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数学教师素质的挑战与新要求

师范院校数学教师素质的挑战与新要求

一、高师数学教师素质面临的挑战及其新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景玉林[1](2021)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贺妃[2](2021)在《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时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不仅使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受到严重冲击,也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约束,拓展了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开阔了受教育者的眼界。新媒体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改变,一方面,新媒体凭借独有的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另一方面,新媒体存在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定风险挑战。如何消除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应对解决的课题。论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及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现状。界定了新媒体的内涵、特点及类型;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归纳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了教育主客体的双向平衡互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的平台。另一方面,新媒体弱化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削弱了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第三部分,根据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从高校新媒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者、政府相关部门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消极影响的成因。第四部分,提出消除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有效对策,高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升对新媒体的重视与应用能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

范鹏飞[3](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召开之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意识形态阵地,是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道路中的地位更为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具有协调、组织、导向作用。同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更要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此来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指一种客观存在,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统一于其中并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活动形式。进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是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通过管理队伍对一定形式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调动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过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必须要理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对象、目的及原则等内容及相互关系。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管理而言,三者虽各有分工,但都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之中。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既有成绩也存在不足,我们要从以上三方面不断优化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要实现持久有影响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总结反馈体系。在运行机制方面,要不断建立并完善方向机制、渗透机制、民主机制,并形成长效运行模式。在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我们更要做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总结、评估和反馈工作,以此来不断完善和强化其理论体系和实效性。

陈慧铭[4](2019)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时代的到来,网页信息以秒为单位,进行着亿万次的更新换代。海量的大数据降低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也潜在的增加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风险成本,网络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在满足大学生无限求知欲的同时,也让大学生陷入无法预知的风险之中。这使得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变得日益重要而紧迫,它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542份问卷调查和11个大学生的深度访谈,探求当前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网络安全教育问题的成因,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家安全、校园稳定、大学生精神家园守护的角度分模块论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紧迫性。第二部分,结合542份调查问卷和11位大学生深度访谈,从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师队伍四个角度剖析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信息辨别能力较差、自控能力欠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的不健全;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共情性、创新性;行政服务人员、专业课老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足。第三部分,探讨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碎片化的特点增加了网络安全教育的难度;大学生网络需求的多样性和网络安全教育的单一性存在矛盾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环境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是造成网络安全教育现有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提升路径。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需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教育的战略意识,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建设,学校、家庭和政府社会多方联动形成教育合力,提升网络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陈莉[5](2019)在《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提出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新经济时代,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支撑,新工科建设需要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因此,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论述了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系统分析了当前湖北省高校工科建设现状与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发现高校工科建设在发展规模、科类专业结构以及质量等方面与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失调现象,并从政府、高校、企业三个层面对发展失调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最后从协同系统的要素出发,对协同目标、协同原则以及协同主体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从协同理论视角来看,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应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增强综合国力为目标,坚持适应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区域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可沿着三条路径推动二者的协同发展:第一,政府、高校和相关行业企业三方协同主体互相配合,提高新工科建设的整体效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协同环境;高校统筹全校资源,破除制度障碍;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深化产教融合。第二,重视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工程科技人才与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树立“人-科技-工程-社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学”“术”“人”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在新工科系统内部形成有序结构,促成协同自组织的产生,实现新工科建设的自我发展。主动适应产业需求,积极推进新兴专业建设;加快课程体系改革,推动传统专业转型升级;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方昱岚[6](2019)在《信息化环境下隆昌县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内容。高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否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挑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四川省隆昌县地处国家西部地区,高中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环境配套设施相比国家中东部地区欠缺一些。在有限的信息化环境中,大多数教师们接受了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的国培项目培训,提升了信息素养。为了解培训后,隆昌县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及问题,笔者进行了此次研究。笔者选择隆昌县三所高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当地高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探索提升教师们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首先,笔者查阅了大量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文献资料,将关系系系统梳理分析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结构、评价体系、调查方法等,并总结了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笔者针对该地区高中教师的特征,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文件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分为:信息化教学素养、信息化教学计划与准备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监控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估与诊断能力、信息化教学学习与发展共五个维度,借鉴已有文献,设计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量表工具,并选择本县三所高中教师为个案调查样本,进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其次,笔者随机选择了20位教师作为样本进行试测,检验问卷的信度效度。检测结果表明问卷的各维度α系数最高0.991,最低0.971均大于0.8,表明问卷整体信度较好,各维度kmo值最高0.835,最低为0.646均大于0.6,问卷效度较好。随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在三所学校的教师工作群中发放问卷链接,保证问卷填写对象的准确性。经过一周的问卷收集,笔者先对数据进行清理,清除量表填写中全部一样分值以及填写时间低于60秒的数据,然后应用spss17.0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分析:1、教师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教龄、职务、职称、学历、任教学科、所在学校的统计分析;2、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总体及各维度水平的描述分析;3、各能力维度达标程度分析;4、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人口统计学差异性分析,同时进行了各维度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综合指标)的相关分析。问卷调研结论表明,隆昌县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基本合格,其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水平最高,均值达到了4.143,其指标达标比重为100%,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非常好;教师信息化教学计划与准备能力均值为3.474低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综合水平,其指标达标比重为9.09%;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评估与诊断能力均值为3.48,指标达标比重为0%,教师对教学的信息化评价与反馈能力非常差;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意识非常强,但教师对技术资源、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能力欠缺,分析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策略和设计预见性问题应对方案的能力较差,教师对评价工具的使用能力与利用信息化手段反思教学能力非常薄弱。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任教学科、不同学校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存在显着差异,年龄段上年轻教师能力稍强于老教师,职称等级较低的二级教师能力高于高级和一级教师。最后,选择三所学校的12位教师为样本进行深度访谈,分析访谈结果与问卷数据,发现隆昌县三所高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及成因,因缺少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的培养、缺少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支持、缺少信息化技术资源的管理机制、缺少针对教师“技术资源”使用能力的培训等导致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术素养低;因教师缺乏实际应用的积极性、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单一、缺少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与保障机制、信息化学科教学能力培训方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等导致教师信息化学科教学能力薄弱;因缺少校园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氛围的熏陶、教师交流互助意识薄弱,缺乏教师学习发展规划、培训缺乏合理性等导致教师信息化教学学习与发展受限。在能力水平现状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归纳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些提升隆昌县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建议,如通过丰富教师理论素养、丰富校园信息化设施环境建设、完善信息化设施管理策略、组织技术操作培训、教师互助等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通过搭建区域资源库和“智慧校园”为教师提供资源保障、针对各维度薄弱能力组织培训、加强信息化教学常规管理监督、从国家的政策、教师待遇、学校福利等方面提高教师地位等一系列内外措施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学科教学能力;通过培养教师信心、完善职业能力发展体系和建立“学习共同体”互相学习完成职业规划来指导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管理等促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学习与发展,以求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有帮助的指导建议。该研究成果主要限于本县的调研,样本数据有限,研究数据分析主要是分析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现状,下一步针对现状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问题,为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提出策略建议。

李建[7](2018)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是高等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其具有和谐感与可亲近品质,推动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力量。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进行了梳理,从源头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具有亲和力、如何增强亲和力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析,并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基石。论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力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提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命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升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追求。论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是大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实现、情绪情感被积极调动、接受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具有情绪情感性、可渗透性、不稳定性和可扩散性的特征,具有促进认知、调节张力、评价效果的功能;从构成要素讲,主要包括教育目标亲和力、教育主体亲和力、教育内容亲和力、教育方法亲和力、教育环境亲和力和亲和力链六个部分;从结构层次看,涵盖教育目标认同感、教育内容吸引力、教育活动和谐感、教育结果获得感四个层次。研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运行过程中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同时性与多端性、倍增性和消解性的特点,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的运行包括了亲和力的激发、传递、整合、调控和升华五个主要环节。论文采用了实证的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肯定主渠道有亲和力但期待全面提高、认同主阵地的有效性但期待更加人性化、认可教育环境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期待增强渗透性、肯定合力意识初步形成但期待全面提升。分析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系统中实用理性至上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产生了偏差,抽象思维欠缺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理论产生畏惧心理,而各类不良社会思潮干扰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学习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系统中,教学目标整齐划一影响了认同度、教育内容发展性不足降低了吸引力、教育方法陈旧遮蔽了时代感、教育者素质欠缺弱化了课堂魅力、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稀释了参与激情,以及教育协同机制脆弱教育合力不牢固。根据系统理论,论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如何建构进行了探讨。认为总体建构应坚持以人为本、协同育人、与时俱进、互联网思维、继承借鉴五大原则。高校教育目标亲和力建构要坚持全面性和侧重性统一、层次性和连续性统一、现实性和发展性统一的原则;具体策略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有机融合、将校内外各类具体目标融合、制定分时段可操作的教育目标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建构要坚持主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原则;具体策略上要增强教育主体情感魅力、提升教育主体理论素养、增强教育传授魅力和提升教育人格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亲和力建构要坚持主导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情感化原则;具体策略上要坚持教育内容的真实性、注重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厚植教育内容的文化性、增加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建构要坚持相宜性、时代性、融合性、艺术性原则;具体策略上要增强方法的趣味性、合理使用现代技术、有效增强教育对象参与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亲和力建构要坚持和谐性、思想性和共建性原则;在具体策略上要加强校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围绕人文主题打造文化环境、注重信息技术构建虚拟环境、重视教育情境塑造情感环境。对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保障机制提出了作好物质、制度、人员保障,加强理论研究的建议。

李伯玲[8](2013)在《群体身份与个体认同 ——A县五名农村教师的叙事探究》文中提出随着制度的变迁以及农村社会对外部市场卷入的日益深入,农村教师的职业地位和声望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落差,研究者通过对A县五位农村教师的叙事探究后发现,受学校、家庭及社会等不同来源的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程度普遍较低,农村教师普遍表现出职业期望较低、发展愿望不高,工作无力感等症状。研究认为,造成农村教师较低的职业身份认同的原因除社会大传统的变迁之外,当前的教育制度设计对教师的影响是明显的,在农村教师群体内部,制度性的分层结构剥夺了部分教师享受平等待遇的机会,而演变日益剧烈的应试教育体制无形中将教师任教学科所带来的差异异化成为日渐明显的差距,从而在微观的学校生态中构筑了新的教师间身份的不平等。另外,随着农村学校对外部市场卷入的程度加深,部分农村教师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学校外的市场化活动,从而在农村教师内部形成了以经济收入差距为主要特征的新的身份差异。除以上几个方面外,本研究还考察了地方经济发展与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教师的性别存在某种特定关系,优质就业资源的争夺使得女性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度更高,并且,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与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呈负相关关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度越低。本研究共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基本思路如下:第一部分,包括导论部分和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本研究要研究的问题,已有的研究评析,以及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另外,对本研究的个案选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研究者通过农村教师的群体身份定位和个体身份定位的视角,在一个历时态的语境中,从客观一主观相结合、相比照的立场,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现状进行了必要的深描,并就实然的较低的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学理性分析。第三部分,即结语部分。在梳理本研究发现的同时,研究者也就本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并就如何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做了初步的规划。

李娜[9](2013)在《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每所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教师资源是学校的财富。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类型,专业化是特色所在。专业课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都直接影响着专业教学、专业建设,进而影响学校的持续、良性发展。因此专业课教师资源是职校的核心力量,做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是发展职教的紧迫、重要任务,而面向农村办学的中职教育机构——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现况如何?学校发展怎样?在当前专业性人才供不应求的社会现实背景下具有非凡影响。所以本文从宏观上立足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教育类型,微观层面定位近年日渐得到重视、面向农村办学的县级职教中心,研究对象为专业课教师队伍,研究问题为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本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访谈)、比较法对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包括研究背景、问题、价值、意义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理论阐释,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及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配置标准、要求,并总结有关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依据;第三部分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包括所调研四所职教中心的发展现况及各项数据分析;第四部分问题归纳,包括实地调研中分析、比较发现各校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中各方面问题陈述;第五部分归因分析,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探究;第六部分提出相应对策,包括从制度层面、专业化层面、职前职后体系建设层面、数量层面等方面提升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陶海洋[10](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提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二、高师数学教师素质面临的挑战及其新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师数学教师素质面临的挑战及其新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及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新媒体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现状概述
    (一)新媒体的内涵界定
        1.新媒体的含义
        2.新媒体的类型
        3.新媒体的特征
    (二)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现状调查及分析
        1.调查的基本情况
        2.调查结果分析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双向平衡互动
        3.提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机遇和方式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2.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
        3.加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建设有待完善
        1.高校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载体尚未形成合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重视及应用能力不够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认识不到位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用新媒体能力不足
    (三)政府部门对新媒体监管力度不够
        1.新媒体行业准入门槛较低
        2.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四)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
        1.大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2.大学生对新媒体依赖程度较高
四、消除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高校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建设
        1.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建设
        2.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升对新媒体的重视与应用能力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重要性的认识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用新媒体的能力
    (三)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
        1.规范新媒体从业者的行为
        2.完善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
    (四)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
        1.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2.坚持“慎独”精神,加强自我监督
        3.学习媒介知识,提升媒介素养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当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评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界定
        (一)介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界定
        (一)管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的内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的地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的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存在问题
        (一)对不同时期“马工程”教材内容理解连贯性有待加强
        (二)中央新精神“三进”工作整体推进之前,个体“三进”工作有待加强
        (三)从事管理的工作者有待走向专业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优化路径
        (一)提高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
        (二)合理优化实践性内容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的内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功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取得的成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存在的不足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管理路径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
        (二)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三)全方位加强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的涵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的价值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取得的成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存在的不足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路径
        (一)创新对显性载体的运用
        (二)充分发掘隐形载体功能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运行机制与总结反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机制及运行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方向机制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渗透机制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民主机制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机制运行模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总结反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一) 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 维护校园稳定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任务
    (三)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守护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缺乏网络安全素养
        1、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2、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较差
        3、网络自我控制能力薄弱
    (二)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1、管理体系不健全
        2、评价体系不健全
        3、监督体系不健全
    (三)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不完善
        1、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2、教育内容缺乏共情性
        3、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性
    (四) 学校教师对网络安全教育不重视
        1、行政服务人员对网络安全维护忽视
        2、专业课老师对网络安全教育漠视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安全教育短视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网络自身的特点增加了网络安全教育的难度
        1、网络的虚拟性异化了网络安全教育的主体
        2、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网络安全教育的环境纷繁驳杂
        3、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弱化了网络安全教育的效能
    (二) 大学生网络需求多样性和网络安全教育单一性存在矛盾
    (三)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环境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四、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 环环相扣,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教育战略意识
        1、明确指导思想,占领宣传的主阵地
        2、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
        3、借鉴他山之石,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战略地位
    (二) 层层深入,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相关建设
        1、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2、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建设
        3、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机制建设
    (三) 井井有条,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有效合力
        1、建立政府与高校联动机制
        2、建立家庭与高校联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致谢

(5)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经济发展需要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支撑
        1.1.2 新时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转型
        1.1.3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缺乏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新工科
        1.3.2 工程科技人才
        1.3.3 产业经济
        1.3.4 协同发展
    1.4 文献综述
        1.4.1 新工科建设的相关研究
        1.4.2 产业经济的相关研究
        1.4.3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1.4.4 文献述评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协同理论
    2.1 协同理论的内涵
        2.1.1 协同效应
        2.1.2 序参量
        2.1.3 自组织
    2.2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
        2.2.1 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驱动新工科建设
        2.2.2 新工科建设引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
第3章 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3.1 湖北省高校工科建设现状分析
        3.1.1 工科发展规模
        3.1.2 科类专业结构
        3.1.3 工程教育质量
    3.2 湖北省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业发展规模
        3.2.2 产业发展结构
        3.2.3 产业科技水平
    3.3 湖北省产业经济发展对新工科建设的需求分析
        3.3.1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其重点布局
        3.3.2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对新工科专业的需求
第4章 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既成矛盾与原因分析
    4.1 协同发展的既成矛盾
        4.1.1 工科发展规模与产业发展规模的既成矛盾
        4.1.2 科类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结构的既成矛盾
        4.1.3 工程教育质量与产业科技水平的既成矛盾
    4.2 发展失调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层面
        4.2.2 高校层面
        4.2.3 企业层面
第5章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要素分析
    5.1 协同目标
    5.2 协同原则
        5.2.1 适应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5.2.2 区域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5.2.3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5.3 协同主体
        5.3.1 政府——统筹协调者
        5.3.2 高校——主要建设者
        5.3.3 企业——重要参与者
第6章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6.1 主动协同发展,提高新工科建设的整体效能
        6.1.1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协同环境
        6.1.2 高校:统筹全校资源,破除制度障碍
        6.1.3 企业:发挥行业作用,深化产教融合
    6.2 强化协同序参量,把握新工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6.2.1 树立“人-科技-工程-社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6.2.2 制定“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6.2.3 构建“学”“术”“人”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6.3 形成协同自组织,实现新工科建设的自我发展
        6.3.1 主动适应产业需求,积极推进新兴专业建设
        6.3.2 加快课程体系改革,推动传统专业转型升级
        6.3.3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第7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情况
附录1 湖北省高校本科工科基本专业布点情况
附录2 湖北省高校本科工科特设专业布点情况
附录3 2017 湖北省高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览表
附录4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布局
附录5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的新工科专业一览表
附录6 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工科专业开设情况

(6)信息化环境下隆昌县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标准与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师的要求
        1.1.2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1.1.3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1.1.4 适应信息化环境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息技术能力
        2.1.2 信息化教学
        2.1.3 信息化教学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2.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理论
        2.2.3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相关“信息化教学能力”主题研究
        2.3.2 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究
        2.3.3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2.3.4 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策略研究
        2.3.5 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问卷调查设计
        3.1.1 调查对象
        3.1.2 编制问卷
        3.1.3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3.1.4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3.2 访谈设计
        3.2.1 访谈对象
        3.2.2 访谈提纲
        3.2.3 访谈方式与数据收集
第4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4.1 问卷调查教师基本情况
    4.2 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4.2.1 总体情况分析
        4.2.2 信息化教学素养分析
        4.2.3 信息化设备与工具的使用能力分析
        4.2.4 信息化教学计划与准备能力分析
        4.2.5 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监控能力分析
        4.2.6 信息化教学评估与诊断能力分析
        4.2.7 信息化教学学习与发展分析
        4.2.8 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达标程度
    4.3 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性分析
        4.3.1 性别差异性分析
        4.3.2 年龄差异性分析
        4.3.3 教龄差异性分析
        4.3.4 职称差异性分析
    4.4 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各维度与综合指标相关分析
第5章 调研结论与建议
    5.1 问卷调研结论
        5.1.1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结论
        5.1.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差异性分析结论
    5.2 访谈内容梳理
    5.3 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3.1 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术素养偏低
        5.3.2 教师信息化学科教学能力弱
        5.3.3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学习与发展受限
    5.4 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建议
        5.4.1 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
        5.4.2 提升教师信息化学科教学能力
        5.4.3 促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学习与发展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成果
    6.3 研究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创新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命题形成过程及时代意蕴
        1.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命题的形成过程
        1.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命题提出的时代意蕴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相关概念
        1.5.1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辨析
        1.5.2 “和”及“亲和”释义
        1.5.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内涵及外延
        1.5.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吸引力、感染力概念辨析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理论溯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1.2 列宁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1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2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3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4 胡锦涛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5 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理论溯源的启示
        2.3.1 思想政治教育有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需求
        2.3.2 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增强亲和力的前提
        2.3.3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增强亲和力的根本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基本理论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形成机理、特点与功能
        3.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形成机理
        3.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特点
        3.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功能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要素、结构层次及评估方法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要素
        3.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结构层次
        3.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评估方法
    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用特点和运行过程
        3.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用特点
        3.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运行过程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的方法及样本收集
        4.1.1 调查方法
        4.1.2 样本情况
    4.2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
        4.2.1 肯定主渠道有一定的亲和性但期待全面提高
        4.2.2 认同主阵地有一定亲和性但期待更加人性化
        4.2.3 认可教育环境有一定亲和性但期待增强渗透性
        4.2.4 肯定教育合力意识初步形成但期待全面提升
        4.2.5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评价的个体差异化明显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问题的归因
        4.3.1 社会环境影响
        4.3.2 高校内部影响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建构原则及策略
    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建构总体原则
        5.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5.1.2 与时俱进的原则
        5.1.3 互联网思维原则
        5.1.4 协同育人的原则
        5.1.5 继承借鉴的原则
    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亲和力建构
        5.2.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概述
        5.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亲和力建构原则
        5.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亲和力建构实施策略
    5.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建构
        5.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概述
        5.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建构原则
        5.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建构实施策略
    5.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亲和力建构
        5.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述
        5.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亲和力建构原则
        5.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亲和力建构实施策略
    5.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建构
        5.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概述
        5.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建构原则
        5.5.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建构实施策略
    5.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亲和力建构
        5.6.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亲和力概述
        5.6.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亲和力建构原则
        5.6.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亲和力建构实施策略
    5.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保障机制研究
        5.7.1 作好物质保障
        5.7.2 加强制度保障
        5.7.3 落实人员保障
        5.7.4 加强理论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问卷
附录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观察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群体身份与个体认同 ——A县五名农村教师的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 社会发展导致农村教师的传统身份和价值日渐式微
        (二) 制度型构使得农村教师身份的个体认同出现危机
        (三) 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二、文献综述
        (一) 身份研究
        (二) 身份建构与身份认同研究
        (三) 教师身份研究
        (四) 现有研究评析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与意义
        (二) 研究思路
        (三) 样本选择说明
        (四) 质化研究相关问题
第一章 五位农村教师及其所处场域素描
    一、五位农村教师所处场域
        (一) A县:边境上的高寒山区
        (二) B镇:成分多元的边关小镇
    二、五位农村教师速写
        (一) T老师:没想当领导的领导
        (二) L老师:民师转正的“老字辈”
        (三) H老师:站在讲台上的“工人”
        (四) C老师:政府部门的“教育人”
        (五) Y老师:当过工人、从过商的回归者
    小结:研究者对自我身份的反思
        (一) 同质不同频:自然身份反思
        (二) “内”“外”有度:专业身份反思
第二章 “我们是谁”:农村教师的群体身份确认
    一、“授业”还是“传道”:农村教师的专业身份迷思
        (一) “教书是个良心活”:教师专业标准的失范
        (二) “成绩好就是好老师”:几近唯一的评定
        (三) “谁都能说上两句”:教师专业身份之疑
    二、“权利”还有“义务”:农村教师的法律身份实践
        (一)“和公务员待遇差别老大了”:教师权利实践之困
        (二)“怎样才算尊重学生”:教师义务践行之惑
    三、“文化人”抑或“教书匠”:农村教师的社会身份困惑
        (一)“在村子里普通的很”:职业声望的日渐式微
        (二)“红白事上懂得不多”:文化传承角色的断裂
        (三)“死工资,撑不着饿不死的”:经济地位的相对劣势
        (四)“只是个教书匠”:社会分工的日渐区隔
    小结:由乡村“文化人”到“专业”工作者
        (一)农村教师在乡村社会中的“文化人”身份逐渐剥离
        (二)农村教师专业工作者的身份尚未完全构建起来
第三章 “我是谁”:五位农村教师的个体身份定位
    一、学校场域中的“我”
        (一)“是不是科班出身,差别真挺大”:知识储备的现实落差
        (二)“说起评职称这事,就跟打仗似的”:职业发展的机会差异
        (三)“一样干活,同工啥时才能同酬?!”:薪酬待遇的结构差异
    二、家庭场域中的“我”
        (一)“挺好的或“辞职算了”:冷暖自知的家庭支持
        (二)“连轴转”与“自家孩子都没时间管”:进退维谷的角色冲突
        (三)“学生”等于“孩子”:职业角色的家庭延展
    三、社会场域中的“我”
        (一)这算是个铁饭碗”:教师职业的他者定位
        (二)“生意人都不爱和教师打交道”:教师角色的刻板印象
        (三)“多奉献是应该的”:道德拔高了的职业特征
        (四)“上课不好好讲非要整课后班”:职业声望再受创伤
        (五)“总归是有文化的人”:自我身份的内在认同
    小结:“专业”还是“职业”,个体教师那本难念的“经”
        (一)师资来源的复杂性使得农村教师难以构建统一的认知基础
        (二)偏于应试的教育机制致使部分学科教师逐渐被边缘化
第四章 群体身份与个体认同:微观视角中的农村教师生态
    一、获取”与“认同”:两种基本形式的定义
        (一)“只为谋生”还是志趣使然”:源于不同追求的内在驱动
        (二)“教好书”还是“混工资”:外生环境催发的价值追求
    二、“崇尚”、“顺应”及“拒斥”:三种形式的现实存在
        (一)“真心喜欢”:源自内在的职业身份崇尚
        (二)“一辈子就这样了”:多元作用下的现实妥协
        (三)“不想做孩子王”:实然的职业身份拒斥
    三、“何以如此”:农村教师个体身份认同危机的背景分析
        (一)从“准国家干部到“专业技术人员”:不甚准确的职业身份定位
        (二)从“尊师”到“尊重孩子”:滑出理性范畴的极端民意浪潮
        (三)从“稳定体面”到“仅是稳定”:外部市场影响渐甚的职业理性
    小结:日渐空心化的尊师“大传统”
第五章 延续或转变:农村教师的个体身份认同努力
    一、从普通到“精英”:T教师的努力
        (一)“从教以来获了不少奖”:专业能力屡获肯定
        (二) “经验推广需要权力的支持”:更大抱负的实现
    二、从“边缘”到“正统”:L教师终获正名
        (一) “待遇最低但干的最多”:边缘经历的苦涩
        (二) “终于和他们一样了”:初获群体归属感
        (三) “救救这些可怜的代课教师”:作为过来人的呐喊
    三、从“企业人”到“教育人”:H老师走入正统
        (一) “教育资源比以前丰富多了”:资源整合后视野日渐开阔
        (二) “不太适应,感觉压力蛮大”:身份转变带来的迷茫
    四、“教师—工人—公务员—教师”:C老师曲折的身份变迁之路
        (一) “干教师挣钱少,没啥出息”:职业转换的原始动因
        (二) “也是不舍得离开教育”:职业情感促成最终的回归
    五、由“从夫”到“从家”:Y老师的从动路径
        (一) “爱人比我强”:家庭因素对职业抉择的重要影响
        (二) “副科老师在学校的地位明显低”:实然的边缘体验
    小结:生活工作多所累,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 职业能力获得肯定能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
        (二) 群体内部的结构性分层对教师的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三) 家庭等外在因素对教师的职业延续和发展产生影响
结语
    一、研究发现
        (一) 农村教师群体内部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分层
        (二) 不同分层中的教师对职业身份的延续和认同存在差别
        (三) 优质就业资源争夺使农村女性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更高
        (四) 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与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存在关系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一) 历史资料的相对薄弱
        (二) 研究对象缺乏对照维度
        (三) 资料收集和分析过程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三、后续研究展望
        (一) 加大补充性资料的搜集,强化资料的分析
        (二) 补充研究对象的数量和类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教师家属访谈提纲
    附录四:学生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五:T老师的主要工作事迹
    附录六:Y老师的工作感悟(引自Y老师的工作感想笔记)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其着作情况

(9)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阐释
    (一) 相关概念的阐释
    (二) 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及重要性
    (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及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标准
    (四)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依据
    (五) 相关研究综述
二、 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 调研过程
    (二)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 调研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三、 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一) 县级职教中心专业建设问题
    (二) 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数量问题
    (三) 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结构问题
四、 影响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
    (一) 历史原因:普中教师直接转为专业课教师
    (二)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滞后
    (三) 专业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四) 教师流动性大
    (五) 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差异较大
    (六) 学校的培养模式混乱
    (七) 学校的专业设置盲目
    (八) 学校的编制已满
    (九) 学校的办学投入不足
    (十) 地域经济发展差异大
五、 加强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 推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改革
    (二) 加快职教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三) 建立健全职教教师职前、职后体系建设
    (四) 优化职教教师数量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高师数学教师素质面临的挑战及其新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研究[D]. 景玉林.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杨贺妃.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研究[D]. 范鹏飞. 大理大学, 2019(02)
  • [4]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陈慧铭.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陈莉.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信息化环境下隆昌县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的个案研究[D]. 方昱岚.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 李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8]群体身份与个体认同 ——A县五名农村教师的叙事探究[D]. 李伯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9]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3)
  •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师范院校数学教师素质的挑战与新要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