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个 Windows 98/Me 技能示例(第 2 部分)

60 个 Windows 98/Me 技能示例(第 2 部分)

一、Windows 98/Me使用技巧60例(下)(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1](2009)在《一种基于WDM模型的磁盘镜像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今,人们对磁盘存储数据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能够有效提高可靠性的的方法是磁盘镜像。传统的磁盘镜像技术是使用硬件RAID1冗余存储方案,该技术要求只有在相同磁盘控制器下的两个独立磁盘可以进行数据复制,磁盘空间利用率低,存储成本高。本文在分析了Windows驱动程序模型(Windows Driver Model,WDM)的基础上,结合Windows内核系统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WDM模型的磁盘镜像备份系统—WMBS(Windows Mirror Backup System)。这是一种用软件的方式来解决磁盘数据存储高可靠性的方案,该系统可以采用同步和异步两种工作方式,能保证应用的磁盘访存吞吐量需求的同时,具有比硬件RAID1更高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在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分段加锁机制,该机制可以保证存储访存的实时性及异步转同步的有效性。最后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该模型。所以本系统具有内核模式驱动程序的许多特点,例如可移植性、可配置性、高性能、易架构等特点,适用于以顺序I/O为主且对数据I/O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提供非线性视频编辑、VOD视频服务等流媒体服务器,网站服务器等。本文遵循软件开发设计的思想,从需求分析、框架设计、结构设计、开发环境配置、系统编程实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备份系统的实现过程。

陈宪冬[2](2009)在《GP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精度的GPS数据处理软件是GPS精密应用的基础。目前我国高精度GPS应用主要依赖国外软件,依赖国外软件不仅难以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更不利于我国卫星计划的发展。研究GPS精密定位定轨理论,尽快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GP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不仅有利于GPS精密应用在我国的深入和发展,对COMPASS精密定位定轨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1.GPS轨道模型方面:研究了GPS轨道摄动影响因素,通过对摄动影响因素的取舍及轨道对比,认为在精密定位应用中可以忽略其它行星引力、极移潮以及相对论加速度的影响,而长弧定轨应用中应加以顾及;2.GPS观测模型方面:研究了GPS观测中存在的各种误差影响因素及其消除消弱措施;重点研究了非差/单差/双差/三差数据预处理算法;此外,提出了一种基于并查集和3维球面Delaunay三角网剖分,同时顾及GPS求差处理结果的GPS独立基线优选算法,本算法不仅避开了传统2维平面算法将区域/全球GPS网投影至平面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更使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降至了O(nlogn);3.GPS精密定位定轨模型方面:研究了GPS精密定位定轨的数学模型,包括观测值对各类参数的偏微分、先验约束及先验基准、非差定位、相对定位、最小二乘法定轨、滤波法定轨、后处理定轨等;其中,重点研究了双差基线法GPS定轨算法和基于法方程叠加法的GPS轨道综合算法;4.软件设计与开发方面:提出了图形化GP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开发的分层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基于Microsoft Visual C++ 6.0和Compaq Visual Fortran 6.5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适于我国生产单位使用、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易学易用、多功能、图形化GP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交大GPS(简称JDGPS);通过严格、细致的软件测试和实验对比,验证了该软件的可靠性和精密性;5.定位定轨应用方面:以IGS坐标和IGS精密轨道为真值,用JDGPS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GPS精密定位定轨实验。定位实验表明:JDGPS计算的33个IGS站的七天坐标分量中误差为:北向3mm,东向4mm,高程向4mm;JDGPS计算的周坐标精度为:北向7.6mm,东向7.7mm,高程向17.3mm;定轨实验表明,轨道综合技术能够显着提高GPS定轨精度,即使利用全球33个IGS站也能得到厘米级精度的GPS定轨结果(径向2.9cm,纵向5.5cm,法向5.3cm);JDGPS计算的定位定轨结果与IGS结果处于同等精度水平;6.精密时间传递方面:研究了GPS精密时间传递技术和GPS非差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给出了GPS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法(传统GPS CP)和连续GPS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法(连续GPS CP)的算法步骤;用JDGPS进行了载波相位时间比对实验,发现传统GPS CP存在明显的天界跳变问题,连续GPS CP存在明显的线性趋势性偏差;此外,对国家授时中心(NTSC)的Ashtech Z12T接收机和NTSCGPS-2接收机的性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张雄林[3](2007)在《知识集聚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管理和产业集聚是现今管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产业集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从长期看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于“知识”。结合经济集聚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本文提出知识集聚。从经济学角度看,影响知识集聚的主要因素有:知识转移成本、知识的专业化、收益递增和外部性,这些因素都支持知识集聚的观点。从市场的角度看,影响知识集聚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行为、转移成本、厂商行为、工资率、价格指数与收入等,它们共同作用影响着知识集聚的市场均衡及其稳定性。知识的集聚也可以说是知识载体的集聚。那么知识集聚的演化也理所当然可以看作知识载体集聚的演化。借用邻居分隔模型,我们看到知识集聚过程具有路径依赖性,知识集聚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动态博弈过程,既是渐进稳定的过程,又是随机稳定的过程。知识集聚点的选择具有其规律性,首先,我们分析是集聚经济的最终存在性。我们用空间活动的简单规则,在没有详细给定影响集聚活动的重要因素情况下,分析两点经济系统和三点经济系统,并着重探讨鞍状均衡。然后,我们假设知识决定集聚向心力。如果知识集聚不存在,则经济集聚也不复存在,依照前述选址规则,分析两点经济系统,提出知识集聚动力方程和知识——区位相关模型。知识创新是知识集聚的目标之一。在“融知——发酵”模型中,知识集聚就是“融知”的过程,是知识发酵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条件,而知识发酵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知识集聚影响知识创新目标和知识创新速度。以往的经济增长理论没有考虑到知识与技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尤其是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将知识与技术摆到了重要位置。通过合理假设和构建模型,我们以知识创新部门为例,论证了知识集聚对内生经济增长的显着促进作用。Peter Drucker认为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是新的竞争力的基础。知识是竞争力的源泉,知识集聚更增大了知识的力量,知识集聚不仅从效率上,而且从竞争上都促进了竞争力的提高。知识经济是惟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也必须走知识经济的路。因而,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知识集聚的源泉,全面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本文借用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理论,从我国科技人员的分布探讨知识集聚,得出:我国的科技人员的集聚度逐步上升;主要集聚地在东部。

毕进[4](2005)在《基于WEB的招聘网站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招聘工作。首先因为网上投递的简历比较多,而且应聘者素质较高。还有,网络招聘的优点是快捷,方便,招聘网站所提供的一些服务还可以帮助企业筛选简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对企业招聘工作的细致研究,为人才招聘管理事业服务。该系统包括如下功能:管理员可以使用该系统为企业招聘、个人求职提供服务。用人单位可以使用该系统注册成为招聘用户并发布招聘信息等。求职人员可以在注册成为求职用户后通过系统完成求职工作。不同用户可以通过浏览新闻了解人事政策动态。系统具有如下两个特点:求职人员可以保存多个简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职务有针对性的投递简历。招聘人员可以针对任意职位定制专用的求职申请表,不仅消除了格式单调的缺点,而且提高了检索的效率。

庞子山[5](2004)在《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设计过程中引入系统论思想及最优化求解的方法既是工程设计方法发展的趋势,也是结构化设计发展的必然。本研究在全面评述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最优化设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活性污泥法A2/O工艺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和相应的寻优求解方法,并在Matlab环境下开发了最优化设计程序(ODP),为提高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设计水平和设计效率作了一些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努力。 本文根据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发展趋势,基于IAWQ-ASM机理模型理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用于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A2/O工艺系统方案设计的框架模型、系统数学模型以及费用目标函数模型,并将其整合为一个数学最优规划问题予以求解。实例研究表明,采用该套设计模型进行方案优化设计,可以在传统的设计方案基础上节约系统总费用10%以上,而且应用该优化方法进行工程设计既保证了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系统的有机完整性,又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准确度。 针对优化设计模型的高度非线性、多变量、多约束、多维数等数学特征,提出了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进行优化求解的策略。该求解算法在寻优搜索区间内可以自动获得最佳的搜索方向和搜索步长,大大降低了寻优迭代的次数,有效地克服了常用优化方法——广义简约梯度法(GRG)、复合形法(CM)以及罚函数(PM)法等在求解大型非线性约束最优化问题时的诸多不足,提高了优化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且应用方便。 本文首次在优化设计方法中应用Matlab语言对系统模型和SQP算法进行了编程求解。Matlab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优化功能,为求解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A2/O工艺系统的最优化设计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编译平台。作为工程类计算语言的发展方向,在本文的研究中,Matlab展示了在水污染控制领域内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中的工艺设计参数灵敏性分析,获得了参数不确定性对系统整体性能影响的定量分析结果。该结论可以指导试验人员或设计人员在对关键参数估值时,做到有理可循,同时还可根据参数的灵敏性高低,有针对地制定试验计划,避免资源浪费。 本文编制的Matlab优化设计程序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当设计流程与本研究中的概念模型不完全一致时,只需要在模型中建立不同单元功能构筑物的反应及物料平衡关系,并用节点控制的物料平衡关系将这个功能模块与整个系统联系起来。对于最优化设计程序,则仅需要在相应改变的功能模块(子程序)中添加、删除以及修改约束条件或调整目标函数的构成,无须作大量重复的系统建模和计算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机编程工作。 研究表明:用本文创建的活性污泥脱氮除磷系统优化模型来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计算在理论上可行,用Mauab平台开发的优化设计程序ODP在实践上有继续深入研究开发的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活性污泥工艺设计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思路,也为Mauab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应用增添了新领域。

陈秀峰[6](2002)在《Windows 98/Me使用技巧60例(下)》文中研究指明 技巧之26 给使用者提个醒如果您的计算机是多人共用,为了提醒每个使用者正确操作计算机,请您在注册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WinIogon下新建两个字符串值:一个是LegalNoticeCaption,其值为"热烈欢迎您使用本计算机",另一个是LegalNoticeText,其值为

陈秀峰[7](2001)在《Windows 98/Me使用技巧60例(上)》文中指出 技巧之01 部分功能键的使用:F1:启动帮助;F2:对选定的目标进行重命名;F3:打开查找(搜索)窗口;F4:在IE或"我的电脑"中展开或折叠"地址栏";F5:完成"刷新"操作;F6:在桌面、开始、任务栏等之间切换;F10:激活程序的第一项菜单;F11:使窗口全屏显示。技巧之02 Windows键(位于Ctrl键和ALT键之间)与其它键的组合使用:①单独按Windows键(以下简称

张林[8](2000)在《正颌外科硬软组织变化研究》文中提出正颌手术因颌骨与牙齿位置的变化,对患者原有的口颌系统生理功能与呼吸道产生很大影响,由于骨块受到肌肉、皮肤等软组织牵拉,有重新复位的趋势,新建立起来的神经肌肉平衡能否长久稳定?呼吸道随颌骨移动,相应的产生哪些变化?正颌手术对牙颌面畸形患者身心有哪些影响?都需要研究探讨。 X线头影测量做为一种经典的颅面形态分析手段,其方法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限元法是一种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有效而可靠的数值计算方法,它能对颅面形态进行可靠精细的分析,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分析手段,是对X线头影测量非常有益的补充。 本文研究目的:应用X线头影测量手段,研究下颌前突术后长期稳定性及正颌手术前后上气道的变化;对正颌术后患者进行审美、心理、机能等方面的调查,了解手术对患者身心的影响;应用有限元分忻方法研究正颌五种术式下颅颌面软组织形态学变化。 一、下颌前突术后长期稳定性研究 对11例单纯下颌前突患者术前、术后1年、术后10年以上进行11个项目的X线头影测量,并将术后1年和术后10年以上两组测量项目做配对t检验对比。8例术后10年以上患者下颌做顺时针旋转后退移动,3例做下颌前下逆时针移动,但均只是微小移动;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11个测量项目中9个无显着变化,只有覆(牙合)覆盖两项有显着变化,这是由于患者术后长期咬合调整的结果,但前牙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覆(牙合)覆盖关系。11例单纯下颌前突患者术后10年以上均保持了良好的稳定咬合状态,无一例回到术前状态,表明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是一种能使术后保持长期稳定的良好术式。 二、正颌手术前后舌骨位置和咽下气道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下颌前突患者23例与小颌畸形患者9例,分别行双侧矢状劈开后退或前徙下颌,手术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测量项目13项,测量数值配对t检验,并将下颌后退距离与各测量项目变化值

二、Windows 98/Me使用技巧60例(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ndows 98/Me使用技巧60例(下)(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基于WDM模型的磁盘镜像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现有磁盘镜像备份系统及存在问题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特色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镜像备份系统的相关技术
    2.1 Windows驱动开发技术
        2.1.1 Windows操作系统概述
        2.1.2 Windows 2000中设备驱动程序种类
        2.1.3 WDM驱动程序模型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进程互斥和进程同步
        2.2.1 进程的互斥
        2.2.2 进程的同步
    2.3 小结
第三章 镜像文件备份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 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
    3.3 系统的镜像工作状态
        3.3.1 镜像创建
        3.3.2 同步复制方式
        3.3.3 异步复制方式
    3.4 系统模型功能模块设计
    3.5 系统功能流程设计
    3.6 系统数据结构定义
    3.7 各函数接口定义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镜像文件备份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开发工具及环境配置
    4.2 内核驱动模块的详细设计
    4.3 内核驱动模块的实现
        4.3.1 OdysysWMBS模块
        4.3.2 EventProcess模块
        4.3.3 Proto模块
        4.3.4 Mirrorobj模块
        4.3.5 Bitmap模块
    4.4 系统实现效果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GP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GP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GPS轨道模型
    2.1 二体问题
    2.2 受摄运动
        2.2.1 地球引力场摄动及潮汐影响
        2.2.2 日、月引力及其它行星引力
        2.2.3 太阳光压及辐射压
        2.2.4 "蚀"卫星的姿态变化及其建模
        2.2.5 经验摄动力及伪随机速度变化参数
        2.2.6 广义相对论加速度影响
        2.2.7 大气阻力
        2.2.8 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2.3 GPS轨道积分
        2.3.1 Adams、Cowell法
        2.3.2 Runge-Kutta法
        2.3.3 配置法
    2.4 GPS卫星星历
        2.4.1 广播星历
        2.4.2 精密星历
    2.5 GPS轨道精度及摄动力影响分析
        2.5.1 地球重力场模型及完全阶次影响
        2.5.2 固体潮、海潮、极移潮影响
        2.5.3 行星摄动及相对论加速度影响
    本章小结
第3章 GPS观测模型
    3.1 GPS观测值
        3.1.1 伪距观测值
        3.1.2 载波相位测量值
        3.1.3 多普勒频移测量值
    3.2 GPS观测中的各种误差影响因素
        3.2.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3.2.2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3.2.3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3.2.4 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3.3 观测值的求差运算及线性组合
        3.3.1 观测值的求差运算
        3.3.2 观测值的线性组合
    3.4 GPS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3.4.1 非差数据的预处理
        3.4.2 单差数据的预处理
        3.4.3 双差数据及三差数据的预处理
    本章小结
第4章 GPS精密定位定轨的数学模型
    4.1 GPS观测方程及其线性化
        4.1.1 GPS观测方程
        4.1.2 GPS观测值的偏微分
        4.1.3 先验约束及先验基准
    4.2 GPS精密定位
        4.2.1 单点定位
        4.2.2 相对定位
        4.2.3 差分定位
    4.3 GPS精密定轨
        4.3.1 最小二乘法GPS定轨
        4.3.2 滤波法GPS定轨
        4.3.3 后处理GPS精密定轨
    本章小结
第5章 GP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5.1 科学计算可视化
    5.2 JDGPS的软件设计
        5.2.1 JDGPS的总体设计
        5.2.2 JDGPS的软件设计
        5.2.3 GPS功能模块的接口设计
        5.2.4 各GPS功能子系统的设计
    5.3 JDGPS的软件实现
        5.3.1 图形支撑系统及图形界面层的实现
        5.3.2 各功能子系统的编码实现
        5.3.3 JDGPS的运行环境与功能特点
        5.3.4 JDGPS的功能测试
        5.3.5 其它测试情况
    本章小结
第6章 GPS精密定位定轨实验研究
    6.1 GPS定位定轨试验网
    6.2 GPS精密定位实验
        6.2.1 核心站坐标计算对比
        6.2.2 先验观测精度对比
        6.2.3 不同截止高度角对比
        6.2.4 不同对流层参数间隔对比
        6.2.5 基线精化处理对比
        6.2.6 基准点坐标约束对比
        6.2.7 不同数据采样间隔对比
    6.3 GPS精密定轨实验
        6.3.1 数据采样间隔对定轨结果的影响
        6.3.2 先验观测精度对定轨结果的影响
        6.3.3 不同初轨对定轨精度的影响
        6.3.4 不同定轨站数目对定轨精度的影响
        6.3.5 全球定轨与区域定轨对比
        6.3.6 不同轨道参数对定轨精度的影响对比
    本章小结
第7章 GPS载波相位时间比对实验研究
    7.1 GPS时间比对技术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7.1.1 GPS单向时间比对
        7.1.2 GPS共视时间比对
        7.1.3 GPS P3共视时间比对
        7.1.4 GPS载波相位时间比对
        7.1.5 连续GPS载波相位时间比对
    7.2 GPS载波相位时间比对实验
        7.2.1 传统GPS CP与连续GPS CP之对比
        7.2.2 NTSC与BRUS之间的时间比对
        7.2.3 超短基线时间比对
        7.2.4 零基线时间比对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贡献
        8.1.1 GPS独立基线网构网方面
        8.1.2 GPS软件研发方面
        8.1.3 GPS精密定位定轨方面
        8.1.4 GPS远程时频传递方面
    8.2 下一步的工作
    8.3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3)知识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知识集聚有关理论的综述
    2.1 知识管理理论综述
        2.1.1 知识管理研究的背景
        2.1.2 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
        2.1.2.1 特征一:强调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2.1.2.2 特征二:侧重知识管理任务和流程
        2.1.2.3 特征三:知识管理理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1.2.4 知识管理框架评述
        2.1.3 主要的知识管理模型介绍
        2.1.3.1 SECI模型
        2.1.3.2 知识链模型
        2.1.3.3 知识演化模型
        2.1.3.4 知识发酵模型
        2.1.4 知识管理研究的误区
        2.1.5 知识管理研究的内容
        2.1.5.1 知识管理任务
        2.1.5.2 影响知识管理的因素
    2.2 集聚理论综述
        2.2.1 德国的古典区位几何学
        2.2.1.1 冯?杜能(Von Thunen)的农业区位论
        2.2.1.2 劳恩哈特(W. Launhardt)和韦伯(A.Weder)的工业区位理论
        2.2.2 新古典区位理论
        2.2.2.1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区理论
        2.2.2.2 贝蒂尔·奥林(Ohlin, B.G)的区际贸易和生产布局理论
        2.2.2.3 奥古斯特·勒施(August Losch)的经济区理论
        2.2.2.4 保罗·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
        2.2.3 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2.2.4 K·J·巴顿的集聚经济效益
        2.2.5 目前的集聚理论学派
        2.2.5.1 新产业区学派
        2.2.5.2 新的产业空间学派
        2.2.5.3 创新学派
        2.2.5.4 集群学派
        2.2.6 产业集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2.3 知识集聚研究的理论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知识集聚的影响因素
    3.1 知识转移成本
        3.1.1 知识转移的概念
        3.1.2 知识转移的成本
        3.1.2.1 知识转移的时间成本
        3.1.2.2 知识转移的空间成本
        3.1.2.3 知识转移的社会成本(包括学习成本)
        3.1.3 学习成本
        3.1.3.1 学习成本的构成
        3.1.3.2 影响学习成本的主要因素
        3.1.4 知识转移成本在知识集聚中的地位
    3.2 知识的专业化
        3.2.1 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性
        3.2.2 专业化分工与知识集聚
    3.3 收益递增
        3.3.1 知识的边际效用递增
        3.3.1.1 重复性需求
        3.3.1.2 交叉性需求
        3.3.1.3 需求方的规模经济
        3.3.2 集聚引致收益递增的观点与证明
        3.2.2.1 张伯仑的观点——中间投入产品的知识多样性
        3.2.2.2 斯密与马歇尔的观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过程
        3.3.3 收益递增对知识集聚的影响
    3.4 外部性
        3.4.1 知识的双重属性
        3.4.2 知识的外部性
        3.4.2.1 经济学对外部性的解释
        3.4.2.2 外部性的不同类型
        3.4.2.3 知识的外部性
        3.4.3 知识集聚强化了知识的正的外部性
    3.5 小结
第四章 知识集聚的市场均衡
    4.1 模型假设条件
    4.2 消费者行为
    4.3 转移成本
    4.4 厂商行为
    4.5 工资率
    4.6 价格指数和收入
    4.7 暂时均衡
    4.8 均衡的稳定性
    4.9 小结
第五章 知识集聚的演化
    5.1 知识集聚的演化模式
    5.2 知识集聚的渐进稳定性
    5.3 知识集聚的随机稳定性
        5.3.1 马尔可夫链理论的初步知识
        5.3.2 受扰动的马尔可夫过程
        5.3.3 知识集聚的数学证明
    5.4 小结
第六章 知识集聚的区位选择
    6.1 三点经济系统的选址动力学
    6.2 知识集聚与地理学
    6.3 知识集聚动力学
    6.4 小结
第七章 知识集聚与知识发酵
    7.1 知识发酵的提出
    7.2 知识的生物属性
        7.2.1 知识的原生性
        7.2.2 知识的遗传变异性
        7.2.3 知识的群合性
    7.3 知识发酵模型
        7.3.1 知识发酵模型的提出
        7.3.2 知识发酵要素
        7.3.3 知识发酵巴
    7.4 知识发酵类型
    7.5 知识集聚与知识发酵的关联
        7.5.1 知识集聚决定知识母体的完备性
        7.5.2 知识集聚决定了知识发酵的路径
        7.5.3 知识集聚决定了知识发酵结果的可能性
    7.6 知识发酵及其控制
        7.6.1 知识发酵过程
        7.6.2 知识发酵数学模型
        7.6.3 知识发酵控制——误差修正控制
        7.6.4 优化技术
    7.7 小结
第八章 知识集聚与内生经济增长
    8.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脉络
    8.2 技术学习与增长收敛
    8.3 知识集聚在内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8.3.1 罗默模型
        8.3.2 卢卡斯模型
    8.4 知识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8.5 小结
第九章 知识集聚与竞争力
    9.1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
        9.1.1 国外学者的观点
        9.1.2 国内学术界的观点
    9.2 企业动态能力、持续竞争优势与知识管理
    9.3 企业竞争力与知识集聚
        9.3.1 企业性质的知识论
        9.3.2 企业知识与竞争优势
        9.3.2.1 企业知识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9.3.2.2 企业知识集聚过程及核心能力形成机制
        9.3.2.3 基于知识流的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
        9.3.3 知识集聚提高竞争力的机制
        9.3.3.1 效率机制
        9.3.3.2 创新机制
        9.3.4 通过组织学习实现知识集聚,营造核心竞争力
        9.3.4.1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9.3.4.2 学习型组织及其构建
        9.3.4.3 组织如何学习,在哪学习
    9.4 小结
第十章 知识集聚与科教兴国战略
    10.1 物质经济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10.2 只有知识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10.3 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知识集聚,发展知识经济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知识集聚的实证研究
    11.1 实证假设
    11.2 中国科技人员的基尼系数
        11.2.1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11.2.2 中国科技人员的基尼系数
        11.2.3 基尼系数的标准
    11.3 中国科技人员地区专业化水平
        11.3.1 科技人员的地方专业化指数
        11.3.2 科技人员的地方专业化优势
    11.4 中国科技人员的基尼系数与区位熵的计算与分析
        11.4.1 中国科技人员的基尼系数与区位熵的计算
        11.4.1.1 数据来源
        11.4.1.2 使用公式
        11.4.1.3 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11.4.1.4 计算过程及其列表
        11.4.2 中国科技人员的基尼系数与区位熵的分析
        11.4.2.1 中国科技人员的基尼系数分析
        11.4.2.2 科技人员的地方专业化优势分析
    11.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基于WEB的招聘网站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1.3 人才网的未来走向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知识
    2.1 WEB 服务器IIS 介绍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0
    2.3 ASP 技术简介
第三章 招聘网站系统概述
    3.1 系统功能概述
    3.2 招聘网站中的角色分析
    3.3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3.4 系统的体系结构
    3.5 编程与运行环境
    3.6 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4.1 系统用户库
    4.2 个人简历库
    4.3 单位职位库
    4.4 单位求职表库
    4.5 新闻资料库
    4.6 站内信件库
第五章 基础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1 配置数据库连接
    5.2 查询结果的分页显示
    5.3 SESSION 的设置
    5.4 用户权限的校验
    5.5 系统的错误处理
第六章 求职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1 求职模块功能流图
    6.2 个人基本信息管理
    6.3 简历管理功能
    6.4 职位的浏览与查询
    6.5 求职表的填写与预览
    6.6 站内信件处理
第七章 招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7.1 招聘模块功能流图
    7.2 企业基本信息的管理
    7.3 职务管理功能
    7.4 求职信息管理
    7.5 求职表的定义
    7.6 求职表的检索
    7.7 简历库的检索
    7.8 人才库的检索
第八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5)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工艺设计方法评述
        1.1.1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工艺传统设计方法评述
        1.1.2 目前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实践中采用的优化方法
    1.2 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评述
        1.2.1 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的引入与特点
        1.2.2 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发展回顾
        1.2.3 系统优化模型特征及横向比较
        1.2.4 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系统优化模型
        1.2.5 本领域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课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3 研究课题的来源
2 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体系及理论基础
    2.1 污水处理系统的概念及优化设计的数学描述
        2.1.1 污水处理系统概念的界定
        2.1.2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优化设计的数学表述
    2.2 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过程及一般性原则
        2.2.1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优化设计过程
        2.2.2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优化设计中设计变量的确定
        2.2.3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优化设计中的系统模型
        2.2.4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优化设计建模的方法
        2.2.5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优化设计模型的约束条件
        2.2.6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优化设计模型中的目标函数
    2.3 系统优化设计的寻优方法
        2.3.1 优化方法的选择
        2.3.2 寻优终止的标准
    2.4 系统优化设计结论的检验
    2.5 系统优化设计模型的参数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A2/O工艺系统数学模型
    3.1 IAWQ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ASM)
        3.1.1 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ASM)发展概述
        3.1.2 IAWQ活性污泥法模型中的污染物特性组份
        3.1.3 IAWQ活性污泥法模型的表述形式
        3.1.4 IAWQ活性污泥法模型中的质量守恒和开关函数
    3.2 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A2/O系统概念描述及框架模型
        3.2.1 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A~2/O工艺系统概述
        3.2.2 A~2/O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
        3.2.3 A~2/O工艺国内应用实例
        3.2.4 A~2/O工艺系统框架模型
        3.2.5 系统模型中的参数及变量构成
        3.2.6 系统模型中的污染物特性组份与状态变量
        3.2.7 系统模型中的基本假设条件和限定
    3.3 活性污泥脱氮除磷A2/O工艺系统数学模型的建构
        3.3.1 初次沉淀池(A)设计模型
        3.3.2 厌氧释磷反应器(B)设计模型
        3.3.3 缺氧反硝化反应器(C)(设计)模型
        3.3.4 好氧曝气池(D)设计模型
        3.3.5 二次沉淀池(E)设计模型
        3.3.6 污泥浓缩池(F)设计模型
        3.3.7 机械压滤脱水工艺(G)设计模型
        3.3.8 脱水污泥堆放场(H)的设计模型
    3.4 活性污泥脱氮除磷工艺系统内流量及其它物料平衡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费用模型、目标函数及最优化设计问题
    4.1 费用函数模型
        4.1.1 污水处理费用函数模型特点及基本要求
        4.1.2 建立费用模型的通用步骤和方法
        4.1.3 污水处理费用模型研究现状
    4.2 A2/O工艺系统内各种费用函数模型的分析和建立
        4.2.1 费用函数模型的构成形式
        4.2.2 单元构筑物费用函数模型和系统功能费用函数模型
        4.2.3 费用函数模型中待定系数a_j、β_j的估计值
    4.3 A~2/O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
        4.3.1 工艺系统总费用的构成
        4.3.2 工艺系统设计目标函数的数学表达
    4.4 工艺系统最优化设计目标和最优化设计模型
        4.4.1 最优化的设计目标函数
        4.4.2 A~2/O工艺系统最优化设计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最优化设计模型的求解方法及实施策略
    5.1 求解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选择
        5.1.1 求解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
        5.1.2 (广义)简约梯度法(GRG)
        5.1.3 罚函数法(PFM)
        5.1.4 复合形法(CM)
    5.2 序列二次规划(SQP)数值算法
        5.2.1 SQP的基本思路和寻优原理
        5.2.2 SQP的一般求解步骤
    5.3 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的数学处理方法
        5.3.1 多目标最优化问题解的特征
        5.3.2 初始可行解(初始迭代点)对最优化问题解的影响
    5.4 序列二次规划(SQP)的Matlab实现
        5.4.1 Matlab(矩阵实验室计算机语言)及优化工具箱概述
        5.4.2 Matlab中序列二次规划(SQP)寻优解法的实现
        5.4.3 最优化设计模型的Matlab程序编制和运行环境
        5.4.4 Matlab寻优过程及结果显示
    5.5 本章小结
6 活性污泥法A~2/O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实例验算
    6.1 活性污泥法A~2/O工艺系统的优化设计
        6.1.1 污水处理厂设计资料
        6.1.2 原始设计数据的处理
        6.1.3 初始设计方案和初始可行解
        6.1.4 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及过程
        6.1.5 优化设计方案结果
        6.1.6 初始方案与优化方案的比较分析
        6.1.7 最优化设计模型及程序在不同流量下的开放性分析
    6.2 系统灵敏性分析
        6.2.1 系统灵敏性分析的意义
        6.2.2 系统灵敏度和灵敏系数
        6.2.3 系统灵敏性分析方法
    6.3 外部因素对目标函数或系统性能灵敏性影响分析
        6.3.1 设计水质对系统的灵敏性影响分析
        6.3.2 折现率i和系统生命周期n对系统总费用的影响分析
        6.3.3 设计标准对系统总费用的影响分析
    6.4 内部因素对目标函数或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6.4.1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
        6.4.2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灵敏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建议
    7.1 全文结论
    7.2 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A: 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及应用研究体系
附录B: 活性污泥法A2/O工艺系统各控制节点状态变量矩阵
附录C: 活性污泥法A2/O工艺系统中物料衡算方程推导
附录D: 活性污泥法A2/O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模型的关键约束条件集合

(8)正颌外科硬软组织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回顾
    一、正颌外科术后稳定性研究
    二、正颌手术对上气道结构的影响
    三、正颌手术对牙颌面畸形患者心理及生理机能的影响
    四、颅颌面有限元分析系统的建立应用
第一部分 下颌前突术后长期稳定性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正颌手术前后舌骨位置和咽下气道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第三部分 下颌前突患者术后调查问卷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第四部分 正颌外科软组织二维形态有限元分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前言
    一、正颌外科软组织二维形态有限元分析系统的建立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4.结论
    二、正颌外科软组织二维形态有限元分析系统的应用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四、Windows 98/Me使用技巧60例(下)(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基于WDM模型的磁盘镜像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宇. 厦门大学, 2009(12)
  • [2]GP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研究[D]. 陈宪冬.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4)
  • [3]知识集聚研究[D]. 张雄林. 天津大学, 2007(04)
  • [4]基于WEB的招聘网站系统设计与开发[D]. 毕进. 吉林大学, 2005(06)
  • [5]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及应用研究[D]. 庞子山. 重庆大学, 2004(01)
  • [6]Windows 98/Me使用技巧60例(下)[J]. 陈秀峰. 电脑应用文萃, 2002(01)
  • [7]Windows 98/Me使用技巧60例(上)[J]. 陈秀峰. 电脑应用文萃, 2001(12)
  • [8]正颌外科硬软组织变化研究[D]. 张林. 第四军医大学, 2000(02)

标签:;  ;  ;  ;  ;  

60 个 Windows 98/Me 技能示例(第 2 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