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诠释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一、从释义学的角度看文本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屈直[1](2021)在《实践意义的遮蔽与复归——海德格尔“烦”的实践性阐释》文中研究说明近代西方哲学致力于探究主体的认识能力,出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其侧重于在"技术"和"生产"的层面解读实践,将实践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与改造,这造成了实践与人的生命存在的分裂,实践的真实意义被遮蔽。海德格尔把此在与事物打交道称为"烦",他以"烦"揭示了此在"被抛于世"的当下处境,在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中,他从此在的"烦"的筹划揭示了此在在世的目的在它自身的生命存在之中。可以说,海德格尔对"烦"作了实践性阐释,并且使我们返回到人自身去理解实践的意义。这种阐释方式对西方的哲学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庞丹妮[2](2021)在《释义学视阈下声乐表演的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文中研究表明释义学是作为西方近代人文科学的一种理论,主要就是研究对意义如何进行理解和解释,它在19世纪后才逐渐形成,但是现在已经是一种比较成型的理论了。释义学分为近代释义学和现代释义学,近代释义学主要说明的是历史视界对音乐的影响,现代释义学阐述的是在现实视界和“视界融合”理论下音乐的创作、表演以及欣赏。在声乐学习中,我们常说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对应释义学的哲学解释,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本论文作为一种“范式转移”研究,就是从释义学的研究视角聚焦本人硕士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哲学理论放诸声乐表演实践,论述释义学对声乐表演的理论关照与实践导向。本文通过三个部分来研究和论述,在第一部分里,笔者首先从历史视界和现实视界下描写声乐表演的的特点,从这两个视界下分别引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表演风格和浪漫主义时期的表演风格,并对二者的特点进行阐述,然后说明二者对审美尺度的把握以及在历史视界和现实视界下声乐表演的的价值。第二部分,论述“视界融合”下声乐表演的风格,即“视界融合”和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笔者首先介绍了“视界融合”的概念,这是近代释义学中着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概念,并运用实例进行详细的论证;之后对二度创作的概念以及二度创作表演风格的特点和原则也进行了详细描述。其次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列举大量的实例,阐述了“视界融合”下二度创作的实践体验和理论思考,通过实际例子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最后笔者站在理性的视角下一方面从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影响下论述视界融合下二度创作的审美尺度,另一方面通过第二部分视界融合下二度创作的实践体验总结在“视界融合”的理论下对声乐表演实践的意义。第三部分,当代声乐表演“视界”的多元化和声乐演唱风格的多样性中论述现代的声乐表演正在往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方向发展的,顺着这个方向首先引出作品的风格多元化和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随着作品的多元化,表演者的表演风格首先会随着作品而变得多元化,其次表演者自身不同的经历、想法和个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也会使表演者的表演风格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从作品和表演者角度论述完之后,笔者从欣赏的维度对欣赏者审美趣味的多元化进行阐述,即表演风格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审美取向的多元化,不同的审美取向也反过来影响表演风格,促使表演风格的多样各异。通过对释义学在声乐表演领域的研究和学习,首先笔者在声乐表演上的思想和见解得到了提高以及对审美尺度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结合笔者在声乐演唱和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启发、学习经历和个人自身的演唱经验,通过实例展现释义学中“历史视界”、“现实视界”“视界融合”和多元化、多样性等众多方面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影响,并对笔者在今后的声乐表演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释义学中美学尺度的把握对声乐表演方面的影响,从中找到适当的美学尺度和现代声乐表演技巧的契合点,在不同的作品中运用适当的审美尺度,会对作品的表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拓展研究发现释义学的主要理论也影响着创作和欣赏领域。从释义学视角思考、研究声乐表演艺术,既焕发出声乐表演的理论新质,同时这种理论的解读与阐述也对表演实践具有更加直接与深入的实践指导意义。

冯连丁[3](2021)在《初中语文新手教师的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手语文教师正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本研究以有3年教龄以内的新手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考察语文教师小说的文本解读能力现状。问卷调查不同年级、不同教龄的教师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的差异性;通过收集名师、新手教师的课堂实录,整理小说课堂教学内容及对应的表征方式,阐释教师们课堂实施能力的特点;通过访谈大致了解新手教师面临的文本解读困境,分析新手教师文本解读方法的来源,并探究这些来源对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最后建构新手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体系,提出一些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策略,希望为教师提供有益参考。全文由四章组成。引言。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对新手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进行阐释。语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文本解读能力的基础,笔者将学科教学知识与文本解读能力相联系,对文本解读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阐释,其中文本解读能力按教学阶段分为课前准备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课后反思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小说是语文教材的体裁之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学习小说需要关注小说文体的独特性、文本内涵的多元性、语言文字的审美价值等等,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小说文本解读能力至关重要。第二章主要对新手语文教师小说文本解读各项能力要素进行阐释,对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的来源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新手语文教师在小说文本解读时所面临的困境,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教龄语文教师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的差异性。第三章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教师的小说课堂实施能力进行研究。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选择4位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分析,其中有3位名师(余映潮、王君、徐杰)和1位新手教师,了解教师们课堂小说教学的内容及对应的表征方式,分析名师和新手教师在文本解读时的异同,了解新手教师文本解读的特点。选择两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初中新手语文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关于小说教学的一些想法,探究新手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生成与发展。第四章探究新手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的结构体系与提升策略。拓展有效路径、运用科学方法等方面架构起提高新手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体系,从职前、职后等方面提出教师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的策略,为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张亚东[4](2019)在《对中国释义学传统的认识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当今国内学界关于释义学理论的研究,多以西方理论为中心,而没有充分认识到西方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局限性。针对西方理论介入中国的困境,应该而且必须开展"中国释义学研究"。"中国释义学研究"不应简单建立"西方释义学"的中国分店,而应系统梳理中国古代经典阐释的实践,以及在此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意义阐释的命题、方法、思想,即对中国释义学史进行系统的研究。

郑文晴[5](2018)在《释义学角度下对勃拉姆斯钢琴间奏曲的分析 ——以作品Op.117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最具古典主义倾向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将古典主义传统与浪漫主义精神兼容,对促进欧洲音乐文化的进程有着特殊的贡献。勃拉姆斯在晚年时期,达到创作的巅峰期,他的创作方向由大型作品转为钢琴小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是其所创作的间奏曲这种体裁形式。这些作品将他纯熟的创作技巧与独特的音乐风格表现的惟妙惟肖。格尔兹说过“任何一项文化事件,不单只是存在,它们还具有意义并因为这些意义而发生”。音乐也是因为有“意义”才发生,而钢琴作品作为音乐的象征符号,也正是为了表达意义而存在。本文通过运用释义学的方法论,从作曲家、音乐文本、解释者三个维度入手,对间奏曲Op.117的历史背景、音乐语汇以及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情感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层次情感特点及思想意义,以期在今后的实践中以自我为主体,通过与作曲家、音乐文本的互动来更好地诠释这部作品。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笔者写这篇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并对关于这篇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解释。以书籍、硕博论文及期刊论文等几个渠道对勃拉姆斯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成果综述。第二部分从作曲家的维度对勃拉姆斯所处的历史背景、人生经历、不同时期的作品及创作风格和间奏曲Op.117的创作背景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从音乐文本入手,对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色彩、旋律线条、节奏速度五个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解读,以实现对音乐文本的再现。第四部分从解释者这一维度出发,更进一步的解读音乐作品的意义以及作品演奏方面的启示。

李莹[6](2018)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文中指出批判性阅读作为阅读的有效形式,由于受西方国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备受西方国家的重视。但是,在我国语文教学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也少有系统的理论研究。阅读教学中学生不敢批判、不会批判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学生缺乏批判精神,教师、教材、和课标也缺乏明确标准和具体要求。导致结果目标单一化,教古诗文,就是为了继承传统文化;教名着,就是为了仰视经典。在当前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批判性阅读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除绪论外,总共包括四个部分。本文除绪论外,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旨在阐明批判性阅读的概念、特点和过程。批判性阅读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等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解释、分析、推理、评判的过程,最终生成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要求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切入,追求阅读层次的深度与高度,突出强调学生灵活的思维、理性的态度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批判性阅读的过程主要有四个环节:理解和接受、分析与质疑、重构与评价、反思与总结。第二部分主要说明小学生批判性阅读的必要性和价值。小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小学生批判性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在教学中批判性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于古代教育传统考试评估的影响,语文课标表述和要求不具体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导致教师在对批判性阅读的认识不够全面;批判性阅读目标局限于认知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质疑的环节以及学生多元解读和评价的过程。第四部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六个方面的实施策略。第一,教师应该深入理解课标精神,渗透批判性阅读目标;第二,教会学生区分事实与观点;第三,尊重学生的前见,恰当地进行指导;第四,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推理与想象;第五,运用对话教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第六,鼓励学生评价他人的观点。

许润琰[7](2018)在《音乐表演“忠实对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音乐表演中人们关注最多的即忠实性问题。本文将从现象学、释义学、哲学等角度,由忠实性的源起作为出发点,从忠实性的概念,可忠实的不同方面,如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表演声音的物理及心理影响方面、以及“文本”等进行深入研究。正是由于作曲家创作意图的不确定性以及表演声音在可以捕捉到的物理方面的多样性、听众对于欣赏作品时的身份认同和历史嵌入等问题的主观性,致使我们对究竟何为忠实对象的追求存在着许多困难。忠实即意味着对象的标准化,但标准化在表演中实质是不存在的,而对音乐的理解是表演者能否成功演绎作品的关键也是基础。因此,本文站在表演者的角度试图找到音乐表演的忠实对象,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荣维东[8](2017)在《“文本解读”的价值归位》文中研究表明"文本解读"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问题。原因有三:一是当代社会崇尚自由、个性、创造的时代精神的需求;二是针对新课改以来出现的"泛人文""轻文本"语文教学倾向的一种反拨;三相关学科理论的快速发展。由于语文教育面临较复杂的教学要素和情境,"文本的教学解读"比"文本的常态解读"更复杂,应立足于作者、编者、教师、学生的共同作用,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防止文本误读、片面解读、阐释循环、过分深度解读、无边界解读、无方向解读等现象的发生。

姜文华[9](2017)在《近二十年来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朱子易学在创造性上极大地丰富、发展了易学研究的内容和进路。学者们对朱熹易学思想的研究基本上是从识度"《易》本为卜筮之书"开始的。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研究视域逐渐扩展到朱熹易学书及其易理意蕴等方面,并采用新视角、新进路逐步揭示朱熹易学思想的丰富内涵,使朱熹易学思想的基本架构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呈现。二十年来的朱子易学研究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缺憾和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突破性的尝试,以推进其研究逐步走向繁荣。

谢津[10](2016)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偏差及其矫正》文中认为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随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旨在于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语文课程理应关涉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来自师生语文生活的资源,可视为语文课程的生活性资源。它密切了课堂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语文课程采取一种开放的姿态,葆有应有的活力。学习语文学习当然不限于语文教材和课堂,而是基于学习需要的学校、家庭、社会的现实与虚拟空间的语文生活交响乐。本论文以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入课堂观察了其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各类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揭示出造成各类问题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论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出现的偏差,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并相归纳对应解决办法。本论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价值。首先从这一理念背景下、阐述其内涵及特点。其指导思想即: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联;语文建构生活的意义。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即:语文不等同于生活,但是赋予生活一种更理性的追求,反过来生活又丰富语文世界。同时,通过多方面信息采集,深入实践归纳到其发展中呈现的特点,其中体验性是主要特征。紧接着说明提出本课题的缘由及价值所在。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问题及原因。通过深入实际语文课堂教学并依据近年来专家提出的诸多关于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归纳出以下三点:过于追求生活化,使语文课堂失去“语文味”;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出现语文反教育现象;过于重视生活体验,使教师缺乏课程主体意识。针对这三大问题相应分析了原因。第三部分,主要还是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出发,通过阐明语文学科性质,在这一基础上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提出建议。内容包括秉持语文特色设计生活化教学、巧用生活中的丰富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及引导学生追寻积极的生活意义等。

二、从释义学的角度看文本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释义学的角度看文本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实践意义的遮蔽与复归——海德格尔“烦”的实践性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遮蔽下的实践意义:实践与人的生存意义的分裂
二、实践真实意义的重新找回:海德格尔对“烦”的阐释
三、理论的冲击与交融:“烦”的实践性阐释对西方哲学理论的影响

(2)释义学视阈下声乐表演的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3.创新点
引言
一、历史视界与现实视界下声乐表演的风格
    (一)历史视界下新古典主义表演风格的特点、尺度与意义
        1.新古典主义表演风格的特点
        2.新古典主义表演风格的美学尺度
        3.新古典主义表演风格的意义
    (二)现实视界下浪漫主义表演风格的特点、尺度与意义
        1.浪漫主义表演风格的特点
        2.浪漫主义表演风格的美学尺度
        3.浪漫主义表演风格的意义
    (三)历史视界与现实视界下两种表演风格的简单比较
二、视界融合下声乐表演的风格
    (一)二度创作表演风格的特点与原则
        1.二度创作表演风格的特点
        2.二度创作表演风格的原则
    (二)二度创作表演风格的体验与思考
        1.实践体验
        2.理论思考
    (三)视界融合理论对声乐表演实践的作用与意义
三、当代声乐表演风格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一)作品风格界定的“视界”
    (二)表演者个性化“视界”取向
    (三)表演语境设定的“视界”色彩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初中语文新手教师的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全球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与挑战
        3.语文学科角度对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期待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现状
        1.文献检索
        2.文献数据整理与分析
        3.文献概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一、新手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一)新手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内涵
        1.新手教师
        2.文本解读能力
    (二)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构成要素
        1.文本的学科知识体系
        2.语文学科教学知识
        3.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构成要素
    (三)语文教师小说文本解读能力内涵
        1.小说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2.小说在初中语文教材的选篇情况
        3.语文教师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的构成要素
二、语文新手教师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
        1.问卷的基本构成
        2.问卷的编制修改过程与试验
        3.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4.问卷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
    (二)课前准备能力的情况
        1.课前准备能力的总体情况
        2.均值检验
    (三)课堂实施能力的情况
        1.课堂实施能力的总体情况
        2.均值检验
    (四)课后反思能力的情况
        1.课后反思能力的总体情况
        2.课后反思内容的频次
    (五)教学研究能力的情况
        1.教学研究能力的总体情况
        2.均值检验
    (六)教师小说文本解读能力来源的情况
        1.教师小说文本解读能力来源总体情况
        2.均值检验
三、新手语文教师与名师小说文本解读的比较分析
    (一)课堂实录评析
        1.余映潮的教学内容及表征方式
        2.王君的教学内容及表征方式
        3.徐杰的教学内容及表征方式
        4.新手教师的教学内容及表征方式
    (二)访谈资料分析
        1.新手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2.评价好的小说课的标准
        3.新手教师的小说文本解读能力
        4.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的来源
四、新手语文教师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新手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结构体系
    (二)提高新手语文教师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的途径
        1.构建完善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促进文本解读能力发展
        2.设置教师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有效性
        3.了解新手教师面临的困境,增强专业培训的针对性
        4.提高日常工作质量,实现专业能力发展最大价值
        5.重视教师的个人因素
        6.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语文教师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二级维度的单个题目与二级维度总计相关性的统计表
    附录三:《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附录四:新手教师《我的叔叔于勒》的教案
    附录五:访谈提纲
    附录六:教师A访谈记录
致谢

(4)对中国释义学传统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西方释义学在中国语境中的局限
二、中国释义学传统的独特价值
三、中国释义学史研究及历史分期
四、中国释义学史的研究方法
    (一) 比较的视野
    (二) 历史化的研究立场
    (三) 线索梳理、理论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结语

(5)释义学角度下对勃拉姆斯钢琴间奏曲的分析 ——以作品Op.117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书籍类
        1.2.2 学术论文类
        1.2.3 学术期刊类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1.3.1 释义学
        1.3.2 间奏曲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归纳分析法
        1.4.3 谱例分析法
第2章 勃拉姆斯与间奏曲Op.117的创作语境
    2.1 勃拉姆斯的艺术生平
    2.2 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发展历程
    2.3 间奏曲Op.117的创作语境
第3章 间奏曲Op.117的音乐文本解读
    3.1 释义学角度看曲式结构
    3.2 释义学角度看调式调性
    3.3 释义学角度看和声色彩
    3.4 释义学角度看旋律线条
    3.5 释义学角度看节奏速度
第4章 间奏曲Op.117的意义显现
    4.1 作品Op.117中的内在情感特点
    4.2 作品中的思想意义
    4.3 演奏方面的启示
        4.3.1 演奏
        4.3.2 演奏风格
        4.3.3 演奏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简评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批判性阅读涵义、特征及过程
    (一) 批判性阅读的涵义
    (二) 批判性阅读的特征
        1. 提倡文本的高层次理解
        2. 关注学生多元化的解读
        3. 强调理性地质疑
    (三) 批判性阅读的过程
        1. 理解与接受
        2. 分析与质疑
        3. 评价与重构
        4. 总结与反思
二、小学语文批判性阅读的必要性和价值
    (一) 小学语文批判性阅读的必要性
        1. 批判性阅读已成为国外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趋势
        2. 《课标》对批判性阅读提出明确要求
        3. 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本身的需要
        4. 小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具有可行性
    (二) 小学语文批判性阅读的价值
        1.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 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的问题分析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存在的问题
        1. 部分教师对批判性阅读完全不了解
        2. 教师对批判性阅读的认识不深入
        3. 批判性阅读目标局限于认知和体验
        4. 阅读教学程序化,缺乏质疑环节
        5. 缺少学生的多元解读与评价
    (二) 小学语文批判性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
        1. 教育传统的影响
        2.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评估的影响
        3. 语文《课标》表述和要求不具体
        4. 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批判性阅读的策略
    (一) 深入理解课标精神,渗透批判性阅读
        1. 研读课标,理解批判性阅读的实质
        2. 分析教材,设置批判性阅读目标
    (二) 教会学生区分事实与观点
        1. 根据概念初步认识事实和观点
        2. 归纳关键词进一步区分事实与观点
        3. 结合文本体裁具体分析事实与观点
        4. 引导学生评判事实
    (三) 尊重学生的“前见”
        1. 针对前见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2. 针对前见的动态性,及时进行扩充和修正
    (四) 引导学生的合理推理与想象
        1. 将合理推理贯彻到各个环节
        2. 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五) 运用对话教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1. 尊重信任学生
        2. 激发学生质疑
        3. 提倡多元解读
        4.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六) 鼓励学生评价他人的观点
        1. 教师做好示范,形成评判意识
        2. 有效提问,给学生评价他人观点机会
        3. 通过比较阅读,做出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音乐表演“忠实对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忠实性”的基本认识
    第一节 “忠实性”产生的原由
    第二节 “忠实性”的层次
    第三节 原作的探索历程
    小结
第二章 作为忠实对象的意图
    第一节 意图概念的界说
    第二节 意图的有效性范围
    第三节 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轻歌剧《蝙蝠》为例
    小结
第三章 作为忠实对象的声音
    第一节 乐器的改进
    第二节 演奏环境的变更
    第三节 有意识的“听”
    小结
第四章 作为忠实对象的“原作”
    第一节 乐谱不等于原作
    第二节 “原作”是“无”
    第三节 变化中的“文本”
    第四节 对“忠实对象”问题的再思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近二十年来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1995—2016年:朱熹易学思想研究之论域
     (一) 关于朱熹“《易》本为卜筮之书”的识度
     (二) 关于朱子易学书的观瞻
     (三) 关于朱熹易学思想研究的新视角、新进路
     (四) 关于易理新解与理学构建的论说
     (五) 关于朱熹易学思想的其他研究
三、朱熹易学思想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10)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偏差及其矫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1.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 促进语文生活化教学健康发展的需要
        3. 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语文教育的需要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文献综述
        1. 语文生活化教学理论基础的研究
        2. 语文生活化教学特征的研究
        3. 语文生活化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
        4. 语文生活化教学主要内容的研究
        5.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及其价值
    (一) 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1. 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涵义
        2. 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3. 提倡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缘由
    (二)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1. 让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2. 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3. 让学生学到有活力的语文知识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问题
        1. 过于追求生活化,使语文课堂失去“语文味”
        2. 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使语文出现“反教育”现象
        3. 过于重视学生的生活,使教师失去课程意识
    (二)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
        2. 实施生活化教学未以语文学科性质为本
        3. 未根据小学生特定的认知心理实施生活化教学
三、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一) 秉持语文特性开展生活化教学
        1. 以文本为准,走循序渐进的生活化路线
        2. 以课程标准为基,对教材进行生活化改造
        3. 以学科特性为根,设计生活化课堂教学
    (二) 巧用生活资源丰富语文教学
        1. 巧用网络多媒体资源
        2. 巧用触手可见的纸质资源
        3. 巧用传统文化资源
    (三) 引导学生追寻积极的生活意义
        1. 用语文知识去丰富生活
        2. 用语文知识提升生活品质
        3. 用生活化作业创生感性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从释义学的角度看文本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实践意义的遮蔽与复归——海德格尔“烦”的实践性阐释[J]. 屈直. 阴山学刊, 2021(03)
  • [2]释义学视阈下声乐表演的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D]. 庞丹妮.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初中语文新手教师的小说文本解读能力研究[D]. 冯连丁.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对中国释义学传统的认识与思考[J]. 张亚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5]释义学角度下对勃拉姆斯钢琴间奏曲的分析 ——以作品Op.117为例[D]. 郑文晴.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 李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音乐表演“忠实对象”问题研究[D]. 许润琰.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8]“文本解读”的价值归位[J]. 荣维东.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08)
  • [9]近二十年来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述评[J]. 姜文华. 宁夏社会科学, 2017(03)
  • [10]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偏差及其矫正[D]. 谢津.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诠释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