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小餐桌”卫生状况调查

济南市“小餐桌”卫生状况调查

一、济南市“小饭桌”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彦颖[1](2021)在《我国小学生校外托管现状调查研究及治理对策 ——以山东济南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孔哲[2](2021)在《基于老年人行为的既有居住地段配套设施配置优化研究 ——以西安铁路局居住地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大力提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鼓励建立“9073(9064)”养老格局的双重背景下,传统的社区配套设施规划体系在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局中面临着严峻挑战,设施配置和养老难题极易造成社会经济的“叠加”和“共振”问题。当前,对居民日常行为需求的研究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学科与社会学交叉的重要领域,也是建设城市社区和微更新的必要手段,通过构建符合居民日常步行活动范围的生活空间,可以实现居住区设施配建与居民行为特征的精准匹配。因此,基于老年人行为的配套设施的合理配置对完善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的空间载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刚要为政策导向,基于老年人行为视角,以西安铁路局既有居住地段为例,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对整个地段的设施进行了解,并从中筛选出文化与体育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服务设施4类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其次,从设施本身的地理区位、交通环境、服务功能和空间品质等,以及老年人日常的使用行为和需求2个方面对设施进行分析。第三,基于老年人的行为特征,从休闲行为、购物行为、就医行为、养老行为4个方面分析了老年人使用配套设施的行为特征,将行为特征与设施配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匹配分析,总结出设施的共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最后,基于老年友好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原则,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等规范标准,从补齐需求短板、增补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挖掘潜力空间、将闲置商业空间活化利用为社区服务空间,提升场所品质、空间建设强化适老性设计3个方面提出整体优化策略;针对4类设施的典型问题分别提出重点优化策略;再次回到西安铁路局居住地段,对配套设施的现状问题提出具体优化策略。本文以老年人行为为基点,提出既有居住地段配套设施配置的优化策略,目的是完善和提升居住地段的设施配置水平,为老年人提供丰富便捷的生活服务,也为社区层面的配套设施现状改建和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天然[3](2021)在《基于居民日常行为活动的济南老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以燕山街道为例》文中指出在城市土地开发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开始向“存量规划”转变,而济南市老城区由于建设时间早,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更为迫切,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为城市修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居民视角,以济南市老城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对象,探讨居民日常行为活动模式和设施的圈层关系,发现济南市老城区设施问题,对现有济南市社区生活圈配置要素进行优化,从而提出设施布局优化策略。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社区发展的历程和我国相关标准的演变,总结现状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思路和方法,初步了解活动、设施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得出相应启示,从而确定所研究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日常行为活动的分类和基本内容。其次,对济南市老城区进行整体分析,确定选取典型街道进行深入研究,发放问卷,获取居民基本信息和日常行为活动出行信息,进行基本的人群分类,方便后文探讨不同居民日常行为活动的异同。然后,从现状设施使用情况和居民每类日常行为活动的出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通过实地调研和观测,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运营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二是对居民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居民日常行为活动特征和需求。从而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居民日常行为活动模式,一共可分为三类:城市扩展型、社区集中型、街道满足型,从而探讨设施与活动之间的匹配关系。最后,通过活动和设施之间的关系,发现济南市老城区现状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合上述问题和趋势,提出相应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首先从规划配置角度构建了“邻里(小区)-社区-街道”三级生活圈体系。并对配置要素的内容进行了概括,提出规模控制的方法;然后从宏观角度对设施外的大环境进行布局引导,包括开放各类空间和创建非机动环境;最后从设施微观角度对布局方式和设施服务内容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论:(1)从活动上来看,济南市老城区的人群分为三类:全职中青年、非全职中青年、退休老年人,且居民的每类活动都有自身独特的特征。(2)从设施圈层看,每类设施都有被使用的距离和频率特征的圈层范围。济南市老城区的社区生活圈层其实是远远小于15分钟步行范围的,居民活动空间也大部分集中在小区、社区或街道层面,步行距离为200m、500m、1200m。本文充分考虑了不同居民进行不同行为活动、使用不同设施的特征差异,从人本角度和居民需求出发,不仅分析了基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特征,还探讨了各类新兴设施的需求,总结了居民的日常行为活动模式,得出了社区生活圈的步行距离划分结果,使得生活圈的构建更科学,提出的策略更有意义,可以为今后的课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春雨[4](2020)在《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D社区四点半课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双职工家庭数量逐渐增多,同时,由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部门开始施行减负政策,学龄儿童放学时间提前,学龄儿童家庭产生了普遍的托管服务需求。在政府呼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作为—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开始积极参与到学龄儿童的社区托管当中,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与解决困难。本文以济南市D社区“四点半课堂”项目为例,选取社会工作者、学龄儿童、家长等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参与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进行资料收集,对社会工作专业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的发展现状、困境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策略。研究发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中依靠政府提供的资金,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学龄儿童托管提供课业辅导、兴趣活动、团体活动等公益性服务,形成“政府+社区+社工”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实施主体多元化、服务性质公益化、资金来源单一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发展状况和特点。社会工作者以专业化服务介入学龄儿童的社区托管,为托管儿童提供了安全保障,并激发了儿童潜能,促进了儿童社会化;对儿童家庭来讲,进一步改善了亲子关系,提升了家庭教育功能,在社区中发挥了营造良好氛围、发展社区居民自治及丰富社区资本的功能。社会工作在学龄儿童的社区托管服务中取得服务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课程设置缺乏创新、工作人员匮乏且流动性高、项目资金不足、制度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是社会托管服务缺乏专业性、项目化运作缺乏持久性、社区工作人员权责不清以及政府福利责任性不足。结合以上对托管服务的问题及原因的讨论,本文从福利多元主义与社会投资理论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中的优化路径。从政府角度来看,应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将社区托管纳入福利体系,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并以成立专项经费,扩大服务购买的范围与力度等方式扩大资金投入;从社工机构角度出发,应健全评估与监督体系,完善评估与监督方式,注意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加强社工专业培训,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对新进社工和在职社工进行多方面培训;托管服务项目应进一步丰富托管服务的内容,注重儿童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争取多方面资源支持,加强机构自身组织建设,构建社区托管长效机制。

杜颂[5](2020)在《小学阶段学校课后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以及社会家庭结构的转变,学生放学后的看护和教育问题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号召各地区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济南市于2017年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后,在主城区386所中小学全部实现提供课后服务,但是对于“城乡结合”的C区来说,课后服务工作才刚刚起步。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的方法对济南市C区的乡镇小学进行调查,一是了解该地区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的认知、期望和需求,为该地区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二是总结学校在课后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本文首先归纳分析了课后服务国内外研究状况,明确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次,根据济南市课后服务政策以及C区课后服务开展情况的调研,选择L小学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根据L小学的实际情况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发放家长调查问卷,了解该地区课后服务的供求现状。在与学校管理层人员、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该校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较为全面的了解学校课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L小学展开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问题分析,提出解决对策。最后,针对科技类服务在课后服务中遇到的问题,为丰富课后服务科技类内容,设计并实施两个STEM教育活动项目,为教师开设STEM教育活动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济南市C区家长需要并支持课后服务的开展,但对课后服务存在错误认知。学校较为积极开设课后服务,但存在课后服务定位偏差、重视程度不够、内容设置单一、师资队伍缺乏丰富性、长效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2)本文对现存问题深度分析后,提出了切实的解决策略。首先,学校需要转变课后服务观念,注重其教育发展功能;其次,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特色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满足家长和学生需求。针对该校科技类内容缺乏的情况,笔者设计实施两个STEM教育活动项目,以期丰富学校科技类课后服务内容。此外,学校需要多方筹措资金、丰富学校师资队伍,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提供保障。最后,学校需要建立课后服务长效保障机制,确保学校课后服务顺利开展。

尚燕[6](2019)在《社会工作介入的空间与实践策略 ——流动儿童多元需求与社区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群体开始涌向大中型城市,尤其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其子女也开始越来越多的跟随父母由农村迁移至城市。济南市C社区临近济南火车东站,社区人口流动性较大,是比较典型的外来务工者集聚社区。本文以济南市C社区的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聚焦流动儿童多元需求状况,尝试回答如下研究问题:第一,相对于流动儿童的需求,目前的社区状况是否可以有效回应流动儿童的需求?也就是说,是否需要开展相应的社区营造工作?第二,社工如何介入满足流动儿童多元需求的社区营造行动?第三,如何评估社区营造在帮助解决社区问题和满足社区需求等方面的作用?本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这一理论允许我们考察社区成员之间是否存在互信、互惠、互助等积极的信念;社区成员是否享有具有一定规模且一定异质性程度的社会网络;是否有积极的公民参与而不是“搭便车”。本研究发现,相对于流动儿童的多元需求而言,该社区目前的状况还无法有效回应社区成员的需要,而社区营造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营造过程中,也有特定的介入空间。研究发现,社工可以通过积极培育社区居民之间的互信、互惠、互助等信念,通过动员、联系、链接社区成员而积极发展社区结构性社会资本,通过动员社区各种资源积极推动社区公民参与,就能营造社区公共空间,社区状况就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并有效回应流动儿童的多元需求。本研究使用了三角测量的方法,评估社工介入社区营造的有效性。通过流动儿童满意度评估、社区成员评估及社工自我评估,测得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的社区营造工作总体上是有效的,而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的社区营造行动也较好的印证了社区营造契合着把“输血”型的社区服务变成“自我造血”型的社区服务理念精神,在帮助社区成员发现社区问题,整合社区资源,开展集体行动以增加社区生活福祉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祁芮如[7](2018)在《“小饭桌”扰民问题的法律规制路径》文中指出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一种俗称"小饭桌"的私人托管机构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深受社会多方关注和欢迎。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制度和监管,"小饭桌"问题频发,与小区业主的纠纷不断。"小饭桌"纠纷问题的减少与化解,关乎市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对其从法律层面进行规制极为重要。故针对"小饭桌"扰民问题中的监管缺位、双方互不退让、缺乏一套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等问题,提出纳入监管、明确双方权责、建立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等规制建议。

张梦瑶[8](2018)在《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体系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空巢老人”、“失独群体”逐渐成为了社会中的热门话题。疾病、突发意外等原因使得他们永久失去了自己的子女,但失独家庭的老人年纪往往已经超过四十甚至五十岁,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成为了失独群体。随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失独老人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也开始为失独老人制定相关措施与制度,但是针对失独老人精神及物质双匮乏的状态来说,这些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帮助失独老人安享晚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形势日渐严峻的失独老人养老问题,论文通过访谈和调查的方法对济南市失独家庭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和访谈能够了解到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的现状,并且在调查中根据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的现状,创新性地将济南市失独家庭的养老现状分为三类对比,基于三类失独家庭养老的现状进行深入数据分析,希望能够了解到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济南市虽然在2015年以来逐渐制定了关于失独家庭救助金制度、一次性补助,并且在2017年开展了相关心理健康活动,但是失独家庭在养老保障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经济困难。面临失独家庭的特殊状况,仅仅依靠单一的扶助金制度是不能满足失独家庭需求的,且政府部门的单一主体在解决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论文通过调查充分了解到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之后,又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失独家庭样养老保障的经验,最终进而从政府、社会力量、社区三个方面展开,力图从政策、非营利组织、社区力量三个方面共同解决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只有政府充分提供基金、政策保障,动员非营利组织的力量,加强社区建设充分考虑失独老人现状,才能够从物质、精神两方面解决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他城市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李岩,陈玉娟,李伟,鲁传宏,赵望新,艾红芬[9](2017)在《1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济南市槐荫区某学校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因及其流行因素,为制订并实施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对调查的数据和暴发疫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集可疑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起疫情首发病例发病于2017年3月15日,末例病例发病于3月31日,持续17d,共搜索病例93例,罹患率为3.94%(93/2 355)。学生罹患率为4.03%(90/2235),教职工罹患率为2.50%(3/120)(P>0.05)。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接触病例发病的危险性增加(OR=5.13,95%CI:1.7614.90)。检测36份样本,其中病例粪便标本检出9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阳性检出率为40.90%(9/22),基因型均为GⅡ型;食物、环境和水中未检测到诺如病毒,感染来源尚不清楚。结论本次事件为1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

李红,田晔,江瑶[10](2016)在《我国学校微生物污染状况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学校环境卫生状况与师生健康密切相关。本文从饮食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个人卫生等几个方面对目前我国学校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较为全面的学校卫生信息,为学校卫生治理和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二、济南市“小饭桌”卫生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南市“小饭桌”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老年人行为的既有居住地段配套设施配置优化研究 ——以西安铁路局居住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严峻的老龄化发展趋势
        1.1.2 政策导向:老年人相关政策与标准相继出台
        1.1.3 现实情况:设施配置的适老性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老年人
        1.3.2 既有居住地段
        1.3.3 配套设施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老年人行为相关研究
        1.4.2 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
        1.4.3 社区生活圈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西安铁路局居住地段配套设施现状调研
    2.1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2.1.1 调研对象
        2.1.2 调研内容
    2.2 西安铁路局居住地段建设概况
        2.2.1 基本情况
        2.2.2 土地利用
        2.2.3 道路系统
        2.2.4 居住组群
    2.3 西安铁路局居住地段配套设施现状
        2.3.1 配套设施整体建设情况
        2.3.2 文化与体育设施
        2.3.3 商业服务业设施
        2.3.4 医疗卫生设施
        2.3.5 养老服务设施
        2.3.6 教育设施
        2.3.7 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
    2.4 本章小结
3 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现状及其使用状况研究
    3.1 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典型设施的筛选原则和结果
        3.1.1 筛选原则
        3.1.2 筛选结果
    3.2 典型文化与体育设施现状及使用状况
        3.2.1 老年人活动中心
        3.2.2 火车头体育馆
        3.2.3 健身广场
        3.2.4 小结
    3.3 典型商业服务业设施现状及使用状况
        3.3.1 西铁南郊农贸市场
        3.3.2 铁安二街双维超市
        3.3.3 小吃城
        3.3.4 小结
    3.4 典型医疗卫生设施与养老服务设施现状及使用状况
        3.4.1 西安市第九医院
        3.4.2 铁一局养老服务站
        3.4.3 小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及配套设施配置的问题分析
    4.1 老年人使用配套设施的行为特征
        4.1.1 老年人休闲行为特征
        4.1.2 老年人购物行为特征
        4.1.3 老年人就医行为特征
        4.1.4 老年人养老行为特征
    4.2 配套设施配置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匹配分析
        4.2.1 设施配置与老年人休闲行为的匹配分析
        4.2.2 设施配置与老年人购物行为的匹配分析
        4.2.3 设施配置与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匹配分析
        4.2.4 设施配置与老年人养老行为的匹配分析
    4.3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配套设施共性问题分析
        4.3.1 医疗卫生设施缺乏,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4.3.2 存量空间有限,可建设用地与需求存在矛盾
        4.3.3 空间品质有待提升,缺少适老化的细节设计
    4.4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配套设施差异性问题分析
        4.4.1 文化与体育设施现状问题
        4.4.2 商业服务业设施现状问题
        4.4.3 医疗卫生设施现状问题
        4.4.4 养老服务设施现状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老年人行为的既有居住地段配套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1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配套设施配置优化思路
        5.1.1 目标
        5.1.2 原则
        5.1.3 “国标”对配套设施的配置要求
    5.2 基于老年人行为的配套设施整体配置优化策略
        5.2.1 构建服务圈层,补齐需求短板,增补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
        5.2.2 挖掘潜力空间,将闲置商业空间活化利用为社区服务空间
        5.2.3 提升场所品质,完善服务水平,空间建设强化适老性设计
    5.3 基于老年人行为的各类配套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3.1 文化与体育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3.2 商业服务业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3.3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3.4 养老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4 西安铁路局居住地段的配套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4.1 配套设施配置整体优化策略
        5.4.2 调整文体功能,增加文艺活动室、棋牌室和球类场地
        5.4.3 商业提质减量,促进闲置的商业空间转化成其他功能
        5.4.4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基层医疗服务
        5.4.5 增加生活照料类养老服务,采用医养结合的建设模式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一 铁路局居住地段商业服务业设施一览表
    附录二 老年人对西安铁路局居住地段配套设施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3)基于居民日常行为活动的济南老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以燕山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社区发展研究
        1.3.2 理论基础研究
        1.3.3 设施配置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概念界定
        1.4.1 日常生活
        1.4.2 行为活动
        1.4.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济南市老城区居民日常行为活动与设施
    2.1 居民活动与设施对应关系
    2.2 济南老城区概况
        2.2.1 街道规模不同、人口密度很高
        2.2.2 老龄程度严重,学龄家庭较多
        2.2.3 各类住区混杂,风貌保护严格
        2.2.4 邻里归属感强,居民关系密切
        2.2.5 城市用地混合,设施数量充足
    2.3 选取案例社区
        2.3.1 选取原则
        2.3.2 调研社区选取
    2.4 调研及数据处理
        2.4.1 资料获取及调研
        2.4.2 问卷概况及处理
    2.5 人群分类及行为活动特征
        2.5.1 基本人群分类
        2.5.2 不同人群活动特征
第3章 基于日常行为活动燕山街道典型社区设施分析
    3.1 行政服务设施
        3.1.1 设施现状布局
        3.1.2 行政设施与居民活动无较大相关性
        3.1.3 小结
    3.2 医疗卫生设施
        3.2.1 设施现状布局
        3.2.2 退休老年人对医疗设施依赖性强
        3.2.3 居民就医活动大多重视医疗技术
        3.2.4 生活质量提高衍生美容养生需求
        3.2.5 精神层次需要促进宠物医疗发展
        3.2.6 小结
    3.3 养老服务设施
        3.3.1 设施现状布局
        3.3.2 燕山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分析
        3.3.3 社区养老需求迫切且呈现多样化
        3.3.4 小结
    3.4 教育设施
        3.4.1 设施现状布局
        3.4.2 大部分老年人承担接送孩子活动
        3.4.3 居民择校行为考虑因素较为复杂
        3.4.4 课外教育及托管机构发展前景好
        3.4.5 小结
    3.5 文体设施
        3.5.1 设施现状布局
        3.5.2 社区内文娱活动居民参与率很低
        3.5.3 社区文化设施居民需求呈多样性
        3.5.4 小结
    3.6 公共环境设施
        3.6.1 设施现状布局
        3.6.2 康体活动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3.6.3 居民间活动时间、类型有所差异
        3.6.4 各社区间的设施使用情况差异大
        3.6.5 小结
    3.7 商业便民设施
        3.7.1 不同类型居民买菜活动差异性强
        3.7.2 居民购物活动多在大型超市进行
        3.7.3 老年人对金融设施的依赖性很高
        3.7.4 电商时代应充分考虑物流的诉求
        3.7.5 电动车充电及日常洗衣成为刚需
        3.7.6 小结
    3.8 居民日常行为活动模式
        3.8.1 社区集中型
        3.8.2 街道满足型
        3.8.3 城市扩展型
        3.8.4 小结
    3.9 济南老城区活动特征总结
        3.9.1 活动与设施存在错位关系
        3.9.2 居民出行影响因素较复杂
        3.9.3 老城区机动车出行率较低
第4章 济南市老城区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4.1 设施存在问题
        4.1.1 设施供给需求不匹配
        4.1.2 设施服务内容不完善
        4.1.3 运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4.1.4 缺乏居民多样性考虑
    4.2 设施发展趋势
        4.2.1 人口预测
        4.2.2 居民需求变化
    4.3 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4.3.1 优化构建社区生活圈
        4.3.2 转变规模控制的方法
        4.3.3 开放与共享各类空间
        4.3.4 创建绿色非机动环境
        4.3.5 设施间功能复合布局
        4.3.6 设施服务按需求配置
第5章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4)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D社区四点半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1.2 社会投资理论
    2.2 研究内容及对象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对象
    2.3 概念界定
        2.3.1 学龄儿童
        2.3.2 社区托管
    2.4 研究方法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第3章 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的现状分析
    3.1 D社区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概述
        3.1.1 服务对象
        3.1.2 服务目标
        3.1.3 服务内容
        3.1.4 开展服务的资源
        3.1.5 管理制度
        3.1.6 运作模式
    3.2 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的现状与特点
        3.2.1 实施主体多元化
        3.2.2 服务性质公益化
        3.2.3 资金来源单一化
        3.2.4 服务内容多样化
第4章 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的服务成效分析
    4.1 服务对象层面
        4.1.1 提供安全保障
        4.1.2 激发儿童潜能
        4.1.3 促进儿童社会化
    4.2 家庭层面
        4.2.1 改善亲子关系
        4.2.2 提升家庭教育功能
    4.3 社区层面
        4.3.1 营造良好社区氛围
        4.3.2 发展社区居民自治
        4.3.3 丰富与完善社区社会资本
第5章 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5.1 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5.1.2 工作人员匮乏且流动性高
        5.1.3 项目资金不足
        5.1.4 制度管理不规范
    5.2 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托管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社区托管服务专业性受限
        5.2.2 项目化运作缺乏持久性
        5.2.3 社区工作人员权责不清
        5.2.4 政府福利责任性不足
第6章 提升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水平的对策探析
    6.1 明确政府主体责任
    6.2 扩大资金投入
    6.3 健全评估与监督体系
    6.4 加强社工专业培训
    6.5 丰富托管服务内容
    6.6 构建社区托管长效机制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发现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访谈提纲
附录Ⅱ: 受访人员编码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小学阶段学校课后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课后服务政策的提出
        1.1.2 课后服务与教育均衡发展
        1.1.3 课后服务与STEM教育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课后服务研究现状
        1.3.2 STEM教育研究现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课后服务
        2.1.2 学校课后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做中学
        2.2.4 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济南市C区小学学校课后服务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工具
        3.2.1 问卷调查法
        3.2.2 访谈法
    3.3 济南市C区 L校课后服务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基本信息分析
        3.3.2 课后服务目的认知
        3.3.3 对课后服务的态度
        3.3.4 对课后服务的需求
        3.3.5 对课后服务的顾虑和建议
    3.4 C区学校课后服务现存问题分析及建议
        3.4.1 C区学校课后服务现存问题及分析
        3.4.2 C区学校课后服务的优化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TEM教育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4.1 STEM教育活动案例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活动设计
    4.2 STEM教育活动案例实施
        4.2.1 活动前期准备
        4.2.2 活动实施过程
    4.3 实施效果评价
        4.3.1 对学生的调查
        4.3.2 学校教师访谈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社会工作介入的空间与实践策略 ——流动儿童多元需求与社区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概念界定
        (一) 流动儿童
        (二) 社区营造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国内研究概况
        (一) 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
        (二) 有关社区营造的研究
    二、境外研究概况
        (一) 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
        (二) 有关社区营造的研究
    三、已有研究总结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视角——社会资本理论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章 C社区流动儿童需求状况分析
    一、社区资源
        (一) 社区概况
        (二) 社区硬件资源
        (三) 社区软件资源
    二、C社区M项目服务概况
    三、C社区流动儿童需求现状
        (一) 学习教育需要
        (二) 社区融入需要
        (三) 个体能力提升需要
    四、C社区流动儿童需求问题的社会资本分析
        (一) 认知性社会资本的欠缺
        (二) 结构性社会资本存量水平的不足
        (二) 社区“公民参与”的缺乏
第五章 社区营造过程中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
    一、C社区认知性社会资本的考察
    二、结构性社会资本——流动儿童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
        (一) 宣传工作
        (二)链接社会关系网络
        (三) 社区营造服务方案的策划与落实
        (四) 小结
    三、公民参与——打造社区公共空间
        (一) 多元主体参与,激发社区内生动力
        (二) 资源整合,促进流动儿童社区参与
        (三) 小结
第六章 社区营造服务评估
    一、流动儿童活动满意度评估
    二、社区成员评估
    三、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一、社区营造在应对流动儿童需求问题中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社区营造行动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小饭桌”扰民问题的法律规制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饭桌”的现状
二、“小饭桌”与小区业主的纠纷存在的问题
    (一) 监督管理不到位
    (二) 双方互不退让, 矛盾升级
    (三) 缺乏一套合理的解决机制
三、“小饭桌”与业主纠纷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 把“小饭桌”纳入监管
    (二) 明确权责, 相互理解
    (三) 建立一套合理的解决机制
四、结语

(8)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失独群体
        2.1.2 养老保障
        2.1.3 养老服务需求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养老金融理论
        2.2.2 生态系统理论
        2.2.3 社会交换理论
    小结
第3章 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情况调查
    3.1 济南市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
    3.2 被调查人员的基本状况
    3.3 失独家庭养老方式的调查
    3.4 失独家庭养老能力的调查
    3.5 失独家庭养老地域差异的调查
    小结
第4章 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困境及原因分析
    4.1 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困境
        4.1.1 济南市失独家庭存在经济困难现象
        4.1.2 社会、社区未能提供充分帮助
        4.1.3 济南市失独家庭精神需求未得到满足
    4.2 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层面
        4.2.2 社会层面
        4.2.3 社区层面
    小结
第5章 国内外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经验借鉴
    5.1 北京市失独家庭的养老保障体系
    5.2 青岛市失独家庭的养老保障体系
    5.3 美国失独家庭的养老保障体系
    5.4 国内外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经验总结
        5.4.1 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5.4.2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5.4.3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
    小结
第6章 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6.1.1 提供制度保障
        6.1.2 提供基金保障
        6.1.3 放宽收养条件
        6.1.4 完善针对失独家庭的养老保险制度
    6.2 社会方面
        6.2.1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6.2.2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失独养老
        6.2.3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6.3 社区方面
        6.3.1 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养老水平
        6.3.2 对失独老人进行心理辅导
    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1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
        1.2.2 标本的采集和检测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疫情发现与核实
    2.3 流行特征
        2.3.1 时间分布
        2.3.2 人群分布
        2.3.3 班级分布
    2.4 流行病学调查
        2.4.1 首发病例
        2.4.2 临床表现
        2.4.3 危险因素调查
        2.4.3.1 饮食情况
        2.4.3.2 饮用水情况
        2.4.3.3 传播途径
        2.4.4 实验室检测
3 讨论

(10)我国学校微生物污染状况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饮食微生物
    1.1 饮用水和饮水机
    1.2 食堂公共餐具
    1.3 食品卫生
2 公共场所微生物
    2.1 室内空气
    2.2 教室教学设施
    2.3 公用电脑
3 个人微生物
    3.1 牙刷
    3.2 水杯/茶杯
    3.3 手机
4 小结

四、济南市“小饭桌”卫生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小学生校外托管现状调查研究及治理对策 ——以山东济南市为例[D]. 李彦颖.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老年人行为的既有居住地段配套设施配置优化研究 ——以西安铁路局居住地段为例[D]. 孔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居民日常行为活动的济南老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以燕山街道为例[D]. 王天然.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4]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D社区四点半课堂为例[D]. 刘春雨. 山东大学, 2020(12)
  • [5]小学阶段学校课后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杜颂.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社会工作介入的空间与实践策略 ——流动儿童多元需求与社区营造研究[D]. 尚燕. 山东大学, 2019(03)
  • [7]“小饭桌”扰民问题的法律规制路径[J]. 祁芮如. 劳动保障世界, 2018(30)
  • [8]济南市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 张梦瑶. 山东财经大学, 2018(04)
  • [9]1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调查[J]. 李岩,陈玉娟,李伟,鲁传宏,赵望新,艾红芬. 预防医学论坛, 2017(05)
  • [10]我国学校微生物污染状况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红,田晔,江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10)

标签:;  ;  ;  ;  ;  

济南市“小餐桌”卫生状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