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双城三驿站名研究

金代双城三驿站名研究

一、双城境内金代三个驿站名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龙[1](2021)在《高丽出使蒙元王朝路线研究》文中认为

李园园[2](2021)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文中认为呼和浩特地区是“大窑文化”文明的创造地,是长城密度最大的地方,也是长城修筑最早的地方,融合了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同时又融合着草原文化、阴山文化和黄河文化。在呼和浩特这片地域上,历代王朝在此统治,其特殊的边塞区位使城池发展几经兴衰,历史时期城池建制时有时无,时兴时衰。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池建设的开端在4000多年前即开始。2019年至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龙山文化后城咀石城既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的城,也是放眼全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城池,是目前已知内蒙古中南部最大的史前城址。后城咀石城其瓮城改写了学界中马面、瓮城始现于历史时期的认知,将其出现年代提前至龙山时期。今和林格尔地区的盛乐故城(土城子古城)的西城区是春秋时期所建,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最早营建的历史时期的城市,土城子西城区的发现打破了长久以来学界中对于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最早古城是云中城的认知。呼和浩特地区“最后”的古城是民国时期的“土围子”,因城墙系用传统的立板夯筑法修建,在此之后,中国少有再用此法修建的土城,因此,姑且将民国时期修建的围子称为中国“最后”的古城。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城池,即在建设发展中所形成的四周有围墙,部分有护城河,有城址遗迹的古城,包括行政中心的郡县城、驻守军队的军事障城等。研究表明,呼和浩特地区因地理位置重要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曾是多个王朝的军事防御地带。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的资料调研,将经过文献考察和考古报告确认为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时期城池列入研究范围。呼和浩特地区因其在历史长河中前后建造过近百座城池,亦被称作“百城之城”。本文从呼和浩特地区及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入手,根据考古资料选取其中的105座历史城池作为研究对象。按春秋、战国、秦汉(公元前770--公元220年)、魏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唐(公元581--907年)、辽金元(公元907--1368年)、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时间段分期进行研究,从城池的建城起源、城池发展、延续与消亡的原因、地理位置、规模形制等方面。通过手绘和电脑绘制,对重要时期的城池位置与形态尽可能的复原,提供历史依据。结合各个历史时期城池的建造发展特点,总结出:1.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建设多与军事防御相关,长城沿线多设置边堡、城障、列亭等以用于作战需要巩固王朝统治;2.城池的发展、延续与荒废与诸多因素有关,就其延续情况来说,那些地理位置或宏伟的建设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城池,在王朝覆灭后被继任统治者因军事需要、政治统治或环境宜居等情况再被利用起来,甚至改建增筑。3.各历史时期城池分布情况呈“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各时期城池分布的重心亦有所不同,呈现出:秦汉城池散布整个区域、北魏城池集中在北部、隋唐城池在中部、辽金元城池集中在中北部、明清城池集中在中南部的特点。城池在各历史时期的集聚分布与呼和浩特地区多元文化核心区(即以赵长城、秦汉长城、金界壕及明清长城沿线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黄河沿岸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阴山地界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土默川文化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耦合度极高;4.往往城池的等级级别越高,规模越大,建造数目越少,相互距离越远,提供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职能越多,如:都城、郡治、州县邑等。反之,城池的等级级别越低,城池数目越多,相互距离越近,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小,职能越少,如:长城障城、各类军堡;5.城池建造往往选择地形相对平坦,临近水源的位置,军事类为主的城池多建于北部古阴山的山麓山谷一带和黄河流域地带,倚靠阴山山脉和黄河的天险屏障,都城、宫殿等大型居住类城池多建于呼和浩特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因其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方便。古阴山的“用险制塞”与黄河干流及支流的“以河为塞,逐水而居”、水上兵粮运输及黄河天险屏障作用对城池位置选址的建造产生了较大影响;6.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中,方形城池比重最大,占67%,菱形、三角形、“彐”形、曲尺形、凸字形等,各种形状都出现过,但这种不规则形所占比重较少,往往是因为城的自然环境,随河流山川地势起伏曲折,按照不同地形随机应变;7.随着国家日渐富强,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发展,统治者对自身利益需求逐渐增大,城池在建设过程中,功能逐渐完善,由单一功能逐渐演变成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交通、商业、文化于一体。

徐健惠[3](2018)在《语言与文化视角下的齐齐哈尔地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齐齐哈尔市作为黑龙江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对其地域名称展开语言学的研讨,体现得尤其重要。因为部分社会因素,齐齐哈尔市的地域名称研讨仍然留在落后的处境中,和齐齐哈尔市地域名称相关的语言与学问层面的研讨现在也很少。从语言与学问的层面对齐齐哈尔市的地域名称开展研讨,这篇文章不单单具备关键的概念价值,还具备极其关键的现实意义。齐齐哈尔市行政区域划分为村级之上的地域名称总共有一千五百四十七个。这篇文章把这些地域名称作为研讨的对象,借助对于那些地域名称状况的侦查和剖析还有对于齐齐哈尔市管辖的7个区8个县还有1个地级市的历史记录文件、年鉴、地名资料书还有地域名称的统计调查资料及其他的研讨和剖析,展现齐齐哈尔市地域名称的语音特色与词语特征、冠名的根据与特征以及齐齐哈尔市地名的演化和发展进而提出了对于齐齐哈尔地名的规范化思考。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思考对于加强工具书编撰及建设数字化地名公共服务平台有着重要得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何苗[4](2017)在《清代吉林边台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吉林建立边台站最早始于清初抗击沙俄的雅克萨战役。由于有较为完善的边台和驿站系统,能够快捷迅速地传递军情,使清朝得以顺利地取得了抗击沙俄战争的胜利。随后,经过清朝政府持续不断地建设,清代吉林边台驿站的功能日益完善,在吉林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清代以来东北地方相关文献以及档案资料等,考察了清代吉林将军辖区内柳条边、台和驿站设置、修筑及废弃的情况,清代不同时期边台站的职能以及清朝政府层面对边台站的管理情况等;对清代吉林境内边台、驿站的建制规模,人口牲丁情况,站丁来源和身份地位、职责与待遇等做了较为细致的考证;进而探讨了吉林境内边台站自清代沿至民国逐渐衰落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本文认为,清代吉林的边台驿站系统是随着清代国家政权建设、边疆经略的发展而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并且在巩固清代国家统一、抗击外敌入侵斗争,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清王朝的衰落,边疆危机的不断加深,以及内忧外患的国情和近代化邮政体系和交通工具的出现,清代吉林境内的边台驿站系统逐渐衰落也在所难免。但是,它保障了清代东北边疆与政治中心的通讯畅通,开启了现代邮传系统的先河,历史作用不可抹杀。

姜雅迪[5](2016)在《东北方志中“黄龙府”套用现象研究》文中提出黄龙府作为东北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曾是古代东北各少数民族政权相互角逐的重要据点。汉晋时期曾为夫余族后期王城,渤海时期为扶余府。辽金时期,扶余府更名黄龙府,重要的战略位置使黄龙府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成为了当时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大都会。然而由于东北地区地域发展的起伏性,使东北方志从编纂时间、数量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中原地区,导致了志书内容简单,阙略现象严重,因此在各地方志中衍生出多个地区将黄龙府定位于本境的套用现象。东北地方志之所以会出现套用现象,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原因,由于文献资料不够全面完整,加之东北地区政权更迭频繁等诸多因素,造成了东北历史文献记载混乱模糊,严重影响了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展开。二是现实原因,由于地方志本身有记录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因此在地方志编撰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为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地方知名度,将历史名胜人为移植到本地,种种因素都会造成地方志中套用问题的产生。

孙国军,周峰[6](2008)在《21世纪辽金史论着目录——2002年》文中提出2002年共出版、发表辽金史着作、论文460余部、篇,其中着作37部,论文430余篇。目录分为专着、总论、史料与文献、政治、经济、民族、人物、元好问、社会、文化、文学、宗教、科学技术(医学)、历史地理、考古、文物16类。

刘文生,张泰湘[7](2006)在《五国城与五国国名的破译》文中研究说明五国部是指辽代生女真一部落共五国,每国一城,故称五国城。每国国名是用汉字记录的音译名,国名古怪。本文研究的是古代女真语及其方言音译地名;运用女真语后代语——满语破译这五国国名。结果为:越里吉:为泛起浪花的地方;盆努里:为常下冰雹的地方;越里笃:为具有石室、洞穴的地方;奥里米:为盛产细鳞鱼的河;剖阿里:其意为弓,可转意为具有弓形江湾的地方。破译后的地名用女真语方言的后代语——赫哲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进行了验证。

王旭东[8](2005)在《中国境内金代上京路古城分布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境内金代上京路相当于今天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和吉林省中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上京路以下金政权建制有会宁府、蒲与路、胡里改路、恤品路、合懒路、及肇州、隆州、信州统辖这一区域。到目前为止,金代上京路统辖下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共发现金代古城遗址662 座。中国境内上京路金代古城分布主要特点是,古城数量多,但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古城分布明显集中于河流河谷地带,古城间间距多集中于四十里至六十里之间。中国境内上京路金代古城分布受上京路自然环境的影响,受辽代已建有的古城分布影响,受金代府州县与路的建制的影响,同时,上京路农业、畜牧业、渔猎业不同经济类型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金代上京路交通线的建设和军事因素的作用,也成为影响中国境内金代上京路古城分布的原因。

王绚[9](2004)在《传统堡寨聚落研究 ——兼以秦晋地区为例》文中认为传统堡寨聚落作为我国聚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类型,却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而在今日城乡大规模建设中,其现存遗构也正处于衰败之危; 因此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紧迫而必要。本文首先从宏观上以“设防形态”这一新的角度对中国传统聚落分类进行系统审视,建立“传统防御性聚落”类型框架; 通过各类型横向比较,揭示堡寨聚落“群落外围线性设防为主”的防御本质特征。其次,结合文献史籍以及具体实例,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廓清堡寨聚落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强调指出“堡”与“城”同源并行的演化规律; 研究着重围绕对“民防体系堡寨”与“军防体系堡寨”两方面的梳理展开,分析探讨各自在不同时期的发生机制、性质职能、组织方式、基本形制等方面的特点; 并从建筑技术层面概括总结外围设防工程的发展与构成。在此基础上,选择秦晋地区这一曾经广布堡寨、而现今依然保留有相对丰富的明清与民国时期防御性遗构的典型地区作为研究重点,分析阐明本区域堡寨聚落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分布规律; 进而以大量的调研实例为依托,通过各类型堡寨聚落的分项实态研究,归纳讨论其个性与共性特征,以期更加明晰并充实对这一特殊聚落形态的认识。文章进一步关注聚落建筑构成的“物质硬防卫”与“精神软防卫”双重性格的防御机能,对堡寨聚落防御体系的空间内涵作以深层次的剖析; 针对心理学层面的精神软防卫系统,提出“防卫虚像效应”的概念,其相关研究,不仅丰富了防卫空间理论,也为当今安居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文生,张泰湘[10](2002)在《双城境内金代三个驿站名考》文中研究说明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境内金代三个驿站 ,句古孛堇寨、阿萨尔铺以及达河寨是金代前期都城上京会宁府通往中原驿道上的三个重要驿站。宋建炎二年 (金天会六年 ,112 8年 )八月与十月 ,徽、钦二帝与秦桧一行13 0 0余人曾两次经过这里。本文对这三个驿站的女真文站名的含义以及有关问题进行考证

二、双城境内金代三个驿站名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城境内金代三个驿站名考(论文提纲范文)

(2)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背景
        1.1.2 呼和浩特历史文化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城市发展历史研究
        1.3.2 国内城市发展历史研究
        1.3.3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发展相关专题研究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区域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220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2.1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2.2.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476 年)历史城池概述
        2.2.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年—221 年)历史城池概述
        2.2.3 秦朝时期(公元前221 年—207 年)历史城池概述
        2.2.4 汉朝时期(公元前206 年—公元220 年)历史城池概述
    2.3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3.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 年—581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3.1 魏晋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3.2 北魏时期(公元386 年—534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3.3 魏晋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4.隋唐时期(公元581 年—907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4.1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4.2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4.2.1 隋朝时期历史城池概述(公元581年—618年)
        4.2.2 唐朝时期(公元618 年—907 年)历史城池概述
    4.3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5.辽金元时期(公元907 年—1368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5.1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5.2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5.2.1 辽代时期(公元907 年—1125 年)历史城池概述
        5.2.2 金元时期(公元1115 年—1368 年)历史城池概述
    5.3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6.明清时期(公元1368 年—1911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6.1 明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6.1.1 明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6.1.2 明朝时期(公元1368 年—1644 年)历史城池概述
    6.2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6.2.1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6.2.2 清朝时期(公元1616 年—1911 年)历史城池概述
    6.3 明清时期呼和浩特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7.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特征研究
    7.1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发展概述
        7.1.1 城池建设多与军事防御相关
        7.1.2 城池发展、延续与废弃分析
    7.2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分布特征分析
    7.3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级别与规模分析
    7.4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位置分析
        7.4.1 城池选址特点分析
        7.4.2 山水地貌对城池建造的影响
    7.5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形态分析
    7.6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功能分析
    7.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呼和浩特地区各朝代疆域沿革表
附录B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大事件
附录C 古城平面图绘制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D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沿革图
附录E 呼和浩特地区古城调查一览表
附录F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长城分布示意图(a)/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长城与城池位置分布示意图(b)
附录G 赵国重镇云中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附录H 辽代繁华古都丰州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附录I 明代塞外商埠归化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附录J 清代驻防城绥远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致谢

(3)语言与文化视角下的齐齐哈尔地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三、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不同学科下的地名学研究
        一、语言学下的地名学研究
        二、地理学下的地名学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城市地名研究
        二、国外城市地名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齐齐哈尔地名构成的语言学分析
    第一节 齐齐哈尔地名的语音特征分析
        一、齐齐哈尔地名的音节构成
        二、齐齐哈尔地名的平仄特点
    第二节 齐齐哈尔地名的词汇特点分析
        一、专名+通名的结构形式
        二、齐齐哈尔地名的通名统计分析
        三、齐齐哈尔地名的专名统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齐齐哈尔地名的命名依据和特点分析
    第一节 齐齐哈尔地名的命名依据
        一、自然实体类地名
        二、人文社会类地名
    第二节 齐齐哈尔地名命名特点分析
        一、命名体现东北自然地貌
        二、命名体现东北民族融合
        三、命名体现东北军事设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齐齐哈尔地名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齐齐哈尔地名演变的原因
        一、因政权、时事政治、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变化
        二、因街道合并、分开或地理实体的发展而变化
        三、因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第二节 齐齐哈尔地名演变模式
        一、地名词汇的明朗化
        二、地名词汇的庞杂化、内容的多彩化
        三、地名词汇的典雅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齐齐哈尔地名规范化的思考
    第一节 加强地名规范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地名规范化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在进行齐齐哈尔地名规划时,应当把握的几个原则
    第二节 齐齐哈尔地名的标准化
        一、齐齐哈尔地名标准化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针对齐齐哈尔地名建设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齐齐哈尔市行政区划一览表
附录2:齐齐哈尔市地名语料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清代吉林边台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一)吉林
        (二)东北
    五、创新点
第一章 清代吉林的边台
    一、柳条边的设置
        (一)老边和新边
        (二)柳条边修筑的过程
        (三)设立柳条边的原因
    二、柳条边的管理及功能的转变
        (一)边台的管理
        (二)柳条边性质的转变
第二章 清代吉林的驿站
    一、驿站的设置及管理
        (一)吉林境内驿站的设置
        (二)吉林通往各地驿站的修筑
        (三)吉林将军辖区内驿路的分布
        (四)吉林境内驿站的管理
    二、驿站的功能
    三、吉林驿站的建制规模及人口牲丁状况
        (一)站丁牛马银米配置
        (二)笔帖式配置
        (三)台站人口
    四、站丁的来源与身份地位
        (一)站丁的来源
        (二)站丁的身份地位
        (三)站丁的职责与待遇
第三章 清代吉林边台站的衰落
    一、边台站衰落的原因
        (一)柳条边衰落的原因
        (二)驿站衰落的原因
    二、边台站的历史作用
        (一)保障了通讯系统的畅通,有利于清政府对地方的统治
        (二)保护了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三)开现代邮传系统先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5)东北方志中“黄龙府”套用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标
    (四) 研究意义
    (五) 研究方法
一、黄龙府的历史变迁
    (一)夫余国时期后期的都城
    (二)高句丽、渤海时期的扶余府
    (三)辽、金时期的黄龙府
    (四)元、明、清时期的黄龙府
二、东北方志中“黄龙府”纪事内容分析
    (一)《开原县志》中“黄龙府”纪事内容分析
    (二)《奉天通志》中“黄龙府”纪事内容分析
    (三)《吉林通志》中“黄龙府”纪事内容分析
三、东北方志中“黄龙府”套用原因及经验教训
    (一)东北方志中出现套用现象的原因
    (二)东北方志中套用现象带来的经验教训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21世纪辽金史论着目录——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着
    1. 大金国史话黄斌、刘厚生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 中国通史全编9—10宋辽金西夏元历史编冯克诚、田晓娜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 中国通史:青少年版:图文本宋辽金元卷石延博、孙文阁主编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
    4. 阜新辽金史研究 (第五辑) 李品清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5. 宋辽金元史论集暨师友杂忆李涵撰高文出版社 (台中县) 2002年
    6. 辽金生活掠影韩世明编着沈阳出版社2002年
    7.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宋辽金卷吴怀祺主编黄山书社2002年
    8. 北部边疆民族史研究 (上、下册) 孟广耀着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9. 中国北方各族人物传·辽代卷黄凤岐、冯继钦主编辽海出版社2002年
    1 0. 中国北方各族人物传·金代卷穆鸿利、陈国良主编辽海出版社2002年
    1 1. 大辽韩知古家族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1 2. 完颜亮评传周峰着民族出版社2002年
    1 3. 完颜宗翰及家族墓地考王禹浪着五常市拉林满族京旗文化开发办2002年
    1 4. 皇裔沉浮———北京的完颜氏景爱着学苑出版社2002年
    1 5.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研究方满锦着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 2002年
二、总论
三、史料与文献
四、政治
五、经济
六、民族契丹族
七、人物帝后
八、元好问生平
九、社会
十、文化概论

(8)中国境内金代上京路古城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第一章 中国境内金代上京路古城的分布
第二章 中国境内金代上京路古城的分布特点
    第一节 古城分布极不均衡
    第二节 古城的分布区域差异显着
    第三节 古城集中分布于河谷地带
    第四节 古城的间距为四十至六十里
第三章 中国境内金代上京路古城分布特点成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环境影响
    第二节 辽代建城的影响
    第三节 金代行政建置的影响
    第四节 经济类型影响
    第五节 交通及军事影响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注释
参考论文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9)传统堡寨聚落研究 ——兼以秦晋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主题的界定
    1.2 选题的意义
        1.2.1 堡寨聚落研究的建筑史学意义
        1.2.2 堡寨聚落研究的社会文化意义
        1.2.3 堡寨聚落研究的社会现实意义
    1.3 课题研究概况
        1.3.1 我国民居研究进程
        1.3.2 民居聚落研究方法与动态
        1.3.3 我国传统堡寨聚落研究现状
    1.4 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1.4.1 学术取向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探新与研究体系
        1.5.1 理论和实验上的探新
        1.5.2 研究体系框架
第二章 中国传统防御性聚落概观与分类
    2.1 以安全定位的传统聚落
        2.1.1 传统聚落综识
        2.1.2 安全与聚落
        2.1.3 聚落的防御机能
    2.2 防御性聚落——“设防”的聚落
        2.2.1 “防御性聚落”的概念
        2.2.2 “住”“防”关系释疑
    2.3 传统防御性聚落类型比较
        2.3.1 “外围线性设防”为主的聚落
        2.3.1.1 群落形式
        2.3.1.2 单体形式
        2.3.2 “局部点式设防”为主的聚落
        2.3.3 设防民居——“线性”与“点式”两种防卫语言的运用
        2.3.4 各类设防聚落阐述要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堡寨聚落文献释义与形态溯源
    3.1 堡寨聚落文献考释
        3.1.1 从字形看设防聚落的起源与演化
        3.1.2 堡寨(聚落)称谓释义
        3.1.3 相关防御概念释义
    3.2 堡寨聚落初始形态
        3.2.1 史前聚落边界设防形态发展
        3.2.1.1 环壕聚落
        3.2.1.2 环壕土围聚落
        3.2.1.3 早期城堡
        3.2.1.4 龙山文化城堡
        3.2.2 史前设防城址特征
    3.3 聚落性质演化分流
        3.3.1 堡寨聚落与古代城邑同源并进
        3.3.1.1 由“堡”到“城”
        3.3.1.2 由“堡”到“堡”
        3.3.1.3 “堡”的个体演化
        3.3.2 堡寨聚落与城邑聚落相关联
    3.4 先秦社会制度对“堡”形态的影响
        3.4.1 井田制度与“堡”
        3.4.2 乡村里制与“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堡寨的民防与军防体系及其防卫技术
    4.1 据地扼守的民间自卫营垒
        4.1.1 两汉与魏晋南北朝的坞堡
        4.1.1.1 坞堡的产生与发展
        4.1.1.2 坞堡壁垒组织类型
        4.1.1.3 坞堡的择址要求
        4.1.1.4 坞堡的建筑形态
        4.1.2 宋元时期的山水寨
        4.1.2.1 山水寨的发生发展
        4.1.2.2 山水寨自卫武力的组织方式
        4.1.2.3 山水寨的形制与特点
        4.1.2.4 山水寨与坞堡概念辨析
        4.1.3 明清及民国地方自卫堡寨
        4.1.3.1 自卫武力堡寨发展概况
        4.1.3.2 “令民筑堡御贼”与“坚壁清野”的政策环境
        4.1.3.3 自卫堡寨的组织方式
        4.1.3.4 民间堡寨的营建
        4.1.3.5 堡寨的建构形制
        4.1.3.6 豫西民众抗御土匪的堡寨(示例)
    4.2 堡寨形式的地主庄园聚落
        4.2.1 魏晋豪强坞壁庄园
        4.2.2 唐宋地主庄园
        4.2.3 明清民国地主庄园
        4.2.4 地主庄园堡寨示例
    4.3 国家军事防御体系之堡寨
        4.3.1 堡寨形态在两种筑城方式中的表现
        4.3.1.1 永备筑城
        4.3.1.2 野战筑城
        4.3.2 军防体系堡寨类型
        4.3.2.1 行政军事中心城池
        4.3.2.2 普通驻兵堡寨
        4.3.2.3 关口要隘堡寨
        4.3.2.4 信息传递堡寨
        4.3.2.5 军需屯田堡寨
        4.3.3 军防堡寨体系特征与演变路线
        4.3.3.1 战略部署网络体系的组织结构
        4.3.3.2 军防堡寨的营建特征
        4.3.3.3 军防堡寨向民间聚落的演化
    4.4 堡寨防卫技术与设施构成
        4.4.1 筑城工程技术
        4.4.1.1 夯筑技术发展
        4.4.1.2 夯土版筑的材料与工具
        4.4.1.3 古代官书中的筑墙城制
        4.4.1.4 主要的筑城墙体形式
        4.4.2 外围防卫设施构成配置
        4.4.2.1 墙壕结构主体
        4.4.2.2 局部防护结点
        4.4.2.3 战斗掩护构筑
        4.4.2.4 指挥观察场所
        4.4.2.5 洞口防御结点
        4.4.2.6 障碍辅助设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秦晋地区堡寨聚落的发生背景与分布
    5.1 选择区域的界定与依据
        5.1.1 以行政区划为研究范围界定的原由
        5.1.2 实态研究区域基地的选择原因
        5.1.3 以秦晋地区为整体研究对象的原因
    5.2 聚落设防背景综识
        5.2.1 悠远丰厚的聚落文化
        5.2.2 复杂多样的地理形态
        5.2.3 自古兵家的必争之地
        5.2.4 乱世匪盗的横行肆虐
        5.2.5 富商贵仕的后方家园
    5.3 堡寨聚落区域分布
        5.3.1 利用堡寨设防的广泛密集之势
        5.3.2 从村镇名称看堡寨聚落的分布规律
        5.3.3 堡寨聚落防御意义的扩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秦晋地区传统堡寨聚落实态研究
    6.1 平原坦地之堡寨(无险以据)
        6.1.1 独立成堡
        6.1.2 数堡并存
        6.1.3 堡中有堡
        6.1.4 村寨组合
        6.1.5 城中民堡
        ·特征述要
    6.2 险山陡壑之堡寨(地利可依)
        6.2.1 独立自守
        6.2.2 村寨分离
        6.2.3 数堡集结
        ·特征述要
    6.3 官商仕绅的宅邸庄院
        ·特征述要
    6.4 军事防御体系的堡寨
        ·特征述要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传统堡寨聚落防御性空间内涵
    7.1 “集落”的防御思想
        7.1.1 堡寨聚落的防御根本
        7.1.2 聚落内部成员关系
    7.2 防卫意向表达
        7.2.1 场地防卫意向——“险”
        7.2.2 形式防卫意向——“固”
        7.2.3 空间防卫意向——“玄”
    7.3 层级防御结构
        7.3.1 外围整体防卫
        7.3.2 内部街巷布局
        7.3.3 住户单元组成
    7.4 精神防卫机能
        7.4.1 安居心理的精神寄托
        7.4.1.1 传统风水观中安防理念的体现
        7.4.1.2 宗教宗族信仰的心理慰籍作用
        7.4.1.3 求安愿望在细部构件上的反映
        7.4.2 防卫的虚像效应
        7.4.2.1 防御实体机能的暗示作用
        7.4.2.2 “集”“聚”形态的心理导向
        7.4.2.3 “单向可见”的实时监控效能
        7.4.2.4 文字题名防卫寓意的彰显
    7.5 典型堡寨实例分析
        7.5.1 独擅胜场的防御建构
        7.5.2 安心镇气的精神堡垒
    7.6 空间性格表述
        7.6.1 堡寨聚落空间特性
        7.6.1.1 内外分隔
        7.6.1.2 封闭内敛
        7.6.1.3 多级同构
        7.6.1.4 开放结点
        7.6.2 堡寨聚落空间与社会运作的关联
        7.6.2.1 实在性行为运作对堡寨空间封闭性的控制
        7.6.2.2 象征性行为运作对堡寨空间组成的影响
        7.6.3 堡寨聚落空间的审美表现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1 堡寨相关称谓释义
附录2 军事体系防御性建筑称谓释义
附录3 堡寨外围防御构成释义
附录4 史前城址分区
附录5 《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堡寨遗址统计
附录6 山西、陕西境内明长城四镇重要堡寨
主要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双城境内金代三个驿站名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金代黑龙江地域的交通驿站[1]、[2]
二、徽、钦二帝北迁路线[3]
三、关于双城境内句古孛堇寨、阿萨尔铺、达河寨三个女真文驿站名的讨论
    1.关于句古孛堇寨
    2.关于阿萨尔铺
    3、关于达河寨, 即会宁二铺
    附图:

四、双城境内金代三个驿站名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丽出使蒙元王朝路线研究[D]. 马龙. 延边大学, 2021
  • [2]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D]. 李园园.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3]语言与文化视角下的齐齐哈尔地名研究[D]. 徐健惠.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4]清代吉林边台站研究[D]. 何苗. 吉林师范大学, 2017(06)
  • [5]东北方志中“黄龙府”套用现象研究[D]. 姜雅迪. 长春师范大学, 2016(02)
  • [6]21世纪辽金史论着目录——2002年[J]. 孙国军,周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1)
  • [7]五国城与五国国名的破译[J]. 刘文生,张泰湘. 东北史地, 2006(01)
  • [8]中国境内金代上京路古城分布研究[D]. 王旭东. 吉林大学, 2005(06)
  • [9]传统堡寨聚落研究 ——兼以秦晋地区为例[D]. 王绚. 天津大学, 2004(11)
  • [10]双城境内金代三个驿站名考[J]. 刘文生,张泰湘. 满语研究, 2002(02)

标签:;  ;  ;  

金代双城三驿站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