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

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

一、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钦,贝宇飞,吉顺莉,李文玲,蔡亮亮,陈伯华[1](2020)在《通过FOCUS-PDCA法优化管理医院国家基本药物采购与使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管理工具优化管理医院国家基本药物采购与使用。方法调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配备和使用的情况,按FOCUS-PDCA法落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执行FOCUS-PDCA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FOCUS-PDCA后,国家基本药物遴选比为72.0%,国家基本药物采购率为49.8%,均高于实施FOCUS-PDCA前(P均<0.05)。实施FOCUS-PDCA后,门急诊、住院基本药物使用率64.8%,59.8%,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23.2%,均高于实施FOCUS-PDCA前;药占比33.5%,低于实施FOCUS-PDCA前。实施FOCUS-PDCA后,门诊患者的次均就医费用、次均药品费用分别为(167.23±29.11),(105.89±23.14)元,均低于实施FOCUS-PDCA前;次均基本药物费用(36.35±13.90)元,高于实施FOCUS-PDCA前(P均<0.05)。实施FOCUS-PDCA后,住院患者的次均就医费用、次均药品费用分别为(5 742.55±834.09),(2 009.89±327.09)元,平均住院日为(9.6±2.7)d,均低于实施FOCUS-PDCA前;次均基本药物费用(466.39±90.12)元,高于实施FOCUS-PDCA前(P均<0.05)。实施FOCUS-PDCA后,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的合理率为94.4%,高于实施FOCUS-PDCA前(P<0.05)。结论实施FOCUS-PDCA可促进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苏巍巍[2](2020)在《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保障药品公平可及,药品全额保障制度被认为是一项有效的解决途径。本研究拟通过梳理分析我国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的历史沿革和实施现状,借助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探究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归纳政策的可行性及实践经验,为中国提高药品公平可及、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证据和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政策梳理,系统总结分析了国际上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的实施概况和国内基本药物全额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调研部分典型地区方式获得了相关政策实施资料,归纳相关政策的政策目的、历史沿革与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结合各地调研结果,借助专家研讨,设计了调查问卷和拟定调研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分析了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在政策目标、实施时间、筹资方式、保障方式、保障数量、覆盖疾病、覆盖人群、配套措施等的合理措施,对比政策实施实际现状,分析制度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自2001年上海市外冈镇对高血压患者提供免费药物起,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16个省份,47个市(县)试点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台州市、西宁市、山东省等6个代表地区的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自实施以来,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疾病的临床控制效果、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在问卷调研中,共回收来自全国20个省份的163位相关专家的有效问卷。其中,98.2%的受访专家支持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的实施。多数专家认为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应致力于提高药品的可及性,进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超过55%的专家认为政策应覆盖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等基层常见的慢性疾病。88.3%的专家认为遴选药品时需充分考虑患者医疗需求。同时,受访专家们普遍认为应由乡镇卫生院(78.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9.1%)等基层医疗机构发放全额保障药品。93.9%的受访专家认为需采取定期随访或管理政策以确保药品使用合适性。此外,当前政策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83.4%的专家认为患者对政策的知晓率和了解程度偏低,77.9%的专家认为药品配送到位率偏低,63.8%的专家认为基层医生整体素质偏低,另有66.9%的专家认为存在药品使用不当、浪费、过度医疗、权力寻租和腐败等。结论: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认为我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应以促进公平可及为主要目标,协同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在保障内容方面,以重点人群或重点疾病为抓手,逐步实现所有疾病、全部人群的覆盖;在筹资体系方面,政策应建立独立筹资体系,提高资金统筹层次与保障水平,确保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在药品遴选方面,以满足大部分患者需求为主,并建立定期调整和动态调整全额保障药品目录的机制;同时契合于现有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全额保障药品供应体系和有效过程监管机制;并完善政策配套管理措施,提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姚建森[3](2020)在《山东省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问题。我国糖尿病存在着“一高三低”的特点,即“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由此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作为一种渐进性、尚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控制要求为患者提供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康复和护理等在内的长期的、多方面、多层级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就要求现有的卫生体系适应糖尿病控制的要求,朝着综合性、整合型的方向转变和发展。全球实践经验表明,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管理是实现糖尿病控制的关键策略。我国糖尿病管理的探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并逐渐从以医院为主导的管理方式转向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为指导,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以社区为优选路径,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主要手段的糖尿病管理实施框架。然而,由于中国医疗资源的错位配置、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薄弱、以及医疗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等,符合患者需要的糖尿病管理服务在现有的实施框架难以有效地发挥出作用;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管理最为关键的血糖控制指标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下也未得到明显改善。如何从社区层面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控制效果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迫切需要对我国现有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进行深入剖析,以找出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障碍因素,进而总结和提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关键策略。通过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和问题的分析大部分是基于患者层面的,涉及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行为、服务利用和满意度等;从卫生系统层面的评价研究较少,也缺乏理论的支撑。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的这些研究多为定性或者定量的描述,缺少政策评价方法的应用,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内在的机制揭示不足。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的研究多关注患者个体的因素,较少的研究分析了卫生系统因素对社区管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卫生系统因素与个体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被忽视。因此,现有的研究尚未能全面地提出改善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关键策略。为此,本研究希望通过进一步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做出回答: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实施框架下,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如何?影响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包括卫生系统因素和需求方的因素?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基于卫生系统的视角,从供需双方两个层级,系统地分析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现状,探索影响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提出优化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关键策略。具体目标为:(1)以WHO卫生系统框架和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构建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综合框架和实证模型;(2)分析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现状,探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社区管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和机制;(3)从需方层面,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状况,探讨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关键的认知和心理因素;(4)从供方层面,分析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状况,探讨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差异以及造成该差异的关键卫生体系要素;(5)基于供方和需方两个层面的分析,系统地提出改善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关键策略和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横断面的研究设计,以宏观的WHO卫生系统框架和微观的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构建了糖尿病社区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的综合框架和实证模型。三个实证模型紧扣研究目标和分析框架,在关系上相互递进,以全面揭示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具体分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细分为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两个子模型)、患者层面的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和卫生体系层面的服务提供和利用差异分析模型。实证模型中包含的指标主要有患者血糖控制指标、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指标、自我管理行为指标、患者认知和心理因素和宏观的卫生体系要素。本研究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山东省糖尿病社区防治管融合试点项目》,项目实施时间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研究以山东省八个县(区)作为样本地区,数据收集包括定量和定性两部分。定量数据主要为患者空腹血糖测试和问卷调查、机构问卷调查和医务人员问卷调查;定性数据主要为政策文件收集、关键人物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具体而言,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八个样本县(区)的72个社区(村)中,随机选取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2520名,对其进行空腹血糖测试和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抽样,对为72个样本社区(村)提供糖尿病管理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在机构调查基础上,有目的地选取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糖尿病管理有关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此外,从每个样本县(区)随机抽取一个样本社区(村)进行焦点小组讨论(成员: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和卫生室成员6-8人)。本研究共收集有效患者空腹血糖和问卷调查数据2166份(完成率86.0%);机构问卷86份,包括24家乡镇级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和62家村级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共收集有效的医务人员问卷444份;完成访谈134人,焦点小组讨论8组。本研究中,定量资料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分类回归树模型、交互作用分析、多水平模型、潜在类别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等。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利用对血糖控制影响的主效应;分类回归树模型主要用于识别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中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因素,并进一步采用交互作用分析,验证和判定交互作用的大小;潜在类别分析主要用于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特征,将多维度的自我管理行为变量转变成单一维度变量;中介效应分析是在潜在类别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自我效能在糖尿病知识与自我管理行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大小;多水平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卫生体系要素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影响。定性访谈资料主要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研究结果(1)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分析:2166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8.0mmol/L;血糖控制达标率为42.8%。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依据患病时长和是否有并发症划分)的患者在血糖达标率上存在较大差异;疾病严重程度轻的患者血糖控制率要高于疾病严重程度重的患者(48.7%v.s36.9%,p<0.05)。(2)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服务利用的现状分析: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患者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规律服药和自我血糖监测的比例分别为74.5%、54.6%、50.4%和25.8%。基于潜在类别分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分为积极自我管理和消极自我管理两个类别;患者归属两个类别的比例分别为65.7%和34.3%。在服务提供方面,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随访管理和健康教育,分为由乡镇级基层医疗机构直接提供和由村级基层医疗机构直接提供两种类型,且以后者占大多数;调查的两类基层医疗机构报告为患者提供这些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比例均为100%。在服务利用方面,患者主要选择在基层医疗进行药物治疗、在基层医疗机构之外进行药物治疗以及不进行药物治疗的比例分别为36.7%、49.5%和13.9%;患者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规范的随访管理服务的比例为49.6%;患者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健康教育服务的比例为57.9%。(3)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服务利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在疾病严重程度轻的患者中,患者是否进行药物治疗(OR=3.07,95%CI:2.05~4.60)、是否利用健康教育服务(OR=1.38,95%CI:1.05~1.80)对血糖控制具有主效应;同时,患者药物治疗服务利用与体育锻炼行为、随访管理服务利用与自我血糖监测行为以及健康教育服务利用与自我血糖监测行为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患者主要从基层医疗机构之外进行药物治疗且不进行体育锻炼(OR=0.87,95%CI:0.77-0.97),较少地利用随访管理服务且自我血糖监测≥1次/月(OR=0.48,95%CI:0.30~0.78),未利用过健康教育服务且自我血糖监测≥1次/月(OR=0.62,95%CI:0.41~0.94),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可能性更大。在疾病严重程度重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OR=1.61,95%CI:1.22~2.14)、婚姻状况(OR=1.67,95%CI:1.13~2.47)、人均家庭收入(p<0.05)、是否进行药物治疗(OR=6.22,95%CI:3.36~11.5)、规律服药行为(OR=0.71,95%CI:0.54~0.93)以及自我血糖监测行为(OR=0.62,95%CI:0.45~0.84)对血糖控制具有主效应。同时,患者随访管理服务利用和规律服药行为、饮食控制和规律服药行为、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和规律服药行为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患者不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随访管理服务且不规律服药(OR=0.77,95%CI:0.63~0.89),不控制饮食且不规律服药(OR=0.64,95%CI:0.47~0.87),不控制饮食且不体育锻炼(OR=0.58,95%CI:0.35~0.95),不体育锻炼且不规律服药(OR=0.60,95%CI:0.40~0.89),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可能性更大。(4)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机制分析:患者糖尿病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0.3分(满分16分),正确回答率为64.7%;患者平均的自我效能得分为31.9分(满分40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三者之间均为正向的相关关系(p<0.05)。中介作用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是糖尿病知识对自我管理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 25.3%。(5)卫生体系要素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影响分析:在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服务上,村级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对该服务利用的比例高于乡镇级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患者(p<0.001);但在随访管理服务上,两类机构的患者服务利用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乡镇级医疗机构提供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利用受到该类机构所在地区、机构配备的糖尿病药品种类数、每千服务人口机构卫生人员数和机构医务人员糖尿病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控制了糖尿病患者个体水平的差异后,患者对村级基层医疗机构所提供的药物治疗服务的利用主要受到该类机构配备的糖尿病药品种类数的影响;随访管理服务的利用主要受到每千服务人口机构卫生人员数、基层医疗机构间信息系统联通程度和基本公共卫生糖尿病管理绩效考核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服务的利用主要受到机构配备的糖尿病药品种类数、基层医疗机构间信息系统联通程度以及机构医务人员糖尿病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山东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差,亟待提升;(2)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血糖控制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病情轻的患者血糖控制主要受到糖尿病管理服务利用因素的影响;病情重的患者血糖控制主要受到自我管理行为因素的影响;(3)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低和自我效能差是阻碍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4)尽管糖尿病药物治疗服务、随访管理服务和健康教育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有着较高的可获得性,但患者对这些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利用较差;(5)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治疗药品种类不全、信息系统缺乏联通、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和能力较差以及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卫生体系问题制约着患者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利用,影响着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基层慢性病分级管理制度建设,推动糖尿病患者分级管理;(2)重视患者健康赋能教育,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3)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改善患者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利用。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本研究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的创新:与以往单一地从供方和需方角度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采用了系统的思维,基于卫生体系的视角,从供需双方两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运行效果、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策略和建议。(2)分析模型的创新:本研究将宏观的WHO卫生系统分析框架和微观的社会认知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综合框架;并以此建立了相互关联、彼此递进的三个实证模型,实现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的有效揭示。(3)分析方法的创新:本研究的一大特色是依照研究框架,将多水平模型、路径分析、交互作用分析和主题框架法等多种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了影响社区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这在已有的研究中应用较少。本研究的不足:(1)本研究在探究影响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因素时,重点从卫生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个体层面的因素和服务提供层面的因素;对卫生系统之外的因素,如社会网络和支持、宏观的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较少,仍待进一步的研究。(2)本研究以山东省八个样本县(区)代表山东省整体状况,结论适用于山东,尚不能推广至全国。

张鑫苗[4](2020)在《基层药物政策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的影响研究 ——以山西省晋南地区为例》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的基层药物政策发展对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产生的影响,探索适宜基层药物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以促进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为分级诊疗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乡镇卫生院药物政策的发展历程,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实施时间等因素选取山西省晋南地区149家乡镇卫生院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法,对比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和以县乡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五统一”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在特定时间段内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次、就诊人次占比、次均医疗费用、次均药品费用及其占比等指标,分析不同基层药物政策对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及患者就医费用带来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不同基层药物政策对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影响。结果:1.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实施前后数据显示后,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保持增长的趋势,与改革前相比每月上升幅度增加1931.053人次(p<0.001),而门急诊人次占比较改革前每月下降0.981%(p<0.001),住院人次与改革前相比每月分别增长145.324人次(p=0.049),住院人次占比由上升趋势变为下降趋势,与改革前相比每月下降0.073%(p=0.05),改革导致乡镇卫生院服务量下降的长期持续性显着。住院次均医疗费用、次均药品费用及其占比改革后的瞬时效果无显着差异(p>0.05),从长期趋势来看,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及其占比均呈增长趋势(p<0.05)改革导致住院药品费用的长期持续增长,未能达到下降的效果。2.以药品采购“五统一”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实施前后数据显示,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及其占比、住院人次及其占比均呈增长趋势,与改革前相比每月分别增加209.137人次、1.032%、480.689人次、0.928%,改革导致乡镇卫生院服务量上升的长期持续性显着(p<0.05)。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及其占比、门诊次均医疗费用较改革前平均每月下降0.009元(p=0.948)、0.207%(p=0.009)、0.105元(p<0.001),住院次均药品费用较改革前平均每月增加1.638元(p=0.746),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占比及次均医疗费用下降0.650%(p<0.001)、2.606元(p=0.474),相对值结果表明改革导致就医费用的长期持续降低。结论:1.基层药物政策会影响县域患者流向,进而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及分级诊疗产生影响。2.不同基层药物政策产生的效果不同。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吸引患者到基层就医,影响了分级诊疗的实现,该政策只保留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业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没有体现出该政策的优势。以药品采购“五统一”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的实施,促进乡镇卫生院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同时对促进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医疗服务,避免了逐利性行为显现出政策的优势。3.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核心的县域综合医改可以为县域内分级诊疗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但可起到良好效果的基层药物政策具体是什么,需要不断探索完善。

赵岳[5](2019)在《我国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本药物的概念最早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1979年我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号召,开始筹备开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工作,1982年我国发布了第一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西药部分)》,1996年发布了第二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开始涵盖中药品种,至2018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共发布了9个版本,随着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不断更新、完善,在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经济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较晚及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了了解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情况,发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对2012年版和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2012年版,我国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了很大改进,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存在的问题,本文又进一步对其辅助用药、基本药物短缺、与医保目录的衔接、儿童用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辅助用药、基本药物短缺、与医保目录的衔接等问题外,我国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然而至今我国还没有专门儿童的基本药物目录。因此,本文对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抗菌药物部分和WHO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抗菌药物部分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抗菌药物部分仍然有一些问题。例如,药品的收录数量总体偏少;抗菌药物的剂型和规格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需求;抗菌药物的分类不完善;缺乏对抗菌药物注意事项、适应症等做出标注等。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从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公众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提供一些参考。

刘娜[6](2018)在《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保障药品生产能力较低、医疗卫生资源有限的国家的人民的基本用药需求,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HO)提出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并广泛推广,保证国民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用药。我国积极响应并主动参与该计划,于1979年4月组织原卫生部、原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小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遴选并编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基本药物相关政策。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广大人民的基本用药”,可见国家已经将基本药物制度的制定提升到战略高度。2009年,国务院相继颁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实施。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深入研究,结合现有数据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分析沈阳市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情况、城乡居民和基层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和满意情况、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贴情况等,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在苏家屯区政策落实的情况,探讨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好地实施提出参考建议。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沈阳市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负责人、医务人员及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成效主要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总人数提高但住院人数降低;用药行为逐渐趋向合理;政府财政补偿比例逐年升高。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力度有待提升、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基本药物供应不能充分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通过对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的实地调研分析,针对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力度、科学遴选基本药物以更全面的满足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建立健全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员工激励机制。

李涵[7](2018)在《基层卫生组织的行动逻辑研究 ——基于对村卫生室的分析》文中指出虽然中国医疗改革成果斐然,但是出现了组织运行与正式制度不匹配的现象,基层卫生组织村卫生室就是一个典型。村卫生室运行受到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影响,尽管国家出台了有关农村医疗卫生的相关政策,但是村卫生室这一组织功能受限,在改革中处于困境。因此探寻其中的原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寻村卫生室在制度实践过程中的行动逻辑。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合法性机制和科尔曼的法人行动理论出发,将村卫生室视为行动者来分析其行动,并考虑制约和影响其行动的外部环境,运用“制度-场域-行动”的框架进行分析。通过对云南省三个乡镇十一个村卫生室的实证调查,将村卫生室的微观行动放到宏观背景中分析,对可能影响村卫生室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再对村卫生室在乡村场域的行动进行探讨,进而揭示出农村层医疗组织具有规律性的行动逻辑。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出村卫生室的行动受到外部环境和组织成员理性行动的影响。正式制度通过激励和约束手段规制着村卫生室的行动,非正式制度形塑着村卫生室的行动,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的村卫生室的生存和发展,村卫生室会根据外部环境调整组织行为以获得合法性。作为理性行动者获得效益是村卫生室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村卫生室会在维持组织合法性的基础上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动选择。村卫生室在在乡村场域与多个行动主体互动的过程中,需要在自身利益与组织合法性之间做成权衡,对不同的行动主体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村卫生室不仅是受外部环境约束的组织,也是理性的行动者,基层卫生组织的行动是在满足合法性和获得组织利益之间做出的最优选择。

余同笑[8](2018)在《国家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客观现实背景下,整理归纳国内外免费用药的经验做法,分析我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与思路,为有关部门制定指导意见提供理论参考,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群众用药权益保障、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出谋划策。方法: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总结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应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国内外有关免费供应药品的经验做法,评述、提炼当中的有益经验;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具体分析基本药物全额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结果:我国基本药物制度自建立实施以来,在提高药品可及性、控制药品费用、改善不合理用药现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一直饱受争议,制度建设亟待巩固、完善和创新;与此同时,我国部分地区向慢性疾病患者免费提供基本药物,探索分级诊疗制度与基本药物制度相互融合,项目实施已初显成效。为此,从我国国情和医疗资源配置角度出发,国家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具备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论:全额保障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是体现基本药物价值的创新举措,对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疾病管理、应对老龄化社会、协同健康扶贫和缓和医患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施必要性;同时,在患者意愿调查结果、国内外实践经验总结和成本效益分析过程中,全额保障具有一定的实施可行性。此外,通过关键点讨论和政策建议研究,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应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地方试点,在有关部门跟踪、总结和评估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可行经验,并经科学考证后上升为国家制度,为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维护公民健康权发挥效用。

张海涛[9](2018)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解决人民基本用药问题,满足人民基本用药需求,是推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步骤。自新世纪伊始,国家就“基本药物制度”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特别是2009年基本药物制度重建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基本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为基本药物供应,价格调整和合理用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8年3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重新调整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职责归属,将其全权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责范围,为基本药物制度统筹推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权利后盾,开创了基本药物制度管理的新纪元。现阶段,全国人大还在积极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立法工作,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法制建设。然而,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急剧转型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民用药需求与日俱增,药品供应环境不断变化,基本药物供应与人民基本用药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基本药物制度的发展与深入进入瓶颈期。这不但威胁到“健康中国”的持续推进,更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基本健康权益。为此,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提升制度效能和执行效力,从而规范基本药物市场、约束医疗机构行为、满足人民基本用药需求,就成为新时代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基于此,本文以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手段,以解决人民基本用药问题为目的,通过“明确目标——分析目标——实现目标”的研究思路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研究,探讨当前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目标、基本药物供给定价与使用等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而基于此探索解决现存阻滞因素、实现基本要素制度目标的系统路径。在具体研究思路上,文章首先从基本药物制度的内涵,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理清基本药物制度作为一项公共制度在解决人民用药问题方面的职能与作用,接着从人民用药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与矛盾出发,分析现阶段人民药品需求的主要矛盾,进而针对问题明确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分析当前基本药物制度与现阶段人民所需的、能够解决药品需求问题的制度机制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以此作为基本药物制度创新与制度变革的着力点,寻找弥补这一差距的有效路径,从而解决基本药物供应与人民基本用药需求之间的矛盾,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体来说:一是明确目标,明确现阶段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标。本研究首先从现实问题出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参阅大量实证研究的文献和新闻报道,归纳总结了存在于药品供应领域、药品价格领域及药品使用领域等三大领域的问题,即供应总量不足下的药品短缺与供应结构失衡下的公平漏洞、利益驱动下的药价攀升与报销机制缺陷下的药品负担过重、质量缺陷下的用药安全问题与不当处方下的用药失范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明确现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标,即满足普通人群的疾病预防和疾病预防需求,同时有效利用国家有限的卫生资源和解决药品供应问题,提高药品供应水平;帮助药品价格合理回归,提高药品的可承受能力;消除质量缺陷,促进合理安全使用药物。只有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才能彻底消解决人民用药领域的问题与矛盾,切实扞卫人民健康权益,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二是分析目标,分析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指出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方向。通过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内在特性对比和深入剖析,本文认为当前基本药物机制设计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基本药物系统协调机制的设计不健全。一方面,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利益相容机制,各相关利益集团间存在利益协调问题,个体目标与制度目标相违背,增加了基本药物制度目标的实现成本;另一方面,政府职责与市场职责协调不明,当前基本药物制度运行中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的问题并存,有限的制度管理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二是基本药物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基本药物补偿资金运作缺乏有效监督,现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资金投入和资金运作不仅缺乏客观的资金投入依据、资金运作效果的考核、监测指标,还缺乏资金使用信息公开机制和资金运作反馈优化机制;另一方面,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监督机制不健全,为药品流通、使用环节的趋利行为提供了契机,使制度的推行效果受到影响。三是基本药物制度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基本药物生产供应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国家并未对各地的补偿机制的运作进行严格规范,部分补偿机制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弊端,给基本药物制度的可持续运行带来威胁;另一方面,引导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当前政府虽然出台了基本药物推行的激励措施,为了完成绩效考核和经济激励措施,药品与医生收入之间的联系将得到解除,医生的行为将得到规范。但是,激励机制相对笼统,激励效果不理想,可操作性有待提高。最后是实现目标,探索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的策略实施路径。为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本文以卫生正义理论为价值导向,以利益相关理论为协调手段,以制度变迁理论为经验指导,为实现国家基本药物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放眼国际社会,通过学习和借鉴境外国家和地区基本药物制度在推行过程中的成熟经验,以及国内多个省份和地区基本药物探索的先进经验,总结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和政策建议。具体包括:(1)供应目标实现路径: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到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结构性配置;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法律保障体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生产流通企业补偿机制;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信息检测机制;仿制品一致性评价体系;健全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补偿机制。(2)价格目标实现路径:从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到加强监督培训过程。具体措施包括:净化基本药物流通环节;探索基本药物的免费供应;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机制;改善医务人员收入结构。(3)用药目标实现路径:从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到加强监督培训过程。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药品安全使用指导管理;提高基本药物遴选的合理性严谨性;强化医务人员处方行为监督机制;加强药学教育以及药师培训制度;构建基本药物合理使用长效机制。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全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逻辑结构和内容设置如下:首先是导论。介绍选题背景,回顾评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基本药物制度及相关概念;继而引入卫生正义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搭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理论框架。健康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选择卫生正义理论为基本药物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方向。基本药物制度覆盖范围广,涉及群体多,现阶段存在的药品供应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个利益群体基于自身利益选择造成的,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时,有必要协调基层药物制度下的不同作用,明确基本药物制度框架下各角色的作用。因此,本文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指导方向。任何成功的制度都不是一次设计建成的,符合需求的制度体系都离不开后期制度推行过程中的适时调试,基本药物制度的演变亦是如此,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指引,准确把握现实需求,准确定位问题的根源,指导基本药物制度目标的实现。第一章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概述。本章分析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特点,内涵和功能,构建了全方位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此外,回顾了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历史沿革,并将国家基本药物的发展划分为概念引入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分别介绍了各个阶段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情况,以及制度推进过程中取得的成就,通过回顾基本药物的变迁经历,明确健全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深入分析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和机制设计缺陷。本研究基于现实问题展开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分析,首先归纳总结了存在于药品供应领域、药品价格领域及药品使用领域等三大领域的问题,即供应总量不足下的药品短缺与供应结构失衡下的公平漏洞、利益驱动下的药价攀升与报销机制缺陷下的负担过重、质量缺陷下的用药安全问题与不当处方下的用药失范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明确现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标,即满足广大人民治病防病的需要同时优化卫生资源的分配,促进人人享有基本药物。解决药品供应问题、提高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帮助药价理性回归,提高基本药物的可支付性;消除质量缺陷问题、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在明确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目标的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制度机制的设计缺陷。本文认为,在制度的运行机制设计方面,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利益相容机制,导致制度运行缺乏有效竞争;在制度运行的协调与监督方面,政府职责与市场职责的协调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缺乏科学运作机制,致使制度运行缺乏效率;在制度运行激励机制方面,引导医务人员基本药物使用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尚不健全,造成制度运行缺乏内在推动力。最后,研究从协调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三个维度入手,系统阐述了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问题取向,探讨了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方向和重点。第三章介绍在国际社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在全国各地成功试行的基本药物制度。一方面,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都已经相对成熟,积累了大量先进经验,虽然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行业结构的差异,药物政策内容各有特点,但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国际上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趋势,这些成功做法和趋势都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另一方面,国内基本药物制度已实施多年,地方政府也在实践中探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一些有益经验。本节从基本药物供给,基本药物的价格和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三个方面考察了基本药物的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寻找可行的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措施,为深化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提供了切实支撑。第四章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构建的应然取向分析。前述章节对现阶段目标、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以及目标实现的方法路径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剖析,本章则是基于前述三章的研究成果,从条件取向和路径取向两个方面,论述建构和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方向和方法,从而为进一步的操作性路径的提出奠定基础和条件。首先,对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取向进行论证,包括国家政治承诺与政治力量供给、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社会经济基础的夯实以及必要的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从外部为建构基本药物制度创设了可能性;随后,研究基于理论的进路分析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路径取向展开探讨,借鉴卫生正义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别阐析了基本药物制度建构与完善的多元化路径、切入路径与系统性路径,确立了制度建构的模式选择和切入视角。第五章在前面几部分探究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我国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策略路径。文章从基本药物制度三大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成因、解决成因的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目标。通过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结构性配置、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法律保障体系、完善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企业补偿机制、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信息检测机制等措施优化药品供应机制,实现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子目标。通过净化基本药物流通环节、探索基本药物的免费供应、完善其报销机制、改善医务人员收入结构等措施优化药品价格机制,实现基本药物价格保障子目标。通过加强药品安全使用指导,落实仿制药品一致性评价工作、合理调整基本药物目录结构、强化医务人员处方行为监督机制、加强药学教育以及药师培训制度、构建药物合理使用长效机制等措施优化药品使用机制,实现基本药物使用保障子目标。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深入推行与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国家卫生健康体系紧密相连,与“健康中国”建设密不可分。随着国家对人民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将得到进一步认可,加快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维护和增进国民健康,做到美好愿望与现实要求的高度统一,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期盼。

孙小霞[10](2017)在《基于药学服务理念的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药学服务理念的角度为核心,调查基层医生的中药合理用药情况及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情况,进一步分析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依托和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如下:(1)文献研究法:全面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当前基层中药合理用药领域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同时梳理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与改革方面实施的一些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2)专家咨询法:多次向从事中药合理用药、卫生公共管理、统计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行咨询和论证,充分吸收专家及领导的合理建议,并及时修完善研究方案和相关细节。(3)问卷调研法:基于文献分析、政策梳理、专家咨询、预调研等方面的工作,以基层医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和制定本研究的终版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层医生的一般情况、中药的应用、对药物安全问题的认知、继续教育培训及需求等4部分。现场调研时,所有问卷由研究者统一发放,向调研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方法后,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自行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内容,然后逐一检查收回,并将问卷信息录入至Excel 2010,建立Access数据库。(4)现场访谈法:以现代药学服务理念为切入点,围绕基层医生所在各地区中医药服务的特点及发展现况对基层医生进行深入访谈,并将现场访谈资料作为问卷调研分析的辅助资料。(5)统计学方法:运用SAS9.30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要涉及的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检验、因子分析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共发放调研问卷4842份,回收4842份,问卷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30份,问卷有效率为99.38%。调研发现:(1)基层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尚不能满足基层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和分布不均衡,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分布明显多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但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有所不及。基层医生主要存在专业分类不均衡、学历背景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低、门诊工作量大等问题,且中医药专业人员相对匮乏,不利于基层地区中医药服务的开展。(2)基层医生存在中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基层医生由于专业知识、行医技能普遍较差,对于合理用药的认知度不高,存在用药行为不规范的现象,经常会开出许多不合理的处方,致使中药的合理用药现状不理想。在临床用药时,缺乏对中药的处方开具、特殊人群用药、给药途径、用法用量、配伍、用药疗程等方面的关注,不重视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监护,存在一定的用药安全隐患。(3)基层医生对于药物安全问题的认识尚有不足。基层医生普遍对药物不良反应缺乏认识的问题,忽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ADR监测,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也缺乏一定的规范性。(4)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培训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分析可知,基层医生参加培训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同时基层医生认为在培训的地点、时间、次数、内容、形式、师资、激励制度方面还有待于加强和改进。结论:本研究立足于现代药学服务理念,结合基层中医药发展的相关背景对基层医生展开问卷调研,确保了基层地区医生中药合理应用现状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本课题对基层医疗机构从业者的现状、基层医生中药应用的情况及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探讨了基层医生的中药应用的现状及影响其合理用药的因素,为提升基层医生的中药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和参考依据。

二、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论文提纲范文)

(1)通过FOCUS-PDCA法优化管理医院国家基本药物采购与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
2 方法
    2.1 寻找
    2.2 组织
    2.3 明确
    2.4 理解
    2.5 选择
    2.6 计划
    2.7 实施
        2.7.1 医院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工作小组的实施工作
        2.7.2 药库的实施工作
        2.7.3 信息中心的实施工作
        2.7.4 临床药师的实施工作
        2.7.5 调剂药师的实施工作
    2.8 检查
    2.9 执行
    2.1 0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基本药物采购指标的变化
    3.2 基本药物使用指标的变化
    3.3 门诊患者就医费用情况
    3.4 住院患者就医费用情况
    3.5 合理用药情况
4 讨论
    4.1 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的成效
    4.2 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难点

(2)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1.2.2 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1.2.3 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4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国际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经验梳理
        1.4.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总结与分析
        1.4.3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优化策略分析
        1.4.4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
    2.2 研究对象
        2.2.1 文献研究
        2.2.2 问卷调查
        2.2.3 专家访谈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调查分析
        3.1.1 台州市——“免费药品,全额保障”
        3.1.2 西宁市——“免费药品,精准扶贫”
        3.1.3 山东省——“多种模式,综合并存”
        3.1.4 启东市——“住院药品,全额保障”
        3.1.5 上海市——“医保资金,全额报销”
        3.1.6 广州市花都区——“一元看病,免费用药”
    3.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问卷调查
        3.2.1 受调查者基本情况
        3.2.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实施关键问题
        3.2.3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4章 讨论
    4.1 效果与存在问题
        4.1.1 台州市
        4.1.2 西宁市
        4.1.3 山东省
        4.1.4 启东市
        4.1.5 上海市
        4.1.6 广州市花都区
    4.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调查结果分析
    4.3 对策与建议
        4.3.1 政策应以促进公平可及为主要目标,协同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
        4.3.2 政策应以重点人群或重点疾病为抓手,逐步实现所有疾病、全部人群的覆盖
        4.3.3 政策应以满足大部分患者需求为主,定期动态调整全额保障药品目录
        4.3.4 政策应保障药品供应的体系,建立有效过程监管机制
        4.3.5 政策应完善政策配套管理措施,提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4.3.6 政策应建立独立筹资体系,提高资金统筹层次与保障水平
    4.4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4.4.1 研究创新
        4.4.2 研究局限及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山东省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术语缩写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和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 本论文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糖尿病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模型
    2.2 糖尿病管理全球实践和经验探索
    2.3 糖尿病管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2.4 糖尿病管理研究的总结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3.1 理论基础
    3.2 理论框架
    3.3 实证模型
第四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4.1 资料来源
    4.2 样本地区和调查对象
    4.3 调查工具和调查内容
    4.4 资料收集过程和质量控制
    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6 医学伦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患者基本情况与血糖控制
    5.1 调查患者的基本特征
    5.2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患者自我管理与服务利用的现状分析
    6.1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状况
    6.2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状况
    6.3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利用状况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自我管理行为和卫生服务利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
    7.1 患者血糖控制单因素分析
    7.2 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的两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
    7.3 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的分类树模型
    7.4 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机制分析
    8.1 糖尿病患者认知和心理特征的分析
    8.2 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路径分析
    8.3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结果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卫生体系要素对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影响分析
    9.1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要素特征分析
    9.2 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能力特征分析
    9.3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9.4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差异定性分析结果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10.1 方法学讨论
    10.2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讨论
    10.3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与机制的讨论
    10.4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与利用差异的讨论
    10.5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附录1 样本县(区)基本情况
附录2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附录3 样本县(区)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政策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层药物政策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的影响研究 ——以山西省晋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历史变迁
    2.1 乡镇卫生院的定义
    2.2 乡镇卫生院在不同时期的性质及其功能定位
3 我国基层药物政策的历史变迁
    3.1 基层药物政策的定义
    3.2 基层药物政策的发展
4 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对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的影响
    4.1 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
    4.2 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对服务量及医疗费用影响
    4.3 讨论
5 以药品采购五统一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对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的影响..
    5.1 以药品采购“五统一”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5.2 以药品采购“五统一”为核心的基层药物政策对服务量及医疗费用影响
    5.3 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5)我国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概念
        1.1.2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概述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2012年版和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比研究
    2.1 目录结构的变化
    2.2 分类的变化
    2.3 基本药物品种的增减
        2.3.1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品种的增减情况
        2.3.2 中成药品种的增减情况
    2.4 药品剂型品种、规格变化情况
        2.4.1 剂型变化情况
        2.4.2 规格变化情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相关问题的研究
    3.1 辅助用药
        3.1.1 辅助用药品种初步研究
        3.1.2 辅助用药中的基本药物产品信息情况分析
    3.2 短缺药品
        3.2.1 各省基本药物短缺数量分析
        3.2.2 基本药物药品类别短缺情况分析
    3.3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医保目录的衔接
        3.3.1 纳入基药目录但未进医保目录药品情况分析
        3.3.2 基本药物在医保目录中分类情况初步研究
        3.3.3 医保目录中甲类药品未纳入基药目录情况分析
        3.3.4 医保目录中限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情况研究
    3.4 儿童用药
        3.4.1 剂型和规格未充分照顾到儿童
        3.4.2 儿童专属用药品品种缺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年版)》与《WHO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2017 年版)》抗菌药物部分对比研究
    4.1 数量的对比
    4.2 剂型和规格的对比
    4.3 分类的对比
    4.4 相关标注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在基本药物的遴选方面
        5.1.1 缺乏循证理念在基本药物遴选中的应用
        5.1.2 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5.1.3 制定过程缺乏公众参与
        5.1.4 缺乏对国外基本药物目录的借鉴
    5.2 在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方面
    5.3 在基本药物的监督管理方面
    5.4 在基本药物的供应方面
        5.4.1 由于原料药问题导致部分基本药物供应短缺
        5.4.2 生产企业生产线改造或工艺重新认证导致部分基本药物短缺
        5.4.3 由于中标价太低不能正常供应
        5.4.4 有些基本药物市场化程度不高、需求较少导致企业停产
        5.4.5 部分基本药物本身利润较低而面临短缺
        5.4.6 药品生产企业缺乏创新
    5.5 在基本药物的使用方面
        5.5.1 基本药物在部分医疗机构的使用结构配比不太合理
        5.5.2 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
    5.6 公众对基本药物的认识方面
        5.6.1 对基本药物不了解
        5.6.2 公众参与意识薄弱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意见和建议
    6.1 监管机构
        6.1.1 加强循证理念在基本药物遴选中的应用
        6.1.2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
        6.1.3 提高公众参与度
        6.1.4 加强国内外的交流学习
        6.1.5 制定合理的招标采购机制
        6.1.6 加快制定儿童基本药物目录
        6.1.7 完善基本药物监督管理机制
        6.1.8 加强对原料药的监督管理
    6.2 生产企业
        6.2.1 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6.2.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3 医疗机构
        6.3.1 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6.3.2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
    6.4 公众
        6.4.1 个人加强对基本药物的了解,提升自我参与意识
        6.4.2 新闻媒体应对基本药物科学宣传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制度实施状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理论和法规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概述
    2.3 相关法律法规
3 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调查
    3.1 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概况
    3.2 调查方案的设计
    3.3 调查结果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力度有待提升
    4.2 目录内药品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4.3 基本药物供应不能充分保障
    4.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5 对策建议
    5.1 加大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力度
    5.2 科学遴选基本药物以满足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
    5.3 建立健全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
    5.4 逐步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员工激励机制
6 结语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城乡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二 基层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机构负责人)
    附录四 访谈提纲(临床医生)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基层卫生组织的行动逻辑研究 ——基于对村卫生室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价值
        (1) 理论价值
        (2) 现实意义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方法
        2.资料来源和研究过程
        3.参与式观察田野点介绍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一) 文献回顾及相关述评
        1.基层卫生组织的运行现状
        2.制度对基层卫生组织影响的研究
        3.既往研究述评
    (二) 理论分析及主要概念
        1.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研究框架和基本观点
二、基层卫生组织的制度和环境
    (一) 正式制度对村卫生室的规约
        1.制度环境的变迁
        2.医疗卫生制度对村卫生室的影响
        3.正式制度对村卫生室行动的激励与约束
    (二) 非正式制度对村卫生室的形塑
        1.对乡村医生的角色定位和要求
        2.乡村社会的传统医疗认知
        3.乡村社会传统文化
    (三) 社会环境对村卫生室的影响
        1.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的客观限制
        2.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改变
    小结
三、基层卫生组织的乡村场域
    (一) 乡村场域中的行动主体
    (二) 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的互动
    (三) 村卫生室与村委会的互动
        1.业务支持和工作配合
        2.村医在村卫生室与村委会交叉任职
    (四) 村卫生室与农村居民的互动
        1.村卫生室服务内容的改变
        2.农村居民的评价与诉求
    小结
四、基层卫生组织的行动逻辑
    (一) 村卫生室组织的理性行动
        1.乡村医生是自然人也是代理人
        2.乡村医生的理性行动对组织行动的影响
    (二) 村卫生室的合法性获得与行动
        1.正式制度合法性
        2.社会合法性
        3.在不同合法性要求下采用“变通”行为
    (三) 村卫生室的利益获得与行动
        1.按照正式制度规制要求获取组织利益
        2.利用制度的约束的空白点获取利益
        3.违背正式制度合法性追求利益
    (四) 村卫生室在乡村场域的行动权衡
        1.村卫生室的组织资源与场域位置
        2.非正式制度力量的式微
        3.正式制度的强制性与单向性
    小结
五、结论与讨论
    (一) 基本结论
        1.村卫生室在乡村场域的行动为了获得组织效益最优
        2.村卫生室的行动需要在制度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之间进行权衡
    (二) 相关讨论
        1.在新医改中村卫生室面临的合法性危机
        2.村卫生室的实践反思与发展前瞻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8)国家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研究现状
        1.4.4 研究现状述评与分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
    2.1 制度实施成效
        2.1.1 体系规范建设
        2.1.2 社会职能发挥
    2.2 制度管理现状
        2.2.1 目录管理
        2.2.2 配备使用
    2.3 制度规划设计
        2.3.1 文件规范
        2.3.2 方向探析
第三章 国内外经验概述与总结
    3.1 国内实践探索
        3.1.1 “一元看病,免费用药”模式
        3.1.2 “医保报销,限额免费“模式
        3.1.3 “限定病种,全额保障”模式
        3.1.4 国内实践探索评价
    3.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免费药品
        3.2.1 整体情况概述
        3.2.2 现状评价
    3.3 国外经验做法
        3.3.1 整体情况概述
        3.3.2 部分国家经验介绍
        3.3.3 国外经验启示
第四章 国家基本药物全额保障的必要性分析
    4.1 基本药物的价值回归
        4.1.1 基本药物的价值内涵
        4.1.2 基本药物的法律价值
        4.1.3 基本药物的制度价值
    4.2 基本药物的价值推衍
        4.2.1 加强疾病管理
        4.2.2 应对老龄社会
        4.2.3 协同健康扶贫
        4.2.4 缓和医患关系
第五章 国家基本药物全额保障的可行性分析
    5.1 患者对基本药物的认知情况和意愿度调查
        5.1.1 问卷背景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3 调查结果
    5.2 实践经验总结
        5.2.1 免费模式
        5.2.2 资金来源
        5.2.3 药品目录
        5.2.4 采购配送与结算
        5.2.5 药品管理
        5.2.6 监管方式
    5.3 成本与效益分析
        5.3.1 相关背景
        5.3.2 分析过程
        5.3.3 主要结论
第六章 国家基本药物全额保障的关键点讨论
    6.1 方案设计与选择
        6.1.1 国家层面统一规划实施
        6.1.2 地方层面探索试点实施
        6.1.3 对比与讨论
    6.2 基本思路与要点
        6.2.1 方案制定层面
        6.2.2 方案实施层面
        6.2.3 经验总结层面
    6.3 实施路径与措施
        6.3.1 设计环节
        6.3.2 流通环节
        6.3.3 监督环节
    6.4 政策风险与对策
        6.4.1 实施过程方面
        6.4.2 实施效果方面
第七章 国家基本药物全额保障的政策建议
    7.1 不断完善顶层设计
    7.2 持续深化部门合作
    7.3 扎实推进制度保障
    7.4 积极创新监管方式
    7.5 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不足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基本属性及其必要性研究
        二、实施现状与现存问题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核心理论依据
        一、卫生正义理论与制度公平性研究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制度效能研究
        三、制度变迁理论与制度可行性研究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基本药物制度概述:定义、发展与制度建构
    第一节 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内涵与功能属性
        一、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内涵
        二、基本药物制度的功能属性
    第二节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发展脉络
        一、概念引入与探索阶段(1979—2008年)
        二、制度建构与初创阶段(2009—2011年)
        三、全面实施与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第三节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成就及经验
        一、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构取得的成就
        二、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经验总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问题分析及其成因挖掘
    第一节 基本药物制度在药品供应领域的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一、问题表征:药品供给短缺与结构失衡
        二、问题成因:基于供给机制的系统分析
    第二节 基本药物制度在药品价格领域的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一、问题表征:药价异常攀升且患者药负过重
        二、问题成因:基于药品流通和报销制度分析
    第三节 基本药物制度在药品使用领域的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一、问题表征:用药安全问题与用药失范问题
        二、问题成因:基于质量管理、医患主体与基药目录分析
    第四节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问题取向分析
        一、基本药物制度的协调机制问题
        二、基本药物制度的监督机制问题
        三、基本药物制度的激励机制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本药物制度的国外经验与国内实践总结
    第一节 境外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经验总结
        一、药品供应保障经验:采购模式规范化,供应保障制度化
        二、药品价格保障经验:公共性药物服务,补贴式政府供给
        三、合理使用保障经验:药品遴选契合化,队伍建设规范化
    第二节 基本药物制度的国内实践探索
        一、基本药物供应保障的国内探索:强化机制与法治建设
        二、基本药物价格保障的国内探索:免费供应与强化管理
        三、基本药物使用保障的国内探索:政策及执行并重并举
    第三节 基本药物制度国内外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一、药品供应保障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二、药品价格保障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三、药品合理使用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应然取向分析
    第一节 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条件取向
        一、国家的内在政治承诺与强大政治力量
        二、法律体系对公民健康权利的天然扞卫
        三、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制度创新基础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造必要政策环境
    第二节 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路径取向
        一、卫生正义理论与制度完善的多元化路径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制度完善的切入路径
        三、制度变迁理论与制度完善的系统性路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目标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供应目标实现路径: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到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一、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法治化进程
        二、完善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企业激励与补偿机制
        三、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信息监测机制
        四、健全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补偿机制
        五、优化医疗卫生公共资源的结构性配置
    第二节 价格目标实现路径:从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到降低居民医药负担..
        一、净化基本药物流通环节
        二、探索基本药物免费供应
        三、扩大基本药物覆盖范围
        四、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机制
    第三节 用药目标实现路径:从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到加强监督培训过程..
        一、加强药品安全使用指导管理
        二、落实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
        三、提高基本药物遴选的合理性
        四、强化医务人员处方行为监督
        五、加强药学教育以及药师培训
        六、构建药物合理使用长效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基于药学服务理念的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概况
        一、合理用药现状
        二、基层中药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基层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概况
        一、我国临床药学服务的现状
        二、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意义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现状调研
    第一节、构建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调研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基层医生调研方案的设计
第二章 基层医生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第一节、基层医生的一般情况
    第二节、基层医生的中药应用情况
    第三节、基层医生对药物安全问题的认知情况
    第四节、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培训及需求情况
    第五节、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提升基层中药药学服务能力与合理用药水平的思考
    一、合理规划和配置基层医药卫生资源
    二、规范基层医生的合理用药行为
    三、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安全监测工作
    四、重视基层医生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结语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法规政策梳理表
    附录2 调研问卷
    附录3 调研问卷
    附录4 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过FOCUS-PDCA法优化管理医院国家基本药物采购与使用[J]. 王钦,贝宇飞,吉顺莉,李文玲,蔡亮亮,陈伯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23)
  • [2]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D]. 苏巍巍. 吉林大学, 2020(01)
  • [3]山东省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 姚建森. 山东大学, 2020
  • [4]基层药物政策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的影响研究 ——以山西省晋南地区为例[D]. 张鑫苗.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5]我国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初步研究[D]. 赵岳. 郑州大学, 2019(08)
  • [6]苏家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研究[D]. 刘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9)
  • [7]基层卫生组织的行动逻辑研究 ——基于对村卫生室的分析[D]. 李涵. 云南大学, 2018(01)
  • [8]国家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研究[D]. 余同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9]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D]. 张海涛. 苏州大学, 2018(12)
  • [10]基于药学服务理念的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与思考[D]. 孙小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