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蒙古族面部软组织双螺旋CT 3D测量

中国蒙古族面部软组织双螺旋CT 3D测量

一、中国蒙古族面部软组织的双螺旋CT三维测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丹,许阳阳,和雨洁,高明杰,蔡永强,金凤,张云凤,王利东,王海燕,李筱贺,李志军,高尚[1](2021)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解剖学参数三维数字化测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与测量分析内蒙古地区正常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解剖学参数,评价面部性别差异,以便对外科美容整形、颌面部正畸等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完善面部轮廓数据库,为现代蒙古族青年男女面部整形提供美学参考。方法对60名(男30例,女30例)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采用面部三维扫描,利用软件测量头宽、形态面长等12项指标以及头面部指数,并进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对比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面部差异。结果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左右侧眼裂宽分别为(31.76±4.81)mm、(31.47±4.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眼裂宽分别为(35.49±2.74)mm、(27.74±1.99)mm,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比较头宽、容貌面长、面宽、形态面长、眼外角间宽,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出男女性鼻指数分别为72.55±1.63、73.14±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面宽指数、形态面指数、额面指数、唇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形态面指数分型,男性阔面型多见占46.67%,女性超阔面型多见占56.67%;根据鼻指数分型,男女性中鼻型多见分别占50%和53.33%。结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三维指标,男性普遍大于女性;男性形态面指数分型多见阔面型,女性形态面指数分型多见超阔面型;鼻指数分型男女性均多见中鼻型。与其他民族相比,蒙古族男女性都存在面宽较宽的特征。

韩通拉嘎[2](2021)在《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三维结构特征在整形修复中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内蒙地区蒙古族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三维结构,对照蒙古族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三维结构特征差异,分析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结构特征,为蒙古族成年男性在颅颌面部骨、软组织整形修复中提供临床应用价值,也为解剖学、科研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方法:选取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各70例,并将140例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特征分为以下三个不同年龄段:18-30岁段,31-45岁段,46-60岁段。对蒙古族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进行CT扫描,将CT扫描数据转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格式文件导入Mimics 21.0中,经Mimics21.0重建获得蒙古族和汉族颅颌面骨组织三维模型图像并测量以下指标:头宽,额最小宽,面部宽度,下颌角间宽,头长,耳上头高,颧骨高等。对蒙古族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将颅颌面部软组织数据导入3D beauty软件,进行重建获得软组织三维模型图像并测量以下指标: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眼裂宽、鼻宽、鼻尖高、鼻高、鼻长、口裂宽、容貌面高、形态面高、鼻唇角、鼻额角等。将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和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骨、软组织三维结构特征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不同民族同年龄段间统计学分析,并计算头面指数分型。结果:(1)蒙古族与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骨组织三维结构测量指标头宽、额最小宽、面宽、下颌角间宽、头长、耳上头高、颧骨高相比,二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蒙古族与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指标眼内角间宽、眼裂宽、鼻宽、鼻尖高、鼻高、鼻长、口裂宽、容貌面高、形态面高、鼻唇角、鼻额角、眼外角间宽相比,二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与汉族正常成年男性在颅颌面头面指数分型方面无差异。结论:1.本研究测量的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骨组织径线比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骨组织径线较长;2.本研究测量的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软组织径线比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部软组织径线较长;3.本研究测量的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角度比汉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角度较大;4.蒙古族与汉族正常成年男性在头面指数分型方面无差异,都以狭额型或中额型为主、特圆头型、高头型、超狭面型、中鼻型、狭头型或中头型;

张涵蓓[3](2017)在《中原地区汉族女性口唇形态调查及美唇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口唇是面部下1/3的核心特征,通过测量中原地区正常成人汉族女性的口唇相关指标,提供地域性的面部口唇的测量数据;并挑选出美貌女性,对其口唇内部及与面部相关指标之间的比例及相关性做统计分析,为丰唇、畸形矫正等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中原地区汉族青年女性235名,年龄18-25岁,测量其的口裂宽、红唇厚度及口角形状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从中选取35名貌美女性,采集口唇及面部的数据,对正侧面观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线距及角度指标做相关性分析。测量方法:采用面部直接测量法及数码照相-计算机辅助测量法,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中原地区正常成人女性口裂宽度为4.77±0.38cm,中等口宽(40.1-50.0mm)占67%,宽(50.0-60.0mm)占30%,超宽(60.1mm-)占1%;上唇厚度中等(4.1-8.0mm)占52.7%,厚(8.1-12.0mm)占46.4%,下唇厚度中等占2.1%,厚占65.1%;口角向上着17%,口角齐平着77.9%,口角下垂着占5.1%。2.美唇特征:垂直方向上:人中高与全上唇高、面下1/3高,唇弓高点间距与低点上红唇厚,全下唇高与全上唇高、低点上红唇厚、高点全红唇厚、下唇红厚,全上唇高与高点上红唇厚、面下1/3高,高点全红唇厚与低点上红唇厚、高点上红唇厚,高点上红唇厚与下唇红厚,低点上红唇厚与高点上红唇厚、下红唇厚,下唇红厚与面下1/3高,上红唇厚与下红唇厚,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水平方向上:口裂宽与人中口角距、鼻宽、唇弓外侧嵴、面下1/3宽、外眦间距,人中高与唇弓内侧嵴、唇弓外侧嵴,唇弓高点间距与唇弓外侧嵴、唇弓内侧嵴,唇弓外侧嵴与人中口角距,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并测量其比值及其回归方程,得出全下唇高/全上唇高为0.73,低点上红唇高/全下唇高为0.75,全下唇高/高点全红唇高为0.78,高点上红唇厚/下红唇厚为0.67,鼻宽/口裂宽为0.70,接近于日本近年所推崇的美学标准2定律,而低点上红唇厚/唇弓高点间宽为0.578,唇弓内侧嵴/唇弓高点间距为0.57,接近于黄金分割率,上红唇厚/下红唇厚为0.81下红唇稍厚于上红唇,相较于黄金比例,白银比例更适合中原地区美貌女性口唇特征的表达;侧面观双唇凸角和鼻唇角、上下唇角和颏唇沟角、颏唇沟角和双唇凸角四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3.美唇与普通人的人中高、全上唇高、口裂宽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下红唇厚、双侧口角交角及红唇的面积及周长在美唇之间稍大,唇弓中央角则小于普通人群;结论:1.中原地区汉族青年女性口裂宽度与山东、新疆、南京所报道口裂宽近似,较蒙古口裂稍小,口裂宽集中在中等及宽之间,上唇以中等居多,下唇以厚者居多,口角形态以齐平者最多;2.在美唇特征中,白银比例(1:0.707)较黄金比例(1:0.618)更能体现美唇的比例特征;3.美貌女性上下红唇厚、双侧口角交角及红唇的面积及周长较普通女性均值稍大,唇弓中央角较普通女性稍小;

罗焕江,龙腾河,赵海波,梁洪峰[4](2011)在《X射线及CT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颌面骨是面部软组织附丽的基础,人的个体又不尽相同。因此,研究各种测量能精确全面地描述颌面部测量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目的:对比X射线及三维CT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颌面部,骨组织,三维重建测量法"或"maxillofacial,bone tissue,measur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3篇。结果与结论:X射线三维测量法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放射剂量相对较低,数据获取时间相对较短,但有标志点定点的可分辨性较差等缺陷。CT三维重建测量法的优点:测量内容全面,准确性和精密度,方法可靠,可重复,应用方向广泛;但费用相对较高,检查所需时间相对于传统平片检查仍较长,目前临床上作CT扫描时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仍比X射线平片检查所受的辐射剂量要多。

顾泽旭[5](2006)在《基于CT三维重建的正颌外科诊断分析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正颌外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二维空间研究方法及手段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人们期待对颜面结构形态进行三维的分析研究,从而为临床诊断分析、手术矫治设计、术后追踪观察及手术效果评价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客观依据。鉴于此,本研究开发了基于CT三维重建的正颌外科诊断分析、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系统,并将其临床实用化。为临床医生提供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型,帮助医生模拟手术的过程,预测手术的效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促进医患的交流与合作。 系统以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为平台,利用VC++6.0、VTK为工具进行开发。分为三个功能模块:基于CT影像数据的颅颌面硬软组织三维重建系统;颅颌面结构三维测量分析系统及颅颌面硬组织虚拟手术及术后软组织变化预测系统。各模块可根据临床需要独立运行。整个系统的设计遵循了面向对象的指导思想,各模块具有良好接口,因此保证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充性。整个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1.基于CT影像数据的颅颌面硬软组织三维重建系统的开发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此研究构建了基于CT影像数据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颅颌面硬软组织三维重建系统。系统获取患者CT颅颌面扫描的原始数据,经过二维预处理,三维预处理,运用改进的移动立方体法,即移动四面体法完成基于断层图像的三维表面重建;用基于小波的脚印法实现体重建。

孟秀英,徐妍妍,申铁兵,印淑贤,刘挨师,苏秉亮[6](2002)在《中国蒙古族面部软组织的双螺旋CT三维测量研究》文中认为

二、中国蒙古族面部软组织的双螺旋CT三维测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蒙古族面部软组织的双螺旋CT三维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解剖学参数三维数字化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测量方法
        1.2.2 图像处理
        1.2.3 面部测量点
        1.2.4 面部测量参数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特征测量结果
    2.2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指数及分型
    2.3 测量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三维扫描测量优势
    3.2 男女性面部差异对比
    3.3 不同地区民族差异对比
    3.4 美学研究
    3.5 研究不足和局限性

(2)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三维结构特征在整形修复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研究对象及试验设备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蒙古族成年男性颅颌面三维结构测量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原地区汉族女性口唇形态调查及美唇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符号说明
第一章 中原地区汉族青年女性口唇形态调查
    1.1 对象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第二章 中原地区汉族女性美唇特征的测量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测量对象的选择
    3.2 测量指标的选择
    3.3 测量方法的选择
    3.4 测量结果
第四章 结论
综述 口唇美学的历史回顾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附表2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X射线及CT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1.3 质量评估
2 结果
    2.1 X射线三维测量法在颌面疾病诊治、正畸与整复中的应用
        2.1.1 Delaire头影测量法[7-8]
        2.1.2颅面部硬组织三维形态测量[9]
    2.2 CT三维重建测量法在颌面疾病诊治、正畸与整复中的应用
        2.2.1三维CT成像在颅颌面硬组织分析
        2.2.2电子束CT成像技术[23]
3 讨论

(5)基于CT三维重建的正颌外科诊断分析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 正颌外科的概念和发展
    二 颅颌面三维测量分析研究进展
    三 颅颌面三维手术模拟与预测的研究进展
    四 颅颌面三维重建的研究进展
正文 基于CT三维重建的正颌外科诊断分析,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系统概述及总体流程
    实验一 基于CT影像数据的颅颌面硬软组织三维重建系统的开发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实验二 颅颌面结构三维测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实验三 颅颌面硬组织虚拟手术及术后软组织变化预测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临床病例展示

(6)中国蒙古族面部软组织的双螺旋CT三维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中国蒙古族面型特征与性别的关系
    3.2 中国蒙古族与中国汉族面型特征比较
    3.3 结论

四、中国蒙古族面部软组织的双螺旋CT三维测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解剖学参数三维数字化测量[J]. 王一丹,许阳阳,和雨洁,高明杰,蔡永强,金凤,张云凤,王利东,王海燕,李筱贺,李志军,高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03)
  • [2]蒙古族正常成年男性颅颌面骨、软组织三维结构特征在整形修复中的研究[D]. 韩通拉嘎.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3]中原地区汉族女性口唇形态调查及美唇特征分析[D]. 张涵蓓. 郑州大学, 2017(02)
  • [4]X射线及CT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J]. 罗焕江,龙腾河,赵海波,梁洪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30)
  • [5]基于CT三维重建的正颌外科诊断分析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系统的应用研究[D]. 顾泽旭. 第四军医大学, 2006(12)
  • [6]中国蒙古族面部软组织的双螺旋CT三维测量研究[J]. 孟秀英,徐妍妍,申铁兵,印淑贤,刘挨师,苏秉亮.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2(S1)

标签:;  ;  

中国蒙古族面部软组织双螺旋CT 3D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