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水量相关法在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

水质水量相关法在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

一、水质水量相关法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蕊翔[1](2021)在《汉江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 ——以洋县断面以上流域》文中提出面源污染是影响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区,汉江流域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鉴于此,本研究对径流小区、典型小流域、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流域的面源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以研究区干流四个国控断面为控制断面,计算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河道的水环境容量,分析断面的水质现状并确定水质目标,提出面源污染控制方案,用Load Calculator和MIKE 11模型模拟水质方案,评估控制方案的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应用Load Calculator建立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评估模型,应用MIKE 11建立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河道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分别用梁西渡、南柳渡、黄金峡三个断面2015、2016年水质水量数据对MIKE 11模型进行率定、验证,率定验证结果的R2均大于0.72,ENS均大于等于0.6,模拟误差小,能够很好地反映河道的水质水量变化。(2)通过对径流小区的降雨监测试验分析可得,地表径流和产沙量与植被覆盖度有关,且植被覆盖对泥沙的调节效果比地表径流更加明显。在选择的5个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径流小区中,花生的产污量最大。在面源污染控制方案中,可以考虑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业污染负荷。(3)采用平均浓度法计算张家沟小流域不同水文年的面源污染负荷,得到不同水文年的污染物负荷相差较大,总的来说流域污染负荷是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张家沟小流域氨氮的单位面积负荷量为50.07 kg/hm2/a,COD的单位面积负荷量为745.05 kg/hm2/a。根据Load Calculator模型计算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模拟结果计算可知平水年洋县断面以上流域氨氮的单位面积负荷率为23.64 kg/hm2/a,COD的单(4)应用模型法计算洋县断面以上河道水环境容量,由计算结果可知河道汛期(5~10月)和非汛期的水环境容量相差很大,汛期氨氮、COD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6.42 t/d、363.13t/d,非汛期氨氮、COD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6.46t/d、170.28t/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流域还是面临着纳污增容的压力。(5)根据面源污染负荷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农业面源中耕地面源污染减少30%(方案一)、畜禽养殖污染减少50%(方案二)、地表径流污染减少30%(方案三)、农业面源污染减少30%且畜禽养殖污染减少50%(方案四)四个方案,在Load Calculator中对四个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将模拟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加入MIKE 11模型中,通过模拟计算四个方案对河道污染物浓度的削减情况。由模拟结果可以得到:四个方案对断面水质都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在单项措施中,方案二对污染物浓度的削减效果最优,组合措施对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优于单项措施。四个方案对各断面污染物浓度削减效果不一样,总体削减效果为梁西渡>南柳渡>黄金峡>烈金坝。

郝改瑞[2](2021)在《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域非点源污染形势严峻,而且面临多要素耦合驱动及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以汉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通过监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分析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构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流域近48年的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流域降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平均气温比8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近1.0℃,三者均具有一个27 a左右的主周期,且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均呈现由北到南增加趋势,气温呈现由西北到东南增大趋势。武侯镇、安康站和丹凤站的径流量在0.05显着水平下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麻街站径流量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各水文站年际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前3个水文站径流量均有一个20 a左右的主周期,麻街站径流量有7 a左右的周期。武侯镇和安康站泥沙量随时间上升趋势不明显,麻街站和丹凤站泥沙量随时间下降趋势不明显,四个水文站点泥沙量的周期性均不明显。(2)通过汉江流域陕西段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表明降雨径流均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径流量、泥沙量、产污量之间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径流小区氮素(TN、NH3-N、NO3-N)和磷素(TP、SRP)的流失强度均值分别为0.12 kg/ha和0.0137 kg/ha,杨柳小流域对应的氮素和磷素的流失强度分别为0.16 kg/ha和0.0165 kg/ha,氮磷素流失强度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小区。汛期杨柳小流域输沙模数为8.04 t/km2,径流小区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31 t/km2,发现土壤流失量也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径流小区。两者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和正磷。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不同监测指标2011~2018年的非点源负荷均值超过60%,个别年份贡献占比达到80%以上。(3)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从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行了构建,并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验证。产汇流模块分别选择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逆高斯汇流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2020年校准期(6场)和验证期(2场)洪水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达到了 0.68和0.73。2003~2018年汉江支流恒河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3和0.73。2003~2018年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分别为0.95、0.91和0.68。土壤侵蚀模块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445和0.36,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结果(长江流域的泥沙迁移比大约为0.1~0.4)一致。联合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产汇流过程,分别建立了颗粒态和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分别为31.36 kg/(hm2-a)和14.66 kg/(hm2·a)。安康断面流域的PN和PP的流失量分别为957.84 kg/(km2·a)和85.62 kg/(km2.a)。通过杨柳小流域不同场次污染物过程模拟,确定TN、NH3-N、NO3-N、TP和SRP污染物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69、0.74、0.79、0.71和0.71。安康断面以上流域NH3-N和TP污染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为0.78和0.83。从而说明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模拟结果可信。(4)汉江流域陕西段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近十年林地增幅较大。流域斑块类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景观类型较原先水平丰富多样。对比2011~2018年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以及SWAT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流域偏南区域污染负荷多,其原因是降雨量大。草地面积最大所带来的土壤侵蚀也最严重,它和耕地对流域土壤侵蚀量和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均较大。8~15°区域带来的土壤侵蚀量最大,所携带的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也最大,5~8°区域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溶解态氮磷负荷逐年递减,草地贡献最大,林地和耕地次之。0~5°区域的溶解态负荷量最大,8~15°和5~8°的区域次之。颗粒态氮磷负荷与蔓延度指数CONTAG、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溶解态NH3-N和TP与景观形状指数LSI、LPI和AI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景观的多样性、破碎度和聚散型的增加会加大营养物输出的风险。(5)采用天气发生器NCC/GU-WG生成研究区域未来30年(2021~2050)的气候变化情景,历史气象观测资料与预报要素均取得较理想的结果,模拟效果表现为气温>降雨量,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情景逐日降雨量变化不大,除石泉站以外站点降雨量均减小,各站点日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小幅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未来30年径流量、NH3-N、TP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宋嘉[3](2021)在《丹江鹦鹉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文中指出丹江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可以使水资源利用价值、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流域中下游的水资源管理利用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为水源区的建设和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保障。以具有相对独立的水循环地理单元的“小流域”展开多因素的综合性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主流趋势。因此,研究丹江鹦鹉沟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特征对水环境污染的系统治理及水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任务的完美收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以丹江鹦鹉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172020年的气象和水文水质数据为基础,在5种径流小区和小流域这两个不同尺度下研究降水-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的响应关系,揭示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及输出机制,总结非点源污染特征。构建SWAT模型,分析泥沙及各形态污染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污染关键源区,提出适应于丹江鹦鹉沟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优化控制方案。(1)以20172020年内164场次的日降水量资料为基础估算年内各月的降水侵蚀力,剖析侵蚀性降水的分布特征。重点分析8场次降水得出,各径流小区的产流量及产沙量基本伴随降水量而同步增加。径流小区的单位面积产流量及产沙量顺序均为:30°耕地(9小区)>12.5°耕地(11小区)>12°耕地(13小区)>草地(20小区)>林地(19小区)。不同径流小区的降水量-径流量(产沙量)关系式均拟合程度高。SCS-CN模型在径流小区及小流域尺度上的模拟效果均较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可控制在25%以内。(2)对比汛期前、后土壤中氮、磷素的含量情况,在各种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流失程度大致均为耕地>草地>林地。各形态氮、磷素的流失程度基本上同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由SPSS分析得出径流量与各形态氮、磷素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其与降水量和产沙量。氮素月际变化规律较为明显,磷素则相比较差。根据平均浓度法估算不同年份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各种非点源污染负荷占全年负荷的85%以上,总氮及总磷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比例高于泥沙。(3)构建丹江鹦鹉沟小流域SWAT模型,并将其区划为5个子流域,55个HRUs。基于小流域把口站的实测水量、水质数据,选择确定性系数和纳什系数作为率定验证的评价指标,各项评价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认为鹦鹉沟小流域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可信度及合理性较高。(4)SWAT模拟结果显示出径流、泥沙和各形态氮、磷污染负荷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根据其单位面积泥沙及污染负荷的产出情况对各个子流域进行等级划分,并识别关键源区。有机氮与有机磷空间分布规律相似,均与泥沙的关键源区分布有所重合,负荷量输出较大的5号分区处于下游及支流交汇区。各种土地利用下的单位面积泥沙及各形态氮、磷污染负荷的输出量值略有差异。采用等标评价法识别出磷素为研究区域内影响水质达标的主要因素。(5)研究共设置了7种情景方案,不同的优化控制措施在降低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5.18%至45.78%有巨大的跨度。优化控制单项措施中的工程性措施的污染负荷削减率为7.1445.78%,大于非工程性措施的5.1828.69%。管控效果较好的措施为单项措施中等高植物篱和组合措施中的植被缓冲带+等高植物篱。利用信息熵的多属性方法评估后得出等高植物篱措施的综合属性值最高,利用成本-效益评估结果为残茬覆盖措施最为实用。综合分析得出,针对污染严重区域可应用等高植物篱措施进行重点防控,而对于面积较大且污染程度较低的地区可采用残茬覆盖的措施,长期稳固地缓解非点源污染的危害。

李舒[4](2021)在《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方案研究 ——以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汉江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针对目前水环境中比较复杂的非点源污染进行研究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最终目标。本文对“小区—小流域—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进行研究,讨论7个径流小区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坡面氮磷的流失特征,明确小流域在6场典型场次洪水和汛期(5~10月)非点源污染变化特征和流失通量。构建汉江安康断面以上流域SWAT模型,研究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并在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内进行最佳管理措施(BMPs)氮磷负荷削减效果的定量模拟及其综合效益评估,提出该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径流小区降雨、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的监测分析,表明降雨-径流-泥沙间相关性较强。各小区地表产流量和产沙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降雨历时的增加先增大后趋于稳定。通过各小区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对比,发现6号(辣椒单作)小区的值最大,表明产流产沙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植被覆盖率。各小区TN和NO3-N浓度过程有差异性,NH4-N浓度随降雨历时增加而降低,且变幅较小。磷素浓度随降雨历时呈现一定的差异,TP和SRP浓度变化趋势一致。(2)小流域的降雨-径流-污染物流失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场次洪水过程的降雨-径流相关系数R2达到0.9以上,汛期的降雨-径流相关系数R2=0.78,氮磷浓度与径流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6和0.57。污染物流失通量结果表明氮素流失以NO3-N为主,占TN负荷量的50%左右;磷素流失主要以SRP为主,占TP负荷量的75%左右。(3)构建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SWAT模型,分析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并识别关键源区。时间分布上,非点源污染负荷量表现为汛期>非汛期,且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空间分布上,各子流域径流强度与氮磷污染负荷的流失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机磷和颗粒态磷的负荷流失强度与泥沙流失强度显着相关。根据模型模拟结果识别出流域关键源区为6、15、16、19、21、26、27和28号子流域(即南郑县、汉台区、宁强县、镇巴县、汉阴县和城固县等),8个子流域面积在全流域的占比仅为27.76%,但TN和TP负荷量贡献占比为48.62%和53.22%。(4)对三个空间尺度非点源产污强度的分析,发现汛期不同降雨事件下,径流小区和小流域的TN和TP的流失强度分别是0.120 kg/ha和0.014 kg/ha、0.158 kg/ha和0.015 kg/ha,无显着性差异。同时期小流域和流域的TN和TP的流失强度分别为1.835 kg/ha和0.153 kg/ha、0.109 kg/ha和0.006 kg/ha,污染物流失强度表现为小流域>流域。表明非点源产污强度随着研究区尺度的增大而减小。(5)在关键源区进行最佳管理措施布设及评估,发现在8种单个BMPs措施中,残茬覆盖、植草水道和退耕还林的负荷削减率相对较高;在3种组合式BMPs措施中,残茬覆盖+植草水道+退耕还林(25°以上)的负荷削减效果最好。根据多属性决策方法的评估结果,表明单个BMPs中残茬覆盖的综合属性值(Z值)较高,可大范围内推广;组合式BMPs的Z值均达到0.8左右。最终在关键源区可采取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案有:南郑县、城固县和汉台区可采取“退耕还林(25°以上耕地)+残茬覆盖(25°以下耕地)+植草水道(河道内)”措施,洋县、宁强县、勉县、镇巴县、西乡县、汉阴县、汉滨区、石泉县和紫阳县则选择“残茬覆盖(所有耕地)+植草水道(河道内)”措施。

张振宇[5](2021)在《漓江流域上游水环境评价和污染源解析》文中认为漓江水环境及污染源状况研究对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水文和水质数据,分析多个断面的水质变化,以期较全面地评价漓江上游水环境,并对不同行业、不同污染源的排放量和贡献率进行解析。本研究的完成可对漓江流域上游的水环境保护、污染源治理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漓江流域上游主要干支流断面近几年(2015-2020)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多年变化特点及趋势;并在桂林城区河段布设了干支流监测点共19个,进行加密监测一年(2019.10-2020.10),分析城区水质时空特点。二是采用Arc GIS对漓江流域上游进行了子流域划分,共分成了11个子流域,并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及估算方法,对各子流域内COD、NH3-N、TN和TP的污染排放量及入河量进行计算。三是基于数字滤波法和径流分割法对漓江断面的点源、非点源负荷进行分割。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漓江干流断面总体水环境质量良好,2015年-2020年,漓江干流大埠头、大面、桂林水文站、磨盘山4个监测断面均达到Ⅱ类水标准;近年来大埠头、大面、磨盘山和桂林水文站等主要监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南溪河、小东江等部分支流存在水质超标情况。从沿程变化来看,从大埠头断面至大面断面的水体污染物浓度总体无显着变化,从大面-磨盘山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呈沿程上升趋势。(2)流域COD、NH3-N、TN和TP的污染物入河量的计算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漓江流域污染的主要因素,平均值为74.79%;其中占比较大的行业有农村生活、城镇生活、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等。瓦窑流域、南溪河流域、桃花江流域、七星区流域等城区范围内流域的污染排放量以城镇生活源为主。(3)基于数字滤波法和径流分割法的点源和非点源分割结果(以磨盘山为例)显示,TN的非点源负荷的比重在72%-73%;NH3-N非点源负荷比重为74%-80%;TP的非点源负荷比重是74%-75%。与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漓江流域上游的污染主要由非点源污染造成。

李家科,彭凯,郝改瑞,李怀恩,李舒[6](2021)在《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与控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与污染控制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即农业、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总体不多,自主研发模型少见、控制管理措施单一、新型污染物研究不足等。未来黄河流域地区需加大基础数据的监测,加强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建立非点源污染数据库;进一步对非点源污染机理进行探究,研发适合该流域的水文-水质-水动力非点源污染和水库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深入非点源污染防控研究,制定全过程综合控制模式与管理体系。

宋佳宝[7](2020)在《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水污染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处于水污染构成的转变期,面源污染的贡献率逐步上升。汉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作为陕西省“引汉济渭”的源头,其水质问题事关紧要。本文以径流小区、薛家坝小流域、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以TN、TP、NH3-N、COD为主要研究指标,面源污染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坡度等自然要素对产流/污的影响,分析降雨过程中小流域产流/污的过程变化,提出了改进径流分割法、改进降雨量差值法、改进径流量差值法、改进输出系数法,结合降雨量差值法、径流量差值法、输出系数法、RENUMA模型估算流域2010-2018年面源污染负荷,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验证四种新方法的准确性,明确八种方法在汉江流域的适用性,对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并对研究流域进行面源污染来源解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及关键源区的识别。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实验分析表明林草地产流量比耕地大,坡度越小、植被覆盖度越高其产流量越小,坡面不平整会导致产流量降低。耕地的出流浓度比林草地的高,且坡度越小、植物覆盖度越大、植物生长情况越好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地利用、坡面平整度、植被覆盖度是影响TN负荷产出的主要因素;植被覆盖度和其生长情况、土壤含磷量是影响TP负荷产出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和坡度是影响NH3-N负荷产出的主要因素;坡度和坡面平整度是影响COD负荷产出的主要因素。(2)降雨过程中小流域TN浓度超标,为劣五类,出流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滞后性。小流域产流系数为0.469,年均地表产流量为2.70× 106m3,年均基流总量为1.04×106m3,年径流总量为3.74×106m3,年径流模数为73.19万m3/(a·km2)。TN负荷通量随瞬时流量变化一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TP负荷通量在降雨初期较大,随后迅速降低,可能是颗粒态磷在初期的降雨冲刷下进入河道,导致其通量增加;降雨影响下的TN和TP负荷通量远大于非汛期时的负荷通量。(3)四种改进的方法均验证成功。改进径流分割法减少了水质数据的需求量,较为准确地估算了流域TN、TP、COD面源污染负荷,年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26%、34.80%、14.47%;改进降雨量差值法和改进径流量差值法提高了模型的适用范围和精度,较为准确地估算了流域TN、COD面源污染负荷,年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9.94%、34.98%和18.36%、15.47%;改进输出系数法估算结果相比其他方法更加精确,流域TN、NH3-N、COD面源污染负荷的年均误差分别为11.51%、16.44%、15.47%。(4)另外四种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中,降雨量差值法的关系式构建失败,径流量差值法TN、NH3-N、COD构建关系式失败,TP年均相对误差较大,可能是考虑的自然因素过于单一,未考虑环境变化等因素;输出系数法估算结果偏大,可能是降雨、坡度、地形地貌、入河损失、水体降解等因素考虑不足;RENUMA模型除2016年(特枯年)外的相对误差为22.46%,可准确估算流域除特枯年份外的TN负荷量。(5)耕地、林地、猪、农村人口的面源污染负荷量较高,合计占比达到TN、TP、NH3-N、COD的87.30%、89.04%、86.61%、75.64%,是研究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TN、TP、NH3-N、COD负荷在丰水期占比分别达到70.2%、68.5%、72.8%和68.8%,年均降雨量占比63.7%,年均地表径流占比66.2%,丰水期面源负荷的产出量与降雨量/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2011-2017年面源污染负荷量、丰水期的面源污染占比波动下降,与各年的降雨分布有关;受降雨量的影响,除氨氮外,偏丰年的丰水期面源污染占比最高,其次是特丰年、平水年、特枯年;全年和丰水期NH3-N负荷量占TN比例相近,全年占比呈现偏丰年>平水年>特丰年>特枯年。面源污染负荷量的主要来源县区为勉县、南郑、留坝、宁强,年均TN、TP、NH3-N、COD负荷占总流域的75.95%、76.74%、76.30%、76.04%。在四种污染监测指标中勉县和宁强县均为严重污染地区,总面积占比仅为36.87%,但TN、TP、NH3-N、COD的污染流失量占比达到46.76%、47.48%、46.47%和46.54%,可能在于两个县区的耕地面积、养殖猪和农村人口的数量达到总流域的50%以上。

刘燕[8](2020)在《南方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与分析 ——以太平江流域为例》文中认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是水污染的两种形式。前者由于比较简单、排放集中和较易控制,其防控在国内取得了显着成效;后者由于机理繁杂、不确定性大,以及防控困难,是目前国内水体污染防治的重点。水文水质模型的发展成为非点源污染防控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HSPF模型结合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其它水文模型的优点,为优秀的非点源污染模型代表。太平江流域是赣江的上游支流,其水文水质状况不仅影响着本区域居民用水安全还影响下游城镇居民的用水质量。论文以太平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DEM、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等空间数据以及气象和水文、水质等资料数据构建数据库,通过资料收集、遥感影像提取、实地调研、现场监测和情景模拟等方法构建HSPF模型,模拟流域水文和非点源污染,分析非点源污染的时空负荷状况,设置气候情景并预测模拟情景下径流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状况,丰富对流域水环境的认识并为流域水环境管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文模拟表明,对LZSN、UZSN和INFILT等参数进行校准后,各时间尺度的径流模拟都基本符合模型精度要求,但模拟的径流量总体上比实测径流量偏低。流域径流量集中在5-40 m3/s,2016年的径流总量最大,为53065×104m3。校准后模拟期的日径流模拟相关系数(R)为0.871;月径流模拟的相关系数(R)和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91和0.67;冬季和夏季径流量模拟偏差百分比(Re)分别为4.5%和-19.1%;年径流模拟偏差百分比(Re)为-19.0%。验证期日径流模拟相关系数(R)为0.91,月径流模拟的相关系数(R)和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985和0.71;冬季和夏季的偏差百分比(Re)分别为-13.4%和-18.5%;年径流量的偏差百分比(Re)为-17.9%。(2)非点源污染模拟表明,泥沙浓度与降水变化较为同步,泥沙浓度多在10-40mg/L。流域水温在4.5-31℃范围内,水温和营养物质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较匹配,基本符合模拟的精度要求。校准期水温模拟的相关系数、偏差百分比和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83、12.7%和0.43;验证期水温模拟的相关系数、偏差百分比和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87,7.85%和0.51。BOD5、NH4-N和TP模拟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和0.87,偏差百分比分别为10.4%、16.4%和32.6%,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4、0.53和0.7。模拟结果表明BOD5、NH4-N和TP的浓度分别集中在1.8-2.5mg/L、0.12-0.2mg/L和0.02-0.07mg/L。(3)非点源污染物负荷与径流负荷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子流域1的径流和营养物质负荷量最大,子流域3的泥沙负荷量最大。2015年流域BOD5、NH4-N和TP的负荷量分别为2896t/a、151t/a和54t/a。依据气候变化趋势设置:降水量减少2.0%,太阳辐射减少2.0%,平均气温增加5.0%,风速减少5.0%的情景模式后,径流负荷减少了3.0%,TP负荷量减少2.6%,NH4-N负荷量减少了2.0%,BOD5负荷量减少1.0%。

郭子扬[9](2020)在《呼伦湖水环境状况时空演化及其成因分析》文中认为呼伦湖位于我国北疆,地处高纬度,是典型的寒旱区草原型湖泊,其特殊的水文特征、水化学特征及水生态特征,决定了呼伦湖的属性与湿润区及高原区湖泊存在差异。近些年呼伦湖水环境不容乐观,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严重,因此为深入了解呼伦湖水环境状况,开展呼伦湖重要污染物分布及水质状况成因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以2013-2019年水质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Arcgis空间插值、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方法及主成分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手段,深入探讨污染物时空分布规律,识别筛选出影响呼伦湖水质及富营养化的环境因子,并运用VAR模型明确重要水质因子对水质及富营养化的贡献率,同时以输出系数模型为依据,对比分析2015年及2019年非点源污染物负荷,旨在揭示水体演变状况,为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并为呼伦湖生态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主要成果如下:(1)时间分布上,TN、TP增长明显,COD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叶绿素a变化与COD相反。空间分布上,TN、TP、COD、叶绿素a的分布均有湖心区含量较小的特点。垂向分布上,TN、TP、叶绿素a水体分布有冰封期下层水体含量最高,非冰封期表层水体含量最高的特点,COD垂向分布与之相反。冰体中TN、TP和COD为“<”型分布,满足上层冰>下层冰>中层冰的特点。(2)通过对呼伦湖2013—2019年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GC值及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计算后得出:呼伦湖近7年TLI的范围在54.025-78.494,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年际变化上呈现先升高后减小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冰封期和非冰封期GC均值分别为4.238、4.386,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381和3.593,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2,处于重污染状态。(3)通过相关性分析、RDA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方差分解对呼伦湖富营养化及水质状态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明确冰封期TN、TP对叶绿素a的贡献分别为9%、7%,TP和DO对水质的贡献率为9%、7%;非冰封期TN、TP对叶绿素a贡献率为10%、7%,对水质的贡献率为11%和24.5%。(4)通过估算两条入湖河流的污染物通量,得出克鲁伦河、乌尔逊河TN、TP及COD的通量2019年较2015年均有所增长。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得出,水体所承担的污染物最多,分别占两个时期所有土地利用类型总量的70.39%和70.13%,其中2019年TN、TP、COD的总负荷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2.38×103吨/年、4.90×102吨/年、7.63×103吨/年。不同牲畜类型中,牛所产生的污染物负荷量最多,其次是猪。呼伦湖非点源污染的来源中,入湖的TN主要来源于牲畜,TP主要来源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河流,COD的含量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近年呼伦湖主要受TN、COD输入量较多,2015年及2019年TN的输入量占总量的70.94%和58.96%。

张冉[10](2020)在《冬奥会核心区水环境分析及安全保障决策研究》文中提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举办在即,切实贯彻“绿色办奥”理念对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张家口冬奥会核心区水环境污染控制对于保障流域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冬奥会核心区所属整个东沟流域的污染负荷水平,分析冬奥会核心区太子城河水环境污染状况是保障水环境安全的必要前提。本文计算了东沟流域的污染负荷并对太子城河水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考虑降雨和地形影响因素的改进输出系数法,综合比较分析不同性质的非点源输出系数后确定了东沟流域的输出系数,结合相关数据,揭示了降雨和地形影响因素作用下东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计算了核心区点源污染负荷,分析了不同类型污染负荷的贡献。结果表明:整个东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量年际变化较为明显;污染物输出负荷量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不均匀特性,以东沟上游子流域和下游出口子流域、太子城河中下游子流域输出负荷量相对较高。(2)基于冬奥会核心区实测降雨量和水质监测数据,建立了降雨量与水质的关系,对核心区流域丰水期污染负荷进行了分配,并预测分析了太子城河出口断面水质。降雨量与水质呈明显非线性关系:降雨量与总氮(TN)浓度关系为:CTN=0.2781ln(P)+1.4243、降雨量与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关系为:CCOD=2.1295ln(P)+29.024、降雨量与总磷(TP)的浓度关系为:CTP=0.07861n(P)+0.6187;降雨量与氨氮(NH4+-N)浓度关系为:CNH4+-N=0.00881n(P)+0.047。丰水期7月份污染负荷量最高,总氮、COD、TP和氨氮污染负荷量分别为 62.73kg、1251.72kg、29.93kg 和 2.07kg。5 月份和 10 月份污染负荷量相对较低。从各月份污染负荷量空间分布来看,太子城河下游1、5和6子流域的污染负荷量相对较高,上游子流域相对较低。太子城河出口断面COD浓度基本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6月份略高于地表水Ⅲ类;出口断面氨氮浓度可以达到地表水Ⅲ类。(3)结合一维水质模型分析了突发污染事故条件下污染物沿程分布,模拟了突发事故情景下水质保障措施效果。在核心区突发污染情景下,污染物浓度由泄漏点至太子城河流域出口断面浓度有一定的下降趋势,然而太子城河流域出口的污染物浓度仍然不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水标准,将对下游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设计了引水冲污方案,分析了以COD背景浓度为10mg/L的清水对污染物进行了冲刷稀释,对不同时期太子城河流域出口断面水质达标保障决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现状丰水期条件下6月份~9月份河流水文条件下分别以流量为 17.45m3/s、7.29 m3/s、3.77 m3/s 和 5.33m3/s 的清水稀释后污染物浓度可以显着减少,太子城河流域出口断面的COD浓度可以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

二、水质水量相关法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质水量相关法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汉江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 ——以洋县断面以上流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2 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1.2.3 汉江流域陕西段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汉江流域
        2.1.2 张家沟小流域
    2.2 研究方法
        2.2.1 监测方法
        2.2.2 模拟方法
3 研究区MIKE模型的建立
    3.1 MIKE污染负荷评估模型
        3.1.1 方法介绍
        3.1.2 模型原理及参数设置
        3.1.3 基础数据准备
    3.2 MIKE 11 模型介绍
    3.3 研究区MIKE11 模型的构建
        3.3.1 HD一维水动力模型构建
        3.3.2 AD一维水质模型构建
        3.3.3 MIKE11 模型参数率定方法
        3.3.4 水质数值模拟步骤
    3.4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3.4.1 水动力模块(HD)
        3.4.2 对流扩散模块(AD)
    3.5 本章小结
4.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4.1 径流小区面源污染分析
        4.1.1 径流小区的布设
        4.1.2 土壤特征分析
        4.1.3 径流小区降雨-径流-产污过程及其相应关系
    4.2 张家沟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4.2.1 监测方案
        4.2.2 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计算
    4.3 汉江洋县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4.3.1 面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4.3.2 面源污染时间分布特征
    4.4 不同尺度流域面源污染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水质现状评估及水环境容量计算
    5.1 水质现状评估及削减目标
        5.1.1 汉江干流烈金坝控制单元
        5.1.2 汉江干流南柳渡控制单元
        5.1.3 汉江干流梁西渡控制单元
        5.1.4 汉江干流黄金峡控制单元
    5.2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5.2.1 计算方法
        5.2.2 计算结果
    5.3 污染物控制方案模拟
        5.3.1 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5.3.2 其他水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主要研究成果

(2)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文献分析工具
        1.2.2 国外研究分析
        1.2.3 国内研究分析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文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数量
        2.2.2 社会经济
        2.2.3 农业产业发展
    2.3 污染源状况与河库水质现状
        2.3.1 点源污染
        2.3.2 非点源污染
        2.3.3 “河流-水库”水质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数据
        3.1.2 研究方法
    3.2 降水变化特征
        3.2.1 趋势性分析
        3.2.2 周期性分析
        3.2.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2.4 空间分布特性
    3.3 气温变化特征
        3.3.1 趋势性分析
        3.3.2 周期性分析
        3.3.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3.4 空间分布特性
    3.4 径流变化特征
        3.4.1 趋势性分析
        3.4.2 周期性分析
        3.4.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5 泥沙变化特征
        3.5.1 趋势性分析
        3.5.2 周期性分析
        3.5.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
    4.1 不同空间尺度野外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
    4.2 杨柳小流域及径流小区概况
    4.3 径流小区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3.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2 泥沙输移过程
        4.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4 杨柳小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4.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4.2 泥沙输移过程
        4.4.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5 汉江干流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5.1 降雨径流过程
        4.5.2 径流泥沙过程
        4.5.3 水质水量过程
    4.6 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对比说明
    4.7 本章小结
5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验证
    5.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5.1.1 降雨径流过程
        5.1.2 土壤侵蚀过程
        5.1.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5.2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5.2.1 数据库建立
        5.2.2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5.2.3 径流的校准与验证
        5.2.4 泥沙的校准与验证
        5.2.5 营养物的校准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1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6.2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6.3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6.3.1 颗粒态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6.3.2 溶解态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
        6.3.3 模型间结果对比
    6.4 土地利用/地形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1 土地利用/地形与颗粒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2 土地利用/地形与溶解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负荷的关系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7.1 气候变化预测
        7.1.1 NCC/GU-WG模拟结果的验证
        7.1.2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7.2 气候变化环境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丹江鹦鹉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1.2.2 非点源污染估算方法与模型进展
        1.2.3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与优化管控方案
        1.2.4 区域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方法
        2.2.2 实验分析方法
    2.3 研究区域布设及监测
        2.3.1 径流小区布设及监测
        2.3.2 小流域布设及监测
3 降水-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3.1 降水特征
        3.1.1 降水量及雨型特征
        3.1.2 侵蚀性降水分布特征
    3.2 各径流小区降水-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3.2.1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产流产沙特征分析
        3.2.2 各径流小区内产流产沙关系
    3.3 小流域降水-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3.3.1 小流域水位-流量关系
        3.3.2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径流量变化过程
    3.4 径流曲线法(SCS-CN)估算径流量
        3.4.1 模型原理
        3.4.2 估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1 土壤理化性质
        4.1.1 土壤分层性质
        4.1.2 各径流小区土壤分层污染负荷含量
    4.2 各径流小区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2.1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量变化情况
        4.2.2 径流小区养分流失特征及各形态污染负荷占比情况
        4.2.3 非点源污染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3 小流域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1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量变化情况
        4.3.2 各形态污染负荷占比情况
    4.4 不同空间尺度下泥沙及污染负荷输出差异对比
    4.5 平均浓度法估算各类污染负荷总量
        4.5.1 模型原理
        4.5.2 估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小流域SWAT模型构建
    5.1 空间数据库
    5.2 属性数据库
    5.3 空间属性离散化
    5.4 模型率定及验证
        5.4.1 参数敏感性分析
        5.4.2 模型评估方法及率定验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及优化控制方案研究
    6.1 时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6.1.1 泥沙及各形态氮、磷时间分布特征
        6.1.2 相关性分析
    6.2 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源区识别
        6.2.1 泥沙及各形态氮、磷空间分布特征
        6.2.2 关键源区识别
    6.3 各种土地利用条件下非点源污染分布特征及关键污染负荷识别
        6.3.1 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6.3.2 关键污染负荷识别
    6.4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化控制方案研究
        6.4.1 情景方案设置
        6.4.2 污染负荷削减效果评估
        6.4.3 优化控制方案综合评价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主要研究成果

(4)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方案研究 ——以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
        1.2.2 非点源污染过程与控制研究
        1.2.3 汉江流域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水文条件
    2.4 土壤、土地利用条件
    2.5 社会经济状况
        2.5.1 人口数量
        2.5.2 经济状况
        2.5.3 农业生产
3 径流小区非点源污染特征解析
    3.1 径流小区布设与监测方法
        3.1.1 径流小区建立
        3.1.2 试验监测与分析
    3.2 土壤和降雨特性分析
        3.2.1 土壤特性
        3.2.2 降雨特性
    3.3 坡面产流-产沙-氮磷流失特征
        3.3.1 坡面产流特征
        3.3.2 坡面产沙特征
        3.3.3 坡面氮磷流失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解析
    4.1 监测与分析方法
        4.1.1 断面监测方法
        4.1.2 时变增益模型
        4.1.3 平均浓度法
    4.2 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
        4.2.1 典型洪水过程水量水质变化
        4.2.2 汛期水量水质变化
    4.3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4.3.1 场次洪水过程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4.3.2 汛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解析
    5.1 SWAT模型构建
        5.1.1 空间数据库
        5.1.2 气象数据
        5.1.3 农业管理数据
        5.1.4 子流域划分
        5.1.5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5.2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5.2.1 参数敏感性分析
        5.2.2 评价指标
        5.2.3 率定验证结果
    5.3 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及关键源区识别
        5.3.1 时间分布特征
        5.3.2 空间分布特征
        5.3.3 关键源区识别
    5.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产污强度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流域最佳管理措施评估
    6.1 情景方案模拟设置
    6.2 BMPs削减效果评估
        6.2.1 单个BMPs削减效果
        6.2.2 组合式BMPs削减效果
    6.3 BMPs综合效益评估
        6.3.1 评价方法
        6.3.2 综合效益评估结果
        6.3.3 最佳管理措施布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主要研究成果

(5)漓江流域上游水环境评价和污染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象
        2.1.4 土壤类型
        2.1.5 社会经济
        2.1.6 生态环境特征
    2.2 子流域划分与水质监测点
        2.2.1 子流域划分
        2.2.2 区控、市控水质监控断面
        2.2.3 加密水质监控点
第3章 研究区水环境质量
    3.1 研究区市控、区控断面水环境质量评价
        3.1.1 水环境质量与评价(2015-2020)
        3.1.2 水环境污染物(主要超标因子)
        3.1.3 综合污染指数多年变化特点与趋势
    3.2 加密监测区域水质
        3.2.1 干流水质沿程变化
        3.2.2 支流水质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域污染物排放量解析
    4.1 点源污染排放量计算
        4.1.1 工业源
        4.1.2 规模畜禽养殖场
        4.1.3 城镇污水处理厂
        4.1.4 农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
    4.2 面源污染排放量计算
        4.2.1 城镇生活
        4.2.2 农村生活
        4.2.3 种植业
        4.2.4 水产养殖
        4.2.5 畜禽养殖(规模以下)
        4.2.6 其它土地利用
    4.3 污染源排放量及贡献率
        4.3.1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及贡献率
        4.3.2 氨氮(NH3-N)排放量及贡献率
        4.3.3 总氮(TN)排放量及贡献率
        4.3.4 总磷(TP)排放量及贡献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污染物入河量与污染源分割
    5.1 入河系数的取值
        5.1.1 点源污染入河系数
        5.1.2 面源污染入河系数
    5.2 污染源入河量
        5.2.1 化学需氧量(COD)入河量
        5.2.2 氨氮(NH3-N)入河量
        5.2.3 总氮(TN)入河量
        5.2.4 总磷(TP)入河量
    5.3 基于水文分割方法的河流污染物定量分割
        5.3.1 数字滤波法
        5.3.2 径流分割法
        5.3.3 数字滤波与径流分割结果对比
        5.3.4 水文分割和污染排放统计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与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
    1.1 非点源污染机理研究
        1.1.1 研究方法
        1.1.2 影响因素
        1.1.3 机理过程
    1.2 非点源污染通量估算方法和模型
        1.2.1 非点源污染通量估算方法
        1.2.2 非点源污染模型
        1.2.3 新型非点源污染物模型
    1.3 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通量特征
        1.3.1 农业灌区非点源污染特征
        1.3.2 城市非点源污染特征
        1.3.3 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
2 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
    2.1 源头控制
    2.2 过程控制
    2.3 末端治理
    2.4 控制规划
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3.1 不足
    3.2 研究展望

(7)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及不足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流域概况
        2.1.1 径流小区概况
        2.1.2 薛家坝小流域概况
        2.1.3 汉江流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
        2.2.1 研究方法
        2.2.2 评价指标
    2.3 监测方案
        2.3.1 气象要素
        2.3.2 水量水质
        2.3.3 土壤
3 不同土地利用特征对径流小区产流/污影响研究
    3.1 产流分析
    3.2 产污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薛家坝小流域产流/污特征研究
    4.1 小流域产流过程分析
    4.2 小流域产污过程与负荷量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5.1 水文年划分
    5.2 实际总污染负荷分割
        5.2.1 年径流量的分割
        5.2.2 不同水期浓度确定
        5.2.3 实际负荷量计算
    5.3 不同方法面源污染负荷估算
        5.3.1 改进径流分割法
        5.3.2 降雨量差值法
        5.3.3 改进降雨量差值法
        5.3.4 径流量差值法
        5.3.5 改进径流量差值法
        5.3.6 输出系数法
        5.3.7 改进输出系数法
        5.3.8 RENUMA模型
    5.4 负荷量估算结果分析
        5.4.1 模型适用性研究
        5.4.2 方法简评
    5.5 本章小结
6 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6.1 来源解析
    6.2 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6.2.1 时间分布特征研究
        6.2.2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6.3 关键源区识别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南方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与分析 ——以太平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1.2.2 HSPF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1.2 经济与人文状况
    2.2 HSPF水文模型简介和运行流程
        2.2.1 HSPF水文模型简介
        2.2.2 HSPF水文模型的运行流程
    2.3 模型运行关键技术
        2.3.1 流域水循环
        2.3.2 流域产污与汇污
    2.4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2.5 小结
第三章 太平江流域HSPF模型构建
    3.1 数据预处理
        3.1.1 主要数据来源
        3.1.2 DEM数据
        3.1.3 土地利用数据
        3.1.4 土壤土质类型数据
        3.1.5 气象数据
        3.1.6 水文水质数据
        3.1.7 流域社会经济数据
    3.2 WDM气象文件生成
    3.3 子流域划分与模型构建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HSPF模型的太平江流域径流模拟
    4.1 径流模拟模块的原理
    4.2 径流的模拟与校准
        4.2.1 校准前的模拟径流
        4.2.2 校准后的模拟径流
    4.3 模拟径流的验证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HSPF模型的太平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5.1 河流泥沙模拟
        5.1.1 泥沙模拟模块的原理
        5.1.2 泥沙模拟结果
    5.2 河流水温模拟
    5.3 营养物质模拟
        5.3.1 BOD_5模拟
        5.3.2 NH_4-N模拟
        5.3.3 TP模拟
    5.4 小结
第六章 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负荷和气候情景设置
    6.1 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负荷
        6.1.1 时间负荷变化
        6.1.2 空间负荷分布
    6.2 径流与非点源污染负荷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6.2.1 气候变化状况
        6.2.2 径流负荷对气候情景变化的响应
        6.2.3 非点源污染负荷对气候情景变化的响应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呼伦湖水环境状况时空演化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富营养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水质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基本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地理位置
    2.2 呼伦湖地质地貌
    2.3 研究区气候特征
    2.4 研究区水文特征
        2.4.1 呼伦湖水系概况
        2.4.2 主要补给河流水文特征
    2.5 研究方法
        2.5.1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2.5.2 水质评价方法
        2.5.3 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模型
    2.6 样品采集
    2.7 取样分析
3 呼伦湖水质指标时空动态研究
    3.1 呼伦湖冰水双介质中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3.1.1 呼伦湖水体营养盐分布特征
        3.1.2 呼伦湖冰体营养盐分布特征
    3.2 呼伦湖冰水双介质中COD时空分布特征
        3.2.1 呼伦湖水体中COD含量变化特征
        3.2.2 呼伦湖冰体中COD含量变化特征
    3.3 呼伦湖叶绿素a含量时空分布特征
    3.4 小结
4 呼伦湖综合水质、富营养化状态年际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4.1 呼伦湖富营养化状态年际变化
    4.2 呼伦湖综合水质年际变化
        4.2.1 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评价呼伦湖水质
        4.2.2 呼伦湖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4.3 呼伦湖富营养化驱动因子分析
        4.3.1 富营养化驱动因子分析
        4.3.2 富营养化驱动因子贡献率分析
    4.4 呼伦湖水质驱动因子分析
        4.4.1 水质驱动因子分析
        4.4.2 水质驱动因子贡献率分析
    4.5 小结
5 呼伦湖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及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5.1 克鲁伦河污染物含量变化及通量分析
        5.1.1 克鲁伦河污染物含量变化
        5.1.2 克鲁伦河丰水期污染物通量估算
    5.2 乌尔逊河污染物含量变化及通量分析
        5.2.1 乌尔逊河污染物含量变化
        5.2.2 乌尔逊河丰水期污染物通量估算
    5.3 输出系数模型系数选取
        5.3.1 土地利用类型确定
        5.3.2 输出系数的确定
    5.4 呼伦湖流域污染负荷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冬奥会核心区水环境分析及安全保障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流域水环境预测方法
        1.2.2 流域非点源污染估算方法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2 生态环境现状
        2.2.1 植被覆盖
        2.2.2 流域水系分布
        2.2.3 河流水质现状
    2.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第三章 冬奥会核心区污染负荷估算
    3.1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3.1.1 非点源不同污染物输出系数分析
        3.1.2 非点源污染负荷量
    3.2 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3.2.1 点源不同污染物排放情况
        3.2.2 点源不同污染物污染负荷计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子城河水环境质量预测
    4.1 水文变化
        4.1.1 流量变化
        4.1.2 流速变化
    4.2 污染负荷分配方法
        4.2.1 降雨量与污染负荷响应关系
        4.2.2 参数验证
    4.3 污染负荷分布及水质预测
        4.3.1 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3.2 出口断面水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核心区突发污染情景下水环境应急措施
    5.1 突发水污染事故模拟
        5.1.1 水质模型及参数验证
        5.1.2 污染物浓度分布
    5.2 水环境保障决策
        5.2.1 应急水资源调度
        5.2.2 活性炭吸附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水质水量相关法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江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 ——以洋县断面以上流域[D]. 韩蕊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D]. 郝改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丹江鹦鹉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D]. 宋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方案研究 ——以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为例[D]. 李舒.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漓江流域上游水环境评价和污染源解析[D]. 张振宇.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6]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与控制研究进展[J]. 李家科,彭凯,郝改瑞,李怀恩,李舒. 水资源保护, 2021(01)
  • [7]汉江汉中断面以上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D]. 宋佳宝.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南方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与分析 ——以太平江流域为例[D]. 刘燕.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9]呼伦湖水环境状况时空演化及其成因分析[D]. 郭子扬.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冬奥会核心区水环境分析及安全保障决策研究[D]. 张冉.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水质水量相关法在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