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的家庭护理

中风患者的家庭护理

一、中风病人的家庭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项阳[1](2020)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全面系统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出院回归家庭(或社区)后延续护理需求情况,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情况与生活质量状况,分析研究对象的延续性护理需求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二者的相关性。以引起临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更多重视与关注,从而全面了解患者出院后个体化延续性护理需求,加强延续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效果,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制定个体化卒中康复体系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间辽宁省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利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以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等,对研究对象的延续护理需求情况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结果以双人双录入方式进行。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构成比、均数和标准差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人口学、延续护理需求及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描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的延续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0.49±10.7,其中>60岁的患者居多,共计125例,占57.34%。延续护理随访方式选择中,选择需求最强的前三位为电话随访112例(51.38%),家庭访视76例(34.86%),QQ群或微信交流群组有70例(32.11%)。2.研究对象的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延续护理需求最强烈的前五项分别为:脑卒中知识(4.51±0.7)、安全用药(4.39±0.8)、康复锻炼的方法(4.39±0.8)、心理情绪控制与调节(4.25±0.9)以及血压自我监测(4.22±0.9),且得分越高表明延续性护理需求越强。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份和医疗支付方式等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得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患者在血压自我监测、心理情绪控制与调节、饮食指导、家庭护理技巧、社会支持、血糖和血脂的控制及监测、心理疏导和家庭环境改造得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0~59岁组别除在心理疏导延续护理需求得分外,其余得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对于心理疏导延续护理需求,得分最高的是年龄大于60岁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与家庭护理技巧、社会支持、血糖控制及家庭环境改造等方面需求呈正相关(p<0.05)。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F-36平均分较高依次为精神健康(64.14±4.60),活力(61.55±4.81),情感障碍(54.95±5.57),且SF-36量表评分标准说明得分越高,情况越好。得分最高为精神健康方面,最低得分为生理机能(37.55±5.81)。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法、脑卒中病程、发病次数、居住方式、家庭环境改造、脑卒中知识、安全用药、康复锻炼的方法、血压自我监测、心理情绪控制与调节、饮食指导、家庭护理技巧、社会支持、血糖的控制及监测、血脂的控制及监测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延续性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康复锻炼方法与患者的躯体疼痛(BP)呈显着正相关,情感障碍(RE)与安全用药、血压自我监测、心理情绪控制与调节、饮食指导、家庭护理技巧、社会支持、血糖和血脂的监测呈显着正相关。家庭护理技巧与生理机能(RP)呈显着负相关,家庭环境改造与生理功能(PF)呈显着负相关,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医疗支付方式、脑卒中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次数以及延续性护理需求是影响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R2为0.500。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份和医疗支付方式等对研究对象的延续性护理需求有影响。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低,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受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法、脑卒中病程、发病次数、居住方式、家庭环境改造、脑卒中知识、安全用药、康复锻炼的方法、血压自我监测、心理情绪控制与调节、饮食指导、家庭护理技巧、社会支持、血糖的控制及监测、血脂的控制及监测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影响。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4.临床医护人员可以全面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回归家庭或社区后延续性护理需求情况,及其生活质量状况,根据需求制定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体系,提高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

王海瑞[2](2019)在《适用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床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护理床在数量上满足了大量中风患者的需求,但一般都只具有升降、折叠及简单的辅助功能,并且多数为手动控制的方式,患者想改变体位需要陪护人员的协助,不利于患者的自主护理,更无法使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患者的护理及康复需要陪护人员进行大量的工作来完成。本文通过适用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床设计的研究,寻求如何通过设计使产品实现更细致的功能,用以指导康复护理床的设计实践。本文首先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做需求分析,确定护理床所需的功能及要解决的问题;其次通过对多学科的融合,优化传统护理方案,设计改善普通护理床的模块,将康复护理床分为床体模块、护理模块、康复模块等多个模块,通过模块将护理与康复功能进行深化,实现了多种康复护理功能的融合,从而提高了患着的康复进度,减轻护理负担。在康复护理床的设计中实现对护理学、复健医疗学科、机械设计、智能系统、人机工学、护理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运用,使康复护理床设计在满足中风患者的生理护理康复需求的同时兼顾中风患者的心理健康建设,减低患者由于患病带来的心理负担,减少患者的抑郁症患病几率。给广大病患一个更好的康复环境。

蒋永劲[3](2019)在《李兴琼:中医也能解急症 适应于中风的各期治疗》文中认为寒冷的冬天让许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人群措手不及,一不小心就被中风"击倒"。面对这种急症,中医将如何应对呢?在治疗中风的长期过程中,中医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中风患者的家庭护理应该注意什么?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永川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李兴琼。

袁惠娟[4](2018)在《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Guided Care护理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状况构建脑卒中Guided Care护理模式,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为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横断面研究,调查129名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和家庭支持功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二阶段为构建脑卒中Guided Care护理模式。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Guided Care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模式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对24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体得分为(186.29±24.231),其中用药管理得分(20.83±2.881),日常生活起居管理得分(32.37±3.909),社会功能与人际管理得分(23.77±5.071),康复锻炼管理得分(26.65±5.017),情绪管理得分(17.89±4.969),饮食管理得分(30.80±5.578),疾病管理得分(33.98±11.103)。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关怀度指数为(6.74±3.029)。对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单因素分析,性格、文化程度、收入、主要照顾者、照顾时间、日常生活活动障碍、住院次数这7个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家庭关怀度指数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成显着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住院次数、家庭关怀度,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构建了5个指标、33个条目的脑卒中Guided Care护理模式。5个指标包括模式目的、实施机构、组织结构、护士职责和工作内容。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性分别是92.85%和92.31%,专家权威系数为0.894,变异系数为0.080.1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39,显着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用药管理、日常生活起居管理水平较高,疾病管理、饮食管理水平最低。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关怀度指数处于中等偏下,整体有待改善。主要照顾者、住院次数、家庭关怀度,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提示护士应重视对照顾者的同步宣教,优化家庭支持功能,促进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构建的脑卒中患者的Guided Care护理模式,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的一致性较好,模式可靠程度较高,可供相关研究借鉴。

蒋永劲[5](2018)在《李兴琼:中医也能解急症 适应于中风的各期治疗》文中提出寒冷的冬天让许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人群措手不及,一不小心就被中风"击倒"。面对这种急症,中医将如何应对呢?在治疗中风的长期过程中,中医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中风患者的家庭护理应该注意什么?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永川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李兴琼。中医并非只能治慢病它适用于中风各期的治疗

张华[6](2018)在《对话老中医邱健行:中和养生 健行不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虽年近八旬,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科专家邱健行工作生活两不误,充实又有情趣,每天不仅要伺候上百平米的花花草草,也不忘书法、太极剑,每周还在医院出诊,带徒教学,传承学术。他身手敏捷,精神矍铄,可为中医养生之典范。记者忍不住打探其养生之道,邱老笑答:"中和养生。"立身处世不离"中和"原则西汉儒家大师董仲舒认为:"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中和养生"可

蒋永劲[7](2018)在《李兴琼:中医也能解急症 适应于中风的各期治疗》文中指出寒冷的冬天让许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人群措手不及,一不小心就被中风"击倒"。面对这种急症,中医将如何应对呢?在治疗中风的长期过程中,中医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中风患者的家庭护理应该注意什么?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永川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李兴琼。

汤先萍[8](2017)在《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当前我国社区家庭护理服务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规范的服务流程和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等现状和特点,从影响家庭护理质量的各个环节出发,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家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提高家庭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为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对家庭护理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研究主体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形成本部分首先从实然层面挖掘影响家庭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以此为依据,初步构建指标体系框架;继之从应然层面剖析影响家庭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以补充实然层面的不足;最后通过专家会议对初步形成的框架进行论证。1.从实然层面挖掘影响家庭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采用田野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田野地,跟随14名家庭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参与式观察,记录了近10万余字的田野笔记,并拍摄了100余幅现场图片。采取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最终析出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8项,明晰了对应的指标内涵。2.从应然层面剖析影响家庭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采取半结构访谈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抽取与家庭护理质量相关的三类人群即家庭护理管理者、家庭护士、家庭护理服务对象共18人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不同的人们对目前家庭护理服务质量的看法、需求、期望和展望,采取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析出的指标验证了田野研究结果,并补充一级指标1项,二级指标5项和三级指标27项。3.对实然、应然层面析出的指标框架进一步论证:采用专家会议法,邀请上海市来自社区护理质量管理、综合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等领域内共10位专家,围绕指标设置是否合适、指标提取是否恰当、指标是否全面等主题进行讨论,会议持续3小时50分钟,最终形成了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框架。第二部分: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值的确立本部分首先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完善和确立了专业性家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继之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与赋值研究,最后确立了每项指标的分值。1.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和确立:采用德尔菲法,选取来自社区卫生管理、三级综合医院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家庭护理工作者等不同管理层次、不同工作领域的20位专家进行两轮Delphi函询,对前期初步形成的指标体系框架进一步补充、删除、修改、完善和筛选,采用定性分析、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最终确立了家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2.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和赋值:采取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形成目标树图,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最后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经专家讨论后确定了每项指标的分值和考核要点,将指标体系转化为家庭护理质量考核量表。第三部分: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运用已形成的家庭护理质量考核量表,通过横断面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上海市三个地区即主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共计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他评方法进行家庭护理服务质量实地考核。以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通过综合评分了解各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第一部分: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形成田野研究析出,2项一级指标,分别是结构质量指标、过程质量指标;10项二级指标,分别是家庭护理相关制度、家庭护理环境、出诊设备、应急预案、查对、家庭护理操作前评估、消毒隔离、护理操作、居家健康教育和指导、居家护理处置和38项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半结构访谈补充了1项一级指标即结果质量指标、5项二级指标,分别是家庭护理人员配置、康复护理、基础护理、患者结局和护理人员结和27项三级条目。通过专家会议进一步完善了指标体系,明确了指标内涵、确定了指标的计算公式,补充了每个指标的主要评价要点和要求。最终形成的指标框架包括3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73项三级指标以及每项指标的主要评价要点和要求。第二部分: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值的确立1.德尔菲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应答率均为100%;第一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显着性检验分别为一级指标0.086,二级指标0.168,三级指标0221,第二轮协调程度着性检验分别为一级指标0.570,二级指标0.363,三级指标0.489(P<0.05);专家权威系数为0.82。二级指标修改2项,删除1项,三级指标删除6项、修改18项、合并2项、增加1项。最后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及评价要点和对指标的要求。2.通过层次分析获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与组合权重,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结构质量0.312、过程质量0.490、结果质量0.198,从组合权重分布看,处于前两位的是:居家照顾者的指导,权重系数为0.050,家庭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规范程度,权重系数为0.045。第三部分: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1.实证研究显示:结构质量模块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02,过程质量模块为0.879,结果质量模块为0.701,在考评过程中得到了考评人员的认可。两种综合评价结果相关系数为0.968,(P<0.00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6。2.家庭护理服务质量总体得分情况,上海市38家社区家庭护理服务质量平均得分为72.74分,优良率仅为39.5%,不合格率为23.7%;经方差分析三个地区得分有统计学意义(F=3.938,P=0.029,P<0.05),其中A地区和B地区得分最高为80.61分,其次C地区为73.33分,D地区为61.93分。3.从不同模块得分结果来看,上海市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构质量模块平均得分为71.2分,过程质量模块平均得分为86.6分,结果质量模块平均得分仅为44.1分。【研究结论】1.本研究以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为主线,从影响家庭护理质量的结构、过程、结果环节着手,构建了一套家庭护理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可供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家庭护理机构使用,评价家庭护理服务质量,为家庭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奠定基础。经实证研究显示,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2.上海市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家庭护理质量方面有待提高,特别在结果质量控制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显着。

蒋永劲[9](2017)在《李兴琼:中医也能解急症 适应于中风的各期治疗》文中研究指明寒冷的冬天让许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人群措手不及,一不小心就被中风"击倒"。面对这种急症,中医将如何应对呢?在治疗中风的长期过程中,中医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中风患者的家庭护理应该注意什么?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永川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李兴琼。中医并非只能治慢病它适用于中风各期的治疗我们知道,中风属于急症,往往发作时需要抢救,而中医的特点是起效慢,

张静,黄玲丽[10](2016)在《自护交谈对社区中风患者家庭护理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运用自护交谈干预模式对中风患者的家庭康复功能训练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社区护理价值。方法将经急性期治疗后来我科进行康复治疗的出院患者6 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门诊咨询及康复健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应用电话、QQ、微信等通讯工具主动与照护者联系,进行家庭自护交谈干预管理。结果家庭护理6个月后本组与出院时的FMA、BI、SSQOL比较,干预组*p<0.01,对照组**p<0.05;家庭护理6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FMA、BI△△p<0.01比较,SS-QOL比较△p<0.05。结论自护交谈干预应用于中风患者家庭护理管理之中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其特点:交流方便,实施容易,节约时间,效果明显。应用于中风患者的后期管理具有深远的临床护理意义。

二、中风病人的家庭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风病人的家庭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
    3.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需求情况
    3.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3.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讨论
    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情况
    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分析
    1 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意义
    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现状
    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措施
    4 效果评价工具
    5 实施效果现状
    6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适用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五、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护理床设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1.1 护理床特性
    1.2 护理床设计现状
        1.2.1 护理床功能实现设计分析
        1.2.2 护理床设计存在的局限性
    1.3 护理床设计发展方向
        1.3.1 材料的多选性及技术的改进
        1.3.2 多功能化成为护理床产品的发展趋势
        1.3.3 多学科融合支撑高端护理床产品发展
    小结
第二章 康复护理床目标人群特性及其需求分析
    2.1 病患人群调研
        2.1.1 易患病人群
        2.1.2 患者年龄及性别
        2.1.3 患者功能障碍
    2.2 中风患者生理及精神分析
        2.2.1 中风患者生理分析
        2.2.2 中风患者精神分析
    2.3 护理人员调研及分析
        2.3.1 专业护理人员分析
        2.3.2 家庭护理人员分析
    小结
第三章 康复护理床设计策略
    3.1 康复护理床设计的分析
        3.1.1 普通康复护理床设计分析
        3.1.2 多功能康复护理床设计分析
    3.2 康复护理床设计可实现的功能
        3.2.1 运动障碍护理
        3.2.2 语言障碍护理
        3.2.3 心理障碍护理
        3.2.4 中医的康复护理
    3.3 设计方法
        3.3.1 产品系统设计
        3.3.2 比较法
        3.3.3 调查法
        3.3.4 模块设计法
    小结
第四章 康复护理床产品设计实践
    4.1 设计定位
        4.1.1 以人为核心
        4.1.2 康复功能的实现
    4.2 功能设计
        4.2.1 护理功能
        4.2.2 康复功能
    4.3 结构设计
        4.3.1 床体设计
        4.3.2 床面设计
    4.4 界面设计
        4.4.1 模块化区分
        4.4.2 直观易操作
        4.4.3 警示系统
    4.5 材料与加工工艺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风患者病例调查问卷
附录二 康复护理床设计方案
设计展板
致谢

(4)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Guided Care护理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回顾
    2.1 脑卒中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2.1.1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
        2.1.2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2.1.3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测评工具
    2.2 Guided Care模式的研究进展
        2.2.1 Guided Care的概念
        2.2.2 Guided Care的发展过程
        2.2.3 Guided Care的工作内容
        2.2.4 国内外Guided Care的研究及应用
3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调查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设计类型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工具
        3.1.4 资料收集方法
        3.1.5 统计分析
        3.1.6 研究质量控制
        3.1.7 伦理问题
    3.2 研究结果
        3.2.1 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
        3.2.2 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
        3.2.3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关怀度现状
        3.2.4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3.2.5 家庭关怀度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3.2.6 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3.3 讨论
        3.3.1 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
        3.3.2 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
        3.3.3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关怀度有待改善
        3.3.4 人口学资料对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有影响
        3.3.5 家庭关怀度可正向预测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3.4 小结
4 脑卒中Guided Care护理模式的构建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模式的初步构建
        4.1.2 德尔菲法的实施
        4.1.3 统计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专家的一般资料
        4.2.2 专家的积极性
        4.2.3 专家的权威程度
        4.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4.2.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4.2.6 专家函询结果
    4.3 讨论
        4.3.1 脑卒中Guided Care护理模式构建的意义
        4.3.2 脑卒中Guided Care护理模式的科学基础
        4.3.3 专家函询结果的可靠性
        4.3.4 脑卒中Guided Care护理模式的特点
    4.4 小结
5 总结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5.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知情同意书
附录B 脑卒中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C 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
附录D 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表
附录E 第一轮脑卒中 Guided Care 护理模式专家咨询表
附录F 第二轮脑卒中Guided Care护理模式专家咨询表

(5)李兴琼:中医也能解急症 适应于中风的各期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辨证论治:即根据病情选择中风系列方、中成药 (含院内制剂) 、中药针剂;
2、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剂型:如汤剂、颗粒剂、中成药、针剂;
3、根据病情选择给药途径:口服、鼻饲、灌肠、静滴、外洗、外敷、浴足、中药药熨;

(7)李兴琼:中医也能解急症 适应于中风的各期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辨证论治:即根据病情选择中风系列方、中成药 (含院内制剂) 、中药针剂;
2、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剂型:如汤剂、颗粒剂、中成药、针剂;
3、根据病情选择给药途径:口服、鼻饲、灌肠、静滴、外洗、外敷、浴足、中药药熨;

(8)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和依据
    二、文献回顾
    三、理论基础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构建的原则
    六、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过程的田野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结 果
        五、小结
    第二节 家庭护理服务质量期望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论证
        一、研究目的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第三章 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第一节 家庭护理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修订和完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第二节 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计算过程与结果
    第三节 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分值的确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小结
第四章 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五部分 总结
    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二、研究创新性
    三、研究局限性
    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四、中风病人的家庭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项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适用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床设计研究[D]. 王海瑞. 东南大学, 2019(05)
  • [3]李兴琼:中医也能解急症 适应于中风的各期治疗[J]. 蒋永劲. 现代养生, 2019(10)
  • [4]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Guided Care护理模式的构建[D]. 袁惠娟.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5]李兴琼:中医也能解急症 适应于中风的各期治疗[J]. 蒋永劲. 现代养生, 2018(08)
  • [6]对话老中医邱健行:中和养生 健行不息[J]. 张华. 现代养生, 2018(08)
  • [7]李兴琼:中医也能解急症 适应于中风的各期治疗[J]. 蒋永劲. 现代养生, 2018(06)
  • [8]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汤先萍.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6)
  • [9]李兴琼:中医也能解急症 适应于中风的各期治疗[J]. 蒋永劲. 现代养生, 2017(02)
  • [10]自护交谈对社区中风患者家庭护理质量的影响[A]. 张静,黄玲丽.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 2016

标签:;  ;  ;  ;  ;  

中风患者的家庭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