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杰作——东巴文化

人类文明的杰作——东巴文化

一、人类文明的奇葩——东巴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吴成业[1](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闵桃[2](2020)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与世界记忆工程对接的国家工程,是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认定、管理、保护和开发的系列计划和措施。2000年,受世界记忆工程和国内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影响,在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正式启动。至2018年,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已选出四批142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成功申报12项《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13项《世界记忆名录》,构筑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工程为档案文献遗产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提供了途径和平台,促进了档案文献遗产工作的发展,并有意识地发掘档案文献遗产内涵及价值,塑造文化品牌,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引发社会对档案文献遗产的广泛关注,有关档案文献遗产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直接以工程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少,且工程开展近二十年,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梳理,为即将开展的工程新阶段做准备。故本文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为题,梳理分析遗产工程过去近二十年的实践活动。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时代背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既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发展的要求,又是世界记忆工程全面实施的体现。第二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践活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围绕档案文献遗产的确定、保护与利用开展工作,建立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即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认证体系,组织了相关的整理研究项目和宣传、出版、文艺创作等开发利用活动,来保护和传承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活动的分析与展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为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定位偏差、组织建设不足、活动内容不平衡等问题,需从工程定位、组织功能、发展规划、合作交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

和亚梅[3](2020)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丽江纳西情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的纳西族拥有着丰富的情歌文化,全球化语境下近年来越来越被人熟知与关注。在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丽江坝,当下情歌更以多元方式被传唱着。本文以丽江地区为田野点,围绕纳西情歌进行了审美研究。首先,梳理了纳西情歌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纳西情歌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使用价值。其次,从自然与社会环境来分析情歌的生成背景,从审美心理以及审美禁忌方面考察了丽江纳西情歌的审美形成条件,对情歌类型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再次,结合歌手的生活场景,从语言和情感的角度来分析情歌修辞繁复、悲情而壮美、含蓄而优美等的审美特征;之后,对丽江纳西情歌在现代审美中,张扬蓬勃向上、向善的生命力,和纳西族人们对爱情观积极、健康、美好的审美价值表达,对乐生美的审美理想的追求等审美价值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纳西情歌促进现代美学的发展,给经济、文化等社会互动带来活力方面来探讨了其传承的价值。

施阳[4](2019)在《东巴文字的视觉元素在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巴象形文字(以下简称东巴文字)是具备表意和表音特征的图画象形文字,是文字的早期形态,亦又能完整记录的典藏。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为东巴文,东巴文被誉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有“活化石”之称。难能可贵的是东巴文字的原始性与象征性、表意性与符号性能让现代人“望文生义”,图画感强、趣味性浓,与现代视觉传播的方式不谋而合,符合新时期大众对审美的需求,与当代设计追求的自然美、古朴美、简洁美相得益彰。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本土化文化的重生,而地域文化的挖掘成为扩宽设计思路的重点。多极化的文化体系发展,西方审美体系的逐渐东移,为东方设计审美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机会。当下地域文化的挖掘、民族特色旅游开发、农产品品牌的推广成为主流,而地域性品牌的推广离不开本土农特产品。丽江地区盛产种类丰富的农产品,但是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与当下农产品包装存在的问题相似,存在着“重心偏移、边界模糊、变动不定、主客颠倒”的特点,正是在丽江包装设计文化缺失的背景下,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为东巴文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方案,东巴文字的视觉元素应用于丽江农产品包装,也为丽江农产品包装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东巴文字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释为切入点,通过对东巴文字在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应用现状的分析后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导致问题的成因进行剖析,提出应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本文能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添砖加瓦,起到丰富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理论的内涵,为持续振兴丽江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韩姣,杨娟[5](2019)在《浅析东巴象形文字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个民族只要拥有了信仰和文化,就有了自己灵魂的根基。纳西族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而东巴文如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不仅凸显了纳西族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折射出了纳西文化的深厚底蕴。随着民族风也逐步受到了众多服装设计者的青睐。把绚丽多姿的东巴元素渗透到了衣着服饰中,不仅能为现代服装业设计领域注入一股势不可挡的新鲜活力,而且在时尚与传统的结合、创新运用中,散发出中华服饰的独特魅力。将编织技法与刺绣工艺结合到纳西东巴文字,可以很好地满足现代女性追求个性的需求,同时饱含民族特色和传统手工艺技法的服装又能得以文化的传承。

俞昌奉[6](2016)在《香格里拉县洛吉乡木圣土村东巴文化调查报告》文中认为2014年1月8日,依托云南省民委的"洛吉木圣土边疆民族团结稳定示范区建设项目",我们对木圣土的纳西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进行了调查。

万凡,普欣尧[7](2014)在《东巴纸“语言”在书籍设计中的个性化表达》文中指出在文化与信息传播呈多元化的今天,书籍设计的观念正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并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以东巴纸为例,从设计的观念及表现两个角度来探讨这类传统手抄纸品在现代设计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艺术语言魅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王亚杰[8](2013)在《中国东巴纸与日本和纸对比探析》文中指出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在现代以大机器生产纸张为主的背景下,传统的手工造纸已为数不多,而在中国西南的云南省,生动活态的传统手工造纸仍然可以看到,而且还在生产,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纳西族的东巴文编撰的东巴经文是过去纳西人们的“百科全书”对研究纳西族和人类发展史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承载这一切的媒介就是东巴纸。2006年,云南省的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被纳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可见,在我国活态传承的手工造纸术的保护已经受到国家以及地方的重视。日本的和纸与中国纸的渊源是极其深远的,造纸术传入日本后,其工艺在效仿的基础上又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与日本的风土、国民性是密不可分的。和纸已在衣食住行、冠婚葬祭等许多方面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即使在西洋纸普及的今天,和纸仍是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抄纸的传统技术以及和纸文化被许许多多的人继承了下来。它对研究人类造纸文化有着珍贵的民族学价值。通过研究学习日本和纸,如何学习、保护、传承、发展纳西东巴造纸工艺,目前尚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彭志军[9](2011)在《东巴文字古籍农事技术信息的文化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纳西族东巴经及其使用的象形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事技术信息,这些农事技术信息在推动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文化研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林崔宏,乔文红[10](2010)在《纳西族历史研究前沿报告》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外学者以史学方法,或者以史学与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开始注意并研究纳西族历史文化,如法国人巴克(J·Bacot,1877—1967)曾分别于1907年和1909年两次前往纳西族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于1913年发表了西方第一本介绍纳西东巴经和象形文字以及纳西社会历史的着作《麽些研究》。又如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着名的东方学家沙畹曾写有长达78页的《有关丽江的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几乎同时,国内老

二、人类文明的奇葩——东巴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文明的奇葩——东巴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2.1 区域概况
    2.2 样本选取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1.1 丽江市
        5.1.2 大理州
        5.1.3 迪庆州
        5.1.4 保山市
        5.1.5 玉溪市
        5.1.6 昭通市
        5.1.7 怒江州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2.1 普洱市
        5.2.2 临沧市
        5.2.3 曲靖市
        5.2.4 楚雄州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3.1 红河州
        5.3.2 德宏州
        5.3.3 文山州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4.1 昆明市
        5.4.2 西双版纳州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1.1 迪庆州
        6.1.2 临沧市
        6.1.3 红河州
        6.1.4 昭通市
        6.1.5 西双版纳州
        6.1.6 德宏州
        6.1.7 文山州
        6.1.8 楚雄州
        6.1.9 怒江州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2.1 普洱市
        6.2.2 保山市
        6.2.3 玉溪市
        6.2.4 曲靖市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依据
    二、概念解析
    三、学术回顾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缘起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传统
        一、中国古代的档案文献保护措施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文献保护工作
        三、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程
    第二节 世界记忆工程的推动
        一、世界记忆工程概况
        二、世界记忆工程影响
第二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概况
        一、发展历程
        二、工程组织
        三、工程任务
    第二节 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构筑
        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
        二、多层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
        一、整理研究
        二、宣传展览
        三、出版发行
        四、文艺创作及品牌塑造
第三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
        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新平台
        二、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三、档案文献遗产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第二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缺憾与展望
        一、工程缺憾
        二、工程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丽江纳西情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由
    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丽江纳西情歌概述
    第一节 生成背景
    第二节 审美形成条件
    第三节 审美类型
第二章 丽江纳西情歌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语言美
    第二节 情感美
第三章 丽江纳西情歌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当代语境的审美展演
    第二节 理想化的爱情表达
    第三节 张扬的生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附录1 田野访谈录(1-4)
附录2 田野调查图(1-4)

(4)东巴文字的视觉元素在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东巴文字视觉元素的界定
        1.东巴文字种类
        2.东巴文字特点
        3.东巴文字的艺术价值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六)研究方法
二、东巴文字视觉元素的基本特征与重要性
    (一)象形文字的自然魅力
        1.原始性与表意性
        2.象征性与符号性
    (二)东巴古韵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东巴古教蕴含生态理念
        2.东巴意蕴函代天人合一
    (三)“纸”媒的洪荒太古之韵味
        1.东巴纸牌的遐想
        2.东巴纸的岁月感
    (四)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
    (五)东巴文字视觉元素应用于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三、东巴文字视觉元素在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东巴文字视觉元素在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现状
    (二)东巴地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现存问题
        1.地域包装特色不够突出
        2.品牌意识淡泊
    (三)导致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现存问题的原因
        1.城乡发展的差距
        2.设计与乡村的疏离
    (四)东巴文字应用于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优势
        1.象形表意简洁符合现代任审美需求
        2.原始朴素给人心灵慰藉
四、东巴文字视觉元素在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对策建议
    (一)东巴文字视觉元素应用于丽江地域农产品包装设计的指导思想
        1.秉承丽江本土文化属性
        2.设计思维的与时俱进
    (二)东巴文字视觉元素在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的重构
        1.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2.表现手段的现代化
    (三)丽江地域文化农产品的品牌推广
        1.综合运用媒介资源
        2.线上推广注重用户体验
        3.线下推广注重用户反馈
        4.线上与线下联动综合施策
    (四)东巴文字视觉元素在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对策
        1.科技品牌包装设计
        2.绿色品牌包装设计
        3.文化品牌包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浅析东巴象形文字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纳西东巴象形文字概述
2 东巴象形文字在现代服装中的制作工艺
    2.1 编织工艺
    2.2 刺绣工艺
3 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3.1 文化的影响
    3.2 色彩的影响
    3.3 工艺的影响
4 结语

(6)香格里拉县洛吉乡木圣土村东巴文化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概述(1)
2 调查经过
    2.1 项目用地实地考察
    2.2 民国时期的东巴情况调查
    2.3 木圣土村的东巴学员
    2.4 木圣土东巴经书
3 调查收获
4 几点建议

(7)东巴纸“语言”在书籍设计中的个性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东巴纸———设计语言的新媒介
    1. 1 现代书籍设计观念与语言的突破
    1. 2 东巴纸———纳西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
    1. 3 书籍个性化设计的传统文化支点
2 东巴纸 “语言”在书籍个性化设计中的转化
    2. 1 古老的 “肌肤语言” 演绎现代书籍的人文精神
    2. 2 色彩之魅,古老纸 “语言”的视觉新传达
    2. 3 传统元素,重构现代审美的创新之路
    2. 4 工艺之美,“纸语言”应用的技术保障
3 东巴纸的设计应用助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4 结 语

(8)中国东巴纸与日本和纸对比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概述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现状
        1.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1.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纸的发源、传播与意义
    2.1 纸发明前的书写载体
        2.1.1 莎草纸
        2.1.2 贝叶
        2.1.3 羊皮纸
    2.2 纸的发明、传播与意义
第三章 东巴纸与和纸的发展对比
    3.1 东巴纸的发展及特点
    3.2 东巴纸的产地和传承人
    3.3 和纸的发展及特点
    3.4 和纸的产地及传承人
第四章 东巴纸与和纸的制作工艺对比
    4.1 东巴纸的制作工艺
    4.2 和纸的制作工艺
    4.3 东巴纸与和纸制作工艺的对比总结
第五章 东巴纸与和纸的功用对比
    5.1 东巴纸的功用
        5.1.1 东巴纸在宗教上的功用
        5.1.2 东巴纸在艺术方面的功用
        5.1.3 东巴纸在生活方面的功用
    5.2 和纸的功用
        5.2.1 和纸在艺术方面的功用
        5.2.2 和纸在建筑装饰上的功用
        5.2.3 和纸在生活中的功用
    5.3 东巴纸与和纸的功用对比总结
第六章 东巴纸与和纸传承和保护的对比
    6.1 东巴纸的目前状况和保护政策
    6.2 和纸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与政策
    6.3 东巴纸与和纸的保护政策的对比总结
    6.4 日本和纸的保护给我们的启示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外文网站
附录 1
附录 2

(9)东巴文字古籍农事技术信息的文化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古籍
    (一) 东巴教
    (二) 东巴文
    (三) 东巴经
二、东巴文字古籍农事技术信息概述
三、东巴文字古籍农事技术信息的文化价值
    (一) 在农业技术发展中的价值
        1. 鼓舞人们创造
        2. 推动民族经济
    (二) 在农业文化研究中的价值
        1. 展现农耕文化
        2. 记录民族历程
    (三)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
        1. 构建和谐生态理念
        2. 利于农业持续发展

四、人类文明的奇葩——东巴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D]. 闵桃.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丽江纳西情歌研究[D]. 和亚梅.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4]东巴文字的视觉元素在丽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施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浅析东巴象形文字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 韩姣,杨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10)
  • [6]香格里拉县洛吉乡木圣土村东巴文化调查报告[J]. 俞昌奉. 艺术科技, 2016(04)
  • [7]东巴纸“语言”在书籍设计中的个性化表达[J]. 万凡,普欣尧.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4)
  • [8]中国东巴纸与日本和纸对比探析[D]. 王亚杰. 云南艺术学院, 2013(08)
  • [9]东巴文字古籍农事技术信息的文化价值[J]. 彭志军.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08)
  • [10]纳西族历史研究前沿报告[J]. 林崔宏,乔文红.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2010(00)

标签:;  ;  ;  ;  ;  

人类文明的杰作——东巴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