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

食用菌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

一、食用真菌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紫薇[1](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我国果蔬采后科研与技术的进展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后实现了果蔬产品从初级原料到高档商品的转变。作为连接生产和销售的中间环节,采后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影响到果蔬的质量安全,是实现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我国从“园艺大国”顺利迈进“园艺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加强弥补的产业短板。结合当前我国果蔬采后生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迫切的技术需求调研,全面梳理果蔬采后领域近40年基础科学研究的进展,旨在为我国果蔬产业面向新时代的科研布局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1-2020年水果和蔬菜采后领域文献,使用战略咨询智能支持系统1.0版对年度的文献发表数量、各国发文情况以及发表论文的期刊进行定量分析;使用Cite Space 5.7.R2软件进行学科领域共现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和特征词共现分析,全面梳理水果和蔬菜采后领域科技论文的发展态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设立园艺采后生产岗位的七种水果产业(柑橘、梨、荔枝龙眼、苹果、葡萄、桃和香蕉)、三类蔬菜产业(大宗蔬菜、马铃薯和食用菌)和两类粮食产业(木薯和甘薯)对采后生产中的产业问题和需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1)水果采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1-2020年40年间收录水果采后领域文献共18,472篇,年发文量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近5年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巴西、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其他四国近5年发文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发文量呈持续增加趋势,到2020年,发文量为第二名美国的近3.2倍。近5年来,水果采后领域文章主要发表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Scientia Horticulturae,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和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这5份期刊上,发文量占据了近5年总发文量的23%。当前水果采后基础研究呈现出跨学科整合的趋势,以农学、园艺学、植物科学和食品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知识基础,逐渐引入如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高分子科学等其他领域学科知识,水果采后正在成为一门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研究内容极为丰富的学科领域。早在1981-2000年间,水果采后领域的研究框架已形成。基础研究涉及果实采后生理变化的研究、果实采后生理失调的机理研究及其防控、果实采后病害的机理研究及其防控和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无损检测,果实抗性诱导,以拮抗菌和植物激素为代表的生物防控,可食性涂膜,以及通过环境条件调控维持果实采后品质的物理处理方法。(2)蔬菜采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1-2020年40年间收录蔬菜采后领域文献共3,877篇,年发文量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近5年发文量排名前6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和印度,除中国的发文量在近5年有较大变化外,从不足40篇到超过100篇,其余五个国家近5年的科技论文数量增幅不大,美国年发文量维持在40篇左右,其余四个国家发文量在20篇左右波动。近10年,蔬菜采后领域文章主要发表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 Chemistry和Scientia Horticulturae这5份期刊上,其中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的发文量占比达到近10%,远高于其他期刊。同水果采后领域类似,蔬菜采后领域的基础研究也呈现出跨学科整合的趋势,基础研究围绕着蔬菜采后生理、品质提升和货架期延长的采后处理方法的探索在展开。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抗氧化物质、食源性病原菌、精油、可食性涂膜和短波紫外线。(3)水果和蔬菜采后文献计量分析共性结果。近年来水果和蔬菜采后领域的研究热点从传统的采后生理学转向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研究,侧重对果蔬采后品质变化的机理解析。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和企业运营成本问题的关注,则促使采后基础研究朝着绿色化、机械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深入。(4)我国主要水果和蔬菜作物采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产业的问题和需求都极为相似,包括产品保鲜和冷藏冷链技术不成熟、冷链运输运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土地和资金不足、贮藏智能化管理系统与装备依赖进口、精深加工水平较低以及环保治理压力大。【结论】(1)对比文献计量和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我国果蔬采后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四点:第一,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产业需要时间;第二,学科交叉融合程度需进一步发展,除了不同专业间的合作外,研究人员本身也需要熟练掌握多学科知识;第三,研究范式有待变革,基础研究应从单一环节研究视角发展为全产业链研究视角,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定量预测和人工智能;第四,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研究缺乏系统性,导致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间的研究成果彼此存在冗余、衔接性差的情况,致使基础研究成果的集成和产业化应用难以实现。(2)未来果蔬采后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第一,前沿生命科学技术与传统技术相融合,全面系统解析果蔬采后生命活动规律及调控机制;第二,工程技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占比进一步提高,实现果蔬采后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管理;第三,系统研究适应特定环境条件和作物品种的采后处理方式,基础研究逐渐成体系并与产业需求配套;第四,大力研发绿色高效的冷链储运技术和采后处理技术,实现全程冷链并形成采后处理标准规范。

郭如意[2](2021)在《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20年玉米产量已达2.6亿吨。随着玉米产量的增加,玉米深加工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产品有玉米淀粉、淀粉糖、柠檬酸和燃料乙醇等。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物玉米皮、玉米浸泡水和生产柠檬酸的副产物黑曲霉菌渣和石膏,目前大多被廉价出售或随处堆放处理,没有充分利用其价值,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本研究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作为饲料原料生产绿色、营养且经济的生物饲料对饲料行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筛选可以降解呕吐毒素的菌种,为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去除提供技术支撑。首先,采用滤纸片法考察9株益生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互作关系,平板上主要有三种现象:(1)滤纸片周围有明显的透明圈,说明菌种间有拮抗作用;(2)滤纸片周围有菌体生长,说明滤纸片上菌种占生长优势;(3)滤纸片周围既没有透明圈也没有菌体生长,说明菌种间无拮抗作用。根据菌种间的抑制程度最终选取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5株益生菌作为发酵菌种。考察了种子培养基中玉米浆浓度对菌体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p H为6.5的条件下,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5 g/L玉米浆;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添加15 g/L玉米浆。考察种子培养基中菌体浓度和活菌数变化规律,并绘制了各发酵菌株生长曲线和OD600与活菌数的关系曲线,确定种子培养时间为18 h。其次,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活菌数、粗蛋白含量和p H为指标,考察了装料量、初始p H、含水量、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优化得出固态培养的工艺条件为:装料量70%、初始p H 5.8、含水量55%、接种量12%。在该条件下,发酵后色泽均一、质地松散;总活菌数为9.6×109cfu/g;粗蛋白含量达21.2%,比发酵前增长了14.3%;p H为4.8;电镜照片显示发酵后的玉米皮表面结构有一定破坏,变得粗糙多孔。最后,从霉菌污染的玉米、含有呕吐毒素的玉米浆浓缩液和老酸浸泡液中共分离出28株呕吐毒素降解菌,考察了呕吐毒素降解菌在LB培养基(p H 7.0)和玉米浆(p H 4.0)中对呕吐毒素的降解能力。在呕吐毒素浓度为2 ppm的LB培养基中,A2对呕吐毒素降解率最高,为37.75%;在呕吐毒素浓度为5 ppm的玉米浆培养基中,3#2代菌对呕吐毒素降解率最高,为25.25%。

沈皓明[3](2021)在《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以姜堰区桥头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香菇(Lentinusedodes)营养丰富、口感适宜,药食同源,营养价值极高,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的特点,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作物;属木腐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以及少量矿物盐类和维生素,大多数树木均可用于种植香菇。我国香菇栽培约有千年历史,自古以来是闽浙山区的特产,山区优良的气候环境和大量的菇木资源为香菇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姜堰区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河网区,菇木资源短缺,市场上的香菇主要来自福建、浙江等地区,价格高,供需矛盾突出。1995年,姜堰区引进、吸收转化闽浙山区香菇栽培经验,成功利用本地资源丰富的胡桑枝条栽培香菇,在此基础上,持续选育香菇新品种、完善栽培技术、建设成品深加工生产线、主动提升管理水平,以点带面,助推泰州市形成了特色食用菌产业。2018年,泰州市菇业总产量达25880吨,其中姜堰区菇业产量达3350吨,产值达4856万元,鲜香菇1930吨、干香菇1420吨。桥头镇是姜堰区菇业主产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香菇种植面积达1300亩,建立有千亩香菇产业园,以及江苏省最大的香菇生产与交易基地。探究桥头镇香菇产业发展模式,对提升区域性香菇生产水平、加快高效农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农民纯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季节和生产场所,香菇栽培细分为层架栽培模式、林下栽培模式、覆土栽培模式、半覆土栽培模式等,栽培技术经历了砍花法栽培、段木栽培和木屑栽培3个阶段。香菇栽培需要选择优质菌种,配置培养基料时注意碳氢比,灭菌要及时、充分。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需要温差刺激才能结实,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风顺畅,无杂菌感染和鼠害、虫害。香菇采摘后及时出售,干制时合理控制好烘干温度和时间。姜堰区桥头镇香菇产业发展呈现园区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特点,园区内龙头企业为菇农统一购置菌种和原料,统一市场销售,订单生产面积达1100亩,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菌棒制作流水线及冷藏保鲜库,可实现年制作菌棒800万袋。创立了“苏福”品牌,主持修订了泰州市无公害香菇标准化生产规程,每年培训菇农1500人次。改善了菇农年龄结构,45周岁及以下青壮年占比达30%,经济效益明显,种植香菇亩均纯收益23950元,远超传统稻麦种植收益1155元,科技含量增强,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和周年栽培技术分别获得省、市农业推广奖项,获得各项专利、认证20多项。桥头香菇在取得上述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产业粗放程度高、产品价值链条短、营销方式不完善、服务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香菇生产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小,无延伸产业链,销售渠道较为传统,易造成产品滞压,市场竞争力不强,基层从事香菇专业人才断档等,影响了桥头香菇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桥头镇香菇产业优化发展策略为:优化提升香菇生产技术,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反季节香菇栽培比例,推广香菇—芋头轮作的栽培模式,拓展香菇精深加工业务,提高香菇干制储藏技术,实现废弃菌棒的综合利用,强化行政服务保障工作,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等。

郑婷婷[4](2020)在《玉米胚品质及其真菌毒素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玉米胚是玉米深加工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膳食纤维及其他营养成分,是生产食用玉米油和饲用玉米粕的原料,但玉米胚极易感染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s 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呕吐毒素(Daoxynivaleno,DON)等真菌毒素,对玉米胚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和饲用安全造成隐患。为提升玉米胚的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促进玉米胚和玉米油加工业向高值化方向发展,研究提胚方法、储存条件对玉米胚品质的影响以及玉米胚中真菌毒素消减和脱除方法非常必要。1.不同提胚工艺和不同来源玉米胚的综合品质比较。从不同玉米深加工企业采集不同提胚工艺生产的玉米胚样品,同时在实验室以优质玉米为原料采用不同工艺提取玉米胚,对玉米胚的主要组分含量、真菌毒素含量、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其中油脂品质进行检测分析,对比研究不同来源和不同方法提取玉米胚的品质。结果显示:从玉米淀粉厂所采集玉米胚的纯胚率(60.29%~88.92%)高于从玉米酒精厂所采集玉米胚(42.29%~57.25%),通过风选和筛分可将玉米胚的纯胚率提高至84.11%~97.85%。半干法玉米胚水分含量(9.09%~14.48%)高于湿法玉米胚(3.51%~5.51%),粗脂肪含量(23.63%-26.94%)明显低于湿法玉米胚(53.42%-54.77%),粗蛋白含量(13.75%-18.46%)高于湿法玉米胚(10.10%-12.35%),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湿法玉米胚。不同玉米胚毛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甾醇含量无明显差别,但干法玉米胚毛油中维生素E含量更高。半干法玉米胚中挥发性风味成分(38~46种)明显多于湿法玉米胚(11~36种),感官呈青草味和甜香味,色泽浅,湿法玉米胚有哈喇味和刺激味,色泽偏黄且较为暗淡,但湿法玉米胚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更低。以优质玉米为原料采用半干法提取的玉米胚适合做为食用玉米胚产品的开发。2.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胚综合品质影响的研究。以半干法玉米胚为原料,调节水分至9%的安全水分,设定不同温度(25℃、45℃)、不同相对湿度(45%、75%)、真空或非真空条件进行玉米胚储存试验,在56天储存期间定期取样检测玉米胚主要组分含量和AFB1、ZEN、DON含量等,对比研究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胚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5℃、75%相对湿度的储存条件下,玉米胚品质变化最为明显,经56天储存,玉米胚中粗脂肪含量从26.94%下降至23.51%,酸价从8.39 mg/g上升至58.88mg/g,过氧化值从1.17 mmol/kg上升至2.15 mmol/kg,AFB1和DON含量分别从初始的12.45、396.14μg/kg上升至17.33、541.32μg/kg,ZEN从初始的127.21μg/kg降低至82.06μg/kg,感官可见玉米胚样品有明显霉变。相同温度条件(25℃),随相对湿度升高(45%、75%),3种真菌毒素含量升幅均增大,经56天储存,AFB1、ZEN、DON含量分别为14.25、64.05、428.48μg/kg(45%相对湿度)及17.33、82.06、541.32μg/kg(75%相对湿度);相同湿度条件(45%),随温度升高(25℃、40℃),AFB1、ZEN、DON含量升幅增大,但与高湿度(75%相对湿度)条件相比,总体升幅较小。25℃、45%相对湿度条件下,真空和非真空储存条件对3种真菌毒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不大。3.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消除效果的对比研究。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消除可以同时兼顾玉米油和玉米粕安全品质的提升,为此试验采用挤压膨化法、微波法、湿热蒸胚法、淡碱蒸胚法、臭氧水调质法和臭氧熏蒸法等6种方法对玉米胚进行真菌毒素消除处理和效果对比,以期筛选出更有效的脱毒方法并随后对其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挤压膨化法、微波处理法对ZEN的最高消除率分别为36.01%和36.86%,对AFB1和DON的消除效果有限;湿润蒸胚法对3种真菌毒素的消除基本没有效果(消除率最高仅为2.63%);而淡碱蒸胚法对3种真菌毒素均有较高消除率,分别达到52.21%、33.76%、61.12%;臭氧水调质法对AFB1、ZEN、DON最高消除率分别为29.28%、75.56%、91.91%,但处理时间12 h,处理后样品的风味较差;臭氧熏蒸法对AFB1、ZEN、DON消除率可分别达69.49%、70.21%、75.50%。对比分析,淡碱蒸胚法和臭氧熏蒸法可明显降低玉米胚中AFB1、ZEN、DON含量,且方法较为简单、处理时间短,对玉米胚的感官品质影响较小,可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其脱毒效果。4.淡碱蒸胚法消除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条件优化研究。利用湿热和碱性条件对真菌毒素的破坏作用,以不同浓度的Na OH溶液调节玉米胚水分达到14%的适宜蒸胚水分,用115℃过热蒸汽蒸胚30 min,对蒸胚前后玉米胚及所制取玉米毛油中AFB1、ZEN、DON含量进行检测,研究淡碱蒸胚条件(主要为碱液浓度)对真菌毒素消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液质量分数为5.29%时,淡碱蒸胚对ZEN和DON的降解消除效果最好,ZEN含量从697.41μg/kg降至246.25μg/kg(消除率64.69%),DON含量由2417.07μg/kg降至1520.63μg/kg(消除率66.78%),所制取玉米毛油中ZEN含量从150.76μg/kg减少至140.02μg/kg,DON含量从150.76μg/kg降低至108.47μg/kg;碱液质量分数为6.55%时,淡碱蒸胚对AFB1的降解消除效果最好,AFB1含量从7.91μg/kg降至0.77μg/kg(消除率90.30%),所制取玉米毛油中AFB1含量从2.1076μg/kg减少至0.513μg/kg。随碱液质量分数的增大,淡碱蒸胚所得玉米胚及其毛油的色泽有所加深,毛油酸价和过氧化值明显降低。采用淡碱蒸胚不仅能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进行有效消除,大幅降低玉米胚及其毛油中真菌毒素含量,同时也能降低玉米粕中真菌毒素含量,实现玉米油食用安全和玉米粕饲用安全的同步提升。5.臭氧熏蒸法消除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条件优化研究。固定臭氧浓度为150 mg/L,探究玉米胚水分含量和臭氧熏蒸时间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消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胚水分含量为20%、熏蒸时间为80 min时,AFB1有最优消除效果,消除率为72.27%;玉米胚水分含量为10%、熏蒸时间50 min时,ZEN消除率达68.88%;玉米胚水分含量为15%、熏蒸60 min时,DON消除率可达82.86%。适当提高玉米胚水分含量(20%范围内)对提升3种真菌毒素的消除效果有利。3种真菌毒素的消除率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熏蒸时间达60 min时,3种真菌毒素均可获得较好的消除效果。综合3种真菌毒素的消除效果,采用玉米胚水分含量15%、熏蒸时间60 min的优化条件,AFB1、ZEN、DON的消除率分别达到66.61%、69.44%、90.96%。随玉米胚水分含量增加和臭氧熏蒸时间延长,玉米胚毛油的色泽变浅,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但总体升幅不大。

邱首哲[5](2020)在《以丹参等药渣为原料的产酶抗性菌株筛选及资源化利用》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文献研究以丹参药材为例,概述根及根茎类药材在药材深加工过程中的利用现状。经深加工提取的丹参酮、丹酚酸类有效成分常作临床制剂应用。产业化过程废弃的丹参药渣分为目的成分提取利用和营养成分直接利用两方面。以根及根茎类废弃物为主的中药渣,多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利用,或转化中药渣中成分生产新能源。同时对药渣中纤维素组成和相关纤维素酶应用进行简述。第二章耐受丹参药渣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产纤维素酶能力评价为实现中药渣生物转化高价值利用,本研究选取丹参、苦参、甘草等中药渣作研究对象,生产高附加值纤维素酶。研究采用生物学方法,利用丹参药渣中抑菌组分丹参酮筛选耐受药渣菌株,得到一株真菌,扩展青霉SZ13。经产酶工艺优化得到最佳发酵环境参数,并确认SZ13产酶高峰期。对SZ13降解不同类型药渣产酶能力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其生物降解各类型药渣产酶酶活高,稳定性强。第三章混菌发酵产酶的方法学研究与应用实践为提高中药渣中纤维素资源的利用率,本研究采取复配菌株的方式优化产酶方法。研究将中药渣按抑菌成分有无划分为抑菌药渣和一般药渣,分别提供耐受菌株复配和复合酶法共2种混菌发酵思路,并进行方法学的考察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两混菌发酵方法的菌株复配方式和最佳发酵环境参数一致。将两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药渣产酶,发现复配的各菌株环境适应性强,协同生长产酶效果好。第四章纤维素酶在黄苗茎叶发酵糖化中的应用与酶学特性探讨为减弱药渣中各组分溶出的物理屏障,本研究利用纤维素酶降解黄芪茎叶进行糖化研究,同时对酶学性质进行探讨。研究分别采用纤维素酶酶解和菌株发酵降解共2种方式,在各自最优环境参数中糖化黄芪茎叶。发现两方法均可有效提高茎叶中总糖含量,增加茎叶的营养价值。为合理高效利用纤维素酶,对SZ13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确定了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pH范围区间。并对纤维素酶的环境稳定性进行考察,明确了该酶适合短途运输、中期储藏等优势。利用菌株发酵中药渣产高附加值产品纤维素酶,同时提高其他组分溶出率,对中药渣资源化与产业化利用具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彭红梅[6](2019)在《哈斯油梨的后熟品质评价及其果浆加工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油梨富含各类营养物质,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中国已成为世界油梨消费大国,2017年进口量高达3.21万t。但油梨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常温条件下储藏期短,果实品质变化难以把控,易造成油梨腐烂变质,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同时目前国内鲜有关于油梨常温储藏品质及加工特性的研究,极大限制了中国油梨产业的发展。因而,探究油梨常温储藏生理变化特征,掌握油梨常温储藏(后熟)品质变化及加工特性,探寻高效、安全的油梨生产加工是推动油梨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研究了常温储藏条件下油梨生理特性、感官特性及制浆特性的变化情况,利用感官品质指标建立储藏预测模型;同时探究了水分添加和超高压处理技术对果浆流变学特性、营养品质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常温(25℃)条件下,油梨储藏的呼吸跃变点出现的储藏的第3 d,呼吸跃变点与色泽、硬度、感官品质等的变化密切相关,随储藏时间的延长(>3 d),果肉与果皮、果核能完全脱离,硬度下降至最佳可食硬度值(4.46.7 N)、果皮颜色从绿色变化至黑色,果肉青草味消失,坚果味、黄油味凸显,制取的果浆均匀性、稳定性增强。在色差a*<4时,通过色差a*值的logistic方程能准确预测油梨的储藏时间。(2)果浆制备过程中水分的添加能有效改善油梨果浆的制浆状况及果浆的流变学特性。油梨果浆具有假塑性流体行为,在剪切速率1 s-1到100 s-1,果浆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少;果浆粘度随水分添加的变化呈现随稀释比例增加而减少,水分的添加能降低果浆起始表观粘度;果浆中的干物质含量、pH值、总酚含量、DPPH清除能力均随稀释比例的增加而降低。(3)超高压处理能对果浆中的微生物进行灭活,受限于果浆的pH值(接近于中性),只有当压力达到500MPa时,此时超高压处理的果浆才能满足菌落总数<100CFU/mL的要求(GB 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超高压处理不影响果浆的色泽、流变学特性和感官品质;果浆中的总酚含量、PPO酶活以及DPPH清除能力,随处理压力对细胞膜结构的破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而果浆的pH值不断下降。综合上述可知,伴随常温储藏过程中一系列的生理生化作用,油梨从采摘成熟度逐步达到可食用/加工成熟度。储藏3-6 d的油梨可加工制作成油梨果浆,此阶段果肉制取的果浆均匀、细腻且稳定性好。水分的添加能有效减少果肉制浆过程中的阻力,消除果肉的挂壁现象,降低果浆的起始粘度,利于果浆的制取和输送。超高压处理不会影响果浆的色泽、感官品质及流变学特性,压力超过500 MPa时能确保果浆菌落总数<100CFU/mL的要求。

党仪安[7](2019)在《双孢菇抗氧化肽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别名口蘑、圆蘑菇,在分类上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伞菌属。双孢菇不仅味道鲜美,质地柔嫩,而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人类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保健食品。双孢菇蛋白质含量高,鲜重含量高达3.5-4.5%,是普通蔬菜的几倍至几十倍,在食用菌类食物中位居前列,是一种潜在的蛋白质资源,有“植物肉”之美称。还含有17种氨基酸,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近年来,我国双孢蘑菇种植业发展迅猛,产量逐年增加,但是,其深加工技术的开发却严重滞后,产品多就地鲜销和制罐,附加值低,综合利用能力不强。目前国内对双孢菇多肽的研究不多,本课题以双孢菇子实体为原料,研究了双孢菇抗氧化肽提取的最佳工艺,主要结果如下:超声条件的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蛋白提取率随着料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的增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经正交实验优化表明,各因素对双白菇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辅助提取双孢菇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5,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双孢菇蛋白的提取率为27.42%。研究了pH对双孢菇各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影响。双孢菇蛋白溶解性、持水性、吸油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随pH的增大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于双孢菇蛋白等电点附近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2.22%,162.87%,164.5%,24.44%,65.14%,36.56%,63.44%。比较了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以及菠萝蛋白酶对双孢菇蛋白的酶解效果,以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大小为指标,确定了最佳水解酶为碱性蛋白酶。以碱性蛋白酶酶解双孢菇蛋白制备抗氧化肽,酶解条件单因素实验表明,各因素最佳参数分别为:底物浓度2%,加酶量5%,酶解温度50℃,酶解pH 9.5,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各因素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制备双孢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为:底物浓度2.03%,加酶量4.67%,酶解温度50.19℃,pH 9.23,在此条件下酶解2.5 h,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理论值达68.72%。按实际操作情况稍作调整进行验证实验,所得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7.84%,与理论值相差不大。

余洋洋[8](2018)在《金针菇深加工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金针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口感鲜美,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功效,是一种集营养保健功能于一身的食药两用菌,但是金针菇不宜咀嚼、难消化。目前金针主要以鲜售为主,货架期短,且市场上加工产品单一。针对金针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粗纤维,本文用金针菇开发出类似于肉松色泽金黄、形态蓬松的金针菇素肉丝新产品,并通过对其生产工艺的优化获得了品质优良的金针菇素肉丝,克服了传统营养易于流失的难点问题,丰富金针菇产品的多样性、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金针菇菇脚富含蛋白质、多糖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作为畜禽饲料,适口性差,大多被作为废弃物抛弃。本文用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金针菇菇脚发酵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出菇脚发酵饲料,提高金针菇副产物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金针菇素肉丝加工工艺的探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感官评定为标准,确定了金针菇素肉丝的加工工艺的关键技术:金针菇脱水过程中加入15%食品粉E,脱水温度70℃,脱水量为65%。通过白砂糖、食用油、食盐正交实验,确定了金针菇素肉丝调味过程中,调味料的最佳加入量分别为白砂糖6%,食用油8%,食盐6%。(2)金针菇素肉丝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的测定开发出的金针菇素肉丝产品,具有肉松色泽金黄,形态蓬松,口感松软,咸甜可口的特点。测定金针菇素肉丝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含量为26.61%、粗脂肪含量为1.53%、总糖含量为52.48%,表明了金针菇素肉丝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通过对金针菇素肉丝中的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为1.6×104 CFU/g,没有发现霉菌生长,结果显示符合食用标准。(3)金针菇菇脚发酵菌株的选择为改善金针菇菇脚中粗蛋白含量,改善金针菇菇脚口感,用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单菌发酵和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发酵,以蛋白质、粗纤维的含量作为评价标准,选出金针菇菇脚发酵菌株。通过对比,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发酵效果最好:蛋白质的含量提高18.45%,粗纤维含量降低42.86%,感官评分提高54.05%。因此,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混合菌株作为金针菇菇脚发酵菌株。(4)金针菇菇脚发酵饲料显着性因素的筛选及发酵饲料工艺优化为提高金针菇菇脚中粗蛋白含量,改善金针菇菇脚禽畜的适口性,以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株为发酵液,以金针菇菇脚发酵后粗蛋白含量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金针菇菇脚发酵效果的诸多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成功筛选出主效应因子,即发酵时间、接菌量、水分含量。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基础上,根据主效应因子作用大小与方向进行了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了金针菇菇脚发酵最佳条件的集中范围:水分含量15%,接菌量3%,发酵时间8天;根据爬坡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试验,对金针菇菇脚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金针菇菇脚发酵饲料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接菌量3%,水分含量15%,发酵时间9天。(5)金针菇菇脚发酵饲料营养成分测定通过电子鼻对金针菇菇脚发酵前后挥发性气味的比较,结果表明金针菇菇脚发酵后的挥发性气味种类增加。金针菇菇脚发酵后,蛋白质的含量达到21.23%,比发酵前提高了21.43%;粗纤维的含量降到16.72%,比无菌发酵降低26.48%;此外发酵后菇脚感官品质明显改善,感官评分比无菌发酵提高了32.43%。而对自由基DPPH和·OH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没有明显的改变,表明发酵对菇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较小。

王泽生,蔡丹凤,谢宝贵,陈君琛,黄志龙,林衍铨,廖剑华,陈美元[9](2016)在《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食用菌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展望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确立了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并提出学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贺均林,李宁,何丽萍,韦炳前[10](2013)在《肉桂油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综合利用》文中提出本文以肉桂油实际样品的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介绍了肉桂油中的化学成份及相应的含量。介绍了肉桂油直接应用于作生发剂、外用及组成药、强化食品香料、牙膏、香皂、漱口液杀菌剂、口香胶香料、天然杀虫剂及直接加氢制苯丙醛等情况;介绍了肉桂油分离提纯得肉桂醛用作杀菌消毒防腐剂、健胃剂、脂肪分解剂、抗病毒抗肿瘤剂、壮阳剂、外用药剂、食品中的香料、饲料调味剂等;也介绍了肉桂醛经氧化得肉桂酸,再与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异戊醇等各种醇类物质酯化反应得肉桂酸甲酯、乙酯等一系列酯类深加工产品的应用情况,为扩大肉桂油的应用范围及开发深加工产品,提高肉桂油的附加值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二、食用真菌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真菌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我国果蔬采后科研与技术的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前言
    1.1.研究问题的由来
    1.2.文献综述
        1.2.1.农业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果蔬采后领域产业调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文献计量分析对象与方法
        2.1.1.分析对象
        2.1.2.数据获取
        2.1.3.分析工具
        2.1.4.分析方法
    2.2.产业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全球水果采后领域基础研究态势分析
        3.1.1.1981-2020年发文量分析
        3.1.2.1981-2020年不同国家发文量分析
        3.1.3.1981-2020年期刊分析
        3.1.4.1981-2020年学科共现分析
        3.1.5.1981-2020年文献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
    3.2.全球蔬菜采后领域基础研究态势分析
        3.2.1.1981-2020年发文量分析
        3.2.2.1981-2020年不同国家发文量分析
        3.2.3.1981-2020年期刊分析
        3.2.4.1981-2020年学科共现分析
        3.2.5.1981-2020年文献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
    3.3.我国主要水果作物采后问卷调查结果
    3.4.我国主要蔬菜作物采后问卷调查结果
4.讨论
    4.1.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基础研究的异同
        4.1.1.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基础研究的相同点
        4.1.2.水果采后和蔬菜采后基础研究的不同点
    4.2.果蔬采后研究的历史变迁
    4.3.我国果蔬产业采后生产发展需求
    4.4.果蔬采后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适应性评价
    4.5.果蔬采后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不相适应的原因分析
5.果蔬采后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我国果蔬采后产业调查问卷
附录B 水果采后产业主要问题和技术需求结果汇总
附录C 蔬菜采后产业主要问题和技术需求结果汇总
致谢

(2)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发酵饲料
        1.1.1 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背景与面临问题
        1.1.2 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历程
        1.1.3 微生物发酵饲料特点
        1.1.4 微生物发酵饲料常用的益生菌
    1.2 固态发酵技术
        1.2.1 固态发酵技术
        1.2.2 影响固态发酵的因素
        1.2.3 固态发酵反应器
    1.3 玉米深加工副产物概述
        1.3.1 玉米皮
        1.3.2 玉米浆
        1.3.3 石膏
        1.3.4 黑曲霉菌渣
    1.4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
        1.4.1 呕吐毒素
        1.4.2 玉米赤霉烯酮
        1.4.3 黄曲霉毒素
        1.4.4 伏马毒素
        1.4.5 赭曲霉毒素
    1.5 呕吐毒素污染情况及其去除方法
        1.5.1 呕吐毒素污染情况
        1.5.2 饲料中呕吐毒素去除方法
    1.6 呕吐毒素检测方法
        1.6.1 酶联免疫法(ELISA)
        1.6.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6.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1.6.4 薄层色谱法(TLC)
    1.7 课题研究思路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与目的
2 多种益生菌混合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培养基
        2.2.3 实验试剂
        2.2.4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方法
        2.3.2 发酵菌种互作关系
        2.3.3 不同玉米浆浓度对发酵菌种生长影响
        2.3.4 同属发酵菌种混合种子培养
        2.3.5 发酵菌种生长曲线及OD_(600)-活菌数拟合曲线绘制
        2.3.6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混合固态培养菌种的确定
        2.4.2 不同玉米浆浓度对发酵菌种生长影响
        2.4.3 发酵菌种混合培养
        2.4.4 发酵菌种生长曲线及OD_(600)-活菌数拟合曲线绘制
        2.4.5 多菌混合培养平板计数方法确定
        2.4.6 多菌混合固态培养可行性探索
        2.4.7 单菌及多菌固态培养过程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益生菌发酵玉米皮生产饲料的发酵工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培养基
        3.2.3 实验试剂
        3.2.4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方法
        3.3.2 玉米皮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单因素实验
        3.3.3 正交实验设计
        3.3.4 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容器及密封方式对发酵的影响
        3.4.2 装料量对发酵的影响
        3.4.3 初始pH对发酵的影响
        3.4.4 含水量对发酵的影响
        3.4.5 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3.4.6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4.7 单菌与混菌固态培养的比较
        3.4.8 确定固态培养时间
        3.4.9 混菌固态培养有机酸及乙醇含量
        3.4.10 扫描电镜分析
        3.4.11 混菌固态培养放大实验
        3.4.12 不同试剂调节pH对发酵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DON降解菌的筛选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样品与试剂
        4.2.2 实验菌种
        4.2.3 培养基
    4.3 实验方法
        4.3.1 标准溶液配制
        4.3.2 DON降解菌的富集
        4.3.3 DON降解菌的筛选
        4.3.4 DON检测
        4.3.5 菌株对DON的降解能力
    4.4 结果与讨论
        4.4.1 DON降解菌的筛选
        4.4.2 DON降解菌的降解能力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以姜堰区桥头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香菇的营养价值
    1.3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
    1.4 我国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1.5 典型省份香菇产业特征
        1.5.1 浙江省香菇产业
        1.5.2 甘肃省香菇产业
        1.5.3 河北省香菇产业
        1.5.4 辽宁省香菇产业
        1.5.5 湖北省香菇产业
        1.5.6 其他地区香菇产业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香菇的栽培技术
    2.1 菌种选育与栽培管理
        2.1.1 菌种选育
        2.1.2 栽培基料
        2.1.3 装袋、接种
        2.1.4 发菌管理
        2.1.5 转色管理
        2.1.6 出菇管理
        2.1.7 栽培模式
        2.1.8 栽培环境控制与过程管理
    2.2 香菇保鲜与加工
        2.2.1 保鲜与加工
        2.2.2 干香菇的分级标准
    2.3 栽培技术规程
    2.4 小结
第3章 泰州市农业基本情况
    3.1 泰州市概况
    3.2 泰州市农业发展现状
    3.3 泰州市农村产业发展模式
    3.4 姜堰区桥头镇概况
        3.4.1 桥头镇概况
        3.4.2 桥头镇农业基本现状
        3.4.3 桥头镇特色农业
第4章 桥头镇香菇产业特征
    4.1 桥头镇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4.1.1 香菇发展园区化
        4.1.2 香菇发展产业化
        4.1.3 香菇发展标准化
        4.1.4 香菇发展品牌化
    4.2 桥头镇香菇发展成效
        4.2.1 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4.2.2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4.2.3 科技含量不断增强
    4.3 桥头镇香菇产业的现实挑战
        4.3.1 产业粗放程度高
        4.3.2 产品价值链条短
        4.3.3 营销方式不完善
        4.3.4 专业技术人才少
    4.4 小结
第5章 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5.1 优化出菇过程管理
    5.2 推广无公害生产集成技术
    5.3 提高反季节香菇栽培比例
    5.4 推广香菇—芋头轮作的栽培模式
    5.5 拓展香菇精深加工业务
    5.6 提高香菇干制储藏技术
    5.7 实现废弃菌棒的综合利用
    5.8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5.9 拓宽香菇销售渠道
    5.10 小结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玉米胚品质及其真菌毒素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玉米提胚方法及玉米胚品质
        1.2.1 玉米胚提取工艺和方法
        1.2.2 不同工艺提取玉米胚的品质比较
    1.3 玉米胚储存及品质变化
        1.3.1 玉米及玉米胚储存品质
        1.3.2 储存条件对玉米胚品质的影响
    1.4 玉米胚中的真菌毒素
        1.4.1 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
        1.4.2 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
        1.4.3 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及检测方法
    1.5 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脱除
        1.5.1 机械脱除法
        1.5.2 物理脱除法
        1.5.3 化学脱除法
        1.5.4 生物学法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不同提胚工艺和不同来源玉米胚的综合品质比较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2.2.2 试验仪器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玉米胚的分离提纯效果
        2.3.2 不同玉米胚的品质比较
        2.3.3 不同玉米胚的毛油品质比较
        2.3.4 不同玉米胚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比较
        2.3.5 不同玉米胚中真菌毒素含量的比较
    2.4 小结
3 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胚综合品质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试验仪器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胚水分的影响
        3.3.2 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胚中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胚酸价的影响
        3.3.4 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胚过氧化值的影响
        3.3.5 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胚甾醇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胚VE含量的影响
        3.3.7 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胚真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3.3.8 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4 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消除效果的对比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2 试验仪器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挤压膨化法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消除效果
        4.3.2 微波法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消除效果
        4.3.3 湿润蒸胚法和淡碱蒸胚法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消除效果
        4.3.4 臭氧水调质法和臭氧熏蒸法对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消除效果
    4.4 小结
5 淡碱蒸胚法消除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条件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5.2.2 试验仪器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碱液浓度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AFB1消除效果的影响
        5.3.2 碱液浓度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ZEN消除效果的影响
        5.3.3 碱液浓度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DON消除效果的影响
        5.3.4 淡碱蒸胚对玉米胚感官品质和玉米毛油质量的影响
    5.4 小结
6 臭氧熏蒸法消除玉米胚中真菌毒素的条件优化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6.2.2 试验仪器
        6.2.3 试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臭氧熏蒸条件对玉米胚中AFB1消除效果的影响
        6.3.2 臭氧熏蒸条件对玉米胚中ZEN消除效果的影响
        6.3.3 臭氧熏蒸条件对玉米胚中DON消除效果的影响
        6.3.4 臭氧熏蒸条件对玉米胚毛油质量的影响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以丹参等药渣为原料的产酶抗性菌株筛选及资源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药制药等深加工产业化过程中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利用现状与分析
        一 丹参药材利用现状
        二 丹参药渣利用现状
        三 中药渣利用现状
    第二节 根及根茎类药材为原料的工业药渣中木质纤维素组成及纤维素酶转化应用现状分析
        一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及处理方式
        二 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三 产酶微生物及纤维素酶的应用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设计方案
        一 研究目的
        二 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耐受丹参药渣抗性菌株筛选及产纤维素酶能力评价
    第一节 丹参等根及根茎类药渣中产生抗性的功能物质分析
    第二节 丹参等药渣耐受菌株的筛选及其驯化
        一 菌株初筛
        二 菌株复筛和鉴定
        三 药渣环境对菌株的影响
    第三节 以丹参等水提药渣为原料产纤维素酶的高效转化与应用
        一 菌株产酶工艺优化
        二 菌株产酶进程分析
        三 菌株降解药渣产酶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混菌发酵产酶的方法学研究与应用实践
    第一节 混菌发酵的优势特性分析
    第二节 混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学建立
        一 菌株复配方法研究
        二 混菌发酵参数研究
    第三节 以丹参等根及根茎类药渣混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应用实践
        一 不同混菌方法产酶进程分析
        二 混菌发酵方法产酶优势分析
        三 混菌降解药渣产酶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纤维素酶在黄芪茎叶糖化中的应用与酶学特性探讨
    第一节 纤维素酶在黄芪茎叶发酵糖化中的应用与体会
        一 酶解黄芪茎叶因素考察
        二 发酵黄芪茎叶因素考察
        三 黄芪茎叶糖化研究
    第二节 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一 纤维素酶环境因素考察
        二 纤维素酶环境稳定性考察
        三 纤维素酶应用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哈斯油梨的后熟品质评价及其果浆加工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油梨简介
    1.2 油梨储藏特性研究进展
        1.2.1 油梨采后处理技术
        1.2.2 油梨贮藏技术
        1.2.3 油梨后熟过程品质变化研究现状
    1.3 油梨的加工特性研究现状
        1.3.1 油梨油的提取
        1.3.2 油梨果皮、果核的综合利用
        1.3.3 油梨果肉的深加工
    1.4 油梨生产加工的难点和关键技术
    1.5 果浆的制备和研究
        1.5.0 果浆简介
        1.5.1 果浆的制备及应用
        1.5.2 油梨果浆的制备及研究
    1.6 超高压处理技术
        1.6.1 超高压处理技术简介
        1.6.2 超高压在食品中的应用
        1.6.3 超高压在油梨加工中的应用
    1.7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油梨储藏特性及规律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分析方法
        2.3.2 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油梨外观形态的变化情况
        2.4.2 平均单果质量的变化情况
        2.4.3 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
        2.4.4 果皮色泽的变化情况
        2.4.5 果肉硬度的变化情况
        2.4.6 果肉风味、嗜好性的变化情况
        2.4.7 制备油梨果浆的果实成熟度选择
    2.5 预测模型的建立
        2.5.1 果肉各测定感官品质指标与嗜好性测定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2.5.2 色差a*值logistic方程的建立
    2.6 模型的验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梨果浆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分析方法
        3.3.2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外观特性的影响
        3.4.2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干物质、脂肪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pH的影响
        3.4.4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可滴定酸的影响
        3.4.5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色差的影响
        3.4.6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总酚含量的影响
        3.4.7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PPO酶活的影响
        3.4.8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
        3.4.9 不同水分添加对油梨果浆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高压处理对哈斯油梨果浆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主要实验试剂
        4.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分析方法
        4.3.2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微生物的影响
        4.4.2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色差的影响
        4.4.3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pH的影响
        4.4.4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总酚含量的影响
        4.4.5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PPO酶活的影响
        4.4.6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
        4.4.7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4.4.8 超高压处理对油梨果浆感官品质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双孢菇抗氧化肽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食用菌
        1.1.1 食用菌概述
        1.1.2 我国食用菌发展现状
        1.1.3 食用菌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意义
    1.2 食用菌生物活性肽
        1.2.1 生物活性肽概述
        1.2.2 食用菌源生物活性肽的种类
        1.2.3 食用菌源生物活性肽的来源
        1.2.4 食用菌源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1.2.4.1 酶水解法
        1.2.4.2 微生物发酵法
        1.2.5 生物活性肽的其他制备方法
        1.2.5.1 化学合成法
        1.2.5.2 基因重组法
        1.2.5.3 膜分离法
        1.2.6 食用菌生物活性肽的抗氧化活性
        1.2.7 食用菌生物活性肽的其他功能活性
        1.2.7.1 降血压活性
        1.2.7.2 抑菌活性
        1.2.7.3 免疫调节活性
        1.2.7.4 抗肿瘤活性
    1.3 双孢菇的概述
        1.3.1 双孢菇简介
        1.3.2 双孢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3 双孢菇的营养价值
    1.4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超声波破碎辅助碱提酸沉法提取双孢菇蛋白
        2.4.1.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4.1.2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2.4.1.3 蛋白质提取率的计算
        2.4.1.4 蛋白质提取工艺流程
        2.4.1.5 超声辅助提取双孢菇蛋白质单因素实验
        2.4.1.6 超声辅助提取双孢菇蛋白质工艺优化
        2.4.2 pH对双孢菇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影响
        2.4.2.1 溶解度的测定
        2.4.2.2 持水性的测定
        2.4.2.3 吸油性的测定
        2.4.2.4 蛋白质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测定
        2.4.2.5 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2.4.3 双孢菇蛋白酶解条件探究
        2.4.3.1 双孢菇蛋白酶解工艺
        2.4.3.2 蛋白水解酶的筛选
        2.4.3.3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
        2.4.4 蛋白酶酶解单因素实验
        2.4.4.1 底物浓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2.4.4.2 加酶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2.4.4.3 酶解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2.4.4.4 酶解pH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2.4.5 酶解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2.4.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双孢菇蛋白提取工艺优化
        3.1.1 超声辅助法提取双孢菇蛋白单因素实验结果
        3.1.1.1 超声功率对双孢菇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3.1.1.2 超声时间对双孢菇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3.1.1.3 超声温度对双孢菇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3.1.1.4 超声料液比对双孢菇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3.1.2 正交试验结果
    3.2 双孢菇蛋白功能性质测定结果
        3.2.1 pH对双孢菇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3.2.2 pH对双孢菇蛋白持水性的影响
        3.2.3 pH对双孢菇蛋白吸油性的影响
        3.2.4 pH对双孢菇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3.2.5 pH对双孢菇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3.3 双孢菇蛋白酶解工艺优化
        3.3.1 蛋白酶的筛选
        3.3.2 酶解单因素实验结果
        3.3.2.1 底物浓度对酶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3.3.2.2 加酶量对酶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3.3.2.3 酶解温度对酶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3.3.2.4 pH对酶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3.3.3 酶解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3.3.3.1 响应面试验设计与试验结果
        3.3.3.2 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
        3.3.3.3 响应面交互分析以及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3.3.3.4 最佳工艺条件及验证
4 讨论
    4.1 以双孢菇为原料制备抗氧化肽的探讨
    4.2 超声破碎辅助法提取双孢菇蛋白的探讨
    4.3 双孢菇蛋白功能特性测定的意义
    4.4 下一步工作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8)金针菇深加工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金针菇简介
    1.2 金针菇主要的营养成分
    1.3 金针菇的保健功能
        1.3.1 金针菇的抗癌作用
        1.3.2 保肝作用
        1.3.3 抗病毒作用
        1.3.4 抗氧化作用
        1.3.5 抗疲劳作用
        1.3.6 降胆固醇作用
        1.3.7 其它作用
    1.4 金针菇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进展
        1.4.1 金针菇加工
        1.4.2 金针菇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常用药品与试剂
    2.5 实验方法
        2.5.1 金针菇素肉丝制备方法
        2.5.2 金针菇素肉丝产品的感官评定和营养指标测定
        2.5.3 金针菇菇脚发酵
        2.5.4 发酵前后挥发性气味的比较
        2.5.5 金针菇菇脚发酵后营养成分的测定
        2.5.6 金针菇菇脚发酵后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金针菇加工
        3.1.1 金针菇素肉丝加工工艺
        3.1.2 金针菇素肉丝的营养成分
        3.1.3 金针菇素肉丝的微生物检测
    3.2 金针菇菇脚发酵
        3.2.1 金针菇菇脚发酵菌株的比较
        3.2.2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关键因素结果
        3.2.3 最陡爬坡试验
        3.2.4 Box-Behnken试验
        3.2.5 优化条件下金针菇菇脚发酵饲料验证结果
        3.2.6 发酵前后挥发性气味的比较
        3.2.7 金针菇菇脚发酵饲料的营养物质的质量评价
        3.2.8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2.9 ·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金针菇脱水的必要性
        4.1.2 金针菇脱水时添加食品粉E的必要性
        4.1.3 金针菇菇脚发酵菌种的选择
        4.1.4 微生物发酵对金针菇菇脚品质的改善
        4.1.5 菇脚发酵条件的讨论
    4.2 结论
    4.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9)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与主要成果
    2.1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
    2.2 近年来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主要成果
3 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对比分析
    3.1 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
        3.1.1 国际学科发展现状
        3.1.2 国内方面
    3.2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研究与国内外研究的差距
        3.2.1 种质资源
        3.2.2 遗传育种
        3.2.3 栽培技术
        3.2.4 加工技术
4 食用菌学科发展趋势预测
    4.1 资源开发
    4.2 菌种选育与改良
    4.3 遗传规律研究
    4.4 栽培生理与栽培技术研究
    4.5 栽培基质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4.6 食用菌新机械
    4.7 食用菌功效
5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5.1 国内食用菌行业竞争加剧
    5.2 食用菌研发水平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5.3 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有待提高
    5.4 食用菌产品种类不够丰富
    5.5 综合性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6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6.1 政策导向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6.2 产业升级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6.3 高新技术的应用驱动学科发展
    6.4 人才队伍及技术平台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保障
7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7.1 学科发展思路
        7.1.1 基本思路
        7.1.2 学科研究重点与热点
        7.1.2.1 种质资源领域
        7.1.2.2 食用菌遗传育种领域
        7.1.2.3 食用菌精致栽培技术
        7.1.2.4 新型食用菌培养基质配方的研究
        7.1.2.5 食用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7.1.2.6 食用菌产品有毒有害物残留分析研究
        7.1.2.7 低碳菌业研究,菌渣再利用技术研究
        7.1.2.8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7.1.2.9 食用菌产品开发领域
    7. 2 学科发展目标
8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
    8.1 食用菌基础研究
    8.2 精致菇业支撑技术研究
    8.3 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及设备研发
9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战略对策
    9.1 政策引导,资金扶持
    9.2 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9.3 加大智能设施研发资金扶持力度
    9.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0)肉桂油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肉桂油的化学成分
2 肉桂油直接综合利用
    2.1 作生发剂
    2.2 作外用及组成药
    2.3 强化食品香料
    2.4 牙膏、香皂、漱口液杀菌剂
    2.5 口香胶香料
    2.6 天然杀虫剂
    2.7 肉桂油直接加氢制苯丙醛
3 肉桂油经纯化得肉桂醛直接综合利用
    3.1 作杀菌消毒防腐剂
    3.2 作健胃剂
    3.3 作脂肪分解剂
    3.4 作抗病毒抗肿瘤剂
    3.5 作壮阳剂
    3.6 作外用药剂
    3.7 作食品中的香料
    3.8 作饲料调味剂
    3.9 纯化后其它成分的利用
4 肉桂醛的深加工利用
    4.1 选择性加氢制苯丙醛或肉桂醇
        4.1.1 制备苯丙醛 (phenylpropyl aldehyde)
        4.1.2 制备肉桂醇 (Cinnamic alcohol)
        4.1.2.1 肉桂基氯的合成
        4.1.2.2 肉桂基溴的合成
        4.1.3 氢化肉桂酸 (3-Phenylpropionic acid) 的制备
    4.2 氧化反应制肉桂酸或苯甲酸
        4.2.1 肉桂酸的直接应用
        4.2.2 肉桂酸用于合成
        4.2.2.1 肉桂酸甲酯 (methyl cinnamate) 的合成
        4.2.2.2 肉桂酸乙酯 (ethyl cinnamate) 的合成
        4.2.2.3 肉桂酸丙酯 (Propyl cinnamate) 的合成
        4.2.2.4 肉桂酸异丙酯 (isopropyl cinnamate) 的合成
        4.2.2.5 肉桂酸丁酯 (n-Butyl cinnamate) 的合成
        4.2.2.6 肉桂酸异丁酯 (isobutyl cinnamate) 的合成
        4.2.2.7 肉桂酸正戊酯 (amylcinnamate) 的合成
        4.2.2.8 肉桂酸异戊酯 (isoamylcinnamate) 的合成
        4.2.2.9 肉桂酸肉桂酸肉桂酯 (cinnamyl cinnamate) 的合成
    4.3 肉桂酸钾 (Potassium cinnamate) 的合成
    4.4 腈化反应制肉桂腈 (Cinnamonitrile)
    4.5 溴化反应制溴化肉桂醛
    4.6 肉桂醛合成萘替芬
    4.7 肉桂油的直接利用及深加工综合利用简图
5 小结

四、食用真菌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我国果蔬采后科研与技术的进展研究[D]. 罗紫薇.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D]. 郭如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泰州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以姜堰区桥头镇为例[D]. 沈皓明. 扬州大学, 2021(05)
  • [4]玉米胚品质及其真菌毒素控制研究[D]. 郑婷婷.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5]以丹参等药渣为原料的产酶抗性菌株筛选及资源化利用[D]. 邱首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哈斯油梨的后熟品质评价及其果浆加工特性研究[D]. 彭红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8)
  • [7]双孢菇抗氧化肽的制备工艺研究[D]. 党仪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金针菇深加工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D]. 余洋洋.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王泽生,蔡丹凤,谢宝贵,陈君琛,黄志龙,林衍铨,廖剑华,陈美元. 海峡科学, 2016(01)
  • [10]肉桂油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综合利用[J]. 贺均林,李宁,何丽萍,韦炳前.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3(03)

标签:;  ;  ;  ;  ;  

食用菌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