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山500kV交联电缆工程设计、安装及试验

大朝山500kV交联电缆工程设计、安装及试验

一、大朝山500kVXLPE电缆工程的设计安装和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耀[1](2021)在《大朝山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文中指出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远程监视和控制操作设备的手段,体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LCU)PLC控制设备的安全使用寿命一般在12a左右,运行时间超过12a以后的设备就应列入设备技改计划,这是每个水电站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让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改造工作做到既不影响电力生产运行,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控制成本,是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改造项目必须面对的问题,大朝山水电站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尝试。

徐立佳[2](2013)在《500kV XLPE绝缘电缆及附件的国产化应用》文中指出龙滩水电站初期装设7台单机容量700MW的水轮发电机组,初期7回500kV XLPE绝缘电缆已全部投入运行,其中2回为国内宝丰制造供货,这是500kV XLPE绝缘电缆首次有国内制造厂家的产品投入运行。向家坝水电站装设8台单机容量800MW的水轮发电机组,右岸地下电站4回500kV XLPE绝缘电缆国内宝丰中标,电缆终端国内安靠配套供货,4回500kVXLPE绝缘电缆已全部投入运行。国产化500kV XLPE绝缘电缆本体及电缆终端在大型水电站的投运,是我国500kV XLPE绝缘电缆及电缆终端设计、制造技术的重大进步。本文主要对招标概况、主要参数、现场试验及运行等进行了分析、概括和总结。

谈集泉[3](2010)在《火电厂500kV XLPE电力电缆设计方案比较及注意事项》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实际出线走廊情况,从技术及经济角度对比、分析3种不同火电厂500 kV出线方式,最终来宾电厂扩建工程选用50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出线方式。对选用的500 kV XLPE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布置、安装、结构及技术性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了500 kVXLPE电力电缆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张海龙[4](2009)在《110~220kV 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110~220kV XLPE电缆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XLPE电缆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和耐热性能、传输容量大、重量轻、电缆终端头结构简单、安装敷设方便。因此,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电网改造的需要,XLPE电缆线路在电网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但是当其发生故障时,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110~220kV XLPE电缆的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至关重要。随着状态检修观念的深入人心,在线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然而,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技术是电气设备绝缘在线检测领域长期存在的难题。特别是现有的低压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110-220kV高压XLPE电缆。因此,本文针对110~220kV XLPE电缆的绝缘在线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对110-220kV高压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意义、重要性及其发展历史进行综述,对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研究现状及检测方法进行评述,指出该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方向。2、深入研究了XLPE电缆绝缘老化的基本理论。首先对水树枝的老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由研究可知水树枝长度随外加电压幅值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针尖曲率半径越小,水树枝的长度越长;电缆的绝缘电阻、tanδ和接地线电流可以反应电缆的水树枝老化程度。然后对电树枝的老化机理进行研究,应用陷阱理论解释了XLPE电缆中电树枝的形成过程。最后对XLPE电缆中局部放电老化进行了理论研究。3、应用接地线电流法重点研究金属屏蔽层单端接地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方法。仿真研究表明电缆接地线电流和电缆的tanδ可以反映电缆的局部绝缘缺陷和电缆整体老化现象。提出以绝缘参数的发展趋势判断绝缘特性的诊断方法。并且应用虚拟仪器技术成功研制了基于接地线电流法的绝缘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检测电缆的接地线电流、tanδ、绝缘等效电阻和绝缘等效电容。经过近三年的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测量精确度高,方便运行人员及时了解电缆的绝缘状况。4、提出了一种新的金属屏蔽层交叉互联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方法。由于电缆的金属屏蔽层交叉互联,无法通过直接测量得到每根电缆的泄漏电流和tanδ,也就很难准确评判电缆的绝缘状况。因此本文提出通过测量A、B、C三相电缆首末端接地线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与电缆运行初期的接地线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之差反映每段电缆tanδ变化情况,以此反映电缆绝缘老化情况。利用向量图的分析方法论证了新方法的物理意义,根据电路理论推导出了电缆绝缘故障段位置与接地线电流幅值和相位变化量的对应关系。根据以上新方法建立了基于ART2A-E神经网络的交叉互联XLPE电缆绝缘故障段诊断算法,为交叉互联电缆的绝缘在线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5、提出了基于宽带高频传感器和盲源分离算法的XLPE电缆局部放电信号提取技术。首先使用两个高频传感器分别测量流经试品和耦合电容的电流信号,然后应用改进盲源分离算法实现外界干扰信号与试品局部放电信号的分离。仿真试验和实验室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局部放电和外界干扰信号的混合信号中准确的提取出局部放电信号。6、建立了以局部放电脉冲的时域负熵为X轴,以局部放电脉冲的频域负熵为Y轴的局部放电时频负熵谱图。计算机仿真实验和实验室模拟试验表明,不同局部放电类型的脉冲在时频负熵谱图中形成不同的聚类。由此,利用时频负熵谱图可以完成局部放电脉冲的分类,然后应用PCA算法实现局部放电脉冲的特征波形提取,并应用时频负熵谱图进行了局部放电脉冲的模式识别研究。

方浩[5](2008)在《500kV电缆在上海电网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500kV电缆线路进入城市中心已势在必行,但目前国内仍缺乏对长距离500kV电缆的设计、施工和运行问题的研究。本文对500kV电缆在上海电网应用的前景作了分析,列举了国内外部分已成功投入运行的实例,并对500kV电缆的选型、敷设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敷设通道、过隧道桥梁的影响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为500kV电缆在上海地区的使用做一些准备工作。

张华玲[6](2007)在《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研究》文中提出近20年来,已建、在建和拟建的许多巨型、大型水电站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都选择了地下厂房形式。由于深埋于地下的厂房被很厚的岩层所覆盖,室内的热湿环境对设备检修人员健康和机组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首次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多孔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过程、壁面热湿吸放过程和厂房室内热湿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多孔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热湿传递过程和热湿传递机理极其复杂,湿分传递受多种传输机理的作用,没有一种单一理论能概括某种多孔材料在所有条件下的湿传递过程,各国学者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发展了多种理论的热湿传递模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相对于孔隙中饱和水分含量的相对湿度和温度为驱动势热湿耦合传递模型。模型考虑了水蒸汽和液态水的扩散迁移过程,能较为全面地描述湿分在多孔围护结构的实际迁移过程。特别是对水电站地下厂房中常见的贴离壁衬砌和离壁衬砌结构进行热湿传递计算时,湿度参数在边界处和多层墙体接触处是连续的,能直观地反映多孔材料的潮湿程度。多孔围护结构表面热湿吸放过程与室内温湿度参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准确计算室内热湿负荷必须考虑围护结构的热湿吸放,否则会带来一定的误差。本文建立了多孔围护结构表面热湿吸放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中吸放热过程考虑了潜热热量。同时还针对地下厂房的边界特点,给出了确定地下厂房多孔围护结构远端边界厚度的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多孔材料热湿传递方程及控制条件进行离散,用数值方法求解多孔围护结构温湿度分布和壁面的瞬时热湿吸放量,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围护结构热湿传递计算程序,并用文献[41]给出的算例和重庆大学A区防空洞的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表面的热湿吸放一方面受室内热湿参数和空气流动速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围岩物性及温湿度的影响。为方便工程设计人员,文中给出了水电站地下厂房远边界围岩温湿度在16℃28℃、60%80%范围,室内温湿度在通风空调系统控制调节下的常见波动范围,石灰岩无衬砌壁面月吸放热量、吸放湿量计算指标及月平均热湿吸放拟合公式。通过对云南大朝山水电站和重庆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现场实测,初步掌握了实际运行工况条件下地下厂房的热湿状况,找出了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空调设计存在的不足,为改进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调节提供了基础资料,将使往后的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空调设计更为合理。并利用主厂房实测数据对本文给出的热湿吸放指标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同时也间接地验证了热湿传递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考虑地下厂房围护结构表面热湿吸放作用的室内空气热湿平衡方程,结合多孔材料的耦合热湿传导模型和围护结构热湿吸放模型编制了热湿环境模拟程序。并对我国在建的第二大水电站,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发电机层的热湿环境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水电站地下厂房暖通空调设计的新思想: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目标由原来的以控制厂房热环境为主调整为以控制厂房湿环境为主。最后按这种新的设计思想,选用文中给出的水电站地下厂房多孔围护结构热湿吸放指标重新对龙滩水电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了试验性设计和模拟,计算结果说明厂房热湿环境完全能满足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新的设计思想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尝试使用。

冯励生,杨诚[7](2005)在《大朝山工程机电项目管理思路和运作方式》文中研究表明在总结和吸取已建和在建大型水电项目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大朝山工程的特点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机电项目管理的思路,即从设计管理开始,抓好设计管理、设备选厂及监造、成套管理、安装及监理、运行人员培训全过程各环节的工作,并介绍了机电项目管理运作方式。

丁伟先[8](2005)在《大朝山电站500 kV电缆现场安装和电缆头制作》文中指出大朝山电站500kV超高压电缆是引进德国ABB最新研制的2XS(FL)2Y型干式电缆,也是德国的500kV电压等级的电缆在中国第一次使用,由于大朝山电站安装现场场地特殊,电缆敷设时要经过高差为155m、内径为9m的垂直竖井,施工场地狭窄,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非常紧,而且此种型号的电缆是第一次在中国安装,经过周密细致的考虑和安排,按质按期完成了大朝山电站500kV超高压电缆的安装。

郭心锐[9](2005)在《大朝山水电站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大朝山水电站基本情况、地质情况、地下洞室支护及安全监测设计情况,并对河海大学编写的《大朝山水电站地下洞室三维有限元分析》和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预测的设计变化值进行了简单介绍,采用大朝山水电站施工时期及运行时期的监测数据。大朝山水电站地下洞室采用的监测仪器大部分是国产仪器,主要监测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围岩位移、锚杆应力、锚索荷载、岩壁与混凝土的缝隙大小等等,通过实际测试的监测数据对大朝山地下洞室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及设计预测值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大朝山电站三大洞室目前处于稳定性的结论,并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工作,对此类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丁伟先[10](2004)在《大朝山电站500kV电缆现场安装和电缆头制作》文中指出文章介绍了大朝山电站500kV超高压电缆,是引进德国ABB公司最新研制的2XS(FL)2Y型干式电缆,在我国是第一次安装使用。由于大朝山电站安装现场场地特殊,电缆敷设时要经过高差为155m、内径为9m的垂直竖井,场地狭窄,施工难度大,加之施工工期非常紧,在这种情况下,监理单位以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为宗旨,严把质量关,按国际惯例科学管理,与厂家、设计和业主单位认真研究施工中遇到的难题,经过周密细致的考虑和安排,按质按期完成了大朝山电站500kV超高压电缆的安装和电缆头制作。

二、大朝山500kVXLPE电缆工程的设计安装和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朝山500kVXLPE电缆工程的设计安装和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大朝山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升级改造方案
2 电缆使用寿命分析
3 继电器寿命分析
4 施工难度分析
    4.1 传统“整屏更换”改造方式施工工作量统计
    4.2 监控系统改造方案优化后的工作量统计
5 监控系统改造方案优化后的成本节约估算
6 结语

(3)火电厂500kV XLPE电力电缆设计方案比较及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出线方式的选用
    1.1 技术比较
    1.2 经济比较
2 S IP RELEC型XLP E电缆结构及技术性能
    2.1 电缆结构
    2.2 电缆的技术性能
3 500 k V XLP E电缆的布置安装方式及敷设条件
    3.1 电缆接线设计方案
    3.2 电缆布置方式
    3.3 电缆敷设方式
4 500 k V电缆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5 结语

(4)110~220kV 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电缆绝缘在线检测的重要意义
    1.2 110~220kV 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方法综述
        1.2.1 直流成分法
        1.2.2 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法
        1.2.3 接地线电流法
        1.2.4 在线tanδ法
        1.2.5 电缆局部放电检测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XLPE电缆绝缘老化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XLPE电缆简介
    2.3 XLPE电缆绝缘缺陷产生的原因
    2.4 XLPE电缆绝缘水树枝老化机理
        2.4.1 水树枝的定义
        2.4.2 水树枝的类型
        2.4.3 水树枝的产生
        2.4.4 XLPE电缆水树枝老化的诊断方法
    2.5 XLPE电缆绝缘电树枝老化机理
        2.5.1 电树枝引发的陷阱理论
        2.5.2 电源类型对电树枝引发的影响
        2.5.3 影响电树枝生长的因素
    2.6 电缆局部放电老化
        2.6.1 离子轰击
        2.6.2 化学攻击
        2.6.3 局部放电引发电树枝
    2.7 小结
3 金属屏蔽层单端接地110kV 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XLPE电力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
    3.3 金属屏蔽层单端接地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3.3.1 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方法的确定
        3.3.2 接地线电流法与在线tanδ法仿真研究
    3.4 基于虚拟仪器的屏蔽层单端接地110kV 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研究
        3.4.1 硬件电路设计
        3.4.2 软件设计
        3.4.3 现场安装
        3.4.4 现场运行情况
    3.5 小结
4 金属屏蔽层交叉互联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新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交叉互联XLPE电缆仿真模型
    4.3 交叉互联XLPE电缆EMTP仿真
    4.4 自适应共振理论ART(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4.5 基于ART2A-E交叉互联XLPE电缆故障诊断的仿真研究
        4.5.1 ART2A-E神经网络输入样本的建立
        4.5.2 对训练样本的故障分类
        4.5.3 对测试样本的"有师"故障分类
        4.5.4 对测试样本的"无师"故障分类
        4.5.5 与其他几种神经网络的比较
    4.6 小结
5 基于盲源分离(BSS)的局部放电信号提取算法研究
    5.1 引言
    5.2 盲信号处理简介
    5.3 盲信号处理发展历史
    5.4 BSS算法研究
        5.4.1 基于负熵的FastICA算法
        5.4.2 二阶非平稳盲源分离(SONS)算法
        5.4.3 联合近似特征矩阵对角化(JADE)算法
    5.5 基于宽带高频传感器和BSS的电缆局部放电信号提取研究
        5.5.1 传统局部放电测量原理
        5.5.2 基于高频传感器和BSS局部放电脉冲提取原理
        5.5.3 盲源分离仿真试验研究
        5.5.4 基于FastICA和小波的局部放电盲分离研究
    5.6 BSS分离算法试验研究
    5.7 小结
6 局部放电时频负熵谱图的建立和局部放电模式识别
    6.1 引言
    6.2 局部放电信号稀疏性的度量
        6.2.1 负熵
        6.2.3 负熵的近似计算
        6.2.4 仿真信号的时频负熵谱图研究
    6.3 实验室模拟局部放电信号的时频负熵谱图研究
        6.3.1 三种放电模型及试验回路
        6.3.2 局部放电单脉冲波形的获取
        6.3.3 三组信号的时频负熵谱图及其聚类分析研究
        6.3.4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局部放电脉冲特征提取
        6.3.5 基于时频负熵谱图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1 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完成的科研项目
致谢

(5)500kV电缆在上海电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上海电网现状及规划
        1.1.1 上海电网电力短缺现状
        1.1.2 原因分析及负荷预测
        1.1.3 电网规划
    1.2 500KV 电缆上海电网应用预测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1.3.1 上海电网需求状况分析
        1.3.2 电缆敷设设计主要问题
        1.3.3 电缆通道的研究准备工作
        1.3.4 电缆施工注意事项
2 500KV 电缆选型
    2.1 500KV 电力电缆的选型
        2.1.1 自容式充油电缆
        2.1.2 交联聚乙烯电缆
    2.2 国内外500KV 电缆使用实例
        2.2.1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500kV 充油电缆
        2.2.2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500kV 交联聚乙烯电缆
        2.2.3 大朝山水电站的500kV XLPE 电缆
        2.2.4 濑户大桥上敷设的500kV 充油电缆
        2.2.5 日本东京500kV 新京叶丰州线
    2.3 小结
3 电缆敷设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3.1 500KV 电缆热伸缩
        3.1.1 电力电缆热伸缩概述
        3.1.2 电缆的蛇行敷设设计
    3.2 500KV 电缆护套感应电压
        3.2.1 概述
        3.2.2 感应电压措施
    3.3 提高电缆载流量方法
        3.3.1 强迫冷却
        3.3.2 介质损耗对载流量的影响及提高传输容量的途径
    3.4 小结
4 电缆敷设通道设计
    4.1 500KV 电缆的隧道敷设
        4.1.1 电力隧道的形式
        4.1.2 电力隧道的基本要求
        4.1.3 电缆敷设使用的隧道建设要求
        4.1.4 电缆在隧道中的防火设计
    4.2 500KV 电缆的桥梁敷设
        4.2.1 关于市政桥梁的有关规定
        4.2.2 电缆接头的敷设空间
        4.2.3 电缆在大桥敷设运行条件
        4.2.4 电缆对应大桥伸缩、振动的对策
    4.3 高压电力电缆对大桥隧道的影响
        4.3.1 对钢筋的化学腐蚀
        4.3.2 钢筋混凝土的热稳定性
        4.3.3 电缆火灾原因及电缆线路的防火措施
        4.3.4 电力电缆线路对通信、监控线路的干扰和危险影响
    4.4 通道钢材对电缆损耗影响研究
        4.4.1 桥梁钢筋涡流损失
        4.4.2 桥梁钢材涡流损失
        4.4.3 减小桥梁上钢材涡流损耗对策
    4.5 小结
5 500KV 电缆施工注意事项
    5.1 敷设安装需要考虑的问题
    5.2 实际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5.3 外护套保护
    5.4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6)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多孔建筑材料的热湿迁移研究
        1.2.2 热湿传递模型的求解方法和工具
        1.2.3 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研究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2 多孔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过程
    2.1 地下建筑的湿源
    2.2 多孔围护结构的热湿迁移模型
        2.2.1 多孔材料的热湿迁移势
        2.2.2 热湿迁移数学模型
        2.2.3 模型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2.3 多孔围护结构热湿传递模型的数值求解
        2.3.1 热湿传递方程的离散
        2.3.2 热湿传递边界方程的离散
    2.4 多孔围护结构表面热湿吸放计算模型
    2.5 多孔围护结构表面热湿吸放模型的离散
    2.6 本章小结
3 地下建筑多孔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的计算与验证
    3.1 地下建筑多孔围护结构热湿传递计算参数
        3.1.1 多孔材料的湿平衡曲线
        3.1.2 多孔材料的水蒸汽扩散系数
        3.1.3 多孔材料表面的热质交换系数
        3.1.4 离壁衬砌中空气夹层的热质扩散系数
        3.1.5 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线性化
    3.2 地下建筑多孔围护结构远端边界的确定
    3.3 地下建筑多孔围护结构热湿传递模型的验证
        3.3.1 多孔围护结构热湿传递计算程序
        3.3.2 用文献资料验证多孔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
        3.3.3 用测试数据验证多孔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
    3.4 地下建筑围护结构湿吸放计算实例
    3.5 本章小结
4 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热湿吸放计算指标
    4.1 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散湿量的估算法
    4.2 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热湿吸放模拟
        4.2.1 围护结构热湿吸放模拟边界条件
        4.2.2 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热湿吸放模拟结果
    4.3 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热湿吸放计算指标
    4.4 本章小结
5 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实测
    5.1 概述
    5.2 云南大朝山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实测
        5.2.1 大朝山水电站概况
        5.2.2 大朝山水电站通风空调方案
        5.2.3 实测内容和仪器
        5.2.4 大朝山电站实测结果
    5.3 重庆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实测
        5.3.1 江口水电站概况
        5.3.2 江口水电站通风空调方案
        5.3.3 春季实测结果
        5.3.4 夏季实测结果
    5.4 水电站实测数据对热湿吸放指标的验证
        5.4.1 大朝山水电站电站实测数据对指标的验证
        5.4.2 江口水电站实测数据对指标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数值模拟
    6.1 水电站地下厂房的热湿环境
        6.1.1 地下厂房室内空气热湿平衡方程
        6.1.2 地下厂房室内空气热湿平衡方程的离散
        6.1.3 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模拟程序
    6.2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动态模拟
        6.2.1 龙滩水电站概况
        6.2.2 龙滩水电站通风空调系统
        6.2.3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发电机层热湿环境的模拟
        6.2.4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优化控制
    6.3 模拟结果对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空调设计的指导意义
    6.4 按新思想设计龙滩水电站通风空调系统
        6.4.1 新设计方案的主厂房热湿环境模拟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9)大朝山水电站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1.1 地下厂房系统工程地质条件
    1.2 监测概况及监测依据
2 地下厂房系统支护设计、分层开挖概况及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
    2.1 地下厂房系统支护设计
    2.2 地下厂房系统分层开挖概况
        2.2.1 地下厂房分层开挖概况
        2.2.2 尾水调压室分层开挖概况
    2.3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
3 监测仪器布置
    3.1 地下厂房围岩监测仪器布置
    3.2 主变室监测仪器布置
    3.3 尾水调压室监测仪器布置
4 主厂房围岩及结构监测成果及稳定分析
    4.1 围岩位移监测成果及分析
    4.2 锚杆应力观测成果的分析
    4.3 锚索测力计监测成果及分析
    4.4 围岩内部温度监测成果分析
    4.5 围岩地下水渗透压力监测成果分析
    4.6 地下房围岩稳定评价
5 主变室围岩稳定分析
    5.1 主变室围岩位移监测、锚杆应力计成果及分析
    5.2 主变室围岩稳定评价
6 尾水调压室围岩及结构监测成果分析
    6.1 钻孔多点位移计(围岩位移)监测成果及分析
        6.1.1 围岩变形的时空变化规律
        6.1.2 相对位移的分布特
    6.2 锚杆应力(围岩应力)监测成果及分析
    6.3 预应力锚索测力计监测成果及分析
    6.4 围岩内部温度监测成果及分析
    6.5 围岩地下渗透压力监测成果及分析
    6.6 测缝计( 混凝土喷层与洞壁开合度) 监测成果及分析
    6.7 混凝土衬砌钢筋计监测成果及分析
    6.8 混凝土应变计监测成果及分析
    6.9 尾水调压室围岩稳定评价
        6.9.1 围岩稳定判椐及标准
        6.9.2 围岩稳定判别结果
7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论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四、大朝山500kVXLPE电缆工程的设计安装和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朝山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升级改造[J]. 张天耀. 云南水力发电, 2021(07)
  • [2]500kV XLPE绝缘电缆及附件的国产化应用[A]. 徐立佳. 2013年电气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2013
  • [3]火电厂500kV XLPE电力电缆设计方案比较及注意事项[J]. 谈集泉. 广西电力, 2010(06)
  • [4]110~220kV XLPE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 张海龙. 武汉大学, 2009(01)
  • [5]500kV电缆在上海电网的应用[D]. 方浩. 上海交通大学, 2008(S2)
  • [6]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研究[D]. 张华玲. 重庆大学, 2007(05)
  • [7]大朝山工程机电项目管理思路和运作方式[J]. 冯励生,杨诚.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5(S1)
  • [8]大朝山电站500 kV电缆现场安装和电缆头制作[J]. 丁伟先.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5(S1)
  • [9]大朝山水电站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D]. 郭心锐. 吉林大学, 2005(03)
  • [10]大朝山电站500kV电缆现场安装和电缆头制作[J]. 丁伟先. 云南水力发电, 2004(02)

标签:;  ;  ;  ;  ;  

大朝山500kV交联电缆工程设计、安装及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