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针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11例

十一针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11例

一、面瘫十一针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1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轩(Cheung Wing Hin)[1](2021)在《综合针法结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以十二正经穴位、董氏奇穴及脐针远近结合为基础针刺穴位,观察研究评价艾灸对治疗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治愈速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协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水平。方法:一、病例来源本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分别于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以及香港社区所招募确诊为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每组各30例,共60例。无脱落病例。使用简单随机法为病人分组。将60个装有编号1-60卡纸的不透光信封,随机打乱后给予符合纳入标准病人进行抽签。单数者纳入治疗组,双数者则纳入对照组。疗效观察期间不更改病人所在组别。二、对照组对照组局部取穴选用地仓穴透颊车穴,另选用阳白穴及四白穴;远端穴位选用灵骨穴、大白穴、侧三里穴及侧下三里穴;结合脐针疗法神阙穴中震、离、坤三方位之健脾三针。上述穴位均采取平补平泻,“得气”即可。三、治疗组上述治疗外进行艾灸治疗。选用3年陈艾条对地仓穴、足三里穴进行温和灸各15分钟,共30分钟。患者未有针刺治疗时可自行艾灸,以突出艾灸治疗对疗效的影响。四、操作患者呈仰卧位。暴露施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所有针刺部位均使用飞针手法进针,再做提插手法以插入相应深度。垂直刺入健侧灵骨穴,针深至肉以应脾。垂直刺入健侧大白穴,针深比灵骨穴稍浅。患者灵骨、大白穴或会有巨大针感。嘱咐患者尝试运动面部肌肉,包括皱眉、抬眉、嘟嘴、示齿等动作。所有动作共持续5分钟,过后再进行其他穴位针刺。15度斜刺入地仓穴,针尖朝颊车穴进行透刺。斜刺入阳白穴,针尖朝如太阳穴等面瘫患处。病程较久、针感较弱者插入角度稍向颞骨方向增加以增强刺激。斜刺入四白穴,针尖方向朝病变处。再于地仓透颊车针稍做提插手法以导气从灵骨、大白穴上行,能增强面部气至感之余,减轻手部巨大针感带来之不适。阳白、四白穴所在之处肉较少较薄,针感本较敏感,因此可稍稍做手法让气更至,或不做手法减轻不适。垂直刺入侧三里、侧下三里穴。进针后均针深至肉。针尖方向可稍稍向上以导气上行。灵骨、大白、侧三里、侧下三里穴均不强调补泻手法。提插手法只是让针尖方向、针的深度、气感达至预期的方式,而非补泻的手段。脐针使用押手食、中二指充分暴露针刺位置。先刺左方震位,再刺上方离位,最后右上坤位。此三针刺入即可,不做手法,不求得气,次序不可颠倒。治疗组在整体得气后进行艾灸治疗。艾条燃烧不必过旺,燃烧面垂直于地仓穴上,距离患者皮肤3-5厘米,以局部皮肤温热、潮红,患者有温热感而无灼热感为度,不宜过烫,缓缓灸之。若患者对热迟钝,可用押手示、中二指放置施术位上下两端以感觉、模拟患者所受温热程度,以便调整灸量。艾灸地仓穴15分钟后换成足三里穴。手法、时间同上。在没有进行治疗的日子,可嘱咐患者自行艾灸,唯要严格按照医嘱操作,以免烫伤等意外。五、疗程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均隔天进行治疗,一周3次,12次治疗为一疗程。治疗组每次均进行针刺、艾灸治疗,对照组每次均进行针刺治疗。六、观察指标研究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级量表及Protmann评分量表作为量化。七、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透过HBGS量表及Protmann量表对患者进行纪录。Protmann量表进行数据学分析,HBGS量表参考“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与疗效标准”对面神经恢复进行疗效评价及数据学分析。八、数据分析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满足正态分布则用M(P25,P25)表述,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标准a=0.05,P<0.05。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差异P值大于0.05,并不具统计学意义。2.两组年龄差异P值大于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但具可比性。3.以HBGS量表作为量化,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级中重度患者20例,重度患者5例,完全麻痹障碍者5例。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中重度障碍者为13例,完全麻痹的障碍者为4例。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4.以Protmann量表作为量化,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得分量表上分别为3.5±0.78及3.7±0.78,t=-1.32,P>0.05,统计学上不存在差异。5.以HBGS量表作为参考,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病人数为9人,有效人数为11人,好转人数为6人,无效人数为4人。对照组有效人数为7人,好转人数为17人,无效人数总共为6人。统计检验量Z=-3.28,P<0.05,说明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治疗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6.以Protamnn量表作为参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Protmann量表上得分为16.6±2.71及14.07±2.18,得分存在差异,t=3.99,P=0.000。治疗组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7.治疗组治疗前后HBGS量表比较,Z值为-4.28,P=0.000。治疗前后得分存在差异。远近结合之综合针法,结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确切有效。8.对照组治疗前后HBGS量表比较,Z值为-3.18,P<0.05。治疗前后的得分存在差异。这显示单纯使用综合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有效。9.治疗组治疗前后Protmann量表比较,治疗前x±5值为9.97±2.92,治疗后x+s值为16.6±2.71.治疗前和治疗后存在差异,T值=-12,87,P=0.000,治疗后的均值高于治疗前的均值。10.对照组治疗前后Protmann量表比较,。治疗前x±s值为10.9±2.56,治疗后为14.07±2.18,T值=-6.67,P=0.000,治疗前和治疗后存在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远近结合综合针法与综合针法结合艾灸均对于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具备疗效结果;使用艾灸疗法以固本培元、温通经脉,先后天之气同取则疗效更佳,更能改善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症状,能加快患者痊愈,缩短病程。

徐星雯[2](2021)在《电针联合指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联合指针疗法与单纯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面瘫病中医症状疗效等观察指标进行比较,来探讨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更加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0月到2020年12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及门诊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电针联合指针疗法组(观察组)和电针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用电针治疗(电针波形设置为断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留针30min)后加用指针疗法(取穴:患侧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太阳、下关,双侧合谷),对照组只用电针疗法,电针参数及取穴均与观察组相同,两组治疗均隔日1次,5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H-B面神经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面瘫病中医症状疗效等观察指标,评价电针联合指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并选用SPSS 22.0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30例患者中,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体有效率8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体有效率73.33%。将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得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前文统计,提示两者对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均有效,而电针联合指针疗法较单纯电针治疗更优。2.治疗结束后,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及其各自治疗后组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具有差异性(P<0.05),提示两者均可以改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但电针联合指针疗法疗效比单纯电针治疗更显着。3.治疗结束后,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及其各自治疗后组内的面部残疾指数(FDI)(FDIP与FDIS分别比较)均具有差异性(P<0.05),提示两者均可以提高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的躯体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但电针联合指针疗法效果比单纯电针治疗更明显。结论:1.电针联合指针疗法与单纯电针均对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电针联合指针疗法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2.电针联合指针疗法与单纯电针均可以改善面神经功能,前者效果较后者更显着。3.电针联合指针疗法与单纯电针均可以提高患者躯体功能与社会生活功能,相比较而言,电针联合指针疗法效果更佳。

于婕[3](2021)在《应用“合谷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应用“合谷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面瘫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将所有符合本试验纳入、排除标准的66例周围性面瘫后期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参照由高树中教授主编的《针灸治疗学》中关于面瘫治疗方法的选穴,进行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应用"合谷刺"法进行治疗,取穴:由阳白进针,沿丝竹空、攒竹、鱼腰方向平透;以四白为进针点,沿睛明、瞳子髎、迎香三个方向平刺;以地仓为进针点,沿颊车、水沟、承浆三个方向平刺,牵正向前斜刺,听宫、合谷、支沟、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均施以直刺进针,所有穴位均平补平泻。针刺5日,休息2日,以7日为一个治疗周期(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第3疗程结束、第4疗程结束时采用House-Brach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情况的综合比较分析:两组病人针刺前基本情况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患侧分布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患者H-B面神经功能评分、FDI评分中的躯体功能(FDIP)、社交生活功能(FDIS)、和中医症候疗效标准评分等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综合疗效判定分析:第3周针刺结束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6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疗效更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周针刺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13%,观察组疗效更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3周针刺后与第4周针刺后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对周围性面瘫后期患者应用“合谷刺”法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面部对称性,改善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周期短。3.H-B量表分级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第3疗程结束后,H-B分级和针刺干预前相比均有显着提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分级升高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着(P<0.05)。第4周针刺结束后,对照组的H-B分级和第3周相比仍有显着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提高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H-B分级的提升程度仍远远超过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FD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后,FDIS所得评分与针刺干预前相比均有大幅度地减少,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4个疗程的针刺干预后,对照组FDIS评分较第3周针刺结束时仍有大幅度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分数变化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FDIS评分下降程度仍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DIP评分比较:两组病人经3周的针刺干预后,FDIP得分和针刺干预前相比均有明显增加,组内及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4周针刺完成后,对照组的FDIP分数和第3周针刺完成时相比依旧有显着性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出现显着的分数波动(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FDIP分数仍远远超过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中医症候疗效标准评分:两组病人在为期3周的针刺干预后,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标准的综合评分相对于针刺干预前均出现了显着性下滑,组内及组间进行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周的针刺干预结束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标准评分仍在以明显程度的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分数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瘫中医症状疗效标准的综合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减少得更加显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导师运用“合谷刺”法可明显改善患者面部肌肉瘫痪症状,改善患者面部肌肉运动功能、社会生活功能,与常规针刺法相比,疗效更佳,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孟维媛[4](2021)在《赵晓峰教授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总结及患者治疗时长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跟师出诊,查阅文献并进行临床学习,收集周围性面瘫相关病例,进而分析并总结赵晓峰教授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经验,包括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论治及中医治疗方案;收集贝尔面瘫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节气、既往史、就诊时间等信息,以患者病程为结局指标,分析不同因素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时长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晓峰教授门诊就诊的贝尔面瘫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分期,进行系统的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就诊时间、发病部位中医证型等信息。分析并总结赵晓峰教授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经验,并以治愈患者接受的治疗时长为结局指标,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一:导师治疗贝尔面瘫,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新自身治法,临床中注重观察疾病症状体征,把握病情发展,辨证论治,辨期论治,形成了以“针、灸、罐”联合应用的综合疗法,急性期选用“少针浅刺+灸法+刺络拔罐”治法;亚急性期选用“经筋刺+灸法+拔罐”治法;恢复期选用“透刺结合经筋刺+灸法+走罐”治法;后遗症期选用“挂刺+灸法+走罐”治法。经临床认证,导师运用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疗效确切,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研究二:(1)本研究共纳入病例73人,男28人,女45人;<20岁患者6人,20-40岁26人,40-60岁27人,>60岁患者14人;急性期46人,亚急性期13人,恢复及后遗症期14人;右侧面瘫45人,左侧面瘫28人;面瘫患者的中医证型方面,纳入风寒袭络证32人,风热袭络证17人,风痰阻络证11人,气虚血瘀证13人。经治疗后,治疗时长较短患者45人,治疗时长较长患者28人。(2)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年龄(Z值=-2.684)、吸烟史(X2值=5.458)、就诊分期(X2值=6.298)、中医证型(X2值=11.720)可能与针灸治疗的时长相关(p<0.05)。(3)分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中,患者年龄(OR=1.062,95%C.I.=1.002-1.126)、风寒袭络证(OR=4.217,95%C.I.=1.029-17.283),两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1)赵晓峰教授的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经临床认证,疗效确切,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2)贝尔面瘫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中以女性、中老年、右侧面瘫患者较多,中医证型多以风寒袭络证为主;(3)影响贝尔面瘫患者最终治疗时长的因素可能有年龄、及中医证型,高龄或是非风寒袭络证的患者,最终较快痊愈的可能性更高。性别、既往史、吸烟饮酒史、就诊分期、发病部位等因素,与面瘫患者治疗时长的关系,需要更多研究加以证实。

闫晓琴[5](2021)在《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次临床观察旨在对比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从而寻求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方案,为今后临床应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本研究标准的80例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经筋刺法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各40例。两组受试对象在口服甲钴胺片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经筋刺法组)取穴:患侧攒竹透鱼腰、四白两透(分别向目内眦、目外眦两个方向透刺)、阳白四透(分别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四个方向透刺)、太阳透地仓、地仓透颊车、地仓到颊车间经筋排刺(每隔0.5寸取一穴)、颧髎,健侧合谷,随症配穴。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取穴:患侧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健侧合谷,随症配穴。两组均每日针灸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治疗周期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分析,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侧、病程及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经检验P>0.05,提示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及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经筋刺法组治疗2周后、4周后和常规针刺组治疗2周后、4周后的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后相比,经筋刺法组治疗4周后和常规针刺组治疗4周后的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治疗前,经筋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间H-B面神经功能评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2周后、4周后,两组间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经筋刺法组对H-B面神经功能、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针刺组。(4)治疗4周结束后,根据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面神经功能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经筋刺法组符合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标准的例数分别为9例、20例、7例、2例,常规针刺组符合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标准的例数分别为4例、16例、13例、6例,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5)治疗期间,经筋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的安全性评价均为1-2级。结论:(1)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在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时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和面部运动功能,且安全易操作。(2)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经筋刺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黄子阳[6](2021)在《名中医王毅刚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药运用经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对王毅刚老先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门诊中药方剂及针刺处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k-means算法与回归模型相结合的聚类分析,挖掘王毅刚老先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组方及针刺规律,总结王毅刚老先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药运用经验,阐述王毅刚老先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在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区门诊部接受王毅刚主任中医师治疗且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00例,收集其中药处方、针刺选穴处方并将其处方信息及患者四诊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由该平台的统计功能及数据分析功能进行王毅刚老先生用药及选穴规律的数据挖掘,总结其学术思想,尝试凝练名老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证经验。结果:本课题共收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处方,其中包括内服中药汤剂处方211张,针刺处方1369张。(1)分析收集汤剂处方共涉及中药1 2 4味,统计高频用药其前1 0位为:羌活、甘草、大青叶、当归、川芎、柴胡、苍术、黄芪、赤芍、白芍;除去每剂必用之“甘草”后进行功效统计,以解表类、化湿类、清热类中药为多;分析其组方规律,得到药物组合344种,涉及药物17味,其中频率最高的2味药对组合为“羌活、大青叶”,频率最高的3味药对组合为“羌活、大青叶、当归”。通过聚类分析总结出处方中的核心组合3组,分别为:分组1:“羌活、大青叶、当归、柴胡、川芎”;分组2:“羌活、川芎、当归、苍术、半夏”;分组3:“川芎、当归、柴胡、苍术、羌活”。基于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总结王毅刚老先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处方核心组成为:羌活、川芎、大青叶、白芍、当归、赤芍、柴胡、苍术、贯众、荆芥、防风。(2)分析收集针刺处方共涉及穴位56个,统计高频用穴前10位为:面动(王毅刚老先生经验用穴)、翳风、合谷、头三针(百会、左右神聪并称)、颊车、太阳、外关、迎香、承浆、地仓;统计穴位归经,其结果显示王毅刚老先生选穴以手足三阳经脉为主,分析其组穴规律得到穴组824种,涉及穴位17个,其中频率最高的2穴穴组为“面动、合谷”,频率最高的3穴穴组为“面动、合谷、头三针”。通过聚类分析总结出处方中的核心组合3组,分组1:“面动、翳风、合谷、太阳、头三针”、分组2:“面动、合谷、翳风、头三针、风池”、分组3:“面动、翳风、颊车、头三针、合谷”。基于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总结王毅刚老先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刺选穴核心组成为:面动、翳风、头三针、风池、承浆、合谷、颊车、迎香、太阳、外关、阳白、地仓。结论:王毅刚老先生认为周围性面瘫重在急性期的治疗,其主要病机为外感风邪湿毒,重点在于毒邪深重,病在手足三阳经脉及经筋。用药方面,急性期以“祛风解毒活络汤”为主,辛、苦相配,针对三阳经脉疏散太阳风毒、和解少阳郁毒、清化阳明湿毒,重在“解毒”,佐以芳香化湿之品。恢复期组方以补中益气汤为主,余毒未清者续清毒邪,根据辨证予以行气活血、升阳益气、滋阴或补阳之品。针刺方面,以面动-翳风穴组为主,强调急性期尽早介入,轻浅少刺,远端取穴。恢复期逐渐加强刺激,取穴多在三阳经脉,配合“头三针”、安眠等穴调节大脑功能,注重“治神”。并配合王老特色技法“动留针术”。

杨瑞兰[7](2020)在《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的运气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五运六气理论,通过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发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出生日期、发病日期的运气格局及特点,初步探讨其与证候分型、发病部位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发现周围性面瘫的运气学发病危险因素,以期为指导临床周围性面瘫的预防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中医院的电子病例系统对2013年1月20日-2019年1月19日符合标准的病历进行收集与整理,总共纳入804例,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年龄、性别、出生年月日、发病年月日、中医证候,发病部位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周围性面瘫患者出生日期的岁运(五运)有统计学差异,以木运患者数最多,共190例,占23.6%,其次为火运,共173例,占21.5%(P<0.05)。出生日期岁运太少分布有统计学差异,以木运太过之年出生的患者最多,共101例,占12.6%,其次为火运不及,共90例,占11.2%(P<0.05)。2.周围性面瘫患者出生日期的主运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主运以金运患者数最多,共207例,占25.7%,其次为水运,共167例,占20.8%(P<0.01)。周围性面瘫患者出生日期主运太少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以金运太过之年患者数最多,共113例,占14.1%,其次为金运不及,共94例,占11.7%(P<0.01)。3.周围性面瘫患者出生日期的客运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周围性面瘫患者出生日期客运太少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4.周围性面瘫患者出生日期在六气主气的分布上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以阳明燥金患者数目最多,共168例,占20.9%,其次为太阴湿土,共153例,占19.0%,厥阴风木分布最少,共106例,占13.2%(P<0.01)。出生日期六气客气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生日期司天-在泉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5.周围性面瘫患者出生日期在客主加临君位臣、臣位君及同气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6.周围性面瘫患者出生日期运气相合五运三纪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以木运太过、火运平气患者数较多,分别为101,99例(P<0.05)。周围性面瘫患者出生日期岁运-司天-在泉的综合运气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以太角-太阳寒水-太阴湿土、太角-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少角-阳明燥金-少阴君火较多,分别为40,36,36例(P<0.05)。7.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日期的岁运(五运)有统计学差异,以木运之年残差最多(50),患者数共184例,占22.9%,其次为水运,残差为7,患者数共141例,占17.5%(P<0.05)。发病日期岁运太少分布有统计学差异,以木运不及之年出生的患者数最多,共184例,占22.9%,其次为水运太过,共141例,占17.5%(P<0.05)。8.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日期的主运太少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以太羽(水运太过)患者数为多,共108例,占13.5%,其次为太角(木运太过),共101例,占12.6%(P<0.01)。主运(五运)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日期的客运太少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以少商(金运不及)患者数为多,共111例,占13.9%,其次为少徵(火运不及),共106例,占13.2%(P<0.01)。客运(五运)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日期的司天-在泉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以阳明燥金-少阴君火之年患者数最多,共184例,占22.9%,其次为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共141例,占17.5%(P<0.01)。发病日期六气主气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日期六气客气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日期的客主加临君位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臣位君及同气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日期运气相合五运三纪有显着统计学差异,金运平气之年病例数较多,共为184例,占22.9%(P<0.01)。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日期岁运-司天-在泉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以少角-阳明燥金-少阴君火患者数最多,为184例,占 22.9%(P<0.01)。13.各年的证候分型构成比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以风痰阻络证为多,共348例,占43.3%,其次为痰瘀阻络证,共143例,占17.8%(P<0.01)。14.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部位年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周期性面瘫患者出生日期的运气特点分布情况包括:(1)岁运:木运,尤其是太过较多。(2)主运:金运,尤其是金运太过较多。(3)主气:阳明燥金较多。(4)综合运气:太角-太阳寒水-太阴湿土、太角-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少角-阳明燥金-少阴君火分布较多。(5)运气相合五运三纪:木运太过、火运平气。2.周期性面瘫患者发病日期的运气特点分布情况包括:(1)岁运:木运,尤其是不及较多。(2)主运:水运太过较多。(3)客运:金运不及较多。(4)司天-在泉:阳明燥金-少阴君火较多。(5)综合运气:以少角-阳明燥金-少阴君火患者数分布较多。(6)运气相合五运三纪:金运平气较多。3.运气可能影响周围性面瘫的证候分型。4.运气可能影响周围性面瘫的发病部位。

黄可心[8](2020)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余伯亮“面五穴”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开展“面五穴”埋线法与电针疗法相对照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评价“面五穴”埋线法治疗此病的疗效、安全性及优势,探讨其理论基础,为向临床推广提供科学的临床应用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电针组,每组33例。埋线组采用“面五穴”埋线法,患侧每2周埋线1次,健侧仅埋线1次(于患侧首次埋线后1周进行),12周为1个疗程,共埋线7次。电针组采用电针疗法,每周3次,1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6次。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级和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不良情绪评定,对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事件作安全性分析,对治疗费用及治疗时长作成本分析。结果:1、H-B评级:两组治疗后评级较治疗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面神经功能评分:(1)组内比较:治疗后,埋线组的静态观、并发症评分低于治疗前,动态观评分高于治疗前,电针组的静态观评分低于治疗前,动态观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评分与治疗前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治疗后,埋线组静态观评分低于电针组,动态观评分高于电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AS、SDS评分: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治疗前,埋线组SAS、SDS评分低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0.0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64.29%,埋线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皮下瘀斑、疼痛等轻度不良反应,不需处理且不影响后续治疗,安全性评价属于二级。6、成本分析:埋线组成效比、时间成本低于电针组。结论:“面五穴”埋线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肯定,可从静态面部对称性、面肌肌力、并发症三方面共同改善麻痹的面神经功能,与电针疗法相比,静态观和面肌肌力两方面疗效更优。随着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亦获得改善。此外,“面五穴”埋线还具有接受度好、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吴博欣[9](2020)在《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队列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及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诊断标准依据参考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病学(2013)》制定:起病突然,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鼻唇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示齿不全,鼓腮漏气,纳入病程在1个月以内,年龄在16-69岁,一侧面瘫的患者。排除脑血管病、桥小脑角、颞骨、腮腺良恶性肿瘤,梅尔克松-罗森塔尔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症,外伤或术后所遗留,妊娠期的周围性面瘫者;两组取穴参照《针灸治疗学(2016)》取穴使用:两组均取患侧阳白、攒竹、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双侧合谷,随证配穴;治疗组地仓、颊车采用互透提拉针法,对照组地仓、颊车采用单纯常规针刺方法。留针时间为25分钟。每1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治疗期为1个月。使用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ouse-Brackmann,H-B)、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面部残疾指数评分FDI(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65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纳入60例,脱落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侧,病因,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Portmann量表得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Portmann评分量表分别过第1周后有差异,而在治疗第2周,第3周和第4周没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ortmann量表4周与基线的差异比较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第0周Portmann量表评分两组之间的差值为(15.13±1.89),而在第4周(14.80±1.81)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和单纯常规针刺法都能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症状,但是数据显示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的疗效可能不优于常规针刺法。3.H-B量表等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经过4周的疗程两组的患者H-B量表有差异,两组患者在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HB量表等级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的疗程两组的患者H-B量表有差异,提示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方法。4.两组FDI量表得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间基线FDIP(躯体功能)量表得分存在显着差异;而治疗组、对照组间两组FDIS(社会生活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FDIP在治疗第0与第4周的差值进行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与基线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FDIS量表治疗第0周与第4周的差值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与基线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方法。5.两组间通过HB量表等级疗效比较治疗组中转成Ⅰ级(正常)29例(96.7%),未转为Ⅰ级1例(3.3%),对照组中转移为Ⅰ级(正常)22例(73.3%),未转为Ⅰ级8例(26.7%)两组疗效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地仓颊车互投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结论:1.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和单纯常规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疗效。2.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在改善周围性面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可能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方法。

袁莉蓉[10](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二、面瘫十一针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1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瘫十一针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1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针法结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周围性面瘫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二、中医对周围性面瘫认识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董氏奇穴用法
        二、脐针疗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研究方法
第三章 观察结果
    第一节 基线资料
        一、性别
        二、年龄
        三、面瘫方向
        四、治疗前HBGS量表比较
        五、治疗前Protmann量表比较
    第二节 治疗结果
        一、治疗后HBGS量表分级比较
        二、治疗后Protmann量表分级比较
        三、治疗组,HBGS量表治疗前后比较
        四、对照组,HBGS量表治疗前后比较
        五、治疗组,Protmann量表治疗前后比较
        六、对照组,Protmann量表治疗前后比较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第二节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第三节 取穴思路
    第四节 局部取穴
        一、地仓穴
        二、颊车穴
        三、阳白穴
        四、四白穴
    第五节 远端取穴
        一、灵骨穴
        二、大白穴
        三、侧三里、侧下三里穴
        四、健脾三针
    第六节 艾灸疗法
        一、灸法
        二、艾灸疗法与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
        三、艾灸疗法与八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电针联合指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例完成及脱落情况
    3.2 一般情况比较
    3.3 治疗前各项评价指标情况比较
    3.4 治疗后疗效及各项评价指标情况比较
    3.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机制探讨
        1.1 现代医学相关认识
        1.2 古代医学相关认识
    2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机制探讨
    3 指针疗法的选择依据与应用
    4 选穴依据
    5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6 研究结果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应用“合谷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应用“合谷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讨论
    1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 导师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3 针刺处方分析
    4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周围性面瘫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赵晓峰教授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总结及患者治疗时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一、赵晓峰教授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总结
    1.导师辨病思路
    2.对病因病机认识
    3.对中医证型认识
    4.分期治疗,效如桴鼓
    5.选穴规律及依据
    6.个案分析
    小结
研究内容二、赵晓峰教授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资料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分析
        2.5 流程图
    3 结果
        3.1 贝尔面瘫患者基本信息探究
        3.2 分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3 分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患者治疗时长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小结
讨论
    1.贝尔面瘫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研究局限性
    3.后续研究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中医治疗贝尔面瘫现状
    1 贝尔面瘫的流行病研究
    2 贝尔面瘫的病因
    3 贝尔面瘫的治疗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分期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盲法的实施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内容
        2.5 统计方法
        2.6 不良事件预防及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受试者剔除脱落情况
        3.2 基线资料分析
        3.3 两组治疗前病情比较
        3.4 两组治疗前后病情分析
        3.5 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3.6 安全性评价
第二部分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1.1 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
        1.2 周围性面瘫的分期
        1.3 西医鉴别诊断
        1.4 周围性面瘫的西医治疗
    2 传统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1 古代文献认识
        2.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2.3 中医对症状及辨证分型的认识
        2.4 中医鉴别诊断
        2.5 中医治法
    3 对经筋刺法的认识
        3.1 经筋理论的认识
        3.2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学认识
        3.3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代医学认识
        3.4 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3.5 选穴依据
    4 量表的选择
    5 研究结果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名中医王毅刚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药运用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周围性面瘫流行病学
    2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1 西医病因病机
        2.1.1 微循环障碍说
        2.1.2 病毒感染说
        2.1.3 免疫学说
        2.1.4 其他原因
        2.2 西医周围性面瘫的分型
        2.2.1 单纯性面神经炎
        2.2.2 Bell’s面瘫
        2.2.3 Hunt氏面瘫
        2.3 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现状
        2.3.1 糖皮质激素
        2.3.2 抗病毒治疗
        2.3.3 神经营养剂
        2.3.4 外科手术减压
    3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3.1 中医病因病机
        3.1.1 外因
        3.1.2 内因
        3.1.3 内外之因合和致病
        3.1.4 现代中医观点
        3.2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现状
        3.2.1 中药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3.2.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3.2.3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
        3.2.4 其他疗法
        3.2.5 中医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优势
    4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名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4.1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政策与现状简述
        4.1.1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政策
        4.1.2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现状
        4.1.3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数据发掘现状
        4.2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在中医传承方面的应用
    5 王毅刚主任中医师简介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规范化
        2.1.1 建立数据库
        2.1.2 规范数据
        2.2 方法
        2.2.1 处方用药分析
        2.2.2 针刺选穴分析
    3 结果
        3.1 纳入病历的性别、舌脉及证候分布情况
        3.2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药物分析结果
        3.2.1 药物频数统计
        3.2.2 药性统计
        3.2.3 药味统计
        3.2.4 功效统计
        3.3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3.3.1 基于关联分析下的用药模式分析
        3.3.2 基于关联分析下的药物组合规则分析
        3.3.3 基于聚类分析的处方核心组合分析
        3.4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针刺处方分析结果
        3.4.1 穴位频次统计
        3.4.2 穴位归经统计
        3.5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中针刺组方规律分析
        3.5.1 基于关联分析下的选穴模式分析
        3.5.2 基于关联分析下的选穴组合规则分析
        3.5.3 基于聚类分析的针刺处方核心组合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辨证分析
    2 用药分析
        2.1 急性期
        2.1.1 辛苦并用,利湿解毒,行气通络
        2.1.2 药对组合分析:少用虫类药物,针对三阳经脉,重在解毒
        2.2 恢复期:活血通络、扶助正气
    3 选穴分析
        3.1 面动-翳风配穴
        3.2 三阳经脉选穴为主
        3.3 头面配穴,重视“治神”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应用数据挖掘手段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现状
    参考文献

(7)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的运气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周围性面瘫的综述
    第一节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
        四、中医治疗
    第二节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三、病理机制
        四、西医诊断
        五、西医的治疗
    第三节 中医运气学说及周围性面瘫相关研究
        一、五运六气的基础理论
        二、自然气候与五运六气的关系
        三、人体发病与五运六气的关系
        四、基于运气学说的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
第二章 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的运气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纳入标准
        四、病例排除标准
        五、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出生日期结果分布
        三、发病日期结果分布
        四、证候分型结果分布
        五、发病部位结果分布
    第三节 讨论
        一、出生日期运气特点分析
        二、发病日期运气特点分析
        三、证候分型
        四、发病部位
        五、结论
        六、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七、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余伯亮“面五穴”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分析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分析
    3 两组H-B评级比较
    4 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5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6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7 安全性分析
    8 成本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面五穴”埋线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理论探讨
        2.1 基于“住痛解难”理论
        2.2 埋线疗法的选用依据
        2.3 健侧埋线对顽固性面瘫的治疗作用探讨
        2.4 “面五穴”取穴依据
        2.5 “调神”对顽固性面瘫的治疗意义
        2.6 精准治疗对顽固性面瘫的意义
    3 选题特色及创新点
        3.1 立足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
        3.2 力倡健侧埋线
        3.3 操作规范,经济安全,易于推广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余师访谈
附录 B: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附录 C: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
附录 D: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录 E: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录 F:安全性分析
附录 G:知情同意书
综述 顽固性面瘫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与科研情况

(9)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1. 中医病名
        2. 病位
        3.病因病机
        3.1 外因
        3.2 内因
        3.3 内外因综合
        4. 临床表现
        5. 治疗
        5.1 中药治疗
        5.2 针刺疗法
        5.2.1 透刺法
        5.2.2 薄氏腹针
        5.2.3 滞针法
        5.2.4 浅刺法
        5.2.5 巨刺法
        5.2.6 埋线治疗
        5.2.7 火针
        5.3 针灸联合其他方法对面瘫的治疗
        5.3.1 针刺配合推拿疗法
        5.3.2 针刺加拔罐
        5.3.3 针刺配合灸法
        6. 预防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对面瘫的认识
        1. 概念
        2. 流行病学
        3. 面神经解剖
        4. 病因
        5. 检查
        6. 治疗
        6.1 药物治疗
        6.2 理疗治疗
        6.3 手术治疗
        7.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材料和研究方法
        1. 临床材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样本量计算
        2.3 治疗方法
        2.4 注意事项
        2.5 观察指标
        2.6 数据统计
        2.7 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1. 病例情况
        1.1 两组年龄比较
        1.2 两组性别比较
        1.3 两组病侧分布比较
        1.4 两组病因比较
        1.5 两组Portmann量表得分比较
        1.6 两组H-B量表等级比较
        1.7 两组FDI量表得分比较
        2. 疗效比较
        2.1 组间Portmann量表得分比较
        2.2 Portmann量表得分疗效比较
        2.3 两组间H-B量表等级比较
        2.4 H-B量表等级疗效比较
        2.5 FDI量表得分比较
        2.6 FDI量表得分疗效比较
        3. 安全性评价
        4.脱落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 对面瘫的认识
    2. 透刺法治疗面瘫的选依据
    3. 选穴依据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4.1 各量表评分结果讨论
    5. 存在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个人简历

(10)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四、面瘫十一针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1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针法结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D]. 张永轩(Cheung Wing H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电针联合指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观察[D]. 徐星雯.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应用“合谷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疗效观察[D]. 于婕.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赵晓峰教授针灸分期综合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总结及患者治疗时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孟维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闫晓琴.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名中医王毅刚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药运用经验分析[D]. 黄子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7]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的运气相关性研究[D]. 杨瑞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余伯亮“面五穴”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黄可心.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队列研究[D]. 吴博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十一针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1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