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细胞保护剂降低化疗毒性的研究现状

几种细胞保护剂降低化疗毒性的研究现状

一、几种细胞保护剂减轻化疗毒性的研究现况(论文文献综述)

李琪[1](2021)在《miRNA-129-1-3p在芦丁减轻吡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并增敏抗乳腺癌药效中的介导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是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常用化疗药物,疗效确切、抗肿瘤强,其中乳腺癌是以THP为一线药物进行治疗的癌症之一。在过去20年的早期诊断中,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显着降低了乳腺癌的死亡率。然而,存活率的提高使人们意识到抗癌治疗过程中改善THP所致心脏毒性的重要性。临床观察和研究显示THP主要毒副作用之一是心脏毒性,且往往呈进展性和不可逆性,严重限制了THP在临床上广泛和长期的使用。因此,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干预THP所致心脏毒性显得尤为重要。芦丁(Rutin,RUT)又名芸香苷,属黄酮类化合物,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传统中药槐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槐花、银杏叶、大枣等中药材中。RUT具有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抗炎、抗癌和保护心血管等药理作用。本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进行RUT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在大鼠实验中证实RUT对THP所致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并利用微小RNA(microRNA,miRNA)芯片技术构建RUT干预THP诱导大鼠心脏毒性miRNA表达谱。但RUT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进行深入的探索,且对于RUT干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的作用知之甚少。本研究基于RUT干预THP诱导心肌损伤miRNA表达谱的分析结果,并通过miRbase数据库,发现miR-129-1-3p是与RUT抑制心脏毒性密切相关的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且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随后使用Target Scan数据库搜索miR-129-1-3p的靶基因,将靶基因通过KEGG富集分析后发现,富集分析结果中的Ca2+通路与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机制相关,我们对位于Ca2+通路中靶基因进行挑选,发现GRIN2D与miR-129-1-3p的靶向性最好。由此,我们推测RUT通过miR-129-1-3p直接靶向GRIN2D调节Ca2+通路,从而发挥对THP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随后,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29-1-3p可直接调控GRIN2D。此外,通过文献检索发现miR-129-1-3p在多种肿瘤中起到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从细胞及整体动物实验对miR-129-1-3p/GRIN2D调控Ca2+通路介导的RUT减轻THP所致心脏毒性并增敏抗乳腺癌的作用进行了探索,以期系统深入地揭示miR-129-1-3p/GRIN2D在RUT干预心脏毒性和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从miRNA的角度阐明RUT治疗心脏毒性和乳腺癌的可能机制。(1)在心肌细胞(体外)实验中,我们采用RUT 100μM预处理,THP 5μM刺激小鼠心肌HL-1细胞24h,模拟RUT改善THP所致HL-1细胞损伤内环境,从细胞水平探讨RUT对THP诱导HL-1细胞损伤保护的具体机制。通过qPCR在HL-1细胞中进行验证,发现miR-129-1-3p在THP处理后的HL-1细胞中下调,而在RUT干预后使其上调,GRIN2D mRNA与其趋势相反,说明miR-129-1-3p/GRIN2D在RUT对THP诱导HL-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miR-129-1-3p在RUT对THP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将miR-129-1-3p模拟物(mimics)转染至HL-1细胞中,通过DCFH-DA、MAD、SOD、Fluo-3 AM、TUNEL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RUT和miR-129-1-3p可以抑制THP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钙超载,使Ca2+相关通路蛋白GRIN2D、钙调蛋白-1(Calm1)、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δ(Ca MKⅡδ)和磷酸化的雷诺定受体2(Ry R2-p S2814)表达减少,肌质内皮网钙泵(SERCA2a)和钠钙交换剂1(NCX1)表达增加,并降低细胞凋亡率及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2)在乳腺癌细胞(体外)实验中,我们采用体外培养小鼠乳腺上皮HC11细胞和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通过CCK-8检测发现,100μM的RUT抑制4T1细胞增殖,且与THP发挥协同作用。qPCR检测miR-129-1-3p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发现4T1细胞miR-129-1-3p的表达水平低于HC11细胞,而加入RUT干预后4T1细胞miR-129-1-3p的表达水平上升,GRIN2D mRNA与其趋势相反,说明miR-129-1-3p/GRIN2D在RUT抑制小鼠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中也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miR-129-1-3p对4T1细胞的抑制作用,将miR-129-1-3p mimics和miR-129-1-3p抑制物(inhibitor)分别转染至4T1细胞中,应用平板克隆、细胞划痕、Transwell、Fluo-3 AM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miR-129-1-3p mimics可以抑制4T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其相关蛋白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抑制Ca2+水平及GRIN2D、Calm1、Ca MKⅡδ蛋白的表达,促进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miR-129-1-3p inhibitor发挥相反作用。(3)在动物(体内)实验中,采用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成功构建乳腺荷瘤与THP心脏毒性小鼠复合模型。给予RUT灌胃给药或尾静脉注射miR-129-1-3p模拟物(agomirs)4周后,BALB/c小鼠的心脏毒性得到明显减轻,心电图和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得以改善,心肌酶指标趋于正常,心肌组织miRNA-129-1-3p表达升高,GRIN2D mRNA表达降低,使Ca2+水平降低,GRIN2D、Calm1、Ca MKⅡδ和Ry R2-p S2814蛋白表达减少,SERCA2a和NCX1的蛋白表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减少,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并且BALB/c小鼠乳腺肿瘤的生长、肝转移及肺部炎症反应得到进一步控制,肿瘤组织中miRNA-129-1-3p表达进一步上升,GRIN2D mRNA表达进一步下降,进一步抑制肿瘤组织中Ca2+含量及GRIN2D、Calm1、Ca MKⅡδ、CD147、MMP-2、MMP-9、VEGF的表达,并进一步促进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体内外THP诱导小鼠HL-1细胞/心肌损伤实验证明,RUT可逆转THP诱导的HL-1细胞/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小鼠心脏系数增加、血清心肌酶损伤、心电图异常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对THP诱导的心脏毒性发挥保护作用。(2)RUT逆转THP诱导的小鼠HL-1细胞/心肌组织中miRNA-129-1-3p下调、GRIN2D mRNA上调、钙超载及细胞凋亡。表明RUT通过逆转THP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机制可能是通过miR-129-1-3p抑制GRIN2D表达及其调控的Ca2+通路,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所实现的。(3)体内外THP抑制乳腺癌实验证实,RUT可增敏THP抑制4T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肿瘤生长、肝转移及肺部炎症反应,对THP抑制乳腺癌发挥增敏作用。(4)RUT增敏THP抑制4T1细胞/肿瘤组织中miRNA-129-1-3p下调、GRIN2D mRNA上调、使钙水平进一步降低并促进细胞凋亡。表明RUT通过增敏THP抑制小鼠乳腺癌的机制可能是通过miR-129-1-3p抑制GRIN2D表达及其调控的Ca2+通路,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所实现的。本研究拓展了RUT的药理作用,并对miR-129-1-3p/GRIN2D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补充,表明miR-129-1-3p可能是治疗THP所致心脏毒性及乳腺癌的新靶点,可作为开发治疗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和乳腺癌的新型药物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隋雅丽[2](2020)在《消栓肠溶胶囊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消栓肠溶胶囊对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导致的神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⑴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所有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归档病案,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化疗过程中消栓肠溶胶囊使用史、神经毒性发生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通过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消栓肠溶胶囊的使用是否能预防或缓解奥沙利铂导致的神经毒性。⑵连续入组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肿瘤病区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7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两组患者均采用XELOX方案化疗,具体为: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输注,第一天;卡培他滨片1000mg/m2口服,每日两次,第一天到第十四天;3周为一个周期,共计8周期。试验组于第1周期化疗开始时同时服用消栓肠溶胶囊,一次2粒,每日三次,服用至第8周期化疗结束。所有患者在化疗期间不使用可能影响周围神经感觉及功能的中西药,并严格避凉。采用奥沙利铂原研机构Sanofi-syn-thelabo公司肿瘤中心建立的专门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在4周期及8周期化疗结束后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通过卡方检验验证消栓肠溶胶囊的作用。结果:⑴使用消栓肠溶胶囊是神经毒性的保护因素[OR=0.300,95%CI(0.221,0.407)]。⑵对照组和试验组急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65.6%和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化疗4周期时,对照组和试验组慢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7.5%和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化疗8周期时,对照组和试验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68.8%和36.4%,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累计化疗8周期时,试验组Ⅲ级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可以降低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并能延缓神经毒性的进展。同时消栓肠溶胶囊可降低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而不影响化疗患者的肝肾功能。

张广远[3](2020)在《载阿霉素白芨多糖衍生物胶束抗肿瘤作用及体内靶向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芨多糖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存在较多的羟基修饰位点,通过对其疏水改性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可应用于药物递送。将疏水基团硬脂酸与靶向基团叶酸通过酯键偶联在白芨多糖羟基上,制备成了基于硬脂酸修饰白芨多糖(BSPs-SA)的叶酸受体靶向的(FA-BSPs-SA)衍生物,经核磁共振氢谱与紫外光谱确证,硬脂酸与叶酸在白芨多糖上的取代度分别为12.94%与5.6%。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表明BSPs-SA、FA-BSPs-SA的分子量分别为22361 Da、24448 Da。随着pH值降低,BSPs-SA、FA-BSPs-SA聚合物的临界聚集浓度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并且FA-BSPs-SA具有更低的临界聚集浓度。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制备了三种阿霉素-胆盐疏水复合物,考察了胆盐的种类、浓度以及加入剂量对载药胶束的影响,结果表明胆酸钠作为静电吸附剂,NaCDox复合物浓度保持2 mg/mL、药物与载体比保持1:6时,具有较高的载药量与包封率。Dox/FA-BSPs-SA、Dox/BSPs-SA胶束具有pH敏感性,且随着pH降低,粒径与电位呈现增大趋势。通过DSC与TGA结果表明Dox以无定型或静电吸附作用包裹于胶束的疏水核心中。载药胶束呈双相释放模式,在第一释放阶段,Dox/BSPs-SA、Dox/FA-BSPs-SA胶束是由溶蚀与扩散控制的药物释放,第二阶段为衍生物的降解、溶蚀与扩散控制共同控制的释放机制,并且在酸性条件下的释放速率要明显快于生理介质条件下的释放。Dox/BSPs-SA、Dox/FA-BSPs-SA胶束在37°C条件下48 h内都能够保持稳定。通过体外溶血实验证明BSPs-SA与FA-BSPs-SA的血液相容性较好。MTT以及划痕实验表明Dox/BSPs-SA与Dox/FA-BSPs-SA胶束对HepG2与4T1细胞毒性均强于游离阿霉素,并且Dox/FA-BSPs-SA胶束在4T1的细胞毒性强于Dox/BSPs-SA胶束,但在HepG2细胞毒性上无显着性差异。4T1细胞对Dox/FABSPs-SA胶束的摄入率强于游离阿霉素与Dox/BSPs-SA胶束,且具有时间与浓度依赖的特点。并且Dox/FA-BSPs-SA胶束从溶酶体中的逃逸能力强于Dox/BSPs-SA胶束,使其更多分布于细胞核中。Dox/BSPs-SA胶束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与大胞饮进入胞内。Dox/FA-BSPs-SA主要通过网格蛋白通路入胞,也有部分通过叶酸受体途径入胞,并且均需要能量的参与。与游离阿霉素相比,Dox/BSPs-SA胶束、Dox/BSPs-SA胶束进入大鼠体内后能够具有较低的清除率、较长的药物滞留时间与体内药物半衰期,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以Dir代替Dox作为模型药物,并通过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到载Dir胶束都能降低在心脏处的分布,同时增强肿瘤部位的富集,Dox/FA-BSPs-SA胶束的肿瘤抑制作用强于Dox/BSPs-SA胶束与游离阿霉素,可能与胶束的EPR效应及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吞有关。化疗与光动力学协同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质谱、核磁共振氢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1-(对羧基苯氧基)酞菁锌偶联阿霉素(ZnPc-C-Dox)。采用透析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包封率与载药量的ZnPc-C-Dox/FABSPs-SA胶束,并表现出一定的pH响应性。ZnPc-C-Dox/FA-BSPs-SA胶束具有产生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与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并且通过协同作用增强对4T1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光谱、圆二色谱以及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与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与BSA间以范德华力、氢键的方式结合,这个过程是自发进行的,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通过与色氨酸(Trp-213)的相互作用,引起色氨酸(Trp-213)周围疏水环境变化。并通过非辐射能量的方式以将能量从BSA转移至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上,引起荧光淬灭,导致BSA的α螺旋含量降低进而引起构象发生轻微的变化,并通过分子对接的方式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与BSA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FA-BSPs-SA具有叶酸受体靶向肿瘤的特性,可以将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效果。并且与蛋白接触后,使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轻微改变,通过化疗与光动力疗法相结合,为靶向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张琛[4](2020)在《骨髓交感神经及免疫失衡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微环境中神经破坏与Th免疫失衡的研究研究背景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异质性恶性疾病,其特征是白血病干细胞和/或祖细胞的过度增殖造成大量白血病细胞累积并抑制正常造血。即使采用目前临床应用强化的化疗方案和干细胞移植,AML的总体生存率仍然很差。恶性白血病细胞的微环境会被重塑成有利于白血病生存的环境,这样的骨髓微环境可以保护AML细胞免受化疗药诱导的细胞死亡。探究骨髓微环境中可以促进白血病发生发展、保护白血病细胞免受化疗药杀伤的因素,以期能够发现针对AML治疗的有效靶点。骨髓局部区域里的交感神经系统与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的形式,调节骨髓龛内造血干细胞的存活和休眠状态的转化来调控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当破坏小鼠交感神经后,使骨髓局部缺乏交感失神经分布,会使得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数量的急剧下降,使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骨髓局部的交感神经组织对骨髓中的造血和免疫平衡的维持具有极为重要地调控作用。然而,骨髓交感神经损伤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研究发现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患者及模型小鼠的骨髓中,交感神经纤维有明显受损,这些损伤可以使得正常HSC的凋亡。CD4+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组成成分,其分化的Th(T helper)亚群在许多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课题组前期发现AML患者骨髓中交感神经特异性分子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Nestin等的表达水平与Th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细胞因子IL-17A表达呈正相关,而与Foxp3/IL-17A比值呈负相关。因此,我们推测在AML的发生发展中,骨髓交感神经发生病理性改变,引起骨髓区域微环境Th细胞免疫网络的异常,造成骨髓微环境中免疫平衡受到抑制,进而使得白血病病程进展。然而,AML中骨髓交感神经损伤是通过何种机制改变骨髓Th细胞免疫网络,以及Th细胞免疫异常如何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发生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目的1.明确AML患者骨髓局部存在神经破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2.检测骨髓局部微环境中Th亚群的改变,明确在AML患者中存在骨髓Th亚群的免疫失衡,并通过系统生物学的分析推测其中作用的关键点。3.探究在白血病动物模型中破坏交感神经后,其Th的变化情况。4.应用髓腔注射的方法,破坏白血病动物模型骨髓局部的交感神经,旨在明确骨髓局部神经受到破坏后对白血病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方法1.标本收集:本研究采集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63例初诊急性髓性白血病病患及16例对照组的骨髓液;分离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并用MACS方法分选CD4+T细胞,留取骨髓上清。2.AML患者骨髓局部存在神经破坏:应用RT-PCR方法检测患者和对照组骨髓细胞中神经特异性分子Nestin、GFAP、TUB3、MAP2和S-100的相对表达水平。3.AML患者骨髓局部肾上腺素受体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应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局部β-肾上腺素受体的三个不同亚型β1-ADR、β2-ADR和β3-ADR在患者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4.AML患者骨髓局部存在Th亚群的免疫失衡: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局部Th亚群比例,包括Th1、Th2、Th17、Th9、Th22和Treg;应用RT-PCR技术检测Th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RORc、GATA3、AHR和Foxp3的mRNA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骨髓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17A、TGF-β、IL-22、IL-10 和 IL-4 的浓度。5.系统生物学方法分析:我们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中的贝叶斯网络对白血病患者和对照组骨髓微环境中检测的Th亚群以及Th亚群的关键性转录因子进行分析。6.AML动物模型中交感神经破坏对白血病和Th亚群的影响:应用MLL-AF9细胞尾静脉注射到C57BL/6J背景的野生型雌鼠体内建造AML小鼠模型;分别进行 6-羟基多巴胺氢溴酸盐(6-Hydroxydopamine hydrobromide,6-OHDA)和 4-甲基儿茶酚(4-Methylcatechol,4-MY)的腹腔注射对小鼠进行神经破坏和神经保护的干预;应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对动物模型骨髓局部Th亚群的比例进行测定。7.骨髓局部交感神经破坏对白血病的影响:应用髓腔注射6-OHDA的方法对小鼠骨髓局部的神经进行破坏。研究结果1.AML患者骨髓局部存在神经破坏:通过比较患者和对照组骨髓局部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发现,神经特异性分子Nestin、GFAP、TUB3、MAP2和S-100的mRNA水平在白血病患者中均低于对照组,提示AML患者骨髓局部微环境中存在交感神经的破坏。2.AML患者骨髓局部肾上腺素受体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通过检测β-肾上腺素受体的三个不同亚型β1-ADR、β2-ADR和β3-ADR,我们发现除β1亚型在白血病患者骨髓局部的相对表达量较低,β2和β3亚型在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局部均有着较高的相对表达水平。并且,β2-ADR亚型的表达量远高于β1-ADR和β3-ADR亚型。通过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AML-M4和AML-M5亚型高表达β3-ADR,而其中高表达β1-ADR的病患出现髓外浸润的几率更大。3.AML患者骨髓局部存在Th亚群的免疫失衡:(1).与对照组相比,AML患者骨髓局部Th1和Th17的比例出现显着地降低,Treg和Th22的比例显着增高:(2).AML患者骨髓中Th亚群的下游转录因子T-bet、RORc和GATA3的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Treg的下游转录因子Foxp3和Th22的转录因子AHR有所增高;(3).AML患者Th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中,IFN-γ、IL-17A、TGF-β和IL-22均低于对照组,而IL-10和IL-4的分泌量高于对照组;(4).将上述结果通过贝叶斯网络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组中贝叶斯网络的终点指向IFN-γ和IL-4,而在AML患者中网络的终点变为IL-17A和IL-10。4.AML动物模型中交感神经破坏对白血病和Th亚群的作用:(1).AML模型鼠的生存期均短于正常对照组小鼠,且神经破坏剂组AML小鼠生存期短于其他组小鼠生存期;(2).神经破坏剂组小鼠的白血病负荷明显高于其他组,而神经保护剂组小鼠的白血病负荷明显低于其他组;(3).骨髓局部微环境中,Th1和Th17在AML及神经破坏组比对照组及神经保护组均降低,Treg和Th2在AML及神经破坏组比对照组及神经保护组均升高。Th17/Treg比值在AML及神经破坏组比对照组及神经保护组均降低。5.骨髓局部交感神经破坏对白血病及Th亚群的影响:在利用髓腔注射的方法对白血病模型小鼠单只股骨的局部交感神经进行破坏后,观察其白血病负荷情况发现,被破坏交感神经一侧的髓腔内的白血病负荷明显高于未进行神经破坏一侧的负荷量。研究结论1.AML病患骨髓局部存在交感神经破坏,且β-肾上腺素受体在AML病患骨髓局部存在高表达。2.AML患者骨髓局部存在Th亚群的免疫失衡,Th1及Th17的比例明显降低,Treg等免疫抑制亚群的比例明显增高。3.AML小鼠模型组,神经破坏剂组生存期明显变短且白血病负荷增加,而神经保护剂组生存期更长且白血病负荷更少;AML及神经破坏组的骨髓中存在免疫失衡。4.局部破坏AML小鼠单侧的骨髓交感神经发现,被破坏一侧髓腔中白血病负荷明显高于神经完整的一侧髓腔,证明神经破坏会促进急性髓性白血病进展。第二部分 交感神经递质对Th亚群及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研究背景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生物学和临床表现上的存在高度异质性疾病。尽管支持治疗和预后风险分层的进展已优化了既定疗法,但总体长期生存率仍然很低,所以明确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众所周知急性应激反应是人体会对外界刺激作出的积极地反应,而慢性应激通常是有害的,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并发症。应激会触发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控制下的神经内分泌链反应,其中主要包括肾上腺和交感神经系统分泌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是最早对压力作出反应的信号分子,也是主要发挥作用的分子。尽管儿茶酚胺(主要是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功能是作用于心脏功能,但新近的研究表明这些应激激素也显示出在癌症中的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在急性炎症过程中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负责细胞内各种信号事件。TNFα结合TNFR触发各种MAPK等细胞内信号途径,参与到调节炎症和肿瘤中。T辅助(Th)亚群是CD4+T细胞在激活后会分化出不同的亚群,是各种免疫应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早期发现的Thl和Th2亚群还是新近的研究热门Th17及Treg亚群都被认为参与到了诸如卵巢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中的发病机制中。Th亚群的免疫失衡在疾病中被认为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而且,有证据表明,诸如淋巴细胞等的膜表面上会存在多种神经递质的受体,而交感神经递质不仅会抑制免疫系统,还会导致Th1/Th2的细胞平衡向以Th2为主的反应发生转变并诱导了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然而,交感神经递质以何种方式参与AML发生发展还尚不明确。依据前期检测到AML骨髓局部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神经损害以及Th亚群的免疫失衡,我们推测,在AML骨髓区域微环境中,交感神经递质会造成Th17、Treg、Th1、Th2等多个Th细胞免疫的失衡,最终促进AML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研究目的1.探究骨髓局部的交感神经递质对Th亚群免疫平衡的影响,明确其具体的作用机制。2.探究交感神经递质在不同浓度下对原代及白血病细胞系的影响,明确其如何通过改变Th亚群免疫平衡进而促进白血病发生发展。3、明确交感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β-肾上腺素受体抑制CD4+T向免疫保护亚群Th1及Th17亚群分化,进而造成了骨髓局部的免疫抑制。4、进一步探究神经递质抑制了Th1及Th17亚群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进而促进白血病的进展。研究方法1.标本收集:本研究收集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初诊AML患者骨髓液;分出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并用MACS分选CD4+T细胞,留取骨髓上清。2.交感神经递质可促进原代及AML细胞系的增殖:选取AML细胞系MV4-11和THP-1以及初诊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原代细胞;应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24小时和48小时时间点对其促增殖情况。3.β-肾上腺素受体在不同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细胞上β1/β2/β3-肾上腺素受体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4.不同浓度的交感神经递质对Th亚群的影响:设置浓度梯度0、10-8M,10-7M、10-6M、10-5M和10-4M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CD4+T细胞;应用MACS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用于检测Th亚群的比例;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7A细胞因子的浓度。5.交感神经递质通过β-肾上腺素受体影响Th亚群的免疫平衡:MACS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CD4+T细胞;琼脂糖凝胶DNA电泳明确β-肾上腺素受体敲除鼠的基因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Th亚群的变化;ELISA检测培养后的细胞上清中IFN-γ和IL-17A的浓度。6.神经递质影响CD4+T的分化进而影响其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功效:MACS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用于检测Th亚群的比例;CCK8方法用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研究结果1.交感神经递质可促进原代及AML细胞系的增殖:分别应用不同浓度梯度等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分别作用于初诊AML患者的原代细胞和MV4-11及THP-1两种AML细胞系,在24小时和48小时两个时间点应用CCK8方法检测其增殖情况,随着浓度的增加交感神经递质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效果越明显。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均在10-4M浓度时促增殖效果最明显,且肾上腺素促白血病细胞增殖效果优于去甲肾上腺素。2.β-肾上腺素受体在不同细胞上的表达情况:(1)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了 HL60、THP-1、U937、Kasumi四种不同的AML细胞系以及CD4+T细胞和Hela细胞系表面β-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其中β2-肾上腺素受体表达量远高于其他两种亚型,而β3-肾上腺素受体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其他两种亚型,且AML细胞系及CD4+T细胞均有较高的β-肾上腺素受体。(2)同时检测了小鼠脾脏、骨髓、外周血、分选的CD4+T细胞以及骨骼肌细胞的β-肾上腺素受体受体表达情况。β2-肾上腺素受体表达量在各个组织里仍远高于其他两种亚型,β3-肾上腺素受体表达量也是最低的一种。其中CD4+T细胞上β2-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量最高,接近骨骼肌中表达量的水平。3.低浓度的交感神经递质对Th亚群的免疫平衡无明显影响:(1)分别加入10-8M-10-5M浓度的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于CD4+T细胞的培养体系中,3天后应用流式细胞学的方法检测Th1、Th2、Th17以及Treg亚群的比例及其比值关系。研究发现在10-8M-10-5M浓度区间,Th亚群及Th1/Th2、Th17/Treg相比于空白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2)取培养后的上清,应用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测定分泌IFN-γ和IL-17A细胞因子的量,不同浓度梯度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4.高浓度的交感神经递质可改变Th亚群的免疫平衡:(1)CD4+T细胞的培养中分别添加10-4M浓度的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培养3天后应用流式细胞学的方法检测Th1、Th2、Th17以及Treg亚群的百分比及其比值关系。研究发现,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均能明显降低Th1及Th17的比例,并且能升高Treg的比例。(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后的细胞上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培养后上清中IFN-γ及IL-17A细胞因子的浓度明显减低。5.交感神经递质亦改变小鼠Th亚群的免疫平衡:分选小鼠CD4+T细胞后,应用上述方法添加交感神经递质进行培养,流式细胞学的方法检测发现Thl和Th17在对照组中的比例明显降低,Treg的比例明显增高。RT-PCR技术检测IFN-γ和IL-17A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交感神经递质通过β-肾上腺素受体改变Th亚群的免疫平衡:(1)检测β1/β2-肾上腺素受体敲除鼠的基因型,明确β1及β2-肾上腺素受体敲除成功。(2)分选肾上腺素受体敲除小鼠的CD4+T细胞后,应用上述方法添加交感神经递质进行培养,流式细胞学的方法检测Th1、Th17和Treg的比例,结果发现Th1及Th17亚群未被交感神经递质所抑制。证明交感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β-肾上腺素受体发挥改变Th的作用。7.TNF-α能通过TNFR2促进Treg的比例:TNFR2是TNF-α主要的发挥作用的受体,于是我们应用流式细胞学的方法对初诊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和对照组中CD4+T细胞及Treg细胞表面的TNFR2表达量进行测定。初诊白血病患者的CD4+T细胞和Treg细胞表面均高表达TNFR2受体。随后,我们在CD4+T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加入TNF-α进行培养,在添加了 TNF-α后,Treg的比例明显增加,然而在预先添加TNFR2拮抗剂后再添加TNF-α进行培养则可以降低Treg的比例。8.神经递质影响CD4+T的分化进而影响其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功效:CD4+T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10-4M浓度的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培养3天后将CD4+T细胞与白血病细胞进行共培养,于24小时和48小时用CCK8方法检测AML细胞增殖情况。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均能通过改变Th亚群平衡进而促进AML的增殖,其中肾上腺素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1、交感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均能在24小时和48小时促进原代白血病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且随浓度的增加其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效果更加显着。2、交感神经递质可以抑制人和小鼠CD4+T细胞向Th1和Th17方向分化。3、敲除β-肾上腺素受体后,交感神经递质不能改变小鼠Th1及Th17的比例。4、TNF-α能通过TNFR2受体促进Treg的比例。5、交感神经递质通过抑制Th1和Th17的比例进而抑制其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第三部分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研究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血液恶性肿瘤,由于骨髓和其他组织中的淋巴样干祖细胞的恶性增殖和积累所致。尽管最常见的ALL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ALL 80%的病例),但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仅有20%-40%。在过去的十年中,尽管在改善预后以及开发针对特定亚型的新疗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仍是改变ALL治愈率的关键点。炎性小体是固有免疫中公认的重要角色。其中研究最透彻的是NLRP3炎性小体,NLRP3炎性小体复合物属于核苷酸结合和寡聚化域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s)的家族,也被称为“含pyrin域的蛋白3”。NLRP3炎性小体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包括多发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病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和自身炎性疾病。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一种 DNA 序列的多态性,是由于单个核苷酸在基因组水平上的变异而引起的。SNP在至少1%的人群中有差异,占正常人类遗传变异的大部分。虽然大多数SNP没有明显的表型作用,然而仍有很多的SNP被认为可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影响药物治疗的功效。NLRP3相关分子的SNP在许多肿瘤和慢性病的发病及疾病进展过程中都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已有文献表明CARD8(rs2043211)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NF-κB-94ins/del ATTG多态性则与胃癌、肝细胞癌和肺癌等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NLRP3效应分子之一IL-1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rs1946518已显示与牙周炎和肝细胞癌的发病有关,而IL-1β rs16944被认为可能导致宫颈癌和胃炎。因此,NLRP3炎性体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NLRP3己广泛涉及各种血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然而,NLRP3炎性小体如何促进ALL的发生发展仍然未知。因此,我们探究了 ALL患者的骨髓中NLRP3炎性小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期明确其在AL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目的探索NLRP3炎性小体组成成分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LL易感性的关系;分析不同模式下NLRP3炎性小体组成成分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明确NLRP3单核苷酸多态性具体作用机制,探索其对NLRP3各组分表达水平及下游因子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研究方法1、PCR 检测 ALL 病人及健康对照组中的 CARD8(rs2043211)、IL-1β(rs16944)、IL-18(rs1946518)和 NF-κB-94ins/del ATTG 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2、用行×列卡方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白血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 CARD8(rs2043211)、IL-1β(rs16944)、IL-18(rs1946518)和 NF-κB-94ins/del ATTG基因多态性与ALL易感性之间的关联。3、用行×列卡方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白血病患者组中CARD8(rs2043211)、IL-1β(rs16944)、IL-18(rs1946518)和 NF-κB-94ins/del ATTG基因多态性与预后有关的临床特征的关联。4、RT-PCR测定ALL患者IL-1β、IL-18 mRNA的相对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SNPs之间的关系。5、ELISA测定ALL患者血清中IL-1β、IL-18的含量,并分析其与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SNPs的关系。研究结果1、NF-κB-94ins/del ATTG 和 CARD8(rs2043211)的基因多态性与 ALL 的易感性相关:检测ALL患者组和对照组NLRP3相关成分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我们发现CARD8(rs2043211)在显性模式下的AT/TT基因型和共显性模型下的TT基因型与ALL易感性明显相关。此外,NF-κB-94ins/del ATTG中D等位基因的频率和显性模式下的DD基因型均与ALL易感性显着相关。我们采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法分析NF-κB和CARD8,研究发现NF-κB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表现为保护作用,而CARD8(rs2043211)的AT/TT基因型却极大的增加了 ALL的易感性。2、表达NF-KB-94ins/del ATTG DD基因型的ALL患者有较低的WBC计数,CARD8(rs2043211)AT/TT基因型与T细胞免疫表型相关:根据《NCCN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指南》,一些临床检查指标可以给临床提供预后信息。我们的研究分析了这些预后指标与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的四个SNP之间的关联,旨在弄清NLRP3遗传多态性与ALL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依据指南,WBC计数超过30×109/L被认为是不良的预后指标,而我们研究发现表达NF-κB-94ins/del ATTG的DD基因型的ALL患者有更低的WBC计数。ALL的免疫表型主要分为T细胞免疫表型和B细胞免疫表型,T细胞免疫表型也是一个预后不良因素,而CARD8(rs2043211)的AT/TT基因型与T细胞免疫表型相关性更强。因此,我们认为NF-κB-94ins/del ATTG的DD基因型显示为保护因素,而CARD8(rs2043211)的AT/TT基因型与预后不良相关。3、NF-κB-94ins/del ATTG,IL-18(rs1946518)和 IL-1β(rs16944)与 ALL 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对于NF-κB-94ins/del ATTG在隐性模式下的WW/WD基因型相比,DD基因型与较低的血红蛋白含量相关。共显性模型中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发生脾肿大概率更高。IL-18(rs1946518)在隐性模式下TT基因型与脾肿大和血清中的高AST浓度具有统计学相关性。另外,在共显性模型中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与较高水平空腹血糖有关。而IL-1β(rs16944)中的多态性与肌酐浓度有关。在隐性模式中,TT基因型比GG/GT基因型和高肌酐浓度更为相关。关于等位基因的频率方面,G等位基因也与高肌酐浓度显着相关。4、NLRP3炎性小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关于CARD8(rs2043211)的AT基因型会表达较高NLRP3和ASC。TT基因型比AA和AT基因型会有更高的caspase-1 mRNA表达量。关于IL-1β(rs16944)多态性,相较于GG和TT基因型,GT基因型与IL-18表达量密切相关。并且相较于TT基因型,GT基因型会有更高的ASC表达量并分泌更多的IL-1β。与GG基因型相比,IL-18(rs1946518)多态性的TT基因型也与IL-1β和IL-18浓度相关。然而,IL-18多态性的GT基因型与NLRP3和ASC的较高水平有关。研究结论1、NF-κB-94ins/del ATTG 和 CARD8(rs2043211)的基因多态性与 ALL 的易感性相关。2、表达NF-κB-94ins/del ATTG的DD基因型的ALL患者有较低的WBC计数,CARD8(rs2043211)的AT/TT基因型与T细胞免疫表型相关。3、NF-κB-94ins/del ATTG与较低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脾肿大相关;表达IL-18(rs 1946518)基因型的ALL患者更易出现脾肿大及高的AST浓度和高的空腹血糖;而IL-1β(rs16944)基因型的ALL患者更易出现高肌酐浓度。4、CARD8(rs2043211)的 AT 和 TT 基因型、IL-1β(rs16944)的 GT 和 TT 基因型和IL-18(rs1946518)的TT基因型与NLRP3相关基因的mRNA高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

曹思涵[5](2020)在《红黄煎剂基于调控炎症反应改善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出现的早期心脏毒性,评估红黄煎剂保护乳腺癌患者化疗心脏损伤临床疗效并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入选30例患者,均来自江苏省中医院乳腺病科(含蒽环类的化疗方案),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化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右丙亚胺护心,治疗组在对照组护心治疗的基础上,每次化疗当天至化疗后7天口服中药方红黄煎剂,两组于化疗前、化疗后3个月,化疗后6个月这三个观察点分别进行外周血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ELISA法检测白介素-6、10)及心功能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EF值、超声斑点成像GLS值等),并且记录患者中医气虚血瘀症候积分,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型资料用参数检验,积分指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两组均在化疗后6个月较各组前一次治疗时的心律失常的人数明显减少,即各组的治疗,组内均有统计意义(对照组p=0.011<0.05,治疗组p=0.046<0.05);超声斑点成像技术检查GLS绝对值在两次治疗后,对照组较同次治疗组均明显下降(p=0.003<0.05),而化疗后3个月及化疗后6个月心脏彩超EF值的对照组虽较治疗组同次对比也均下降,但首次化疗后3个月时的组间对比并不具统计意义,说明了在心脏早期出现的亚临床损伤的监测中,超声斑点成像更为敏感;炎症方面IL-6在两次治疗后的观察时间点,治疗组比对照组均显着下降(p=0.002<0.05);IL-10在化疗后3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显着升高(p=0.001<0.05);中医症状评分方面,红黄煎剂能改善患者中医临床不适症状,包括心慌、胸闷、乏力、气短等(p=0.001<0.05)。结论:红黄煎剂可通过干预炎症因子微环境,减少心肌损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刘宇恒[6](2020)在《浆水无细胞培养液SCS-2的制备及其抗结直肠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恶性消化道肿瘤。随着病情的进展癌肿会逐渐增大并引起患者的排便习惯改变,导致其腹泻或便秘,并伴有局部腹痛或贫血等症状,由此而引发患者体重减轻、免疫功能下降。随着结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逐年攀升,且其对人民的健康的威胁亦逐步加重。目前在临床上所采用的主要的治疗结直肠癌的方案对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来改善治疗结果或确保患者在抗癌治疗中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质量,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可行地方法。本研究从西北地区传统发酵食品浆水中分离益生菌及有效活性成分,研究其抗结直肠癌的机制。研究以浆水中分离的微生物分别对HCT116、SW480、HT29等结肠癌细胞其进行体外实验,通过MTT法对其抗结直肠癌的作用进行初步判定。测定浆水活性成分对癌细胞的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对其抗结直肠癌的作用进行初探,通过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测定PI3K信号通路中重要信号分子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究浆水无细胞培养液SCS-2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分析MTT实验中浆水活性成分抑制结直肠癌的能力。发现不同菌株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差异显着。特别是植物乳杆菌YT013、副干酪乳杆菌ZJ04具有显着的抑制结直肠癌效果,其机理可能为增加E-Cadherin的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PI3K信号通路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对浆水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其活性成分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对结直肠癌有抑制作用的浆水活性成分SCS-2。

韩姝[7](2019)在《聚(2-乙基-2-恶唑啉)-胆固醇氯甲酸酯修饰槲皮素纳米乳的制备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槲皮素(Quercetin,QUE)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以及减轻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但QUE水溶性差,遇光、热不稳定,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文采用pH敏感性聚合物——聚(2-乙基-2-恶唑啉)-胆固醇氯甲酸酯(poly(2-ethyl-oxazoline)-cholesteryl methyl carbonate,PEtOz-CHMC)修饰纳米乳剂包裹QUE,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药物稳定性。本文建立了QUE的含量测定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10-100μg/m 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实验要求。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QUE纳米乳(Quercetin Emulsion,QUE-E),采用直接掺入法将PEtOz-CHMC修饰于QUE-E表面,得到具有pH敏感性的PQUE-E。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QUE-E处方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4.0%和5.7%。为了提高制剂的放置稳定性,将纳米乳制备为冷冻干燥制剂,确定冻干保护剂的种类为乳糖,其与油相的比例为3:1(w/w),制得的冻干制剂外观平整、细腻、洁白。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制剂呈球形或类球形。QUE-E的粒径为110 nm左右,zeta电位约为-47 m V。PEtOz的修饰对纳米乳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均没有明显影响。以10%胎牛血清模拟体内环境评价制剂的稳定性,QUE-E和PQUE-E的24 h透过率分别为70.8%和88.7%,表明PQUE-E的稳定性优于QUE-E(P<0.05)。体外释放实验表明,pH 7.4时,QUE-E和PQUE-E 24 h累计释放量分别为43.5%和29.3%,表明PEtOz赋予乳剂较好的稳定性。pH 6.4时,释放量分别为49.5%和80.1%,PQUE-E释放量明显高于QUE-E(P<0.01),呈现出pH敏感性。MTT法考察制剂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肝癌细胞Hep G-2的抑制作用。相较QUE-E,PQUE-E对两种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H 6.4时,PQUE-E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最低,表明PEtOz对微酸环境的响应。HPLC测定两种细胞对制剂的体外摄取,pH 6.4时,PQUE-E摄取量均高于QUE-E(P<0.05),表明PEtOz赋予制剂一定的pH敏感性。考察纳米乳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PQUE-E的t1/2β分别是溶液与QUE-E的1.3倍和1.2倍,说明制剂的半衰期延长。PQUE-E的AUC约是溶液和QUE-E的2.2倍和1.4倍,表明PQUE-E在体内消除缓慢。QUE溶液小鼠体内组织分布顺序为肝>肺>肾>心>脾,QUE-E和PQUE-E小鼠体内组织分布顺序为肝>肾>肺>脾>心,各组织中PQUE-E的QUE积累量均大于另两组,表明PEtOz增加了QUE-E的体内稳定性。

巩文花[8](2019)在《杵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杵针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干预,评价其改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焦虑抑郁情绪、化疗患者症状群的效果及对血常规计数、肝功能、肾功能的影响,为解决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选择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杵针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肺癌化疗患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杵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杵针疗法,从化疗第1日开始,每日1次,连续干预5日后休息两日,共干预2周。采用化疗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血常规计数、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在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分别对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负性情绪、化疗患者症状群、血常规计数、肝功能、肾功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73例患者完成本次试验,其中杵针组37例(剔除1例,脱落2例),对照组36例(剔除1例,脱落3例)。1.消化道不良反应评分: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消化道不良反应中的3个维度评分(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的评分(食欲减退)两组无差异(P>0.05)。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各个维度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焦虑评分(SAS):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焦虑评分(SAS)与同期对照组无差异(P>0.05)。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焦虑评分(SAS)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抑郁评分(SDS):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2周时,抑郁评分(SDS)与同期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4.MDASI症状评分: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核心症状中5个维度的评分(疲乏、恶心、嗜睡、口干、呕吐)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的评分两组均无差异(P>0.05)。杵针组核心症状对生活的影响各维度评分与同期对照组无差异(P>0.05)。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核心症状中各个维度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核心症状对生活的影响评分中,身体活动、情绪、人际交流、走路、生活乐趣4个维度的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症状对工作的影响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5.生化指标: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血红蛋白计数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两组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疗法可有效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改善其消化道不适,减轻焦虑情绪、提高血红蛋白计数、改善化疗患者症状群。此外,杵针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方俊涛[9](2019)在《艾塞那肽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阿霉素(ADR)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由于存在致命的心脏毒副作用,其临床应用大大受限。目前有关艾塞那肽对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的相关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探究艾塞那肽对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阿霉素组2mg/kg腹腔注射,累计剂量20mg/kg,艾塞那肽组5 μg/kg皮下注射,每次在阿霉素处理1h之前给药,对照组不给予干预。第20天时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功能,留取小鼠血浆及心脏组织用于进一步检测。用DMEM培养基培养H9c2细胞,当细胞生长达到80%左右融合后,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饥饿处理细胞24h。对各组进行相应处理后,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CK-M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和线粒体膜电位(△Ψm)水平,应用CCK-8法、流式细胞检测法和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及凋亡情况,RT-PCR检测Bcl-2,Bax,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核因子-kB(NF-kB)和P5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小鼠心功能显着受损,血浆LDH、CK-MB和MDA水平显着升高,SOD水平显着降低,细胞活性显着下降,细胞内ROS显着增加,胞浆中LDH、CK-MB、MDA、TNF-a、IL-6、Caspase-3、Caspase-9 水平显着增加,SOD 水平和膜电位△ Ψm显着降低。流式细胞检测法和TUNEL染色法提示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Bax,TNF-a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NF-kB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给予艾塞那肽处理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艾塞那肽能够通过减轻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发挥保护作用。

叶芳玲[10](2018)在《品管圈对提高化疗解毒药物医嘱执行时间的准确率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化疗解毒药物医嘱执行时间的准确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为提高化疗解毒药物医嘱执行时间的准确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化疗解毒药物医嘱执行时间的不准确率,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1]活动前后化疗解毒药物医嘱执行时间的准确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化疗解毒药物医嘱执行时间的准确率从80%提高至92.26%,提高了1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化疗解毒药物医嘱执行时间的准确率。

二、几种细胞保护剂减轻化疗毒性的研究现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细胞保护剂减轻化疗毒性的研究现况(论文提纲范文)

(1)miRNA-129-1-3p在芦丁减轻吡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并增敏抗乳腺癌药效中的介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1篇 前言
第2篇 文献综述 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1.1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临床表现
        1.1.1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发病率
        1.1.2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临床类型
        1.1.3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病理特征
    1.2 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
        1.2.1 氧化应激
        1.2.2 内质网应激和肌浆网钙稳态
        1.2.3 线粒体功能障碍
        1.2.4 铁调节蛋白紊乱
        1.2.5 炎症反应
        1.2.6 细胞自噬
        1.2.7 细胞凋亡
    1.3 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药物防治
        1.3.1 右雷佐生
        1.3.2 卡维地洛
        1.3.3 他汀类药物
        1.3.4 辅酶Q10
        1.3.5 中药
    1.4 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与miRNAs
        1.4.1 miRNAs简介
        1.4.2 心脏miRNAs表达的变化
        1.4.3 循环miRNAs表达的变化
        1.4.4 miRNAs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1.5 乳腺癌与miRNAs
        1.5.1 诊断与分型
        1.5.2 治疗
        1.5.3 预后
    1.6 miRNAs在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中应用的展望
第3篇 实验研究
    第1章 RUT减轻THP所致心脏毒性的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及miRNA-129-1-3p/GRIN2D介导的Ca~(2+)通路的构建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1.3 主要溶液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
        1.2.2 miRNA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信号通路构建
        1.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1.2.4 统计分析
        1.3 实验结果
        1.3.1 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129-1-3p靶基因和Ca~(2+)通路的联系
        1.3.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miRNA-129-1-3p在 RUT减轻THP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介导作用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主要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实验用药配制
        2.2.3 CCK-8 细胞毒性-增殖检测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
        2.2.5 细胞转染
        2.2.6 ROS检测
        2.2.7 细胞丙二醛检测
        2.2.8 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
        2.2.9 Fluo-3 AM钙离子检测
        2.2.10 TUNEL细胞凋亡检测
        2.2.11 Western blot
        2.2.12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RUT、THP对心肌细胞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确定
        2.3.2 RUT逆转THP处理的HL-1细胞中miR-129-1-3p下调和GRIN2D mRNA上调
        2.3.3 miR-129-1-3p转染至HL-1细胞中的效率评价
        2.3.4 RUT和miR-129-1-3p改善THP诱导的HL-1细胞损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iRNA-129-1-3p在 RUT协同THP抑制乳腺癌4T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中的介导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药品及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主要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HC11及4T1细胞培养
        3.2.2 实验用药配置
        3.2.3 CCK-8细胞毒性-增殖检测
        3.2.4 qPCR
        3.2.5 细胞转染
        3.2.6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3.2.7 划痕实验
        3.2.8 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
        3.2.9 Fluo-3 AM钙离子检测
        3.2.10 Western blot
        3.2.11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RUT和/或THP对乳腺(癌)细胞作用及最佳浓度和时间确定
        3.3.2 RUT协同THP上调4T1细胞miR-129-1-3p、下调GRIN2D mRNA的表达
        3.3.3 miR-129-1-3p mimics/inhibitor成功转染至4T1细胞
        3.3.4 miR-129-1-3p介导4T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iRNA-129-1-3p在RUT对乳腺荷瘤与THP心脏毒性复合模型小鼠心肌保护及增敏抗肿瘤的介导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药品及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主要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4T1细胞培养
        4.2.2 实验动物
        4.2.3 乳腺荷瘤与心脏毒性小鼠复合模型的复制方法
        4.2.4 实验分组及处理因素
        4.2.5 小鼠血液标本的采集
        4.2.6 小鼠肿瘤、心脏、肝脏及肺组织标本的采集
        4.2.7 心电监测
        4.2.8 心脏系数的测定
        4.2.9 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检测
        4.2.10 血清MDA检测
        4.2.11 血清SOD检测
        4.2.12 小鼠肿瘤、心脏、肝脏及肺组织HE染色
        4.2.13 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2.14 qPCR
        4.2.15 心肌与肿瘤组织中Ca~(2+)水平检测
        4.2.16 TUNEL检测心肌与肿瘤组织细胞凋亡
        4.2.17 Western blot
        4.2.18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小鼠一般状况及体重变化
        4.3.2 小鼠肿瘤生长情况
        4.3.3 小鼠心电图变化
        4.3.4 小鼠心脏系数变化
        4.3.5 小鼠血清LDH及CK变化
        4.3.6 小鼠血清MDA、SOD变化
        4.3.7 小鼠肿瘤、心脏、肝脏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4.3.8 小鼠肿瘤组织中Ki67 变化
        4.3.9 小鼠心肌和肿瘤组织中miR-129-1-3p和GRIN2D mRNA的变化
        4.3.10 小鼠心肌和肿瘤组织中钙含量变化
        4.3.11 小鼠心肌和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
        4.3.12 小鼠肿瘤组织中与迁移、侵袭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4篇 讨论
    1.1 THP诱导小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及乳腺荷瘤与THP心脏毒性复合小鼠模型的复制
        1.1.1 THP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的复制
        1.1.2 乳腺荷瘤与心脏毒性复合小鼠模型的复制
    1.2 RUT改善THP所致小鼠HL-1 细胞/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1.2.1 RUT改善THP所致小鼠HL-1 细胞/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1.2.2 RUT改善THP所致小鼠HL-1 细胞/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1.3 RUT增敏THP抗小鼠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1.3.1 RUT增敏THP抗小鼠乳腺癌中的作用
        1.3.2 RUT增敏THP抗小鼠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第5篇 结论
创新点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消栓肠溶胶囊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消栓肠溶胶囊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1.1 资料收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评估标准
        2.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基本资料
        2 神经毒性的总发生率
        3 神经毒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神经毒性的单因素分析
        3.2 神经毒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 消栓肠溶胶囊与神经毒性间的关系
        4.1 消栓肠溶胶囊使用组和未用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4.2 使用消栓肠溶胶囊对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5 其他指标与神经毒性发生率间的关系
        5.1 PICC置管与神经毒性发生率
        5.2 累计剂量与神经毒性发生率
    讨论
    结论
消栓肠溶胶囊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诊断标准
        2.3 治疗方法
        2.3.1 化疗方法
        2.3.2 中成药治疗方法
        2.3.3 主要使用药物
        2.3.4 化疗药物减量情况
        2.3.5 输液通路
        2.3.6 常见副作用处理方法
        2.4 观察指标与方法
        2.4.1 急性神经毒性发生率
        2.4.2 慢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程度
        2.4.3 化疗相关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
        2.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分布及化疗完成情况
        1.2 基线资料比较
        1.3 奥沙利铂累计剂量
        2 急性神经毒性发生率
        3 慢性神经毒性发生率
        4 慢性神经毒性发生程度
        5 化疗相关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5.1 骨髓抑制发生率
        5.2 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药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载阿霉素白芨多糖衍生物胶束抗肿瘤作用及体内靶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白芨多糖的功能与应用
        1.1.1 白芨多糖功效
        1.1.2 白芨多糖在载药系统上的应用
        1.1.3 白芨多糖在生物材料上的应用
    1.2 叶酸在肿瘤靶向治疗上的应用
        1.2.1 叶酸靶向的细胞免疫疗法
        1.2.2 叶酸键合的脂质体靶向疗法
        1.2.3 叶酸偶联树枝状高分子靶向疗法
        1.2.4 叶酸键合纳米粒靶向疗法
    1.3 光动力疗法协同化学药物治疗
        1.3.1 光动力疗法简介
        1.3.2 光敏剂简介
        1.3.3 光敏剂与化疗药协同治疗
    1.4 纳米材料与蛋白相互作用
        1.4.1 纳米材料-蛋白复合物形成机制
        1.4.2 纳米材料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1.4.3 纳米材料-蛋白相互作用表征
    1.5 立论依据及研究策略
        1.5.1 立论依据
        1.5.2 研究策略
第2章 白芨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白芨多糖衍生物的合成
        2.2.2 核磁共振氢谱
        2.2.3 差示扫描量热与热重分析
        2.2.4 凝胶渗透色谱
        2.2.5 临界聚集浓度测定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2.3.1 白芨多糖衍生物的表征
        2.3.2 临界聚集浓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载阿霉素胶束制备及其表征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载药胶束的制备
        3.2.2 载药量与包封率
        3.2.3 粒径与Zeta电位
        3.2.4 冻干保护剂对载药胶束的影响
        3.2.5 差示扫描量热与热重分析
        3.2.6 稳定性考察
        3.2.7 pH对载药胶束影响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载阿霉素胶束性能表征
        3.3.2 冻干保护剂对载药胶束的影响
        3.3.3 载药胶束的热力学分析
        3.3.4 载药胶束稳定性考察
        3.3.5 pH对载药胶束性能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载药胶束的细胞摄入机制以及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培养方法
        4.2.2 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4.2.3 细胞摄入研究
        4.2.4 胶束入胞机制研究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3.1 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4.3.2 体外肿瘤细胞抑制
        4.3.3 细胞摄入研究
        4.3.4 胶束入胞机制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载药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抗肿瘤及体内靶向分布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1 药代动力学
        5.2.2 体内靶向分布
        5.2.3 药效学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5.3.1 药代动力学
        5.3.2 体内靶向分布
        5.3.3 药效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单羧基酞菁锌偶联阿霉素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2.1 单羧基酞菁锌偶联阿霉素的合成
        6.2.2 结构表征
        6.2.3 理化性质测定
        6.2.4 载药胶束制备及性能测定
        6.2.5 体外细胞毒试验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6.3.1 结构表征
        6.3.2 理化性质测定
        6.3.3 载药胶束性能测定
        6.3.4 体外细胞毒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胶束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7.1 实验材料
    7.2 实验方法
        7.2.1 样品储备液制备
        7.2.2 紫外光谱
        7.2.3 荧光光谱
        7.2.4 同步荧光光谱
        7.2.5 位点竞争研究
        7.2.6 圆二色谱法测定
        7.2.7 模型模拟
    7.3 实验结果和讨论
        7.3.1 紫外光谱
        7.3.2 荧光光谱
        7.3.3 构象变化研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全文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骨髓交感神经及免疫失衡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微环块中神经破坏与Th免疫失衡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交感神经递质对Th亚群及急性髄性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

(5)红黄煎剂基于调控炎症反应改善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
    1. 抗肿瘤药物心脏损伤研究现状
        1.1 心脏毒性的分类
        1.2 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
    2. 蒽环心脏毒性研究现状
        2.1 蒽环类药物作用机制
        2.2 蒽环心脏毒性发病机制
        2.3 蒽环心脏毒性临床表现
    3. 炎症因子与心脏毒性
    4. 现代医学监测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4.1 目前监测心脏毒性手段
        4.2 西医治疗
    5. 中医治疗
        5.1 蒽环心脏毒性的中医基础
        5.2 红黄煎剂的理论基础
        5.3 红黄煎剂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6. 前期临床及基础研究
    7. 本研究创新点与目的
        7.1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目的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入组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病例分组
    3. 评价指标
        3.1 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积分表
        3.2 心脏功能指标
        3.3 实验室指标
        3.4 安全性指标
    4. 研究方案
    5. 统计分析
    6. 研究结果
        6.1 患者基本资料
        6.2 超声斑点成像GLS值
        6.3 常规心超EF值
        6.4 心肌酶系列
        6.5 肌钙蛋白1
        6.6 心脏功能分度
        6.7 中医症状积分表
        6.8 炎症指标
    7. 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 现代中西医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2. 右丙亚胺的应用地位与存在的问题
    3. 临床疗效分析
    4. 炎症与癌症
结语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表
    附录2 心脏功能分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浆水无细胞培养液SCS-2的制备及其抗结直肠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水平
    1.3 选题依据
第二章 传统发酵食品浆水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样品采集
        2.2.3 浆水益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4 菌种的鉴定与保藏
        2.2.5 菌株耐酸耐胆盐能力的评估
        2.2.6 浆水冻干菌粉的制备
        2.2.7 快速制备浆水
        2.2.8 浆水益生菌微生态制剂
        2.2.9 浆水菌素片
        2.2.10 浆水复合益生菌胶囊
        2.2.11 浆水合生元胶囊
        2.2.12 浆水微生物生长曲线测定及浆水pH值的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从浆水中分离所得菌种
        2.3.2 冻干保护剂对浆水微生物存活率的影响
        2.3.3 冻干粉在4个贮藏温度下的微生物存活率
        2.3.4 浆水发酵过程微生物生长曲线及浆水pH值的变化
        2.3.5 浆水中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2.3.6 浆水中分离微生物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
        2.3.7 浆水益生菌系列产品
    2.4 小结
第三章 浆水活性成分抗结直肠癌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不同浆水处理组的抗结直肠癌细胞活性
        3.2.3 浆水无细胞培养液对抗结直肠癌细胞的活性
        3.2.4 细胞周期实验
        3.2.5 细胞凋亡实验
        3.2.6 迁移实验
        3.2.7 qRT-PCR实验
        3.2.8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3.2.9 统计学方法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浆水活性成分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3.3.2 浆水无细胞培养液SCS-2对HCT116 细胞周期的影响
        3.3.3 浆水无细胞培养液SCS-2对HCT116 细胞凋亡的影响
        3.3.4 细胞迁移实验结果
        3.3.5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
        3.3.6 qRT-PCR实验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聚(2-乙基-2-恶唑啉)-胆固醇氯甲酸酯修饰槲皮素纳米乳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癌症发展现状
    2 抗肿瘤药物——槲皮素(Quercetin,QUE)
    3 药物递送系统
        3.1 纳米乳剂
        3.2 pH敏感纳米乳
    4 本课题的提出
第一章 槲皮素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槲皮素母液的配制
        2.3 槲皮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4 槲皮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2.5 精密度考察
        2.6 加样回收率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槲皮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3.2 槲皮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3.3 精密度考察结果
        3.4 加样回收率考察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PEtOz修饰槲皮素纳米乳的制备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纳米乳的制备
        2.1.1 空白纳米乳的制备
        2.1.2 槲皮素纳米乳的制备
        2.2 PEtOz-CHMC修饰的槲皮素纳米乳的制备
        2.3 槲皮素纳米乳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测定
        2.3.1 葡聚糖凝胶柱的制备
        2.3.2 葡聚糖凝胶柱对空白纳米乳吸附的考察
        2.3.3 葡聚糖凝胶柱对槲皮素吸附的考察
        2.3.4 槲皮素纳米乳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测定
        2.4 单因素考察槲皮素纳米乳的处方
        2.4.1 磷脂的选择
        2.4.2 药脂比的确定
        2.5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槲皮素纳米乳的处方
        2.6 PEtOz修饰槲皮素纳米乳冻干制剂的制备
        2.6.1 确定冻干工艺
        2.6.2 PEtOz-CHMC修饰的槲皮素纳米乳的制备
        2.6.3 冻干保护剂及比例的确定
    3 实验结果
        3.1 纳米乳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测定
        3.1.1 葡聚糖凝胶柱对空白纳米乳的吸附
        3.1.2 葡聚糖凝胶柱对槲皮素吸附的考察
        3.2 槲皮素纳米乳的处方优化
        3.2.1 磷脂的选择
        3.2.2 药脂比的确定
        3.2.3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槲皮素纳米乳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3.2.4 最优处方的验证
        3.3 PEtOz修饰槲皮素纳米乳冻干制剂的制备
        3.3.1 冻干后制剂的外观
        3.3.2 冻干纳米乳的复溶时间
        3.3.3 冻干纳米乳的药物保留率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PEtOz修饰槲皮素纳米乳的表征及稳定性考察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槲皮素纳米乳的制备
        2.2 槲皮素纳米乳的粒径与zeta电位的测定
        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槲皮素纳米乳形态
        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槲皮素纳米乳形态
        2.5 槲皮素纳米乳体外稳定性考察
        2.5.1 槲皮素纳米乳在10%FBS中的稳定性
        2.5.2 槲皮素纳米乳的体外释放评价
    3 实验结果
        3.1 槲皮素纳米乳的粒径和zeta电位
        3.2 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槲皮素纳米乳的形态
        3.3 槲皮素纳米乳在10%FBS中的稳定性
        3.4 槲皮素纳米乳的体外释放评价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PEtOz修饰槲皮素纳米乳的体外细胞摄取评价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细胞株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1.1 细胞复苏
        2.1.2 细胞传代
        2.1.3 细胞计数
        2.1.4 细胞铺板
        2.2 MTT法考察槲皮素纳米乳的细胞毒性
        2.3 槲皮素纳米乳的细胞摄取考察
        2.3.1 线性范围的确定
        2.3.2 提取回收率的考察
        2.3.3 精密度的考察
        2.3.4 细胞摄取的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MTT法考察细胞抑制情况
        3.2 线性范围的确定
        3.3 提取回收率的考察
        3.4 精密度的考察
        3.5 槲皮素纳米乳的细胞摄取情况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PEtOz修饰槲皮素纳米乳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槲皮素纳米乳在小鼠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2.1.1 槲皮素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
        2.1.2 生物样品的处理
        2.1.3 方法的专属性
        2.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2.1.5 精密度试验
        2.1.6 提取回收率试验
        2.2 药代动力学实验
        2.2.1 给药方案
        2.2.2 药代动力学参数
        2.3 组织分布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方法的专属性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3 精密度试验
        3.4 提取回收率试验
        3.5 药时曲线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3.6 组织分布实验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杵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操作性定义
        (一)原发性肺癌
        (二)肺癌分期
        (三)杵针疗法
        (四)杵针操作基本手法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西医对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
        (一)化疗药物
        (二)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三)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现状
    二、中医对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
        (一)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二)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三)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现状
        (四)肿瘤与负性情绪
        (五)杵针治疗化疗不良反应的理论依据
    三、文献总结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肺癌诊断标准
        (三)肺癌分期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病例的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样本量估算
        (三)病例分组
        (四)盲法
        (五)干预方案
        (六)观察指标
        (七)资料收集
        (八)质量控制
        (九)不良事件处理
        (十)科研伦理
        (十一)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十二)技术路线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病例脱失情况
    二、基线资料比较
        (一)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二)干预前疗效性指标基线比较
        (三)干预1周结果比较
        (四)干预2周结果比较
第五部分 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一)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分析
        (二)穴位作用原理
        (三)杵针疗法干预效果分析
        (四)安全性评价
        (五)研究创新及特色
    二、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及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9)艾塞那肽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致谢
个人简历

(10)品管圈对提高化疗解毒药物医嘱执行时间的准确率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品管圈活动方法。
        1.2.1. 1 确定活动主题。
        1.2.1. 2 拟定活动计划。
        1.2.1. 3 现况调查。
        1.2.1. 4 目标设定根据公式。
        1.2.1. 5 原因分析。
        1.2.1. 6 要因分析:
        1.2.1. 7 制定对策并实施。
        1.2.1. 8 巩固措施及标准化。
        1.2.2 评价方法。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2.1.1 改善前、中、后数据。
        2.1.2 改善后柏拉图。
        2.1.3 目标达标率。
    2.2 无形成果。
3 小结
    3.1 品管圈是一种系统而科学的解决问题的管理方法, 同时也是一种自下而上, 自主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发现问题后全体圈员通过召开圈会, 查阅文献, 大家献计献策, 运用头脑风暴, 对工作中遇到的现存问题, 进行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运用PDCA的管理方式, 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及标准操作流程。通过品管圈活动既提高了圈员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9]
    3.2 化疗解毒药物是对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治疗药物。我们病房经常使用美安, 亚叶酸钙及氨磷汀等药物。美司钠对膀胱上皮的保护作用主要是它能与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的毒性代谢物磷酰胺氮芥和丙烯醛结合使之失活, 效果良好。氨磷汀对心脏, 肾脏和骨髓均有保护作用, 主要机理是通过清除自由基, 使细胞毒活性失活。由于连续累计执行时间的偏差会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 所以在规定时间内, 以精准到分的标准, 尽快完成化疗解毒剂的使用。
    3.3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血液科患者使用化疗解毒药物医嘱执行时间的准确率进行管理, 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系统、连贯的护理服务。在护理实践中形成了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操作, 减少了未按规定时间使用化疗解毒药物的发生,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患者因化疗引起肝肾功能负担而影响治疗的情况,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保证了血液科患者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 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四、几种细胞保护剂减轻化疗毒性的研究现况(论文参考文献)

  • [1]miRNA-129-1-3p在芦丁减轻吡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并增敏抗乳腺癌药效中的介导作用[D]. 李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2]消栓肠溶胶囊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D]. 隋雅丽. 青岛大学, 2020(01)
  • [3]载阿霉素白芨多糖衍生物胶束抗肿瘤作用及体内靶向性研究[D]. 张广远. 吉林大学, 2020(08)
  • [4]骨髓交感神经及免疫失衡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 张琛. 山东大学, 2020(08)
  • [5]红黄煎剂基于调控炎症反应改善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临床观察[D]. 曹思涵.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浆水无细胞培养液SCS-2的制备及其抗结直肠癌机制研究[D]. 刘宇恒. 兰州大学, 2020(01)
  • [7]聚(2-乙基-2-恶唑啉)-胆固醇氯甲酸酯修饰槲皮素纳米乳的制备与评价[D]. 韩姝.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6)
  • [8]杵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观察[D]. 巩文花.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艾塞那肽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方俊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10]品管圈对提高化疗解毒药物医嘱执行时间的准确率的作用[J]. 叶芳玲. 健康之路, 2018(11)

标签:;  ;  ;  ;  ;  

几种细胞保护剂降低化疗毒性的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