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宗教建筑空间格局浅析

印度宗教建筑空间格局浅析

一、印度宗教建筑空间模式简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云涛,翁季,向恒玲,曹馨[1](2021)在《基于建筑本土化的适宜技术策略——以巴克里希纳·多西设计思想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的建筑实践为例,从地方气候、本土文化、适宜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分析了具体的技术手段。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应该将外来的设计策略进行本土化转译,并选择适宜的技术策略进行建筑营造。本土化不只限于自然地理环境,更应该与地区文化相结合。文章旨在通过对印度建筑师的实践分析,为中国建筑营造提供借鉴意义。

胡楠,华峰[2](2021)在《多元融合的人文关怀——桑珈工作室设计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印度着名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以其对文化传统的延续转译、建筑社会属性的考量、地域性的探索形成了他个人的批判地域主义哲学,这使他不拘泥于理论范式,广纳多方文化使之与印度建筑文化相融合。桑珈工作室是多西建筑哲学的集大成者,文章从地域性应答、形式与空间、园林、宗教以及建筑原型等角度入手解析,探寻其创作方法的启示。

托亚[3](2021)在《内蒙古汉藏结合式格鲁派经殿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公元1239年起,蒙古军事占领西藏,“政教合一”就成为蒙古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藏于蒙古族人民的基因中,寺院建筑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载体,成为蒙古族产生城市文明之后最重要的建筑文化景观。汉藏建筑文化的融合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建筑的重要特征,建筑类型十分丰富,“汉藏结合”的模式难以有统一、明确的解释框架。自公元1578年起,藏传佛教再次传入内蒙古地区,在其生根、成长的过程中完成了汉、藏两个民族建筑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由于蒙藏联盟的背景发生异化,经殿建筑的形制也随之发生演变,形成了内蒙古地区特有的汉藏结合式格鲁派经殿建筑——“纵向三殿式”,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甚至一度成为官式样式,本研究聚焦于此种类型,剖析其文化、建构成因。“纵向三殿式”的经殿建筑是清政府文化统合策略的产物,是“萨迦派遗留式”向“格鲁派三段式”过渡阶段的建筑形制,研究以“社会层面-建造背景、物质层面-建构逻辑和使用逻辑、内涵层面-建筑文化”这样一个逻辑演进的脉络作为基本研究模型,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确保了研究思路的科学性。研究引用了建筑类型学、文化地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理论,运用了文献考证、田野调查、演绎归纳等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缜密的逻辑性。笔者对文中所研究的十四座寺院二十四座经殿建筑建立了完整的建筑信息档案,以期研究历史、建构、宗教与建筑载体的互动关系,解读“纵向三殿式”经殿建筑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汉藏建筑文化结合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置到融置的动态过程;其次,“纵向三殿式”经殿建筑的建造逻辑和使用逻辑不统一,建筑形制的演变过程就是逐步解决建造逻辑和使用逻辑之间矛盾的过程,它是过渡文化形态的体现;最后,内蒙古地区的经殿建筑具有三重功能,它既是宗教建筑也是政治建筑、教育建筑,经殿建筑的建筑形态、汉藏结合方式,因其职能偏重而有所区别。据此,本研究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为全面建构建筑文化历史与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为后续的深入研究、价值评估提供了资料准备,为建筑遗产保护、二次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侯鹏飞[4](2020)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包头北方影视城核心区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伴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影视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影视城的建设同样如火如荼。然而,伴随着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突飞猛进,影视基地的拍摄需求却大大降低。新建的影视城往往缺乏地域性差异,主题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于是,影视城纷纷由单一的影视拍摄模式转向融合影视拍摄和文化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这就不可避免要求新建影视城必须要树立符合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本底。与此同时,作为一种较新的建筑类型,影视城规划设计相关研究还相对不足,急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结合本学科相关理论和文化学、传播学、影视学科等相关理论,以包头北方影视城核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础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影视城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案例解析,总结出一般影视城选址、定位、功能构成与空间布局、外部空间、建筑设计等方面普遍使用的策略与手法。然后在包头地域文化资源解析的基础上,运用地域文化叙事结合城市意象理论,展开北方影视城核心区的总体布局和设计的研究工作。首先,提出了地域文化视角下北方影视城核心区的总体设计策略;其次,在策略指导下着力就其主题定位、功能构成、空间布局、文化叙事、建筑设计、外部空间与景观设计等层面展开系统化研究。最后,通过对个案设计研究的进一步提炼,尝试提出一般影视城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议,希望能为其他同类影视城的规划设计提供有用的参考。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方兴[6](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指出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李颖[7](2018)在《佛教宇宙观对隋唐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佛教是我国的第一大教。佛教自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比起其他的两大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显而易见是最大的。因此,在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隋唐时期的佛教建筑极为常见。作为从印度传来的外来宗教文化,佛教本身对佛教建筑的建设有很大影响,其中佛教世界的宇宙观对其影响与否及影响程度,以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看,这方面的研究和论断并不很充分,而这就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以佛教宇宙观中的须弥山世界为研究基础,辅以在佛教建筑中稍有体现的其他层次的宇宙空间,如华藏世界、东方净土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等。通过分析研究佛经、文献、经变画,尝试确定佛教宇宙空间、方位及其层次关系,并通过图形化的手段表达出来。佛教从西域传入我国,由于传入途径的不同和流经地区文化的差异,佛教内容有所变化,流入我国汉地的称为汉传佛教,流入我国的佛教受到我国文化的影响,在微观宇宙空间的表达上发生变化,从而间接影响部分后期汉地佛教建筑的空间建设。佛教宇宙空间中容纳万物,而且万物有自己的空间位置,这是佛教中的等级关系,等级秩序的严格遵守,影响了佛教建筑的空间分布、造像摆位、壁画内容等。我国佛教建筑主要包括石窟寺和寺院。虽然佛教在唐代经历了大小三次抑制甚至灭法行动,但是隋唐时期石窟寺的凿建和寺院的建设还是达到鼎盛。综合建筑学、宗教学、考古学等多门学科,对隋唐时期的佛教建筑实例及建筑遗址进行梳理。遵循从整体到个体再到内部空间的顺序,从建筑群的规划布局、建筑空间形式功能到室内造像摆位、壁画位置内容等,多角度探寻佛教建筑中佛教宇宙观的影子,尽可能挖掘出普适性强的规律要点。同时对现代仿唐佛教建筑设计开拓思路,打破张冠李戴、千篇一律,回归宗教原意的设计路径中,提供多角度的设计可能性。

孙洁洋[8](2018)在《北朝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佛教宇宙观表达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汉传佛教建筑形式的认知一直将其与于中国古代宫殿官署式布局模式合流,但是这种传统认知忽略了宗教本身的教义、内涵、推崇等对宗教建筑的影响,即佛教自身带有的秩序性对佛教建筑的影响。佛教本身的秩序性存在于多部经典佛教典籍所刻画的宇宙空间结构中,这些典籍详尽描绘了一套秩序严谨、意义清晰的宇宙空间场所体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规模宏大,秩序井然,要素丰富的佛国世界。佛教宇宙空间与真实的佛教建筑布局在秩序上的相同追求为研究佛教建筑布局提供了新的思维途径,即从宇宙论层次出发。针对佛教建筑的宇宙观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汉传佛教建筑研究。已有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梳理经文中的宇宙模式并将其图形化,一方面集中在对藏传佛教建筑的显性宇宙观研究上。本文将研究范围控制在我国境内佛教第一次的发展高峰期北朝时期,针对研究对象,则分为佛教建筑与佛教宇宙观两方面。在佛教建筑方面,以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市井寺庙和石窟寺庙两类佛教建筑为典型;在佛教宇宙观方面,以基础的须弥山宇宙模式和北朝时期流行的禅观所构筑的虚拟空间为典型。研究方法以历史文献、现存建筑实例为基础资料,以考古资料、图形化研究等为辅证,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辅以宗教学、图像学、美学等多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全方面解读北朝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佛教宇宙观表达研究。针对以塔为中心的市井寺庙,其与佛教须弥山宇宙模式建立了具象的连接。意向上相同的连接媒介作用与形式上相同的空间布局、方位表达,体现其受须弥山宇宙模式的影响,同时,佛塔与须弥山同样具有的“宇宙之柱”的宗教意向也强化这一影响。针对石窟寺,从“场域”的空间感与宗教宇宙观的联系角度出发,筛选出的中心柱窟与禅经中所颂扬的虚拟四维佛教宇宙建立了抽象的连接。即僧俗在中心柱窟绕行礼拜的过程中,遵行禅观观像法,最终在实体有限的空间中逐步感受到由人至佛,由地至天,十方三世佛环绕,最终到达极乐美好的兜率净土的虚幻无边的佛教宇宙空间。

邱爽[9](2018)在《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佛塔的影响 ——以隋唐以前的佛塔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须弥山世界是佛教所尊崇的宇宙中心点,是以东西南北为主要方向成十字对称,并以方圆相涵的形式向外辐射布局的空间模式,佛经中将这种高度集中、秩序严谨且特征明显的宇宙空间予以详细的记述。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于印度佛教乃至汉传佛教建筑形制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佛塔是佛教建筑中独特的类别,是佛教教义最集中的体现,佛塔的起源发展与流变的动因与须弥山空间模式存在着诸多联系。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须弥山空间方面的研究多停留在宗教、哲学层次,对佛塔方面的研究大多从美学角度出发,致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须弥山空间体系与佛塔建筑之间的关联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佛教传播至汉地以后佛塔空间形态层次演变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以文献古籍、海外史料、近当代研究以及实地勘察等系统考证为基础,以须弥山世界的空间模式及佛塔为研究对象。从佛教经典论着入手,明确须弥山空间模式的特性。综合国内外佛教宇宙观以及佛教建筑研究的有关论着,寻找佛教须弥山世界空间体系与佛塔建筑之间的联系,针对二者之间抽象意向以及具象形制方面寻找特殊对应关系。关注佛塔初传时期的崇拜与信仰,联系佛经译制过程中出现的须弥山空间形制演变,追根溯源地考辨佛塔建筑设计中所蕴含的宇宙学宗教文化意义,全方位解析须弥山空间模式在佛塔建筑中的转译方式,探寻须弥山空间模式影响下的佛塔建筑发展和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对佛教传入汉地以后的三个典型时期佛塔建筑进行综合研究,从寺院整体布局、佛塔单体造型以及装饰细节等方面列举实例加以证明,将佛塔建筑空间意义的系统研究推向一个更深入的层次。

钟雯[10](2018)在《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图形化及其语义研究》文中认为佛教宇宙空间体系是佛教哲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对佛教宇宙起源和结构等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对于佛教哲学思想的研究着作不胜枚举,对于宇宙空间体系的介绍及其相关研究却是凤毛麟角。虽有少量学者关注并重视起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研究,但多站在宗教学角度,罕有站在建筑学及空间设计学的角度研究论述。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是佛教宇宙观的精髓部分。在对“佛教哲学”里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研究中,本文站在建筑学视角通过宗教学、历史学、翻译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及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自“原始佛教——汉传佛教”整个进程中的演变轨迹并用图形化方式直观表达。在行文中,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之变迁以相关信息载体——汉译佛经样本的翻译背景、翻译方法为线索来梳理其变化过程,后通过建筑学方法按比例合理绘制其空间图形。利用图形化研究成果,全文从表象上分析了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空间规律,后又从宗教哲学、历史文明、心理学等角度深入的挖掘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深层次内涵及形成原因,从而在“佛教哲学”到“佛教建筑”这一对关系的历史化过程研究中,解读其空间体系的深层次语义,并探索同语义下不同文化圈佛教对于宇宙空间体系的表达。望能对宇宙空间传播同期乃至后期的佛教建筑设计手法、意匠之变迁与影响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也为佛教建筑文化的独特性与意象性做出一点贡献。

二、印度宗教建筑空间模式简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宗教建筑空间模式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建筑本土化的适宜技术策略——以巴克里希纳·多西设计思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巴克里希纳·多西
2 回应地方气候
    2.1 地下与半地下空间
    2.2 建筑自遮阳
    2.3 双层墙面
    2.4 单元式分散体量
    2.5 架空层
    2.6 风斗楼梯
    2.7 浅水池系统
3 本土文化的隐喻
    3.1 神秘的宗教气息
    3.2 轻松的室外空间
    3.3 自然因素的象征
4 适宜的技术策略
5 结语
图片来源

(2)多元融合的人文关怀——桑珈工作室设计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形式与空间组织
    1.1 因地制宜的空间形式
    1.2 空间组织与流动性
    1.3 几何建构与古典美学
2 印度伊斯兰园林的转译
    2.1 园林格局
    2.2 园林中的曲水流觞
3 桑珈工作室中的宗教建筑原型
结语

(3)内蒙古汉藏结合式格鲁派经殿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内蒙古地区
        1.2.2 殿堂建筑
        1.2.3 格鲁派经殿建筑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建筑国外研究进展
        1.3.2 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建筑国内研究进展
        1.3.3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观点
    1.4 研究对象、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汉藏结合式”建筑研究框架建构
    2.1 “汉藏结合式建筑”的相关研究
        2.1.1 地域特征研究
        2.1.2 代表性寺院研究
        2.1.3 其它地区的研究
    2.2 经殿建筑研究的基础理论应用
        2.2.1 建筑类型学领域内汉藏结合式经殿建筑的研究
        2.2.2 演变研究在汉藏结合研究中的实践
        2.2.3 文脉主义对汉藏结合研究的启发
        2.2.4 其他国内外民族融合建筑对汉藏结合研究的启示
    2.3 “汉藏结合式”藏传佛教建筑
        2.3.1 西藏地区“汉藏结合式建筑”
        2.3.2 其他地区“汉藏结合式建筑”
        2.3.3 内蒙古地区“汉藏结合式建筑”
    2.4 本章小结
3 汉藏建筑文化融合的历史成因
    3.1 建筑文化传播的总体表现
    3.2 蒙元时期汉藏结合式经殿建筑的缘起
        3.2.1 蒙元时期蒙藏联盟的历史机缘
        3.2.2 萨迦派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情况
        3.2.3 萨迦派殿堂建筑的特征
    3.3 明末清初时期汉藏结合式经殿建筑的发展
        3.3.1 明末清初时期蒙藏联盟的历史机缘
        3.3.2 格鲁派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情况
        3.3.3 格鲁派早期殿堂建筑的原型与特征
    3.4 清朝时期汉藏结合式经殿建筑的成型
        3.4.1 清廷主导下的蒙藏联盟的历史机缘
        3.4.2 清廷时期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情况
        3.4.3 “纵向三殿式”经殿建筑的原型与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纵向三殿式”融合模式的形制差异
    4.1 汉藏建筑的融合模式
    4.2 阿勒坦汗家庙汉藏融合现象
        4.2.1 “先汉后藏”的植入模式
        4.2.2 “汉藏并置”的融合模式
        4.2.3 “汉藏融置”的融合模式
    4.3 旗庙汉藏融合现象
        4.3.1 “先汉后藏”的植入模式
        4.3.2 “汉藏融置”的融合模式
    4.4 属庙及其它召庙汉藏融合现象
        4.4.1 “先汉后藏”的植入模式
        4.4.2 “汉藏融置”的融合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纵向三殿式”演变分期的建构模式
    5.1 “纵向三殿式”的演变发展
    5.2 “纵向三殿式”初期
        5.2.1 “纵向三殿式”初期的建构与表现
        5.2.2 “纵向三殿式”初期的规则与理念
    5.3 “纵向三殿式”形成期及衍生期
        5.3.1 “汉藏融置,以汉为主”模式的建构与表现
        5.3.2 “汉藏融置,以藏为主”模式的建构与表现
        5.3.3 “纵向三殿式”形成期的规则与理念
    5.4 “纵向三殿式”成熟期
        5.4.1 “纵向三殿式”成熟期的建构与表现
        5.4.2 “纵向三殿式”成熟期的规则与理念
    5.5 本章小结
6 “纵向三殿式”建筑形制的生成机制
    6.1 宗教职能-院落布局中宇宙观的具象表达
        6.1.1 汉传佛教“院落式”的布局模式
        6.1.2 藏传佛教“曼陀罗”的布局模式
        6.1.3 “纵向三殿式”的院落布局模式
    6.2 政治职能-建筑形态中“政教合一”的具象表现
        6.2.1 汉式“三殿组合”的建筑形态
        6.2.2 藏式“三界论”的建筑形态
        6.2.3 “纵向三殿式”的屋顶组合形态分析
    6.3 教育职能-转经廊的空间形态演化
        6.3.1 汉式楼阁式佛殿的转经廊
        6.3.2 藏式转经廊
        6.3.3 “纵向三殿式”的转经廊空间形态演变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献归类
附录B 实地调查示例
附录C 空间布局关系分析示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地域文化视角下包头北方影视城核心区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概念界定、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1.3.1 主要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影视城规划相关研究
        1.4.2 国内影视城规划相关研究
        1.4.3 现状研究小结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2 影视城相关理论研究
    2.1 影视城相关概念及类型
        2.1.1 影视城相关概念
        2.1.2 影视城主要类型
    2.2 国内外影视城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
        2.2.1 国内外影视城发展历程
        2.2.2 国内影视城开发模式
        2.2.3 国内影视城基本特征
    2.3 地域文化叙事与城市意象理论在影视城规划设计中的结合
        2.3.1 地域文化叙事与城市意象理论概述
        2.3.2 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与地域文化叙事
        2.3.3 地域文化叙事与城市意象理论相结合研究影视城规划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典型影视城案例解析
    3.1 案例选取的原则
    3.2 影视城案例简析
        3.2.1 镇北堡西部影城
        3.2.2 横店影视城
        3.2.3 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
        3.2.4 白鹿原影视城
        3.2.5 好莱坞环球影城
        3.2.6 案例简析小结
    3.3 案例影视城规划设计手法解析
        3.3.1 选址与定位分析
        3.3.2 功能构成、空间布局分析
        3.3.3 地域文化叙事分析
        3.3.4 建筑设计分析
        3.3.5 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包头地域文化资源分析
    4.1 包头地域文化元素分析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人文历史资源
        4.1.3 城市建筑风貌
        4.1.4 影视文化与文学资源
    4.2 包头石拐区旅游资源分析
        4.2.1 包头周边影视拍摄外景地资源分析
        4.2.2 包头石拐区旅游资源分析
    4.3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叙事线索分析
        4.3.1 叙事素材分析
        4.3.2 叙事线索组织
    4.4 本章小结
5 地域文化视角下北方影视城核心区规划设计研究
    5.1 北方影视城核心区项目背景
        5.1.1 概述
        5.1.2 策划背景
        5.1.3 区位分析
        5.1.4 用地现状分析
    5.2 地域文化视角下北方影视城核心区规划设计策略
        5.2.1 规划设计理念
        5.2.2 规划设计定位
        5.2.3 规划设计策略
    5.3 规划布局研究
        5.3.1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5.3.2 交通规划与流线组织
        5.3.3 “边界”、“节点”与“标志”景观规划
    5.4 地域文化叙事研究
        5.4.1 区域层面的主题文化编排
        5.4.2 流线组织层面的影视文化叙事
        5.4.3 “边界”、“节点”层面的文化意象叙事
    5.5 建筑设计研究
        5.5.1 游客接待区
        5.5.2 影视接待区
        5.5.3 秦晋风情城
        5.5.4 民国街
        5.5.5 文化创意区
        5.5.6 缤纷游乐场
        5.5.7 西北民居博览园
    5.6 外部空间与景观设计研究
        5.6.1 游客中心广场
        5.6.2 影视接待广场
        5.6.3 中心文化广场
        5.6.4 西北民居博览园前导空间
        5.6.5 秦晋风情城主要街巷空间界面
        5.6.6 民国街主要街巷空间界面
        5.6.7 地景艺术与标志标识设计
    5.7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影视城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议
        5.7.1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影视城规划设计策略及手法探讨
        5.7.2 对新建影视城规划设计的若干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 Ⅰ 全国主要影视城统计表
附录 Ⅱ 镇北堡西部影城总平面图
附录 Ⅲ 好莱坞环球影城总平面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1.5 研究对象
        1.5.1 地域范围
        1.5.2 核心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2.3 其他思想文化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4.2.1 山间寺观
        4.2.2 崖壁洞窟寺观
        4.2.3 水畔寺观
        4.2.4 小山岗寺观
        4.2.5 平原平地寺观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5.2 前导空间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5.3 建筑空间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5.4 园林空间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5.5 空间格局对比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6.4.1 用诗境说禅境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7.1.3 保护策略思考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佛教宇宙观对隋唐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教宇宙观
        1.1.2 汉传佛寺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历程
        1.2.2 相关文献研究
        1.2.3 该领域研究之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框架
    1.6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创新点
    1.7 研究难点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遇到难点
        1.7.2 解决对策
        1.7.3 未尽事宜
第二章 佛教宇宙世界发展流变
    2.1 佛经梳理
    2.2 佛经中的佛教宇宙世界
        2.2.1 宏观表达——佛教宇宙世界整体架构
        2.2.2 中观表达——须弥山世界空间模式
        2.2.2.1 须弥山世界竖向空间结构
        2.2.2.2 须弥山世界平面空间布局
        2.2.3 微观表达——须弥山世界中典型场所格局
        2.2.3.1 忉利天三十三天城模式
        2.2.3.2 善见城模式和阿修罗城模式
        2.2.3.3 四天王天模式
        2.2.3.4 郁单曰模式
    2.3 佛教宇宙世界流入汉地后的细化表达
        2.2.1 壁画中的佛教建筑空间与佛教宇宙观的关系
        2.2.2 佛教宇宙观细化后的寺院建筑布局
    2.4 佛教宇宙世界空间模式特性
        2.4.1 空间规律特性
        2.4.2 图像化表达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须弥山世界对隋唐石窟寺空间布局的影响
    3.1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石窟寺规划布局的影响
        3.1.1 石窟寺功能布局与佛教宇宙观
        3.1.2 石窟寺凿建模式与佛教宇宙观
    3.2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石窟寺单体空间的影响
        3.2.1 石窟寺单体空间形式
        3.2.1.1 中心柱窟(支提窟)与佛教宇宙观
        3.2.1.2 覆斗顶窟与佛教宇宙观
        3.2.1.3 毗诃罗窟与佛教宇宙观
        3.2.2 石窟寺壁画、雕塑分布
        3.2.2.1 宇宙空间等级的表现
        3.2.2.2 宇宙空间横向关系的表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须弥山世界对隋唐汉传寺院空间布局的影响
    4.1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寺院规划布局的影响
        4.1.1 寺院整体规划
        4.1.1.1 以塔为中心式布局
        4.1.1.2 前塔后殿式布局
        4.1.1.3 一殿双塔式布局
        4.1.1.4 一正二配式、反“凹”字形布局
        4.1.1.5 “三门两重,寺房五重”
        4.1.1.6 日本同时期寺院布局
        4.1.2 寺院主要轴线规划
    4.2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单体建筑的影响
        4.2.1 寺院单体建筑
        4.2.1.1 佛塔
        4.2.1.2 戒坛
        4.2.1.3 坛城
        4.2.2 不同佛教宗系下的寺院建筑
        4.2.2.1 华严宗与华藏世界
        4.2.2.2 净土宗与净土世界
        4.2.2.3 弥勒信仰和弥勒殿、弥勒阁
        4.2.2.4 律宗与《只洹图经》、《戒坛图经》
        4.2.2.5 日本同时期宗派建筑特点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须弥山世界在当代仿唐佛寺设计中的应用
    5.1 宁波延寿王寺设计
        5.1.1 设计背景
        5.1.2 规划布局
        5.1.3 单体设计之琉璃宝殿
    5.2 宁波延寿王寺设计中的宇宙观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北朝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佛教宇宙观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与意义
    1.2 论文研究对象与范畴
        1.2.1 北朝之佛教
        1.2.2 北朝之汉传佛寺
        1.2.3 北朝佛教宇宙观与佛教寺庙
    1.3 研究现状
        1.3.1 对佛教宇宙世界的研究
        1.3.2 对北朝汉传佛寺空间的研究
        1.3.3 对佛教宇宙观与佛寺空间关联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北朝时期的佛教教义及佛教宇宙观
    2.1 北朝以前的佛教发展
    2.2 北朝佛教的发展
        2.2.1 北朝概况
        2.2.2 北朝佛教的盛行
    2.3 北朝禅法中的宇宙世界
        2.3.1 禅法的兴起
        2.3.2 北朝兴禅
        2.3.3 习禅入定见佛——抽象的宇宙世界
    2.4 须弥山佛教宇宙世界
        2.4.1 印度神话——佛教的宇宙空间观来源
        2.4.2 须弥山小世界——具象的宇宙世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朝时期的汉传佛教寺庙布局
    3.1 以塔为中心——北朝时期的汉传佛教市井寺院
        3.1.1 佛教寺庙布局初探
        3.1.2 北朝市井寺院以塔为中心的建筑布局
        3.1.3 北朝市井寺院的佛塔建造
    3.2 北朝时期的汉传佛教石窟寺
        3.2.1 石窟寺发展建造综述
        3.2.2 北朝石窟寺重要实例
        3.2.3 中心柱窟——北朝石窟寺的主要窟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朝汉传佛寺空间布局对于佛教宇宙观的表达
    4.1 具象的宇宙连接——北朝市井寺庙中的佛教宇宙观表达
        4.1.1 宇宙连接——“以塔为中心”建筑布局的传统佛教宇宙观表达
        4.1.2 宇宙之柱——市井寺庙中心塔的传统佛教宇宙观表达
    4.2 抽象的宇宙空间——北朝石窟寺中的佛教宇宙观表达
        4.2.1 “场”与宇宙空间——北朝中心柱窟的显义宇宙观表达
        4.2.2 空间与图像的交叉——北朝中心柱窟的传统佛教宇宙观表达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佛塔的影响 ——以隋唐以前的佛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须弥山空间模式
        1.1.2 佛塔建筑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对“须弥山”空间模式及其对佛塔影响的研究概况
        1.2.2 该领域研究之不足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论文框架
    1.6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创新点
    1.7 研究难点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遇到的难点
        1.7.2 解决对策
        1.7.3 未尽事宜
第二章 须弥山空间模式概说
    2.1 古印度的宇宙崇拜
        2.1.1 轴向性的宇宙之柱崇拜
        2.1.2 层级性的种姓制度崇拜
    2.2 佛经中的须弥山空间模式特征
        2.2.1 诸天纵向分布的层级性
        2.2.2 须弥山居中央的向心性
        2.2.3 四方十字布局的对称性
    2.3 须弥山山体形制演变
        2.3.1 平面由圆至方的演变
        2.3.2 山体由一体化向多层级的演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佛塔的起源与流变
    3.1 佛塔的起源
        3.1.1 圣树信仰是佛塔的图形基础
        3.1.2 舍利供养是佛塔的精神源泉
    3.2 佛塔的传播与演变
        3.2.1 古印度覆钵塔
        3.2.2 中亚及西域高塔
        3.2.3 中原汉地重层式塔
    3.3 宇宙与佛塔之间意和形的关联
        3.3.1 二者具象表形方面的联系
        3.3.2 二者抽象表意方面的联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东晋以前佛塔的影响
    4.1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4.2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东晋以前露天佛塔的影响
        4.2.1 东晋以前露天佛塔发展概况
        4.2.2 须弥山空间对露天佛塔的影响
    4.3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东晋以前中心柱窟的影响
        4.3.1 东晋以前中心柱窟发展概况
        4.3.2 须弥山空间对中心柱窟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南北朝佛塔的影响
    5.1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5.2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南北朝露天佛塔的影响
        5.2.1 南北朝露天佛塔发展概况
        5.2.2 须弥山空间对露天佛塔的影响
    5.3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南北朝中心柱窟的影响
        5.3.1 南北朝中心柱窟发展概况
        5.3.2 须弥山空间对中心柱窟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隋唐佛塔的影响
    6.1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6.2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隋唐露天佛塔的影响
        6.2.1 隋唐露天佛塔发展概况
        6.2.2 须弥山空间对露天佛塔的影响
    6.3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隋唐中心柱窟的影响
        6.3.1 隋唐中心柱窟发展概况
        6.3.2 须弥山空间对中心柱窟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图形化及其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教宇宙观
        1.1.2 佛教宇宙空间体系
        1.1.3 须弥山世界——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
        1.1.4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语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及未尽事宜
        1.5.1 研究框架
        1.5.2 未尽事宜
第二章 佛教宇宙观的产生与发展
    2.1 吠陀文明的宇宙观——印度佛教宇宙观的萌芽
    2.2 印度佛教的宇宙观
        2.2.1 印度佛教之源流
        2.2.2 印度佛教宇宙观的产生与发展——以印度佛经为载体
    2.3 佛教入汉后宇宙观在佛经中的体现
        2.2.1 佛教入汉后的译经历史
        2.2.2 汉译佛经中的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图形化
    3.1 主要描写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文献样本分析
        3.1.1 译经时代和译者背景对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影响
        3.1.2 《法界安立图》——中国最早的佛教宇宙空间图形化
    3.2 典型宇宙空间体系之“天”“地”基础
        3.2.1 感业力而生的“地、金、水、风轮”
        3.2.2 三界二十八天
    3.3 须弥山世界整体结构的图形化解读
        3.3.1 周匝围绕的“九山八海”结构
        3.3.2 四正方位而布的“四大部洲”
        3.3.3 须弥山世界整体结构总结
        3.3.4 “北俱芦洲”的图形化解读
    3.4 “须弥山”山体图形化解读
        3.4.1 《长阿含经》“须弥山”山体的图形化解读
        3.4.2 《阿毗达磨俱舍论》“须弥山”山体的图形化解读
        3.4.3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须弥山”山体的图形化解读
        3.4.4 “须弥山”山体形状总结
    3.5 “须弥山“山腰“四天王天”图形化解读
        3.5.1 《长阿含经》“四天王天”的图形化解读
        3.5.2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四天王天”的图形化解读
        3.5.3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四天王天”的图形化解读
    3.6 “须弥山”山顶“忉利天”图形化解读
        3.6.1 “忉利天”整体的图形化解读
        3.6.2 “善见城”的图形化解读
        3.6.3 “善法堂”的图形化解读
        3.6.4 “须弥山”山顶“忉利天”空间体系总结
    3.7 其他宇宙空间体系图形化解读
        3.7.1 “阿修罗城”的图形化解读
        3.7.2 “第二忉利天”的图形化解读
    3.8 本章小结
        3.8.1 佛经样本的演变过程
        3.8.2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图形化总结
第四章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语义解读
    4.1 层次与等级——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等级规律
        4.1.1 等级明确的佛教宇宙空间结构
        4.1.2 等级规律的显性表达
    4.2 四方与十字——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向心规律
        4.2.1 四方位支撑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向心特性
        4.2.2 强调中心的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
        4.2.3 向心规律的显性表达
    4.3 对称与均衡——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稳定特点
        4.3.1 对称均衡的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
        4.3.2 稳定特点的产生
    4.4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其他含义解读
        4.4.1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中的“数”
        4.4.2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中的“莲花”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同语义下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地域表达
    5.1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在汉传佛教中的表达
        5.1.1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与汉地本土思想的融合
        5.1.2 佛教须弥神话与儒道昆仑神话的纠葛
    5.2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在藏传佛教中的表达
        5.2.1 藏传佛教宇宙观发展脉络
        5.2.2 坛城表达出的藏传佛教宇宙空间
        5.2.3 藏传佛教建筑中的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
    5.3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在南传佛教中的表达
        5.3.1 南传佛教宇宙观发展脉络
        5.3.2 南传佛教中的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的图形化结论
    6.2 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语义解读的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印度宗教建筑空间模式简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建筑本土化的适宜技术策略——以巴克里希纳·多西设计思想为例[J]. 吴云涛,翁季,向恒玲,曹馨. 当代建筑, 2021(11)
  • [2]多元融合的人文关怀——桑珈工作室设计解析[J]. 胡楠,华峰. 建筑与文化, 2021(07)
  • [3]内蒙古汉藏结合式格鲁派经殿建筑研究[D]. 托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4]地域文化视角下包头北方影视城核心区规划设计研究[D]. 侯鹏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佛教宇宙观对隋唐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影响[D]. 李颖.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8]北朝时期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的佛教宇宙观表达研究[D]. 孙洁洋.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9]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佛塔的影响 ——以隋唐以前的佛塔为例[D]. 邱爽.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10]典型佛教宇宙空间体系图形化及其语义研究[D]. 钟雯.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印度宗教建筑空间格局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