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9210工程气象信息保障简介

宜春市9210工程气象信息保障简介

一、宜春市9210工程气象信息保障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聂单南光[1](2021)在《江西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重工业是目前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的中坚力量,而伴随着一系列的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等环境问题,人们也愈发关注生活环境质量。江西省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的分析大都停留在描述性阶段以及短时段、单一污染物或部分点位的分析,对于6项大气污染物CO、NO2、O3、PM2.5、PM10、SO2以及与气象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从多角度多时段研究江西省大气污染物空气质量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2015-2018年江西省国控大气监测站11个地级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地形、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污染等级天数与风向之间的关系,分析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继而为江西省后续的空气污染治理提供方向决策依据,结论如下:(1)从年际变化来看,研究期间除O3浓度没有明显下降以外,其余5项空气污染物CO、NO2、PM2.5、PM10、SO2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季节变化来看,O3季节浓度贡献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PM2.5和PM10的季节浓度贡献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从日内变化来看,NO2浓度整体呈现白天低于夜晚,且夜晚浓度占比逐年增加。O3浓度整体呈现白天高于夜晚且差幅较大,与NO2浓度变化趋势相反。SO2浓度整体呈现逐年从不平均到相对平均的变化趋势;从周变化时间特征来看,CO、PM2.5、PM10、SO2在周六、周日时期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星期一到星期五,说明这4项污染物在周末浓度明显增高,存在“周末效应”。(2)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CO除了萍乡市和赣州市还处于高浓度地区外,其余地区均有所改善;NO2整体浓度最高地区为南昌市、九江市;全省仅九江市为相对较高O3浓度地区;PM2.5浓度逐年上升,萍乡市和九江市呈高浓度分布,九江市、江西省中部、西部及南部地区PM2.5问题严重;江西省年均PM10浓度逐年升高,到2018年仅有少数地区呈低PM10浓度分布,大部分地区达到PM10国家二级标准;江西省SO2由中等到差再到良好趋势发展,高浓度地区为江西省东部地区,全省均达到SO2国家二级标准。(3)随着时间推移,江西省部分空气污染物CO、NO2和SO2空间集聚效应逐年增加,其中NO2集聚效应最强,而O3、PM2.5和PM10不明显。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污染物向南部集聚。(4)江西省大气污染物NO2、PM2.5、PM10与平均气压为强正相关,NO2和PM10与平均气温均为强负相关;O3与平均气压为强负相关;从空气质量状况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关系来看,NO2与人口密度、地区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总量为强正相关,CO与建成区绿地率为强负相关。(5)江西省特殊的地形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导致空气污染物受东北向、正东向、西南向风的影响较大。

易琪媛[2](2020)在《基于VORSP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健康的需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适应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和重要课题。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和“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正在推动中国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借助自然生态学理论,选取系统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服务功能、人群健康五个要素,具体22个指标,构建基于VORSP评价模型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平移修正信息熵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域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其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素呈“一高一低,总体趋衡”变化。恢复力因素对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较小,而服务功能、活力、组织结构、人群健康四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差异逐渐减小,最后在2017年呈整体趋于平衡状态。(2)研究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三个主体城市群之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健康状况发展较为迅速,其次是环鄱阳湖城市群,最后是武汉城市圈。(3)武汉市、鄂州市、孝感市、宜昌市、荆门市、襄阳市、鹰潭市、南昌市、吉安市、宜春市、上饶市、长沙市、湘潭市、衡阳市、常德市、娄底市、益阳市向更健康等级发展。活力、恢复力和人群健康要素对武汉城市圈的健康影响较大;活力、恢复力、组织结构和人群健康要素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健康影响较大;服务功能、恢复力和人群健康要素对环长株潭城市群健康影响较大。(4)研究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空间格局演变呈“以中心城市为主向外聚集辐射”分布。2010年呈研究区中部区域健康状态良好,而两端区域健康状态较差现象;2017年呈以武汉市、南昌市、长沙市三个中心城市向四周辐射带动整体健康发展趋势。

谌琪[3](2020)在《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预防机制研究 ——以宜春市袁州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校园作为教育的土壤,滋润着学生健康成长。校园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他们在校园中快乐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作为青少年生活和学习场所,学生在校园中安享平静的学习生活,同样也面临着种种潜在的危机因素。近年来,校园危机事件,如校园暴力事件、学校食堂安全事件、交通事故等时有发生,不仅威胁着学生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稳定发展,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中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特点更易受到危机事件的伤害,因此,加强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的管理刻不容缓。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减轻事件带来的损失。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查阅危机管理的文献资料,对校园危机事件的概念和类型等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以校园危机事件的预防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了预防机制的构成以及所需要的条件保障。以事实为依据,结合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的问卷调查分析,对当前危机事件的预防现状分析,存在着师生的危机意识不强;生命安全教育缺乏实效;缺乏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缺乏科学的危机预案;校园环境安全隐患多;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教师待遇问题缺乏公平以及缺乏参与和监督等问题。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对原因进行了简析。从完善校园危机事件监测机制,健全校园危机事件预警机制,稳固校园危机事件防控机制和巩固危机事件预防保障机制四大方面提出了完善策略建议。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闫世雄[5](2020)在《渌水流域城市扩张的洪水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加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诸多水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湘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渌水是湘江一级支流,流域地处山丘区及湘东暴雨区,加之流域内城市扩张速度较快,近年来多次发生灾害性城市洪水。本文重点研究渌水流域在城市扩张背景下的洪水响应,为山丘区小流域城市防洪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渌水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并分析城市扩张规律,依据研究结果构建城市扩张模型并完成模拟精度评价。结果表明,1980-2018年间渌水流域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且增长速度在1995年后明显加快,直到2006年速度有所下降;坡度、水系、交通、人口及行政中心距离等都对城市扩张有一定影响,基于扩张规律构建的CAMarkov城市扩张模型在渌水流域模拟精度较高。(2)基于1965-2017年渌水流域实测雨洪数据,对比分析暴雨洪水要素变化趋势,选取流域城市快速扩张前后多组相似降雨情景并研究对应洪水过程差异。分析得暴雨及洪水特征值均呈现上升趋势,相似降雨情景下1995年后场次洪水径流深及洪峰流量较1995年前均有所增加,且洪峰出现时间普遍较早。(3)构建HSPF洪水模型并评价模型在渌水流域的适用性,通过在模型下垫面条件中叠加不同时期不透水面数据,定量研究城市扩张对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渌水流域1995年后产汇流效率较1995年前更高,洪峰流量及径流深均有所上升;下垫面条件变化对场次洪水产生的影响与洪水量级有关,洪水量级越大,下垫面条件改变对该场洪水造成的影响越小。(4)借助已构建的城市扩张模型,依照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4种发展模式,模拟2050年流域城市扩张情况,基于洪水模型研究不同发展模式下,未来流域土地利用情景对历史洪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加快促进农村人口集中到较大城镇,可缓解不透水面扩张,对洪水过程起到一定削弱作用,若在保证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实施部分退耕还林政策,将会进一步削弱洪水,有利于城市洪水防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胡昕利[6](2020)在《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动态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和江西省)是长江经济带中心区域,也是三峡水库所在地和退耕还林项目重点地带。研究土地利用格局、植被演变与驱动因素,对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中游地区为对象,应用Landsat TM土地利用类型图、MODIS NDVI影像与气象、DEM、统计年鉴数据,在Arc GIS、Fragstats、Matlab、SPSS等分析软件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Sen+MK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90-2015年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探讨了1999-2015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地形(海拔、坡度、坡向)、人为因素(人口密度、GDP、城市化)的关系,并针对区域生态发展问题,提出土地与植被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5年长江中游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排序为林地(49.82%)>耕地(30.41%)>灌木(7.03%)>水域(4.61%)>草地(3.92%)>建设用地(2.81%)>果园(1.08%)>未利用地(0.32%)。与1990年相比,该区耕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减少1.06%、0.49%,而建设用地和果园面积分别增加1.08%、0.54%。从景观格局指数来看,随城市化进程,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斑块趋于复杂化、景观多样性增加。经济与产业发展、城市化及国家实施的生态保护工程与恢复政策是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2)在城-乡梯度上,林地占地比例增加,而耕地、建设用地呈相反趋势;建设用地和耕地破碎化水平增加,而林地破碎化水平降低;景观水平指数则表现为斑块密度增加、斑块平均面积减小、周长面积分维数增加,显示了城市化地区景观集聚、边缘区(偏远)破碎化加重的特点。这些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一体化方向发展可能是这种空间格局的驱动因素。(3)1999-2015年长江中游地区植被NDVI明显上升,且高于其它重要城市群(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在区域尺度上,植被NDVI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点。近17年来,植被NDVI增加的面积约占90%,退化面积约占7%,严重退化区域位于省会城市中心地带。根据Hurst指数可知,植被可持续性改善区约占35%,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植被持续性退化区约占3%,主要分布在较发达城市地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大小排序为天然林(0.81)>草地(0.78)>人工林(0.77)>耕地(0.75);近17年来,相比于其它植被类型,耕地、人工林NDVI降低的面积占比较大,表明这些植被生长具有退化趋势且可能进一步退化,需进一步探讨原因和对策。(4)近17年,长江中游地区NDVI年际变化对同期气候的响应不强烈,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表现为NDVI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各植被类型NDVI与气温、降水均呈微弱的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均呈显着负相关,耕地NDVI与降水呈显着正相关。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日照时数达到显着相关的比例分别为:7.53%、7.31%、4.12%、3.76%,植被NDVI与同期气温的显着相关性比例最大,与降水、日照时数的显着相关性比例较小,表明气温是影响该区植被生长年际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5)从各月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月际相关性来看,该区1-4月植被NDVI受降水、日照影响,且有明显的滞后性;7月植被NDVI受5月降水的滞后性影响;8月植被NDVI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均呈显着相关,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最大。由此来看,月际降水和日照时数是影响该区植被NDVI季节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同时夏季气温与相对湿度对该区植被生长的影响也较为显着。(6)地形因素对该区植被NDVI的驱动表现为:海拔小于2500m时,植被NDVI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海拔大于2500m时,NDVI值有下降趋势;随坡度增加,植被NDVI也逐渐增大,但其增加的速率越来越慢;植被NDVI与坡向的关系,呈现南高北低的方向性规律,由南向北方向转变时,植被NDVI表现为逐渐降低。(7)人为因素对该区植被NDVI的驱动表现为: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植被NDVI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不断增大;随着GDP等级的递增,植被NDVI逐渐降低;城市化也是植被NDVI下降的驱动因素。随着造林面积的逐年增加,NDVI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二者呈显着相关,表明国家实施的生态造林等工程改善了区域植被覆盖状况。该研究结果对长江经济带开发、“三屏两带”建设和低效林改造均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该地区城市群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丛野[7](2019)在《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洪江镇防洪规划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准的持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及生态需求的渴求也不停提高。许多城镇都以河道为核心进行规划建设,河流作为城镇的重要自然资源,在城镇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提高带动了城镇建设的高速成长,随之也带来了城镇防洪功能与河道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现状城镇防汛建设相对投入较低,方式方法单一,洪水的发生及灾害将会对沿岸建筑设施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在河道治理中片面的强调城镇的防洪属性,渠化、硬化等加固处理将对河道生态多样性造成重大破坏。相反,片面的强调河道生态保护,轻视防洪及度汛的安全问题,又将为城镇安全问题产生重大隐患。因此进行防洪规划应以有利于水利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考虑各方诉求及相关因素,科学有效的编制城镇防洪规划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洪江镇防洪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和分析:1、分析了城镇防洪规划基本背景,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目的意义。2、从洪江镇现状及发展规划出发,进行防洪形势分析,讨论确定城镇防洪规划的重要性及指标。3、洪水分析与内涝研究是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讨论了设计洪涝水研究分析的相关方式,并对计算成果的选用及合理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4、从防洪规划的总体思想、原则、范围及依据出发,研究确定防洪规划的总体安排及布局。5、充分研究城镇现有条件、发展目标、生态需求及防洪近况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该城镇防洪计策。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多种办法,来提高区域整体抗洪能力。6、根据本文的讨论与分析,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针对日后工作提出相应建议。

张红伟[8](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万婷婷[9](2019)在《江西省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农业发展不上去,就无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据数据显示,2018年江西省三次产业比重中农业占据8%左右,尽管相较于以前年份占比有所下降,但农业的发展对江西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仍具有重要作用。就江西省农业发展结构而言,主要由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构成。其中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总作物播种面积中占据60%-70%,经济作物的种植中油菜籽种植占据较大比例。但省内频发的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种植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根据调查得知,2003年省内发生旱灾致使粮食减产244.3万吨,同时经济作物损失高达31亿元,2015年因暴雨导致直接损失达7.47亿元。故本文侧重研究江西省1978-2016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论文首先对四类气象灾害与全省受灾面积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洪涝、旱灾是江西省的主要气象灾害,低温冻灾的破坏性也较强。因而以上三类灾害应成为全省防灾减灾的重点。其次,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气象灾害对豆类、谷类、薯类和油菜籽的产量影响。发现洪涝、旱灾对谷类的影响最大,分别解释了谷类产量变动的27.59%和23.44%,且风雹灾害对其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洪涝、风雹对豆类的影响最大,解释了豆类产量变动的9.24%和9.19%;洪涝、旱灾对薯类作物的影响最大,解释了产量变动的4.06%和3.52%,且洪涝灾害对其产量影响存在滞后性。至于油菜籽,洪涝、风雹是主要影响因素,诠释了产量变动的14.8%和12.5%。另外,对于江西省不同地级市进行分析,发现九江市油菜籽产量最高,宜春、吉安市是谷类、豆类的主要产区,宜春和抚州则是全省薯类作物的主要产区。故当不同类气象灾害发生时,为保障全省农作物产量的稳定应对各类作物的主要产区予以相应资源的倾斜。最后,运用GM(1,1)模型对成灾面积进行预测,认为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旱灾导致的成灾面积呈波动上升态势,洪涝灾害所致的成灾面积上升缓慢,风雹、冻灾引起的成灾面积呈下降趋势。基于此,建议应将防旱防涝作为重点,尤其是谷类作物的防旱措施,同时应加强豆类、油菜作物的防涝保护。另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宜春、吉安市应加大防旱防涝措施力度,九江市则需要做好对油菜作物的防涝措施。

戴莉芸[10](2019)在《民宿旅游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提升研究 ——以宜春市万载县同心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有史以来就是我国地域文化的根源地,其环境具有丰富独特的地域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传统村落分布广阔,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正逐渐成为民宿旅游的首选地。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并强调环境是经济发展所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在大规模民宿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设计指导,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益,严重破坏了山地传统村落环境。因此,在当前背景下,从民宿旅游视角出发,开展有针对性地对山地传统村落进行环境提升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本研究立足于民宿旅游的视角和高度,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实例验证法,重点从生态性环境、生产性环境、生活性环境以及游览性环境层面,提出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提升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从而为建设打造环境优美、产业发展、设施健全、特色突出的山地传统村落民宿旅游环境提供理论参考。研究首先对当前我国山地传统村落、民宿旅游的发展问题进行梳理与整合,分别就国内外民宿旅游、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剖析,总结经验与不足,明确内容与方向。其次,对研究相关的概念、理论进行归纳整理,为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根据山地传统村落基本特点、环境基本特征,结合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民宿旅游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类,在整体遵循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将其分为:生态性环境、生产性环境、生活性环境、游览性环境以及民俗文化性环境,并结合民宿旅游环境相关要求,梳理山地传统村落环境面临的问题。接着,对国内具体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得到环境提升策略上的借鉴与启发。基于环境提升必要性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民宿旅游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提升的设计策略,由于民俗文化性环境贯穿整个环境提升设计之中,故重点对前四类进行详细策略研究,具体包括保育修复生态性环境、激活带动生产性环境、传承更新生活性环境和统筹完善游览性环境等四方面。最后,以作者参与设计的宜春市万载县同心村项目为例,对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提升策略进行应用与验证,检验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其他民宿旅游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提升有所裨益。

二、宜春市9210工程气象信息保障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春市9210工程气象信息保障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源与评价指标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范围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1.4 生态环境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数据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3 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论证分析法
        2.4.2 空间插值
        2.4.3 全局自相关
        2.4.4 局部自相关
        2.4.5 标准差椭圆分析法
        2.4.6 Pearson相关性分析
3 江西环境空气质量时间序列特征
    3.1 江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3.2 环境空气质量年际变化特征
    3.3 环境空气质量季节变化特征
    3.4 环境空气质量的逐月变化特征
    3.5 环境空气质量的日内变化特征
    3.6 环境空气质量周变化特征
    3.7 本章小结
4 江西环境空气质量空间分布格局
    4.1 点位尺度下空气质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4.2 城市尺度下空气质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4.3 区域尺度下空气质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4.4 空气质量空间自相关
    4.5 空气质量分布特征
    4.6 本章小结
5 江西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5.1 气象因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5.2 社会经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5.3 地形、风向与污染等级天数相关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2)基于VORSP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研究
        1.2.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研究
        1.2.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长江中游城市群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1.3 发展现状
    2.2 数据来源
3.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1.3 指标的内涵
    3.2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3.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3.3.1 评价模型
        3.3.2 隶属度的建立
        3.3.3 综合评价指数
    3.4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
        3.4.1 指标评价标准
        3.4.2 综合评价标准
4.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4.1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4.2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析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各要素评价分析
        4.3.1 活力要素
        4.3.2 组织结构要素
        4.3.3 恢复力要素
        4.3.4 服务功能要素
        4.3.5 人群健康要素
    4.4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4.4.1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影响要素演变分析
        4.4.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5.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预防机制研究 ——以宜春市袁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第2章 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及预防机制分析
    2.1 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概述
    2.2 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预防机制分析
        2.2.1 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
        2.2.2 危机预防运行保障机制
第3章 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预防机制现状及问题——以宜春市袁州区为例
    3.1 宜春市袁州区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案例
    3.2 宜春市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预防现状的问题分析
        3.2.1 师生的危机意识不强
        3.2.2 生命安全教育缺乏实效
        3.2.3 缺乏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
        3.2.4 缺乏科学的危机预案
        3.2.5 校园环境安全隐患多
        3.2.6 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
        3.2.7 教师待遇问题缺乏公平
        3.2.8 危机预防缺乏参与和监督
    3.3 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预防问题的原因简析
        3.3.1 缺乏危机意识,执行力差
        3.3.2 危机教育缺乏家庭参与
        3.3.3 学校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3.3.4 政府领导不够,缺乏支持力量
第4章 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预防机制完善对策分析
    4.1 完善校园危机事件监测机制
        4.1.1 细致危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评估
        4.1.2 建立联动的网络交流平台
        4.1.3 加强危机管理队伍建设
        4.1.4 发挥家庭在监测中的作用
    4.2 健全校园危机事件预警机制
        4.2.1 实施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
        4.2.2 强化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4.2.3 畅通的预警信息传播
    4.3 稳固校园危机事件防控机制
        4.3.1 落实危机预案的常态化管理
        4.3.2 加强危机模拟演练实效
        4.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渗透
    4.4 巩固危机事件预防的保障机制
        4.4.1 强化观念保障
        4.4.2 优化外部环境保障
        4.4.3 促进多元监督保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宜春市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预防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B 宜春市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预防管理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渌水流域城市扩张的洪水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扩张规律及模型模拟研究
        1.2.2 城市扩张的洪水响应研究
        1.2.3 基于HSPF模型的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流域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流域概况
        2.1.1 流域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矿产资源
    2.2 数据收集及处理
        2.2.1 流域水文、气象数据
        2.2.2 流域数字高程数据
        2.2.3 流域遥感影像数据
        2.2.4 流域土壤数据
        2.2.5 流域河网及子流域划分
第三章 流域城市扩张规律及模型模拟
    3.1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3.2 城市扩张规律分析
    3.3 流域城市扩张模型
        3.3.1 城市扩张模型概述
        3.3.2 构建城市扩张模型
    3.4 小结
第四章 流域暴雨洪水特征变化分析
    4.1 暴雨洪水特征值提取
    4.2 暴雨洪水特征值变化趋势分析
        4.2.1 趋势分析方法
        4.2.2 渌水流域暴雨特征值变化趋势分析
        4.2.3 渌水流域洪水特征值变化趋势分析
    4.3 城市快速扩张前后的洪水特征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考虑下垫面要素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
    5.1 HSPF模型简介
    5.2 HSPF模型构建
    5.3 HSPF模型率定及验证
    5.4 小结
第六章 流域城市扩张对洪水影响的定量研究
    6.1 流域城市扩张对洪水综合影响分析
        6.1.1 渌水流域设计洪水频率计算
        6.1.2 流域城市扩张对不同频率洪水的影响分析
    6.2 流域未来城市扩张情景下的历史洪水过程模拟
        6.2.1 渌水流域未来城市扩张情景构建
        6.2.2 不同城市扩张模式下的历史洪水过程模拟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动态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
        1.2.2 植被指数研究
        1.2.3 植被NDVI变化与驱动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范围
    2.2 地理环境
    2.3 自然资源
    2.4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
    3.1 研究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2.2 景观格局指数
        3.2.3 驱动因子分析
        3.2.4 建立缓冲区梯度带
    3.3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总体特征
        3.3.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3.3.2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特征
        3.3.3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3.3.4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
    3.4 缓冲区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梯度变化
        3.4.1 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3.4.2 耕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3.4.3 林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3.4.4 草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3.4.5 灌木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3.4.6 果园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3.4.7 水域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3.5 缓冲区景观水平尺度上指数梯度变化
    3.6 讨论
        3.6.1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3.6.2 沿中心-边缘城市化梯度景观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
    4.1 研究数据
    4.2 研究方法
        4.2.1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
        4.2.2 变异系数分析
        4.2.3 未来趋势分析
    4.3 研究区植被NDVI时间变化特征
        4.3.1 研究区植被NDVI年际变化
        4.3.2 研究区植被NDVI年内变化
        4.3.3 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年际变化
        4.3.4 研究区不同季节植被NDVI年际变化
    4.4 研究区植被NDVI空间变化特征
        4.4.1 研究区植被NDVI空间分布
        4.4.2 研究区植被NDVI变化趋势
        4.4.3 研究区植被NDVI变化稳定性
        4.4.4 研究区植被NDVI未来变化趋势
    4.5 不同植被类型NDVI基本特征
        4.5.1 不同植被类型NDVI特征
        4.5.2 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特征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植被NDVI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
    5.1 研究数据
        5.1.1 气象数据
        5.1.2 地形数据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区近17 年气候变化特征
        5.3.1 气温
        5.3.2 降水
        5.3.3 相对湿度
        5.3.4 日照时数
    5.4 研究区植被NDVI动态变化的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5.4.1 研究区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5.4.2 各植被类型NDVI与气候因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5.4.3 研究区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4.4 研究区各月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5.4.5 典型月份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5 研究区植被NDVI与地形驱动因素分析
        5.5.1 研究区植被NDVI对海拔的响应
        5.5.2 研究区植被NDVI对坡度的响应
        5.5.3 研究区植被NDVI对坡向的响应
    5.6 研究区植被NDVI与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5.6.1 研究区城市化对植被NDVI的影响
        5.6.2 研究区国家相关生态政策对植被NDVI的影响
    5.7 讨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可持续发展策略
        6.1.1 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问题及发展对策
        6.1.2 基于研究区植被动态变化的生态问题及发展对策
    6.2 主要结论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洪江镇防洪规划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概况
    1.3 理论研究的内容与技术方法
第2章 防洪形势分析及防洪减灾总体规划
    2.1 工程概况
    2.2 防洪、治涝工程现状
    2.3 城镇总体规划
    2.4 防洪规划总体思路及原则
    2.5 防洪规划总体安排
    2.6 防洪规划总体布局
第3章 设计洪涝水计算
    3.1 流域概况
    3.2 气象
    3.3 水文基本资料
    3.4 设计洪水
    3.5 水面线计算
    3.6 设计涝水
第4章 防洪工程措施
    4.1 工程规划方案
    4.2 堤防工程
    4.3 河道治理
    4.4 水生态水景观工程
    4.5 雨洪利用工程
    4.6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4.7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
    4.8 治涝工程
第5章 防洪非工程措施
    5.1 防洪管理
    5.2 防洪指挥系统
    5.3 防洪预案
    5.4 应急管理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8)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2.1.2 土地集约利用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5 生态文明理论
    注释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3.2 研究区概况
        3.2.1 区位条件
        3.2.2 自然地理条件
        3.2.3 自然资源概况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方法选择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5.1 影响机制分析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江西省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总结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灾害分析与变量设置
    2.1 灾害分析
        2.1.1 主要致灾因子的提取
        2.1.2 主要致灾因子预测
        2.1.3 灾情影响评估
    2.2 变量设置
第3章 不同灾种与农作物产量间的实证分析
    3.1 不同灾种对成灾面积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3.1.1 不同灾种对成灾面积的影响
        3.1.2 不同灾种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3.2 不同灾种对各类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3.2.1 不同灾种对谷类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灾种对豆类产量的影响
        3.2.3 不同灾种对薯类产量的影响
        3.2.4 不同灾种对油菜籽产量的影响
    3.3 各地市农作物产量与灾种的关联分析
        3.3.1 各类农作物在地市间的产量结构
        3.3.2 主要产区农作物产量与灾种的分析
第4章 不同灾种成灾面积预测
    4.1 旱灾成灾面积预测
    4.2 风雹成灾面积预测
    4.3 洪涝成灾面积预测
    4.4 低温冻灾成灾面积预测
第5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5.1 结论
    5.2 对策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民宿旅游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提升研究 ——以宜春市万载县同心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现实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民宿旅游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传统村落环境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民宿
        2.1.2 民宿旅游
        2.1.3 山地
        2.1.4 传统村落
        2.1.5 山地传统村落
        2.1.6 环境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美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有机更新理论
        2.2.4 场所精神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民宿旅游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提升的影响因素研析
    3.1 山地传统村落基本特点
        3.1.1 与平原传统村落差异
        3.1.2 资源构成特点
        3.1.3 生产经济特点
        3.1.4 文化观念特点
    3.2 山地传统村落环境基本特征
        3.2.1 营造过程顺应自然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具有地域统一性
        3.2.4 营造空间尺度宜人
    3.3 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构成要素
        3.3.1 自然环境要素
        3.3.2 人文环境要素
    3.4 民宿旅游环境要求
        3.4.1 民宿旅游本质
        3.4.2 民宿旅游特点
        3.4.3 民宿相关规定及标准
        3.4.4 旅游设施相关要求
    3.5 民宿旅游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环境面临的问题
        3.5.1 自然山水环境破坏
        3.5.2 传统人文环境衰落
        3.5.3 空间活力环境匮乏
        3.5.4 场所精神环境缺失
        3.5.5 游览设施环境不足
    3.6 本章小结
4 民宿旅游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提升的优秀案例探讨
    4.1 桐庐戴家山村云夕乡土艺术民宿
        4.1.1 项目概况
        4.1.2 环境提升在案例设计中的体现
        4.1.3 借鉴与启发
    4.2 南宁市平郎乡东古特色民宿聚落示范点
        4.2.1 项目概况
        4.2.2 环境提升在案例设计中的体现
        4.2.3 借鉴与启发
    4.3 本章小结
5 民宿旅游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提升的设计策略研究
    5.1 传统村落环境提升必要性
        5.1.1 传统村落现代化发展需要
        5.1.2 民宿旅游产业定位需要
    5.2 传统村落环境提升原则
        5.2.1 宜人性原则
        5.2.2 参与性原则
        5.2.3 整体性原则
        5.2.4 延续乡土性原则
        5.2.5 设施标准化原则
    5.3 传统村落环境提升的层次
    5.4 生态性环境提升设计策略
        5.4.1 地貌环境
        5.4.2 植被环境
        5.4.3 水系环境
    5.5 生产性环境提升设计策略
        5.5.1 农田环境
        5.5.2 林果环境
        5.5.3 养殖环境
    5.6 生活性环境提升设计策略
        5.6.1 传承空间要素
        5.6.2 营造场所环境
        5.6.3 更新乡土建筑
    5.7 游览性环境提升设计策略
        5.7.1 交通设施环境
        5.7.2 环卫设施环境
        5.7.3 引导设施环境
    5.8 本章小结
6 实例研究—以宜春市万载县同心村为例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分析
        6.1.2 社会经济分析
        6.1.3 上位规划解读
    6.2 场地环境概况
        6.2.1 自然环境要素
        6.2.2 人文环境要素
    6.3 场地环境提升策略应用——以大水坑自然村为示范点
        6.3.1 旅游开发定位
        6.3.2 整体规划布局
        6.3.3 生态性环境提升
        6.3.4 生产性环境提升
        6.3.5 生活性环境提升
        6.3.6 游览性环境提升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宜春市9210工程气象信息保障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D]. 聂单南光.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VORSP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易琪媛. 东华理工大学, 2020(02)
  • [3]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预防机制研究 ——以宜春市袁州区为例[D]. 谌琪. 南昌大学, 2020(01)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渌水流域城市扩张的洪水响应研究[D]. 闫世雄.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6]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动态及驱动因素研究[D]. 胡昕利.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洪江镇防洪规划设计与研究[D]. 丛野. 南昌大学, 2019(01)
  • [8]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江西省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D]. 万婷婷.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10]民宿旅游视角下山地传统村落环境提升研究 ——以宜春市万载县同心村为例[D]. 戴莉芸.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宜春市9210工程气象信息保障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