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数据井取样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煤层气数据井取样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煤层气资料井采样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姜玉龙[1](2020)在《煤系地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及界面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改善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清洁能源。然而,由于煤层气储层渗透性较低,通常需采用压裂技术对储层进行增渗改造。目前,对煤层气的开采大多是照搬石油行业中的压裂工艺技术及参数,但与石油储层脆性特征相比,煤层气储层通常呈现“碎软”特性,其破坏形式表现为韧性破坏,即应力峰值后存在明显的应变软化区。已有压裂工艺,无论是垂直井,还是水平井,其在脆性度高的储层中压裂效果较好,但同样面临着成功率低、开发成本高、单井产量低等问题。此外,虽然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中低阶煤层气资源占比高达78.9%,从近几十年开采效果来看,该类储层由于其弹性模量小、脆性度低,导致在煤层中直接进行水力压裂作业时裂缝延展性差,裂缝短、宽,储层改造体积有限,且由于储层赋存条件差异较大,导致开采工艺区域适配性极差。因此,如何提高低渗煤系储层渗透率,实现煤层气工业化开发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与工程难题。本文以低渗煤系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层顶板水平井定向水力压裂开采工艺技术(间接压裂),从科学试验角度出发,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揭示水力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临界条件、多裂缝最优布置间距,优化了水平井布置层位;探究应力、界面强度、压裂流体、注液流量、顶板岩性及水平井层位等因素对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此外,建立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通过TCHFSM-Ⅰ型大尺寸真三轴压裂渗流模拟装置进行了煤岩组合体水力压裂试验,探究煤岩界面强度、应力对水力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揭示注液压力演化规律及声发射动态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应力、界面强度显着影响水力裂缝跨界面(岩体→煤岩界面→煤体)扩展规律,裂缝跨界面扩展存在应力阈值,且随着界面强度的增大,应力阈值逐渐减小;(2)水力裂缝极易在弱界面强度处发生偏转,且随着煤岩界面强度的逐渐降低,裂缝偏转现象越显着;(3)水力裂缝贯穿煤岩界面时,注液压力呈现二次抬升现象,且声发射事件占比增幅高达51.4%,而当裂缝未能贯穿界面时,未发现二次起裂现象,此时声发射事件增幅仅为6%。(2)基于大尺寸天然煤岩体试件探究了应力差异系数、压裂流体及注液流量对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讨论了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应力差异系数η≥2.00时,水力裂缝能够贯穿煤岩界面,形成有效裂缝,反之,裂缝沿界面扩展或在界面处止裂;(2)相较于注液流量、压裂流体,地应力是制约水力裂缝与煤岩界面交互扩展规律的主控因素。此外,低流量清水压裂时,压裂井筒周围裂缝较为复杂;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时,远、近场裂缝均呈现复杂缝网结构。(3)高注液流量与高黏度的压流液有越利于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反之,压裂裂缝极易沟通界面及层理弱面;(4)清水压裂时,注液流量越大,试件起裂时间越短、其起裂压力越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时,起裂压力较低,相比同流量条件下的清水压裂,起裂压力降低5.79 MPa,衰减近39.3%。(3)基于注液压力、声发射、动态散斑及3D形貌扫描技术,研究不同裂缝间距条件下多孔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直观地揭示水力裂缝与界面动态交互扩展形态,并对裂缝断面形貌进行数字化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裂缝间距条件下,多孔裂缝扩展形态显着不同,存在临界裂缝间距,即50 mm;(2)当裂缝间距为10 mm时,左、右两侧压裂孔流量占比分别为49.86%、41.63%,中部压裂孔流量占比仅为8.51%,当裂缝间距较大(≥50mm)时,中间孔应力阴影效应逐渐减弱,三个压裂孔流量分配逐渐均衡,占比均为33%;(3)水力裂缝与界面交互时,裂缝首先贯穿人工预制裂缝,然后在沟通预制裂缝,形成复杂的“┼”型裂缝形态;(4)水力裂缝呈现椭圆形扩展形态,且该裂缝椭圆形区域向试件两侧界面扩展过程中,并未呈现出双翼对称性扩展的形态,而是以单翼形态扩展并贯穿人工预制裂缝;(5)压裂后,裂缝尖端最大位移为4.2192×10-1 mm,最大应变为7.0317×10-3,清水压裂时裂缝壁面粗糙度为6~10。(4)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建立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水力裂缝与界面交互扩展预测模型,并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探究了弹性模量、水平井距界面距离对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优化水平井层位布置。研究结果表明:(1)水平井距煤岩界面距离较近、较远时,水力裂缝跨界面压裂效果较差,存在最佳水平井布置间距。同时,由于顶板岩性的不同,水平井最佳布置间距也不相同;(2)数模模拟研究表明,相较于线弹性本构方程,采用弹塑性本构方程计算求解时能够准确的表征与预测水力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规律,数模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3)建立了不同交汇角度、界面摩擦、应力状态等多因素耦合作用的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预测模型,并在物理试验的基础上加以验证。针对低渗煤系储层煤层气的开采,建议采用间接压裂技术,该技术不仅客服了在本煤层中钻井难、易垮孔差等难题,而且能有效促进裂缝的延伸扩展。对于间接压裂技术,应优先布置在应力差异较大的地质区域,尤其适用于深部储层。与此同时,水平井的层位布置应根据顶板岩层赋存情况及应力条件进行优选设计,采用高粘度压裂液,通过大排量携砂压裂工艺技术,促进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此外,当水平井抽采至衰减期时,可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进行二次改造,增加远、近场裂缝形态,延长抽采年限。

殷鹏飞[2](2020)在《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是继煤层气、致密砂岩气之后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具有开采寿命长、生产周期长、烃类运移距离较短及含气面积大等特点,是目前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方向。水力压裂是将页岩气从页岩中开采出来的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为了实现天然气在页岩基质中的高效运移,需要采用水力压裂在页岩中形成复杂裂缝网络,这需要对复杂裂缝形成的机理,包括页岩的岩性、物性、力学性质、脆性特征以及水力裂缝扩展延伸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四川盆地南缘长宁页岩气产区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页岩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脆性评价、渗透特性以及水力裂缝扩展机理等相关课题展开了具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采集于四川长宁页岩气产区的黑色页岩进行了物理及微观特性分析,通过对不同层理倾角页岩开展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巴西劈裂试验、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和卸围压试验,分析了页岩在不同应力加载路径下的强度变形特征,揭示了页岩各向异性破坏行为机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层状岩石巴西劈裂破坏行为的准则,该破坏准则能很好地描述含层理结构岩石在不同加载倾角下的破坏特征。(2)基于页岩试样室内试验结果,采用多种脆性评价方法对页岩试样的脆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两种新的分别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峰后特征和能量平衡特征的脆性评价指数,新指数能清晰地反映页岩试样在不同层理倾角和不同围压下的脆性变化规律,并以此揭示了页岩脆性程度与其破坏模式之间的定性关系。(3)对不同层理倾角的完整页岩试样和含裂隙面的页岩试样进行了渗透率试验研究,得到的两组页岩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大呈指数函数减小。进一步地,基于理论分析描述了流体在含层理或夹层结构层状岩石中的流动规律,揭示了影响页岩等效渗透率的主控因素,以此建立了能描述岩石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的理论模型,推导了能描述含裂隙面页岩等效渗透率与裂隙面渗透率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分别建立了含裂隙面页岩等效渗透率和裂隙面渗透率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4)基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PFC2D细观参数分析和标定,建立了页岩数值模型,开展了页岩各向异性力学特性的模拟研究,从细观层面揭示了页岩在不同应力加载路径下的变形破坏机理。进一步地,基于改进的PFC2D流-固耦合算法,开展了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与分段压裂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层理倾角、层理面强度、地应力水平对水力裂缝扩展特征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不同侧压力系数和不同层理倾角下页岩试样中水力裂缝与层理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得到了水平井分段压裂中水力裂缝网络在垂直面和水平面内的分布形态,由此提出了设计射孔最优间距的参考方法。该论文有图165幅,表34个,参考文献381篇。

杜明洋[3](2020)在《滇东煤层气合采井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层层源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滇东地区恩洪区块和老厂雨汪区块8口煤层气排采井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煤层气地质背景、主采煤层特征和实际排采数据为研究基础,结合主采煤层和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气、水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分析了各井不同时间段产出流体特征变化规律,揭示了产出流体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其产能响应,建立了气水产出层源及其贡献判识模板,实现了煤层气合采井产气层源及其贡献的有效判识。研究区主采煤层埋深区域上呈现周边深中部浅,层域上逐渐加深;厚度区域上一般中部较边缘厚,东北部较西南部厚,层域上均处于全区厚度分布的中等位置;含气量区域上西北部偏核部较高,周边较低,层域上均处于全区中-高位置。研究区煤层气井所产气体以高成熟的干气为主。非烃气体主要以氮气为主(大气成因),二氧化碳次之(有机成因)。随着排采天数的增加,老厂雨汪区块6口井甲烷占比总体呈“斜S”型增加的趋势,并出现两次拐点,第一次拐点出现在排采70天左右,第二次拐点出现在排采170天左右;恩洪区块2口井相比于老厂雨汪区块6口井产出气中甲烷占比较为稳定,随排采时间的变化趋势可看成是“斜S”型的下部分。研究区8口煤层气井产出水中Na+、Cl-、HCO3-浓度较高,K+、Ca2+、Mg2+、SO42-、F-浓度较低。随着排采时间的增加,H-1、H-2、L-1和L-2井产出水为Na-Cl-HCO3型,L-3、L-4、L-5和L-6井产出水为Na-HCO3型。煤层气井产出水中HCO3-和煤层气产量大致呈正相关,当HCO3-浓度超过2500 mg/L时,产气量会发生极大的提升,其中L-4井和L-6井产出水中HCO3-浓度最高分别为3114 mg/L和2569 mg/L,其产气量也最高。H-1、H-2和L-1井产出水同位素值呈现出D偏移特征,L-3、L-4、L-5和L-6井产出水同位素值呈现出O漂移特征,L-2井产出水同位素值则波动于大气降水线的两侧。结合实际产气情况可以推测,当δD小于等于-72.5‰,δ18O小于等于-10.7‰时,对产气较有利。气井产出水微量元素含量随埋深的增加基本呈“波浪形”变化。其中岩石中微量元素随埋深变化,呈现“双波峰”特征,煤层中微量元素含量随埋深变化,呈现“单波峰”特征。埋深700 m大致为岩石或者煤层中微量元素的峰值对应处。通过分析,提出了高产煤层气井产出水微量元素变化的定量表征范围:(1)300μg/L<σY<400μg/L且150μg/L≤σM<180μg/L;(2)500μg/L<σY<650μg/L且100μg/L≤σM<180μg/L。HCO3-浓度较高时δ13CDIC值较重,煤层自身的因素对产出水δ13CDIC值的影响较大。产出水13CDIC值与产气量大致呈正相关,当产出水13CDIC为煤中碳酸盐矿物溶解来源,且δ13CDIC值处于-3‰左右时,产气量较高。主采煤层顶板结构致密,可有效的阻挡煤储层气体流窜,增加了层源气体判识占比可信度。依据主采煤层干酪根类型及干酪根成熟度的不同,将6口排采井分为三类,即L-1为一类(同源不同阶)、L-3和L-5井为一类(同源不同阶),L-2、L-4、L-6井为一类(多源不同阶)。对应上述三类排采井分别构建了煤层气层源判识模板,并结合实际产气数据特征,将排采井按主采煤层进行了产能贡献劈分,量化分析了主采煤层产气随排采时间的动态贡献率,主采煤层产出气体数据在图中分布区域位于成熟度的范围,与主采煤层实测成熟度值基本吻合,证明判识结果可信。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层源判识模板的准确性。

董康[4](2020)在《煤层气测井数据分析软件研究》文中指出煤层气是井下以甲烷为主的煤矿伴生气体,它易扩散,渗透性强,容易从邻近岩层穿过,由采空区放出。当空气中的含量为5%~16%时,煤层气可能燃烧或爆炸,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国内外已有不少由于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破坏生产的事例。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前勘探,先抽后采,加强通风,避免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确保安全生产。为了配合煤层气测井仪器的快速发展,需要设计开发煤层气测井数据处理软件,以满足测井现场快速回放测井曲线、处理测井数据、生成测井报告的需求。本文对于煤层气测井的实际分析需求来进行入手,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式,通过现代软件工程来开发相应处理软件,最终完成了对其的有效处理。软件采用C++和C#编写,包含文件读写和处理、曲线绘制和输出、集成测井图头、管径三维显示等现场亟需的功能。使用本文实现的软件,可简单、方便地将同一口井在不同时期、用不同仪器所测的曲线整合在一起,按统一标准存储测试成果;并能对测试曲线的对比分析、解释计算等后续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借鉴了同类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利用面向对象的现代软件开发模式,来对其完成的需求分析与技术论证等相关的重要工作,同时在对于功能进行明确、分析性能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体系结构和技术路线。然后通过模块化设计方式,利用微软公司的动态连接库编程方式建立标准接口,完成了模块的集成,按照接口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实现了多处理模块的同时开发,将其进行封装,变成动态连接库,再将各模块完成测试之后进行连接。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开发了符合各项设计需求的软件,论文详细介绍了已完成相应开发部分的软件效果。在论文最后对本文所做的所有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展望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肖文杰[5](2020)在《Surat区块WCM煤层组三维地质建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气俗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是有机质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的、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的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其次为二氧化碳、氮气等。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式的天然气资源,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在地质特征、成因演化、储集方式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不同,故称为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经济的新型能源,煤层气的利用和开发对于缓解全球能源紧张局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根本上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对安全有效的开发煤层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对于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反映煤层及其物性参数特征的研究并建立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对于预测煤层气有利区及其高效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眼于澳大利亚Surat盆地Surat区块WCM煤层组,结合盆地的地质、测井、实验室分析化验数据等多方面资料,以石油地质学、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煤田地质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完成Surat区块的地质模型的建立。首先通过标志层对比、岩相-旋回对比等方法按照大层组-小层组-单煤层的对比顺序完成了单煤层级别的煤层划分与对比。在对测井曲线预处理的基础上,结合煤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确定密度截止值后完成研究区煤层气测井解释。利用煤层岩心分析资料,完成了煤储层物性参数定量分析,总结出关键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内在联系。利用测井分层结果和地震解释的层位趋势面,建立构造模型;利用煤储层物性参数分析的结果建立密度模型、含气量模型以及灰分模型等属性模型,并对储层物性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容积法对研究区地质储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影响峰值产量的主控因素,确定出有利区渗透率与干燥无灰基含气量的截止值,预测出了5个有利区。

张伟[6](2020)在《基于注入/压降法的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层气是在煤开采过程中附带的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别名又称为“瓦斯”。我国的煤层气资源分布范围特别广,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开采煤层气时,需要对煤储层进行调查,包括抽采煤层气的机理、钻井技术以及获取煤储层关键参数。试井技术是获取煤储层关键参数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结合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实用性生产技术及创新项目“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地面控制监测系统研发,项目编号为2017-5”对试井技术开展研究工作。煤层气试井技术常见的方法有五种,分别是灌注测试法、DST测试法、注入/压降法、段塞测试法和变流量试井法。针对山西煤储层低渗透率的特点,通过比较几种常见方法,本文重点研究煤层气注入/压降法,并在一系列的理论基础上展开工作。注入阶段是注入/压降法的一个重要阶段,要保证恒流注入是十分困难的,这是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该阶段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监测和控制。因此,研究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本文基于开采煤层气过程的抽采机理、钻井工艺以及试井方法的基础理论,分析煤层气试井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信号,并对关键的流量和压力信号进行监测与控制,这两种关键参数在注入/压降法中十分重要,同时,液体流量在这个过程中的稳定注入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操作。因此,本研究基于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对注入的流量和压力进行测控,根据实际现场需求对系统整体进行设计,包括器件选型、电路设计及制作和上位机和下位机程序编写,采用串口连接的方式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通过软硬件结合搭建实验平台实现对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的测控。实验数据及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并且可以保证一定范围内的恒流注入,准确率较高,且对外界干扰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系统最终在实际现场初步使用,并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该系统对煤层气试井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山西省对煤层气开采的研究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韩思杰[7](2020)在《深部无烟煤储层CO2-ECBM的CO2封存机制与存储潜力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9428.7Mt,占当年全球CO2总排放量的27.8%,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CO2的地质封存能够在短期内完成碳减排指标,被视为行之有效的减排技术手段。深部不可采煤层的CO2地质封存融温室气体减排与煤层气高效开发为一体,是CCUS(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的重要方向。本次研究开展了全孔径尺度煤岩孔裂隙结构定量表征,不同温度、压力和水环境下的无烟煤超临界CO2吸附实验和高压条件下中高煤阶煤超临界CH4等温吸附实验;从分子相互作用层面探讨了煤岩超临界CO2吸附行为的温度与自由相密度控制机理,建立了煤岩超临界CO2吸附模式,揭示了埋深条件下CO2超临界等容线对吸附行为的控制作用;建立了表征各封存类型的煤岩CO2理论封存量和有效封存量计算模型;最后评估了沁水盆地和郑庄区块3#煤储层CO2理论封存量和有效封存量。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1)揭示了煤岩超临界CO2吸附过程中温度与自由相密度对多分子层吸附的控制机理。温度和自由相密度均是通过改变CO2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弱来改变吸附行为,但作用方式不同,温度增加扩大了CO2吸附相分子间距离,造成吸附分子层数与吸附量降低;而自由相密度增加不影响吸附相分子,仅减小了最外侧吸附相分子与其相邻自由相分子之间的距离,造成吸附相分子层数和吸附量增加。(2)建立了煤岩超临界CO2吸附的微孔填充+多分子层表面覆盖的综合模式。煤岩超临界CO2吸附分子层计算结果显示,实验温度条件下吸附相CO2分子层数范围在1-2之间,在高能吸附位会形成多分子层吸附,温度增加吸附分子层减小;微孔中可完全填充的孔径上限为1.12 nm,反映了沁水盆地无烟煤超临界CO2吸附作用以微孔填充的形式存在,该孔径之上,超临界CO2以不饱和多分子层表面覆盖的形式存在,超临界CO2在煤岩中呈微孔填充+多分子层表面覆盖的吸附状态。(3)阐明了地层条件下超临界CO2等容线对煤岩超临界CO2吸附行为的影响。地层条件下煤岩超临界CO2吸附行为受超临界CO2等容线控制具有二段性特征,沁水盆地煤层的界限埋深约为920m:类气态超临界阶段,自由相密度增加导致多分子层吸附出现,但温度负效应逐渐增强;类液态超临界阶段,自由相密度几乎不增加,温度控制成为绝对主导,煤岩CO2吸附能力降低;埋深条件下煤岩CO2最大吸附能力出现在类气态超临界阶段后期。(4)探究了吸附封存、静态封存、溶解封存和矿化封存机制,建立了煤岩CO2理论封存量与有效封存量评价模型。沁水盆地1000-2000m地层条件下吸附封存量始终占主导地位(>80%),静态封存量随埋深增加而增加,2000m时接近总封存量的20%,溶解封存量始终不超过总封存量的2%,矿化封存量可忽略。在评价煤中超临界CO2吸附封存和静态封存量时应采用过剩吸附量与自由体积量之和的计算方法,减小自由相密度和吸附相密度变化带来的误差。(5)应用煤岩CO2地质封存量评价模型估算了沁水盆地和郑庄区块3#煤储层CO2理论封存量和有效封存量。沁水盆地3#煤层CO2理论封存量为9.72 Gt,有效封存量为2.53 Gt,沁水盆地深部煤层具有实施CO2-ECBM的工程潜力。郑庄区块3#煤CO2理论封存量为416.18 Mt,有效封存量为108.2 Mt,类气态超临界区的CO2封存量丰度最高,为0.6 Mt/km2。结合CO2可注性和注入后的保存条件,建议郑庄区块CO2-ECBM工程优先选区在类气态超临界区。该论文有图85幅,表25个,参考文献279篇。

陈世达[8](2020)在《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文中指出黔西多煤层煤层气资源的离散性决定了其勘探开发的特殊性,基础地质研究和适应性开发技术探索仍是目前主要的攻关目标。论文以黔西多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分析和现场动态跟踪为手段,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渗流的影响;建立了薄煤层煤体结构测井识别方法;揭示了“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地应力作用机制;提出了产层组合优选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改造和排采方式对合采井产能的影响。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总结了影响气体吸附-解吸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解吸过程及解吸效率识别图版。高变质程度煤以发育微小孔为主,储渗动态的应力敏感程度最弱,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现高解吸效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碎裂煤渗流能力最强,其次为原生结构煤,碎粒煤不具备压裂增产适应性。层域尺度上,高灰分产率会降低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原位温压条件下,煤吸附性能主要受储层压力“正效应”控制。构建了薄煤层煤体结构精确识别方法。针对薄煤层测井“边界效应”难题,引进小波分析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频加权重构,提高了测井信号的纵向分辨率;选取伽马、密度、声波、电阻率测井参数,借助FISHER线性判别法投影降维思想和最小方差分析理念,建立了煤体结构测井识别图版和分类函数。查明了原位应力随埋深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提出了“应力封闭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概念。黔西地区煤储层应力梯度变化是埋深和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向斜轴部是水平主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垂向上,可将应力状态依次划分为应力挤压区、应力释放区、应力过渡区和构造集中区。应力释放区(500750m)有利于相对高渗储层和统一压力系统的形成,以常压储层为主;200500 m、>750m煤储层具有“应力封闭”特征,压力系统叠置发育,储层压力与埋深失去相关性。剖析了织金区块典型合采井排采动态,提出了多层合采产层组合评价方法及排采管控建议。在层间供液均衡的前提下,确保各产层实现高解吸效率时仍具备一定的埋没度是最大化采收率的产层组合方案;“大液量、高砂量”的压裂改造是高产的重要保障;快速提液降压、稳流压、高套压和稳套压等生产方式不适应合层排采技术要求。

曹路通[9](2020)在《基于地震-地质的煤储层可改造性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煤层气储层勘探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煤层气富集有利区和有利开发区的预测,而针对储层改造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多技术手段的精细表征和综合评价方法。我国高煤阶煤层气资源量丰富,潜力巨大,揭示影响其储层改造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对于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效率,实现煤层气的商业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多手段、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煤储层可改造性的因素进行了定量识别和精细表征。通过深入剖析和阐明各因素对研究区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确定了影响郑庄地区煤储层改造的关键因素,建立了系统的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方法体系。并基于郑庄地区可改造性分区评价,提出了针对不同可改造类型储层的适应性增产改造方案。主要的认识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地震曲率分析的煤体结构定量化识别及平面分布特征预测的新方法,可实现基于少数探井及一定地震信息来定量化揭示全区煤体结构横向展布特征。(2)提出了区域适应性残余应变指数的概念,构建了地应力预测模型,揭示了郑庄地区地应力展布特征,并阐明了应力条件下水力压裂裂缝的延伸规律。郑庄地区主裂缝长度随着平均有效应力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郑庄西南-北东区域较低的地应力环境有利于水力裂缝的起裂,压裂效果较好,西北和东南区域的高应力区域,压裂效果相对较差。(3)精细表征并阐明了构造曲率、煤岩类型,煤层及其顶/底板力学特性与煤储层可改造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明确了煤体结构、地应力、煤岩类型和构造曲率“四要素”可作为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的关键指标,确立了各个指标的临界值,以及指示的储层相应特征和评价等级,建立了郑庄地区3号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4)建立了系统的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方法体系,对郑庄地区煤储层可改造性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系统分析了煤储层可改造性分区与煤层气井压裂/排采匹配关系,提出了不同类型可改造性储层的适应性增产改造方案。

唐剑茹[10](2020)在《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储层特征及解吸差异性》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储层特征及解吸差异性对于煤层气科学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论文基于沁水盆地南部樊庄、郑庄、长治、安泽四大区块资料整理与分析、地质调查、实验模拟和数据测试,研究不同区块高阶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差异发育特征,阐明了不同区块临界解吸压力差异发育的主要原因,探讨其地质与工程控制因素,为后续不同区块的高效开发政策制定及储层改造工艺参数选取等提供了理论支撑。结果显示:研究区新鲜煤样自然失水率较低,在饱和湿度下煤样能够将孔隙中全部吸满水分,煤层水赋存相态以自由水态为主。干燥样品的水分测试表明部分留存在煤岩孔隙中的水难以排出。同一粒度不同湿度下,湿度越大煤粉越易吸收水分,不同粒度煤粉吸收水分的能力与自身粒径及所处的空气湿度有关。研究区煤岩接触角多小于90度,对地层水有较强的亲水性,利于煤毛细管吸水。高阶煤储层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孔隙中的水在自然状态下难以释出,影响了煤层气井排水降压。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高阶煤注水后,初期解吸速度均有所减慢,但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煤岩受影响程度差异较大。煤层含水抑制初期甲烷解吸速度,但随着甲烷的不断解吸,煤岩孔裂隙中水逐渐排出后,吸附甲烷均能解吸出来,不会降低解吸量。樊庄区块大部分井的理论临界解吸压力值要高于实测值1MPa以上,但也有部分井两值接近或者前者偏低;郑庄区块理论临界解吸压力值普遍高于实测值2MPa左右;沁南东区块理论与实测解吸压力值基本相当;安泽区块实测临界解吸压力值高于理论值。研究区块实测临界解吸压力值与理论临界解吸压力值差异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煤体结构,由此决定了三种解吸差异类型。该论文有图47幅,表21个,参考文献81篇。

二、煤层气资料井采样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层气资料井采样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煤系地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及界面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煤层气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煤层气储量及生产开采现状
        1.2.2 水力压裂开采煤层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水力压裂裂缝与煤岩界面交互扩展研究现状
        1.3.1 物理试验研究现状
        1.3.2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3 理论及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4 煤层气开采亟待解决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界面强度及应力对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影响的试验研究
    2.1 人工煤岩组合体试件制备、试验装置及方法
        2.1.1 人工煤岩组合体试件制备
        2.1.2 试验装置
        2.1.3 试验过程与试验方案
    2.2 煤岩界面摩擦特性规律
    2.3 不同作用因素条件下裂缝跨界面扩展试验
        2.3.1 不同应力条件下裂缝跨界面扩展规律
        2.3.2 不同界面强度条件下裂缝跨界面扩展规律
    2.4 界面强度突变对裂缝扩展路径的影响
    2.5 注液压力演化规律及声发射动态响应特征
        2.5.1 不同裂缝扩展形态注液压力演化规律
        2.5.2 不同裂缝扩展形态声发射动态响应特征
    2.6 煤岩界面裂缝起裂、偏转理论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裂工艺参数对裂缝跨界面扩展规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3.1 试件制备、试验装置及方法
        3.1.1 大尺寸天然煤岩立方体试件制备
        3.1.2 试验装置
        3.1.3 试验过程与试验方案
    3.2 天然煤岩组合体煤-岩受力特征分析
    3.3 压裂参数对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
        3.3.1 不同应力差异系数下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3.3.2 不同压裂流体下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3.3.3 不同注液流量下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3.4 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作用机理
        3.4.1 应力差异对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机制
        3.4.2 黏度及速率对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机制
        3.4.3 材料特性对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裂缝间距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4.1 试件制备、试验装置及方法
        4.1.1 平面板状岩体试制备件
        4.1.2 试验装置
        4.1.3 试验过程与试验方案
    4.2 不同压裂孔裂缝间距条件下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4.2.1 不同裂缝间距条件下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4.2.2 多孔压裂注液压力演化规律
        4.2.3 不同裂缝形态条件下注液流量动态演化特征
    4.3 多孔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4.3.1 水力压裂裂缝跨界面起裂扩展规律
        4.3.2 注液压力演化及声发射动态响应特征
        4.3.3 多孔压裂裂缝扩展位移与应力分布规律
        4.3.4 岩体裂缝断面形貌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因素作用下裂缝跨界面扩展预测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5.1 水力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预测模型
        5.1.1 预测模型的建立
        5.1.2 模型验证
    5.2 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煤岩组合体水力压裂数值模型
        5.2.1 基于弹塑性裂缝的水力压裂模型
        5.2.2 基于弹塑性模型煤-岩组合体水力压裂数值模型
    5.3 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3.1 不同距煤岩界面距离条件下裂缝扩展规律
        5.3.2 不同顶板岩性条件下裂缝穿层扩展规律
    5.4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煤岩体水力压裂数值模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页岩的物理及微观特性研究
    2.1 页岩取样
    2.2 试验测试系统
    2.3 页岩物理及微观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页岩的强度、变形及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3.1 页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3.2 页岩巴西劈裂试验研究
    3.3 页岩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
    3.4 页岩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室内试验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研究
    4.1 页岩脆性评价的方法
    4.2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页岩脆性特征分析
    4.3 页岩脆性特征与破坏模式的关系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完整和含裂隙页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5.1 试验原理和程序
    5.2 完整页岩渗透特性分析
    5.3 裂隙页岩渗透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页岩的强度、变形及破坏机理离散元模拟研究
    6.1 PFC2D程序简介
    6.2 页岩数值模型的建立及细观参数标定
    6.3 页岩常规三轴压缩模拟结果分析
    6.4 页岩循环加卸载模拟结果分析
    6.5 页岩卸围压模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页岩水力裂缝扩展机理及应用研究
    7.1 PFC2D中流-固耦合的实现
    7.2 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7.3 页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应用研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滇东煤层气合采井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层层源判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1.4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及交通位置
    2.2 地质构造特征
    2.3 含煤地层和煤层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煤层气井开发状况
    2.6 小结
3 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气地球化学特征
    3.1 煤层气化学组成及变化特征
    3.2 稳定碳氢同位素及变化特征
    3.3 稀有气体同位素及变化特征
    3.4 小结
4 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水地球化学特征
    4.1 产出水中常规离子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4.2 产出水中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4.3 产出水中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4.4 产出水中溶解无机碳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4.5 小结
5 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气体层源综合定量判识
    5.1 混源气存在的普遍性
    5.2 混源气体综合定量判识思路及流程
    5.3 混源气定量判识实例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及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煤层气测井数据分析软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层气及煤层气测井介绍
        1.1.2 煤层气测井的分类及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测井软件现状
        1.2.2 煤层识别与煤质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本软件对于煤层气安全生产的作用
    1.5 本煤层气测井曲线处理系统的技术路线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WPF技术
        1.5.3 软件设计模式
2 测井数据分析与软件模块设计
    2.1 功能需求
    2.2 性能需求
    2.3 软件结构与设计体系
    2.4 开发原则
3 数据分析模块研究
    3.1 DLL与接口功能介绍
    3.2 文件读写的实现
        3.2.1 实现对文件数据解编
        3.2.2 WIS文件解析
        3.2.3 LAS文件解析
        3.2.4 文件数据解析关键代码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预处理及内容
        3.3.2 数据处理线程
        3.3.3 数据处理关键代码
    3.4 成果输出的设计与实现
        3.4.1 体系结构
        3.4.2 “所见即所得”与Windows中的映射模式
        3.4.3 人机交互功能设计
        3.4.4 接口及流程
    3.5 测井图头的设计与实现
        3.5.1 测井图头的特点
        3.5.2 测井图头编辑器的需求
        3.5.3 测井图头编辑器的设计
        3.5.4 已开发图头的实例
    3.6 三维显示的方法与实现
        3.6.1 OpenGL方法简介
        3.6.2 OpenGL的函数库
        3.6.3 OpenGL程序框架
        3.6.4 三维重构方法
        3.6.5 成像颜色计算
        3.6.6 接口及流程
        3.6.7 成果输出关键代码
4 软件视窗设计
    4.1 图头编辑程序(HeadEditer)
    4.2 曲线处理主程序(Plot)
        4.2.1 主程序界面组成
        4.2.2 辅助工具栏各模块功能
        4.2.3 曲线设置功能介绍
        4.2.4 三维显示功能详解
        4.2.5 图头编辑模块介绍
5 软件应用实例
    5.1 陕西铜川某井应用实例
    5.2 甘肃庆阳某井应用实例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Surat区块WCM煤层组三维地质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煤层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地质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成煤环境
第三章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
    3.1 气源成因
    3.2 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气藏类型
    3.3 有机质类型
    3.4 流体分布及性质
    3.5 煤层气储层特征
        3.5.1 温压系统
        3.5.2 煤储层厚度
        3.5.3 煤级
        3.5.4 煤岩裂缝
第四章 煤层划分与对比
    4.1 煤层划分原则及方案
        4.1.1 煤层对比原则
        4.1.2 煤层对比方案
    4.2 煤层对比标志层
    4.3 煤层划分对比
        4.3.1 大层组划分对比
        4.3.2 小层组划分与对比
        4.3.3 单煤层划分与对比
        4.3.4 煤层划分对比结果
第五章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5.1 测井资料收集整理
    5.2 测井解释预处理
        5.2.1 曲线深度校正
        5.2.2 曲线拼接与拆分
        5.2.3 曲线重采样
        5.2.4 测井曲线标准化
    5.3 测井精细解释
    5.4 煤层厚度解释结论
第六章 煤储层物性参数分析
    6.1 含气量分析
    6.2 灰分分析
    6.3 煤层密度分析
    6.4 湿度分析
    6.5 渗透率分析
    6.6 兰氏体积与兰氏压力分析
第七章 三维地质建模
    7.1 三维地质建模步骤
    7.2 模型网格设计
    7.3 构造模型
        7.3.1 断层模型
        7.3.2 层面模型
    7.4 属性模型
        7.4.1 密度模型
        7.4.2 灰分&湿度模型
        7.4.3 渗透率模型
        7.4.4 NTG模型
        7.4.5 含气量模型
    7.5 煤层组物性空间分布特征
    7.6 地质储量计算
第八章 有利区预测
    8.1 有利储层预测原则
    8.2 有利区优选结果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6)基于注入/压降法的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层气开采研究现状
        1.2.2 煤层气试井注入/压降法的发展状况
        1.2.3 煤层气试井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煤层气抽采方法研究
    2.1 煤层气抽采机理研究
    2.2 煤层气钻井工艺研究
    2.3 煤层气试井方法的研究
    2.4 煤层气试井注入/压降法的研究
        2.4.1 煤层气注入/压降法测控技术的研究
        2.4.2 煤层气注入/压降法的关键参数的研究
        2.4.3 煤层气注入/压降法在煤储层评价解释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层气试井测控方法的研究
    3.1 煤层气试井监测信号采集方法研究
    3.2 煤层气试井监测信号传输及处理技术的研究
        3.2.1 通信技术的研究
        3.2.2 控制核心处理器的研究
        3.2.3 控制技术及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系统硬件设计
        4.2.1 器件选型
        4.2.2 信号隔离器选型
        4.2.3 电动阀选型
        4.2.4 单片机开发平台介绍
        4.2.5 其他模块设计
        4.2.6 硬件系统搭建
    4.3 下位机软件开发
        4.3.1 软件滤波算法
        4.3.2 软件开发环境
        4.3.3 主程序模块设计
        4.3.4 软件通信程序设计
        4.3.5 PID控制程序设计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4.4.1 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
        4.4.2 登录界面设计
        4.4.3 监测主界面设计
        4.4.4 实时监测界面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运行结果与分析
    5.1 系统运行方案
    5.2 系统实验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评审专家组意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深部无烟煤储层CO2-ECBM的CO2封存机制与存储潜力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案
    1.4 工作量与研究成果
2 沁水盆地地质背景
    2.1 地质概况
    2.2 煤层特征
    2.3 煤层气地质
    2.4 小结
3 实验样品、方法与结果
    3.1 煤样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小结
4 超临界气体吸附的影响因素与超临界CO_2吸附分子层数分布特征
    4.1 超临界气体吸附模型
    4.2 超临界CO_2吸附量的影响因素
    4.3 超临界CO_2吸附热的影响因素
    4.4 超临界CH_4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
    4.5 吸附相密度与吸附分子层
    4.6 小结
5 煤岩超临界CO_2吸附行为及其控制机理
    5.1 超临界CO_2吸附状态的温度和自由相密度影响
    5.2 超临界CO_2吸附行为与模式
    5.3 埋深条件下CO_2吸附行为的超临界等容线约束
    5.4 煤岩超临界CO_2/CH_4吸附差异及其竞争吸附机理
    5.5 小结
6 煤中非吸附的CO_2封存机制与封存量比较
    6.1 CO_2溶解封存机制与模型
    6.2 CO_2矿化封存机制与模型
    6.3 CO_2静态封存机制与模型
    6.4 封存量计算模型优化与比较
    6.5 深部煤层CO_2地质封存的可行性
    6.6 小结
7 煤层CO_2地质封存量评价方法与实例分析
    7.1 煤中CO_2地质封存量计算方法
    7.2 沁水盆地与郑庄区块3#煤层CO_2封存潜力评价参数
    7.3 沁水盆地与郑庄区块3#煤层CO_2封存潜力评估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研究趋势
        1.2.2 含煤层气系统研究进展
        1.2.3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应力场分析
        1.2.4 煤体结构划分与测井识别
        1.2.5 贵州省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
    1.3 面临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6.1 研究成果
        1.6.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区域构造特征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煤系沉积作用
        2.2.1 煤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2.2.2 煤层发育特点
    2.3 煤岩煤质特征
        2.3.1 宏观煤岩类型
        2.3.2 煤变质程度作用
        2.3.3 显微煤岩组分
        2.3.4 煤质变化
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储层物性表征
    3.1 不同变质程度煤储渗空间静态表征
        3.1.1 压汞法对中大孔的表征
        3.1.2 低温N_2 吸附对2~100 nm孔隙的表征
        3.1.4 低场核磁共振综合表征
    3.2 煤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3.2.1 煤变质程度对吸附的影响
        3.2.2 灰分产率对吸附的影响
        3.2.3 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3.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解吸特性
        3.3.1 解吸阶段划分理论
        3.3.2 解吸效率及解吸节点变化
        3.3.3 煤层气解吸动态识别图版
4 不同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及测井识别
    4.1 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
        4.1.1 显微镜对微裂隙的表征
        4.1.2 不同煤体结构低温N_2/CO_2 吸附特征
        4.1.3 不同煤体结构核磁共振结果
        4.1.4 单轴压缩作用下煤体损伤演化规律CT观测
    4.2 测井曲线重构及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4.2.1 测井曲线分频加权重构
        4.2.2 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4.3 煤体结构定量识别方法及应用
        4.3.1 Fisher判别法分析原理
        4.3.2 判别图版与分类函数
        4.3.3 方法验证及应用实例
5 原位地应力场转换及其储渗控制效应
    5.1 煤岩储渗空间动态演化表征
        5.1.1 核磁T_2 谱动态变化特征
        5.1.2 核磁分形维数及其动态变化
        5.1.3 煤岩等效割理压缩系数
    5.2 煤储层原位地应力分布特征
        5.2.1 煤储层原位应力场临界转换深度
        5.2.2 应力比随埋深变化规律统计分析
    5.3 地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含气性协同关系
        5.3.1 地应力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5.3.2 含气系统叠置发育的地应力封闭效应
6 多煤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对策
    6.1 合采产层组合优选评价方法
        6.1.1 产层解吸动态与动液面协同关系
        6.1.2 产层跨度
        6.1.3 地层供液能力
    6.2 储层压裂改造方式
        6.2.1 合采井压裂改造
        6.2.2 水平井分段压裂
    6.3 排采管控方式
        6.3.1 排采制度对产能的影响
        6.3.2 排采阶段及管控方式
7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基于地震-地质的煤储层可改造性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煤储层可改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1.3.2 煤储层改造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1.4 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成果
2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概况
    2.1 地质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煤层发育与展布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地震曲率分析的煤体结构预测
    3.1 地震曲率属性判识煤体结构机理
    3.2 基于地震曲率分析的煤体结构预测方法
        3.2.1 基于岩心描述的煤体结构分析
        3.2.2 地震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3.2.3 反映煤体结构特征的地震曲率属性提取与优选
        3.2.4 基于地震曲率的煤体结构预测模型
    3.3 郑庄地区煤体结构预测结果
        3.3.1 煤体结构展布特征
        3.3.2 煤体结构预测方法可行性验证
        3.3.3 煤体结构分布的区域构造控制因素分析
        3.3.4 煤体变形演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测井的地应力预测模型及结果
    4.1 基于测井的地应力预测模型
        4.1.1 注水/压降试井及地应力测试结果
        4.1.2 横波时差预测模型
        4.1.3 Biot模型建立
        4.1.4 地应力模型构建
    4.2 郑庄地区地应力分布预测结果
        4.2.1 郑庄地区地应力平面展布特征
        4.2.2 地应力场垂向分布规律
        4.2.3 应力比值的垂向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5.1 煤体结构对储层改造影响分析
        5.1.1 煤体变形指数(CTI)
        5.1.2 煤体变形指数与水力压裂裂缝关系
    5.2 地应力对储层改造影响分析
        5.2.1 地应力与储层渗透率
        5.2.2 地应力与煤体变形
        5.2.3 地应力与水力压裂作用机理
    5.3 煤岩类型及其对水力压裂影响
        5.3.1 煤岩类型特征表征
        5.3.2 煤岩类型与水力压裂关系
    5.4 构造变形对水力压裂影响
    5.5 储层岩性及其力学特性对水力压裂影响
        5.5.1 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其力学特征分析
        5.5.2 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对水力压裂影响
    5.6 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关键指标及评价标准
    5.7 本章小结
6 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6.1 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的总体思路
    6.2 郑庄地区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
        6.2.1 关键指标权重及其评价函数的确定
        6.2.2 煤储层可压裂性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6.3 郑庄地区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6.3.1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标定
        6.3.2 煤储层可改造性分区与分类
    6.4 不同可改造性分区的开发特点
        6.4.1 不同可改造性分区的压裂特征
        6.4.2 不同可改造性分区的排采特征
    6.5 不同储层类型适应性增产技术对策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作者简介
    二、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三、博士期间学术交流

(10)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储层特征及解吸差异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实物工作量
2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沉积背景与含煤特征
    2.3 构造背景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煤层气地质特征
3 煤储层微孔隙水赋存状态
    3.1 煤储层水赋存的基本认识
    3.2 地层状态下煤储层含水性实验研究
    3.3 地层状态下煤储层水分布状态
    3.4 小结
4 高压注水对煤岩解吸能力影响分析
    4.1 高压注水前后煤岩解吸能力对比模拟实验
    4.2 表征实验煤岩物理特性
    4.3 小结
5 临界解吸压力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5.1 临界解吸压力计算方法
    5.2 沁水盆地南部各区块临界解吸压力特征
    5.3 临界解吸压力差异影响因素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煤层气资料井采样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系地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及界面影响机理研究[D]. 姜玉龙.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2]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D]. 殷鹏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滇东煤层气合采井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层层源判识[D]. 杜明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煤层气测井数据分析软件研究[D]. 董康.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Surat区块WCM煤层组三维地质建模[D]. 肖文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6]基于注入/压降法的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研究[D]. 张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深部无烟煤储层CO2-ECBM的CO2封存机制与存储潜力评价方法[D]. 韩思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8]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D]. 陈世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基于地震-地质的煤储层可改造性综合评价研究[D]. 曹路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储层特征及解吸差异性[D]. 唐剑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煤层气数据井取样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