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经济关系看苏北经济发展

从地缘经济关系看苏北经济发展

一、从地缘经济关系看苏北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焦景丹[1](2019)在《19世纪以降中国-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族的跨国与地缘文化关系》文中指出塔吉克族是我国西北边境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也是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以及中亚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作为东伊朗人的一支,塔吉克族在整个中亚地区的发展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塔吉克族主要聚居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周边地区,属帕米尔人,即高山塔吉克人的一支,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塔吉克斯坦境内塔吉克人有高山塔吉克人与平原塔吉克人之分,高山塔吉克人主要聚居在戈尔诺-巴达赫尚州,信奉伊斯玛仪派,其他地区则主要为平原塔吉克人,属逊尼派穆斯林。中塔跨国塔吉克人虽然存在居住地域、宗教、语言、文化等诸方面的差别,但两者又共享族称、族源以及长期的民族发展史,是同源跨国民族的关系。塔吉克人所分布的地区在古代时期就是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历史上,中外人士穿越此地或经商、或外交、或行游,在联系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境内同源跨国塔吉克人的历史文化关系角度出发,以中亚塔吉克民族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基础,结合一定时期内中原王朝对于帕米尔高原及其以西地区的管理,探讨了多方势力影响下塔吉克民族的起源、发展、迁徙、定居等的整体发展史。本文所论述的重点时段为19世纪至20世纪间,涉及问题包括沙俄侵入中亚、英俄瓜分帕米尔、苏联民族识别和中亚民族国家划界以及苏联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影响下我国塔吉克族的族群身份认同等。同时,以我国与中亚地区跨国塔吉克人的历史发展与地缘文化关系作为研究内容,重点论述中塔边境,即帕米尔高原地区塔吉克民族的族群与地缘文化关系建设,从整体上概括梳理了不同区域、时段、文化背景下塔吉克跨国民族的形成、融合、分流的历史发展脉络,探究塔吉克人在整个中亚地区范围内以及中亚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探究不同社会及文化环境下塔吉克跨国民族文化建设的特点、趋势、难点和异同等问题。此外,本文还论述了 21世纪以来,塔吉克斯坦塔吉克人与中国塔吉克族的地缘文化关系,关涉跨国塔吉克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当代塔吉克人的跨境移徙与地缘文化变迁、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塔跨国塔吉克人历史文化交流的影响、非传统安全影响下跨国塔吉克人的文化交流与多元合作,并从历史发展视角为契入点,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跨国塔吉克人的政治、经济合作以及地缘文化关系建设等内容。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塔吉克跨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探究同源跨国塔吉克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受到的来自地缘政治、区域经济、非传统安全、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多重影响,重点关注塔吉克人在跨区域政治、文化安全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为当下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整体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选题缘由与意义,梳理了该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对部分重点概念进行了解读。正文部分有六章。第一章以中亚塔吉克史建构为基石,对塔吉克民族历史脉络进行了大致梳理。通过探讨中原历代王朝对帕米尔及其以西地区的管理,分析了多方势力影响下,跨国塔吉克民族的起源、发展、迁徙、定居等整体发展史。第二章主要论述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期,英俄在中亚的竞争以及近代跨国塔吉克民族的形成。以塔吉克民族的迁徙融合为基点,具体阐述了三大汗国对塔吉克人的管理、英俄竞争对塔吉克民族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对帕米尔地区及周边塔吉克人的管辖与安置等问题,探究了 19世纪大国之间在中亚的区域与势力竞争,及其对跨国塔吉克人生存状态、居住区域与文化形态的多重影响。第三章笔者探讨了新疆建省到民国时期,我国塔吉克族的族群发展与地区建置。第四章主要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末期,苏联文化影响下塔吉克人的跨国与地缘文化关系变迁,重点论述了苏联时期跨国塔吉克人政治地位的确立,以及苏联中亚的政治定位和政策导向对中亚塔吉克人文化认同和地缘形态建设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了苏联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我国塔吉克族族群身份和族群认同建设的影响,此外,还对苏联文化因素在跨国塔吉克人文化中的遗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第二、三、四章为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塔跨国塔吉克人所面临的社会发展境况,并就不同政治背景下跨国塔吉克人的地缘关系建设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第六章主要研究了 21世纪以来,中塔跨国塔吉克人的地缘文化关系建设,问题涉及跨国塔吉克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当代塔吉克人的跨境移徙与地缘文化变迁、西方文化传播对塔吉克人历史文化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跨国塔吉克人的政治经济合作以及地缘文化关系建设等内容。结语部分,笔者对影响中塔跨国塔吉克人文化关系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一定分析,并结合中塔跨国塔吉克人的地缘文化关系发展,对非传统安全影响下跨国塔吉克人的文化建设与多元合作作了探讨。

夏永祥,曹玉华[2](2017)在《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南京都市圈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强化都市圈各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是破解南京都市圈发展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改进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南京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程度,并从地缘经济关系视角,分别以圈中7个城市为中心,采用欧氏距离法分析各城市的竞合关系,探讨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的相互作用类型。综合分析表明: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核心,经济联系强度向外逐渐递减;南京的中心性作用明显;两省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总体较弱;圈内各城市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分工不足、竞争有余,影响着都市圈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最后从创新区域发展管理模式、要素整合和产业联动等方面给出促进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的建议。

秦爽[3](2016)在《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文中提出在打造长江经济带“黄金航道”及定位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宏观背景下,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开展武汉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性研究,通过使用中心职能模型、区位商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欧氏距离模型对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状况和地缘经济关系分别进行了测算,再把二者进行匹配分析,总结出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基本情况,并最终对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中心职能模型测算的结果可以得出长武汉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职能最强的城市,明确定位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最中心的城市,职能等级高的城市沿长江、京广、京九等轴线分布,江西省的各城市职能等级偏低,需要提高城市等级适应当前。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流区位商模型中可以得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具备优势的外向服务部门多集中在传统行业,在高端服务业上则稍显不足,需要利用本地区的人才资源、科研技术优势加快发展,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武汉市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的区位商明显偏低,与其优越的区位位置不符,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最大化的发展现代仓储物流商贸业。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流强度模型测算结果可以得出,武汉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内辐射影响力最强的城市,外向功能最强,需要利用好武汉市的影响力来驱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通过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可以得出武汉市与“武汉1+8城市圈”内的城市经济联系均较为密切,湖北省外其他城市虽然不如武汉城市圈的联系密切,但经济联系强度也还是比较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内江西、湖南两省的绝大多数城市与武汉市的经济联系都偏弱。通过欧氏距离模型分析了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缘经济关系:武汉市与黄冈、荆州、岳阳强呈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武汉市与孝感、咸宁、鄂州、襄阳、宜昌、荆门呈较强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武汉市与九江、抚州、鹰潭、衡阳、娄底呈一般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武汉市与黄石、株洲、宜春、湘潭、景德镇呈较强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关系;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另外两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呈强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通过将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匹配分析可以得出:武汉市城市圈的城市与武汉市经济联系度高,地缘经济关系呈互补型,可以继续深化合作加强人才、资金、技术方面的交流;武汉市与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另外两个中心城市长沙、南昌经济联系一般,需要加强经济联系,寻求经济合作空间,利用竞争型的地缘经济关系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武汉市与湖南、江西两省的其他城市,有的地缘经济关系是互补型,有的则是竞争型,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贾伟[4](2016)在《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移民族群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现象和相关文学叙事做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江南文化、乡土文化、市民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论文从移民族群的文化认同角度,提出了“上海客”、“都市乡愁”等概念,对移民作家、文学社团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移民生活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分析,认为20世纪上半页的上海移民不仅处在从乡土向都市的空间转换过程中,也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移民群体乃是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包括作家知识分子在内的移民族群一方面保留了诸多原有地域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又不断融入到上海这座大都市中,通过社会身份的重新建构和对城市的文化认同,逐渐成为新的都市市民。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和乡土一样可以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所在,在对城市生活和文学想象的不断深化中,一批批外来移民从“上海客”成为“上海人”,完成了他们的现代性身份的转换,也形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特殊的家园记忆。

李正[5](2014)在《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地缘经济合作已二度兴起。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涌现的新一轮区域及次区域合作潮流,有力地推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并使之成为了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两大时代主题。地缘经济的此番发展势头强劲持续,至今未见稍减;其影响广泛深远,世界多数国家参与或寻求参与了不同层次的地缘经济合作;发展绩效显着,已在西欧、北美、东南亚、拉美、非洲的相邻国家或地区间,形成了一些异速发展的经济融合区域与地缘经济板块,并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世界经济地图。其中,最为活跃也是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北美地缘合作区与中国-东南亚地缘合作区。然而,作为实践经验总结的欧美地缘经济理论,受制于理论构建的历史渊源、现实条件、研究传统、主观目的以及政策导向等各种因素,其局限性日渐凸显,也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及利益诉求。国内的一些地理学者从区域经济系统论出发,提出并初步阐述了“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的概念,开创了地缘经济研究的区域路径。不过,这个解释体系还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其理论基础尚显薄弱,更缺乏严密的实证检验。文中在汲取既有成果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尝试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发挥其整体性、综合性思维的优长,同时注重与地缘政治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运用相关学科前沿理论及新方法,并将理论抽象与实证检验两相结合,对“地缘经济区”这一研究与实践客体进行审视、充实与拓展;尝试进一步发展了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并以地理学特有的“过程-格局-机制-效应”的研究范式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展开规范研究,寻求地缘经济系统关联结构演变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时空规律及效应,以建立起地缘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地缘经济理论框架下,推导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地缘经济关系的新观测技术,即基于“流”的表征与测度技术。将它作为贯通整个研究的另一条副线,结合澜-湄流域为核心的实证区开展定量分析。通过基于理论模型与实测流的结构网络分析与比较,揭示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规律。全文包括六个部分,即绪论、结论和四章正文:绪论部分,为论文选题及其缘由。通过概览半个世纪来国内外地缘经济合作的实践轨迹,以及相应的理论进展,介绍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围绕地缘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明确了论文研究的主要任务及目标,阐述了它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及述评。结合地缘经济合作实践的发展进程,以地缘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为线索,从欧美国家创立地缘经济学到国内的学习引进及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发展,以及本研究将要深入探讨的关联结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在厘清国内地缘经济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评述新世纪来地理学家在该领域的创新成果,归纳了中国地缘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征;紧扣“地缘经济区”这一核心概念及分析单元,运用地理学思维,对研究内容作出了大致规划;根据研究需要,初步确定了论文研究的方法体系、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基础。简要介绍了相关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了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经济地域系统论、区位论、网络结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理论等五个基础理论,作为地缘经济系统演化的基础理论。第三章,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研究。首先,在既有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成果基础上,从地域经济地域系统的核心概念出发,阐述了它的属性特征、类型及结构功能。进而,对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演进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地缘经济的形成发展主要受制于三大驱动力,即内源力、外驱力及其耦合动力。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进,形成一个多层次、结构分明的综合性动力系统,共同推动着地缘经济向网络演化;与之相适应,市场机制、合作机制、自组织机制等三种机制,构成了地缘经济区有效运行的机制体系。介绍了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的表征体系及其变迁,即从地缘经济关联作用的“力学”表征转向“流”表征。借鉴了空间流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流视角下地缘经济系统的网络结构形态及特质。回顾了基于理论模型的空间关联作用的测评方法,对引力模型、空间流模型、地缘经济关系模型、可达性分析模型等作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地缘经济关系的新观测技术,即基于各种要素实测流的多元统计、综合评价与网络结构分析法。第四章,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的实证分析。依据理论研究确定的基本原则,界定了实证区范围,即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核心的地缘区域。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出空间关联度,以此作为网络分析的关系数据,拟合并解析了地缘经济关联网络(即预期网络)的结构特征;利用实际测得的地缘经济要素流数据,开展了多元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并以物质输出流作为典型指标,拟合及检验了地缘经济流关联网络(即实测网络)的结构特征。第五章,为实证区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效度检验及趋势演变。首先,根据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用以检验预期网络与实测网络结构效度的检验模型,并选取中国、泰国和越南三个国家作了典型分析。面板检验证实,实证区实测网络结构不仅是有效度的,也是有偏差的。进一步讨论了地缘经济关联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体输出功能因素、距离因素、制度因素、合作制度安排的影响等。继而,从节点中心性、核心节点、网络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凝聚子群等多个层面,来比较实测网络与预期网络,对实证区地缘经济关联结构形成了较为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及价值评判,揭示出实证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演变的趋势规律。结论部分,为学术总结与理论思考。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归纳,并结合对学科和相关研究领域的认识,概括为六条主要研究结论和三点创新之处。最后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及遗留问题,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怀志[6](2014)在《滇中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规模的城市群体化现象是城市体系经济联系作用与地域空间扩展下的结果,因而对城市体系内部联系及相互作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城市间经济联系前提是各城市之间有差异,分工不同,有互补的需求;经济联系的基础在于城市具有对外服务能力,即中心性;城市的可达性是影响经济联系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联系强度量化了城市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反映了城市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性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间经济联系潜能。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两者分别从不同的维度来探讨城市间相互作用,而两者的匹配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对城市群发展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以滇中城市群为例,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滇中城市群概况。第三章通过测算各城市区位熵、中心职能指数、城市间交通可达性、经济联系量综合分析滇中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第四章运用欧氏距离法测度滇中城市群内部地缘经济关系,并通过分指标说明竞争或互补的具体方面。第五章将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匹配和分类,并讨论几年来匹配结果的演变。第六章总结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江璐璐[7](2014)在《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区域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增多,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研究逐渐成为地理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一个国家内各地区单元之间的联系也在不断加强,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研究的主要区域包括: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省与省之间以及县市级单元之间。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探讨区域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向与联系强度,有助于认识区域在较大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区域的合理发展及功能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研究区域的地缘经济关系,有助于明确区域的产业合作类型,从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互补,避免产业的雷同现象。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综合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地缘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测度区域间经济联系的模型与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模型,对安徽省的空间经济经济联量进行测度,结合交通可达性模型可得出安徽省及省内各城市的主要联系方向及与周边省区的地缘经济关系,研究内容如下:(1)省际联系。安徽省与周边相邻省区的经济联系量大小及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的确定,体现在与省会等主要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的大小;安徽省各地级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及受周边省区大城市的辐射程度,由各地级市与周边省区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量和经济隶属度确定;(2)城际联系。对安徽省内省会城市合肥市与其他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和经济隶属度的测度,从而确定省会合肥市与省内其他地级市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辐射能力的大小。(3)安徽省与周边省区的地缘经济关系确定。通过欧氏距离法对安徽省与周边省区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测度,并针对不同的地缘经济关系提出不同的对策。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对策。通过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安徽省与周边省区经济联系的分析可知,安徽省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向为向东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经济联系的大小主要体现在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通过测度,安徽与南京市、杭州的经济联系量最大;从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来说,安徽与江苏、浙江具有强互补型和较强互补型。(2)相邻省区大城市对安徽的经济辐射呈扇形分布,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对安徽省各地级市与省会城市的经济联系量测度的结果来看,省会城市对距离其较近的城市经济辐射能力较大,故安徽省边缘城市受相邻省区的经济辐射较大,且辐射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3)合肥市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中心性突出,经济联系量突出,但经济实力仍有待提高。从对各省区主要城市的实力分析来看,安徽省会合肥市的综合实力较弱,与南京、杭州、武汉、郑州、济南等城市的实力相差较大。从省内各地级市与合肥市的城市经济联系量来看,合肥与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经济联系量均大于1,对位于省会周边的城市六安、淮南等经济影响较大,但对处于安徽省边缘城市如淮北、毫州、黄山等经济影响有限。为促进安徽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下对策:(1)强力推进东向经济联系,扩大产业转移规模;(2)加强省域经济联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3)构建现代交通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4)增强合肥城市经济创新能力,凸显龙头带动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两方面的创新。首先,在模型方法上,本文对引力模型进行了修正,更全面的考虑到影响区域经济联系的的要素,与以前的经济联系测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其次,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首次将安徽省这一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其与相邻省区的经济联系进行细致的研究,这不仅能对区域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相关参考,也丰富了经济联系理论研究的内容,具有创新性。

王茜[8](2013)在《山东“蓝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自国务院2009年1月23日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月4日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山东“黄蓝”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的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三角高效经济生态区因各自地域基础和发展水平等特点不同形成两大区域发展单元,是山东省未来优化发展、绿色发展的率先区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的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重大举措。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创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探索。“蓝黄”两区融合发展对于区域竞争力、抗风险能力、辐射带动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以及区域经济格局的重塑十分必要。文章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法、演绎法与归纳分析评价方法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法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重点分析了“蓝黄”两区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了“蓝黄”两区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进行总结,梳理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得出对“蓝黄”两区融合发展的启示。是全文的总起部分。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从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以及地缘经济理论等方面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蓝黄”两区融合发展的基础分析,分为的良好基础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分析。明确了当前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资源互补性强、政府大力支持等良好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明确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同时归纳出当前融合意识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融合政策空白、区域市场体系不统一等融合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第四部分是“蓝黄”国家战略区融合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路径。明确融合的目标和内容,目标分为近期、中远期目标,内容重点研究区域空间布局、产业布局、资源共享、基础设施、生态共建、环保一体和对外开放。第五部分是“蓝黄”国家战略区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区融合的组织协调机制建设、融合意识提升、完善合作政策、统筹组织重大活动等建议。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参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规律,根据“蓝黄”两区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建设性地提出了“蓝黄”国家战略区融合发展的重点内容。由于目前学术界尚没有对于蓝色半岛经济区和黄三角高效经济生态区一体化发展的定量分析,并且两区域的部分指标数据较难剥离出来,导致融合发展的定量分析存在一定难度。此外,针对经济一体化来说,当前只能借鉴国家(或地区)与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典型案例,因而,试图提出观点新颖、切实有效的建议对策有一定难度。这将是“蓝黄”两区融合发展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邹磊[9](2013)在《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代海陆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中东和中亚)伊斯兰世界之间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信仰之路,曾是近代西方世界兴起之前全球最重要的地缘经济组合和宗教文化纽带。在陷入数百年的沉寂之后,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贸易通道再次得到了激活。各种商品、人员、资金的快速流动,陆上跨境公路、铁路、管道等战略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义乌、广州等东部沿海地区再度活跃的中东商人、新“蕃坊”和清真寺,新疆、宁夏等西北省份在国家“向西开放”进程中的巨大潜力,以及中国对伊斯兰世界石油天然气的高度依赖……种种迹象表明,“新丝绸之路”正在海洋和陆地两个地缘空间同时兴起。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系列重要进展得以兴起的条件、逻辑和影响呢?这正是本文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古代丝绸之路地缘(海洋和陆地)、贸易(商品与货币)、信仰(伊斯兰化)的深入考察,本文获得了观照“新丝绸之路”兴起的历史视野和研究视角。在充分借鉴既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广泛利用各种一手文献、访谈和田野调查,勾勒并剖析了海陆“新丝绸之路”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本文的研究认为,“新丝绸之路”的兴起同时受到双重逻辑的推动和制约:(1)石油、美元与“中国制造”三者间的全球流动;(2)中国区域和地缘战略的既有结构及其内在调整。正是在此意义上,“新丝绸之路”不是历史的简单再现,而是深嵌于当代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政治经济的权力结构之中,古代丝绸之路的部分历史遗产正是在这一系列宏观语境下才得以被激活与重组。对于义乌、广州和新疆、宁夏等地的微观考察表明,信仰纽带有效地强化了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经济纽带,并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政治版图内部的区域与地缘战略调整。与此同时,宗教因素在“新丝绸之路”上的双重嵌入,也意味着经济力量和政治版图仍是激活或制约信仰版图最重要的因素。“新丝绸之路”的政治影响在于:(1)伴随着在伊斯兰世界战略利益的深化,未来中国将不可避免且越来越多的卷入到伊斯兰世界国家间错综复杂的教派和政治关系中,而中亚和中东国家内部的族群宗教和国家建设也逐渐对于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溢出效应;(2)伴随着国际能源供需版图的剧变和中美战略重心的再平衡,中国将日益面临如何与美国在伊斯兰世界开展战略互动、进行利益协调的外交局面。正是在此意义上,本文对于“新丝绸之路”的研究,只是对中国国家利益全球化进程初步且局部的考察。

张辛雨[10](2012)在《中国与中亚能源开发合作研究》文中提出中亚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但对其自身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其对于中国而言也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我国与中亚国家毗邻而居,无论从经济结构、人文资源还是地缘优势上都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中亚是一个新兴的世界能源中心,我国应利用地理相邻的优势,以新疆为节点,充分考虑新疆未来的油气化工业发展需要以及中国未来能源战略储备。进口中亚的能源将促进新疆及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欧亚大陆桥构想”就是通过能源合作提升区域经济合作向高层次演进的实例。它的具体思想是:以开发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及铺设管道从里海和中亚等地进口能源为中心,推进沿线地区的能源转换,开发城市和恢复生态。中国既可以把从中亚铺设过来的进口石油的管道作为西部石油输往东部的一条路径,节约西部开发的成本,又可以铺设管道为契机,改善沿路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拓交通,带动经济的发展。从地缘政治看,中亚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与重要的能源战略地位。中国应深化与中亚的油气合作,加强双方的地缘政治联系,巩固“上海合作组织”战略成果,从而在中亚谋求稳固的政治、经济地位。本文的研究目的基于国际石油市场动荡,油价飙升,全球油气资源争夺激烈。我国与中亚国家地理相连,毗邻而居。滨里海盆地和里海盆地石油储藏量极为丰富,堪称“第二个波斯湾”。我国能源缺口大且进口来源单一,因此加强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增加外部能源供给渠道,从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本文首先从区域能源理论评析入手,为中亚能源开发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明确能源合作的实际意义。同时对中亚能源地位和我国能源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进一步对能源合作提供佐证资料。其次,把我国作为中亚能源开发“局中人”,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国际经济学理论、博弈论、国际政治理论等为理论依据,对能源开发合作进行实证分析;再次,通过分析中亚五国能源政策及美、俄、欧盟等“大国”中亚能源合作利益取向,归纳总结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我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策略及我国未来能源战略构想和实施。中国已跃居世界性经济大国,一个经济大国的能源安全计划,必定是一个重要战略。国际、国内两个层面都要把握;供应与需求的平衡;开源与节流的推行;国际合作与国家储备的布局都关乎国家前进的步伐。从供给角度看,全球油气资源争夺激烈。一方面,各大用油国在狭长的运油路线上摩擦不断。中东、中亚、海湾、非洲等富油地区成了大国绞逐的棋盘。另一面,国际石油市场动荡,油价飙升,成为各国更现实的不安全因素。有鉴于此,十多年来,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中亚之间的油气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取得的成果与巨大的合作潜力仍不相称。可以看到,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潜力发挥既有客观方面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中亚国家的能源战略格局及利益结构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加紧对战略自然资源及油气行业的国家调控与能源外交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主观上,中国对中亚能源方面研究不足,特别是对中亚国家的能源战略走向、对外能源合作决策机制及利益集团没有充分的了解,而这成为中国无法对其有效能源合作的重要原因。本文在这些方面深入的进行了分析实证。可以说,对中亚能源合作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加强对中亚国家“能源问题”的研究,探讨其能源管理体制、利益分配、决策机制、发展规律是深化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有着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

二、从地缘经济关系看苏北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地缘经济关系看苏北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19世纪以降中国-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族的跨国与地缘文化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重点、目标与主要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解析
第一章 塔吉克民族历史文化溯源
    第一节 中亚塔吉克民族的早期历史简述
        一、东伊朗诸部族的迁徙与早期塔吉克人的形成与发展
        二、伊斯兰文化进入中亚以及塔吉克民族的正式形成
        三、突厥民族的西进以及突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四、蒙古人及其后裔对塔吉克人及其分布地域的管理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对帕米尔地区及周边塔吉克族的管辖
        一、帕米尔的地理与民族情况
        二、清代之前我国历代政权对帕米尔地区的经略
        三、清政府对帕米尔地区的管辖与安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世纪英俄的中亚“大博弈”及其影响下塔吉克族之跨国
    第一节 19世纪前期中亚诸汗国治下的塔吉克人
    第二节 沙俄侵入中亚及其对塔吉克民族发展的影响
        一、沙俄对中亚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渗透
        二、沙俄吞并中亚三大汗国与突厥斯坦总督区的建立
    第三节 英俄“大博弈”之前帕米尔各地区的领属问题
    第四节 英俄瓜分帕米尔以及中俄关于帕米尔问题的交涉
    第五节 19世纪末帕米尔地区塔吉克人的流动与定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建省后至民国时期中国塔吉克族地区的建制与发展
    第一节 新疆建省后清政府对塔吉克民族地域的建置与管理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我国新疆塔吉克族的社会发展
    第三节 蒲犁革命及其影响下塔吉克族的政治变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联时期塔吉克民族国家建构与塔吉克族的地缘文化关系
    第一节 苏联民族识别及中亚民族国家划界对塔吉克族群认同的影响
        一、苏联民族识别及中亚民族国家划界影响下塔吉克共和国的政权建构
        二、苏联民族安置政策背景下中亚塔吉克人地缘文化形态建设
    第二节 苏联民族政策影响下塔吉克人与乌兹别克人的族群识别
    第三节 苏联时期塔吉克斯坦境内帕米尔塔吉克人的族群认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塔跨国塔吉克族的地缘文化关系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塔吉克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建置与发展
    第二节 塔吉克斯坦独立前后中塔跨国塔吉克人的地缘关系发展
        一、塔吉克斯坦独立独立前后国内的政治局势
        二、塔吉克斯坦内战时期的边界安全与对外关系
    第三节 中塔外交关系建立后跨国塔吉克人的多元交往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1世纪以来中塔跨国塔吉克族的地缘文化关系
    第一节 当代中塔跨国塔吉克人的迁徙流动与地缘文化变迁
        一、中国境内塔吉克人的移徙与安置
        二、塔吉克斯坦境内以劳务为目的迁移
    第二节 中塔跨国塔吉克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一、对本民族起源的认同
        二、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认同
        三、对传统宗教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四、对传统习俗的认同——以纳吾鲁孜节为例
    第三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塔吉克人的跨国与地缘文化建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南京都市圈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分析模型和数据来源
    (一)引力模型的改进
    (二)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模型
    (三)数据来源
三、南京都市圈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测算和分析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测算
        1.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2. 南京都市圈城市综合竞争力计算
    (二)城市间距离的修正
    (三)南京都市圈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计算和结果分析
四、南京都市圈地缘经济关系测算和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3)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区域经济联系的研究
        1.2.2 地缘经济关系的研究
        1.2.3 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性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的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现状分析
    2.1 武汉市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1 武汉市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1.2 武汉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2.2 长江中游城市群概况介绍
    2.3 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格局
        2.3.1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职能构建与测算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职能结果分析
    2.4 长江中游城市群功能分析
        2.4.1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流模型构建
        2.4.2 长江中游城市群外向型服务部门区位商分析
        2.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分析
第三章 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测算分析
    3.1 基于引力模型的经济联系分析
        3.1.1 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
        3.1.2 引力模型的修正
        3.1.3 引力模型测算
    3.2 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测算结果分析
第四章 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地缘经济关系测算与分析
    4.1 欧氏距离模型
    4.2 欧氏距离模型测算
        4.2.1 选取评价指标
        4.2.2 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4.2.3 欧氏距离计算及标准化处理
    4.3 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4.4 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性分析
        4.4.1 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结果
        4.4.2 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果讨论分析
    5.2 对策建议
        5.2.1 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培植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5.2.2 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5.2.3 加强经济联系,深化合作
        5.2.4 优化发展策略,实现优势互补
        5.2.5 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抓好重点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献

(4)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题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成果
    1.3 结构安排
第2章 近代上海移民与城市发展
    2.1 上海移民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2.1.1 近现代上海移民发展的主要阶段
        2.1.2 上海移民的主要特点
    2.2 上海移民与上海城市文化
    2.3 作为移民的作家知识分子
        2.3.1 关于作家作品的地域性问题
        2.3.2 移民作家的“再社会化”问题
第3章 江南移民与海派文学
    3.1 江南文化对海派文学的影响
    3.2 上海通俗小说中的娼妓文化
        3.2.1 晚清上海都市中的娼妓文化
        3.2.2 晚清狭邪小说中的娼妓形象
        3.2.3 娼妓在上海社会地位的变化
    3.3 旅沪苏州文人与鸳鸯蝴蝶派
        3.3.1 旅沪苏州文人的职业选择
        3.3.2 鸳鸯蝴蝶派中的苏州文人
        3.3.3 鸳鸯蝴蝶派的文学评价问题
第4章 从乡土小说到市民小说
    4.1 苏北移民与现代文学中人力车夫形象
        4.1.1 社会生活史中的苏北人
        4.1.2 上海文学中的人力车夫形象
        4.1.3 从被侮辱者到革命者
    4.2 怀乡与魔都:从移民视角看京派与海派之争
        4.2.1 京海之争中的移民问题
        4.2.2 京派中的移民作家
        4.2.3 从移民角度看“京海论争”的实质
    4.3 从上海市民小说看“都市乡愁”的形成
        4.3.1 侨寓背景下的乡土文学
        4.3.2 上海市民小说中市民身份的形成与确认
第5章 都市书写的困境:移民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
    5.1 师陀:蛰居在故乡与城市之间
        5.1.1 抗战之前
        5.1.2 上海体验
        5.1.3 团体归属问题
    5.2 予且:徘徊在附逆与平民之间
        5.2.1 予且的政治立场
        5.2.2 予且的文学立场
        5.2.3 予且笔下的上海市民
    5.3 于伶:斗士与诗人的结合体
        5.3.1 于伶对戏剧运动的组织
        5.3.2 于伶对“孤岛”上海的书写
        5.3.3 三种道路的不同选择
第6章 :从“上海客”到“上海人”——小结上海现代文学中的移民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聚焦问题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外关于地缘经济的理论研究
        二、 国内关于地缘经济的理论研究
        三、 关于空间关联结构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经济理论
        一、 地缘政治理论
        二、 地缘经济理论
    第二节 经济地域系统论
        一、 地域系统论
        二、 经济地域系统论
    第三节 地缘区位论
        一、 理论渊源
        二、 理论推演
        三、 理论应用
    第四节 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理论
        一、 理论变迁
        二、 理论内涵
        三、 理论应用
    第五节 网络结构理论
        一、 理论概述
        二、 理论内涵
        三、 理论应用
第三章 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研究
    第一节 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审视
        一、 相关概念
        二、 属性特征
        三、 区域类型及其结构功能
    第二节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一、 内源力及市场机制
        二、 外驱力及合作机制
        三、 耦合动力及网络化机制
    第三节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的空间表达
        一、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的力学表达
        二、 地缘经济关联的“流”表征
        三、 流视角下地缘经济系统的网络结构
    第四节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测度方法
        一、 基于理论模型的测度方法
        二、 基于要素流的测度方法
        三、 网络结构测度方法
第四章 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区的选择
        一、 实证区选择的原则与范围
        二、 实证区的地缘经济基础
        三、 实证区地缘经济合作进程及成效
    第二节 基于引力模型的关联结构测度
        一、 引力模型的修正
        二、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 计算结果
        四、 地缘经济关联度的网络分析
    第三节 基于空间流的关联结构测度
        一、 要素流的统计描述
        二、 地缘经济流的综合评价
        三、 地缘经济流的网络分析
第五章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效度检验和演变趋势
    第一节 关联结构效度检验
        一、 检验模型
        二、 面板数据及其处理
        三、 结果及解释
    第二节 关联结构演变特征及趋势
        一、 实测网络与预期网络结构对比
        二、 关联结构时空特征
        三、 关联结构演变趋势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三节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6)滇中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经济联系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二、 地缘经济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滇中城市群概况
    第一节 自然资源
    第二节 区位与交通
    第三节 空间结构
    第四节 滇中城市群四州市概况
        一、 昆明市
        二、 曲靖市
        三、 玉溪市
        四、 楚雄州
    第五节 滇中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条件
第三章 滇中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分析
    第一节 城市间经济联系前提:区位熵分析
    第二节 城市间经济联系基础:中心性分析
    第三节 城市间经济联系重要影响因素:可达性分析
    第四节 城市间经济联系量化:引力模型分析
        一、 引力模型概述
        二、 引力模型的引入及修正
        三、 经济联系强度与隶属度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欧氏距离模型的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第一节 地缘经济关系测度-欧氏距离法
        一、 评价指标的选取
        二、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三、 欧氏距离计算及其标准化
        四、 欧氏距离调整
        五、 地缘经济关系阈值区间的确定
        六、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二节 滇中城市群地缘经济关系动态分析
        一、 以昆明为中心
        二、 以曲靖为中心
        三、 以玉溪为中心
        四、 以楚雄为中心
    第三节 欧氏距离分指标比较
第五章 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第一节 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
    第二节 匹配关系动态分析
    第三节 匹配关系原因分析
        一、 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
        二、 次级城市之间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 经济联系方面
        二、 地缘经济关系方面
        三、 匹配状况方面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一、 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二、 明确城市功能,规划协调产业发展布局,促进产业分工和产业集聚
        三、 消除阻碍,统一市场,有效配置各类要素
        四、 完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为地区间交流创造条件
        五、 根据匹配结果,区别对待,优化增强匹配性
    第三节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区域联系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区域经济联系及其内涵
        2.1.2 城市经济辐射力及其内涵
    2.2 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联系的相关理论
        2.2.1 中心地理论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3 极化-滴涓效应理论
        2.2.4 梯度转移理论
第3章 安徽省与相邻省区区域概况
    3.1 区位与自然环境
    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3 交通与通信发展状况
        3.3.1 公路交通发展
        3.3.2 铁路交通发展
        3.3.3 交通通道的桥梁建设
        3.3.4 对外航空联系
        3.3.5 邮政通信发展
    3.4 安徽省属市域构成及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3.5 相邻省(市)域经济发展状况
    3.6 安徽省与周边省区经济发展指标对比
第4章 区域经济联系测度模型构建
    4.1 区域经济联系模型构建
        4.1.1 引力模型
        4.1.2 修正的引力模型
    4.2 交通可达性模型构建
    4.3 地缘经济关系模型构建
        4.3.1 评价指标选取
        4.3.2 原始数据标准化
        4.3.3 欧式距离计算及标准化
        4.3.4 地缘经济关系阈值空间设定
    4.4 资料获取和数据处理
        4.4.1 资料获取
        4.4.2 数据处理
第5章 安徽省经济联系量化分析
    5.1 城市间经济联系量计算分析
        5.1.1 综合质量K值
        5.1.2 综合质量阈值及其调整
        5.1.3 区域经济距离及内涵深化
        5.1.4 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测算
    5.2 城市间交通可达性分析
    5.3 安徽省与周边省区地缘经济关系测度
第6章 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分析
    6.1 省域间经济联系方向及原因分析
        6.1.1 安徽与苏浙两省的经济联系
        6.1.2 安徽与鄂豫赣三省的经济联系
        6.1.3 安徽与山东省的经济联系
        6.1.4 省域间经济联系的比较分析
    6.2 安徽省与周边省区地缘经济关系
    6.3 合肥市与省内市域间经济联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7章 基于强化区域联系的安徽省经济发展对策
    7.1 强力推进东向经济联系,扩大产业转移规模
    7.2 加强省域经济联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7.3 构建现代交通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7.4 增强合肥城市经济创新能力,凸显龙头带动作用
第8章 结论
    8.1 基本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论文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指标体系及原始数据
    附表2 安徽省各地级市与相邻省区省会城市不同道路类型运行时间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山东“蓝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实践模式总结
        1.2.1 理论研究综述
        1.2.2 实践模式总结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区域分工理论
        2.1.1 绝对成本理论
        2.1.2 比较成本理论
        2.1.3 资源要素禀赋理论
        2.1.4 要素替代理论
        2.1.5 技术差距理论
        2.1.6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中心-外围”理论
        2.2.3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2.4 均衡与非均衡发展论
    2.3 地缘经济理论
3 “蓝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融合发展的基础分析
    3.1 良好的基础条件
        3.1.1 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运输方便
        3.1.2 资源互补性强,比较优势明显
        3.1.3 物质基础较好,产业前景广阔
        3.1.4 政府高度重视,扶持政策不断出台
    3.2 限制性因素
        3.2.1 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差异明显
        3.2.2 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3.2.3 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统筹发展程度低
        3.2.4 融合发展的意识不强,缺乏科学统筹的市场、政策和体制
4 “蓝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融合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路径
    4.1 融合发展的目标
        4.1.1 近期目标(2013-2015 年)
        4.1.2 中远期目标(2016-2020 年)
    4.2 融合发展的重点内容
        4.2.1 基础设施的协调
        4.2.2 空间布局的优化
        4.2.3 产业布局的调整
        4.2.4 资源要素的共享
        4.2.5 对外开放的拓展
        4.2.6 生态同建、环保一体
    4.3 融合发展的效能展望
5 “蓝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宣传,提升融合发展意识
    5.2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5.3 深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
    5.4 完善合作政策,强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建设
    5.5 统筹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机制
    5.6 统筹组织重大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9)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一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问题缘起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第四章 篇章结构
第二章 地缘、贸易与信仰: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再思考
    第一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海洋与陆地
        1、海舶连大食,丝路通天方
        2、海陆丝路的历史性兴替
    第二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
        1、商品结构
        2、结算货币
    第三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伊斯兰化
        1、历史进程
        2、信仰遗产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中东石油与海上“新丝绸之路”
    第一节 海上“新丝绸之路”的结构性条件
        1、“中国制造”与经济沿海化
        2、中东石油与中国的能源依赖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与中东石油的双向流动
        1、贸易伙伴
        2、结算货币
    第三节 贸易与信仰:海上“新丝绸之路”上的“义乌现象”
        1、义乌小商品的中东生意
        2、义乌穆斯林社群的形成
    第四节 海上“新丝绸之路”的现实挑战
        1、中国制造的升级压力
        2、中东石油的政治风险
        3、海上运输的安全隐患
第四章 西部开发、向西开放与陆上“新丝绸之路”
    第一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国内动力
        1、西部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
        2、向西开放与海陆地缘平衡
    第二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政治基础
        1、边界稳定与政治互信
        2、共同打击“三股势力”
        3、区域性多边合作机制
    第三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物质载体
        1、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跨国公路
        2、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跨境铁路
        3、作为陆上能源通道的油气管道
    第四节 中国西北省份与伊斯兰世界
        1、新疆与中亚地区
        2、宁夏与阿拉伯世界
第五章 “新丝绸之路”的内在逻辑与国际效应
    第一节 “新丝绸之路”的内在逻辑
        1、石油、美元与中国制造的全球流动
        2、中国的区域与地缘战略之内在调整
    第二节 “新丝绸之路”的国际效应
        1、中国在伊斯兰世界战略利益的深化
        2、中美在伊斯兰世界互动格局的形成
第六章 结论:古今视野中的“新丝绸之路”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深刻变革
    第二节 海陆地缘的新处境
    第三节 宗教因素的双重嵌入
    第四节 中国外交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与中亚能源开发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评价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区域能源合作相关理论
    2.1 能源经济理论
        2.1.1 能源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能源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及与其它学科的关联
    2.2 区域能源合作理论
        2.2.1 区域能源合作概念辨析
        2.2.2 区域能源合作历史回顾
    2.3 区域能源合作博弈理论
        2.3.1 区域能源合作博弈的基本思路
        2.3.2 区域能源合作博弈涉及的问题
    2.4 地缘政治理论
        2.4.1 地缘政治学理论
        2.4.2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2.4.3 地缘政治角度下中亚国家的政治取向分析
    2.5 中国区域能源合作模式探索
        2.5.1 中国区域能源合作双边模式
        2.5.2 中国区域能源合作多边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现状分析
    3.1 中国与中亚能源的自然状况
        3.1.1 中国的能源状况
        3.1.2 中亚五国的能源状况
    3.2 中国与中亚能源供求分析
        3.2.1 中国对中亚能源需求的现实意义
        3.2.2 中亚国家能源供给对需求国的影响分析
    3.3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推动力
        3.3.1 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
        3.3.2 符合区域内各国发展的利益诉求
        3.3.3 全球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3.4 环里海区域能源经济与中国能源开发合作
        3.4.1 里海国家能源经济概况
        3.4.2 上海合作组织与里海能源经济
        3.4.3 中国在里海区域能源合作利益考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模式选择
    4.1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历史回顾
        4.1.1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阶段划分
        4.1.2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国别模式
    4.2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新突破
        4.2.1 次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能源合作向高层次演进
        4.2.2 政府主导与大型国企合作模式拓展境外能源整合
    4.3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个案分析
        4.3.1 中哈石油管线建设
        4.3.2 哈萨克斯坦坚戈贬值的反思
        4.3.3 中哈合作模式的潜在风险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要国家在中亚的能源合作博弈
    5.1 美国的“大中亚计划”
        5.1.1 “大中亚计划”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5.1.2 美国能源企业在中亚的情况
        5.1.3 美国“大中亚计划”的动机与目的
    5.2 俄罗斯与中亚的能源合作
        5.2.1 俄罗斯与中亚油气资源丰富国家的能源合作
        5.2.2 俄罗斯与中亚油气资源匮乏国家的能源合作
        5.2.3 俄罗斯的中亚能源战略
    5.3 欧盟的中亚能源战略
        5.3.1 欧盟在中亚的能源政策
        5.3.2 欧盟的中亚援助战略
    5.4 日本、印度的中亚能源博弈
        5.4.1 日本的中亚能源外交
        5.4.2 印度的能源战略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发展与中亚能源合作面临的挑战
    6.1 中亚地区政治因素导致能源合作风险增大
        6.1.1 中亚各国政治稳定性存在问题
        6.1.2 地区内矛盾突出
        6.1.3 地区外竞争激烈
        6.1.4 产生的负面影响
    6.2 中亚国家内部决策机制对我国能源开发的影响
        6.2.1 中亚国家对外能源合作决策机制存在随意性
        6.2.2 中亚国家油气对外合作决策的共性分析
    6.3 中亚地区地缘政治博弈挤压我国战略空间
        6.3.1 中亚国家独立出现地缘政治新空间
        6.3.2 中亚地区战略资源争夺
        6.3.3 诸国的中亚布局为我国能源合作带来新挑战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关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思考
    7.1 国际能源合作中我国的能源安全考量
        7.1.1 针对美国的策略选择
        7.1.2 针对俄罗斯的策略选择
        7.1.3 针对欧盟的策略选择
        7.1.4 针对日本、印度中亚战略的思考
    7.2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策略选择
        7.2.1 利用上海合作组织作用为能源合作提供机制保障
        7.2.2 发挥新疆的地缘优势,建设我国陆上能源安全通道
        7.2.3 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提高国内油气产量
        7.2.4 充分实施能源节约战略,建立能源战略储备机制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从地缘经济关系看苏北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19世纪以降中国-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族的跨国与地缘文化关系[D]. 焦景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9(12)
  • [2]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南京都市圈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研究[J]. 夏永祥,曹玉华. 领导之友, 2017(01)
  • [3]武汉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D]. 秦爽.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4)
  • [4]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D]. 贾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5]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D]. 李正.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6]滇中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D]. 张怀志.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7]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D]. 江璐璐.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8]山东“蓝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融合发展研究[D]. 王茜.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9]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D]. 邹磊. 复旦大学, 2013(02)
  • [10]中国与中亚能源开发合作研究[D]. 张辛雨. 吉林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从地缘经济关系看苏北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