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在汽车安防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移动通信在汽车安防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一、移动通信在汽车安防产品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磊[1](2021)在《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客车火灾事故层出不穷,客车上常规配置的破窗器难以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及时破窗,进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伴随车载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车载智能设备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主要基于传感器技术、CAN总线技术、车辆信息采集技术、GNSS定位技术、4G移动通信数据传输信息融合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了在客车内实现易燃挥发物探测及火灾事故发生时快速破窗帮助乘员及时撤离的智能安全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客车车厢内易燃挥发性可燃物检测、火灾烟雾检测、客车行驶数据读取、车载终端模块信息传输、远程后台监控及自动破窗。遵循早期预防的原则提出并设计了车内检测易燃挥发性可燃物及烟雾的传感器装置模块,该模块在传感器检测到相关报警信息后将立即通过车载局域网络周期性发送报文至车载终端控制模块,车载终端控制模块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司机的同时将报警信息通过目前成熟应用的4G移动网络周期性发送至远程监控后台,实现系统车载终端与监控后台的远程通信。系统车载终端控制模块设置了手动复位按键以解除误报警发生时车载终端对后台发送报警信息,客车火灾事故报警信息的后续处置方面可以通过监控后台发送远程破窗指令使电动破窗器使能从而实现自动破窗,此外还设计了手动破窗按键以确保系统破窗的可靠性。为做到对客车情况的实时监控,系统硬件模块还包含车辆信息读取模块、GNSS定位模块,实现行驶客车的车速,精准位置等信息的实时上传。确定了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的总体方案,在硬件设计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完成了各功能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电路板的制作和焊接。在软件部分,编写了各功能模块控制程序实现了系统的控制要求,最后对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进行了实验室调试及实车实景试验。经试验表明:各类传感器工作表现良好,各车载硬件模块功能完好,监管后台可以实时接收系统终端信息并监控车辆定位、车速状态信息,自动破窗及手动破窗均能实现,其中远程破窗指令在发出后500毫秒内车载终端模块实现对其接收,随即电动破窗器控制电路导通,电机为蓄能弹簧蓄能后实现破窗,破窗过程可在一秒钟内完成。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可以稳定工作,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

刘畅[2](2021)在《好得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电子产品的智能化和移动网络的快速渗透带动了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子元器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中美贸易和国际政治形势变化的背景下,发展电子元器件核心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链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但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显。从近10年国家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行业推行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行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大力推进电子元器件创新突破,建立电子元器件人才培育体系,支持产业升级,这些都将对电子元器件整体产业及其分销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好得公司是一家有着20年经验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企业。本文对好得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营销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随着电器元器件市场环境的变化,好得公司存在缺乏长远营销策略以及营销方式不符合当前市场发展趋势等问题,需要修正和重新制定更符合当前市场情况和趋势的营销策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电子元件市场营销环境,结合好得公司的营销现状,对好得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对营销的相关理论和好得公司现有的经营情况进行思考和探讨,根据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数据统计、分析和研究,诊断出好得公司电子元器件市场营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对好得公司的营销竞态、营销环境做分析,依据营销管理中的STP理论为基础,根据4P理论,找到更加适合公司电子元器件市场的营销策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在大数据营销、关系营销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营销策略建议。通过综合分析并提出保障措施有利于提升好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好得公司找到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对同行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颜姜慧[3](2020)在《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视角下智能汽车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对产业的重构需要系统化思维,信息化驱动的汽车智能化升级本质上是汽车工业“互联网+”,是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突破口。中国已经在产业力量积蓄、社会价值驱动等方面做好了准备。本文以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并综合运用多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系统学分析方法,首先,以系统论和自组织城市理论为基础,形成智慧城市自组织系统理论;然后,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智慧交通系统主题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扎根分析,基于自组织系统中子系统与系统整体具有抽象一致性的特征,以智慧城市自组织系统理论探讨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驱动力,分析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系统运行机制,据此构建从智慧交通系统演化视角探讨智能汽车发展路径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接着,采用专利分析、情景分析、技术路线图规划等方法挖掘影响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预测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情景、探讨智能汽车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促进智能汽车健康发展的系统化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搭建智慧城市自组织系统架构,分析智慧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机理,挖掘其演化驱动力及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有别于已有大部分研究主要采用自组织理论分析城市空间的复杂性,本文将城市系统与天然自组织系统人体系统进行类比,搭建智慧城市自组织架构。将各种智能设备定义为智慧细胞,以Cellular Atuomata(CA)模型的核心理念分析智慧细胞在信息通信技术和制度体系的作用下(智慧细胞是模型中的“cell”,信息通信技术和制度体系是模型中的“rule”),在同一横向层面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自发实现从智慧细胞向智慧组织、智慧器官、智慧系统,并最终形成整个智慧城市系统的纵向演进机理。据此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智慧细胞、信息通信技术、制度体系是智慧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驱动力;核心智慧细胞是系统的序参量。据此,深入分析智慧交通系统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运行机制。(2)基于智慧城市自组织系统理论分析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与智能汽车发展路径之间的关系,搭建从智慧交通系统演化视角探讨智能汽车发展路径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智能汽车在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中的发展态势,构建智慧交通系统序参量方程(u=g(ik,jn)k,n=1,2,3……),ik,jn是促进或阻尼序参量和整个系统演化的因素。以系统化研究方法,融合多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全方位挖掘这些影响因素探讨其对序参量方程取值的影响。(3)依系统化研究的思路,搭建了定性与定量方法融合的实证研究框架,探讨智能汽车发展路径。首先,在充分研究和分析权威资料后将智能汽车技术体系分为感知技术、决策控制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和相关科技力量四个维度,细化各维度包含的核心技术,形成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情景分析问卷中技术维度驱动力的清单。进一步分析智能汽车的专利技术,发现其关键技术及其变化趋势。然后,以技术分析结论为参考,综合社会、经济、能源与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形成影响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全方位驱动力清单,驱动力清单是序参量方程可能的自变量。通过专家访谈挖掘关键驱动力,结论是:技术和政策因素影响力最大,由八个不确定性强且影响力重大的驱动力形成了三个不确定性轴(A:市场对智能化的需求与偏好、B:研发投入和智能路网建设状况、C: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接着,在三个轴面衍生出的情景中选择出最乐观情景、最悲观情景和最可能情景。从选择结果看,三种情景下,专家对市场均持有乐观态度;除最悲观情景,专家对投入也持乐观态度;除最乐观情景,专家对制度建设均持悲观态度。最后,基于技术分析和情景分析结论,探讨重要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路网设施的投入是制约智能汽车发展的壁垒,且制度体系的建设应符合自组织演化规律。基于上述结论,分析并描绘出智能汽车发展路径,包括:(1)智能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和共享化演化的整体进程;(2)智能路网投资模式的演变路径;(3)制度体系的建设路径。(4)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系统性的对策建议。首先,从促进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视角提出相应策略,具体是从智慧细胞、信息通信技术、制度体系三个驱动力入手,包括:改变治理理念,着眼智慧细胞数量、普及度和智能性的提升;加强信息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构建符合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的制度体系。再从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路网建设投入两个壁垒入手提出引导智能汽车健康发展的策略,包括:培育新型创新主体,充分挖掘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官、用等领域的开放合作,协同研发,加强智能汽车和智能路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尤其要集中一切优势资源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壁垒;以“互联网+”的系统化思维重构智能汽车企业获利模式,参考高铁模式创新智能路网商业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投入力度。该论文有图37幅,表27个,参考文献155篇。

杨梦娇[4](2020)在《信息技术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以高新兴为例》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产品日新月异更迭替代,信息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企业只有不断地创造和维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占据主动地位,获得竞争优势。信息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毫无疑问,进行企业间的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不二之选,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逐步增强自身的实力,扩大企业规模,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近年来,全球信息技术行业并购事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研究信息技术企业并购案例能够使信息技术企业在进行并购时趋利避害,实现并购效益的最大化,达成企业战略目标。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对国内外的资料、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本文的预期目标,确定了研究内容,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其次是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绩效分析方法介绍,然后对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并购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第四章开始引入案例,介绍每次并购的情况、动因,还加入了对被并购公司的分析,主要从商誉和业绩承诺情况来分析。第五章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并购短期绩效,运用传统财务指标和EVA相结合的方式对并购长期绩效进行评价,还使用了非财务指标评价方法对并购绩效进行补充分析,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购短期绩效总体表现良好。并购长期绩效:根据财务指标分析,高新兴的盈利能力在并购后第一年有所下降,之后逐年上升,成长能力在并购后有所提高,偿债能力在并购后无明显变化,营运能力有所下降。从EVA指标来看,在对有关项目进行调整后,得到并购后的EVA持续增加,且2018年达到最大。基于非财务绩效指标的角度,高新兴的品牌知名度、研发能力、职工整体素质等方面在并购完成后有所提升,高新兴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对高新兴案例研究得到几点启示,为信息技术企业并购提供参考:并购要明确动机和目标,注意并购后的整合协调,谨慎风险市场风险,注意风险防范,关注国家政策导向。

孙璇[5](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周烨[6](2020)在《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重庆智能终端标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智能终端是电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创新步伐的加快,智能终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涵盖了智能手机、智能设备、电脑和电脑延伸产品等几大类别。移动智能终端从出现至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各个行业中应用,例如银行、家居、生活消费、教育、安全等多个领域,同时智能终端产品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终端产业中从2011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已进入行业成熟期。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智能终端产品也将保持一个较高的更新换代需求,目前其他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也正处于发展初期且未来需求将呈蓬勃趋势。我国智能终端产业最早是在珠三角地区发展并壮大,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深圳手机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企业成本逐年增加,持续的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涨迫使珠三角地区智能终端企业开始向内地转移。Y市则是在此背景下以较好的政策和资源优势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并快速建立相关产业配套及布局,在较短时间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Y市从2016年8月高速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为起始,至今已签约智能终端产业项目185个,协议投资总额466亿元,协议达产年产值超过2200亿元。但从目前来看,Y市智能终端产业主要以代工为主,品牌知名度不够,产业优势还并未显现。在同一时期,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内陆城市还有很多,对Y市来讲也正面临着外部竞争的强大威胁。本文以Y市智能终端产业为例,通过Y市已有智能终端的产业链进行纵向深入分析,同时,选取重庆市智能终端产业进行横向的标杆对照分析,找到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中产业链缺失及附加值低、品牌知名度不足、产业集群效果不显着等薄弱环节,提出Y市智能终端产业未来发展建议,主要包括加速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条等)、推动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产业合作互补等)、促进产业升级(面向高端市场、提升研发实力等)。为Y市智能终端产业在未来发展路径上提供值得借鉴的参考。同时,为其他地市级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朱柏林[7](2020)在《广东广康公司连接器业务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企业运营资料、行业发展资料等,通过广东广康公司的宏观环境和行业市场进行外部环境分析,从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经营现状、企业文化进行内部环境分析,研究探讨企业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大发展形势下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得出:广东广康公司面临着前景广阔的市场,拥有良好的自主品牌经营能力、较强的研发实力、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多元化的稳定客户群等优势,但同时公司缺少高层次人才,运营管理模式缺乏弹性。利用“SWOT矩阵”系统性分析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得出公司业务发展备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通过QSPM矩阵进行战略决策,得出成本领先战略4.55分,差异化战略6.00分,集中化战略5.40分。公司选择差异化战略,公司将集中优势力量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建立产品及服务差异化。最后,从产品差异化、品牌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方面,系统地提出广东广康公司战略实施方案,公司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客户反馈机制,优化组织架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业务战略实施保障措施,同时建立战略实施控制措施。

梁巍[8](2019)在《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都是最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物联网这个概念的提出时间比较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而其真正得到高速发展也是在最近10年左右,由于互联网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物联网技术才真正有了高速发展的机会和平台,物联网的时代才真正正式到来。世界各国纷纷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特别是欧、美、日、韩等少数发达国家走在前列。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也不甘落后,尤其是在应用领域发展较快,物联网应用规模在全球也是排名靠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物联网在很多垂直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同样,各个地方政府也都非常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紧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潮流,力争在这次机遇中脱颖而出。成都市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其中就包括物联网产业,通过近些年的支持和发展,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应用基础,在国内城市可被列为第一梯队靠后位置,但是成都市的物联网产业依然存在产业体量不足、核心技术缺乏、龙头企业较少、经济效应不强等问题,急需认真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本文以成都市物联网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产业链、细分领域、产业政策、区域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采用对比分析法与国内物联网发展较好和相当的城市进行多方面对比,还采用了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从产业发展战略与方向的角度出发,结合成都自身的应用优势,提出具有成都特色、适合成都物联网发展路径的思路、目标、定位和重点,并分别针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文章开头对研究物联网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了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从政府管理者和企业的角度出发,成都市如何紧抓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如何摆脱目前存在的各种困境?然后对物联网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概括,对目前国内外主要地区和城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较为详实的梳理和分析,并对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物联网发展较快的国家都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其次是针对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及应用情况,从区域发展、细分领域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及与其他重点城市的横向比较,指出成都市具备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威胁,结合成都市自身实际和国家战略方向,提出了以物联网应用为产业发展重点的思路和定位,并分别针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三点主要建议做法。

江博[9](2018)在《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对科技的推崇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最近5年来,科技创新这一提法逐步出现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和决定因素,不仅仅在国内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成为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得以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真正意义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先进生产力的动力之泉,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要程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显得突出和关键。随着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推动尤为重要。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科技创新大国,正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北斗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的指引和推动。本文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科技哲学、技术经济学、社会调查、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以北斗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路径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寻求解决处于“竞争困境”中的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局限,既阐明科技创新理论对北斗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又推动科技创新与北斗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文分为五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文章选题的问题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创新、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等研究现状评述,阐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通过分析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重点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行多维度分析,指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并重点阐明全面创新赋予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内涵。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以问题与需求导向入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突出强调北斗是我国科技创新技术的产物,剖析北斗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成果,并重点介绍北斗产业发展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通过与GPS对标分析,提出北斗技术突围的困境以及北斗产业发展的机遇,为提出北斗产业发展策略奠定基础。第四章介绍科技创新对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变革的推动影响。北斗技术和产业因科技创新而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根源产生影响。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发展产生新变革、提出新要求、培育新能力、产生新影响,以及科技创新为北斗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等。通过理论指引和实践研究,为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实施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五章重点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的策略。首先从战略层面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平台战略,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布局;其次从战术层面入手,提出技术和行业应用创新,打牢北斗产业发展基础,开启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北斗产业发展规律,构建产业闭环;依托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生态系统;辅助金融创新,利用资本手段快速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结合北斗全球组网的趋势,提出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实施北斗“走出去”,实现北斗产业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贺婷婷[10](2018)在《XX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翻译项目实习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为一篇翻译项目实习报告,是笔者根据在广州XXX翻译公司实习时参与的招股说明书翻译项目实践情况撰写而成。本文详细叙述了笔者作为一名翻译项目实习生在招股说明书翻译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工作内容。报告介绍了笔者在此次翻译项目中的主要岗位职责,交代了翻译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还展现了翻译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以及翻译活动完成后的服务评估模式。根据现代翻译项目管理流程的方法,笔者在文中探讨了翻译项目中最重要三个因素:时间、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整个翻译项目的重要性。此外,笔者还分析了该项目中出现的一些紧急突发案例,以供进一步完善日后的相关工作。笔者希望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帮助从事翻译项目的译界人士进一步了解现代翻译项目中普遍采取的翻译模式,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移动通信在汽车安防产品上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通信在汽车安防产品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客车重大事故频发
        1.2.2 客车安全保障不足
    1.3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1.3.1 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3.2 自动破窗装置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3.3 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本章小结
2 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整体方案与关键技术
    2.1 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整体方案
        2.1.1 系统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2.1.2 系统总体方案
    2.2 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关键技术
        2.2.1 火灾探测预警传感器技术
        2.2.2 CAN总线技术
        2.2.3 车载诊断技术
        2.2.4 GNSS定位技术
        2.2.5 4G通信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硬件设计
    3.1 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3.2 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车载终端控制模块
        3.2.1 系统车载终端控制模块单元组成
        3.2.2 系统车载终端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3.3 易燃挥发物与烟雾检测传感器及破窗执行模块
        3.3.1 易燃挥发物与烟雾检测传感器及破窗执行模块单元组成
        3.3.2 易燃挥发物与烟雾检测传感器及破窗执行模块电路设计
    3.4 车辆信息读取模块
        3.4.1 车辆信息读取模块单元组成
        3.4.2 车辆信息读取模块电路设计
    3.5 定位及远程通信模块
        3.5.1 定位及远程通信模块单元组成
        3.5.2 定位及远程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软件开发
    4.1 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4.2 系统软件开发工具
        4.2.1 系统软件开发语言
        4.2.2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4.3 系统软件开发
        4.3.1 车载终端控制模块程序开发
        4.3.2 易燃挥发物与烟雾检测传感器及破窗执行模块程序开发
        4.3.3 车辆信息采集模块程序开发
        4.3.4 定位及远程通信模块程序开发
        4.3.5 系统监管后台开发
    4.4 本章小结
5 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试验测试
    5.1 实验室测试的硬件条件
    5.2 系统实验室测试
        5.2.1 车载终端控制模块数据收发测试
        5.2.2 车辆信息采集模块测试
        5.2.3 定位及远程通信模块测试
    5.3 系统实车破窗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
    6.2 本文的不足
    6.3 未来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2)好得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2.1.1 STP理论
        2.1.2 4P营销组合理论
        2.1.3 大数据营销
        2.1.4 关系营销
    2.2 分销理论定义与研究
        2.2.1 分销理论定义
        2.2.2 分销理论的研究
    2.3 国内外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研究
        2.3.1 国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研究
        2.3.2 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研究
    2.4 电子元器件相关概念
        2.4.1 被动元器件
        2.4.2 射频前端元器件
第三章 好得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好得公司概况
        3.1.1 公司概况
        3.1.2 组织架构及人员现状
    3.2 好得公司经营现状
        3.2.1 产品线现状
        3.2.2 客户及行业现状
        3.2.3 营销相关财务现状
    3.3 好得公司营销现状存在问题调查与诊断
        3.3.1 品牌影响力
        3.3.2 产品满意度
        3.3.3 技术满意度
        3.3.4 供货满意度
        3.3.5 品质满意度
        3.3.6 价格满意度
        3.3.7 服务满意度
    3.4 好得公司的营销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3.4.1 整体营销策略不完善,各产品线发展不均衡
        3.4.2 目标市场定位不清晰,行业销售过于集中
        3.4.3 新客户开发能力弱,客户关系管理粗放
        3.4.4 营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的培养和激励
第四章 好得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科技环境分析
    4.2 电子元器件行业现状分析
        4.2.1 电容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4.2.2 射频前端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4.3 好得公司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4.3.1 现有竞争者
        4.3.2 潜在竞争对手
        4.3.3 客户讨价还价能力
        4.3.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4.3.5 替代品威胁
    4.4 好得公司SWOT分析
        4.4.1 优势分析
        4.4.2 劣势分析
        4.4.3 机会分析
        4.4.4 威胁分析
        4.4.5 SWOT矩阵
第五章 好得公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5.1 好得公司STP策略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目标市场定位
    5.2 4P营销组合策略
        5.2.1 产品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促销策略
        5.2.4 渠道策略
    5.3 大数据营销策略
    5.4 关系营销策略
第六章 好得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6.1 加强营销团队管理
        6.1.1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6.1.2 规范营销管理流程
    6.2 推进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
        6.2.1 信息化管理技术升级
        6.2.2 互联网营销平台建设
    6.3 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6.3.1 建立客户关系数据库
        6.3.2 完善差异化服务策略
    6.4 建立科学合理的营销激励政策
        6.4.1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6.4.2 建立科学的激励政策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1 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3)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视角下智能汽车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内涵界定
    2.2 自组织和自组织城市理论
    2.3 系统论和关于城市系统的认识
    2.4 智慧城市自组织系统理论
    2.5 预测理论与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与智能汽车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3.1 智慧交通系统的元素
    3.2 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系统架构
    3.3 智能汽车演化状态及智慧交通系统序参量方程
    3.4 本章小结
4 智能汽车发展的技术驱动力分析
    4.1 智能汽车技术体系
    4.2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
    4.3 本章小结
5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情景分析
    5.1 确定决策焦点
    5.2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5.3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5.4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三种情景
    5.5 本章小结
6 智能汽车发展路径分析
    6.1 路线规划的组织执行
    6.2 影响路径演化的关键因素
    6.3 影响路径演化的壁垒
    6.4 智能汽车演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7 对策建议
    7.1 基于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视角的建议
    7.2 破除智能汽车发展壁垒的建议
8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信息技术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以高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并购动因
        二、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三、并购绩效影响因素
        四、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五、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和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绩效评价方法介绍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并购的概念
        二、并购绩效的概念
        三、信息技术企业的概念
    第二节 并购相关理论
        一、效率理论
        二、协同效应理论
        三、规模经济理论
        四、资源配置理论
    第三节 并购绩效分析方法
        一、事件研究法
        二、财务指标法
        三、EVA评价法
        四、非财务指标评价法
第三章 信息技术行业发展及并购状况分析
    第一节 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概况
        一、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现状
        二、信息技术企业产业环境分析
        三、信息技术企业的特点
    第二节 信息技术行业并购状况
        一、信息技术行业并购现状
        二、信息技术行业并购特点
第四章 高新兴并购案例介绍
    第一节 高新兴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二、公司主营业务
        三、公司战略分析
    第二节 高新兴并购动因
        一、企业战略动因
        二、协同效应动因
        三、政策动因
    第三节 并购情况介绍
        一、收购重庆迅美电子49%股权
        二、收购创联电子100%股权
        三、收购国迈科技90%股权
        四、收购中兴智联84.86%股权
        五、收购中兴物联95.5%股权
        六、并购后被并购公司表现情况
第五章 高新兴并购绩效分析
    第一节 绩效分析理论框架构建
        一、并购绩效分析对象界定
        二、并购绩效分析方法选取
    第二节 高新兴并购短期绩效分析
        一、事件窗口期选择
        二、超额收益的计算
        三、2014 年并购事件累计超额收益率
        四、2015 年并购事件累计超额收益率
        五、2016 年并购事件累计超额收益率
        六、2017 年并购事件累计超额收益率
        七、短期并购绩效总结
    第三节 高新兴并购长期绩效分析
        一、基于财务指标的并购绩效分析
        二、基于EVA的并购绩效分析
        三、非财务指标的绩效分析
        四、长期并购绩效总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第一节 并购绩效研究结论
    第二节 启示
        一、明确并购动机和战略目标
        二、注重并购后的整合、协调
        三、谨慎分析市场
        四、注意风险防范
        五、关注国家政策导向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一、用工矛盾
        二、“机器换人”矛盾
        三、收入分配矛盾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结语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重庆智能终端标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技术路线图和方法
        1.3.1 技术路线图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能终端产业相关理论
    2.1 智能终端产业介绍
        2.1.1 智能终端的概念
        2.1.2 智能终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2 研究模型
        2.2.1 PEST分析模型
        2.2.2 标杆分析法(Benchmarking)
    2.3 相关产业研究理论
        2.3.1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产业价值链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的简述
        3.1.1 Y市简介
        3.1.2 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
    3.2 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PEST)
        3.2.1 政治因素
        3.2.2 经济因素
        3.2.3 社会因素
        3.2.4 技术因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4.1 产业价值链分析
        4.1.1 智能终端产业链简述
        4.1.2 Y市智能终端产业链分析
        4.1.3 Y市智能终端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4.2 标杆对照分析
        4.2.1 研究方式
        4.2.2 对象选择
        4.2.3 标杆对象--重庆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简述
        4.2.4 研究维度
        4.2.5 Y市与重庆市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建议
    5.1 Y市智能终端产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5.2 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5.2.1 通过产业集聚,完善智能终端产业链条
        5.2.2 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
        5.2.3 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技术创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7)广东广康公司连接器业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公司简介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1.5.1 理论基础
        1.5.2 分析工具
第二章 广康公司连接器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环境分析
        2.1.2 经济环境分析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2.1.4 技术环境分析
    2.2 行业与市场环境分析
        2.2.1 行业分析
        2.2.2 市场分析
        2.2.3 竞争者分析
第三章 广康公司连接器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3.1 企业资源分析
        3.1.1 财务资源分析
        3.1.2 技术资源分析
        3.1.3 人力资源分析
    3.2 企业能力分析
        3.2.1 营销能力分析
        3.2.2 研发能力分析
        3.2.3 核心竞争力分析
    3.3 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3.3.1 财务状况分析
        3.3.2 组织结构状况分析
        3.3.3 技术研发状况分析
    3.4 企业文化分析
第四章 广康公司连接器业务战略制定与决策
    4.1 企业战略目标体系
    4.2 业务战略目标
    4.3 业务战略的制定与分析
        4.3.1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
        4.3.2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矩阵)
        4.3.3 SWOT矩阵
    4.4 业务战略的决策
        4.4.1 QSPM矩阵
        4.4.2 业务战略的确定
第五章 广康公司连接器业务战略实施与控制
    5.1 战略实施方案
        5.1.1 产品差异化实施方案
        5.1.2 品牌差异化实施方案
        5.1.3 服务差异化实施方案
        5.1.4 渠道差异化实施方案
    5.2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2.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5.2.2 建立客户反馈机制
        5.2.3 优化组织架构
        5.2.4 建设企业文化
    5.3 战略实施控制
        5.3.1 预算控制
        5.3.2 绩效考核控制
        5.3.3 审计控制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8)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文献综述
        1.4.1 物联网技术方面
        1.4.2 物联网产业方面
        1.4.3 产业发展理论方面
        1.4.4 战略管理理论方面
第二章 物联网概述及国内外产业发展及趋势分析
    2.1 物联网概述
        2.1.1 物联网概念
        2.1.2 物联网内涵
    2.2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2.2.1 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2.2.2 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2.2.3 物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 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3.1 产业整体发展情况
    3.2 区域发展情况
    3.3 产业政策及规划情况
    3.4 物联网应用情况
        3.4.1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3.4.2 加快布局物联网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3.5 产业链布局情况
        3.5.1 感知层
        3.5.2 网络层
        3.5.3 平台层
        3.5.4 应用层
    3.6 重点细分领域发展情况
        3.6.1 智能传感器产业具备一定基础
        3.6.2 NB-IoT应用较为广泛
        3.6.3 5G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3.6.4 与物联网深度融合领域的基本情况
第四章 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4.1 利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成都物联网发展特色
    4.2 利用调查法分析成都物联网应用情况
    4.3 利用SWOT分析法提出对策措施
    4.4 小结
第五章 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5.1 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5.2 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目标
    5.3 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定位
    5.4 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重点
        5.4.1 重点推进物联网示范应用
        5.4.2 积极推动NB-IoT和5G网络部署和技术突破
        5.4.3 加快智能传感器及芯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制
        5.4.4 注重与物联网产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发展
    5.5 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5.5.1 对政府的建议措施
        5.5.2 对企业的建议措施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及重难点
第二章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的构成
        三、科技创新的运行模式
        四、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
        五、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
    第二节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多维度分析
        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实际价值
    第三节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一、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
        二、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第四节 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及引领作用
        一、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二、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第三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态势
    第一节 我国北斗产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历程
        二、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背景
        三、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直接挑战
        一、北斗技术层面面临的挑战
        二、北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竞争优势
        一、北斗与GPS共性技术优势分析
        二、北斗系统发展的创新特质分析
        三、北斗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分析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的发展机遇
        一、科技创新驱动北斗核心技术突破
        二、科技创新促进北斗政策环境完善
        三、科技创新推动北斗参与国际竞争
第四章 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产业未来发展影响
    第一节 科技创新推动北斗产业技术新变革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引导北斗产业系统发展
        二、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技术变革提出要求
    第二节 科技创新培育北斗产业发展新能力
        一、具备对产业发展关键性推动的能力
        二、加强对行业应用多元化拓展的能力
    第三节 科技创新促进北斗产业发展新影响
        一、创新北斗产业商业模式
        二、创新北斗产业金融支持
        三、创新北斗产业管理体系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步入新领域
        一、北斗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二、北斗产业发展领域预测
第五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加快发展策略
    第一节 以顶层设计指引北斗产业健康发展
        一、做好北斗产业顶层设计
        二、夯实北斗产业平台建设
    第二节 以技术创新夯实北斗产业发展基础
        一、突破北斗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二、加快北斗系统科技创新速度
        三、提升北斗系统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节 以应用创新扩大北斗产业发展规模
        一、加强军民融合应用创新
        二、加大民用市场应用创新
    第四节 以模式创新构建北斗产业发展闭环
        一、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创新市场化的商业模式
    第五节 以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发展生态
        一、深化国家政策指引
        二、优化产业创新环境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四、推动技术人才培养
    第六节 以金融创新注入北斗产业发展活力
        一、发挥北斗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
        二、推动政府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角色
    第七节 以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北斗全球竞争话语权
        一、抓紧制定北斗国际化战略发展策略
        二、加快实施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步伐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10)XX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翻译项目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BRIEF INTRODUCTION
1.1 Position Description
1.2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1 Project Name and Serial Number
    1.2.2 Project Details
    1.2.3 Target Audience
    1.2.4 Customer Requirements
    1.2.5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nship
1.3 Major Contents of This Report 2、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2.1 Demand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2 Plan Formul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3 Self Control over Translation Quality
2.4 Technical and Other Supports
    2.4.1 Building and Leveraging Terminology Database
    2.4.2 Building and Leveraging of Translation Memory
    2.4.3 Leveraging Computer-aided Tools
2.5 Emergency Precaution
    2.5.1 Standby Translators
    2.5.2 Leaving Free Time for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5.3 Saving Translation Materials in Cloud as Backup 3、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1 Time Control Over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1.1 Planning an Overall Timetable for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1.2 Sorting Out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1.3 Estimating the Duration of Each Activity
    3.1.4 Formulating a Project Schedule
    3.1.5 Exerting Flexible Control over All Project Activities
3.2 Quality Control Over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2.1 Selecting Excellent and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3.2.2 Tripartite and Real-time Tracking for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2.3 Building Terminology Database and Name Unification List
    3.2.4 Providing Quality Customer Service 4、TRANSLATION EVALUATIONS
4.1 Evaluation from the Customer Side
4.2 Evaluation from Team Members 5、SUMMARY ON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5.1 Problems in Communications
5.2 Problems in the Uneven Quality of Translators
5.3 Unresolved Problems and Relevant Reflections
5.4 Inspiration and Outlook on the Future Work REFERENCE APPENDIX Part VI Operations and Technologies

四、移动通信在汽车安防产品上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客车火灾事故破窗逃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李恒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好得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刘畅. 兰州大学, 2021(02)
  • [3]智慧交通系统自组织演化视角下智能汽车发展路径研究[D]. 颜姜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信息技术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以高新兴为例[D]. 杨梦娇.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6]Y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重庆智能终端标杆分析[D]. 周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7]广东广康公司连接器业务战略研究[D]. 朱柏林. 兰州大学, 2020(01)
  • [8]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梁巍.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9]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江博. 武汉大学, 2018(01)
  • [10]XX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翻译项目实习报告[D]. 贺婷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移动通信在汽车安防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