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宿水盆地地下水中氟含量恢复对策探讨

运城宿水盆地地下水中氟含量恢复对策探讨

一、运城涑水盆地地下水氟含量回升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高燕燕[1](2020)在《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关中平原地处内陆深部,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敏感单元。近年来,随着战略地位的提高,关中平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传统的农业灌区,关中平原灌溉面积约156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7.6%,强烈的农业活动对脆弱的地下水环境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压力。由于关中平原面积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环境问题众多,例如地方病、苦咸水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要根治这些问题,需要对区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深刻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等手段,对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环境背景值、水质污染状况、灌区地下水系统对灌溉的响应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2000年、2012年、2015年共892组地下水水质资料,以舒卡列夫分类法为依据,统计分析了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情况;考虑水化学分布的空间连续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克服了常规绘图中不能反映离子含量大小排序、表达水化学类型有限等问题,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关中平原水化学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取得的关键性发现有: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场发生明显变化,水化学类型趋于复杂化,由2000年的48种上升至2012年的76种,且出现NO3-参与命名的水样。渭河南部水质整体优于渭河北部,渭河南部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渭河北部水化学类型自西向东逐渐由单一变得复杂,漆水河以西地区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漆水河以东泾河以西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Na、HCO3-Na·Ca、HCO3-Na·Mg型,2012年以来Mg型水增多;泾河以东阴离子复杂,水化学类型多为混合型,2012年以来Cl型和SO4型水增多。渭河南部地区地下水主要受水岩作用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西受农业活动和水岩作用影响强烈,渭河北部泾河以东地区受蒸发和人类活动作用强烈。(2)给出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将地下水流动所造成的时空差异性融入定义,指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未受污染或者基本未受污染的情况下,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含量。首次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关中平原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进行计算。采用多种方法,对关中平原10个水环境单元各离子的背景值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环境背景值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呈现一定的演化规律,SO42-、Cl-环境背景值整体逐渐升高;受长期灌溉活动的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东的泾惠渠-交口灌区各离子环境背景值极高。时间特征上,受水岩作用及人类对自然条件改造的影响,多数离子环境背景值呈升高趋势,渭河北部地区尤为显着。采用F值法对背景水质进行评价,发现渭河南部背景水质整体良好,渭河北部背景水质大多较差或极差。(3)综合应用水盐均衡原理、同位素技术、端元混合模型、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对比研究了关中平原两个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对灌溉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水量负均衡但处于积盐状态,宝羊灌区水量均衡但处于排盐状态。径流条件差、补给水源和土壤盐分含量高是导致泾惠渠灌区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地势平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排泄区,灌溉水对地下水盐分的贡献度高,易发生盐分累积;径流通畅的地区则发生地下水淡化。提出盲目降低地下水位或加大井渠灌溉比并非改善土壤盐渍化的高效举措,应在综合考虑地下水质与量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地下水径流条件,合理选取井灌区域,从而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采用As、F-、Cr6+和NO3-作为评价指标对关中平原儿童与成人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并结合GIS技术,获得区域人体健康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因地制宜的地下水健康风险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基于蒙特卡洛法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确定Cr6+与F-分别对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最高,是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中需优先重点治理的有害物质。

刘璐琦[2](2019)在《浅析地热资源在温泉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热水在温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地热水水文地质调查的详细程度直接影响着地热井选区的合理性以及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合理性。通过对以往区域水文地质及地热资源勘查资料的收集及分析,加上水文物探手段,合理选择地热井布井范围,达到开发与利用优质多元素医疗热矿水的目的。

朱雪千[3](2019)在《四川某磷石膏堆场磷、氟浸出规律及磷在地下水中迁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省是磷化工产业高度发达地区,德阳和自贡等城市堆放有大量磷石膏。在风化及降雨等作用下磷石膏中的磷和氟进入土壤环境,并通过渗漏进入含水层,使地下水受到污染,一方面可形成高氟水体;另一方面部分受磷污染的地下水体通过高渗性的含水层补给地表水体,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磷和氟作为常见的无机污染物质,在磷石膏中含量较高,容易流失。本课题首先对磷石膏堆场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磷和氟进行调查;其次,通过室内批试验,对磷石膏样品进行浸出,并考察温度、堆场年龄、浸提剂pH、磷石膏粒径等因素对磷、氟释放的影响;然后,通过渗流柱模拟磷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过程,摸清污染液浓度、地下水pH值和含水层介质粒径对磷的迁移能力的影响,探究砂柱对淋滤液中磷的阻滞作用和截留机理;最后,建立磷在模拟含水层中的迁移模型,并探究其可信度,并对实际场地进行预测。(1)调查区磷石膏堆场周边的地表水体、地下水和土壤中磷超标率分别为83.3%、57.1%和87.5%,氟超标率分别为25.0%、21.4%和75.0%,表明水土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磷、氟污染;通过特征污染物来源和分布特征分析,证明磷石膏堆场可能是该区域地下水磷、氟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2)磷石膏浸出液中主要含有SO42–、PO43–、F-等阴离子和Ca2+、Mg2+、Al3+和Zn2+等金属离子,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强酸性液体(pH=3.5±0.5)。在水土比为10:13000:1范围内,新旧磷石膏的磷释放量范围分别为0.1132.14mg/g和0.0361.09mg/g,氟释放量范围分别为0.111.33mg/g和0.040.77mg/g。温度升高和pH降低均有利于磷和氟的释放;而磷石膏粒径越大,堆放时间越短,磷和氟的释放量越大。(3)石英砂对磷的吸附过程与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程度良好,与Henry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R2值为0.939,分配系数kd为62.846 ml/g,说明是复合吸附作用。当污染液有限输入砂柱中,48cm范围内,各位置的磷浓度均衰减至0需要48h,且不同条件下最末端出水孔的峰值相对浓度均大于0.1。同时,介质粒径越大、进水污染液的浓度越高、地下水的pH值越大,不同出水孔的磷相对浓度峰值越高,峰值出现时刻越晚,表明砂柱对磷的阻滞作用变小,迁移能力加强。(4)当输入一定量的实际磷石膏淋滤液时,磷在砂柱中仅能迁移至32cm处,且各位置的峰值浓度相对模拟污染液较小。这表明实际磷石膏淋滤液在地下水介质中的衰减过程较快,截留作用更大,主要是由于淋滤液中有大量的Ca2+和PO43–,与石英砂表面的羟基官能团接触后,可形成羟基磷灰石沉淀,降低磷的迁移性能(5)依据含水层介质对磷的吸附作用构建了磷在模拟含水层中的一维迁移模型,并通过吸附柱法得到磷在模拟含水层中的阻滞系数(R2=1.85)。砂柱不同位置磷浓度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砂柱各孔位的峰值出现时刻均为1h、1h、3h、3h、5h,同一时间距离对应的浓度值也吻合良好,偏差范围为020.5%。对某磷石膏堆场进行磷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预测,发现在磷石膏堆场发生泄露事故后,假设淋滤液磷浓度为200mg/L,在200m范围内,磷浓度需要接近2500d才能衰减至0;而在800d内,磷对地下水水流水平方向的污染范围约为160m。因此,淋滤液的泄露事故会对周边地下水和地表水系造成范围较大且长久的磷污染。

李星[4](2018)在《山西运城盆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山西运城盆地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越来越剧烈人为活动影响下,盆地内地下水污染情况也愈来愈严重,对民众饮用水水平和区域水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鉴于此,有必要针对山西运城盆地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包括其地下水质量、污染风险以及合理开发保护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以山西运城盆地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污染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得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结论:(1)研究区浅层和中深层地下水质量分区在不同地貌单元上呈一定规律分布,从山前倾斜平原区过渡到盆地中部冲积低阶地区,地下水水质逐渐变差。质量较差或很差主要是由于超标点的分布与运城盆地地下水的补径排方向、地下水水位埋深及人类工程活动有关。(2)现场测试指标和无机常规化学指标分析结果,研究区中深层地下水水质无Ⅰ类水,Ⅱ类水占比4.88%,Ⅲ类水占比39.02%,Ⅳ类水占比46.34%(超标指标为硝酸盐、铁、铝、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和铬(Cr6+)),Ⅴ类水占比9.76%(超标指标为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铬、总硬度、铝和氯化物)。无机毒理指标和微量有机指标对中深层地下水污染分析评价显示:研究区中深层地下水中未污染水占比92.68%,轻度污染占比7.32%,无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污染水。(3)依据DRASTIC模型的评价方法,将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分为防污性能很好区、防污性能较好区、防污性能中等区和防污性能较差区,无防污性能很差区;其面积分别为290.74km2、496.42km2、1186.71km2、702.87km2和0。(4)根据本次调查分析结果以及收集的盆地区内的相关资料,将盆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性划分为高、较高、中等和较低四个级别,相应的面积分别为32.01km2、746.84km2、1493.72km2和483.34km2。(5)将研究区分为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防护区,相应的面积分别为619.69 km2、196.68 km2和4130.63 km2。

张圃轩[5](2017)在《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变化特征与监测考核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陕西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开展地下水变化特征与监测考核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区域水资源概况,重点剖析了陕西省及关中平原水资源现状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陕西关中平原重点城市、重点县区的典型监测井,分析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分别从气候要素和人为要素两个方面分析地下水影响因素。针对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现状,对地下水监测站网和地下水监测系统进行设计,论文最后制定了地下水监测考核方案,为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提供支撑。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地下水作为陕西省重要的供水水源,对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地下水监测现状分析发现存在地下水超采突出、地下水水质污染和地裂缝活动加剧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关注和重视。(2)选取陕西关中平原5个典型城市分析了地下水监测情况,从降水、蒸发、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和人工开采等因素分析地下水变化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要素对地下水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城市、不同县区监测井地下水变化也存在差异,人为的开采对地下水影响较大。(3)在剖析陕西关中平原地下监测站网建设及监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地下水监测设计依据和原则、内容和任务等方面对地下水监测进行总体设计,提出了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布设方案,构建了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系统,在实现地下水监测数据管理的基础上为地下水管理提供业务应用和辅助决策支持服务。(4)构建了地下水监测考核方案,依据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考核区域和监测井,制定考核指标和标准,提出考核方法和具体的评分方法。通过开展地下水监测考核方法研究,为地下水监测考核提供了新的手段方法和思路。

李军,吴赵明,李鹏飞,荆玉兰,武敏[6](2015)在《山西省不同盆地改水降氟工程现状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掌握山西省不同盆地改水降氟工程运行及使用现状,为加快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大盆地43个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进行改水工程调查,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水氟,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了5个盆地43个县(市、区)1 436处降氟改水工程,改水工程类型中打井占97.70%(1403/1436)。正常运行的改水工程为1 243个(占86.56%),大同盆地改水工程报废率达到41.89%(31/74)。在1 373处可运行工程中水氟>1.0 mg/L为765个(占55.72%),不同盆地的降氟改水工程超标情况不同(H=33.22,P<0.01),大同盆地超标严重(P<0.01),超标率达88.37%(38/43)。结论除大同盆地外其他盆地改水降氟工程运行情况总体较好,不同盆地改水工程超标情况差异较大,今后应把大同盆地做为山西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的重点地区。

张冰[7](2014)在《鲁西北平原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氟是人体生命中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卤族元素。适量的氟能使牙、骨坚固,减少龋齿发病率,但人类如果长期饮用高氟水会导致氟斑牙、氟骨病等疾病。山东鲁西北平原部分地区的人民正是因为长期饮用当地的高氟地下水,导致地方性氟中毒日益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山东鲁西北地区展开地下水质调查,查明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调查,查明山东鲁西北地区高氟地下水中氟的物质来源;通过地下水质调查,做出鲁西北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图;取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应用相关性分析、一元线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地下水中氟含量与其它阴阳离子之间的关系,研究高氟地下水形成的水化学环境;最后对水样进行降氟实验,找出简易实用的降氟方法。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鲁西北平原沉积的富含萤石矿物第四系地层是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在不同的蒸发强度和人类灌溉的影响下形成了局部地区的浅层高氟地下水;深层地下水中氟含量大小与Na+、pH值呈一定正相关,和Ca2+、Mg2+含量呈负相关,其中Ca2+起主导作用,是控制深层高氟水形成的主要水化学因素;最后利用沸石对高氟水进行降氟实验,其装置简易、经济实用,处理后的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是一个良好实用的降氟方法。

王俊鑫[8](2014)在《忻州市奇村地热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传统能源带来的价格危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了世界能源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传统能源消费大国,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战略性意义。地热资源是绿色的新型能源之一,具有开发利用过程成本低、可持续稳定利用和环保无污染等独特优点。我国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利用前景广阔,因此,在环境、经济的压力下和在地热资源如山压卵的优势下,研究地热资源的评价有着重大意义。本论文以《山西忻州1:20万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制及空间水文地质信息系统研究》科研项目为依托,对山西省忻州市奇村的地热资源进行评价,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有:1、研究分析了山西省忻州市奇村地热田的地质条件和热水成因,建立地热运移概念模型。地热田第四纪地层有稳定的厚约十米的粘土层,是良好的地热田的盖层。奇村西边云中山边山深大断裂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以及深层运移热水的主要来源。奇村分布的多条断层互相交错,形成了热水上涌通道,从而在基岩隆起处侧向补给浅部含水层,形成中低温地热田。2、通过调查掌握了山西省忻州市奇村地热田的规模大小,地下热水开采量的大小,地下热水温度变化动态和埋深大小变化。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地下热水水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3、分析了奇村地热水化学特征,并进行矿水质量评价从矿离子含量分析入手,判定奇村地热田地下热水为Cl Na型,PH为8.4,呈弱碱性。微量元素以偏硼酸为主,达到了热矿水命名的标准,其余微量元素含量不高,但是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4、根据采集的井点水位数据以及利用DEM图提取高程控制点,利用FEFLOW软件建立地热田区域三维地质模型,为后续的地热模拟做准备。5、对热储层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精确计算其体积,结合体积法对奇村地热田进行了地热资源量的初步评价。6、根据奇村地热田的规模大小、水化学特征及可供利用的地热资源量的大小,对奇村地热田的开采利用提出合理性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反映出了研究区内的地热资源量的大小及分布特点,可以为将来地热资源的开采提供科学的依据。

裔兆宏[9](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提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关锌[10](2014)在《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特别是在近些年来,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要将能源消耗强度在2020年前降低40%---45%,并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5年规划纲要》中明确的指出,截至2015年,中国要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将提高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的能耗降低16个百分点,将CO2排放量下降17个百分点,其他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下降8到10个百分点。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将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列为优先开发利用领域的国家重要资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将“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指出应“重点研究开发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在通知中,明确的提出要加大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力度,抓紧制订出台针对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规划,推进针对一切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科研工作,并加强针对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调查评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原地矿部的领导下,我国开展了针对地热能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调研工作,完成了20多个省市的调研工作,并选取重点地区进行了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但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较低,缺乏系统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本论文在大量收集已有资料成果基础上,对我国地热资源城市地热开发利用进行经济评价研究,目的是初步掌握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今后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参考,为大力发展地热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提供宏观决策依据。本文以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和资源特点为基础,分析我国当前地热开发利用方式,结合国外先进技术经验,从典型区域项目经济评价入手,从理论上,分析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为构建地热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提供案例和参考依据。本篇论文收集全国地热资源相关文献资料和部分国外相关资料,并依靠学校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资源,收集相关学术资料,对文献材料进行梳理分析,寻找地热领域研究的研究点,把握最新产业发展动态。同时,通过与该领域专家座谈,交流以及实地调研,探讨地热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与国外地热开发的先进经验比较研究,从个案入手,探讨经济评价对地热产业的影响作用。本文在经济评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地热资源和地热产业现状、政策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建立相应的经济评价方法,对地热进行经济评价。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为验证,将整个研究分九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路以及本篇论文的创新点。在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缓解能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改变能源结构方式,积极推进探索地热产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地热产业发展还需向规模化集约化目标前进。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于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对于经济评价在地热项目中可发挥的作用,缺乏应有的重视。本文利用财务评价方法,分析地热开发经济效益,并用于个案项目分析。第二章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和资源储量估算。本章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类型,我国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特征。地热资源指的是地球内部的可为人类经济开发和利用的热能资源,包括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地热流体是指温度高于25℃的地下热水、地热蒸气和热气体。地热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流体矿产清洁资源。可用于医疗、旅游、化工和农业生产等。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将地热资源划分为不同类型。按热储的介质不同,可以将地热资源分为孔隙型地热资源、裂隙型地热资源和岩溶裂隙型地热资源。按地质构造成因的不同,可将地热资源分为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和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又可分为断陷盆地型和拗陷盆地型地热资源,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还可分为火山型、非火山型和深循型;按地热资源的热传输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将地热资源分为传导型地热资源和对流型地热资源。若按温度高低分类,可将地热资源分为温度高于150℃的高温地热资源、温度在90℃和150℃之间的中温地热资源以及低于90℃的低温地热资源。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东南沿海、台湾省、环鄂尔多斯断陷盆地、藏南-川西-滇西等地区。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琼雷盆地、松辽盆地和环鄂尔多斯断陷盆地等地区,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隆起山地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台湾、藏南、川西、滇西和胶辽半岛等地区。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藏南、滇西、川西和台湾地区。本章在资源类型划分和储量评估的基础上,对地热资源进行了相应的资源评价,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资料依据。第三章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本章包括我国地热资源市场现状、地热产业化进程、地热供暖现状、地热发电现状、地热直接利用现状以及现存问题和前景趋势分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一些企业开始涉足地热开发,特别是在一些地热资源较好的地区,投资促进了地热的产业化发展。地热产业初具规模于21世纪初期,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地热供暖总面积已达2000万m2左右。其中天津市的地热资源开采量在2004年就已达到2468万m3,地热供热面积940万m2,占全国地热供热总面积的50%;北京自1975年利用地热能采暖,地热井出水温度达53.8℃,出水量90m3/h;辽宁利用40m地热井开采地热水进行室内供暖,地热水平均温度78℃,抽水量30t/h,供应1048m2建筑物采暖,当冬季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0℃时,室内温度仍可保持在20-25℃。在我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利用地热采暖已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辽宁安波,利用地热采暖每年可节约成本约15万元。目前,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来自于政策,技术,市场和资金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发展过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但通过国家政府和企业及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必将迎来地热能发展光辉的未来。第四章国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与经验分析。本章介绍了国外主要地热产业政策,归纳了国外地热产业政策的特征,介绍了国外地热产业开发利用现状,并分析了国外地热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国外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地热资源的历史早于我国,开发利用方式也较为先进和系统,有的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开发利用体系。冰岛,日本等国的地热能源利用率已在本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了较大比重。此外,国外的地热开发利用政策也比较完善和健全。人类利用地热从事商业开发利用已有百年之久。到1997年底,全球已有46个国家开始利用地热资源,全球地热发电量为44TWh/a,地热直接利用为38TWh/a。预计到2020年,全球地热发电量将达到318TWh,直接利用将达到140TWh。特别是地热热泵技术的采用,为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利用热泵技术,可将7-12℃的地下水作为热源加以利用,极大程度上化解了地热资源分布局限性的先天制约影响。目前,在整个能源结构中,除少数国家,地热能源的地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比较,也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若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进行比较,则会发现,地热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性的热源。第五章水热型地热资源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我国对于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应用,一般集中在供暖和温泉洗浴项目中。在本章中,首先分析了我国地热经济评价所依据的理论,详细介绍了财务评价和地热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构建了地热能资源经济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和参数体系。本章以雄县,咸阳为例,分析其在利用地热供暖时的经济效益。以东营为例,进行以供暖为主,兼顾其他利用方式的地热经济效益评价。第六章浅层地温能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技术,一般分为地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技术,空气源热泵技术以及土壤源热泵技术等。目前我国对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本章主要选择地源热泵地热资源开发进行经济评价分析,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评价方法指标参数体系,并对项目涉及的国民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沈阳和武汉项目为例,分析具体项目在利用地源热泵进行地热供暖时的经济效益。第七章地热资源其他应用方式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在我国,对于地热资源的利用十分广泛,包括发电,温泉洗浴,农业和工业利用等,在本章分析利用地热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时,为适应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对经济评价有关方法指标等做了相应的调整。选取扬州为案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第八章我国地热能未来开发利用建议。目前我国地热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地热资源勘查程度偏低;资源家底不清;以利用地热水(气)为主而不是以利用热能为主;缺乏统一的开发利用规划;深部开发风险高、开采深度浅、利用程度偏低;全国缺乏统一的法规,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热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完善技术提供保障,依靠市场为主导,获取科研团队支持来有效解决目前的诸多问题。第九章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地热能项目开发利用经济评价是建立在区域划分和资源量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分区和计算的结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经济学设计出适合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工程项目。计算出地热能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为国家政策出台,学术理论研究,特别是企业投资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涌现了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热潮。目前,在供暖、生活热水、洗浴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初步形成地热产业。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着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管理混乱等问题。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如何评价地热能在竞争中的优势,对于整个地热能产业化的进程尤为重要。掌握评价地热能开发利用经济性的科学方法,是地热行业合理进行战略规划、顺利开展业务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地热产业有序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狭义的水热型地热、浅层地温能、干热岩资源储量潜力进行了分类估算,其中对水热型地热资源又分别按照沉积盆地和隆起山分别进行估算。概略性的提出了我国广义地热能资源储量潜力总量。2、论文明确提出,评价地热常用的折算标准煤指标和二氧化碳减排指标,适用于地热资源宏观经济评价,是地热开发利用宏观决策的主要依据。在地热开发项目微观经济评价的国民经济评价和项目决策中,可以作为参考指标。地热开发项目微观经济评价适用投资收益评价指标,利润是地热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澄清了以往有关地热技术评价、经济评价,以及宏观经济评价、微观经济评价等混合反复使用等问题,使对地热的技术经济评价向更科学、更准确,迈出了重要一步。具有一定创新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3、论文按照水热型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分类,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案例,较系统的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经济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地热的开发利用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理论和方法,为政府决策,政策研究和市场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二、运城涑水盆地地下水氟含量回升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城涑水盆地地下水氟含量回升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1.2.2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
        1.2.3 灌区地下水环境
        1.2.4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1.2.5 关中平原地下水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2.4.1 地层系统
        2.4.2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
第三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及成因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质量检验
    3.2 水样点分布情况
    3.3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
        3.3.1 地下水化学类型统计
        3.3.2 基于GIS模型的水化学类型时空分布
    3.4 关中平原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
        3.4.1 物质来源
        3.4.2 离子来源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地下水化学演化
    4.1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概念
    4.2 水环境单元的划分
    4.3 研究方法
        4.3.1 非参数方法
        4.3.2 参数方法
    4.4 环境背景值
        4.4.1 数据统计特征
        4.4.2 环境背景值计算结果
        4.4.3 阈值的确定
    4.5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水化学演化规律
        4.5.1 空间特征
        4.5.2 时间特征
        4.5.3 背景水质评价
        4.5.4 污染评价
    4.6 小结
第五章 关中平原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研究
    5.1 典型灌区的概况
        5.1.1 泾惠渠灌区
        5.1.2 宝羊灌区
    5.2 研究方法
        5.2.1 均衡区的确定
        5.2.2 地下水水均衡与盐分均衡原理
    5.3 典型灌区的水盐均衡
        5.3.1 泾惠渠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5.3.2 宝羊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5.3.3 泾惠渠灌区与宝羊灌区盐分均衡比较
    5.4 盐分差异影响因素
        5.4.1 地形地貌
        5.4.2 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
        5.4.3 均衡项盐分
        5.4.4 灌溉历史
    5.5 灌溉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
        5.5.1 灌区地下水的盐分迁移
        5.5.2 灌区氢氧同位素特征
    5.6 灌区水化学成分形成机制
        5.6.1 研究方法
        5.6.2 泾惠渠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6.3 宝羊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7 灌区地下水管理举措
    5.8 小结
第六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6.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6.2 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模型参数
        6.2.2 水质特征分析
        6.2.3 致癌风险评估
        6.2.4 非致癌风险评估
        6.2.5 基于Monte Carlo的不确定性分析
        6.2.6 敏感性分析
    6.3 基于健康风险的地下水质安全保障管理措施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浅析地热资源在温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热温泉前期勘查的重要性
2 地热温泉的医疗价值
3 地热温泉的实例分析

(3)四川某磷石膏堆场磷、氟浸出规律及磷在地下水中迁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地下水中磷、氟来源及污染现状
        1.2.1 磷的理化性质及来源
        1.2.2 氟的理化性质及来源
        1.2.3 地下水中磷、氟污染现状
    1.3 磷石膏堆场现状和研究进展
        1.3.1 磷石膏的理化性质
        1.3.2 磷石膏现状及危害
        1.3.3 磷石膏堆场磷、氟浸出规律研究进展
    1.4 地下水中磷、氟迁移的研究进展
        1.4.1 磷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1.4.2 氟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1.5 课题的提出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磷石膏堆场周围磷、氟污染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磷石膏堆场现状
    2.2 调查方案和评价方法
        2.2.1 调查内容
        2.2.2 样点位置分布
        2.2.3 检测方法
        2.2.4 评价方法
    2.3 磷、氟分布特征
        2.3.1 污染物分布特点
        2.3.2 污染源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磷石膏中磷、氟浸出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材料
    3.2 磷石膏中磷、氟浸出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3.2.1 浸出试验方法
        3.2.2 磷石膏浸出液分析方法
        3.2.3 水土比
        3.2.4 磷石膏粒径
        3.2.5 浸出体系pH值
        3.2.6 环境温度
        3.2.7 堆场年龄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磷石膏浸出液分析结果
        3.3.2 水土比对磷石膏磷、氟浸出的影响
        3.3.3 粒径对磷石膏磷、氟浸出的影响
        3.3.4 浸提体系pH值对磷石膏磷、氟浸出的影响
        3.3.5 环境温度对磷石膏的磷、氟浸出的影响
        3.3.6 堆场年龄对磷石膏磷、氟浸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中磷的迁移规律试验研究
    4.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4.2 石英砂对磷、氟的吸附研究
        4.2.1 吸附试验方法
        4.2.2 石英砂对磷、氟的吸附动力学试验
        4.2.3 石英砂对磷的等温吸附试验
    4.3 磷在石英砂含水层中的迁移研究方法
        4.3.1 试验方法与原理
        4.3.2 试验装置与调试
        4.3.3 示踪试验
        4.3.4 模拟柱试验方法
        4.3.5 初始污染液浓度对迁移的影响试验方案
        4.3.6 石英砂粒径对迁移的影响试验方案
        4.3.7 地下水pH值对迁移的影响试验方案
        4.3.8 磷石膏淋滤液中磷在石英砂含水层中的迁移试验
    4.4 磷在石英砂含水层中的迁移结果与讨论
        4.4.1 示踪试验结果
        4.4.2 初始浓度对磷迁移的影响
        4.4.3 石英砂粒径对磷迁移的影响
        4.4.4 地下水pH对磷迁移的影响
    4.5 PG淋滤液在石英砂含水层中的迁移试验结果
        4.5.1 PG淋滤液与模拟污染液的比较
        4.5.2 PG淋滤液中磷在砂柱中的衰减原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合吸附效应的地下水中磷的一维迁移模型研究
    5.1 结合吸附效应的磷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模型
        5.1.1 解析模型的构建
        5.1.2 阻滞系数的确定方法
        5.1.3 磷在石英砂含水层介质中的迁移过程模拟
    5.2 四川某磷石膏堆场地下水中磷的迁移过程预测
        5.2.1 预测模型
        5.2.2 模型参数的选取
        5.2.3 预测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山西运城盆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研究
        1.3.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1.3.3 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
        1.3.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2 气象与水文特征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区域经济发展
    2.4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构造系统
        2.4.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2.4.3 地下水系统划分
    2.5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3 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
    3.1 评价方法及指标
    3.2 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
        3.2.1 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及分析
        3.2.2 中深层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及分析
        3.2.3 除去原生背景值高组分后地下水质量对比
4 区域地下水污染评价
    4.1 评价方法
    4.2 区域地下水污染评价
        4.2.1 单指标法评价结果
        4.2.2 层次阶梯法评价结果
    4.3 区域地下水污染影响指标分析
        4.3.1 三氮的污染成因分析
        4.3.2 微量有机组分污染成因分析
5 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评价
    5.1 评价方法
    5.2 DRASTIC指标
        5.2.1 地下水位埋深指标-D
        5.2.2 净补给量指标-R
        5.2.3 含水层介质指标-A
        5.2.4 土壤介质指标-S
        5.2.5 地形坡度指标-T
        5.2.6 渗透系数-C
        5.2.7 包气带岩性-I
    5.3 防污性能评价
        5.3.1 防污性能评价结果
        5.3.2 防污性能分区特征
6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6.1 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6.1.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分区
        6.1.2 地下水质量分区
        6.1.3 含水层的富水性分区
        6.1.4 地下水开采现状
        6.1.5 污染源的分级
    6.2 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
        6.2.1 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结果
        6.2.2 地下水污染风险性分区特征
7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7.1 污染修复治理区
        7.1.1 污染修复治理区分布特征
        7.1.2 污染治理区的防治对策
    7.2 防控区
        7.2.1 分布特征
        7.2.2 防治对策
    7.3 一般防护区
        7.3.1 分布特征
    7.4 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建议
8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变化特征与监测考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1.2.2 地下水资源监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区域水资源情势
        2.1.1 全国水资源情势
        2.1.2 陕西省水资源情势
        2.1.3 关中平原地下水情势
    2.2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存在问题
        2.2.1 地下水超采突出
        2.2.2 地下水水质污染
        2.2.3 地裂缝活动加剧
        2.2.4 地下水监测存在问题
    2.3 小结
3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
    3.1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动态
        3.1.1 西安市地下水动态
        3.1.2 宝鸡市地下水变化特征
        3.1.3 咸阳市地下水变化特征
        3.1.4 渭南市地下水变化特征
        3.1.5 铜川市地下水变化特征
    3.2 基于相关分析的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
        3.2.1 降水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关系
        3.2.2 蒸发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关系
        3.2.3 气温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关系
        3.2.4 风速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关系
        3.2.5 相对湿度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关系
    3.3 气候要素对地下水影响归因分析
        3.3.1 气候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相关分析
        3.3.2 气候要素对地下水影响归因分析
    3.4 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影响归因分析
        3.4.1 地下水潜水水位变化分析
        3.4.2 人工开采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站网设计
    4.1 陕西省地下水监测现状
        4.1.1 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
        4.1.2 地下水日常监测
        4.1.3 地下水监测服务
        4.1.4 地下水监测存在的问题
    4.2 地下水监测总体设计
        4.2.1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4.2.2 地下水监测性质
        4.2.3 地下水监测内容与任务
        4.2.4 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方法
    4.3 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
        4.3.1 地下水监测站网基本状况
        4.3.2 地下水监测站分类与功能
        4.3.3 地下水监测站网布设
    4.4 本章小结
5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系统设计
    5.1 地下水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5.1.1 当前存在问题
        5.1.2 系统结构设计
    5.2 地下水监测系统功能设计
        5.2.1 系统组网设计
        5.2.2 数据库设计
        5.2.3 应用支撑平台设计
    5.3 基于平台的地下水监测服务
        5.3.1 应用示范区概况
        5.3.2 地下水数值模拟
        5.3.3 应用功能开发
    5.4 本章小结
6 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监测考核方案研究
    6.1 地下水考核范围确定
        6.1.1 地下水考核对象
        6.1.2 监测井的确定
        6.1.3 考核指标及安排
    6.2 考核标准及评分方法
        6.2.1 考核标准
        6.2.2 考核方法
        6.2.3 评分方法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山西省不同盆地改水降氟工程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7)鲁西北平原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高氟地下水水形成的物质来源
        1.2.2 高氟地下水形成条件
        1.2.3 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环境
        1.2.4 高氟水处理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情况
        2.1.1 交通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
        2.1.4 水文
    2.2 地层
    2.3 构造
        2.3.1 坳陷和凸起
        2.3.2 断裂构造
第3章 水文地质条件
    3.1 含水岩组划分及地下水贮存特征
        3.1.1 潜水含水岩组
        3.1.2 中层承压含水岩组
        3.1.3 深层承压含水岩组
    3.2 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条件
        3.2.1 浅层地下水
        3.2.2 深层地下水
    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3.3.1 浅层地下水动态
        3.3.2 中、深层地下水动态特征
第4章 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4.1 物质来源
    4.2 浅层高氟水分布规律与成因分析
        4.2.1 浅层高氟水分布规律
        4.2.2 浅层高氟水成因分析
    4.3 深层高氟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4.3.1 深层高氟水分布规律
        4.3.2 深层高氟水成因分析
    4.4 高氟地下水垂直分布规律
第5章 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环境分析
    5.1 相关性分析
    5.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5.2.1 高氟地下水与 pH 的关系
        5.2.2 高氟地下水与 Na+的关系
        5.2.3 高氟地下水与 Ca2+的关系
        5.2.4 高氟地下水与 Mg2+的关系
    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6章 高氟地下水改水措施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忻州市奇村地热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地热资源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山西省忻州市地热资源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条件
        2.1.3 河流水系
        2.1.4 社会经济概括
    2.2 地形地貌
        2.2.1 地形
        2.2.2 地貌
    2.3 地质条件
        2.3.1 地层岩性
        2.3.2 构造
        2.3.3 新构造运动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2.4.2 地下水运动
第3章 奇村地热田地质特征
    3.1 热田地层条件
    3.2 热田基底特征
        3.2.1 基岩埋深
        3.2.2 断层
    3.3 热田边界及地温场特征
        3.3.1 热田边界
        3.3.2 地温场特征
    3.4 热田热储类型及特征
        3.4.1 热储类型
        3.4.2 热储特征
    3.5 热水动态
    3.6 概念模型
    3.7 地球物理场特征
        3.7.1 重力场特征
        3.7.2 航磁异常
        3.7.3 电性特征
第4章 奇村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4.1 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特征
        4.1.1 PH
        4.1.2 硬度
        4.1.3 化学类型
        4.1.4 氟化物分析
        4.1.5 地下热水矿化度特征
    4.2 热矿水质量评价
        4.2.1 微量元素
        4.2.2 溶解性有机物质分析
        4.2.3 热水的利用价值
第5章 三维地质模型
    5.1 确定模型区域
    5.2 区域剖分及 3D 模型建立
第6章 奇村地热资源评价
    6.1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
    6.2 奇村地热田开采现状
    6.3 地热田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
    6.4 孔隙热储地热资源概算
        6.4.1 计算公式的选取
        6.4.2 计算参数的确定
        6.4.3 计算结果
    6.5 裂隙热储资源概算
        6.5.1 计算公式的选取
        6.5.2 计算参数的确定
        6.5.3 计算结果
        6.5.4 奇村地热田资源总量
    6.6 热矿水资源概算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开发利用地热能源意义重大
        1.1.2 我国地热勘查开发有一定基础
        1.1.3 地热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1.1.4 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1.2 研究理论基础
        1.2.1 技术经济评价
        1.2.2 财务评价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和资源储量估算
    §2.1 我国地热资源类型
    §2.2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
        2.2.1 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
        2.2.2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
    §2.3 沉积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2.3.1 各主要平原(盆地)地热资源估算
        2.3.2 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地热资源
    §2.4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评价
        2.4.1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估算范围
        2.4.2 温泉放热量评价
    §2.5 重点城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
    §2.6 干热岩资源储量估算
        2.6.1 评价范围
        2.6.2 数据获取及处理
        2.6.3 干热岩资源储量估算
第三章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3.1 我国地热资源市场现状分析
        3.1.1 国家政策法规
        3.1.2 地方政府政策法规
        3.1.3 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
        3.1.4 地热开发技术
    §3.2 我国地热开发的产业化进程
    §3.3 我国地热供暖现状
    §3.4 我国地热发电现状
        3.4.1 中低温发电利用现状
        3.4.2 我国的高温发电利用现状
    §3.5 我国地热直接利用现状
        3.5.1 地热农业利用
        3.5.2 地热工业利用
        3.5.3 地热的医疗保健利用
    §3.6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
        3.6.1 全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不完善
        3.6.2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
        3.6.3 区域性地热资源过量开采
        3.6.4 我国地热资源缺乏统一管理体制
        3.6.5 缺乏有效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措施
    §3.7 我国地热能开发前景趋势
        3.7.1 城市浅层地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及节能减排效果
        3.7.2 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及节能减排效果
        3.7.3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及节能减排效果
        3.7.4 干热岩开发利用前景
        3.7.5 不断拓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3.7.6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开始关注油田地区
        3.7.7 不断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益
        3.7.8 努力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7.9 合理规划利用地热资源
        3.7.10 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地热开发利用中
        3.7.11 开始关注干热岩
第四章 国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与经验分析
    §4.1 国外主要地热产业政策
        4.1.1. 美国
        4.1.2. 日本
        4.1.3. 德国
        4.1.4. 冰岛
        4.1.5. 印度尼西亚
        4.1.6 其他欧洲国家
    §4.2 国外地热产业开发利用现状
        4.2.1. 日本
        4.2.2. 美国
        4.2.3. 冰岛
        4.2.4. 澳大利亚
        4.2.5. 印度尼西亚
        4.2.6. 肯尼亚
        4.2.7 意大利
    §4.3 国外地热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3.1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现状
        4.3.2 影响我国地热产业政策的因素分析
        4.3.3 借鉴国外政策经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4.3.4 借鉴国外经验制订我国地热长期规划目标
        4.3.5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为我国地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3.6 引进国外模式加大我国地热资金投入力度
第五章 水热型地热资源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
    §5.1 地热资源项目经济评价
        5.1.1 静态评价
        5.1.2 动态评价
    §5.2 地热资源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估算
        5.2.1 初始投资
        5.2.2 相关运营成本与税金
        5.2.3 相关收入与补贴
    §5.3 地热项目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
        5.3.1 盈亏平衡分析
        5.3.2 敏感性分析
    §5.4 河北雄县某地热供暖项目经济评价
        5.4.1 项目简介
        5.4.2 相关现金流量的估算
        5.4.3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5.4.4 指标计算与相关分析
        5.4.5 不确定分析
    §5.5 陕西咸阳某地热供暖项目经济评价
        5.5.1 项目简介
        5.5.2 相关现金流量的估算
        5.5.3 相关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5.5.4 指标计算与相关分析
        5.5.5 不确定分析
    §5.6 山东东营某地热项目经济评价
        5.6.1 开发利用情况简介
        5.6.2 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5.6.3 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第六章 浅层地温能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
    §6.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项目成本费用与效益构成
        6.1.1 地源热泵系统项目的初投资
        6.1.2 地源热泵系统年运行费用
        6.1.3 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6.2 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经济评价
        6.2.1 财务评价
        6.2.2 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6.3 沈阳某办公楼地源热泵项目经济评价
        6.3.1 项目简介
        6.3.2 各方案初投资
        6.3.3 各方案年运行费用
    §6.4 武汉某大厦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项目经济评价
        6.4.1 项目简介
        6.4.2 技术方案选择
        6.4.3 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6.4.4 经济效益分析
第七章 地热资源其他应用方式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
    §7.1 地热发电技术经济评价
        7.1.1 低温有机工质发电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7.1.2 高温地热发电技术经济评价
    §7.2 温泉洗浴与温泉洗浴的经济效益
        7.2.1 江苏扬州地热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7.3 农业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经济评价
        7.3.1 地热温室
        7.3.2 地热养殖
        7.3.3 地热孵化
        7.3.4 农业领域的地热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7.4 其他工业领域的地热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第八章 我国地热能未来开发利用的建议
    §8.1 开展地热储量调查,规划地热产业道路
    §8.2 发挥地热服务体系作用
    §8.3 提高勘查、开发利用技术
    §8.4 加强对地热开采的动态监测工作
    §8.5 强化对热田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
    §8.6 进行干热岩的试验性开发利用相关研究工作
第九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运城涑水盆地地下水氟含量回升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 高燕燕. 长安大学, 2020
  • [2]浅析地热资源在温泉中的应用[J]. 刘璐琦.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3)
  • [3]四川某磷石膏堆场磷、氟浸出规律及磷在地下水中迁移规律研究[D]. 朱雪千.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山西运城盆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研究[D]. 李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5]陕西关中平原地下水变化特征与监测考核研究[D]. 张圃轩.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6]山西省不同盆地改水降氟工程现状分析[J]. 李军,吴赵明,李鹏飞,荆玉兰,武敏.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5(04)
  • [7]鲁西北平原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D]. 张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8]忻州市奇村地热资源评价[D]. 王俊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9]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10]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 关锌.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运城宿水盆地地下水中氟含量恢复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