        2.2.5 细胞转染
        2.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
        2.2.7 qRT-PCR法
        2.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2.2.9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2.3.2 流式细胞术检测5637P、5637P-OXI、5637R细胞增殖
        2.3.3 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
        2.3.4 Western Blot法检测EMT相关蛋白表达
        2.3.5 高通量测序法筛选耐药基因
        2.3.6 qRT-PCR法测定NDRG1的mRNA表达
        2.3.7 Western Blot法筛选耐药蛋白及耐药通路的研究
        2.3.8 Western Blot法检测敲低NDRG1后的蛋白表达
        2.3.9 CCK8法检测敲低NDRG1后5637R的耐药性
        2.3.10 流式细胞术检测5637R敲低NDRG1后细胞增殖情况
        2.3.11 流式检测5637R敲低NDRG1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甲基化介导NDRG1过表达促进膀胱癌奥沙利铂耐药的分子机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用药品及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浆核分离
        3.2.2 激光共聚焦检测NDRG1表达
        3.2.3 DNA提取
        3.2.4 Western Blot实验
    3.3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Western Blot检测三种细胞浆核分离后NDRG1表达
        3.4.2 激光共聚焦法检测NDRG1的定位及表达水平
        3.4.3 Western Blot法检测浆核分离后组蛋白表达水平
        3.4.4 Sequenom MassARRAY Methylation检测5637P、5637R中NDRG1 CpG Unit甲基化程度
        3.4.5 Western Blot法检测5637R中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的使用对EZH2、Tri-Me-Histone H3 Lys9、Tri-Me-Histone H3 Lys27、NDRG1、p21、p27、CDK6蛋白的影响
        3.4.6 Western Blot法检测5637R、T24、TCCSUP三种膀胱癌细胞敲低NDRG1后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水平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结论
第5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miR-326调控SIRT1/HIF1α/VEGFA轴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肺癌的概述
        1.1.1 肺癌的流行病学和现状
        1.1.2 肺癌的生物学
        1.1.3 化疗仍是肺癌治疗的基石
        1.1.4 肺癌新兴治疗
    1.2 MicroRNAs的概述
        1.2.1 MicroRNA的起源
        1.2.2 MicroRNA的生物学功能
        1.2.3 MicroRNA与肿瘤
        1.2.4 MiRNAs作为诊断标志物
    1.3 MicroRNA-326 的概述
        1.3.1 MicroRNA-326 在肿瘤中的研究
        1.3.2 MicroRNA-326 与生物标志物
        1.3.3 MicroRNA-326 与治疗
    1.4 SIRT1 的概述
        1.4.1 SIRT1的生物学功能
        1.4.2 SIRT1与肺癌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肺癌microRNA芯片差异分析与生信预测
        2.2.2 细胞培养
        2.2.3 质粒和siRNAs转染
        2.2.4 RNA提取和qRT-PCR分析
        2.2.5 Western blot
        2.2.6 细胞活力测定
        2.2.7 流式细胞分析
        2.2.8 免疫荧光试验
        2.2.9 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2.2.10 RIP
        2.2.11 CHIP
        2.2.12 裸鼠成瘤
    2.3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生物信息学预测
        3.1.1 miR-32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差异表达
        3.1.2 miR-326靶向基因预测
        3.1.3 HIF1α是SIRT1直接靶点
        3.1.4 HIF1α在VEGFA启动子区靶向结合
        3.1.5 提出理论假设
    3.2 miR-326负调控SRIT1,改善NSCLC细胞的化疗耐药
        3.2.1 miR-326、SIRT1在NSCLC及耐药细胞中的表达
        3.2.2 miR-326与SIRT1的3’UTR区结合
        3.2.3 miR-326改善细胞耐药,SIRT1促进细胞耐药
    3.3 沉默SIRT1的表达促进转录因子HIF1α的降解来改善NSCLC细胞的化疗耐药
        3.3.1 SIRT1通过去乙酰化作用调节转录因子HIF1α
        3.3.2 沉默SIRT1的表达促进转录因子HIF1α的降解
        3.3.3 HIF1α降解改善NSCLC化疗耐药
    3.4 SIRT1 通过HIF1α促进VEGFA的表达,调控化疗耐药
        3.4.1 HIF1α在VEGFA启动子上结合,SIRT1通过HIF1α促进VEGFA的表达
        3.4.2 SIRT1促进VEGFA的表达
        3.4.3 沉默VEGFA改善NSCLC化疗耐药
    3.5 过表达miR-326在体内改善NSCLC细胞化疗耐药
        3.5.1 裸鼠成瘤实验
        3.5.2 过表达miR-326改善NSCLC化疗耐药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及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的类药分子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第一章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 引言
        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4 前景和展望
    第二章 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SMART为基本骨架的Tubulin/HDAC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总结与讨论
第二部分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类药分子的合成反应及初步抗癌活性研究
    第一章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的合成反应进展
        1 引言
        2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构建类药分子的进展
        3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的芳基化反应
        4 不对称开环反应构建轴手性化合物
        5 前景和展望
    第二章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二芳基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抗癌/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N-羰基吖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抗癌活性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小结与讨论
附录一 第一部分第二章化合物具体合成方法与表征
附录二 第一部分第三章化合物具体合成方法与表征
附录三 第二部分第二章化合物具体合成方法与表征
附录四 第二部分第三章化合物具体合成方法与表征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致谢

(6)基于肝硬化向肝细胞癌转化中的活化增强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药物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本研究拟开展的工作
第二章 肝硬化向肝细胞癌转化中的活化增强子谱的建立及其潜在作用机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肝硬化向肝细胞癌转化中的活化增强子的诊断模型和预后模型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调控肝硬化向肝细胞癌转化过程中的活化增强子为潜在靶点的药物预测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肝癌中的表观遗传学以及表观遗传药物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与双酚A单独和联合暴露对甲状腺发育及肿瘤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影响甲状腺激素稳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主要试剂配置
        2.3 研究对象和分组
        2.4 实验方法
        2.4.1 动物标本采集
        2.4.2 大鼠甲状腺病理检测
        2.4.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4.4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2.4.5 组织总RNA提取
        2.4.6 逆转录cDNA
        2.4.7 引物合成与稀释
        2.4.8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
        2.4.9 生物信息学分析DEHP和BPA潜在靶标
        2.4.10 分子对接
        2.4.11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大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3.2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大鼠血清中THs和TSH的影响
        3.3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大鼠甲状腺病理的影响
        3.4 DEHP和BPA潜在靶标及通路富集分析
        3.5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ESR及下游相关因子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促进甲状腺肿瘤发生
    6 前言
    7 材料与方法
        7.1 主要试剂和仪器
        7.1.1 主要试剂
        7.1.2 主要仪器
        7.2 主要试剂的配置
        7.3 研究对象
        7.4 实验方法
        7.4.1 动物分组及染毒
        7.4.2 动物肿瘤模型建立
        7.4.3 致癌物的配置
        7.4.4 石蜡包埋及切片
        7.4.5 苏木素-伊红染色
        7.4.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7.4.7 组织总蛋白提取
        7.4.8 蛋白浓度测定及样品处理
        7.4.9 Westernblot检测
        7.4.10 统计学分析
    8 结果
        8.1 造模期间大鼠生长状况观察
        8.2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肿瘤模型大鼠体重的影响
        8.3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肿瘤模型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8.4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促进大鼠甲状腺肿瘤发生
        8.5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大鼠甲状腺肿瘤标记物的影响
        8.6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肿瘤模型大鼠甲状腺ESR1的影响
        8.7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肿瘤模型大鼠甲状腺TSHR的影响
        8.8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肿瘤模型大鼠甲状腺HDAC6的影响
        8.9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肿瘤模型大鼠甲状腺PTEN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8.10 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对肿瘤模型大鼠甲状腺c-MYC的影响
    9 讨论
    10 结论
第三部分:D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促进甲状腺肿瘤发生的机制研究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1.1 主要试剂
        12.1.2 主要仪器
        12.2 研究对象
        12.3 实验方法
        12.3.1 细胞培养
        12.3.2 受试物的配置
        12.3.3 细胞转染
        12.3.4 CCK-8实验
        12.3.5 Transwell迁移实验
        12.3.6 细胞RNA提取
        12.3.7 反转录(RT-PCR)
        12.3.8 引物合成与稀释
        12.3.9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
        12.3.10 细胞蛋白提取及定量
        12.3.11 Western blot
        12.3.12 细胞免疫荧光
        12.3.1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12.3.14 细胞膜蛋白提取
        12.3.15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MEHP和BPA单独及联合暴露诱导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和迁移
        13.1.1 MEHP和BPA促进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增殖
        13.1.2 MEHP联合BPA诱导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13.2 MEHP联合BPA诱导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HDAC6上调和PTEN下调
        13.2.1 MEHP联合BPA上调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HDAC6的表达
        13.2.2 MEHP联合BPA抑制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PTEN表达激活下游信号通路
        13.3 MEHP联合BPA诱导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c-MYC上调
        13.4 抑制HDAC6可阻断MEHP和 BPA对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PTEN及AKT磷酸化和c-MYC的影响
        13.4.1 敲低HDAC6可阻断MEHP和BPA对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PTEN及其下游和c-MYC的影响
        13.4.2 Tubastatin A抑制MEHP和BPA对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PTEN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和c-MYC的作用
        13.5 抑制HDAC6可通过H3K9ac修饰调控BCPAP细胞PTEN表达
        13.6 MEHP联合BPA诱导人甲状腺正常上皮Nthy-ori3-1细胞增殖
        13.7 MEHP联合BPA对人甲状腺正常上皮Nthy-ori3-1细胞HDAC6和PTEN及其下游的影响
        13.8 MEHP联合BPA经HDAC6诱导ERK磷酸化促进Nthy-ori3-1细胞增殖
        13.9 HDAC6/PTEN/AKT信号通路及c-MYC在人甲状腺癌组织中异常表达
    14 讨论
    1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内分泌干扰物影响甲状腺肿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去甲基化酶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1.1 异羟肟酸类HDACi
        1.1.1 伏立诺他(vorinostat,SAHA)
        1.1.2 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A,TSA)
        1.1.3 贝利司他(PXD101,Belinostat)及帕比司他(LBH589,panobinostat)
    1.2 苯甲酰胺类HDACi
        1.2.1 mocetinostat (MGCD0103)及LMK-235 (CS-1820)
        1.2.2 MPT0G157及恩替诺特(entinostat,MS-275)
        1.2.3 西达本胺(chidamide)
    1.3 环肽类HDACi
        1.3.1 罗米地辛(romidepsin,FK228)
    1.4 其他类HDACi
2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
    2.1 LSD1相关抑制剂
        2.1.1 苯环丙胺类LSD1抑制剂
        2.1.2 多胺、多肽类LSD1抑制剂
        2.1.3 小分子化合物LSD1抑制剂
        2.1.4其他类LSD1抑制剂
3 LSD1/HDAC双重抑制剂
4 总结与展望

(9)Abhd5/HOXA13促进结肠癌恶性表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Abhd5缺失调节YAP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细胞自我更新
    2.1 Abhd5缺失促进结肠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
    2.2 ABHD5缺失通过非β-Catenin依赖途径激活Wnt通路靶基因Met,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
    2.3 Abhd5缺失促进YAP核定位及活性,进而激活Wnt靶基因Met的表达
    2.4 小结
第三章 Abhd5通过调节SET1A活性调控YAP赖氨酸342位点甲基化对结肠癌“干性”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调控作用
    3.1 Abhd5缺失诱导YAP K342甲基化,进而促进YAP核定位及活性
    3.2 Abhd5缺失促进SET1A介导的YAP K342甲基化,进而促进YAP核定位及活性
    3.3 小结
第四章 Abhd5调控DPY30蛋白稳定性及入核影响SET1A活性的分子机制
    4.1 Abhd5缺失通过非PNPLA2依赖途径促进SET1A诱导的YAP甲基化
    4.2 Abhd5在胞浆中结合SET1A辅助蛋白DPY30促进其泛素化降解,进而抑制DPY30入核发挥其促SET1A诱导YAPK342甲基化
    4.3 Met的药理学抑制作用可降低Abhd5~(low)DPY30~(high)Met~(high)肿瘤的原代结肠癌细胞的干性
    4.4 小结
    4.5 部分总结
第五章 同源盒转录因子HOXA13对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5.1 同源盒转录因子HOXA13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
    5.2 同源盒转录因子HOXA13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5.3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结肠癌的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潜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基于4-哌啶三氮唑为骨架的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的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 主要试剂和材料
        3 仪器设备
        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确证
        5.1 薄层色谱法
        5.2 三氯化铁检测法
        5.3 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碳谱、质谱检测法
        6 体外HDAC酶抑制活性测试方法
        7 体外HDAC酶选择性活性测试方法
        8 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测试方法
        9 免疫蛋白印记实验方法
        10 细胞周期检测实验方法
        11 计算机模拟对接测试方法
    结果
        1 体外HDAC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
        2 体外HDAC酶亚型选择性活性测试结果
        3 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测试结果
        4 免疫蛋白印记实验结果
        5 细胞周期检测实验结果
        6 计算机模拟对接测试结果
    讨论
第二章 HDAC和 Hsp90 双靶点抑制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 主要试剂和材料
        3 仪器设备
        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确证
        5.1 薄层色谱法
        5.2 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碳谱、质谱检测法
        5.3 高效液相色谱法
        5.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
        6 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测试方法
    结果
        1 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测试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四、组蛋白脱乙酰化抑制剂是未来的抗癌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 [1]靶向外毛细胞Prestin的PLGA纳米粒拮抗急性听力损失的作用研究[D]. 孙丽芳.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2]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调控心肌梗死大鼠胶原表达的机制研究[D]. 宋潼潼. 吉林大学, 2021(01)
  • [3]NDRG1促进5637耐药细胞形成介导膀胱癌奥沙利铂耐药的分子机制[D]. 张华瑀. 吉林大学, 2021(01)
  • [4]miR-326调控SIRT1/HIF1α/VEGFA轴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D]. 魏金婴. 吉林大学, 2021(01)
  • [5]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及二芳基高价碘盐参与的类药分子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D]. 彭孝鹏.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6]基于肝硬化向肝细胞癌转化中的活化增强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药物预测[D]. 杨耀.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与双酚A单独和联合暴露对甲状腺发育及肿瘤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张璇.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8]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去甲基化酶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J]. 陈俊豪,丁杰,李显,岑祥莹,张林,吴明,樊斐,曾家兴.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01)
  • [9]Abhd5/HOXA13促进结肠癌恶性表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顾焱.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10]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D]. 王艳. 青岛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是未来的抗癌药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