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读”现象

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读”现象

一、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陈杨梦园[1](2021)在《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呈现中的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文中认为《图兰朵》是意大利音乐家贾科莫·普契尼所作的一部典型的跨文化艺术戏剧作品,剧作的核心情节是冷酷的“中国公主”图兰朵通过谜题招亲。它从1926年在意大利首演至今,“图兰朵”的迷人魅力赋予了这部跨文化歌剧长青的舞台生命力。从文本、音乐到舞台演出,《图兰朵》中虽竭尽所能描摹东方,但其审美特征依然是十足西方的,在不同时期、各种版本的《图兰朵》演出中,无论剧本的二度创作者本意何为,最终中西元素都同时呈现在舞台上。可以说,《图兰朵》是跨文化艺术在戏剧舞台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1987年在纽约大都会首演的《图兰朵》的舞台呈现,有浓郁的跨文化艺术美学特征。故此,本文就以此版本的舞台呈现对《图兰朵》中的跨文化艺术美学进行解析,分析不同文化血脉的“元素”与“审美”在戏剧舞台上的融合、异化及“再创造”。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追溯《图兰朵》故事的跨地域、跨文化流变,第二章对《图兰朵》自诞生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舞台呈现风格进行梳理,论证大都会版作为跨文化戏剧景观的典型性。第三章通过分析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呈现中的文化元素运用的跨文化性,并进行符号学研究,论证跨文化戏剧中文化符号的误用。第四章依据文化间性理论、文化误读理论等工具对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演出的跨文化戏剧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探究其跨文化样貌产生的特点。第五章探讨对东方主义视野下的《图兰朵》以及跨文化艺术评价的立场与审美困境。

皇甫梦欣[2](2021)在《百老汇戏剧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误读研究 ——以华裔黄哲伦的剧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初,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美国百老汇越来越多地从中国传统戏曲中吸收优秀的戏剧元素,丰富他们的创作。这其中以华裔剧作家对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使用最为广泛和娴熟。黄哲伦作为在美国百老汇炙手可热的华裔剧作家,其剧作中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已然成为了一种代表他个人的符号,但作为在美国成长起来的二代华裔,为了寻求自身的身份认同、迎合美国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他或有意,或无意对这些戏曲元素产生了“误读”。美籍华裔作为有着一定程度中国文化背景的剧作人,尚且不能完全准确理解并传播中国戏曲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必定会出现一定的阻碍。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误读”是一把双刃剑,当“误读”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文化冲突,损害国家形象,严重的更会妨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但“误读”有时也能促进戏剧创新和进步。剧作家在解读文本时,会根据自身的理解构建出新的形象和意境,这是由其个体的文化发展与内在需求所造成的。结合当代国际传播及跨文化传播的现象,分析现有的戏剧创作中“误读”的案例,也进一步佐证了布鲁姆的“误读”理论。“误读”一方面能够满足剧作家自身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能极大地丰富剧作受众的文化内涵。因此,这对于促进中国戏曲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以百老汇戏剧中华裔作家黄哲伦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误读”这一现象为主要线索,通过研究黄哲伦的《新移民》(FOB)《蝴蝶君》(M.Butterfly)《花鼓歌》(The Drum Song)三部剧作,分析华裔剧作家在创作中对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使用。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分属于两种高低语境文化,剧作家囿于不同的语境文化对中国戏曲元素产生了无意识的“误读”;在“影响的焦虑下”对前辈作家的作品实现超越,进行创造性“误读”;以及考虑到西方观众的主流价值观和百老汇的商业性所进行的有意识“误读”。本文从“误读”的传播学视角分析中国戏曲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国戏曲的对外传播效果和对外传播策略研究进行了补充,希望以此研究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王艺颖[3](2021)在《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下的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随着5G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疫情期间,中国环球电视网(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简称CGTN)为了让海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抗疫”故事,推出了首部全景展现武汉“抗疫”历程的英文纪录片《武汉战疫纪》,为海外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抗疫”故事的窗口。本文以纪录片《武汉战疫纪》为案例,以留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中国“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本文采用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访谈法获得“抗疫”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反馈结果,再结合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期望为今后的汉语国际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对国内外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过程、国家形象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解释和归纳。第二章从CGTN发展背景和《武汉战疫纪》选择依据的介绍,以叙事学理论为指导对《武汉战疫纪》进行文本分析。第三章通过扎根理论对留学生解读《武汉战疫纪》相关语料进行了分类归纳;第四章从运用误读理论对留学生的误读原因展开分析;第五章对中国式“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存在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一些可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建议。结果显示,朴实无华的故事叙述更能打动留学生。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从人类共有情感、价值观入手,让留学生从中国普通人生活故事中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注重差异观点的表达方式。

庞庆[4](2021)在《旧金山华埠的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1848-1906年)》文中研究说明当今随着国际交往的程度加深、范围拓展,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形象甚至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在涉及国家文化战略以及世界文化的未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引起普遍的关注。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已经成为我国开展跨文化交际的一张靓丽名片。事实上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戏曲已经在美国旧金山华埠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演出,并且英美期刊的多篇报道都对这一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了评述。而以往的中国戏曲对美传播研究多集中在关于1930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访美演出以及改革开放后以或民间或官方的形式开展戏曲海外传播活动的探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这段戏曲跨文化传播史则往往被人忽视。本论文以中国戏曲在旧金山华埠的早期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对American Periodicals美国期刊数据库和British Periodicals英国期刊数据库(17-20世纪)的大量相关报道进行搜集、翻译、整理、归纳、总结,并以统计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出分析结果。针对这一时期最富于跨文化交际意义的典型事件与传播细节展开个案分析,并根据传播状况的变化分为初兴期、繁荣期、衰落期三个历史阶段。运用文化图式理论和文化语境理论分析西方人对旧金山华埠戏曲传播活动采取不同态度的原因,旨在获得角度更新、内容更全的研究视野,并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的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本文基于对文献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东西方文化差异决定了中国人与西方人所具有的文化图式不尽相同,而西方人对旧金山华埠戏曲传播活动采取的态度及应对措施往往是基于自身的文化图式,这是造成跨文化交际产生困难甚至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传播与接受信息的等值性,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体必须对双方民族的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最好能获得多种文化图式,这样将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阻力。文化语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规范并且决定人的言语、行为、情感倾向,因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中美国际地位与国际关系、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戏剧传统、审美品位等深刻影响着西方人对旧金山华埠演出的中国戏曲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只有把文化现象置于特定的语境下既做宏观的把控又做微观的剖析,才能保证准确无误的相互理解和顺畅持久的跨文化交流。当今促进中国传统戏剧走出去的有效策略是要对戏曲加以合理的解释和必要的说明,并在不伤害文本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前提下做一定限度内的适应性改造,以期帮助不甚熟知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欣赏戏曲的艺术魅力、理解戏曲的文化内涵。

王辰竹[5](2021)在《茉莉的丝路旅行及其审美意义生成》文中研究表明在丝路审美文化视域下研究外来物的物质文化,实际是以外来物种为源点,对其社会生命的发展进行传记式研究。植物茉莉在丝路文化旅行的过程中,见证了人类文化自区隔到互通发展的历程,因而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叉视角出发,对植物茉莉的“丝路旅行”及其审美意义的生成的研究,通过以小见大,反衬出丝路审美文化的熔铸生成与融通。茉莉在其原生文化语境中受到信仰统摄被赋予“神性”意味,建构出其在域外与宗教紧密联系的宏观性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在宗教传播与贸易等多方作用下,茉莉裹挟着最初的宗教意义与实用价值进入中国,被宗教、伦理、美学等价值重塑,经历了自“神”至“人”的文化生成过程,美学意义不断凸显,成为中国文化中颇为典型的文化符号。其中,作为听觉符号的“茉莉”在传至西方之时,一度成为东方色彩的代表,审美意义再度发生变化。随现代传媒发展带来的“时空压缩”,中西方在“茉莉”文化上均以植物为源头,以“和而不同”的态度积极进行文化对话,在这一过程中,“茉莉”与中国逐渐同构,在跨文化交流中,茉莉的审美意义被再度阐释,文化生成呈现融合会通的趋势。至此,茉莉的丝路旅行及其审美意义生成过程得以明晰。茉莉所携带的文化价值与审美意义是不同话语建构的产物,“茉莉”的文化与审美意义的流变意味着异种文化碰撞与融合。选取茉莉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看似是研究植物个体在丝路时间至空间的审美生成历程,本质是以茉莉为切入点,从个体植物的传播迁移与审美意义增衍与脱落出发,探讨后现代丝路空间里中外文化互通道路方向,进而对丝绸之路上物种的跨文化交流与平等对话提供可行性方法论。

许林[6](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周媛,林克勤[7](2020)在《文化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话语“误读”问题反思》文中研究说明"话语"误读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触的特殊方式。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语言交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意识形态等存在的差异造成了话语"误读"。话语"误读"中的善意、创造性叛逆等因素与效用不必过分夸大,但恶意误读值得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共生的视角下去看待跨文化传播话语误读存在与合理性,应该在平衡异质文化现象关系的过程中,试着去找出跨文化传播中正确应对善意"误读"与"恶意"误读的策略与途径。

沈思芹[8](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蔡烁[9](2020)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历程几乎与新中国的诞生同步,自发生,中国古典舞就没有停止过对外传播,在实践中,它不断证明了其独特的价值意义。本文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相关的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现象,以探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这一重要命题。文章首先通过对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者们基于国际性思考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中国古典舞的发生并非个人意愿所致,其需求不仅来自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更来自于中国需要在舞台舞蹈艺术领域的国际语境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话语。其次,文章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历史进行了脉络性的梳理,对各时期时代背景、古典舞发展所处阶段、对外传播内容,以及对外传播接受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等相关研究成果的视野下,中国古典舞是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对外传播也反曾哺于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可见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因此前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记录和研究多从“供给侧”角度出发,缺乏“需求侧”,即受众角度的分析,故而,本研究对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赴美巡演期间七场演出的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中的受众反馈与现存问题。最后,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历史上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反馈,提出现阶段中国古典舞在对外传播中尚有巨大未被开发的潜力,中国古典舞日后应在传播方式、内涵建设,以及跨文化适应度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建设。

袁梦洁[10](2020)在《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中国原创芭蕾舞剧作为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但走出国门并不等于实现了有效传播,舞蹈的传播不能只停留在表象上,真正实现提升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依靠文化的有效传播。一直以来,学界对于舞蹈的传播与交流问题颇为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对舞蹈交流问题进行剖析的很少。本文建立在跨文化传播理论下的有效传播理论基础上,以中国原创芭蕾舞剧为对象,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分析其传播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完善其有效传播的路径,以求实现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有效传播。首先从宏观角度即文化“走出去”与“走进去”切入,对“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差异和“走进去”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走进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继而对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跨文化传播的目标——“有效传播”进一步说明,从有效传播理论的概述、对外传播的潜在困境、机遇与挑战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其次本文对中央芭蕾舞团的三个舞剧进行案例分析,包括《牡丹亭》、《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以文本分析入手,并对三个案例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市场反馈进行概括总结。基于三个案例对影响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走进去”的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包括文化身份因素、艺术形式因素、受众的信息接收因素。基于以上四个章节试论实现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有效传播路径,从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途径、意识形态、品牌构建六个方面对如何实现中国芭蕾的“走进去”展开论述。

二、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呈现中的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图兰朵》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图兰朵》的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视角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交融而生的《图兰朵》
    第一节 跨文化艺术在剧场
    第二节 剧本的传播与角色身份的多重性
第二章 《图兰朵》演出源流与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幻想的舞台投影
    第二节 大都会版《图兰朵》:跨文化戏剧的典型景观
        一、创作团队
        二、舞台表现
第三章 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呈现的美学研究
    第一节 舞台艺术的美学呈现
    第二节 大都会版《图兰朵》演出舞台分析
        一、舞台场景
        二、人物造型
        三、演出分幕分析
    第三节 演剧符号的跨文化性
        一、《图兰朵》的舞台符号系统
        二、《图兰朵》的文化符号溯源
    第四节 跨文化戏剧中对异质文化元素的误用
        一、舞台景观上的本同末异
        二、人物造型中时代与身份的错乱
第四章 异化与融会——《图兰朵》的跨文化审美
    第一节 《图兰朵》的美学特征
        一、舞台演出的整体美
        二、造型元素的构成美
        三、音画相合的情境美
    第二节 跨文化戏剧艺术呈现的表达特点
        一、文化误读制造的元素错位
        二、文化冲突导致的语义异化
        三、文化内化引起的风格融会
    第三节 跨文化元素交织的规则:“异性相斥、同性相吸”
        一、跨文化艺术美学特征背后的文化差异
        二、跨文化艺术中本源文化形式的稳定性
        三、来源文化元素的典型性及与本源文化的相似性
第五章 跨文化艺术评价的“东方困局”
    第一节 西方凝视下的东方
    第二节 对华情感写照——《图兰朵》的东方主义评价
    第三节 自我立场与审美的两难问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2)百老汇戏剧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误读研究 ——以华裔黄哲伦的剧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个案分析法
        (三) 内容分析法
第一章 百老汇戏剧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运用分析——以华裔黄哲伦的剧作为例
    第一节 对中国戏曲元素的初探——《新移民》
    第二节 不完全的文化解构——《蝴蝶君》
    第三节 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花鼓歌》
第二章 百老汇戏剧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误读”分析
    第一节 对中国戏曲中文化符号的简化
    第二节 不完全的文化解构
        一、对京剧男旦阴柔气质的过分想象
        二、对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刻化
    第三节 被建构的东方及精神内涵
        一、“伪东方”的精神内涵
        二、中西方文化融合下的“西方梨园”
第三章 对中国戏曲文化元素产生“误读”的原因
    第一节 高低语境文化下的理解差异
    第二节 “影响焦虑”下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误读”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西方受众的观看模式
        一、百老汇的观众构成
        二、对主流话语的文化屈从
第四章 如何对待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
    第一节 黄哲伦的剧作在美国的接受
    第二节 客观看待文化“误读”的影响
    第三节 “误读”启示:从文化失语走向文化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下的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国家形象建构研究综述
        三、纪录片的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一、本研究的问题意识
        二、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理论支撑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理论支撑
第二章 《武汉战疫纪》文本分析
    第一节 《武汉战疫纪》的选择依据
        一、CGTN背景
        二、选择的原因
    第二节 《武汉战疫纪》叙事分析
        一、 《武汉战疫纪》内容描述
        二、 《武汉战疫纪》画面描述
        三、 《武汉战疫纪》形象要素
第三章 留学生对《武汉战疫纪》的跨文化解读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学生样本
        二、访谈设计
    第二节 编码方案
        一、焦点小组数据编码
        (一)开放编码
        (二)主轴编码
        (三)核心编码
        二、焦点小组解码系统
    第三节 研究发现
        一、关于政治形象的解读:积极正面
        二、关于社会形象的解读:积极正面
        三、关于科技形象的解读:积极正面
        四、关于医疗形象的解读:积极正面
        五、关于国人形象的解读:积极正面
    第四节 留学生对《武汉战疫纪》的综合观感
第四章 留学生对《武汉战疫纪》的正面解读与误读
    第一节 留学生对《武汉战疫纪》的正面解读
        一、与影片观点一致主导式解读
        二、结合自身感受的协商式解读
    第二节 留学生对《武汉战疫纪》的误读
        一、关于“微笑”的误读
        二、 “节俭”价值观的误读
        三、 “面子”价值观的误读
        四、 “以偏概全”的误读
        五、 “文化词语”的误读
第五章 中国抗疫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
    第一节 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观念问题
        一、传播者与受众需建立正确文化观
        二、传播过程中注重差异观点的表达
    第二节 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与汉语国际教学启事
        一、树立国际视野,跨越文化差异
        二、客观真实、多角度的内容选取
        三、追寻人类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观
        四、巧妙结合新媒体引导学生自学
        五、选择恰当的影视题材启发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焦点小组采访提纲
附录二:留学生霍尔解码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旧金山华埠的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1848-190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中国戏曲在美传播研究综述
        二、旧金山华埠研究综述
        三、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相关理论阐释
        一、研究方法
        二、相关理论阐释
第一章 旧金山华埠的戏曲传播情况
    第一节 1848-1906年美国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第二节 旧金山华埠的戏曲传播概况分析
        一、19世纪50-60年代——初兴期
        二、19世纪70-80年代——繁荣期
        三、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衰落期
第二章 辨异与认同——以英美期刊报道为例
    第一节 报道描述性分析
        一、报道数量与时间分析
        二、报道篇幅分析
        三、报道角度分析
    第二节 报道相关性分析
        一、报道内容分析
        二、报道态度分析
第三章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旧金山华埠的戏曲传播
    第一节 文化图式视野下旧金山华埠的戏曲传播
    第二节 文化语境视野下旧金山华埠的戏曲传播
第四章 中美戏剧交流的反思与启迪
    第一节 历史经验: 反思语境与传播的关系,认识图式对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现实策略: 坚守多元文化立场,促进中西戏剧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茉莉的丝路旅行及其审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茉莉的丝路文化旅行概论
    第一节 植物茉莉丝路传播概述
    第二节 生成、脱落与增值:茉莉审美意义的流变
第二章 从植物到象征:茉莉的域外旅行及文化生成
    第一节 古印度的茉莉崇拜
        一、茉莉与世俗:茉莉审美的萌发
        二、茉莉与宗教:神圣象征的符号
    第二节 古波斯的茉莉隐喻
    第三节 地中海的茉莉象征
第三章 从物性到诗性:茉莉在中国的意义增衍
    第一节 茉莉入华:植物茉莉的东传
    第二节 物质交换中的审美建构
        一、茉莉的物性与日常审美
        二、命名之争:茉莉、素馨、耶悉茗
    第三节 文化书写中的审美意象生成
        一、茉莉的诗性建构
        二、 “比德”:茉莉的伦理性
        三、茉莉与女性的同构
第四章 中西交汇:茉莉审美意义的熔铸生成
    第一节 向西传溯的音乐符号
        一、东方的表征——《茉莉花》
        二、 “茉莉”音乐符号的西传
        三、 《图兰朵》中的“茉莉花”
    第二节 现代化中“茉莉”的多向融合
        一、审美表征的多样化
        二、中西交流的桥梁——“茉莉花”
        三、当代对话中的文化熔铸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1.4.1 研究重点
        1.4.2 创新之处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4.2.1 远方的乌托邦
        4.2.2 愚昧的中国
        4.2.3 黄祸论
        4.2.4 中国崩溃论
        4.2.5 中国威胁论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5.3.1 注重关注度
        5.3.2 彰显独特性
        5.3.3 扩大接触面
        5.3.4 铺陈情感律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文化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话语“误读”问题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误读
2 “话语”误读的诗学功能
3 西方对中国“话语”误读的伎俩与意图
4 西方恶意“话语”误读的应对策略
5 结语

(8)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二、三种法文译本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小结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及其翻译问题相关研究
        2.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3.中国舞蹈对外传播路径与策略相关研究
        4.舞蹈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5.其它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历史回溯
    (一)舞种发生至文革前夕(-1966)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9)
    (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
    (四)新世纪以来(2000-)
二、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一)“走出去”的有效载体
        1.传播形式的共通性
        2.文化内涵的共享性
        3.身体语言的独特性
    (二)“走出去”的自我完善
        1.提升文化自信
        2.实现全面育人
        3.强化独特身份
三、中国古典舞系2019年赴美巡演案例分析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二)研究调查结果
        1.观众基本背景
        2.观众观演习惯
        3.观众背景知识
        4.观众观演驱动
        5.观众观演感受
        6.观众整体评价
        7.观众意见建议
    (三)调查结果总结
        1.多个层面获得肯定
        2.演出质量与上座率存在逆差
        3.品牌形象尚未树立
        4.宣传与营销意识有待加强
        5.稳定观演习惯尚未形成
        6.年轻观众占比较少
        7.综合质量要求较高
        8.舞剧形式中国化身份尚待确立
        9.受众接受与其背景密切相关
        10.跨文化意识有待增强
四、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尚待优化的传播方式
        1.人格化传播
        2.多层次传播
        3.多媒介传播
    (二)尚待完善的内涵建设
        1.建构传播的科学概念
        2.确立传播的代表作品
        3.建树传播的价值内涵
    (三)尚待加强的接受与认同
        1.基于不同语境的概念解读
        2.根据不同市场的作品选择
        3.面对不同受众的教学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难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跨文化有效传播的理论概述
    一.文化“走出去”与“走进去”
        (一)文化“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差异
        (二)文化“走进去”的必要性
        (三)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走进去”的重要性
    二.有效传播: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跨文化传播的目标
        (一)有效传播的理论概述
        (二)中国原创芭蕾舞剧对外传播的潜在困境
        (三)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多元表达——中国原创芭蕾舞剧案例分析
    一.古代传统文本——《牡丹亭》
        (一)芭蕾舞剧《牡丹亭》文本分析
        (二)芭蕾舞剧《牡丹亭》传播效果分析
    二.近现代文本——《红色娘子军》
        (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文本分析
        (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传播效果分析
    三.现代文本——《大红灯笼高高挂》
        (一)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文本分析
        (二)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传播效果分析
第三章 影响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走进去”的因素
    一.文化身份因素
        (一)文化身份特性
        (二)身份与多元文化主义
    二.艺术形式因素
        (一)无国界的“前语言”传播
        (二)芭蕾——国际标准的动作语汇
    三.受众的信息接收因素
        (一)受众的选择性因素
        (二)接受的认识一惯性与使用与满足性
第四章 实现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有效传播路径
    一.中国故事,国际表述
        (一)从中国故事的细节出发形成共情
        (二)捕捉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三)以人为本,以微知着
    二.“求同避异”,聚焦共同价值理念
        (一)换位思考,规避文化抵抗
        (二)全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
    三.内容提供思考,形式耳目一新
        (一)通过悲剧的审美效应促进有效传播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与现代型转化
        (三)创生艺术形式美
    四.水滴策略,“软性”传播
    五.孵化知识产权,树立品牌意识
        (一)以版权输出丰富跨文化传播途径
        (二)打造品牌,扩大传播效度
    六.换位思考,为我所用
        (一)从期待视野适应受众审美需求
        (二)“第三人效果”对有效传播的启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一 引用的部分海外媒体评论

四、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呈现中的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D]. 陈杨梦园.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百老汇戏剧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误读研究 ——以华裔黄哲伦的剧作为例[D]. 皇甫梦欣.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下的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研究[D]. 王艺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旧金山华埠的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1848-1906年)[D]. 庞庆.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5]茉莉的丝路旅行及其审美意义生成[D]. 王辰竹. 兰州大学, 2021(02)
  • [6]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文化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话语“误读”问题反思[J]. 周媛,林克勤. 外国语文, 2020(06)
  • [8]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9]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D]. 蔡烁.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 [10]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研究[D]. 袁梦洁.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标签:;  ;  ;  ;  ;  

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读”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