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网络与文献资源共享

图书馆网络与文献资源共享

一、图书馆网络化与文献资源共享(论文文献综述)

刘霄[1](2019)在《2000-2018年我国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主题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事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理论不断完善成熟,应用于图书馆的技术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在不断改进,图书馆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图书馆事业愈发受到重视,新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不断出现。为了梳理和分析近二十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题的分布及演变趋势,和为图书馆学的研究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课题选择参考,本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本文搜集整理了大量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和主题分析方法及应用的相关文献以了解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主题分布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案等。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本研究需要说明的核心概念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给出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理论支持。其次,将九种CSSCI收录的期刊中的四万多篇论文进行有效数据提取,分析了新世纪来图书馆学的发展态势,评选出了八位最高产作者,确定了各时间段的期刊论文高频关键词。从2090篇图书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抽取出了四千多个关键词,确定各个时间段的高频关键词,并借用SATI软件构建了共词矩阵。再次,将期刊论文高频关键词借助主题分类表分成七个类,将类名视为主题,分析了本世纪图书馆学期刊论文主题分布情况。将学位论文高频词进行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得到学位论文的主题聚类结果及知识网络图谱。把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主题分布情况结合起来分析了各时段的热门主题,并对未来趋势做出了预测。经过上述研究,对中国图书馆学的主题分布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对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的主题在时间上的兴起、消亡及共现情况,揭示了图书馆学六大主题的演化趋势及其演变过程的驱动因素,对图书馆学理论与计算机科学应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和对技术的深化应用以及政策和实践需求的驱动作用,提出了对图书馆学学界与业界要互相融合学习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加以改善。

谢梦晴[2](2019)在《情报学视野下《云南丛书》的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选题试图突破以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站在情报学角度,应用文献计量以及相关的情报分析方法,以《云南丛书》更好地开发利用为目的,对《云南丛书》的内容和实际价值进行深层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云南丛书》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探讨。论文就理论意义而言,为《云南丛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就现实意义而言,为《云南丛书》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通过研究,本文力图使《云南丛书》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为云南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讯支持。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云南丛书》及其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采用情报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云南丛书》的价值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主题分析角度探讨了《云南丛书》及收录着作的价值;其次从引文分析角度对《云南丛书》及所收录着作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其三则应用定性分析方法对《云南丛书》的基本价值、实用价值进行讨论,从而对《云南丛书的开发利用价值从整体上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进行了《云南丛书》开发利用问题的思考。首先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站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出了《云南丛书》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方便利用和充分利用为目的,以知识、信息的共享为导向,以深度挖掘和推送为重点,形成全面系统反映《云南丛书》特征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库。其次基于以上思路,站在情报学角度下对《云南丛书》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宗旨是为了促进《云南丛书》的内容得到充分发掘,整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知识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其三,重点就《云南丛书》开发利用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云南丛书》数字化、网络化系统的设想,并就具体的实现方法和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议。

刘为[3](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叶晓冬,夏晓玲[4](2015)在《数字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对数字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变化进行分析。认为馆藏文献资源、服务手段、服务结构、服务模式的数字网络化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趋势。提出以提高馆员综合业务素质、促进信息咨询服务数字网络化、强化个性化服务、建设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库和检索服务系统、加强馆际馆藏合作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为对策,应对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殷蔚薇[5](2014)在《浅谈中小型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文中指出针对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阐述了中小型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必要性、现实意义,详细说明建设网络化图书馆的特征、步骤、功能,以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中小型图书馆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依托,重新规划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为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谌敏[6](2014)在《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文中提出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经历了巨大变化,研究内容在不断拓展。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作为学科交流的主要载体,最能反映研究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社会价值。众多学者基于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但大多从关键词或主题词等角度研究,鲜见从地域视角对我国图书情报学进行时空演变的可视化研究。本研究基于北大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版)中图书馆学情报学全部19种核心期刊1987-2011年发表的论文数据,综合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突出地域属性,用GIS和共词分析等方法展示图书情报学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轨迹。首先利用样本数据定量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总体情况,通过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法挖掘学科的研究热点,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Ucinet软件可视化展示主要研究热点的时空变迁和区域差异。然后运用GIS空间数据挖掘中的空间统计和重心演变方法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不同历史时期研究主题的变迁,可视化展示学科研究的空间重心迁移轨迹,最后对影响迁移的驱动因素进行讨论。1、针对不同类型和形式的题录数据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全面收集1987-2011年19种核心期刊中所有题录信息,删除消息类文献数据和增刊数据,形成88909条有效数据。期刊名称以2011年期刊名称为统计依据,归并曾用名;机构名称以2011年机构名称为标准进行合并;根据第一作者单位信息,增加区域字段;合并标引不规范的关键词,去除通用词和泛义词。2、整体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产出的论文总量、时空分布、高产作者、重要学术机构。结果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数量整体呈波浪状起伏上升,先后经历了平稳发展、自动化、网络化、快速发展四个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所属地域呈现不均衡分布,主要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北京、广东、湖北、江苏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中心。二十五年间发文量前5的高产作者是王知津、邱均平、王世伟、马海群、蒋永福,高产作者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发文量前3的学术机构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高等院校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绝对主力。3、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热点和重要主题的时序演变。以关键词为研究对象,构建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基于Ucinet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以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自动化、数据库建设、数字图书馆、图书情报事业、情报学研究等9个主题为例,利用Ucinet和GIS工具可视化展示每个主题研究地域和热点的时序变化。结果显示,每个主题研究都呈现明显的时序性变化特征,7个主题研究由北京发起,2个主题研究由广东发起,继而扩展至全国其他区域。4、基于G1S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热点主题的时空演变。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的研究主题。1987-1994年以图书情报事业、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与编目等为主题的学科论文居多。1995-2000图书馆自动化、数据库建设、信息服务业等成为学者们热议的话题。2001-2005年间学者们热衷于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信息服务、信息检索等主题。2006-2011年知识管理、信息计量学、竞争情报成为新时期学者们的研究重点。5、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产出的空间重心迁移轨迹。结果表明:1987-2011年间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空间重心偏东南,在安徽、江苏、河南三省界内运动,移动轨迹大致呈勾字形,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夏邑县-虞城县-梁园区-虞城县-夏邑县-安徽省毫州市谯城区-阜阳市临泉县-太和县-毫州市谯城区,活动范围东经从115.24°到116.44°,北纬从32.57°到34.29°,覆盖面积6603km2。2000年之前,天津、山东论文的增长率比广东、江苏、浙江地区论文的增长率更高,使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偏移;2001-2005年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发文量增长迅速,研究重心向南偏西迁移;2006-2011年,北京、天津、四川地区发文量的快速增长,研究重心向西北回归。较发达地区发文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空间重心的迁移。

赵红[7](2013)在《新媒介环境下社区图书馆在城市知识化进程中的发展》文中认为1引言城市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图书馆则是城市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4年,《知识城市宣言》(Knowledge City Manifesto)指出,今日的城市应强化"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走城市知识化之路"。由此,城市知识化进程作为一种全新的城

申晓娟[8](2013)在《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公民能够平等自由地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作为建设与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责任主体,其履行责任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从而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非常之大,研究公共图书馆事业不可避免也涉及到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不可避免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特别是近年来,随时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调整,公共文化政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确立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文化政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变化对政策的新需求,建立和完善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宏观性、整体性研究明显不足,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本研究以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框架、重点领域政策内容、当前政策优化路径等进行研究。全文约20余万字,分为八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这部分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借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政策的研究成果,分析和定义了本研究中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基本含义,强调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应由政府主导,并将本研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限定在公共图书馆事业政策范围,对政策的具体形式做了明确界定,为后续研究划定了范围。二是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有关图书馆事业政策基础研究、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及现状研究、重点领域政策研究、国内外图书馆事业政策实践研究、图书馆立法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三是对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1949-2004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到2005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提出前,分别对每个阶段的政策特点及其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政策发展所蕴含的历史经验。第三章首先对2005年后的图书馆事业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部门、公共图书馆和社会公众三个视角归纳了当前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需求。第四章选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总结分析了其在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中可资我国借鉴的三点经验,即建立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的体制,图书馆立法与事业发展同步,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体系。第五章重点研究了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构建。提出了该政策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思路,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系统结构、政策内容结构和政策过程结构三个方面研究了该政策体系的构成。认为,从政策的属性角度看,这个政策体系中既包括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元政策,也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从政策的主体层次看,应当是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配套形成的政策体系。从政策的内容看,既有专门政策,也有相关政策。从政策的过程看,应当是一个涵盖了政策酝酿、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价和政策调整与终结的完整过程。第六章针对组织管理、经费投入、资源建设、服务、从业人员、技术支撑和标准规范等七个重点领域,对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七章对当前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优化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即抓紧制定出台《公共图书馆法》,尽快确立国家层面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政策,出台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图书馆事业专门政策,优化和完善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过程,加大图书馆事业政策宣传力度。第八章是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图17,表12,附录5)

德萨,更尕易西[9](2013)在《网络环境下藏文文献资源共享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藏文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财富。文献资源共享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运用数字化技术使用藏文文献资源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传统的藏文文献正面临着一场能否跨入信息时代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借鉴目前中外信息资源共享的经验,通过对藏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的分析,试图提出建立分散互联的以特色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和藏文文献网络化作为发展方向的网络模式与构建,以便促进和推动网络环境下藏文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徐东明,宁沛林,冯云[10](2012)在《10年来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之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文章从"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等5个方面,对10年来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展望,以期对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图书馆网络化与文献资源共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网络化与文献资源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1)2000-2018年我国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主题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图书馆学学术交流研究综述
        1.2.2 主题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1.2.3 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主题分布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主题
        2.1.2 键词与主题词
        2.1.3 主题分布
    2.2 学术交流理论
    2.3 主题分析理论
    2.4 文献计量学三大定律
        2.4.1 洛特卡定律
        2.4.2 齐普夫定律
        2.4.3 布拉德福定律
3 图书馆学主题数据源
    3.1 期刊论文
        3.1.1 期刊论文的选题来源
        3.1.2 期刊论文的杂志选取
        3.1.3 期刊论文的作者
    3.2 学位论文
        3.2.1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撰写
        3.2.2 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认定
    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3.1 期刊论文数据
        3.3.2 学位论文数据
4 学术研究主题分析
    4.1 期刊论文主题
        4.1.1 主题的形成与分类
        4.1.2 主题的演化趋势与预测
    4.2 学位论文主题
        4.2.1 共词分析
        4.2.2 聚类分析
        4.2.3 多维尺度分析
        4.2.4 社会网络分析
    4.3 主题分布评价与趋势预测
        4.3.1 理论与技术的博弈
        4.3.2 热点预测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图书馆学教研创新
    5.2 图书馆业界学界的融合
    5.3 图书馆学发展趋势
6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情报学视野下《云南丛书》的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云南丛书》简介
    1.2 本文的选题背景
        1.2.1 《云南丛书》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
        1.2.2 《云南丛书》的开发利用需要新视野
    1.3 研究文献概述
        1.3.1 整体研究《云南丛书》的论着
        1.3.2 云南地方文献研究中涉及《云南丛书》的论着
        1.3.3 对《云南丛书》中收录着作的研究
        1.3.4 利用《云南丛书》中的着作开展研究的情况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5 研究意义
        1.5.1 现实意义
        1.5.2 理论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创新点
第2章 《云南丛书》收录着作的主题分析及价值体现
    2.1 单主题着作概述
    2.2 多主题着作概述
    2.3 从主题分析看《云南丛书》及收录着作的价值
        2.3.1 主题内容覆盖广泛,可为多学科研究使用
        2.3.2 单一主题专指度高,可做专题研究参考
        2.3.3 多主题着述呈现多学科交叉,可以拓宽视野
第3章 《云南丛书》收录着作的引文分析及价值体现
    3.1 《云南丛书》及收录着作的被引情况概述
    3.2 《云南丛书》及收录着作的被引情况分析
        3.2.1 单主题着作被引情况分析
        3.2.2 多主题着作被引情况分析
    3.3 从引文分析看《云南丛书》及收录着作的价值
        3.3.1 《云南丛书》及收录着作有较高现实使用价值
        3.3.2 《云南丛书》及收录着作具有现实影响力
第4章 《云南丛书》的开发利用价值分析
    4.1 从《云南丛书》的基本价值看开发利用价值
        4.1.1 云南地方文献资源库价值
        4.1.2 云南地方档案史料价值
        4.1.3 云南问题研究的情报信息源价值
    4.2 从《云南丛书》的实用价值看开发利用价值
        4.2.1 为推动云南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4.2.2 为推动云南特色文化建设提供资料
        4.2.3 为云南科技与经济建设提供资讯
        4.2.4 为当政者治滇理政提供借鉴
第5章 情报学视野下《云南丛书》的开发利用思考
    5.1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云南丛书》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
        5.1.1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
        5.1.2 以方便利用和充分利用《云南丛书》为目的
        5.1.3 以充分共享《云南丛书》及研究资料中的知识、信息为导向
        5.1.4 以深度挖掘和推送《云南丛书》的知识信息为重点
        5.1.5 形成全面系统反映《云南丛书》特征的数字化网络化资源库
    5.2 情报学视野下《云南丛书》开发利用的意义
        5.2.1 促使《云南丛书》的有用价值向可用价值转变
        5.2.2 促使《云南丛书》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资源
        5.2.3 促使《云南丛书》的潜在价值得到发掘
        5.2.4 促使《云南丛书》由信息存储模式转为信息释放模式
        5.2.5 促使《云南丛书》的整体价值得以体现
第6章 情报学视野下《云南丛书》开发利用的实现方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6.1 《云南丛书》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基本设想
    6.2 《云南丛书》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6.2.1 《云南丛书》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组织
        6.2.2 《云南丛书》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目标
        6.2.3 《云南丛书》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准备
        6.2.4 《云南丛书》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计划
        6.2.5 《云南丛书》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落实
        6.2.6 《云南丛书》数字化网络化工程的维护更新
    6.3 《云南丛书》开发利用实现的保障措施
        6.3.1 组织保障
        6.3.2 人才保障
        6.3.3 技术保障
        6.3.4 法律保障
        6.3.5 资金保障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设计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2.2.1 语义网概述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数字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字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变化
    1.1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1.2 内部条件快速变化
2 数字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趋势
    2.1 馆藏文献资源数字网络化
    2.2 服务手段数字网络化
    2.3 服务结构数字网络化
    2.4 服务模式数字网络化
3 数字网络化环境下提升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水平的对策措施
    3.1 提高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3.2 促进信息咨询服务实现数字网络化
    3.3 强化个性化服务工作
    3.4 建设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库和检索服务系统
    3.5 加强馆际合作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4 结语

(5)浅谈中小型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小型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意义:
二、中小型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特征
    (一) 以信息化发展为前提
    (二) 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
三、中小型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步骤:
    (一) 建立完善的信息检索系统。
        1. 建立联机编目系统
        2. 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
        3. 依靠网络平台开展多样化的数字信息服务。
    (二) 做好数据库推广服务
    (三) 做好电子阅览室推广服务
四、中小型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功能
五、中小型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出现的问题
    1.资金问题
    2.技术问题
六、结语

(6)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我国图书情报学核刊论文产出的计量分析
    3.1 发文总量分析
    3.2 发文量的时空分布
    3.3 高产作者分析
    3.4 重要学术机构分析
4 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分析
    4.1 基于UCINET知识图谱可视化不同时期热点问题
    4.2 主要研究热点的时空变迁分析
    4.3 热点问题的区域差异分析——以数字图书馆为例
5 基于GIS的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和发文量的时空演变
    5.1 各时期多主题热点的GIS演变分析
    5.2 我国图情研究发文量的空间重心变迁分析
    5.3 影响我国图情学研究的动因分析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
    1.1 选题背景
        1.1.1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转型急需政策引导
        1.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急需政策支持
        1.1.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的需求日益迫切
        1.1.4 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需要优化图书馆事业政策
        1.1.5 公民文化权利的有效实现需要政策做保障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文献总体情况
        1.3.2 主要研究领域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
    1.5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5.1 理论基础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价值
        1.6.1 理论价值
        1.6.2 实践价值
    1.7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7.1 研究重点
        1.7.2 研究难点
        1.7.3 研究创新点
2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2.1 1949-1977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
        2.1.1 明确图书馆事业发展目标,确立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方针和任务
        2.1.2 重视文献资源的建设与组织,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初步建立
        2.1.3 以全国图书协调方案为基础,开展大规模图书馆协作协调
        2.1.4 对前苏联图书馆学理论及图书馆工作方法、技术的介绍与引进
        2.1.5 图书馆事业政策存在脱离实际,反复,冒进等不良特征
    2.2 1978-2004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
        2.2.1 努力消除文革对图书馆事业的不良影响
        2.2.2 建立新时期图书馆工作制度,进一步扩充图书馆职能
        2.2.3 在国家层面初步建立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
        2.2.4 建立图书馆业务职称评定制度
        2.2.5 形成新的历史时期的改革与发展思路,确立有偿服务的政策导向
        2.2.6 图书馆立法在地方层面取得突破
        2.2.7 通过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带动事业整体发展的政策环境初见端倪
        2.2.8 建立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制度
    2.3 政策体系变迁蕴含的历史经验
3 面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需求
    3.1 政策的积累
        3.1.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政策成为图书馆事业核心政策的重要载体
        3.1.2 部署实施重点文化工程成为国家层面图书馆事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3.1.3 免费开放成为图书馆事业政策的最强音
        3.1.4 以总分馆制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逐步成熟
        3.1.5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开始受到重视
        3.1.6 在农村县以下建立综合文化设施的政策制度逐步清晰
        3.1.7 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实现重要突破
        3.1.8 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政策机制逐步完善
    3.2 当前政策分析
        3.2.1 取得的显着成绩
        3.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政策需求的调查
        3.3.1 对主要政策及其内容的基本认知和潜在需求
        3.3.2 对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基本认知和潜在需求
        3.3.3 调查对象的其他建议
    3.4 政策现实需求归纳
        3.4.1 政府部门的需求
        3.4.2 公共图书馆的需求
        3.4.3 社会公众的需求
4 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国际借鉴
    4.1 建立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的体制
        4.1.1 国家层面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
        4.1.2 地方层面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
        4.1.3 大力发展行业协会
    4.2 图书馆立法与事业发展同步
    4.3 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体系
        4.3.1 标准规范形式多样内容全面
        4.3.2 广泛覆盖的服务体系
        4.3.3 强调分类指导
        4.3.4 注重服务标准的制订
        4.3.5 注重对图书馆的评估
        4.3.6 建立标准修订和实施机制
5 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构建
    5.1 构建原则
    5.2 构建思路
    5.3 基本框架
        5.3.1 政策系统结构
        5.3.2 政策内容结构
        5.3.3 政策过程结构
6 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内容分析
    6.1 组织管理政策
    6.2 经费投入政策
    6.3 资源建设政策
    6.4 服务政策
    6.5 从业人员政策
    6.6 技术支撑政策
    6.7 标准规范政策
7 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优化路径
    7.1 抓紧制定出台《公共图书馆法》
    7.2 尽快确立国家层面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政策
    7.3 出台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图书馆事业专门政策
    7.4 优化和完善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过程
    7.5 加大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宣传力度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现行有效的图书馆领域主要国家标准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9)网络环境下藏文文献资源共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文文献共享现状分析
二、建立分散互联的图书馆藏文文献信息协作网络模式
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
    (一)要重视联合建设,分工收藏
    (二)建设藏文文献数据库
    (三)建立完整的藏文图书编目系统
    (四)实现藏文文献馆藏信息资源的网上传递

(10)10年来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扼要回顾
    1.1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
    1.2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1.3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1.4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
    1.5 图书馆网站建设
2 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问题
    2.2 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2.3 数字化建设的问题
    2.4 数据库建设与网站建设问题
3 设想与建议
    3.1 加强对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3.2 加强对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协调与指导
    3.3 加强对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各具体问题的研究与攻关
    3.4 加强对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和智力支持力度
    3.5 坚持自身特色, 走联合发展之路, 建立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资源共享平台
4 展望

四、图书馆网络化与文献资源共享(论文参考文献)

  • [1]2000-2018年我国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主题分布[D]. 刘霄.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2]情报学视野下《云南丛书》的开发利用研究[D]. 谢梦晴. 云南大学, 2019(03)
  • [3]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4]数字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索[J]. 叶晓冬,夏晓玲. 情报探索, 2015(01)
  • [5]浅谈中小型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J]. 殷蔚薇.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6)
  • [6]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D]. 谌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7)
  • [7]新媒介环境下社区图书馆在城市知识化进程中的发展[A]. 赵红. 海南新使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 2013
  • [8]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D]. 申晓娟. 武汉大学, 2013(01)
  • [9]网络环境下藏文文献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 德萨,更尕易西. 中国藏学, 2013(02)
  • [10]10年来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之回顾与展望[J]. 徐东明,宁沛林,冯云.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2(04)

标签:;  ;  ;  ;  ;  

图书馆网络与文献资源共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