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盆地沉积相层序组合及其在古地理填图中的应用

大陆盆地沉积相层序组合及其在古地理填图中的应用

一、Sequence associations of sedimentary facies in continental basi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palaeogeographic mapping(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李伟歌[2](2020)在《滇东南中三叠世富宁皈朝盆地物源分析 ——来自重矿物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富宁—皈朝盆地位于华南板块与印支地块的滇琼缝合带,北接南盘江盆地,南邻那坡盆地。本文以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重矿物数据、碎屑组分统计等资料,研究了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百逢组的沉积相、砂岩的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特征、母岩类型以及物质来源,得出如下认识:百逢组以岩屑杂砂岩为主,碎屑组分中,石英和岩石所占比例最大,岩屑则是火山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居多,变质岩岩屑较少。将碎屑成分进行投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中三叠统砂岩的主要构造环境为再旋回造山带,其物源区与弧火山有关。主要重矿物为锆石、黄铁矿、赤褐铁矿、黄铁矿、白钛石,稳定矿物占多数,重矿物多见次棱角状以及次圆状,具有远源搬运与近源沉积相结合的特点。采用主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富宁—皈朝盆地重矿物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中三叠统沉积时期的重矿物组合类型,研究其重矿物组合特征,来确定其母岩成分以及物源区性质。分析结果显示,富宁—皈朝盆地的中三叠统主要发育4类重矿物组合,分别是黄铁矿—锐钛矿—磷灰石—磁铁矿组合、电气石—钛铁矿—独居石—赤褐铁矿组合、锆石—白钛石—石榴子石组合、金红石—其余,其中其余主要为蚀变矿物。通过重矿物组合,分析其母岩主要为基性岩、中酸性岩浆岩以及变质岩。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重矿物ZTR指数表明,其物源区主要分布在南侧,结合前人古水流研究,也可以进一步表明了盆地由南向北供给碎屑物质。通过对中三叠统百逢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将前人所测的南侧的火山岩年龄进行对比,发现该火山岩在早-中三叠世为盆地提供了部分物源,同时也有加里东造山带物质的加入。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该套沉积南侧存在火山岩,结合盆地内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浅海陆棚相、浊积扇相,以及重矿物特征等综合分析,推测该盆地为弧后盆地。

张攀[3](2020)在《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变及古洋盆性质》文中研究说明中亚造山带(CAOB)是古亚洲洋俯冲-闭合过程中不同构造单元增生拼贴的产物,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西准噶尔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部,为研究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过程和大陆地壳生长机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窗口,历来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蛇绿混杂岩作为造山带中标志性的岩石-构造单元,其内部记录了洋盆打开、俯冲-增生和最后闭合过程的诸多关键信息,是研究古构造格局和造山过程的重要地质载体。本文以西准噶尔中部克拉玛依后山地区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及其相邻的石炭纪碎屑浊积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精细的野外地质填图为基础,开展了详细的构造变形解析、岩石地球化学、碎屑锆石年代学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研究工作,综合区域上前人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讨论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洋盆性质、古构造格局和洋-陆转换过程,为研究中亚造山带西南部增生造山过程提供重要的约束。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具有相似的野外出露特征,二者主体均呈近北东走向,与两侧石炭纪地层呈高角度断层接触。蛇绿混杂岩内部发育较齐全的蛇绿岩类岩石组合,但是蛇绿岩的原始层序已被构造肢解,表现为典型的“岩块在基质中”结构。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异剥钙榴岩、枕状玄武岩、硅质岩、灰岩和碎屑砂岩等呈不同尺寸的构造岩块,混杂分布在强片理化的蛇纹岩基质内。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两条蛇绿混杂岩中的蛇绿岩类岩石具有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镁铁质岩石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辉长岩和拉斑玄武岩,第二组为碱性玄武岩。辉长岩和拉斑玄武岩兼具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的性质,其源区为受俯冲流体交代的浅部亏损地幔,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碱性玄武岩具有典型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地幔热点相关的海山环境。另外,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环境为介于大陆边缘和远洋之间。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石炭纪地层代表了一套残余洋盆环境下的深海-半深海相的火山碎屑浊积岩沉积,其基底为晚古生代的残余洋壳或蛇绿混杂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石炭纪地层自下而上应为希贝库拉斯组、包谷图组和太勒古拉组,残余洋盆的沉积一直可持续到晚石炭世莫斯科阶。石炭纪地层中褶皱构造十分发育,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为区域上填图尺度的轴面近直立的复式褶皱(F1);第二类为横跨叠加在早期F1褶皱之上的枢纽近直立的“S”形拖曳褶皱(F2)。不同岩石-构造单元详细的构造解析揭示,研究区主要经历了三期晚古生代的构造变形。第一期(D1)为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内零星保留的叠瓦状逆冲构造,与早期的俯冲增生有关。第二期(D2)为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中北东走向的高角度右旋剪切变形,蛇绿混杂岩主体受控于该期变形,内部广泛发育指示右旋剪切变形的运动学标志,主要包括S-C组构、不对称透镜体、擦痕阶步和旋转碎斑等,变形时间为晚石炭世晚期。第三期(D3)为北东走向的左行走滑变形,该期变形切割了研究区内所有的晚古生代岩石-构造单元,并且叠加改造了早期的构造行迹,其变形时间开始于二叠纪。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在晚石炭世晚期残余洋盆闭合之后,通过右旋剪切变形(D2)构造就位于上覆石炭纪地层之中,现今带状展布的蛇绿混杂岩均不具备独立的块体/板块缝合带的构造边界意义。基于蛇绿混杂岩及围岩的构造、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综合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古洋盆演化和构造体制转变的新模式。(a)泥盆纪弧后盆地阶段:中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在泥盆纪期间处于弧后盆地的演化阶段,盆地内部发育有热点海山构造;(b)石炭纪残余洋盆阶段:受俯冲作用的影响,弧后盆地规模逐渐缩减,在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南北两肢的约束下,演化为小型的残余洋盆,并接受周围火山碎屑物质的快速填充,形成了厚层的石炭纪火山碎屑沉积岩;(c)晚石炭世洋-陆转换阶段:中亚造山带西段在晚石炭世发生大规模的洋盆闭合和块体碰撞事件,中西准噶尔残余洋盆也在该时期最终闭合,受区域上碰撞挤压应力的影响,石炭纪地层发生大规模的褶皱变形,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通过右旋剪切变形构造就位于石炭纪地层之中;(d)晚石炭世末期-二叠纪陆内演化阶段:西准噶尔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发育大规模的后碰撞岩浆活动和相继的陆内左行走滑变形,左行走滑变形叠加改造了早期的构造行迹,并且最后奠定了西准噶尔现今的构造格局。

张安东[4](2020)在《燕山东段凌源地区沉积盆地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燕山褶皱-逆冲构造带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属于典型的陆内构造变形带。自中生代以来,燕山构造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其中早白垩世之后全面处于伸展构造背景的观点己广为接受,但中三叠世-中晚侏罗世的构造性质及构造演化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山间盆地内的沉积地层记录了区域构造活动历史,开展盆山系统沉积学及构造学研究是揭示燕山构造带中三叠世-中晚侏罗世构造变形机制、演化过程及大地构造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选取燕山构造带东段凌源地区的中生代邓杖子盆地和郭家店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沉积学研究、物源分析、盆缘断层相关褶皱构造解析,确定凌源地区中三叠世-中晚侏罗世地层格架,恢复盆地沉积环境并建立“源-汇”体系,厘定其构造过程。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邓杖子盆地内老虎沟组为中三叠世地层,水泉沟组为晚三叠世地层,邓杖子组与水泉沟组为连续过渡,其顶界年龄为晚三叠世末期或早侏罗世,郭家店盆地内郭家店组年代为中晚侏罗世。沉积学研究和物源分析结果指出,燕山东段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盆地发育完整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在中晚侏罗世的郭家店盆地发育沼泽-辫状河-冲积扇沉积体系。受盆缘逆冲断层活动控制,邓杖子:盆地和郭家店盆地均表现为典型的挠曲盆地。基于古沉积环境恢复结果和盆缘构造解析,重建凌源地区由褶皱-逆冲和挠曲盆地构成的中三叠-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中侏罗世“源-汇”体系。邓杖子盆地和郭家店盆地“源-汇”体系的演化表明燕山构造带在中侏罗世发生构造体制转变,由中三叠-晚三叠世/早侏罗世.N-S向挤压背景转为中侏罗-早白垩世NW-SE挤压构造背景,中侏罗世之后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可能开始主导控制燕山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程。

张天宇[5](2020)在《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扩展导致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东北缘是现今高原最新的和正在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变形与地貌演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块及秦岭造山带三者交汇的部位,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缘,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大构造边界断裂——海原—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此交接并控制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西南缘自西北向东南由强烈挤压缩短变形的六盘山冲断带转变为断陷拉张的渭河盆地,是挤压逆冲与走滑拉张应力体制交接转换的部位。因此,鄂尔多斯西南缘是正确认识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时间、机制、过程及区域构造变形交接转换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然而,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这些问题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横向扩展及周缘影响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本文针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序列及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以期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提供帮助。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论文通过地层序列对比、沉积充填特征、沉积—构造演化、第四纪地貌面过程等综合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年代格架,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千河盆地地貌面发育序列,确定了其形成年代,恢复了地貌面发育演化历史;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新构造活动以来的盆地演化的其动力学机制。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结论:(1)研究区渭河盆地主要发育灞河组(N1b)、蓝田组(N2l)、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千河盆地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发育甘肃群(N1-2G)、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根据凤翔标准钻孔古地磁年代学结果,蓝田组红粘土年龄为8.26~2.5Ma,三门组(N2-Q1s)下部湖相沉积年龄为4.5~3.6Ma,上部河流相与风积相交替沉积地层年龄为3.6~2.5Ma,第四系黄土地层最早沉积年龄为2.5Ma;千河盆地内甘肃群(N1-2G)年龄为8.26~3.6Ma,三门组湖相沉积(N2-Q1s1)年龄为4.5~3.6Ma,三门组砾石层(N2-Q1s2)发育的年代介于3.6~2.0Ma之间,第四纪黄土最底层年龄为2.0Ma。(2)8.26~4.5Ma之间,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远程效应的影响,研究区总体构造隆升,千河盆地甘肃群与渭河盆地西端蓝田组主要发育风成红粘土,处于“红土高原”演化阶段。4.5Ma左右,受鄂尔多斯逆时针旋转产生的局部NE-SW向拉张应力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发生断陷,开始发育“古三门湖”,形成湖相沉积。(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千河盆地内发育两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代表盆地演化过程中两次重要的构造事件。一是甘肃群顶部夷平面,约形成于3.6Ma,代表研究区响应青藏运动A幕,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地貌强烈分异,千河盆地沿千阳断裂发生断陷,千阳隆起快速隆升,千河盆地与渭河盆地西端分割;二是2.0Ma发育的山麓剥蚀面,代表研究区对青藏运动C幕的响应,整体进一步抬升,开始接受黄土堆积,并开始向现代水系发育阶段发展。(4)第四纪期间受青藏高原幕式隆升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千河两岸发育不对称河流阶地,北岸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南岸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千河北岸五级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Ma、0.778Ma、0.504Ma、0.131Ma和0.039Ma,南岸四级阶地分别形成于0.778Ma、0.375Ma、0.131Ma和0.039Ma。(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总体可划分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红土高原发育,早上新世盆地初始裂陷,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差异性升降运动,早更新世台塬地貌及现代水系雏形形成以及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阶段性隆升及河流阶地发育五个阶段。该演化过程反映青藏高原东北向扩展是其形成发展的动力背景。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以秦岭造山带向东挤出和陇西地块向东推挤作为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逐步向北东向扩展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支持青藏高原刚性扩展的“大陆逃逸”非连续变形模型,更倾向于“连续变形”模型。

林成发[6](2019)在《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燕山褶皱-逆冲构造带是发育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典型陆内变形构造带,自中生代以来在多向汇聚的板块构造背景下,经历了多期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形成复杂的盆-山格局。燕山构造带在早白垩世(约135 Ma)之后全面处于伸展构造背景的观点已广为接受,但燕山构造带侏罗纪的构造性质以及构造演化过程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燕山构造带山间盆地沉积地层忠实记录区域构造活动历史,开展盆-山系统同构造沉积及其控制构造关系研究是揭示构造带侏罗纪构造变形机制、演化过程及大地构造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选取燕山构造带西段张家口地区的中生代下花园盆地和宣化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研究、物源分析、盆缘断层相关褶皱构造解析和生长地层识别与解释,恢复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并建立“源-汇”体系,结合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厘定张家口地区侏罗纪期间的构造演化过程。沉积学研究和物源分析结果指出,燕山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发育完整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受盆缘逆冲断层活动控制,下花园盆地和赤城盆地表现为典型的挠曲盆地,盆缘和盆地内部发育多个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和相关的生长地层。基于古沉积环境恢复结果和盆缘生长构造解析,结合生长地层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结果,重建张家口地区由褶皱-逆冲带和挠曲盆地构成的晚三叠-早侏罗世、中侏罗世以及晚侏罗-早白垩世”源-汇“体系。“源-汇”体系的演化表明燕山构造带在中侏罗世发生构造体制转变,由晚三叠-早侏罗世N-S向挤压背景转为中侏罗-早白垩NW-SE挤压构造背景,可能代表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开始主导燕山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程。

李学仁[7](2019)在《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文中认为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格局与演化是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既是盆地沉积转换也是构造属性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于正确认识古特提斯洋与中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那底岗日组是盆地沉积转换阶段形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石组合,具有火山作用和沉积地层的双重属性,深入探讨那底岗日期的构造属性,对于认识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系统的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火山沉积响应等研究,探讨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对羌塘盆地潜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进行精确的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13件样品厘定的年龄分别为:214.9±1.5 Ma、222.1±1.9 Ma、210.5±2.1 Ma,、227.0±2.3 Ma、216.0±2.7 Ma、206.2±1.8 Ma、233.5±2.5 Ma、202.3±1.6 Ma、221.9±3.4 Ma、221.8±2.1 Ma、221.5±2.6 Ma、221.1±1.5 Ma和216.4±1.1Ma,喷发-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221201 Ma,贯穿整个诺利期和瑞替期。岩石组合主要沿弯弯梁—雀莫错裂陷槽、肖茶卡—毕洛错裂陷槽及吐错—吐波错裂陷槽分布,与那底岗日期盆地的裂陷基底相匹配,存在与晚古生代褶皱地层和肖茶卡组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三种沉积超覆类型。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分为陆相喷发和水下沉积两个系列,具有溢流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次火山岩相、三角洲潮坪相、河流相和湖泊相等多种岩相组合。根据砾石成分、磨圆程度、胶结方式等要素,将底部砾岩划分为五种类型。火山岩具有双峰式分布特征,主要以中基性玄武岩和酸性流纹岩两个端元组成。沉积岩以沉凝灰岩夹陆源碎屑岩为主,并具有多种过渡性火山沉积碎屑岩。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具有高Na2O(2.08%8.07%),低K2O(0.26%3.05%)的特征,玄武岩轻微亏损Nb或Ta,而酸性岩强烈亏损Nb、Ta和Ti;玄武岩的(87Sr/86Sr)i=0.70470.7150,εNd(t)值为-10.42-3.3,Nd的模式年龄平均为1.8Ga;酸性岩的εHf(t)的数值均为负值,范围变化于-3.2-19.1,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6Ga20 Ga,平均1.8Ga。显示玄武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酸性岩则为1.8Ga左右古元古界地壳的重熔,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地壳源区。推测由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在地壳深部诱发富硅质基底岩石重熔,快速喷发形成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组合。而同期花岗岩则是玄武质岩浆在地壳进一步停留,充分熔融,同时少量热的镁铁质岩浆注入冷的长英质岩浆中,形成暗色包体,最后侵位形成岩体。玄武岩以钠质碱性粗面玄武岩为主,少量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玄武岩的特征,形成于与裂谷相关的大陆板内拉张背景。火山沉积旋回研究显示,那底岗日组至少有7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4个主要喷发峰值,划分为3个主要裂陷阶段,从三角洲相的大套砂岩过渡到那底岗日期潮坪相的砂泥和火山灰组合,再到河流相的砂砾岩充填,方湖剖面整体体现为晚三叠世羌塘前陆盆地的逐渐萎缩消亡和裂陷盆地逐渐开启的一个持续渐变的过程。羌塘盆地在经历了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初造山之后,已经与北部的欧亚大陆拼合,古特提斯洋关闭,逐渐由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转换。诺利期开始以南部班公湖—怒江洋为代表的中特提斯洋迅速扩张,羌塘盆地发生大规模裂陷,形成了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序列。

王东东[8](2012)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延安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北部重要的煤盆地,中侏罗世延安组为主要的含煤地层之一。延安组主要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可以识别出28岩相和5种岩相组合类型。在延安组中可识别出河流、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建立了4种典型的成煤沉积模式。通过识别关键的层序界面,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河道冲刷面等,可将延安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由低位『正常湖退、湖侵、高位正常湖退和强迫湖退体系域组成。煤层主要发育在各层序的湖侵和高位『正常湖退体系域的中、晚期;并建立了可容空间控制的聚煤模式。在综合分析各种单因素等值线的基础上,分体系域组合(低位正常湖退+湖侵体系域、高位正常湖退+强迫湖退体系域)恢复了相应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富煤中心主要发育在泛滥平原沼泽、三角洲平原沼泽和滨湖平原沼泽地区。文中还分析了聚煤作用的主要控制因素,并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巨厚煤层的成因机制和横向演化规律。

杨国臣[9](2010)在《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运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岩相古地理学、地球化学等的理论以及构造-层序分析方法,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框架下,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和沉积模式、层序地层划分与等时地层格架对比、古水流特征和物源区属性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盆地古地理和层序充填演化特征、盆-山耦合关系和盆地性质及演化。归纳起来,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进一步梳理了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方案,重新厘定了地层区划和地层对比关系。2.通过对野外露头、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沉积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中识别出9种沉积体系类型,总结了7种沉积模式;根据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5个(二级)构造层序、9个超层序和15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盆地不同剖面在构造层序或超层序框架控制下的以层序为对比单元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3.通过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碳酸盐岩砾石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晚侏罗世末期至白垩纪沉积物源区的性质、构造背景和盆地沉积环境特征。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从J3末期到K2,四川盆地以咸化程度较低的淡水环境和暖湿气候条件为主;泥质岩主要形成于一种总体偏氧化、局部偏还原性质的沉积环境;泥质岩母岩岩性以沉积岩和花岗质岩石为主;物源区主要属于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也有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的物源。4.根据大量的实测古流向、砾岩砾石统计和砂岩碎屑成分统计数据,详细地分析了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古流向变化、盆地古地理迁移和物源区属性演化特征。提出四川盆地川中一带早白垩世曾发生古流向逆变过程,其特点为,发生时间上北早南晚、对盆地沉积的影响强度上北强南弱。5.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综合划分的基础上,综合相关文献成果,以构造层序和超层序为编图单元,重建了不同构造旋回的盆地古地理,揭示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和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与演化。6.在系统的盆地沉积相、层序地层和区域构造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盆地充填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方法为指导,建立了盆地不同剖面的层序充填序列样式,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以超层序和构造层序为分析单元,应用构造-层序分析方法,深入讨论了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沉积充填、盆-山耦合和盆地性质及演化特征。

吴跃东[10](2009)在《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沉积充填特征入手,分析了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基本格架、基底概况和盆内火山岩特征;详细研究了盆地各时期地层发育特征和纵横向变化规律、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序和沉积体系时空配置、层序界面特征和构造层序叠置序列、古地理演化;探讨了盆地的成因、类型、性质及形成演化过程,建立了盆地充填的时间序列,论述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盆山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根据野外八条露头地层剖面测制,依据地层发育特征、沉积建造、生物特征确定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全区对比。(2)通过对野外剖面测制和钻孔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内的陆相沉积盆地划分出五种沉积类型:即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根据不同时期盆地类型及其特点,将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分为坳陷盆地的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山间坳陷盆地的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拉分坳陷型的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共三种类型。(3)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构造层序和沉积层序为研究对象,在对盆地沉积体的沉积旋回、层序界面特征及层序划分的各种标志研究基础上,将盆地中三叠世—新近系陆相地层进行了层序划分,共划分出9个构造层序和22个沉积层序,并对构造层序进行了对比,建立了时间—层序地层格架。(4)根据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和层序反映构造性质及其演化特征的原则,以构造层序的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编图单元边界,以构造层序的湖盆扩张体系域和湖盆收缩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分别代表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特点,重点分析了各构造层序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沉积盆地发育情况、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其时空展布规律。(5)通过对区内陆盆充填序列、构造背景与盆地类型的变化特征分析,从物质组成、相序、层序结构及演化等出发,确定出沿江中新生代盆地为一叠合盆地,将沉积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划分为中晚三叠世为前陆盆地、早中侏罗世为陆间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为火山喷发—沉积盆地、早白垩世中期为走滑拉分盆地、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为坳陷盆地阶段,古近纪—新近纪为山间坳陷盆地等七个阶段。(6)结合对大别造山带地质构造的认识,并从盆山关系统一观点出发,侧重研究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属性及其特征,论证了大别造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

二、Sequence associations of sedimentary facies in continental basi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palaeogeographic mapp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equence associations of sedimentary facies in continental basi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palaeogeographic mapping(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1.2.3.2 弧内盆地
        1.2.3.3 弧后盆地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基底
        2.2.2 沉积盖层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2.3.3 深部地质结构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2.4 构造单元划分
    2.5 盆地演化简史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3.1.1 滴水泉组沿革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3.1.3 双井子组沿革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3.1.5 石钱滩组沿革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3.2.1 下石炭统
        3.2.2 上石炭统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3.4.1 陆梁隆起
        3.4.2 中央坳陷
        3.4.3 东部隆起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4.1 不整合面特征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4.3 构造-地层层序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6.1.1 克拉美丽露头
        6.1.2 索索泉地区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6.2.1 石西地区
        6.2.2 三南地区
        6.2.3 滴水泉地区
        6.2.4 石钱滩地区
        6.2.5 梧桐窝子地区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6.3.1 莫索湾地区
        6.3.2 白家海地区
        6.3.3 北三台地区
        6.3.4 吉木萨尔地区
        6.3.5 古城地区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2.1 陆梁地区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7.2.1.5 运动学特征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 大井地区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3.1 白家海地区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7.3.2.4 运动学特征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8.1.2 陆梁弧内盆地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滇东南中三叠世富宁皈朝盆地物源分析 ——来自重矿物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源分析
        1.2.2 重矿物分析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地层分布及特征
        2.2.3 岩浆岩特征
        2.2.4 构造特征
第3章 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百逢组沉积环境特征
    3.1 沉积充填序列剖面
    3.2 沉积相分析
        3.2.1 扇三角洲相
        3.2.2 陆棚相
        3.2.3 浊积扇相
    3.3 古水流分析
第4章 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百逢组碎屑组成和重矿物特征
    4.1 样品采集及重矿物分选流程
    4.2 重矿物组合特征
    4.3 重矿物成分特征
    4.4 碎屑组分特征
    4.5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第5章 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物源分析讨论
    5.1 碎屑物源区分析
        5.1.1 碎屑组成
        5.1.2 重矿物分析
    5.2 研究区母岩及物源区探讨
        5.2.1 讨论
        5.2.2 存在问题及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3)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变及古洋盆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蛇绿岩和蛇绿混杂岩研究现状
        1.2.1 蛇绿岩
        1.2.2 混杂岩和蛇绿混杂岩
    1.3 西准噶尔中部蛇绿混杂岩及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量
        1.4.2 实验测试方法
        1.4.3 主要的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北西准噶尔岛弧带
    2.2 中西准噶尔残余洋盆
    2.3 南西准噶尔俯冲增生杂岩
第三章 西准噶尔中部古洋盆性质及演化意义——来自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
    3.1 野外出露特征及研究现状
        3.1.1 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
        3.1.2 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
    3.2 蛇绿岩类岩石的岩相学特征
    3.3 达尔布特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
        3.3.1 辉长岩
        3.3.2 玄武岩
        3.3.3 硅质岩
    3.4 克拉玛依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
        3.4.1 辉长岩
        3.4.2 玄武岩
        3.4.3 硅质岩
    3.5 讨论
        3.5.1 蚀变和元素的活动性
        3.5.2 地幔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
        3.5.3 蛇绿岩类岩石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3.5.4 晚古生代古洋盆性质及古地理格局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准噶尔中部石炭纪洋陆构造体制转换——克拉玛依后山地区构造解析及残余洋盆碎屑年代学记录
    4.1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晚古生代岩石-构造单元体几何学特征
        4.1.1 石炭纪浊积岩地层
        4.1.2 蛇绿混杂岩
        4.1.3 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侵入岩
    4.2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变形分析
        4.2.1 第一期叠瓦状逆冲变形(D_1)
        4.2.2 第二期右旋剪切变形(D_2)
        4.2.3 第三期左行走滑变形(D_3)
    4.3 石炭纪地层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4.3.1 碎屑锆石U-Pb年龄
        4.3.2 石炭纪碎屑岩的沉积年龄及对地层层序的约束
    4.4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地球物理特征
    4.5 讨论
        4.5.1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石炭系的基底性质和残余洋盆的确定
        4.5.2 石炭纪浊积岩碎屑物源及残余洋盆的闭合过程
        4.5.3 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的构造属性、就位过程和时间
        4.5.4 西准噶尔中部石炭纪洋-陆构造体制转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5.1 泥盆纪弧后盆地演化
    5.2 石炭纪残余洋盆演化
    5.3 晚石炭世洋-陆转换
    5.4 二叠纪陆内演化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4)燕山东段凌源地区沉积盆地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实际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燕山构造带大地构造演化
    2.2 地层系统
        2.2.1 基底岩系
        2.2.2 中、上元古界
        2.2.3 古生界
        2.2.4 三叠系-侏罗系
        2.2.5 白垩系
        2.2.6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
        2.3.1 丰宁-隆化断层(FLF)
        2.3.2 大庙-娘娘庙断层(DNF)
        2.3.3 古北口-平泉断层(GPF)
        2.3.4 密云-喜峰口断层(MXF)
        2.3.5 凌源-东官营子断层(LDF)
    2.4 区域岩浆岩
        2.4.1 燕山构造带内岩浆活动
        2.4.2 建平岩体
        2.4.3 大石柱子花岗质杂岩
3 凌源褶皱-逆冲带构造变形
    3.1 茶棚构造带
        3.1.1 文笔山断层
        3.1.2 东庄断层
        3.1.3 石灰窑断层
        3.1.4 太阳沟断层
    3.2 牛营子构造带
        3.2.1 大齐子断层
        3.2.2 朱杖子断层
    3.3 生长地层
4 邓杖子-郭家店盆地沉积过程分析
    4.1 邓杖子-郭家店盆地地层及年代
        4.1.1 邓杖子-郭家店盆地地层
        4.1.2 样品的采集、描述及制样
        4.1.3 测年方法
        4.1.4 钻石U-Pb年龄结果
        4.1.5 邓杖子-郭家店盆地中生代地层年龄
    4.2 邓杖子-郭家店盆地沉积相分析
        4.2.1 老虎沟组、邓杖子组沉积相分析
        4.2.2 郭家店组沉积相分析
    4.3 邓杖子-郭家店盆地古沉积环境演化
5 物源分析
    5.1 古流向分析
        5.1.1 邓杖子组古流向分析
        5.1.2 郭家店组古流向分析
    5.2 岩屑岩性相
        5.2.1 邓杖子盆地内地层砾岩碎屑成分统计
        5.2.2 郭家店组砾岩碎屑成分统计
    5.3 碎屑锆石分析
        5.3.1 邓杖子组碎屑锆石分析
        5.3.2 郭家店组锆石分析
6 讨论
    6.1 燕山地区中生代地层格架
    6.2 邓杖子-郭家店盆地构造演化
    6.3 燕山构造带东段三叠-侏罗纪构造体制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认识及存在问题
        1.2.2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1.2.3 晚新生代层状地貌面研究及存在问题
        1.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区域地形地貌
        2.1.2 区域气候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2.2 区域主要断裂
        2.2.3 区域地层序列与岩浆岩
        2.2.4 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重力场特征
        2.3.2 磁场特征
        2.3.3 综合物探反演
    2.4 区域构造地貌划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3.1 区域新构造演化
        3.1.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中新世的构造隆升
        3.1.2 六盘山地区新构造演化
        3.1.3 陇西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3.1.4 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3.1.5 秦岭新构造运动演化
    3.2 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新构造演化
        3.2.1 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构造演化
    3.3 区域新构造演化过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4.1 区域地层划分及存在问题
        4.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
        4.1.2 研究区以往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4.2.1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4.3 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4.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4.3.2 沉积体系分析
    4.4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分析
        4.4.1 研究区可参考的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年代剖面
        4.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5.1 新生代沉积底部不整合
    5.2 千河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5.2.1 千河盆地甘肃群(N_(1-2)G)沉积充填特征
        5.2.2 千河盆地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5.2.3 千河盆地内甘肃群及三门组顶部夷平面
    5.3 渭河盆地西端晚中新世—上新世沉积充填特征
        5.3.1 渭河盆地西端灞河组(N_1b)、蓝田组(N_2l)沉积充填特征
        5.3.2 渭河盆地西端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5.4 鄂尔多斯西南缘“古三门湖”消退及其新构造意义
        5.4.1 三门组湖相沉积物特征
        5.4.2 三门组湖相沉积期气候环境演化
        5.4.3 古湖泊消退及新构造意义
    5.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四纪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演化
    6.1 千河盆地层状地貌面序列
        6.1.1 千河盆地貌面的识别
        6.1.2 千河盆地地貌面空间分布特征
        6.1.3 千河盆地地貌面结构特征
    6.2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6.2.1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6.2.2 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年代
    6.3 千河河流阶地的成因
        6.3.1 河流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3.2 河流发育对构造的响应
    6.4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6.4.1 千河盆地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解体
        6.4.2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6.5 渭河水系形成演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红土高原”发育的地质背景
    7.2 上新世初期“红土高原”的解体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响应
    7.3 晚上新世千河盆地断陷、夷平面解体及新构造意义
    7.4 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7.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结论与存在问题
    结论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华北克拉通北缘大地构造演化
    2.2 燕山构造带西段京西-张家口地区地层概况
        2.2.1 中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地层序列
        2.2.2 张家口地区及邻区中生代地层层序和地层年代
3 方法学
    3.1 古沉积环境重建
    3.2 构造解析
    3.3 生长地层
    3.4 地质年代学
4 燕山构造带西段下花园盆地侏罗纪沉积-构造演化
    4.1 下花园盆地地质背景
        4.1.1 盆缘构造概况
        4.1.2 充填地层序列
    4.2 下花园盆地古沉积环境
        4.2.1 下花园组沉积相分析
        4.2.2 九龙山组沉积相分析
    4.3 下花园地区侏罗纪构造演化
        4.3.1 下花园盆地北缘晚侏罗世逆冲活动:来自盆地沉积过程的约束
        4.3.2 下花园盆地南缘早侏罗世逆冲活动:来自生长地层的约束
5 燕山构造带西段晚侏罗-早白垩世沉积-构造演化
    5.1 赤城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5.1.1 赤城地区基本构造格架
        5.1.2 赤城盆地地层格架
    5.2 赤城盆地古沉积环境
        5.2.1 沉积相分析
        5.2.2 沉积物源分析
        5.2.3 赤城盆地古沉积环境演化
    5.3 赤城盆地生长地层
        5.3.1 梁家沟地区
        5.3.2 沈家沟-三合地区
        5.3.4 后城地区
    5.4 赤城盆地晚侏罗-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6 燕山构造带侏罗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I
附录 II

(7)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羌塘盆地研究现状
        1.2.2 那底岗日组研究现状
        1.2.3 晚三叠世地质事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架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2.1.2 羌塘盆地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2 区域地层
        2.2.1 北羌塘地层分区
        2.2.2 南羌塘地层分区
    2.3 岩相古地理
        2.3.1 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早期岩相古地理
        2.3.2 晚三叠世诺利期晚期—瑞替期岩相古地理
第3章 那底岗日组时空格架
    3.1 那底岗日组概念
    3.2 那底岗日组典型剖面介绍及锆石U-Pb年龄
        3.2.1 北羌塘坳陷西南
        3.2.2 北羌塘坳陷中部
        3.2.3 北羌塘坳陷北部
        3.2.4 中央隆起带南缘
        3.2.5 羌塘盆地东部
    3.3 甲丕拉组火山岩的重新厘定
    3.4 那底岗日组统一命名
    3.5 那底岗日组时代限定
    3.6 那底岗日组空间分布
    3.7 小结
第4章 那底岗日组岩石学特征
    4.1 岩石组合类型
    4.2 产状及岩相
        4.2.1 产状分类
        4.2.2 岩相划分及岩相组合特征
    4.3 底砾岩
    4.4 火山岩
        4.4.1 岩相学特征
        4.4.2 主微量元素
        4.4.3 锆石Lu-Hf同位素
        4.4.4 全岩Sr-Nd同位素
    4.5 沉积岩
    4.6 同期侵入岩特征
        4.6.1 岩相学特征
        4.6.2 主微量元素
        4.6.3 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
    4.7 小结
第5章 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幕事件
    5.1 那底岗日组厚度统计
    5.2 火山喷发旋回
    5.3 火山活动的沉积响应
        5.3.1 沉积序列描述
        5.3.2 沉积环境分析
        5.3.3 火山喷发阶段划分
    5.4 小结
第6章 那底岗日组构造属性探讨
    6.1 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
        6.1.1 源区特征
        6.1.2 构造背景
    6.2 动力学机制探讨
        6.2.1 二叠纪构造演化
        6.2.2 中三叠世造山与古特提斯洋的关闭
        6.2.3 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转换
        6.2.4 那底岗日期裂陷与中特提斯洋的开启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锆石U-Pb部分分析数据
附录二 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
附录三 全岩主量元素数据(wB%)
附录四 全岩微量元素数据(ppm)
附录五 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8)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延安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立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3.2 陆相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1.3.3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3.4 古地理研究现状
        1.3.6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沉积与古地理研究现状
        1.3.7 延安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及路线
    1.7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7.1 完成的工作量
        1.7.2 论文的创新点
2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构造区划与演化
        2.3.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区划
        2.3.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
    2.4 地层发育特征
        2.4.1 岩石地层发育特征
        2.4.2 年代地层发育特征
    2.5 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
3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3.1 延安组岩石学特征
        3.1.1 砾岩
        3.1.2 砂岩
        3.1.3 泥质岩
        3.1.4 生物化学岩
        3.1.5 可燃有机岩
    3.2 延安组岩相类型与岩相组合
        3.2.1 岩相类型特征
        3.2.2 岩相组合特征
    3.3 延安组沉积体系划分及其特征
        3.3.1 湖泊沉积体系
        3.3.2 三角洲沉积体系
        3.3.3 河流沉积体系
    3.4 延安组不同成煤沉积环境的成煤特征
        3.4.1 河流沉积体系成煤
        3.4.2 三角洲沉积体系成煤
        3.4.3 湖泊沉积体系成煤
    3.5 延安组主要的成煤沉积模式
        3.5.1 河流-三角洲成煤模式
        3.5.2 丘陵洼地成煤模式
        3.5.3 湖湾-三角洲成煤模式
        3.5.4 西部拗陷带成煤模式
4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层序地层分析
    4.1 层序地层研究的理论依据
        4.1.1 强制海退的提出
        4.1.2 经典层地层模式修订与层序四分法
        4.1.3 关键的层序地层界面和强制海退识别标志
    4.2 延安组层序地层特征
        4.2.1 研究区关键的层序地层界面
        4.2.2 研究区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3 延安组典型钻孔-剖面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特征
        4.3.1 典型钻孔的沉积与层序地层特征
        4.3.2 典型连孔断面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特征
    4.4 延安组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煤特征
    4.5 延安组层序地层格架下可容空间控制的聚煤模式
5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层序-古地理恢复
    5.1 岩相古地理作图原理及方法
        5.1.1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岩相古地理编图法
        5.1.2 本次研究采用的古地理编图的指导思想
    5.2 延安组沉积期的古流向及物源分析
        5.2.1 延安组沉积期古流向分析
        5.2.2 延安组沉积期轻矿物含量与物源分析
        5.2.3 延安组沉积期重矿物含量与物源分析
    5.3 延安组精细古地理图恢复
        5.3.1 层序Ⅰ低位+湖侵体系域岩相古地理特征
        5.3.2 层序Ⅰ高位+强制湖退体系域岩相古地理特征
        5.3.3 层序Ⅱ低位+湖侵体系域岩相古地理特征
        5.3.4 层序Ⅱ高位+强制湖退体系域岩相古地理特征
        5.3.5 层序Ⅲ低位+湖侵体系域岩相古地理特征
    5.4 延安组古地理演化分析
    5.5 延安组古地理背景下的聚煤模式
6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聚煤规律分析
    6.1 延安组聚煤作用的主控因素分析
        6.1.1 延安组沉积期的古气候与古植物特征
        6.1.2 延安组沉积期的古构造发育特征
        6.1.3 延安组沉积期的古地理发育特征
    6.2 延安组古地理背景下的聚煤特征
        6.2.1 延安组层序Ⅰ低位+湖侵体系域聚煤规律
        6.2.2 延安组层序Ⅰ湖侵+强制湖退体系域聚煤规律
        6.2.3 延安组层序Ⅱ低位+湖侵体系域聚煤规律
        6.2.4 延安组层序Ⅱ湖侵+强制湖退体系域聚煤规律
        6.2.5 延安组层序Ⅲ低位+湖侵体系域聚煤规律
    6.3 延安组巨厚煤层形成机制分析
        6.3.1 巨厚煤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6.3.2 含煤地层、煤层堆积速率定量分析
        6.3.3 巨厚煤层的横向变化
    6.4 延安组富煤带与地层厚度的相关关系
        6.4.1 抛物线型关系
        6.4.2 正相关型关系
7 主要认识与展望
    7.1 主要认识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格架
        2.1.1 盆缘主要构造带
        2.1.2 盆地基底及构造格局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晚侏罗世-新近纪地层概述
        2.2.2 晚侏罗世-新近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3章 沉积体系分析
    3.1 沉积相主要鉴别标志
    3.2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3.2.1 沉积相类型划分
        3.2.2 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
    3.3 沉积模式及演化
        3.3.1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模式
        3.3.2 上白垩统-新近系沉积模式
        3.3.3 小结
第4章 层序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4.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4.1.1 岩性剖面中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1.2 测井曲线上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1.3 地震剖面中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2 层序界面主要成因类型
    4.3 层序地层单元及划分方案
        4.3.1 层序级别划分的基本原则
        4.3.2 层序地层代码命名规则
        4.3.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4 层序地层特征
        4.4.1 层序地层综合特征概述
        4.4.2 上侏罗统层序地层特征
        4.4.3 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
        4.4.4 上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
        4.4.5 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4.4.6 新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4.5 层序地层对比格架
        4.5.1 晚侏罗世早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2 晚侏罗世晚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3 早白垩世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4 晚白垩世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5 古近纪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6 新近纪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第5章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5.1 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5.1.1 泥质岩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5.1.2 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3 泥质岩沉积环境分析
        5.1.4 泥质岩源区分析
        5.1.5 小结
    5.2 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5.2.1 早白垩世沉积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5.2.2 晚白垩世沉积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5.2.3 小结
第6章 古流和物源区分析
    6.1 古水流分析
        6.1.1 晚侏罗世早期古水流特征
        6.1.2 晚侏罗世晚期古水流特征
        6.1.3 早白垩世古水流特征及古地理演化阶段划分
        6.1.4 晚白垩世古水流特征
    6.2 物源区分析
        6.2.1 砾岩砾石统计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6.2.2 砂岩碎屑成分统计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第7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
    7.1 S3 构造层序期(晚侏罗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1.1 S3-1 超层序期(遂宁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1.2 S3-2 超层序期(蓬莱镇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2 S4 构造层序期(早白垩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3 S5 构造层序期(晚白垩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4 S6-1 超层序期(古近纪名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5 S6-2 超层序期(古近纪芦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6 S7 构造层序期(新近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第8章 盆地层序充填及演化
    8.1 层序充填演化特征
        8.1.1 上侏罗统层序充填特征
        8.1.2 下白垩统层序充填特征
        8.1.3 上白垩统层序充填特征
        8.1.4 古近系层序充填特征
        8.1.5 新近系层序充填特征
    8.2 构造层序与盆地演化
        8.2.1 S3 构造层序(上侏罗统)与盆地演化
        8.2.2 S4 构造层序(下白垩统)与盆地演化
        8.2.3 S5 构造层序(上白垩统)与盆地演化
        8.2.4 S6 构造层序(古近系)与盆地演化
        8.2.5 S7 构造层序(新近系)与盆地演化
第9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10)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盆地分析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1 沉积盆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工作方法、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5.1 工作方法
        1.5.2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3 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简介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大别造山带
        2.1.1 大别山变质岩石单位划分
        2.1.2 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
        2.1.3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
    2.2 前陆构造带
        2.2.1 张八岭冲断岩片叠置带
        2.2.2 前陆褶冲带
    2.3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2.3.1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层特征
        2.3.2 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基底性质
        2.3.3 盆地构造特征
    2.4 断裂构造
        2.4.1 桐城–太湖断裂带
        2.4.2 头坡断裂
        2.4.3 襄樊一广济断裂
    2.5 岩浆作用与中新生代盆地
        2.5.1 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
        2.5.2 中生代基性—酸性火山喷发岩
        2.5.3 火山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6.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6.2 区域磁场特征
        2.6.3 重、磁场对区域构造的约束
第3章 中新生代沉积体系特征
    3.1 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3.2 各沉积体系基本特征
        3.2.1 冲积扇沉积体系
        3.2.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3.2.3 河流沉积体系
        3.2.4 三角洲沉积体系
        3.2.5 湖泊沉积体系
    3.3 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3.3.1 前陆盆地河控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3.3.2 拗陷型盆地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3.3.3 裂陷型湖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第4章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4.1 层序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4.1.1 古气候因素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1.2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1.3 构造活动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1.4 湖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2 不同类型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4.2.1 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4.2.2 坳陷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4.2.3 裂陷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4.3 中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4.3.1 层序划分方案
        4.3.2 中三叠统-新近系层序划分
    4.4 中三叠统-新近系构造层序特征
        4.4.1 构造层序界面划分
        4.4.2 各地质时期构造层序特征
        4.4.3 构造层序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
第5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
        5.1.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的回顾
        5.1.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和技术方法
    5.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2.1 TS1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_2)
        5.2.2 TS2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_3)
        5.2.3 TS3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1)
        5.2.4 TS4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2)
        5.2.5 TS5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_1)
        5.2.6 TS6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_2)
        5.2.7 TS7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1)
        5.2.8 TS8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2)
第6章 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充填序列演化
    6.1 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性质及类型
        6.1.1 沉积盆地成因
        6.1.2 沉积盆地性质
        6.1.3 沉积盆地类型
    6.2 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演化
        6.2.1 中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海退充填沉积序列
        6.2.2 早中侏罗世陆间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6.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沉积充填沉积序列
        6.2.4 早白垩世中期走滑拉分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6.2.5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裂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6.2.6 古近纪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6.2.7 新近纪山间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第7章 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7.1 大别造山带与中新生盆地构造演化关系
        7.1.1 前南华纪基底发展阶段
        7.1.2 南华纪―早三叠世盖层沉积阶段
        7.1.3 中三叠世—新生代碰撞造山及造山后板内活动阶段
    7.2 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7.2.1 中晚三叠世挤压形成前陆盆地阶段
        7.2.2 早中侏罗世陆间坳陷盆地阶段
        7.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沉积盆地阶段
        7.2.4 早白垩世中期挤压坳陷盆地中走滑拉分盆地阶段
        7.2.5 晚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中裂陷盆地阶段
        7.2.6 古近纪坳陷盆地阶段
        7.2.7 新近纪山间坳陷盆地阶段
    7.3 大别造山带与中新生代盆地的耦合关系
        7.3.1 中晚三叠世盆山耦合过程
        7.3.2 早中侏罗世盆山耦合过程
        7.3.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盆山耦合过程
        7.3.4 早白垩世中期盆山耦合过程
        7.3.5 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山耦合过程
        7.3.6 新近纪盆山耦合过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四、Sequence associations of sedimentary facies in continental basi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palaeogeographic mapping(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滇东南中三叠世富宁皈朝盆地物源分析 ——来自重矿物的证据[D]. 李伟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变及古洋盆性质[D]. 张攀.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燕山东段凌源地区沉积盆地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张安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D]. 张天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6]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D]. 林成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7]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D]. 李学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延安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D]. 王东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5)
  • [9]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D]. 杨国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5)
  • [10]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D]. 吴跃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大陆盆地沉积相层序组合及其在古地理填图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