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各类肝炎中D型肝炎病毒分布情况

120例各类肝炎中D型肝炎病毒分布情况

一、120例丁型肝炎病毒在各型肝炎中的分布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侯凌欣,鞠翰,刘新泳,展鹏[1](2021)在《以聚合酶为靶标的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病毒聚合酶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合成病毒自身遗传物质的蛋白质,因其相对保守而成为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不同病毒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针对某一种病毒聚合酶设计的抑制剂往往对其他病毒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文作者精选了近年以聚合酶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的经典案例,介绍了不同病毒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并从药物化学的角度综述了多种病毒聚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张梅,王姗霞,王诗佳,侯丽英[2](2021)在《替比夫定阻断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效果以及对孕妇谷丙转氨酶(ALT)、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研究组(n=62)和对照组(n=62),研究组孕妇服用替比夫定,两组孕妇入组时、孕32周以及分娩时分别检测ALT、肌酐和凝血酶原时间(PT),孕妇分娩后分别对孕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对新生儿实施常规的预防乙型肝炎传播处理,对两组新生儿出生7个月及一年后HBV感染情况、身高、体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平均年龄、平均孕期、入组时肌酐含量、ALT水平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孕妇孕32周及分娩前血ALT(48.82±18.79; 19.21±21.99)U/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孕32周PT(12.57±0.63)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分娩前血ALT、PT均低于孕32周水平(P<0.05),与孕32周比较,对照组孕妇分娩前ALT和PT水平下降幅度均低于研究组(P<0.05),而血肌酐水平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低于对照组的14.52%(P<0.05);出生7个月以及出生一年后,两组新生儿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HBsAg阳性率(6.45%,1.6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s药物阻断高载量HBV母婴的垂直传播效果显着,且能够改善孕妇体内的ALT水平,安全性高,预后好。

张明明,张思薇,胡璇,包飞云,裴志燕,刘元元,麻爱娣,张岭漪[3](2021)在《ICG-R15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改良Scheue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阴性[HBeAg(+)/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改良Scheuer评分的相关性,以探索吲哚菁绿清除试验(ICGCT)在判断CHB肝病进展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7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或轻度升高[< 2倍正常值上限(ULN)]且经改良Scheuer评分的HBeAg(+)/HBeAg(-) CHB住院患者,分为轻度肝病组(M组,131例,改良Scheuer评分<G2S2)和进展肝病组(A组,276例,改良Scheuer评分≥G2和/或S2);亚组分为: HBeAg(+)-M组、HBeAg(-)-M组、HBeAg(+)-A组、HBeAg(-)-A组。回顾性分析ICG-R15与各组间改良Scheuer评分的相关性。对数据采用t检验、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临床基本特征:407例血清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中HBeAg(+) CHB 171例,HBeAg(-) CHB 236例;HBeAg(+) CHB患者血清HBV DNA基线均值[(6.06±1.95)log10IU/ml]高于HBeAg(-) CHB[(3.60±1.37)log10IU/ml,P=0.000]。纳入患者ICG-R15检测特征: (1)ICG-R15基线均值在HBeAg(+) CHB和HBeAg(-) CHB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基本在正常值范围(<10%);(2)ICG-R15基线均值在各亚组间比较显示,HBeAg(+)-A组/HBeAg(-)-A组患者分别高于HBeAg(+)-M组/HBeAg(-)-M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48)。纳入患者ICG-R15与改良Scheue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1)ICG-R15与HBeAg(+)/HBeAg(-) CHB两组患者改良Scheuer评分中炎症活动分级(G)均分别呈弱正相关性(r=0.237,P=0.002;r=0.244,P=0.000);(2)ICG-R15与HBeAg(+)/HBeAg(-) CHB两组患者改良Scheuer评分中纤维化分期(S)均分别呈弱正相关性(r=0.254,P=0.001;r=0.225,P=0.001)。ICG-R15对纳入患者肝组织学进展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当ICG-R15截断值取5.1%时,基于ICG-R15预测HBeAg(+)/HBeAg(-) CHB患者M组进展至A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01(P=0.001)。结论 ICG-R15与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HBeAg(+)/HBeAg(-) CHB患者肝组织改良Scheuer评分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ICG-R15的截断值为10%时不能准确反映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HBeAg(+)/HBeAg(-) CHB患者有效肝细胞储备功能;ICG-R15的截断值前移为4.0%~5.0%时可能具有对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HBeAg(+)/HBeAg(-) CHB患者肝病进展至改良Scheuer评分≥G2和/或≥S2的预测价值。

姚忠慧[4](2021)在《鸡源呼肠孤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及感染性克隆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可侵害不同日龄及不同品种的鸡,尤其是商品肉鸡,造成鸡的跗关节肿胀甚至瘫痪,饮水量和采食量下降并伴有死亡。近年来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危害着我国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从山东烟台地区疑似ARV感染的患鸡肌腱中分离出一株ARV,命名为SDYT,并对SDYT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同时以实验室已分离的LY383株为基础构建了ARV感染性克隆,为ARV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从分子水平上深入开展ARV的致病机理、传播机制和免疫防制等研究提供技术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对山东烟台地区疑似ARV感染的患鸡肌腱进行病毒的分离,病料接种鸡胚肝细胞后出现合胞体的细胞病变,RT-PCR检测及ARV S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病毒为ARV,将其命名为SDYT,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SDYT株与传统标准毒株S1133和1733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分别为54.4%~93.2%和54.7%~93.1%,氨基酸同源性也较低,分别为49.2%~99.0%和49.8%~99.0%;将SDYT株与其他参考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其S1和S2基因与17203-M-06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68.9%~93.4%和70.9%~99.0%;S3、M3、L2基因与LY383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89.9%~97.8%和96.5%~99.5%;S4基因与878-Bi-05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2.3%和99.2%;M1和L1基因与2408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0.7%~93.2%和98.6%~99.2%;M2基因与D1104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3.0%和97.9%;L3基因与138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0.5%和96.8%。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SDYT株与鸡源呼肠孤病毒亲缘关系较近;根据σC基因遗传进化分析,SDYT株属于基因4型ARV,传统标准毒株S1133和1733属于基因1型ARV;根据其他基因遗传进化分析,SDYT株与传统标准毒株S1133和1733除S3编码的σB、M1、L1和L2基因处于同一个分支外,其他6个基因片段均处于不同分支。综上,SDYT株是由不同鸡源ARV经片段重组进化而来的ARV变异株。2、120只1日龄健康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A组为静脉攻毒组,B组为脚垫攻毒组,C组为口服攻毒组,D组为对照组。攻毒组每只接种0.4 m L(TCID50为10-5.401/0.1 m L)病毒液,对照组每只接种0.4 m L生理盐水,每日观察临床症状。于攻毒后3 d、6 d、9 d、12 d、15 d、18 d,21 d每组随机选取3只肉鸡,称重后采集泄殖腔棉拭子、采血并分离血清,剖检后收取各组织器官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临床症状和剖检结果显示,SDYT株各攻毒组肉鸡均出现关节肿胀、卧地不起的症状,剖检可见跗关节皮下淤血,腱鞘内有黄色胶状黏液,十二指肠充血,脾脏肿大,肾脏肿大及胸腺充血,以A组和B组症状最严重;增重结果显示,各攻毒组体重增长缓慢,以B组最显着;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各攻毒组抗体水平较对照组稍高;泄殖腔排毒检测结果显示,各攻毒组早期排毒量较高,随后降低;病毒血症检测结果显示,SDYT株可引起肉鸡病毒血症,攻毒后3 d即可在血液中检出病毒,6 dpi~9 dpi达到高峰,15 dpi后开始下降;各组织器管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攻毒组各组织器官均能检测到病毒的存在,肌腱中的病毒载量较高,法氏囊和气管的病毒载量较低。以上试验表明,人工感染SDYT株可引起肉鸡病毒性关节炎、生长抑制及病毒血症。3、利用全长c DNA扩增及同源重组的方法对LY383株进行反向遗传操作。用高保真酶扩增出LY383株全基因组10个片段,对M1片段进行点突变以作为分子标签。改造p Blue Script II SK(+)载体(p BSK载体),使其带有T7启动子和T7终止子,目的片段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连接到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10个p BSK重组质粒在提取后按不同浓度共转染到BSR-T7细胞,培养72 h后收取细胞冻融3次,离心后将上清液无菌接种到SPF鸡胚盲传3代。收集鸡胚尿囊液进行鉴定,RT-PCR结果显示,盲传3代后仍能检测到拯救病毒S1基因的存在;分子标签检测结果显示已成功引入分子标签;对接种3代后的鸡胚进行观察,拯救毒与亲本毒鸡胚都出现卵黄破裂和胚体充血的现象。本研究成功克隆出鸡呼肠孤病毒LY383株全基因组10个重组质粒,优化了10个质粒共转染时的最佳配比,构建了ARV感染性克隆,为深入开展ARV的致病机理和免疫防制等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陈曦[5](2021)在《基因Ⅵ型NDV HN蛋白新毒力位点的鉴定及弱毒疫苗候选株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强毒株引起的给世界养禽业造成极大危害的烈性传染病。迄今为止,已经在250多种鸟类以及少数的哺乳动物上发现了NDV的感染。为了适应庞大的宿主类型,与其它单股负链RNA病毒一样,NDV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大量的变异体,表现在多种多样的基因型。除宿主因素外,NDV的毒力主要是由其基因编码的膜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裂解位点(Cleavage site,cs)决定的。虽然,基因Ⅵ型NDV的Fcs为强毒株类型,但有些毒株在鸡上表现出弱毒株特性,这表明基因Ⅵ型NDV的毒力可能受到其它毒力因子的影响。基因Ⅵ型NDV是一类宿主和抗原变异的病毒,易感宿主是鸽子,与用来生产并免疫我国家禽的ND疫苗的基因II型或ⅥI型NDV的同源性不高,常用的ND疫苗在鸽子上仅能提供部分保护。目前,缺少针对基因Ⅵ型的ND疫苗用以防控鸽子被NDV感染。因此,开展基因Ⅵ型NDV毒力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发针对该基因型的ND弱毒疫苗,对鸽源NDV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具体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1.两株毒力差异较大的同源NDV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为了获得自然突变致弱的NDV毒株,实验室前期将一株分离自朱鹮的、中等毒力的基因Ⅵ型NDV毒株(CI10)在鸡胚中进行连续传代,多次传代后,发现传代株(CE16)的致病能力显着降低。为了对传代株有更加清楚的了解,本研究对CE16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CI10相比,CE16产生的蚀斑大小缩小了约50%;在细胞上的增殖能力降低至原来的1/30;致病指数ICPI由1.04降至0.35,MDT由86 h延长至120 h以上;对鸡的致病性试验也显示CE16未能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由100%降至0。为了进一步研究上述生物学表型及毒力改变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两株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两毒株全长均为15192个核苷酸(Nucleotide,nt),F蛋白序列完全一致且含有强毒株特征的Fcs。根据F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两株毒株均属于基因Ⅵ型NDV。分子特征比较发现,与CI10相比,CE16基因上有6个nt的替换导致5个氨基酸(Amino acid,aa)的突变,这些突变位点分布于核衣壳蛋白(Nucleoprotein,NP)(A426T)、HN蛋白(A215G和T430A)以及聚合酶蛋白(Large polymerase protein,L)(E1694V和R1767G)。鉴于HN蛋白与NDV膜融合活性有关,而NP和L与病毒的增殖活性有关。推测上述表型差异的原因是由这5个位点上氨基酸的突变导致的。进一步的蛋白质3D结构模型预测分析发现:HN215的突变未引起明显的结构改变;HN430的突变使序列结构由β折叠变为无规则卷曲;L1694的突变显着改变了蛋白质结构;L1767的突变将α螺旋变成无规则卷曲。尽管NP426位没有相应的蛋白结构,但其位于NP蛋白中影响NP和磷蛋白(Phosphoprotein,P)互作的不规则区域内。上述结果为研究NDV毒力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2.基因Ⅵ型NDV CE16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为了研究CE16毒力减弱的分子机制以及研制基因Ⅵ型NDV弱毒活疫苗候选株,本研究以在鸡胚上连续传代致弱产生的NDV CE16株为骨架,构建基于T7启动子的基因Ⅵ型N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首先,本研究选择经过改造的用于NDV拯救的克隆载体p BR322作为骨架载体,将病毒基因组全长c DNA分为8个不同带重复序列的亚基因片段,并采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在该载体上成功组装出病毒的c DNA全长。为了获得精确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末端,本研究分别在基因组c DNA的5’端引入T7 RNA聚合酶启动子、在3’端引入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elta virus,HDV)RNA核酶序列以及T7 RNA聚合酶终止子,构成NDV CE16全基因组c DNA的克隆质粒p BR322-CE16。同时将CE16株的NP、P和L的编码区序列克隆至p CAGGS表达载体上构建辅助质粒p CAGGS-NP、p CAGGS-P以及p CAGGS-L。最后,将上述构建好的全长c DNA质粒和三个辅助质粒共转染人喉表皮样癌(Hep-2)细胞,同时感染能够表达T7 RNA聚合酶的重组痘病毒(MVA-T7)。培养4天(dpi)后,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及细胞,接种SPF鸡胚中进一步扩大培养,并利用血凝试验(Hemagglutination assay,HA)检测病毒滴度。经过上述方法,本研究成功获得了一株r CE16重组毒株,在鸡胚中连续传至10代后,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CE16相比,r CE16在合胞体形成以及细胞中的增殖动力学均未发生明显改变;ICPI和MDT由原来的0.35和>120 h变为0.33和>120 h,毒力也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基于T7启动子的基因Ⅵ型NDV反向遗传操作体系,为后续研究NDV毒力的分子机制以及弱毒活疫苗提供了技术手段。3.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鉴定HN蛋白新毒力位点NDV的HN蛋白是影响毒力及致病性的重要毒力因子。为了研究CE16毒株HN蛋白上aa 215和aa 430的突变在NDV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改变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构建了wt CE16、wt CI10、G215A及A430T的野生(wild type,wt)以及单位点突变HN蛋白。对4种HN蛋白表达效率、红细胞的吸附(Hemadsorption,HAd)能力、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活性、促细胞膜融合活性以及促F蛋白裂解能力等生物学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4种HN蛋白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效率基本一致,表明氨基酸的突变未对HN的表达产生影响。其它生物学研究发现,与wt CE16相比,A430T和wt CI10的HAd活性分别降低了27.5%和29.9%、NA活性分别升高了78.3%和95.5%、融合指数分别增加了56.6%和66.3%、F蛋白裂解指数也分别增加了40.9%和51.4%。而G215A的HAd活性升高了19.6%、NA活性升高了17.9%、融合指数增加了12.9%、F蛋白裂解指数增加了5%,但未产生显着的差异。上述结果从蛋白水平证明了HN430是影响HN生物学活性的一个重要功能位点。为了进一步研究HN430位对病毒的影响,本研究将A430T通过点突变的方式引入到p BR322-CE16中,构建p BR322-CE16-HNA430T。通过病毒拯救成功获得了r CE16-HNA430T,在鸡胚中连续传至10代后,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r CE16相比,r CE16-HNA430T重组毒株产生合胞体的能力增强了约40%、HAd能力增强了约50%、NA活性提高了约130%、增殖能力增强了约8倍左右。致病指数结果显示:ICPI由0.33升至1.38,MDT由>120h缩短至86 h;对鸡的致病性试验也显示r CE16-HNA430T能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以及100%死亡率,证明r CE16-HNA430T的致病性显着增强。因此,本研究鉴定到HN430位氨基酸位点是有别于已经鉴定过的在细胞膜融合、病毒增殖和致病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新毒力位点。上述结果为HN蛋白功能位点的研究奠定了基础。4.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基因Ⅵ型NDV弱毒活疫苗候选株目前,鸽子上常用的ND疫苗为鸡用的传统疫苗,与鸽子中流行的基因Ⅵ型NDV遗传距离约为20%。虽然ND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基因型和抗原的不匹配使得传统疫苗不能完全防控流行株的感染和扩散。因此,为了研究专门针对鸽流行NDV毒株的弱毒活疫苗,本研究利用基因Ⅵ型NDV CE16弱毒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将p BR322-CE16的Fcs由强毒型的112RRQKR/F117替换为传统疫苗株La Sota的112GRQGR/L117。通过病毒拯救获得r CE16-La(Fcs),F基因测序发现该毒株含有弱毒型Fcs序列,并且感染细胞后无合胞体形成。对拯救毒株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遗传稳定性检测发现:r CE16-La(Fcs)在鸡胚上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HA效价为29,病毒含量高于108EID50/m L;致病性结果显示ICPI由0.33进一步降低至0、MDT仍>120 h,表明Fcs的突变使该基因Ⅵ型传代弱毒株的毒力进一步降低;分别在鸡胚中连续传15代、在鸽子脑中传5代后测定鸡胚第5、10和15代次以及鸽子脑的第1、3和5代次病毒的毒力及Fcs序列,结果显示该毒株在鸡胚传代过程中毒力未发生明显改变(ICPI:0~0.05),在鸽子中未引起任何临床症状,并且每代次病毒的Fcs序列均未发生回复突变,证明该毒株具有良好的毒力和遗传稳定性。为了验证r CE16-La(Fcs)的攻毒保护效率,本研究将该毒株和La Sota分别对鸽子进行一免和二免,然后对免疫后血清中抗体的产生、基因Ⅵ型强毒攻毒后的保护能力以及排毒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 CE16-La(Fcs)免疫鸽子28 dpi后,对基因Ⅵ型强毒株抗原的HI效价约为211,而La Sota产生的HI效价约为28.5;在接种基因Ⅵ型强毒株后均未发生任何的临床症状或死亡,表明r CE16-La(Fcs)和La Sota具有相同的免疫保护效力;此外,对攻毒后口腔和泄殖腔拭子中病毒的检测发现,r CE16-La(Fcs)能显着降低拭子阳性率以及缩短排毒时间。综上所述,r CE16-La(Fcs)在鸡胚中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并且毒力和遗传稳定性均符合OIE疫苗株标准;此外,与La Sota相比r CE16-La(Fcs)在免疫后产生的血清抗体在同源毒株做抗原时能产生更强的中和抗体活性,并且在同源强毒株给鸽子攻毒后能产生更强的攻毒保护率。虽然传代次数较短不能保证r CE16-La(Fcs)的毒力是否会返强,但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只要Fcs和HN蛋白430的氨基酸不同时发生突变,就能确保该r CE16-La(Fcs)为弱毒株。因此,相比其它只突变了Fcs的基因Ⅵ型的弱毒疫苗株,本研究研发的疫苗候选株可能更稳定,更适合用来生产弱毒疫苗。

蒋晓倩[6](2021)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与经络分布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判定并检测其中医经络分布情况,探讨CHB中医体质与经络分布情况的关系,为中医外治法调节机体经络平衡、改善偏颇体质、辅助治疗CHB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30例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2018年10月至2020年06月期间的CHB病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并进行中医经络检测,收集其一般资料、理化检查指标及中医经络检测相关指标。分析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理化指标、中医经络检测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1.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占比的前三位分别为湿热质(24.55%),气郁质(21.82%),气虚质(18.79%),其后依次为平和质(12.42%),痰湿质(9.70%),阳虚质(5.76%),血瘀质(3.94%),阴虚质(3.03%)。2.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中男性的体质以湿热质(28.71%)为主,女性的体质以气郁质(25.78%)为主。3.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青年组以湿热质为主(27.61%),中年组和老年组以气虚质为主(占比分别为22.22%和50.00%)。4.330例CHB患者的不同体质类型病程、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30例CHB患者的异常经络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脾经(异常率73.64%),其次分别肝经(异常率66.97%)、胆经(异常率65.15%)。6.CHB患者不同体质类型的异常经络分布、体能(元气状态)、阴/阳(代谢状态)、上/下(精神神经活动状态)、左/右(筋骨状态)、最大/最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主要偏颇体质中,湿热质的主要异常经络为胆经(14.61%)、肝经(14.20%);气郁质的主要异常经络为肝经(16.57%)、胆经(16.57%);气虚质的主要异常经络为脾经(18.31%),肾经(14.58%)。将各个体质的体能(元气状态)由大到小排序为:湿热质>平和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CHB患者痰湿质与阳虚质的阴/阳(代谢状态)数值较高,而阴虚质阴/阳(代谢状态)的数值最低。CHB患者阴虚质及湿热质的上/下(精神神经活动状态)数值高于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CHB阴虚质患者左/右(筋骨状态)的数值最高,血瘀质患者左/右(筋骨状态)的数值最低,但二者均位于正常值范围。阳虚质CHB患者的最大/最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数值最高。结论:不同中医体质CHB患者在性别、年龄、异常经络、体能(元气状态)、阴/阳(代谢状态)、上/下(精神神经活动状态)、左/右(筋骨状态)、最大/最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分布存在差异,临床上可望通过中医外治法调节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状态,改善偏颇体质,提高CHB治疗效果。

张旭[7](2021)在《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定量和HBsAg阴转率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Wan Fang DATA)、维普(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 CTR)对2005-2021年文献进行检索。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满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05版、2010年版、2015年版、2019年版任一版本中慢性HBV感染的诊断:HBsAg和(或)HBV DNA阳性6个月以上,可以为符合诊断标准的HBe Ag阳性慢性HBV感染、HBe Ag阳性CHB、HBe Ag阴性慢性HBV感染、HBe Ag阴性CHB中的任一状态。(2)干预措施试验组需使用中药(中草药、中成药、中药制剂或提取物)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如包括中药+一般药物(常规护肝药、维生素等)、中药+NAs或干扰素、中药+NAs或干扰素+一般药药,对照组可为空白对照以及安慰剂、NAs、干扰素、一般药物的单用或联合使用。(3)观察指标必须包括HBsAg定量或HBsAg阴转率任一项。(4)试验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排除标准:(1)研究对象合并有甲、丙、丁、戊肝或艾滋病毒感染等其它病毒感染者;或合并药物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其它肝病者;或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肝癌患者;或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造血系统疾病等其它系统疾病者。(2)试验组使用中医外治或针灸等其它中医治疗者。(3)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其它观察性临床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研究等其它研究类型以及个案报道、综述等。(4)不满足纳入标准或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逐层筛选,将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软件对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1)16篇联合中药组治疗结束时总HBsAg阴转率与未使用中药组相比(RR=1.72,95%CI[1.39,2.12],P<0.00001,I2=0%);其中2篇与非抗病毒药物(RR=5.69,95%CI[0.79,40.91],P=0.08,I2=0%);8篇中药+NAs与NAs相比(RR=1.64,95%CI[1.27,2.12],P=0.0001,I2=0%);6篇中药+IFN与IFN相比(RR=1.70,95%CI[1.17,2.47],P=0.0005,I2=0%)。(2)中药联合抗病毒药(NAs、IFN)治疗24w时(RR=1.55,95%CI[1.21,1.99],P=0.0005)、48w时(RR=2.02,95%CI[1.28,3.17],P=0.002)与未联合中药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3)7篇中药联合抗病毒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两组在治疗前HBsAg无统计学差异)与未使用中药组相比(MD=-0.27,95%CI[-0.44,-0.10],P=0.002),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HBsAg定量水平,提高HBsAg阴转率。此结论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治疗HBV感染、提高HBsAg阴转率提供证据和治疗思路。但由于此次研究提供的证据等级不高,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文献支持。

王松姣[8](2021)在《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HBV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影响全世界约2.57亿人,并且是引起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使用核苷(酸)类似物(NAs))来抑制病毒复制,但是耐药性病毒株的选择常常会导致治疗失败和疾病的进展。而且,耐药性的发展始于HBV聚合酶基因的突变,随后数周至数月后病毒载量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因此,抗HBV耐药性突变的检测对于迅速制定新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第一部分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目的本研究探讨建立一种检测HBV逆转录酶区10个经典耐药位点的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方法1建立检测HBV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的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根据HBV逆转录酶区常见的突变位点,采用Primer Premier 6.0软件设计了覆盖HBV基因型B和基因型C的逆转录酶区rt169至rt250位点的通用引物。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然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anger测序分析PCR产物,以验证目的基因是否被扩增成功。2包含HBV逆转录酶区rt169至rt250位点的标准质粒的构建通过掺入Eco RI和Hind III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HBV DNA模板,然后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 RI和Hind III消化纯化的PCR产物和p UC19克隆载体。在使用T4 DNA连接酶将这两个酶切后的DNA片段的磷酸二酯键连接在一起之后,下一步是将重组质粒DNA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菌株的感受态细胞中。然后进行菌落PCR筛选和质粒DNA测序分析,以确定重组质粒标准模板是否构建成功。3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的评价将得到的重组菌株扩大培养,并对提取的质粒DNA进行定量和倍比稀释。以各浓度梯度的标准质粒作为DNA模板,重复PCR扩增3次。然后通过1.5%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以目的条带检出率为100%时的最高和最低模板浓度分别作为该方法的检测上限和下限。通过建立的PCR方法对经Sanger测序验证的rt M204I突变标本连续重复检测10天,分析该耐药位点的突变检出率,以评价该方法的重复性。依据分子克隆方法构建rt M204I突变型重组质粒,将突变型质粒DNA按一定比例混合到野生型质粒中;对混合DNA模板进行PCR扩增,然后应用Mutation Surveyo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评价该方法对耐药突变株的检测灵敏度。分别对感染了人巨细胞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梅毒螺旋体患者和正常受试者的血清DNA样品以及用作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的蒸馏水和质粒标准品进行PCR扩增和目的条带的检测,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1)通过优化PCR扩增体系和条件,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PCR方案以检测HBV逆转录酶区的耐药突变位点。50μL PCR扩增体系为:蒸馏水33μL,20 mmol/L 10×扩增缓冲液(Mg2+plus)5μL,4种d NTP混合物(每种浓度为2.5 mmol/L)4μL,Ex Taq聚合酶(5 U/μL)1μL,上游引物(10μmol/L)1μL,下游引物(10μmol/L)1μL,模板DNA 5μL(<500 ng)。PCR扩增条件为95℃预变性5 min;94℃变性10 s,55℃退火20 s,72℃延伸1 min;循环40次;最后72℃延伸5 min。(2)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包含有HBV逆转录酶区rt169至rt250位点的野生型标准质粒。(3)该方法对血清HBV DNA的检测范围为0.36 copies/μL至2.88×1011 copies/μL,联合应用Mutation Surveyor软件可检测出含量低至5%的耐药突变株。同一样本重复10次PCR扩增和测序分析,rt M204I的突变检出率为100%。在空白对照和HBV DNA阴性标本中均未检出目的条带。结论本课题所建立的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能够同时检测HBV逆转录酶区rt169至rt250间的耐药突变位点,具有检测下限低、重复性好、特异性高、简单快捷的特点,联合应用Mutation Surveyor软件可提高对低含量耐药变异株检测的灵敏度。第二部分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耐药变异的临床应用目的HBV耐药源于长期使用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V逆转录酶(RT)发生突变。到目前为止,这些突变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分布和进化的特征还没有被阐明。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上述建立的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未接受过治疗和接受过NAs治疗的CHB患者中HBV耐药变异和基因型进行检测,以分析CHB患者RT区突变是否受不同基因型的影响。方法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4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逆转录酶区耐药性突变进行分析,并通过系统进化树鉴定相应的HBV基因型。结果408例患者的HBV逆转录酶基因序列扩增成功。系统发育分析显示,HBV基因型B占优势。408例患者的序列分析显示,仅在NAs治疗过的患者中检测到经典的耐药突变位点,且耐药率较高(46.90%,106/226)。HBV基因型B和C患者中仅rt A181T/V突变率存在显着差异,其它经典耐药位点突变率无明显差异。在HBV RT区其它位点的突变率方面,发现了9个基因型相关的氨基酸多态性位点(rt191、rt214、rt221、rt222、rt223、rt224、rt226、rt229和rt238)。其中,大多数位点在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突变率(P<0.05)。结论HBV基因型B和C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但HBV基因型在抗病毒药物使用过程中驱动耐药性变化的作用有限。

杨梦梅[9](2021)在《第一部分 全基因组分析鉴定2010~2019年中国大陆丙型肝炎病毒重组事件和正向选择位点 第二部分 SV40病毒T抗原基因产生环状RNA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全基因组分析鉴定2010-2019年中国大陆丙型肝炎病毒重组事件和正向选择位点背景: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C,HC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当年全世界约有七千一百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患有慢性丙型肝炎,从而导致每年近四十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中国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估计低于东地中海地区(2.3%)和欧洲地区(1.5%),与全球流行率(1%)相持平,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础大,所以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数量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尽管先前已在中国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人口调查和狭窄的地理区域关于HCV基因型的研究,但关于中国大陆流行的丙型肝炎病毒株的重组变异信息和正向选择位点知之甚少。方法:首先,基于NCBI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病毒病原体数据库(http://www.viprbrc.org)和 HCV 数据库(https://hcv.lanl.gov)收集了 140 条丙型肝炎病毒的序列,将所有的病毒株序列与参考株H77株序列对齐后,利用MEGA 10软件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然后用RDP5软件和SimPlot软件进行重组分析。在排除具有重组信号的病毒株序列,其余序列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最后使用Datamonkey服务器进行选择压力分析筛选正向选择位点。结果: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基因型6型是中国大陆近十年最流行的丙肝基因型之一。用RDP5和Simplot软件进行重组分析确定了五个潜在重组事件,主要包括一个基因型间病毒重组株(HH075株)和四个基因型内病毒重组株(WYHCV286株、GB28株、GZ2983株和HCV156株)。用Datamonkey服务器进行选择压力分析,发现大多数氨基酸位点处于负向选择,而通过SLAC、FEL和FUBAR法鉴定出的正向选择位点数目分别为5、12和7,其中SLAC法鉴定出了 5个位点在另外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中也重复出现了。具体而言,五个正向选择位点分别为核心抗原基因中的两个氨基酸位点(氨基酸位点72和75),E2基因中的氨基酸位点395和NS5B基因中的两个氨基酸位点(氨基酸位点2537和2540)。结论:HCV在中国大陆具有遗传多样性,基因型和亚型内的重组可能是造成HCV遗传多样性的原因之一。选择压力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氨基酸位点处于负向选择状态,说明HCV变异主要是由于随机遗传漂移而积累的,而NS5B基因的氨基酸位点2537和2540处于正向选择状态,这可能对HCV复制和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的抗性有一定的影响。HCV的核心蛋白在免疫细胞中发挥重要抑制作用,核心抗原基因中两个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可能是导致HCV慢性感染的部分原因。充分考虑变异、重组和选择压力对HCV遗传多样性和进化的影响,将有助于促进广谱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开发,也有助于建立一个适当的治疗性DAAs方案。第二部分 SV40病毒T抗原基因产生环状RNA的机制研究背景: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鉴定出,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可作为竞争性内源RNA吸附miRNA分子(miRNA sponge),也可以与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RBP)相结合,发挥转录或转录后调控作用。但以上只是部分环状RNA的功能,大量环状RNA的功能仍未可知,需要进一步探索。在本课题组前期工作中,我们系统分析了 SV40病毒的circRNA表达谱,发现了 1个病毒来源的circRNA,将其命名为circ-17kT,但其具体形成机制和功能仍然未知。方法:SV40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利用核糖核酸酶R(Ribonuclease R,RNase R)抗性分析实验证明circl7-kT是环状RNA分子。首先我们利用剪接小体能识别RNA前体的剪接位点并催化剪接反应,以及5’剪接位点(5’splice site,5’SS)和3’剪接位点(3’splice site,3’SS)经典的剪接位点是可被剪接小体识别的RNA前体中内含子和外显子连接的接头位点这两个重要特征,利用用剪接小体抑制、剪接位点突变两个实验对RNA剪接过程相关原件在该环状RNA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其次,我们通过探究外显子及其两侧翼内含子的功能来研究circ-17kT形成机制。内含子在环状RNA形成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有的环状RNA形成过程中需要内含子的帮助。因此在预先确定第二个外显子(Exon 2)两侧内含子无重复和反向互补序列特征后,我们设计了第二个外显子(Exon 2)两侧翼内含子被截短的内含子截短实验。外显子跳跃是形成环状RNA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设计了第一个外显子(Exon 1)到第三个外显子(Exon 3)的外显子跳跃实验。最后,采用质粒过表达和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干扰 circ-17kT 表达的策略研究 circ-17kT对其母本基因大T抗原(large T antigen,LT)基因的作用关系及其与病毒增殖能力的关系。结果:经RNase R消化证明circ-17kT是SV40病毒感染Vero细胞产生的环状RNA;当剪接小体被异银杏双黄酮抑制时,SV40病毒感染Vero细胞产生的circ-17kT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将5’剪接位点(5’splice site,5’SS)和3’剪接位点(3’splice site,3’SS)剪接位点进行突变后构建质粒转染细胞,转染后Vero细胞仍然能正常表达circ-17kT;内含子截短实验发现当形成circ-17kT的T基因Exon2两侧翼内含子发生截短时,circ-17kT形成没有影响;第一个外显子(Exon 1)到第三个外显子(Exon 3)的外显子跳跃实验表明circ-17kT可能不是由包含Exon 2的套索前体加工产生。过表达circ-17kT能正反馈促进SV40大T抗原基因mRNA的表达,但与对照组相比,SV40病毒滴度没有明显变化;而抑制circ-17kT表达时,LT表达显着下降且SV40病毒滴度显着降低。结论:circ-17kT形成过程中不需要由由剪接小体提供剪接功能,且circ-17kT形成过程中不需要形成套索前体,也不依赖于两侧翼内含子的帮助。初步实验表明circ-17kT不是由外显子跳跃驱动形成的。当剪接位点发生突变和Exon 2两侧翼内含子被截短不影响circ-17kT形成,提示circ-17kT形成存在其他由RBP或反式因子驱动的环化机制。初步功能分析显示,circ-17kT能正反馈促进其母本基因LT的表达,初步结果提示circ-17kT抑制表达时可抑制SV40病毒增殖。

李茂仕[10](2021)在《血清HBV RNA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和耐药监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肝细胞内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是HBV难以彻底清除进而引起不同临床结局的根本原因,但因检测需依赖肝活检而难以临床普及;虽然外周血中无法直接检测ccc DNA,但可通过其他血清指标来反映ccc DNA的变化。目前,核苷(酸)类似物(NAs)是主要的抗HBV治疗手段,但并不能直接清除ccc DNA,绝大部分的慢性HBV感染者均需长期用药。尽管高耐药屏障NAs使用后发生耐药的几率较前大为减少,但因HBV突变的必然性和复杂性,耐药株的出现实际上是NAs长期治疗不可避免的临床问题。不同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和HBV DNA,HBV RNA仅由ccc DNA转录产生且不受NAs治疗的影响,可较为真实反映肝内ccc DNA的表达情况。然而,HBV RNA检测尚无公认的标准化检测方法,其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以及在NAs治疗耐药监测中的临床价值尚缺乏针对性研究。我们首先使用微滴数字PCR(dd PCR)技术建立了定量检测血清HBV RNA的方法,并使用商业化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对比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然后我们观察了未治的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临床表型的血清HBV RNA水平,并追踪分析了恩替卡韦初治但在随访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型耐药(GR)和部分病毒学应答(PVR)患者血清HBV RNA的动力学特征以及耐药突变情况,以期为血清HBV RNA应用于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以及监测耐药突变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获取治疗和未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各32例,平行使用dd PCR和商品化的q PCR方法检测血清HBV RNA水平,使用直线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1例高浓度的HBV RNA样本进行梯度稀释,两种检测方法平行进行测定,每个梯度重复5次以明确两种方法的重复性,敏感性。2.根据常见临床指标将149例未治的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Be Ag阳性伴ALT正常(EPNA)、HBe Ag阳性伴ALT升高(EPEA)、HBe Ag阴性伴ALT正常(ENNA)、HBe Ag阳性伴ALT升高(ENEA)等4种临床表型。使用q PCR法检测血清HBV RNA水平并在血清HBV DNA或/和HBV RNA阴性的患者中实施肝活检。使用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HBe Ag阴性患者中与ALT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3.以31例HBe Ag阴性、HBV DNA阳性、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2倍正常参考值上限,ULN)的未治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HBV RNA水平,肝活检Scheuer评分系统对肝脏炎症评分(G)≥2判定为显着性肝炎,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血清HBV RNA水平在鉴别显着性肝炎中的价值。4.在我院肝炎数据库中筛选出5例ETV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中包含了在持续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被检出GR的患者3例以及未检出耐药的PVR患者2例。耐药突变的信息是采用一代测序针对血清HBV DNA检测得到。调取生物样本库中该患者从初治到随访终点之间的血清样本,以dd PCR方法检测血清HBV RNA水平,观察其与HBs Ag、HBV DNA动态变化的特征,并使用三代测序技术(TGS)对部分随访点的血清HBV RNA的反转录区进行耐药突变的长期监测。结果1.两种血清HBV RNA检测方法在未治疗组和治疗组中的直线回归系数(R2)分别为0.912和0.874,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430,1.506)和(-1.533,1.648)。梯度稀释实验显示dd PCR法和商品化的q PCR法在血清HBV RNA≥2.0 log10 copies/m L时检出率均为100%,CV值分别介于2.29%~10.8%和3.11%~7.33%;但在血清HBV RNA<2.0 log10 copies/m L时,随着梯度稀释倍数的增加,检出率逐渐下降,最低检测下限(LLo D)分别约为61 copies/m L和15 copies/m L。dd PCR法和商品化的q PCR法在HBV RNA可测结果和稀释倍数之间存在显着性线性相关,R2分别为0.895和0.938,P<0.0001。2.EPNA、EPEA、ENNA和ENEA四种临床表型的可测血清HBV RNA水平(log10copies/m L)分别为6.02±1.48、6.54±1.27、2.51±0.78和3.54±1.25。HBV RNA低水平(<2.0 log10 copies/m L)中以ENNA表型为主(76.9%),高水平(>6.0 log10 copies/m L)中以HBe Ag阳性表型(EPNA和EPEA)为主(98.1%)。在EPNA、EPEA和ENEA中,血清HBV RNA与血清HBV DNA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8(P=9.480×10-9)、0.687(P=2.621×10-8)、0.769(P=6.686×10-9),但在ENNA表型中,两者没有显着性相关关系(r=0.324,P=0.075)。在EPNA、EPEA表型中,血清HBV RNA与HBs Ag呈现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P=2.999×10-6)和0.637(P=4.993×10-7),但在HBe Ag阴性表型中则无此显着相关性。血清HBV DNA和HBV RNA水平均是与HBe Ag阴性患者ALT升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2.650(1.640~4.282),P=6.823×10-5和2.570(1.541~4.286),P=2.971×10-4。血清HBs Ag水平则处于接近于显着性的状态(P=0.053)。7例血清HBV DNA阴性,但RNA阳性的患者肝组织活检均显示为中度或重度肝脏炎症(G≥2)。3.血清HBV RNA水平具有鉴别HBe Ag阴性、DNA阳性、ALT正常或者轻度异常(<2×ULN)患者显着性肝炎的能力,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0.549,0.925),P=0.029,而HBV DNA则不具有这种能力(P=0.248)。根据最大优登指数得出HBV RNA用于鉴别肝脏显着性炎症的最佳截断值为2.81 log10 copies/m L,此时敏感度73.7%,特异度66.7%,准确度71.0%。4.患者GR1、GR2和GR3分别在其抗病毒治疗第208、186及142周时检测出了耐药突变,在这时间点之前,3例患者血清HBV RNA持续>4.0 log10 copies/m L。2例PVR患者在我们观测的抗病毒治疗期间HBV RNA持续>6.0 log10 copies/m L。患者GR1和GR2在换用或者加用TDF之后,血清HBV RNA水平分别在此之后的26、22周时下降了1.63 log10和2.58 log10,HBV DNA水平则分别从4.40 log10和3.44 log10均降至LLo D,而HBs Ag则几乎没有变化(分别上升0.03log10和下降0.02log10)。3例GR患者和2例PVR患者的血清HBV RNA的RT区耐药位点突变结果与HBV DNA的耐药位点检测结果是一致的。利用三代测序技术对HBV RNA RT区长期监测发现,患者GR1和GR3在耐药发生之前没有观测到常见耐药位点的突变,而GR2患者则从初治开始就具备rt L180M+M204I突变。结论:1.我们使用dd PCR建立的方法和q PCR方法均是可靠的血清HBV RNA定量检测方法,低浓度血清样本的检出是困难的,但可以增加重复检测次数来改善;2.血清HBV RNA在不同临床表型中的水平存在差异,提示血清HBV RNA可以用于未治慢性HBV感染者病情的评估。血清HBV RNA与血清HBV DNA均是未治HBe Ag阴性患者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血清HBV DNA阴性患者中检测HBV RNA是必要的,血清HBV RNA可补充HBV DNA用于反映肝脏炎症;3.在未经治疗的正常或者轻度ALT异常(ALT<2×ULN)的HBe Ag阴性患者中,血清HBV RNA可以用来判定肝脏炎症程度但HBV DNA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这部分患者可通过血清HBV RNA水平作为启动抗病毒治疗的依据;4.血清HBV RNA水平以及利用HBV RNA测序分析适合用于长期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As抗病毒疗效和基因耐药突变的发生。总之,血清HBV RNA作为一个病毒学指标,可在血清HBV DNA阴性或者ALT<2×ULN的未治HBe Ag阴性患者中用于肝脏炎症的评估;血清HBV RNA也适合用于持续NAs治疗患者抗病毒疗效的评估以及耐药突变的长期监测,进而帮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管理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二、120例丁型肝炎病毒在各型肝炎中的分布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0例丁型肝炎病毒在各型肝炎中的分布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2)替比夫定阻断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新生儿免疫措施
        1.2.3 实验室检测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孕妇ALT、肌酐含量以及PT水平比较
    2.3 两组孕妇孕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新生儿基本情况比较
3 讨 论

(4)鸡源呼肠孤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及感染性克隆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禽呼肠孤病毒病原学概述
        1.1.1 分类及形态学
        1.1.2 理化特性及培养特性
        1.1.3 流行病学
        1.1.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2 禽呼肠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1 ARV基因组特性
        1.2.2 ARV主要蛋白
    1.3 感染性克隆研究进展
        1.3.1 感染性克隆研究背景
        1.3.2 正链RNA病毒感染性克隆构建方法
        1.3.3 负链RNA病毒感染性克隆构建方法
    1.4 呼肠孤病毒感染性克隆研究研究进展
        1.4.1 MRV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1.4.2 BTV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1.4.3 其他呼肠孤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细胞和动物
        2.1.2 载体、鸡胚和毒株
        2.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2.2 方法
        2.2.1 病毒的分离鉴定
        2.2.2 分离株对肉鸡的致病性研究
        2.2.3 鸡呼肠孤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3.结果
    3.1 ARV的分离鉴定
        3.1.1 ARV的分离结果
        3.1.2 SDYT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
        3.1.3 SDYT株遗传进化分析
    3.2 鸡呼肠孤病毒的致病性研究
        3.2.1 病毒TCID50 的测定
        3.2.2 人工感染肉鸡后临床症状
        3.2.3 人工感染肉鸡后剖检变化
        3.2.4 人工感染肉鸡后病理组织学变化
        3.2.5 人工感染肉鸡后体重变化
        3.2.6 人工感染肉鸡后各组织中ARV载量的测定
        3.2.7 人工感染肉鸡后病毒血症及排毒规律
        3.2.8 人工感染肉鸡后血清中ARV抗体水平变化
        3.2.9 人工感染肉鸡后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3.3 鸡呼肠孤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3.3.1 ARV全基因组RT-PCR扩增结果
        3.3.2 重组质粒构建结果
        3.3.3 病毒的拯救
        3.3.4 拯救病毒的RT-PCR检测
        3.3.5 拯救病毒分子标签的鉴定
讨论
    4.1 鸡呼肠孤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分析
    4.2 鸡呼肠孤病毒变异株对肉鸡致病性的研究
    4.3 ARV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因Ⅵ型NDV HN蛋白新毒力位点的鉴定及弱毒疫苗候选株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NDV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1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毒力因子
        1.1.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概述
        1.1.2 NDV的分类及分子病原学
        1.1.3 NDV的感染增殖
        1.1.4 NDV表型及遗传多样性
        1.1.5 NDV的毒力
    1.2 ND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简介
    1.3 NDV疫苗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两株毒力差异较大的同源NDV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2.1 材料
        2.1.1 细胞、实验动物和毒株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配制
    2.2 方法
        2.2.1 病毒的纯化
        2.2.2 病毒致病指数
        2.2.3 蚀斑形成试验及病毒滴度测定
        2.2.4 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规律
        2.2.5 动物试验
        2.2.6 病毒核酸提取及反转录
        2.2.7 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2.2.8 序列的拼接及比对分析
        2.2.9 遗传进化分析
        2.2.10 蛋白3D结构预测
    2.3 结果
        2.3.1 病毒的致病指数
        2.3.2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3.3 病毒对4周龄SPF鸡的致病性试验
        2.3.4 病毒基因组特征及差异氨基酸位点的突变频率
        2.3.5 遗传进化分析
        2.3.6 NDV HN和L蛋白结构模型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基因Ⅵ型NDV CE16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及评价
    3.1 材料
        3.1.1 细胞、病毒、质粒载体和单抗
        3.1.2 SPF 鸡和SPF 鸡胚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1.5 主要试剂配制
    3.2 方法
        3.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及次基因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3.2.2 CE16株全基因组cDNA克隆质粒的构建
        3.2.3 辅助质粒的构建
        3.2.4 辅助质粒的功能性验证
        3.2.5 rCE16的拯救
        3.2.6 间接免疫荧光鉴定rCE16的增殖
        3.2.7 rCE16与CE16增殖特性及形成合胞体能力的比较
        3.2.8 rCE16致病性检测
    3.3 结果
        3.3.1 分段扩增CE16全基因组序列的PCR结果
        3.3.2 p BR322-CE16质粒的构建
        3.3.3 辅助质粒序列的PCR及酶切鉴定结果
        3.3.4 利用微基因组系统验证辅助质粒
        3.3.5 rCE16在基因水平的验证
        3.3.6 rCE16的间接免疫荧光结果
        3.3.7 rCE16与CE16在细胞中产生的膜融合特性及增殖动力学比较
        3.3.8 rCE16与CE16的毒力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鉴定HN蛋白新毒力位点
    4.1 材料
        4.1.1 细胞、毒株及质粒
        4.1.2 实验动物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
        4.1.5 主要试剂配制
    4.2 方法
        4.2.1 质粒的构建
        4.2.2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验证HN蛋白的表达
        4.2.3 HN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4.2.4 pBR322-CE16-HNA430T的构建
        4.2.5 rCE16-HNA430T的拯救及鉴定
        4.2.6 rCE16-HNA430T和rCE16生物学活性比较
        4.2.7 rCE16-HNA430T和rCE16的致病性比较
    4.3 结果
        4.3.1 质粒的表达鉴定
        4.3.2 HN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分析
        4.3.3 拯救毒株在基因水平的验证及遗传稳定性评价
        4.3.4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4.3.5 病毒的致病指数
        4.3.6 病毒对4周龄SPF鸡的致病性试验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基因Ⅵ型NDV弱毒活疫苗候选株
    5.1 材料
        5.1.1 细胞、病毒、质粒载体和单抗
        5.1.2 实验动物
        5.1.3 主要试剂
        5.1.4 主要仪器
        5.1.5 主要试剂配制
    5.2 方法
        5.2.1 pBR322-CE16-La(Fcs)全长cDNA质粒的构建
        5.2.2 rCE16-La(Fcs)的拯救及鉴定
        5.2.3 rCE16-La(Fcs)的致病性和病毒滴度测定
        5.2.4 rCE16-La(Fcs)的Fcs序列测定和遗传稳定性分析
        5.2.5 rCE16-La(Fcs)在鸽子上的免疫效果评价
    5.3 结果
        5.3.1 病毒的拯救
        5.3.2 rCE16-La(Fcs)的毒力测定
        5.3.3 rCE16-La(Fcs)的Fcs序列的鉴定以及传代稳定性评价
        5.3.4 血清中抗体水平研究
        5.3.5 rCE16-La(Fcs)对PPMV-1/SX-01/15攻毒鸽子后的保护效率
        5.3.6 强毒株攻毒后的排毒情况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主要试剂
    2.主要仪器
    3.主要溶液的配制
致谢
个人简历

(6)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与经络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
    3 CHB的西医诊断标准
    4 中医体质类型判断标准
    5 中医经络检测
    6 纳入标准
    7 排除标准
    8 观察项目及检验指标
    9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330例CHB患者基本资料
    2 330例CHB患者体质分布情况
    3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4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分组的关系
    5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病程的关系
    6 330例CHB患者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HBV DNA水平的关系
    7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经络检测指标的关系
        7.1 330例CHB患者的异常经络统计情况
        7.2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异常经络的关系
        7.3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体能(元气状态)的关系
        7.4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阴/阳(代谢状态)、上/下(精神神经活动状态)、左/右(筋骨状态)、最大/最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
讨论
    1 中西医对CHB的认识
        1.1 中医对CHB的认识
        1.2 西医对CHB的认识及治疗
    2 中医体质学说的认识
        2.1 古今中医体质学说的认识及意义
        2.2 CHB中医体质的认识及研究概况
    3 中医经络系统的意义及认识
        3.1 中医经络脏腑理论及经络学说的意义
        3.2 中医经络检测的意义
        3.3 中医经络检测的研究进展
    4 中医外治法治疗CHB的研究进展
    5 330例CHB患者中医不同体质类型与各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
        5.1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分析
        5.2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性别、年龄分组、病程、HBV DNA水平的关系分析
        5.3 330例CHB患者异常经络分布情况分析
        5.4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异常经络的关系分析
        5.5 330例CHB患者中医体质与体能(元气状态)、阴/阳(代谢状态)、上/下(精神神经活动状态)、左/右(筋骨状态)、最大/最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分析
    6 创新、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6.1 创新之处
        6.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与经络检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1.1 文献来源
        1.1.2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分析方法
        1.4.1 文献质量评估
        1.4.2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文献基本特征
        2.2.1 研究对象
        2.2.2 干预措施
        2.2.3 结局指标
        2.2.4 中药使用情况
    2.3 文献质量评价
        2.3.1 改良Jadad评分
        2.3.2 Cochrane偏倚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不同治疗方案HBsAg阴转率
        2.4.2 联合治疗不同时间点HBsAg阴转率
        2.4.3 HBsAg基线相同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
讨论
    1 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1.1 文献质量
        1.2 异质性分析
        1.3 合并统计量结果分析
        1.4 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2 慢性HBV感染西医机制
        2.1 HBV结构及其复制周期
        2.2 HBV慢性感染相关免疫反应
    3 HBsAg与 HBV慢性感染
        3.1 HBsAg形式及其抗原性
        3.2 HBsAg水平与HBsAg清除
    4 HBV西医治疗概况
    5 中医对慢性HBV感染的认识
        5.1 中医学对HBV的认识
        5.2 中医学对CHB病因病机的认识
    6 中药抗HBV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慢性HBV感染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HBV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试剂配制
        1.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PCR检测HBV耐药突变方法的建立
        2.1.1 引物的合成
        2.1.2 HBV DNA阳性患者血清中模板的提取
        2.1.3 PCR扩增HBV RT基因
        2.1.4 PCR产物检测
        2.1.5 PCR产物测序分析和基因型鉴定
        2.2 重组质粒标准模板的构建
        2.2.1 引物合成
        2.2.2 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2.2.3 PCR产物纯化
        2.2.4 PCR产物和质粒载体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2.2.5 酶切消化物的连接
        2.2.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7 连接产物的转化
        2.2.8 菌落PCR鉴定
        2.2.9 阳性转化子质粒DNA的提取和检测
        2.2.10 重组质粒DNA的测序鉴定
        2.3 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HBV耐药突变方法的评价
        2.3.1 重组质粒的大量提取及浓度检测
        2.3.2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的检测限分析
        2.3.3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耐药突变株检测的重复性
        2.3.4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的对耐药突变株检测的灵敏度
        2.3.5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的特异性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PCR检测HBV耐药突变方法的建立
        3.1.1 PCR扩增目的基因
        3.1.2 PCR产物测序分析和基因型鉴定
        3.2 重组质粒标准模板的构建
        3.2.1 PCR扩增目的基因
        3.2.2 目的基因和质粒DNA酶切产物鉴定
        3.2.3 连接产物的转化分析
        3.2.4 菌落PCR鉴定
        3.2.5 阳性转化子质粒DNA的鉴定
        3.2.6 阳性克隆测序分析
        3.3 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HBV耐药突变方法的评价
        3.3.1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的检测限分析
        3.3.2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耐药突变株检测的重复性
        3.3.3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耐药突变株检测的灵敏度
        3.3.4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的特异性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耐药变异的临床应用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材料
        1.2.1 实验主要试剂
        1.2.2 主要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患者血清免疫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1.3.2 HBV DNA定量检测
        1.3.3 HBV DNA的提取
        1.3.4 HBV逆转录酶区基因扩增
        1.3.5 测序分析
        1.3.6 HBV基因型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PCR扩增目的基因
        2.2 PCR产物测序分析
        2.3 HBV基因型分析
        2.4 临床资料比较
        2.5 HBV逆转录酶区基因耐药突变分析
        2.6 HBV耐药突变模式分析
        2.7 HBV RT区非经典耐药位点突变分析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慢性HBV感染者逆转录酶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论文及学术交流获奖情况
致谢

(9)第一部分 全基因组分析鉴定2010~2019年中国大陆丙型肝炎病毒重组事件和正向选择位点 第二部分 SV40病毒T抗原基因产生环状RNA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全基因组分析鉴定2010~2019年中国大陆丙型肝炎病毒重组事件和正向选择位点
    摘要
    Abstract
    1.1 前言
    1.2 主要分析软件
        1.2.1 MEGA10
        1.2.2 RDP5
        1.2.3 SimPlot
        1.2.4 Datamonkey
    1.3 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具体方法
        1.3.2.1 丙肝病毒基因序列获取
        1.3.2.2 系统发育分析
        1.3.2.3 重组分析
        1.3.2.4 选择压力分析
    1.4 研究结果
        1.4.1 系统发育分析
        1.4.2 重组分析
        1.4.3 选择压力分析
    1.5 讨论
    1.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V40病毒T抗原基因产生环状RNA的机制研究
    摘要
    Abstract
    2.1 前言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耗材
        2.2.3 实验试剂
        2.2.4 试剂盒
        2.2.5 病毒、细胞
        2.2.6 实验试剂、培养基配制
        2.2.6.1 DNA电泳相关试剂
        2.2.6.2 培养基相关试剂
        2.2.6.3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
        2.2.7 转染质粒和载体
        2.2.8 引物
    2.3 研究方法
        2.3.1 环状RNA分子circ-17kT的形成机制
        2.3.1.1 RNase R消化分析
        2.3.1.2 剪接小体抑制实验
        2.3.1.3 剪接位点突变分析
        2.3.1.4 T抗原基因Exon2两侧翼内含子序列分析
        2.3.1.5 T抗原基因Exon1到Exon3的外显子跳跃分析
        2.3.2 环状RNA分子circ-17kT的功能初步分析
        2.3.2.1 circ-17kT过表达功能效应分析
        2.3.2.2 circ-17kT抑制表达功能效应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circ-17kT形成机制研究
        2.4.1.1 circ-17kT能抵抗RNaseR消化
        2.4.1.2 circ-17kT形成不依赖于剪接小体
        2.4.1.3 circ-17kT形成不依赖于T基因Exon2 5'SS和3'SS剪接位点
        2.4.1.4 T抗原基因Exon 2两侧翼内含子序列分析
        2.4.1.5 circ-17kT形成不依赖于T基因的Exon 1到Exon 3的外显子跳跃
        2.4.2 circ-17kT功能初步研究
        2.4.2.1 circ-17kT过表达没有观察到对病毒滴度有显着影响
        2.4.2.2 circ-17kT抑制显着降低了病毒滴度
    2.5 讨论
    2.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英文缩略词
    附录Ⅱ 补充表
        表1: 用于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140株丙型肝炎病毒株序列信息
        表2: MEME模型分析出的所有正向选择位点
    附录Ⅲ 主要构建质粒的测序图谱
致谢
个人简历

(10)血清HBV RNA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和耐药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微滴数字PCR用于血清HBVRNA定量方法的建立及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对比评价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血清HBV RNA在未治慢性HBV感染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恩替卡韦耐药及部分病毒学应答患者血清HBV RNA动力学特征以及用于长期监测耐药突变的初步研究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120例丁型肝炎病毒在各型肝炎中的分布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以聚合酶为靶标的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J]. 张莹,侯凌欣,鞠翰,刘新泳,展鹏.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21(09)
  • [2]替比夫定阻断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的效果[J]. 张梅,王姗霞,王诗佳,侯丽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1(17)
  • [3]ICG-R15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改良Scheue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 张明明,张思薇,胡璇,包飞云,裴志燕,刘元元,麻爱娣,张岭漪.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06)
  • [4]鸡源呼肠孤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及感染性克隆的构建[D]. 姚忠慧.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基因Ⅵ型NDV HN蛋白新毒力位点的鉴定及弱毒疫苗候选株的构建[D]. 陈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与经络分布的相关性研究[D]. 蒋晓倩.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张旭.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HBV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D]. 王松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9]第一部分 全基因组分析鉴定2010~2019年中国大陆丙型肝炎病毒重组事件和正向选择位点 第二部分 SV40病毒T抗原基因产生环状RNA的机制研究[D]. 杨梦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10]血清HBV RNA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评估和耐药监测中的应用[D]. 李茂仕.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120例各类肝炎中D型肝炎病毒分布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