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约瑟和“李约瑟问题”

关于李约瑟和“李约瑟问题”

一、关于李约瑟和“李约瑟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严兴文[1](2021)在《抗战时期李约瑟来华与华南教育先师交流的相关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期,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着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来到中国参观考察访问交流,并在1944年春夏对粤北的着名高校进行了访问。李约瑟的访问对正在抗战的中国军民和科学工作者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那么李约瑟为何来华来粤参观访问?其在粤北与哪些华南教育先师有过接触呢?其与粤北华南教育先师交流有何意义?对于这些问题,专家学者或有误读或未探讨。为此,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对促进粤北华南教育研学具有重要意义。

马越,姚雅欣[2](2021)在《书籍史的衍化与科学史研究的互动》文中指出20世纪末,西方书籍史研究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出现了介绍书籍史理论、研究进展,比较中西书籍史研究差异,采用西法重新考察中国书籍等阶段性成果。《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是科学史与书籍史展开互动研究的代表。李约瑟一生发表近300篇论着,涉及宗教、科学、政治、哲学多个领域。最终,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中找到政治理想、学术追求的平衡点。通过书籍史的研究视角,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李约瑟在科学史领域取得的成就。

马越[3](2021)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文中指出李约瑟用毕生的精力从中国古籍中挖掘、整理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帮助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李约瑟属于热门老话题,已出版的着作有李约瑟的传记、文集,论文有考察李约瑟的生平及贡献、科学思想及治学方法、“李约瑟”难题、二战时期李约瑟援华工作情况、评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简称SCC)的价值等。但现有研究在揭示李约瑟融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后,转向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动因仍停留在表层研究,并未探究李约瑟如何将其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逐步转化为科技史活动。若想理解李约瑟思想变化的轨迹,我们需要回看李约瑟的文本,借助书籍史(History of the book)的研究视角,将他撰写的文本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参与的政治运动联系起来,理解李约瑟意识形态的变化,由此了解李约瑟在冷战时期,从政治舞台走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其政治隐喻的表达。书籍史是法国年鉴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书籍史研究经历了费夫贺、麦肯锡、达恩顿等学者在方法论层面的改进,本文从认识论的层面博采众长,从书籍认识论视域中研究李约瑟如何塑造文本并引导其传播。本文以李约瑟为何进入科学史领域;为何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SCC的编史学方法带来的研究困境、合作难题;SCC的传播影响以及为何遭到西方学者的持续批判五大问题为导线,察看SCC从李约瑟创作到读者反馈的闭合回路,了解李约瑟在作品中隐藏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对其学术追求的影响,在尊重、肯定李约瑟具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西方学者严厉地批评其推论有失严谨的论据,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科学史方法的进展。文本是认识作者言行的首要证据,是揭示其主观动机的客观基础,书籍认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工具,能深入认识论的层面,洞察李约瑟投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成因及多元复杂性。本文通过盘查国内外李约瑟与科学史主题相关的资料后,认为:20世纪30、40年代复杂的科学和政治关系促使李约瑟选择中国科技史研究,SCC既是李约瑟承担政治责任与学术关注的产物,又代表着李约瑟的科学史观及编史学方法。然而,在合作者和读者看来,SCC是1930年代政治科学的产物;李约瑟“科学普世性”的观点同样遭到现代科学史家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史研究应呈现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整体性,而非普遍性;由批评者构成的阅读圈在持续争论中推动着东亚科学史编史方法不断提升,并带来丰富的研究成果。SCC的编撰策略、国际合作、批判与争论的过程揭示出:SCC既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参照系,也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用多元的理论分析搭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史研究,推进中国科技史事业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尽管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李约瑟的人文主义、反狭隘主义、跨文化桥梁的建立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持续批判,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理解不同文明。通过本文对SCC的创作、合作、阅读三个重点环节的考查,证明科学史已成为国际政治角逐场的有力武器,是国家制定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杨继国[4](2021)在《“李约瑟难题”官僚政治解的“悖论”及其方法论启示》文中提出大多数学者围绕"中国的官僚政治制度"来破解所谓"李约瑟难题",但会导致逻辑"悖论"。李约瑟本人与王亚南都认识到"李约瑟难题"实质是个"韦伯命题",但他们都没有对这个"韦伯命题"给出最终答案。其实,"韦伯命题"和"李约瑟难题"的解就在《资本论》之中。由于中国的"地主经济"封建制不同于西欧的"领主经济"封建制,劳动力难以变成商品,从而货币难以变成资本,造成了中国资本主义制度难产;资本主义难产又导致了中国近代的科技落后,从而沦为后发展国家。不过,在资本主义制度主导世界的条件下,落后国家可以、也只能通过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基于"李约瑟难题"研究的方法论启示是,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真正破解这类所谓"难题"。

陈坤龙,梅建军[5](2018)在《上下求索探青铜之路兼容并蓄架沟通之桥——梅建军教授访谈录》文中提出陈坤龙(以下简称"陈"):梅老师,您好!万辅彬老师嘱咐我给您做一期访谈,我欣然领命.我想我们还是从"规定动作"开始,先请您讲一讲您的求学、治学之路吧.梅建军(以下简称"梅"):是啊,万老师一直热心致力于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上推出科技史学者访谈这一栏目,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还曾选出一些访谈录汇编成《史家新语》一书,为推进我国的科技史研究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早在2014年,当我刚刚就

徐飞飞[6](2018)在《“前李约瑟难题”研究》文中提出从长时段的历史脉络考察,“李约瑟难题”中的主要内容在李约瑟之前两百多年的时间内早已有多人提出。明清时期来华的耶稣会士们就已经发现了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可谓是优点与缺点并存。重要的是,当中国的科学技术被耶稣会士带到欧洲之后,欧洲各国的科学家推崇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并学理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科学的特点及优长,而他们的认识与后人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实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近代以来,李鸿章、梁启超、任鸿隽、冯友兰等中国人都思考过“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等问题,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答。不难发现,关于中国古代科学与西方不同以及其为何又落后于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因的探求历史,至少有很长的研究历史。因此,本文将李约瑟之前的中外学者对中国科学技术的特质及不足的分析称为“前李约瑟难题”,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近代之前(即1840年之前)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及江户日本的兰学家对中国科学技术的特点与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分析;二是近代之后,中国学者对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出现在中国以及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进行探讨,由此凸显出“李约瑟难题”的价值和意义,以期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周杨[7](2016)在《“李约瑟难题”的若干问题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提出的李约瑟难题激发了众多学者的兴趣。本文主要探究和讨论该难题的内涵、真伪、其他视角等几个方面的若干问题,以期能推动该难题的解决。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李约瑟难题的内涵,首先简要叙述中国古代所取得的文明成就,并试着分析产生这些文明成就的原因;然后论述西方科学的产生及由此引出的问题;发掘东西方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二部分主要是关注该难题本身的多种不同解读,针对该难题的不同观点,在一个中立的、客观的角度下,逐一进行评析,探究各种解读理论背后的思维倾向。第三部分主要是为该难题提供更多的认识方向。从认知主体的角度看该难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认知者的认识能力和习惯也会影响该难题最终解决。逐渐将问题解决看成一个动态过程也很重要。第四部分主要是探讨该难题本身值得商榷之处,主要围绕着从不同解读中寻找共同之处、该难题本身的关注度以及该难题的替换问题来展开论述,在一个更加广泛和宏大的视野中来把握该难题。

曾小凌[8](2016)在《李约瑟文本中的“李约瑟难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约瑟难题作为中国科技史中的着名问题,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它在学界却仍然被称为“李约瑟之谜”,在历史上也出现了几次研究高潮,直到《中国科学技术史》最后一卷的出版也未见到突破性进展。然而学界对于李约瑟难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都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是值得研究的。本文坚持结合李约瑟的相关文本对“李约瑟难题”进行再考察不仅是对现有研究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对于现有的研究出现“瓶颈”现状的反思,本文试图通过对李约瑟相关文本的扎实梳理,探究“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和难点所在,以期在此基础上探寻其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的基本立场。在对“李约瑟难题”展开新的探索之前,先将当前已有的诸多“解答”或者观点做了系统而深入的分类与梳理。即从科学技术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视角和对李约瑟难题本身提出质疑这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划分,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客观的评价与总结。其中,涉及到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的缺陷、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地理环境等诸多探讨。但是这些观点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想说明中国人没有追求科学的动机,或是这种动机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压抑了,但这些观点却并没有证明什么样的动机能够导致近代科学的产生。试图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部自身规律入手解题的学者也存在着局限性。如金观涛、刘青峰提出的科学内部的两个循环加速机制,试图通过“整体研究”的方法来考察科学技术内部的演化过程,他们的观点新颖,实证分析方法值得提倡,但是却相对忽视了对于科学技术所处的外部环境的社会因素的分析,以及这种科学发展内部的规律值得进一步推敲。至于对“李约瑟难题”进行质疑的观点,虽然他们提出了李约瑟并未明确区分“科学”和“技术”的概念是导致“李约瑟难题”存在“毛病”,或者是伪问题的关键因素,但是持这类观点的学者缺乏的是以李约瑟自身思想发展为背景,并结合李约瑟的相关文本对这一疑点进行核实。通过马克思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立足于对李约瑟最能体现他的科学发展观念的描述的原着《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的系统梳理,紧紧围绕发现李约瑟科学发展观的研究目标,分析了李约瑟相关文本的写作背景,发现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的写作主线即是考察科学发展所必备的三个条件是否在中国具备,李约瑟的思想基础是认为科学具有普适性,李约瑟的重要研究视角的特点是中西对比的研究方法和以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环境的视角思考“李约瑟难题”。更重要的发现是,李约瑟认为西方发展出近代科学的一大重要原因是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以及李约瑟认为中国不具备科学发展所必须的第三个条件。本文结合此发现,对“李约瑟难题”进行了再考察。“李约瑟难题”第一部分,即“近代科学为何诞生在了西方而不是中国”,是由于中国不具备科学发展的第三个条件与资本主义社会环境。第二部分并未直接与“科学”相关,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存在着逻辑断层。由此看来,“李约瑟难题”的表述是有一定的缺陷的。笔者认为这是造成难题无解的原因之一。而李约瑟在后期的研究中,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考察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环境之不同的比较上,这是一个复杂程度难以想象,也很难衡量的问题,非一人之力量可以解决,没有得到满意的最终解释也就难免了。论文最后评价了“李约瑟难题”,认为它虽然表述上存在着一些“毛病”,但是该问题涉及的学术领域极广,能够激发的讨论是有益于学术界的,李约瑟本人的巨着也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极具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李约瑟难题”指代的是中国近代的科学落后问题,对于我国当代应该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取得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具有指导作用。论文最后试图将前述探讨应用于当今实践,努力考察李约瑟难题对于当今中国科学发展的借鉴性作用,如对基础学科建设、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科学传播与普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企业自主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赵克[9](2015)在《两类科学与李约瑟之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约瑟难题在题设中存在严重问题。既没有注意到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更没有注意到形式科学与经验自然科学存在天壤之别。这种混淆是造成至今在学界针对李约瑟之谜未形成共识的总根源。且只有将科学与技术严格区分开来,李约瑟之谜的题设才具有部分史学的真实性。否则,李约瑟之谜本身就是一个无法通过学理分析与历史检验的伪问题。此外,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既有解释或理解通常采用的是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又大多是以近代科学在欧洲的产生必然呈正相关关系为基本假设的。而没有注意到一些前提因素本身即具有双重性。不仅如此,在以经验自然科学为主题的实践理性与以形式科学为主题的纯粹理性之间亦存在根本差异。这种差异内在于文明演进和古代自然科学技术、形式科学与经验科学两种传统以及两种文化之间。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系统、凡事需证明的求证径路,以及由此而呈现的思维方式差异,尤其是以形式科学为内容的纯粹理性传统才是直接关涉近代科学是否必然产生于欧洲而没有出现在诸如中国在内的其他文明的基本根源。

王凤祥[10](2013)在《贝尔纳主义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为视角》文中提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中,疏漏了一个重要内容,这就是上个世纪30年代贝尔纳学派对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本文认为,贝尔纳学派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最为成功的经典案例,其成功的原因不在于原封不动地复制马克思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着述中的某个论断变成系统的学说(如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把马克思主义命题中的某个猜测变成严格的论证(如霍尔丹的生物系统的辩证发展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某个意象变成新的研究领域(如李约瑟对中国的科学文化研究)。不仅如此,贝尔纳学派还创建出自己的理论——贝尔纳主义。贝尔纳主义被认为是以贝尔纳为主导的贝尔纳学派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做出对科学的社会研究(或科学史研究)。霍尔丹和李约瑟是贝尔纳学派的主要成员,是贝尔纳主义的主要体现者。本文以贝尔纳主义作为主题,主要试图说明:贝尔纳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传播中的成功表现形式,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作为贝尔纳学派中的三位核心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学术界,自贝尔纳主义(1939年)产生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1959年,尼尔·伍德在其《共产主义与英国知识分子》中,详细梳理出包括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在内的英国左派知识分子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活动轨迹,对贝尔纳学派关于“科学是共产主义”的观点做出一番论证;1978年,加里·沃斯基在《有形学院》中,首次把“贝尔纳主义”作为一节进行论述;1997年,爱德温·罗伯茨在《安格鲁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中,详细梳理出贝尔纳主义的产生过程;2008年,保罗·托马斯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把贝尔纳学派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并认为李约瑟是拥护贝尔纳主义的最持久见证人。中国学者主要从科学学和科学社会学方面对贝尔纳思想做过一些研究,如王兴成的《科学学五十年》(1986)和蒋国华的《科学学的起源》(2001),马来平的《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下的自然科学》(2003)和殷登祥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2007)以及刘珺珺的《科学社会学》(2009)等,对李约瑟思想的研究可谓浩如烟海。这些现象说明贝尔纳主义一直深受学者们的兴趣,它给后人留下的遗产是取之不尽的,所以它的历史价值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褪色。但是,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中国学者主要局限十科学研究的大众化趋势,对贝尔纳和李约瑟的科学思想做出一些整理和分析,很少从整体上做出理论综合,特别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传播角度对贝尔纳主义进行阐述的更是少见。而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科学的一些论断已经得到验证,(比如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是历史的杠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促进了一些新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比如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贝尔纳主义恰恰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中产生的,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火种,而且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速度,所以贝尔纳主义不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继承、发扬、修正还是创新,它都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力量。从当代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不论对科学的基础研究还是对科学的应用研究都是非常裨益的,贝尔纳主义不仅能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也反映出当代科学的发展现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新要求。贝尔纳学派力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联姻,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具有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同时,也使科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能达到它的理想状态,即科学是共产主义,这正是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这些现象说明贝尔纳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有深刻联系的,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出发才有可能真正揭示出贝尔纳主义的本质,发现贝尔纳主义的价值之处。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入手,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对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这三位科学家的影响。这三位科学家都是受到第二次国际科学技术史大会赫森论文的冲击,从纯科学研究走向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史研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上,他们除了具有共同的研究特征外(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又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它作出继承与发展。贝尔纳主要沿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社会思想,根据科学的社会功能,给科学的目前发展和未来走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霍尔丹主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力图构建一个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生物学;李约瑟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方法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上升为一种科学文化高度,来倡导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发掘科学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所以,从贝尔纳主义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我们应该对它做出进一步的认识,使它更好的为当今科学化时代服务。

二、关于李约瑟和“李约瑟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李约瑟和“李约瑟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时期李约瑟来华与华南教育先师交流的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李约瑟来华来粤的缘起及其原因
    (一)李约瑟来华来粤的缘起
    (二)李约瑟来华来粤的原因
二、李约瑟来华在粤时间及其与华南教育先师交流人物考
    (一)李约瑟首次来华在粤的时间考证
    (二)关于李约瑟在粤北与华南教育先师的交流问题
三、李约瑟与粤北华南教育先师交流的意义

(2)书籍史的衍化与科学史研究的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史与书籍史的有益互动
二、李约瑟的文字生涯
    1.追踪生物化学前沿问题,关注科学与宗教研究
    2.反思科学目的,为社会主义发声
    3.《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三、小 结

(3)《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书籍史的学术发展脉络
        0.2.2 书籍史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0.2.3 科学史与书籍史的有益互动
        0.2.4 国内外对李约瑟及其着述的研究概况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0.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李约瑟的“文本实践”
    1.1 李约瑟的文本和知识的形成
    1.2 李约瑟的文字生涯
        1.2.1 追踪生物化学前沿问题,关注学科史学研究
        1.2.2 密切关注基督教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1.2.3 反思科学目的,为社会主义发声
        1.2.4 初探科学史研究(1950-1960)
        1.2.5 深耕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1962-198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重身份的李约瑟
    2.1 两个英格兰,两个李约瑟
        2.1.1 早期教育与实践活动
        2.1.2 社会主义信念的萌芽
    2.2 怀疑论者的转变
        2.2.1 世界观的社会化过程
        2.2.2 19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科学家运动
    2.3 中国,科学主义的解药
        2.3.1 赴华前的工作准备
        2.3.2 援华工作情况
    2.4 “圣保罗”的皈依
        2.4.1 政治活动的“一朵乌云”
        2.4.2 李约瑟与剑桥科学史系的交往
        2.4.3 从政治走向科技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变的SCC事业与变化的科学史研究
    3.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与SCC编史学方法
        3.1.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
        3.1.2 SCC的编史学方法
        3.1.3 SCC编撰特色
    3.2 SCC的机遇与挑战
        3.2.1 冷战氛围中SCC的面世
        3.2.2 两种文化的对立与SCC的回应
        3.2.3 李约瑟回应“对抗文化”运动
        3.2.4 SCC事业的扩张
    3.3 全球化背景下SCC的研究困境
        3.3.1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史的互动
        3.3.2 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活动的繁荣
        3.3.3 李约瑟角色的转变
        3.3.4 无法回答的“李约瑟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与分:各自为阵的合作者卷册
    4.1 李约瑟的协助小组
        4.1.1 王铃:理想的协助者
        4.1.2 鲁桂珍:及时的救援者
    4.2 SCC合作者的平衡术
        4.2.1 何丙郁的外交援助
        4.2.2 席文的学术补充
        4.2.3 中国学者的鼎力相助
    4.3 各自为阵:SCC的合作难题
        4.3.1 白馥兰的人类学视角
        4.3.2 “道家的散漫与惊喜”
        4.3.3 “多头马拉车”的总结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约瑟范式”的终结与“后李约瑟”时代的降临
    5.1 对李约瑟思想体系的评价
        5.1.1 30 年代学术、政治一体化的反思
        5.1.2 50、60 年代“正统史学派”的科学史研究
        5.1.3 70、80 年代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
        5.1.4 对“李约瑟难题”的争论
    5.2 对SCC使用的方法论的批判
        5.2.1 跨文化比较法
        5.2.2 知识传播的标准与技术分析
        5.2.3 SCC编史方法再思考
    5.3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新大局
        5.3.1 SCC编史方法的重生
        5.3.2 东亚科学史的本土化研究转向
    本章小结
结论
    1.书籍认识论是全方位透彻解析李约瑟的最适宜进路
    2.科学家运动为李约瑟撰写SCC提供了原始动力
    3.李约瑟与合作者的分歧源于学术与政治的深度关联
    4.学者批判“李约瑟范式”源于否定其科学史观
    5.文化共同体观念体现了李约瑟遗产的战略价值
    6.科学史升级为东亚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博弈领域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李约瑟难题”官僚政治解的“悖论”及其方法论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李约瑟难题”官僚政治解的“悖论”之解
    1.李约瑟本人如何看“官僚政治”促进或者是阻碍科技进步?
    2.王亚南如何看待“官僚政治”促进或者是阻碍科技进步?
    3.对李约瑟和王亚南“难题”解的一个评论
    4.关于“李约瑟难题”实质是“韦伯命题”的两个史实
    5.“李约瑟难题”的终极答案:“韦伯命题”的解
三、“李约瑟难题”终极答案引出的新“难题”
四、“李约瑟难题”解的方法论启示

(6)“前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问题的提出
    2、文献综述
    3、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4、研究方法
一、明末耶稣会士与西学东渐
    1、耶稣会士的东来
    2、利玛窦的贡献及其对中国古代科学的认识
二、法国人对中国古代科学落后原因的探析
    1、巴多明对中国古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论述
    2、伏尔泰对中国古代科学落后原因的分析
三、日本江户汉学家对中国古代科学的认识
    1、江户日本的中国认识
    2、杉田玄白与《狂医之言》
四、近代中国学者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探讨
    1、任鸿隽与《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
    2、冯友兰与《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结语:关于“李约瑟难题”的长线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7)“李约瑟难题”的若干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李约瑟难题的内涵
    2.1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概述
    2.2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解释
    2.3 西方近代科学
    2.4 文明之间的差异性
    2.5 文明之间的共性
3 李约瑟难题的多种解读评析
    3.1“无科学”说评析
    3.2“只有技术”说评析
    3.3“伪问题”说评析
    3.4“有毛病”说评析
    3.5 支持者的观点评析
4 李约瑟难题的其他视角
    4.1 认知者的认识能力与认知习惯
    4.2 四种不同的“观察者”
    4.3 从中国古人的角度来看
    4.4 东西方之间平等的假设
5 李约瑟难题值得商榷的地方
    5.1 不同观点寻找共同点的可能
    5.2 文明统一的可能性
    5.3 李约瑟难题本身的关注度
    5.4 任何文明的替换是否可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李约瑟文本中的“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李约瑟难题”概述
        1.1.2 中国学界 “李约瑟难题”研究的三次高潮与基本情况
    1.2 研究意义
        1.2.1 “李约瑟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2.2 “李约瑟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当前李约瑟难题研究的深入剖析
    2.1 对侧重从外部因素解答的观点的反思
        2.1.1 思维方式决定说及其不足
        2.1.2 传统文化决定说及其不足
        2.1.3 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决定说及其不足
        2.1.4 科举制度决定说及其不足
        2.1.5 封建社会经济决定说及其不足
        2.1.6 地理环境决定说及其不足
    2.2 侧重从内部因素解答的观点的反思
    2.3 对李约瑟难题进行质疑的观点的反思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李约瑟难题”相关文本探析
    3.1 回到文本中探析的必要性
    3.2 “李约瑟难题”相关文本的写作背景
        3.2.1 兴趣引导
        3.2.2 学术团体的影响
        3.2.3 社会思潮的影响
    3.3 李约瑟研究思路探析——以《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为例
        3.3.1 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考察
        3.3.2 对中国科学的基本观念的考察
        3.3.3 对中国的怀疑主义传统的考察
        3.3.4 对中国数学传统的考察
        3.3.5 对李约瑟研究思路的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李约瑟难题”再考察
    4.1 “李约瑟难题”的形成过程及经典表述
    4.2 “李约瑟难题”的 “难”点分析
    4.3 “李约瑟难题”再考察的现实意义
        4.3.1 重视基础学科教育,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4.3.2 重视科学普及传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4.3.3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两类科学与李约瑟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一、李约瑟之谜部分有诠释的合理性
二、李约瑟之谜部分题设无法通过检验
三、李约瑟之谜本身存在的缺憾
    (一)题设的可疑性
    (二)没有对科学与技术作出严格区分
    (三)没有认识到两类科学的天壤之别
四、R. 牛顿、爱因斯坦与两类科学
五、结束语

(10)贝尔纳主义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一章 贝尔纳主义概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动态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动态
    第二节 什么是贝尔纳学派和贝尔纳主义
        一、贝尔纳学派
        二、贝尔纳主义
        小结
    第三节 贝尔纳学派的源起
        一、学者的观点探析
        二、贝尔纳学派的源起探析
        小结
    第四节 贝尔纳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现状
        二、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认识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探析
        四、贝尔纳主义中的科学技术思想解读
        小结
第二章 贝尔纳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动态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动态
    第二节 贝尔纳与马克思主义
        一、贝尔纳的马克思主义情结
        二、贝尔纳的马克思主义遗产
        小结
    第三节 马、恩与贝尔纳的科学思想比较分析
        一、继承
        二、发展
        小结
    第四节 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探析
        一、贝尔纳论马克思主义与科学
        二、贝尔纳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
        三、贝尔纳谈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四、贝尔纳对科学的展望
        五、贝尔纳对两类科学及科学家的认识
        小结
第三章 霍尔丹与唯物辩证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动态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动态
    第二节 霍尔丹与马克思主义
        一、霍尔丹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路向
        二、霍尔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轨迹
        三、霍尔丹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
        小结
    第三节 霍尔丹与生物学中的唯物辩证法
        一、霍尔丹哲学思维的演化
        二、霍尔丹进化论思想的演化
        小结
    第四节 霍尔丹与李森科事件
        一、李森科事件的发迹
        二、李森科事件——伪科学
        三、霍尔丹对李森科事件的回应
        小结
第四章 李约瑟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动态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动态
    第二节 李约瑟与马克思主义
        一、李约瑟在学者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形象
        二、李约瑟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机遇
        三、李约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识
        小结
    第三节 从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视角看李约瑟难题
        一、命题形成过程的相似性
        二、命题解答的相似性
        三、研究目的的相似性
        小结
    第四节 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看李约瑟难题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与文化的分析
        二、李约瑟难题的文化视角
        三、李约瑟对难题的解答方式
        小结
结语:贝尔纳主义的价值
    一、思想——学科
    二、理论——实践
    三、科学——人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四、关于李约瑟和“李约瑟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李约瑟来华与华南教育先师交流的相关问题[J]. 严兴文. 韶关学院学报, 2021(10)
  • [2]书籍史的衍化与科学史研究的互动[J]. 马越,姚雅欣.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1(06)
  • [3]《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D]. 马越. 山西大学, 2021(01)
  • [4]“李约瑟难题”官僚政治解的“悖论”及其方法论启示[J]. 杨继国. 当代经济研究, 2021(03)
  • [5]上下求索探青铜之路兼容并蓄架沟通之桥——梅建军教授访谈录[J]. 陈坤龙,梅建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6]“前李约瑟难题”研究[D]. 徐飞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7]“李约瑟难题”的若干问题探究[D]. 周杨.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4)
  • [8]李约瑟文本中的“李约瑟难题”研究[D]. 曾小凌.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9]两类科学与李约瑟之谜[J]. 赵克. 西部学刊, 2015(02)
  • [10]贝尔纳主义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为视角[D]. 王凤祥.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关于李约瑟和“李约瑟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