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社会评价讲座(一)第1讲中国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讲座(一)第1讲中国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

一、投资项目社会评价专题讲座(一) 第一讲 中国开展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肖华堂,王军[1](2021)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社会影响研究——以成都外环铁路项目为例》文中认为文章就成都外环铁路项目建设可能对所经地区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剖析。研究表明:(1)短期有利于增加所经地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但可能会对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产生不利影响;中长期则有利于推动所经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更多更高质量就业机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2)有助于转变沿线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3)有利于改善项目"移民"生活居住条件,提升整体福祉。(4)有利于改善所经地区基础设施,吸引人口聚集提升城镇化水平。(5)有利于更好地发掘、保护和开发所经地区地下和地上文化旅游资源。与此同时,项目建设也可能面临因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征用补偿未达到权利主体预期产生矛盾、项目移民不能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居民生活环境和地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据此提出应对措施。

方涛[2](2019)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以寿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把脱贫攻坚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的历史新高度,为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社会基础。2015年岁末,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在《决定》中明确了脱贫攻坚的具体举措,排在前两位的就是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不久安徽省也出台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文件强调要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排在前两位的也是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工程。由此可以看出,“两业”脱贫工程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扶贫车间作为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有机统一,首先在山东省被探索出来并逐步完善,并作为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被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推广,由此全国各地开始纷纷上马扶贫车间项目。扶贫车间项目作为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在调整当地产业结构、解决群众就近就业以及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以往公共项目社会评价的研究对象多是基建、公益性项目,瞄准精扶贫项目的社会评价研究比较匮乏,而对近年来才出现的扶贫车间项目进行社会评价研究更为少见。本文试图通过借鉴学习扶贫项目等公共项目进行社会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成果,深入研究适合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以此希望能够为我国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对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扶贫车间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全面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社会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项目社会评价的研究方法、思路、内容和创新点。二是阐述了精准扶贫理论和项目社会评价理论,并对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进行概述。三是选取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和社会风险三个关键影响因素构建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总结和评析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的特点,最终选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四是以寿县扶贫车间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对其进行社会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改进扶贫车间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对促进扶贫车间项目的健康发展,丰富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理论具有一定意义。

叶蕴怡[3](2019)在《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公路客运行业是通过汽车客运站场资源来掌控当地客运市场,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企业在投资汽车客运站时进行社会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我国早期的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的评价以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为主,社会评价少之又少。目前还没有一套成型的社会评价体系和方法是关于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的。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的社会评价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首先,作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对社会评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了项目社会评价的相关理论。其次,对项目社会评价几种常用的评价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合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构建指标体系的具体特点,选择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本文社会评价的主要方法。再次,深入分析了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结合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参考前人的文献、专家咨询搜集数据,构建了一套全面涵盖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与社会的互适性和社会风险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实用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分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进行社会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并分析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为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更好地实施提供借鉴和启示。

谭玮[4](2017)在《法治社会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法治评价被视为“可量化的正义”。自本世纪以来,为顺应国际潮流,基于“以评促建”的理念思维,我国各地开展法治评价的实践探索。2012年,习近平首次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命题;201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法治社会建设的实施思路。法治社会评价作为全新命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围绕“为什么要评价→谁来评价→评价谁→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的逻辑思路,构建法治社会评价体系是法治社会评价的内在要求。从评价学的角度,法治社会评价涉及法学、管理学、政治学与技术科学,以及理论、技术、实证三个层面,属于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领域。本文研究基于学科融合的理念,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规范与量化研究方法,重点探讨法治社会评价体系构建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评价主体,二是指标体系,因为从某种意义说,评价主体决定评价的公信力,指标体系决定评价的科学性。之后将评价体系运用于广东省的实证中,取得“法治广东”年度指数,旨在评估水平,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首先,法治社会评价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以评促建”符合科学原理。近几年中国内地有关法治评价主要针对法治政府,本质上为体制内部的目标式考评;其次,基于法治的属性与价值,以第三方为评价主体,构建由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评价维度,包括15个客观指标、8个专家评议指标和13个公众满意度指标组成的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最后,利用上述体系,对2015年度法治广东评价结果显示,年度指数为75.23,21个地级以上市差距较为明显,说明法治广东建设已有较好的基础,但与社会期待存在明显的距离。本文的创新:一是聚焦法治社会,涉足全新领域,融合了多重研究方法;二是构建了第三方评价法治社会的指标体系,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此领域研究的空白;三是以广东省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取得2015年度法治广东指数,既检验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也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量化依据。当然,作为探索性研究,法治社会评价涉及复杂的理念与技术问题,如功能定位、评价主体与主客观指标的匹配关系,本文探讨并不深入,尤其是对客观指标数据的处理过于理想化,这也是未来研究改进的方向。

刘乾乾[5](2016)在《基于全寿命视角的建设工程项目社会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当然每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是离不开项目评价工作的,建设工程项目的评价除了经济评价和技术评价外,社会评价也已被提上日程,这符合我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但由于项目社会评价涉及因素诸多,大部分指标难以量化,即使是定量的指标,也很难收集到相关数据,所以至今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取建设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摒弃过去传统的项目评价模式,从项目全寿命角度出发,把项目看作一个系统来进行整体评价。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社会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出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24个。本文选取平顶山市常绿·九天庄园项目作为研究案例,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选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和计算,最后得出该项目的最终社会评价结果,说明了建设工程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李超云,卞炳乾,朱启彬[6](2015)在《我国水电项目的社会评价方法和经验》文中研究指明水利水电项目多地处高山峡谷地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项目建设对当地区域社会影响相对较大。近年来大部分水利水电项目开展了系统性的社会评价工作,通过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从水利水电项目社会评价工作的发展、评价范围、关注重点、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中国水利水电项目社会评价工作当前的开展情况和实践经验。

刘乾乾,苑东亮[7](2015)在《工程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项目社会评价已成为项目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社会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至今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在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评价应贯穿于项目全寿命周期并根据工程项目引起的社会问题建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用层次分析法对项目实例进行分析论证。

司静波,许纹齐[8](2015)在《公共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公共项目的社会评价是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研判该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正负社会效益与影响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它不仅需要政府宏观掌控,而且需要建构一套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公共项目的社会评价适应公共投资快速、稳定发展的需要,公共项目社会评价要坚持分类推进的原则,构建公共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公共项目社会评价要重视异议权,执行必要的不可行性论证;公共项目社会评价要重视干系人利益,提高公众参与度;公共项目社会评价还要强化数据的客观性,评价标准要统一规范。

王国虹[9](2014)在《先进制造技术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指在保留传统制造技术有效要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科技发展新成果实现新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转型关键期,AMT作为制造业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项目的不断引入不仅给企业带来微观层面的经济效益和无形战略效益,同时对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下,投资决策不仅要重视项目投资的微观经济效益,更要从全社会角度去考核项目对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相关理论支撑基础上构建AMT投资项目社会评价体系,并试图实现评价结果的量化、货币化,为实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首先,第一章内容在明确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范畴基础之上,选择宏观角度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绪论论述选题来源、研究意义之后,明确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给出整个研究的理论基础,根据外部性理论,基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下,对AMT投资项目展开全面综合的社会评价,识别项目对社会系统的影响。论文的第三章内容从AMT投资项目对宏观社会系统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项目与区域的互适性四个方面构建AMT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评价系统框架,并系统分析了在开展社会评价时,需要识别的AMT投资项目的引入可能给区域社会带来的具体影响,同时进行AMT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系统指标量化研究。为了使研究更加具有实用性,第四章通过构建自然环境资源价值量化评估“新三分法”——直接价值法、替代价值法和效用测度法方法框架,对AMT投资项目的自然环境影响评价给出了较为具体的量化方案。同时,在第五章借助陈述偏好法中较为成熟的条件极值法CVM,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结合双边界二分法的消费者支付(受偿)引导方法,对调研问题进行启发式询问,最终对社会评价中难以找到相关市场价值衡量的社会影响评价指标进行货币化。为了使得最终得到AMT项目社会评价的量化结果,文章第六章主要对AMT投资项目的社会互适性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并借助Stackelberg模型对AMT项目与区域社会互适性进行博弈过程分析。第七章内容借助粗糙集算法理论对构建的指标系统进行筛选,以及信息熵理论对各项指标赋予相对客观的权重,实现评价模型的集成。第八章内容通过秦皇岛臻鼎科技有限公司CAM生产系统的实证研究,对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进行适用性印证,实证研究发现对AMT项目进行社会评价有助于识别项目给区域社会带来的不同方面的影响,而模型最后的综合评价值则在进行方案评判和比选的时候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杨国强[10](2013)在《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战略已经由单纯地强调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公路建设项目作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社会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我国早期的公路建设项目一直以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为主,忽视了社会评价的重要性。再加之我国的社会评价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公路建设项目还没有一套成型的社会评价体系和方法。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评价做了深入系统地研究。首先,本文系统论述了社会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了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内涵,确定了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目的、特点与原则,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内容,深入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与其它项目评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此外,还结合公路建设项目自身特性,对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调查做了详尽地论述。其次,深入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在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指导下,构建了一套涵盖社会影响、互适性和社会风险三个层面的全面、实用的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专家评价和概率论原理的定性指标量化方法以及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方法。再次,在系统地比较和分析已有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所构建指标体系的具体特点,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方法。最后,结合具体示例,对本文所提出的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评价方法可行,整个社会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投资项目社会评价专题讲座(一) 第一讲 中国开展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资项目社会评价专题讲座(一) 第一讲 中国开展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社会影响研究——以成都外环铁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影响评价:基本概念、发展历程
    1.基本概念
    2.发展历程
二、社会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
    1.社会影响分析
    2.互适性分析
    3.潜在社会问题及防范措施
三、成都外环铁路项目社会影响研究
    1.社会影响分析
    2.与社会互性分析
    3.潜在社会问题分析
四、建议
    1.科学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
    2.奋力争取地方政府基层组织支持
    3.合理推进好不动产征地拆迁工作
    4.减小对所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5.强化资金保障,确保项目有序执行

(2)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以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项目社会评价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项目社会评价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概述
    2.1 项目社会评价理论
    2.2 精准扶贫理论
        2.2.1 “六个精准”
        2.2.2 “五个一批”
        2.2.3 “两不愁、三保障”
    2.3 扶贫车间项目的内涵
    2.4 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的特点
    2.5 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的原则
第三章 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3.1.1 社会影响
        3.1.2 社会互适性
        3.1.3 社会风险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3.3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4 指标体系的建立
    3.5 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的评析与选取
        3.5.1 有无对比法
        3.5.2 数据包络分析法
        3.5.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3.5.4 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实证研究:以寿县扶贫车间项目为例
    4.1 项目区概况
    4.2 寿县扶贫车间项目概况
    4.3 评价指标描述性分析
        4.3.1 社会影响
        4.3.2 社会互适性
        4.3.3 社会风险
    4.4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3 指标隶属矩阵的确定
        4.4.4 评价结果
    4.5 结果分析
        4.5.1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4.5.2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分析
第五章 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车间项目推进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风险意识
    5.2 加强项目管理
    5.3 提高群众参与度
    5.4 提高组织支持度
    5.5 引进高质量企业
    5.6 加大技能培训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2 社会评价相关理论综述
    2.1 项目社会评价的发展历程和文献综述
    2.2 社会评价的界定
    2.3 项目社会评价的内容
    2.4 与社会评价紧密相关的理论
    2.5 社会信息收集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2.6 社会调查方法
    2.7 社会评价方法
    2.8 指标评价的方法
3 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概况
    3.2 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的建设背景及项目影响分析
    3.3 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现状
    3.4 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社会评价问题分析
    3.5 小结
4 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指标选取的思路
    4.3 指标的选取
5 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1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基本原理
    5.2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分析步骤
    5.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4 模糊综合评价运算过程
    5.5 项目社会评价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4)法治社会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概念
    一、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与法治国家
    二、法治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
    三、评价体系
    四、评价主体与指标体系
    五、第三方评价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法治社会”与“法治社会评价”的研究
    二、关于法治社会评价方法与基本问题
    三、关于法治社会评价实践探索
    四、文献评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第二章 价值导向:法治社会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三个一体建设”中的法治社会建设
    一、“三个一体建设”理论
    二、法治社会建设的内涵
    三、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我国法治建设历程及法治社会建设推进
    一、早期探索时期:1949 年至1978年
    二、重视健全时期:1978 年至1997年
    三、成熟转折时期:1997 年至2012年
    四、全面推进时期:2012 年至今
第三节 以法治社会评价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法治社会评价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导向
    二、法治社会评价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具理性:法治社会评价的方法论
第一节 法治社会评价的工具理性
    一、法治社会评价采用学科融合的方法论
    二、法治社会评价反映依法治国方略理念
第二节 法治评价的境内外实践经验
    一、境外法治评价经验
    二、境内的法治评价探索
    三、境内外法治评价特点
第三节 基于中国实际的法治社会评价方法论
    一、境外法治评价方法上的局限性
    二、法治评价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三、开展中国法治社会评价的方法探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评价主体:法治社会评价的公信力
第一节 评价主体决定法治社会评价的公信力
    一、评价主体基本理论
    二、评价主体划分及依据
    三、国内外法治评价主体
    四、评价主体对评价的影响
第二节 作为组织管理手段的法治社会考评主体
    一、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与体制内考评的关系
    二、体制内考评主体的主要特点
    三、体制内考评主体的现实矛盾
第三节 第三方评价法治社会的意义、功能与实践
    一、第三方评价的特点
    二、第三方评价法治社会的理论分析
    三、基于实践经验培育第三方评价的外部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指标体系:法治社会评价的科学性
第一节 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总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二、指标体系构建模式及技术路径
第二节 领域层结构及内容
    一、领域层确立的理论分析
    二、领域层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终端指标遴选、权重与评分
    一、终端指标遴选
    二、指标权重分配
    三、指标评分标准
第四节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一、理想方案
    二、现实方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研究:2015 广东省法治社会评价结果
第一节 评价说明
    一、区域概况
    二、数据来源
    三、评价周期
    四、标识说明
第二节 总体评价结果
    一、基本结果
    二、主要特点
第三节 评价结果结构分析
    一、按领域层分类结果
    二、按具体指标分类结果
    三、按评价对象区域分类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策建议:完善评价体系与提升法治社会指数思路
第一节 影响法治社会评价指数的因素分析
    一、评价体系内部
    二、外部社会因素
第二节 完善评价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一、现有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
    二、完善评价体系的思路
    三、完善评价体系的建议
第三节 提升法治社会指数的思路和对策
    一、广东法治社会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二、提升广东法治社会指数的思路
    三、提升广东法治社会指数的对策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专题咨询调查问卷 附录2 2016 广东公众法治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3 法治社会评价各地市专业人士评议本市量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全寿命视角的建设工程项目社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项目系统论
    1.4 项目全寿命概念
    1.5 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范围的界定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方法
    1.8 本章小结
2 社会评价演进
    2.1 社会评价的概念
    2.2 项目社会评价的内涵
    2.3 项目社会评价范围的界定
    2.4 项目社会评价的特点和原则
        2.4.1 项目社会评价的特点
        2.4.2 项目社会评价的原则
    2.5 项目四种评价的关系
        2.5.1 项目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关系
        2.5.2 四种评价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评价
    2.6 项目前期社会评价概述
    2.7 项目建设期社会评价概述
    2.8 项目运营期社会评价概述
    2.9 项目运营期社会评价与前期和建设期社会评价的区别
    2.10 本章小结
3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社会评价
    3.1 项目全寿命社会评价的必要性
    3.2 项目全寿命社会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3.3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社会影响评价因素分析
    3.4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社会评价指标的建立
    3.5 项目社会评价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案例分析
    4.1 常绿·九天庄园项目
        4.1.1 项目概况
        4.1.2 常绿·九天庄园公共配套条件
        4.1.3 常绿·九天庄园总体规划
        4.1.4 常绿·九天庄园建筑设计原则
    4.2 九天庄园项目全寿命社会评价模型研究
        4.2.1 评价指标重要度
        4.2.2 构造判断矩阵并用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2.3 模糊综合评价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我国水电项目的社会评价方法和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引进及发展
2 社会评价工作范围
3 社会评价的关注重点
4 社会评价的基本内容
5 社会评价的基本方法
    5.1 社会调查工作方法
    5.2 定性分析的有关方法
    5.3 定量分析的有关方法
6 我国水电项目社会评价的主要经验

(7)工程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社会评价的意义
2 项目前期社会评价及指标建立
    2.1 项目前评价
    2.2 项目前期社会评价指标
3 项目后期社会评价及指标建立
    3.1 项目后评价
    3.2 项目后期社会评价指标
4 项目全寿命周期社会评价及指标建立
    4.1 项目全寿命周期
    4.2 项目全寿命周期社会评价的必要性
    4.3 工程项目建设期社会评价研究
    4.4 项目全寿命周期社会评价指标
5 实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新郑新区第二社区项目建设期社会评价
    5.3 矩阵分析法
6 结束语

(8)公共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项目社会评价的基本内涵
二、公共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现状
三、公共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改进公共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

(9)先进制造技术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外部性理论与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AMT 投资项目与外部性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
        2.2.1 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综合效益理论
        2.2.2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2.3 综合评价理论与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
        2.3.1 综合评价理论
        2.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
        2.3.3 综合评价指标赋权理论
        2.3.4 综合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体系构建
    3.1 AMT 概念、发展趋势及特点
        3.1.1 AMT 概念
        3.1.2 AMT 发展趋势
        3.1.3 AMT 投资项目特点
    3.2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研究范式
        3.2.1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范畴
        3.2.2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标准
        3.2.3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系统
    3.3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内容
        3.3.1 AMT 投资项目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3.3.2 AMT 投资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3.3.3 AMT 投资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3.3.4 AMT 投资项目社会互适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AMT 投资项目自然环境影响评价货币化
    4.1 自然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4.1.1 劳动价值论与自然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4.1.2 环境资源价值观下的环境资源价值构成
        4.1.3 投资项目自然环境影响评价货币化
    4.2 投资项目自然环境影响评价货币化方法及选择
        4.2.1 直接价值法
        4.2.2 替代价值法
        4.2.3 效用测度法
        4.2.4 投资项目自然环境影响评价货币化方法选择
    4.3 AMT 投资项目自然环境影响评价货币化测算
        4.3.1 AMT 投资项目自然环境影响识别和筛选
        4.3.2 AMT 投资项目大气环境影响指标测算
        4.3.3 AMT 投资项目水环境影响指标测算
        4.3.4 AMT 投资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指标测算
        4.3.5 AMT 投资项目固体废弃物影响指标测算
        4.3.6 AMT 投资项目生态环境影响指标测算
        4.3.7 AMT 投资项目环境人体健康影响测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AMT 投资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货币化
    5.1 效用测度法与 AMT 投资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5.2 方法比较
        5.2.1 条件价值法 CVM
        5.2.2 选择试验法 CE
        5.2.3 CE 与 CVM 比较
    5.3 条件价值法 CVM 基本操作方法
        5.3.1 条件价值法 CVM 的适用范围
        5.3.2 条件价值法 CVM 操作程序设计
        5.3.3 双边界二分式 CVM 基本测算原理
    5.4 AMT 投资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CVM 方案设计
        5.4.1 AMT 投资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目标
        5.4.2 AMT 投资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5.4.3 AMT 投资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CVM 方案设计
        5.4.4 AMT 投资项目社会环境影响 CVM 问卷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AMT 投资项目社会互适性评价
    6.1 AMT 投资项目社会互适性评价机理
        6.1.1 AMT 投资项目社会互适性评价范畴
        6.1.2 AMT 投资项目社会互适性评价内容
    6.2 AMT 投资项目社会互适性评价调研
        6.2.1 AMT 投资项目区域人口互适性评价
        6.2.2 AMT 投资项目组织机构互适性评价
        6.2.3 AMT 投资项目文化互适性评价
        6.2.4 AMT 投资项目技术互适性评价
        6.2.5 AMT 投资项目发展战略互适性评价
    6.3 基于 Stackelberg 模型的 AMT 投资项目社会互适博弈分析
        6.3.1 主从递阶结构问题模型
        6.3.2 AMT 投资项目社会互适性局部解
        6.3.3 AMT 投资项目社会互适性全局解
        6.3.4 AMT 投资项目社会互适性算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模型集成
    7.1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基于粗糙集的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指标筛选
        7.2.1 指标筛选方法比选
        7.2.2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体系筛选
    7.3 基于信息熵的 AMT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指标赋权
        7.3.1 信息熵理论
        7.3.2 综合评价矩阵构建
        7.3.3 数据规范化处理
        7.3.4 综合权重模型
        7.3.5 综合评价指标值计算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实证研究——以秦皇岛臻鼎科技 CAM 项目为例
    8.1 项目概况
    8.2 臻鼎科技 CAM 项目社会评价
        8.2.1 臻鼎科技 CAM 项目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8.2.2 臻鼎科技 CAM 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8.2.3 臻鼎科技 CAM 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8.2.4 臻鼎科技 CAM 项目社会互适性评价
    8.3 臻鼎科技 CAM 项目综合社会评价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必要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综述
    2.1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界定及目的
        2.1.1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界定
        2.1.2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目的
    2.2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内容
    2.3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与其他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2.3.1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与其他评价的区别
        2.3.2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与其他评价的联系
    2.4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特点及原则
        2.4.1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特点
        2.4.2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原则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影响分析
    3.1 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调查
        3.1.1 社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3.1.2 社会调查的内容
        3.1.3 社会调查方法
        3.1.4 社会调查的实施步骤
    3.2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分析
        3.2.1 公路建设项目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3.2.2 公路建设项目与社会互适性分析
        3.2.3 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风险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构建原则
    4.2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影响指标
        4.2.2 公路建设项目与社会互适性指标
        4.2.3 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风险指标
    4.3 定性指标量化方法研究
    4.4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4.4.1 评价指标的一致化
        4.4.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研究
    5.1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5.2 层次分析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用示例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社会评价
        6.2.1 项目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
        6.2.2 基础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6.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4 项目社会评价结果
    6.3 项目社会评价结果分析
        6.3.1 不同年份评价结果分析
        6.3.2 同年份不同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发明专利
致谢

四、投资项目社会评价专题讲座(一) 第一讲 中国开展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社会影响研究——以成都外环铁路项目为例[J]. 肖华堂,王军. 中国西部, 2021(05)
  • [2]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车间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以寿县为例[D]. 方涛. 安徽财经大学, 2019(08)
  • [3]X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D]. 叶蕴怡. 暨南大学, 2019(02)
  • [4]法治社会评价体系研究[D]. 谭玮.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5]基于全寿命视角的建设工程项目社会评价研究[D]. 刘乾乾. 河南理工大学, 2016(04)
  • [6]我国水电项目的社会评价方法和经验[J]. 李超云,卞炳乾,朱启彬. 水力发电, 2015(09)
  • [7]工程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J]. 刘乾乾,苑东亮. 价值工程, 2015(14)
  • [8]公共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司静波,许纹齐. 学习与探索, 2015(02)
  • [9]先进制造技术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研究[D]. 王国虹. 燕山大学, 2014(05)
  • [10]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D]. 杨国强. 长安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投资项目社会评价讲座(一)第1讲中国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