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东平河道河床演化特征

近几十年东平河道河床演化特征

一、近数十年来东平水道河床演变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袁菲,何用,许劼婧[1](2022)在《近期珠江三角洲地形演变特征及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对珠江三角洲近期的地形演变特征和趋势研究显示:20世纪80-90年代,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珠江三角洲河道由泥沙淤积转变为持续冲刷下切,其中北江、东江下切幅度相对较大。本世纪以来,三角洲河床继续下切,且由于西江采砂行为加剧,西江下切幅度大于北江及东江。1999-2014年,西江、北江、东江主干河道的下切幅度分别为2.54 m、1.21 m、0.41 m。未来一定时期内,由于来沙减少导致清水冲刷,河道将会形成新的冲淤平衡。达到新的平衡后,忽略人为因素影响,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的河床恢复至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至少需要127~180年左右。

古帅[2](2021)在《铜瓦厢决口后黄河下游河道沿岸区域地形与河湖环境(1855—1911)》文中认为1855年黄河于铜瓦厢决口北徙,给下游沿岸区域地形与河湖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山东运河以西的平原地带距离决口处较近,泥沙淤积较多,地形抬高幅度明显,黄河在此区内漫流,扰乱了原有水系。汶、泗二河下游地带受黄河淤高河床的顶托,亦出现排水困难的局面,东平湖的形成与扩大即区内积水不断增多的结果。鲁中丘陵西侧平原地带,受黄河淤高河床的阻挡或黄水倒灌影响,长清至齐东各县境内的入黄河流均难以宣泄,直接促成新清河的开辟。徒马平原地带,受黄河决口改道影响,靠近黄河的徒骇河诸多支流被淤没,徒骇河则被黄水冲宽刷深,1907年黄河利津决口后,其尾闾河段亦被淤没。

李虎成,宫鹏杰,丘佳永,黄东,马克俊[3](2018)在《珠江三角洲典型交汇河段河床演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容桂水道与顺德支流交汇河段为例,对1999—2017年河段深泓平面、垂向变化、典型横断面变化、河相关系及冲淤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河床演变影响因素及趋势进行了预测,为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典型交汇河段特征因素的演变特点及规律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结论为:(1)容桂水道与顺德支流交汇河段河道堤防逐步完成达标加固,岸滩趋于稳定。(2)顺德支流和容桂水道交汇前河道深泓线平面均整体偏向右岸,交汇口以下容桂水道河段深泓线整体居中,深泓平面和垂向整体变化不大。(3)交汇河段各横断面主槽形态基本稳定,深槽平面位置和河床高程自然调整。(4)交汇河段河宽总体相对稳定,交汇口上游顺德支流整体略有淤积,容桂水道主槽略有冲刷,汇流后容桂水道下游略有淤积,年均冲刷厚度约为0.34 cm,河道容积变化较小,总体冲刷强度相对不大。

袁菲,何用,吴门伍,刘斌[4](2018)在《近60年来珠江三角洲河床演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实测河床地形资料分析表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干支流河道及主要入海水道在人类活动及来水来沙变化的共同影响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切演变。西江干流河道在1999年前以淤积为主,1999年后,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河道严重冲蚀。北江干流河道在1960年前呈自然淤积的状态,1960年后,河道河床严重下切。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珠江三角洲支流河道普遍下切,且程度不均。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珠江入海口门水道中,洪奇沥和磨刀门水道下切较为明显,蕉门及崖门水道受采砂影响,出现异常深坑。初步分析表明来沙减少对西江河床下切的最大贡献率约为26%,采砂活动和航道整治是珠江三角洲快速下切的主要原因。

王越[5](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袁菲,杨清书,杨裕桂,卢陈[6](2018)在《珠江口东四口门径流动力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据近几十年来珠江河口水文资料统计分析了东四口门的径流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四口门径流动力呈阶段性变化,1999年前,流域来水加大,同时,受高强度采砂影响,网河区河床形态发生异变,河相关系随之变化,网河区顶端的思贤滘及主要汊道分流比发生重大调整,令东四口门下泄径流增大。1999年以后,流域来水量减小,受大规模的水库建设等因素影响,东四口门承接的入海水量显着减少,径流动力减弱,但因网河汊道河相关系的改变引起网河内径流分配调整,虎门、蕉门径流动力减弱,而洪奇沥、横门径流动力持续增大。

由星莹[7](2017)在《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区域地位优越,是我国唯一贯通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运输大通道。如何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进行全面综合治理,使有利河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利河势得到全面改善,形成河势及岸线稳定,泄流通畅,航道、港域、水生态环境优良的河道,是当前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建国以来,已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危及堤防安全的崩岸段和河势变化剧烈的险段进行了系统治理。在治理河道的同时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河道演变分析,这些分析成果丰富了对河势调整规律及成因的认识。其中,不少研究学者认识到上游河势调整是下游河道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这种河势调整的传播影响范围可能包括下游相当长河段,与其它演变影响因素相比,上游河势条件有时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上游河势调整并不会一直向下游传播,存在部分河段能够阻隔这种传播效应,从而将上游河势调整的影响局限于某一区间内。长江中下游河道具有分汊河道与单一河道交错分布的特点,上游分汊河道河势调整后,是否会通过单一河道继续向下游传播,对长河段河势稳定意义重大。阻隔性河段的存在能够将长河段划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内部的河势调整不会影响至下游河段,这使得河道整治目标相对单一、治理对策相对简单。因此,通过系统梳理长江中下游长河段长时段的实测演变资料,剖析河势调整的传递及阻隔要素,明确阻隔性河段的定义、特征、成因及机理,对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全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阻隔性河段定义。通过系统总结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过程中的传递和阻隔现象,分类剖析传递及阻隔要素,发现部分河段上、下游河势调整发生时间、调整方式、调整周期并不对应,这种不对应性并非由上、下游河道河型不同或水沙条件不同引起的,而是中间河段自身特殊的河道形态及物质组成特征,使其能够在水沙条件变异时依然维持自身输沙平衡;在上游河势调整后,依然保持自身主流平面位置稳定,从而始终为下游河段进口提供稳定的入流条件,使上游河势调整无法影响至下游河段,这类河段被定义为阻隔性河段。(2)阻隔性河段特征。对比分析了阻隔性与非阻隔性河段在平面、横断面、纵剖面形态、河岸稳定性、河床抗冲性方面的异同,总结阻隔性河段特征。基于丁坝头部分离旋涡及诱导流速理论,分析节点挑流前后断面流速分布的变化情况,阐明节点挑流机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各断面的不同水位下的河相系数标准差的沿程变化情况发现,非阻隔性河段存在标准差大于15的断面,而阻隔性河段的河相系数标准差均小于15;若形成阻隔性河段,河相系数小于4的断面的连续长度至少为3200m。建立断面流速分布计算式来估算近岸流速,基于Fukuoka方法,对比沿程各断面上层黏性土临界挂空长度与下层砂性土冲退距离,来评价二元结构岸坡的稳定性,成果表明,阻隔性河段不会发生单侧或双侧大幅度崩岸,总体稳定性好。(3)阻隔性河段成因。河势调整向下游传递的实质是主流平面位置及其持续时间的调整向下游传递。从主流摆动影响因素入手,建立河段进口主流平面位置经验计算式,分析阻隔性与非阻隔性河段的主流摆动模式差异,揭示了阻隔性河段在河道周界物质组成、河道形态属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使得主流摆动模式始终维持二线型。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特征流量区间持续天数系列的时序特征,发现非阻隔性河段持续天数系列的主周期较短且有信号强烈的多个次周期,河势调整频率较高;阻隔性河段持续天数系列的主周期较长,次周期信号震荡并不强烈,河势调整频率较低。(4)阻隔性河段作用机理。通过推导水流动力轴线弯曲半径半经验半理论计算式发现,不同流量级下,阻隔性河段的河道边界约束力始终大于水流动力轴线摆动力,即便上游河势发生调整,本河段的河道边界始终能约束主流的摆动幅度。通过建立主流摆型波传播过程中河床动力响应模型,并剖析传播及衰减机制发现,当上游河势调整后,非阻隔性河段主流摆型波加速度发生明显震荡,震荡幅度呈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趋势;阻隔性河段主流摆型波加速度的震荡幅度呈由上至下逐渐衰减的趋势,且摆型波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停滞,进而阻滞上游主流摆动向下游传播。(5)阻隔性河段分类识别与应用。提炼深泓摆动的影响因素包括:漫滩临界流量及持续时长、进口深泓摆动相对位移、节点挑流强度、河道宽深比、河漫滩相对宽度、希尔兹数等,建立历次深泓摆动距离与深泓摆动限制指标的经验关系,将长江中游27个单一河段划分为4个阻隔性河段;5个阻隔性向非阻隔性转化的过渡型河段;10个非阻隔性向阻隔性转化的过渡型河段;8个非阻隔性河段。对于非阻隔性向阻隔性转化的河段,可采取恰当整治措施消除破坏河段阻隔性原因;对于阻隔性向非阻隔性转化的河段,应注意防止不利变化导致原有阻隔性特征丧失;对于两个非阻隔性河段之间的长河段,应注意保证上、下游河势平顺衔接;对于阻隔性河段,应注意防止人为工程破坏河道天然阻隔性。

李文实[8](2012)在《基于历史海图的闽江口湿地最近160多年来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以1849年至2011年出版(测量于1843年至2010年间)的海图为基本数据源,借助于ArcGIS10.0提取闽江河口区近160余年来岸线、水深等信息,将其分为河口深水区、河口浅水区、潮坪区和沙洲岛屿区4种类型,北港、南港、马尾附近、闽安、长门水道、梅花水道入口处、梅花水道入海处、琅岐岛以东水域等8个演变区,研究河口湿地演变。研究发现闽江河口湿地缓慢减少,但河口深水区最近30余年逐渐增加,演变具有北岸早于南岸,从西向东推移,先慢后快再略慢的规律。但8个区域存在差异:城市化及航运改造使北港湿地面积减少河道涮深,导水坝建设使南港南北两个汊道的演变不同,港口建设从上游往下游渐次占用马尾潮坪并束窄固定涮深河道,对深水岸线资源的利用使闽安峡谷段面积减少水深涮深,防护堤约束使长门水道变化较小,围垦使梅花水道入口处湿地面积减少水动力条件改变,内外因素共同促使梅花水道入海处明显淤浅且以南岸更甚,航道整治引起琅岐岛以东海域河口湿地类型间有较大比例的互相转化。这些演变是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上游水利工程建设、港口码头建设、航道整治、滩涂围垦、堤坝建设、城市建设、河道采砂等人类活动是研究期内闽江河口湿地演变的主导驱动力,这些因素或直接占用湿地而致湿地转化为非湿地,或通过影响径流输沙等水动力而影响湿地演变。人类活动的影响亦有先北岸后南岸,由西向东加速推进的时序。

刘锋,田向平,韩志远,蔡华阳[9](2011)在《近四十年西江磨刀门水道河床演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将西江磨刀门水道1962、1977、1999年的河道地形图数字化,建立磨刀门水道三个年份的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将河道分为上、中、下三段进行了河床演变及其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磨刀门水道1977年前后河道发生过明显的河道冲淤转化;1962年至1977年磨刀门水道处于淤积状态,淤积量达9.92×106 m3,河道上游向窄深发展,下游则向宽浅演变;而从1977至1999年磨刀门水道则处于冲刷状态,冲刷量为25.53×106 m3,河道平均水深增加,逐渐向窄深演变。磨刀门水道河床演变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为强烈。

朱金格,包芸,胡维平,刘秋海[10](2010)在《近50年来珠江河网区水动力对地形的响应》文中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发生的河道采沙、航道整治等人类活动对河网区河床形态的自然演变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引起河网区水动力产生相应的调整。根据平原感潮河网水力特性建立一维河网模型,并对50年代和90年代珠江河网区水动力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结合数值试验探讨了珠江河网水动力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河床形态变化导致西、北江干流洪季水位及水位梯度较50年代明显下降,西江水位梯度由7.2 cm/km下降至4.1 cm/km,北江水位梯度的下降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其中三水至三围由9.3 cm/km降至5.0 cm/km,而三围至口门变化不大,两个年代分别为4.9和4.8 cm/km,北江干流平均水位梯度由7.1 cm/km下降至4.9 cm/km。两个年代枯季水位梯度变化不明显,不同区域日均水位有升有降。数值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地形变化导致各主要节点分流比也产生不同程度调整,三水-马口、天河-南华等地形变化显着的区域分流比变化较大。

二、近数十年来东平水道河床演变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数十年来东平水道河床演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近期珠江三角洲地形演变特征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
2 数据来源
3 三角洲近期地形演变
4 演变成因分析
    4.1 上游来沙减少
    4.2 人类活动直接影响
5 演变趋势分析
    5.1 河床自然调整趋势分析
    5.2 河床恢复时间估算
6 结论

(2)铜瓦厢决口后黄河下游河道沿岸区域地形与河湖环境(1855—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黄河铜瓦厢决口后山东运河南段以西地区的地形与河湖环境
三、黄河铜瓦厢决口后运河以东沿黄地区的地形与河湖环境
    (一)汶、泗二河及东平湖区
    (二)鲁中丘陵西侧地区
    (三)徒马平原地区
四、结语

(3)珠江三角洲典型交汇河段河床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河流水势及水文泥沙特征
3 研究河段堤围情况
4 历史河床演变概况
5 近期河床演变分析
    5.1 分析范围
    5.2 岸滩变化
    5.3 深泓线平面变化
    5.4 深泓线垂向变化
    5.5 横断面变化
    5.6 河相关系变化
    5.7 冲淤变化
6 河床演变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1) 河道采砂
    2) 堤防加固、河道整治
    3) 来水来沙变化
7 结语

(4)近60年来珠江三角洲河床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干流河道河床演变
    1.1 西江干流河床演变
    1.2 北江干流河床演变
2 支流河道河床演变
3 入海水道河床演变
4 珠江三角洲河道河床演变影响因素
    4.1 人类活动影响
    4.2 来水来沙变化
    4.3 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5 结论

(5)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珠江口东四口门径流动力变化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东四口门径流输入变化
2 径流动力变化原因分析
    2.1 珠江三角洲来水变化
    2.2 网河区河相关系及径流分配比变化
3 结论

(7)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河型成因及判别研究进展
        1.2.2 河势演变规律研究进展
        1.2.3 河势调整向下游传递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2章 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现象
    2.1 流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
        2.1.2 水文条件及资料来源
    2.2 河势调整的传递现象
        2.2.1 沙市~城陵矶河段
        2.2.2 城陵矶~汉口河段
        2.2.3 汉口~湖口河段
        2.2.4 湖口~大通河段
    2.3 河势调整的阻隔现象
        2.3.1 沙市~城陵矶河段
        2.3.2 城陵矶~汉口河段
        2.3.3 汉口~湖口河段
        2.3.4 湖口~大通河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阻隔性河段定义及特征
    3.1 阻隔性河段定义
        3.1.1 河势调整的传递要素
        3.1.2 河势调整的阻隔要素
        3.1.3 阻隔性河段定义
    3.2 阻隔性河段特征
        3.2.1 平面形态特征
        3.2.2 横断面形态特征
        3.2.3 纵剖面形态特征
        3.2.4 河岸稳定性特征
        3.2.5 河床抗冲性特征
    3.3 阻隔性河段各特征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作用机理
    4.1 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成因分析
        4.1.1 阻隔性与非阻隔性河段主流平面位置差异
        4.1.2 主流摆动影响因素分析
        4.1.3 主流摆动模式分析及临界流量的确定
        4.1.4 主流摆动特征流量区间持续天数的时序特征分析
        4.1.5 小结
    4.2 河势调整的阻隔机理分析
        4.2.1 河湾水流动力轴线弯曲半径计算式推导
        4.2.2 各控制要素对阻隔性河段的作用机理
        4.2.3 主流摆动力与边界约束力的对比关系
        4.2.4 小结
    4.3 河势调整的传递机理分析
        4.3.1 河势调整传递要素及传递特征
        4.3.2 河势调整的传递成因
        4.3.3 河势调整的传递机理
    4.4 主流摆型波的传播及衰减机制初探
        4.4.1 主流摆型波传播过程河床动力响应理论模型
        4.4.2 主流摆型波在非阻隔性河段中的传播效应
        4.4.3 主流摆型波在阻隔性河段中的衰减效应
        4.4.4 主流摆型波传播及衰减规律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阻隔性河段分类方法及应用
    5.1 阻隔性河段分类方法
        5.1.1 深泓累计摆动距离计算式的建立
        5.1.2 阻隔性河段分类指标的提取方法
    5.2 阻隔性河段分类成果
    5.3 阻隔性河段应用
        5.3.1 非阻隔性河段整治方法
        5.3.2 非阻隔性向阻隔性转化的过渡段整治方法
        5.3.3 阻隔性向非阻隔性转化的过渡段整治方法
        5.3.4 阻隔性河段整治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1.1 河势调整的传递及阻隔现象
        6.1.2 阻隔性河段的特征、成因及作用机理
        6.1.3 阻隔性河段的分类识别及应用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基于历史海图的闽江口湿地最近160多年来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2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3.1 研究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收集
        3.2.2 软件选用
        3.2.3 数据处理
第四章 闽江河口湿地分布状况与演变特征
    4.1 不同年代闽江河口湿地分布状况
        4.1.1 1840年代闽江河口湿地
        4.1.2 1880年代闽江河口湿地
        4.1.3 1930年代闽江河口湿地
        4.1.4 1970年代闽江河口湿地
        4.1.5 1980年代闽江河口湿地
        4.1.6 1990年代闽江河口湿地
        4.1.7 2000年代闽江河口湿地
    4.2 近160余年闽江河口湿地演变特征
        4.2.1 由慢趋快
        4.2.2 类型间存在差异
        4.2.3 受人类活动干扰
        4.2.4 空间差异明显
第五章 闽江河口湿地演变的空间差异及其特征
    5.1 空间划分及指标提取
    5.2 近口段演变
        5.2.1 北港的演变
        5.2.2 南港的演变
        5.2.3 市区内河演变
    5.3 河口段演变
        5.3.1 马尾附近区域的演变
        5.3.2 闽安峡谷的演变
    5.4 口外海滨段演变
        5.4.1 长门水道的演变
        5.4.2 梅花水道入口区域的演变
        5.4.3 梅花水道入海区域的演变
        5.4.4 琅岐岛以东海域的演变
    5.5 闽江河口湿地演变的空间特征
        5.5.1 南北岸差异
        5.5.2 上下游差异
        5.5.3 分、合流点演变的特殊性
        5.5.4 变化程度差异
第六章 人类活动对闽江河口湿地演变的影响
    6.1 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6.2 航道整治
    6.3 围垦
    6.4 堤坝建设
    6.5 城市化
    6.6 河道采砂
    6.7 人类活动影响的时空差异
第七章 闽江河口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
    7.1 闽江河口湿地的演变趋势
    7.2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
        7.2.1 重扬水生文明理念
        7.2.2 谨慎开发利用
        7.2.3 从全流域统筹规划
        7.2.4 城市规划建设强调湿地保护
        7.2.5 加强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
        7.2.6 加强监测与研究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海图的数据精度局限
        8.1.2 与河口湿地演变相关的生态效应
    8.2 研究结论
    8.3 主要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近四十年西江磨刀门水道河床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河道演变特征分析
        2.1.1 横断面变化特征
        2.1.2 纵剖面变化特征
    2.2 河道冲淤定量分析
3 影响因素分析
    3.1 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
    3.2 人类活动的影响
        3.2.1 联围筑闸
        3.2.2 滩涂围垦
        3.3.3 河道采砂活动
4 结语

(10)近50年来珠江河网区水动力对地形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学模型
    1.2 边界资料
    1.3 河网概化及计算
2 结果分析
    2.1 洪季水位变化特征
    2.2 枯季水位变化特征
    2.3 关于水位变化的数值试验
    2.4 分流比
3 讨 论
4 结 论

四、近数十年来东平水道河床演变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近期珠江三角洲地形演变特征及趋势[J]. 袁菲,何用,许劼婧. 泥沙研究, 2022
  • [2]铜瓦厢决口后黄河下游河道沿岸区域地形与河湖环境(1855—1911)[J]. 古帅. 历史地理研究, 2021(03)
  • [3]珠江三角洲典型交汇河段河床演变分析[J]. 李虎成,宫鹏杰,丘佳永,黄东,马克俊. 广东水利水电, 2018(08)
  • [4]近60年来珠江三角洲河床演变分析[J]. 袁菲,何用,吴门伍,刘斌. 泥沙研究, 2018(02)
  • [5]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珠江口东四口门径流动力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 袁菲,杨清书,杨裕桂,卢陈. 人民珠江, 2018(02)
  • [7]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研究[D]. 由星莹. 武汉大学, 2017(06)
  • [8]基于历史海图的闽江口湿地最近160多年来的演变[D]. 李文实.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9]近四十年西江磨刀门水道河床演变分析[J]. 刘锋,田向平,韩志远,蔡华阳. 泥沙研究, 2011(01)
  • [10]近50年来珠江河网区水动力对地形的响应[J]. 朱金格,包芸,胡维平,刘秋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标签:;  ;  ;  ;  ;  

近几十年东平河道河床演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