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误诊病例分析

多发性硬化误诊病例分析

一、多发性硬化的误诊病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臧之敏[1](2021)在《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诊断延迟时间及依从性相关因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住院患者诊断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及确诊后依从性相关因素,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及缩短诊断延迟时间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同时为依从性差的特定人群提供更好的管理措施。方法:收集符合2018版Mc Donld MS诊断标准的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患者,并筛选出确诊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诊断延迟的病例39例,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和电话访问等形式获得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临床诊断(包括分型)、首次出现症状类型、首次出现症状的时间及明确诊断时间、确诊前有无其他医学诊断等。整理数据并进行二次数据审查、伦理审批及去隐私化。通过统计学软件统计并分析影响诊断延迟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而对39名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针对治疗方案依从性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将依从性分为两个亚组,其中采纳专业医师治疗方案的患者归类为依从性良好,途中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的患者归类为依从性较差,探讨影响患者依从性相关因素。结果: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住院且诊断延迟患者39例,男女之比为1:1.6,首次出现症状的平均年龄为32.7±11.5岁,中位年龄为34岁,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34.9±11.6岁,中位年龄为38岁,平均诊断延迟时间为21.8±31.1个月,诊断延迟中位数为9个月。2.经单因素分析年龄、临床类型、首次出现运动症状、误诊与MS患者诊断延迟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首次出现运动症状与误诊是诊断延迟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OR=6.999、0.024、0.091)。3.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患者依从性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64、0.159)。4.年龄>40岁的患者其诊断延迟时间长,依从性差。结论: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住院且诊断延迟患者39例,男女之比为1:1.6,首次出现症状的平均年龄为32.7±11.5岁,中位年龄为34岁,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34.9±11.6岁,中位年龄为38岁,平均诊断延迟时间为21.8±31.1个月,诊断延迟中位数为9个月。2.年龄、首次出现运动症状与误诊是诊断延迟时间的独立预测因子。提示神经内科专家针对疑似患者应重点关注以上几个方面以缩短诊断延迟时间。3.年龄、受教育程度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应着重的对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及治疗指导。4.年龄>40岁的患者其诊断延迟时间长,依从性差。年龄应是整个MS患者病程中需要被关注的重中之重。

吴锐彬[2](2020)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AQP4、MOG抗体阳性患者视神经损害影像学以及电生理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抗原抗体介导的、具有复发性的炎症性脱髓鞘疾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和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抗体是NMO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研究尚未发现2者的共存现象。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两类患者进行影像学和电生理对比分析,为AQP4和MOG抗体阳性的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14年7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NMOSD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通过抗体检测对患者进行分组,共三组分别为AQP4抗体阳性组、MOG抗体阳性组和双阴性组;3.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分析三组患者在12钟位的NRFL厚度,用于研究视网膜损伤特点;4.功能障碍状况量表分析患者的功能系统病变程度;5.核磁共振以及视觉诱发电位检测三组患者的电生理特点。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NMOSD患者100例,用于研究分析;2.依据抗体检测标准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AQP4抗体阳性组(72人)、MOG抗体阳性组(19人)以及双阴性组(9人);3.三组患者的NRFL厚度,在不同的点位,抗体阳性组角膜厚度均低于双阴性组,且AQP4抗体阳性组患者的视网膜厚度低于MOG抗体阳性患者组;4.MRI结果无法区分AQP4抗体阳性组、MOG抗体阳性组以及双阴性组。MOG抗体阳性组VEP单侧视神经损害以及VEP潜伏期延长较高,与AQP4抗体阳性组患者具有明显的区别。结论1.AQP4抗体阳性组患者与MOG抗体阳性组患者在一般临床特征上无显着差异;2.视网膜结构与NMOSD患者的AQP4抗体和MOG抗体的产生相关,抗体的产生导致视网膜结构受损,厚度变薄,APQ4抗体阳性组患者的视网膜受损度要强于MOG抗体阳性组;3.MOG抗体阳性组VEP单侧视神经损害以及VEP潜伏期延长较高,此明显区别于AQP4抗体组,可以作为NMOSD患者产2种抗体的鉴定与区别手段。

米娜瓦尔·依米提[3](2020)在《磁共振中央静脉征在区分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诊断通常比较困难。及时、正确的诊断对疾病的早期治疗和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磁共振在多发性硬化诊断方面仍占重要的位置。最近的研究表明,脑白质病灶中中央静脉征(Central vein sign,CVS)的存在有助于区分多发性硬化和与其类似的炎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研究将回顾性分析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头颅磁共振T2*加权像脑白质病灶中的中央静脉征,为临床区分这两种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多发性硬化患者21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头颅磁共振T2*加权成像中的脑白质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中,中央静脉征被定义为位于白质病灶中心的点状或细线状低信号影、部分或全部穿过病灶中心。结果:在多发性硬化患者头颅磁共振总200个脑白质病灶中有122个病灶提示有中央静脉征(61%),相比之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头颅磁共振总100个脑白质病灶中12个病灶内可发现有中央静脉征(12%)。在多发性硬化患者脑白质病灶中出现中央静脉征的平均比例明显高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59.39%vs 14.11%,P<0.001),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使用1.5T头颅磁共振T2*加权成像来识别中央静脉征在区分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方面可能有意义。

胡松,李文辉,王小平,王丽,李庭毅[4](2019)在《多发性硬化误诊剖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特征,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剖析。方法分析本院近期收治的一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本文所报道的病例以急性发作的单侧下肢乏力起病。起初以卒中二级预防、营养神经治疗无明显好转,后追溯患者既往发作史并完善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多发性硬化,予以激素冲击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MS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往往症状较重,若对此病特点不熟悉,则容易误诊。仔细询问病史,追溯患者影像学检查,以了解病灶的时间多发性及空间多发性,才能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本病的误诊。

刘彦荣,刘义,刘金岭[5](2015)在《多发性硬化MRI误诊分析(附3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分析多发性硬化MRI影像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材料与方法:分析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多发性硬化MRI影像表现多样,病理分型4期(急性期、慢性活动期、慢性非活动期及"阴影"斑块)各期有不同的MRI影像表现特点,多发性硬化MRI表现多数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急性期多有明显强化,慢性期病灶可为斑片状及环状强化。结论:多发性硬化的误诊多发生于急性期,MRI增强扫描对于多发性硬化鉴别病灶的分期有重要意义。

彭秋菊,金涌,高想杰,周露玲,曾立,杨琴[6](2015)在《脊髓血管畸形22例误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脊髓血管畸形(SVM)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SV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SVM病例曾误诊为脊髓炎9例,脊髓脱髓鞘疾病或多发性硬化7例,脊柱退行性疾病6例,自发性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脊髓占位性病变1例,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1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1例,周围神经病1,肌病1例。结论对SVM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多样性和SVM影像学特征认识不足,病史不详细、体格检查不仔细,临床诊疗思路狭窄是SVM误诊的主要原因。

胡梅,常丽英[7](2014)在《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MS的临床资料。结果 MS的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63.0%)、感觉障碍(56.3%)及视觉损害(37.8%)为多见,其次是走路不稳(23.5%)、大小便障碍(18.4%)及精神异常(12.6%)等。MS患者首次发病后容易误诊为其他的疾病,其中以病毒性脑炎(12.6%)和脑梗死(16.8%)多见,癫痫(3.3%)及精神疾病(6.7%)也不少。结论多发性硬化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充分认识MS临床特殊性,结合多项辅助检查以提高多发性硬化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王乐平,张峰,祝建洪[8](2014)在《误诊为传统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所致脑卒中的17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误诊为传统性脑血管疾病所致的脑卒中有呈上升的趋势。本研究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9月2012年3月资料完整并跟踪调查了1年及以上的这类病例共17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教训,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水平。其中5例误诊为多发性脑梗死,实为神经梅毒、多发性硬化、低血糖性偏瘫;9例误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实为肺癌脑转移、脑静脉血栓;3例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实为成人烟雾病。因此可知,肿瘤、血管炎、中枢脱髓鞘疾病、脑静脉疾病、脑血管畸形和低血糖是近年来我院6种易误诊的脑卒中,值得临床重视。

李静[9](2014)在《临床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误诊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56例临床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病例中低血糖26例,低血钠8例,脊椎脊髓病变5例,脑肿瘤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周期性瘫痪、痛性眼肌麻痹、面神经炎各2例,脑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肝性脑病各1例。结论误诊原因多以常见疾病为主,只要谨慎对待、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及完善相关必要的检查,不难做作出正确诊断。

查达珍,郑志雄,郑建明[10](2013)在《眩晕临床误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眩晕误诊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总结减少误诊的措施,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235例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选出误诊病例并进行分析,内容包括误诊及确诊情况、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耳科学及电生理检查、脑脊液检查、误诊医院和科室。结果本组误诊93例,误诊率为39.6%,误诊病例依次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9例,梅尼埃病13例,颈椎病11例,脑梗死8例,后循环缺血8例,颅脑外伤综合征4例,前庭神经元炎4例,偏头痛眩晕3例,癔症3例;经诊断标准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53例、梅尼埃病10例、前庭神经元炎7例、迟发性膜迷路积水5例、小脑梗死4例、脑干梗死3例、偏头痛眩晕3例、多发性硬化2例、听神经瘤2例、突发性聋2例、药物性眩晕1例、迷路震荡1例。结论眩晕误诊原因复杂多样,误诊率高,通过提高临床医师对眩晕症状及相关疾病的认识,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结合适当的耳科学及影像学检查,可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率。

二、多发性硬化的误诊病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发性硬化的误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诊断延迟时间及依从性相关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响多发性硬化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AQP4、MOG抗体阳性患者视神经损害影像学以及电生理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一览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立项依据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年龄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3.2 三组患者首发临床症状对比
    3.3 三组光学断层扫描下视网膜损伤特点
    3.4 三组患者MRI表现分析
    3.5 三组患者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对比
第四章 讨论
    4.1 NMOSD患者的临床信息
    4.2 三组NMOSD患者的视网膜损伤特点分析
    4.3 三组NMOSD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
    参考文献
致谢

(3)磁共振中央静脉征在区分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材料
        1.1 伦理批准研究方案
        1.2 研究对象
        1.3 使用仪器
    2.内容及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4)多发性硬化误诊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2.1 发病概况
    2.2 临床表现
    2.3 诊断及诊断标准
    2.4 治疗及预后
    2.5 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

(5)多发性硬化MRI误诊分析(附3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分析
2 讨论

(6)脊髓血管畸形22例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结果
3讨论
    3. 1对SVM起病形式的多样性认识不足。
    3. 2对SVM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认识不足,病史不详细、体征不准确,临床思维狭窄
    3. 3对SVM的影像学特征不熟悉

(7)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首发症状
    1.3 MS患者首发症状与首次发病年龄的关系
    1.4 首次发病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情况
    1.5 辅助检查
        1.5.1 脑脊液检查
        1.5.2 神经电生理
        1.5.3 影像学
2 讨论

(8)误诊为传统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所致脑卒中的1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 临床病例资料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3.1 肺癌脑转移
    3.2 低血糖性偏瘫
    3.3 脑静脉血栓
    3.4 成人烟雾病
    3.5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
    3.6 神经梅毒
4 误诊分析

(9)临床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多发性硬化的误诊病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诊断延迟时间及依从性相关因素探讨[D]. 臧之敏.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AQP4、MOG抗体阳性患者视神经损害影像学以及电生理特点分析[D]. 吴锐彬. 汕头大学, 2020(02)
  • [3]磁共振中央静脉征在区分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作用[D]. 米娜瓦尔·依米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多发性硬化误诊剖析[J]. 胡松,李文辉,王小平,王丽,李庭毅. 当代医学, 2019(21)
  • [5]多发性硬化MRI误诊分析(附3例报告)[J]. 刘彦荣,刘义,刘金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02)
  • [6]脊髓血管畸形22例误诊分析[J]. 彭秋菊,金涌,高想杰,周露玲,曾立,杨琴.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02)
  • [7]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J]. 胡梅,常丽英. 安徽医学, 2014(05)
  • [8]误诊为传统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所致脑卒中的17例临床分析[J]. 王乐平,张峰,祝建洪. 中国医药导报, 2014(10)
  • [9]临床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分析[J]. 李静. 基层医学论坛, 2014(02)
  • [10]眩晕临床误诊分析[J]. 查达珍,郑志雄,郑建明. 中国全科医学, 2013(15)

标签:;  ;  ;  ;  ;  

多发性硬化误诊病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