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开放机遇观及其对“入世”的意义

邓小平改革开放机遇观及其对“入世”的意义

一、略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机遇观及对“入世”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城[1](2017)在《增强机遇意识 加快发展步伐——邓小平的机遇观初探》文中认为邓小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确立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工作大局,由此展开阐述形成机遇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鲜明特征在于把抓住机遇与把握大局紧紧结合起来,自始至终贯穿着发展的主线,强调既要有"抢"的精神,又要坚持辩证思维,尊重客观规律,处理好快与稳的关系。机遇包含发展与改革两个方面,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改革的机遇,坚持实践标准,贯彻总体受益原则,坚定推进改革开放,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李扬[2](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机遇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成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同志也曾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以上判断足以证明机遇与挑战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当下如何分析发展机遇观自身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作用,对于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发展,及科学看待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刘国和,邓永芳[3](2014)在《邓小平发展机遇观的理论特质》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发展机遇观是邓小平战略思维的有机成分。它有着独特的理论特质,主要体现为深厚的历史意蕴、宏观的大局意识和深刻的辩证特色,这一切又统一于具有实践性的"实事求是"这一特质之中。研究邓小平发展机遇观的理论特质对于正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如何看待、把握和应对发展机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雷鸣[4](2011)在《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研究》文中指出发展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重视社会发展成为历史潮流。从国内形势看,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应看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发展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然而重视发展就必须要把握好发展机遇。“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而针对机遇问题做出的科学论断。可见当前对于发展机遇的问题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本论文力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发展机遇观的总结,重点针对胡锦涛的发展机遇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现阶段发展进程中抓住机遇并利用有利时机发展自身,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胡锦涛的发展机遇观形成的背景。一方面从理论层面指出了胡锦涛的机遇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背景,另一方面从历史实践层面提出了胡锦涛的发展机遇观的发展历程。论文的第二部分总结了胡锦涛的发展机遇观主要内容与特征。在结合理论与实践,国际国内相关发展趋势下总结了胡锦涛的发展机遇观的依据与把握的原则,进而详细的阐明了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的主要内容,并富有创新性的提出了胡锦涛的发展机遇观的特征。这一发展机遇观特征的分析与概括也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对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论文的第三部分阐述了胡锦涛的发展机遇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成效。在深刻总结发展机遇观的实践意义的同时,进一步将实践再次应用于理论的总结,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发展机遇观的实践成效方面,不仅指导了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进一步为国内经济、政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刘乃刚[5](2008)在《邓小平机遇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锦涛同志在刚刚闭幕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强调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用好“战略机遇期”,促进发展。邓小平的机遇观为我们发现认识机遇,抓住利用机遇,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本文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对邓小平的机遇观进行了分析研究。全文五个部分组成:第1章:邓小平机遇观形成的条件。这个部分从邓小平机遇观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历史依据和时代依据,阐述了邓小平机遇观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现实和历史条件。这是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机遇观理论的前提和基础。第2章:邓小平机遇观的形成过程。这个部分进一步梳理了邓小平的机遇观的形成发展过程,包括邓小平机遇观的萌芽,邓小平机遇观的初步形成,邓小平机遇观的成熟三个阶段。探讨了邓小平机遇观理论的逻辑基础和形成发展的过程。第3章:邓小平机遇观的主要内容。这个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高度概括了邓小平机遇观理论的内容,包括:邓小平关于机遇的内涵、特征,机遇的地位、作用、重要性,机遇的认识和发现,机遇的抓住和利用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机遇的内涵,以及邓小平如何抓住利用机遇的方法。第4章:邓小平机遇观的基本特征。在分析和概括邓小平机遇观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鲜明的科学性,充分的实践性,明确的目的性三个方面的特征。第5章:邓小平机遇观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探索了邓小平机遇观在人类机遇认识史上,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及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我们今天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任献策[6](2005)在《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初见端倪,科技革命风起云涌。邓小平审时度势,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历史机遇思想、认真总结和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和成功经验的同时,充分展现其个人的独特魅力,创立了自己的历史机遇思想体系,其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抢时间谋求中国发展是其核心思想,科学认识和把握机遇是其体系中的应有之义。正因为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具有时效性、主体选择性、偶然性和风险性,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抓住机遇的途径和方法,不搞争论,并且通过振兴教育、发展科技,争取高速度发展。总之,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和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又将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提供进一步指导。

王烨[7](2005)在《解读邓小平的发展机遇观》文中提出邓小平发展机遇观是在对本国历史反思、对国际局势洞察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前提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是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发展经济;要把握好邓小平发展机遇观,就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邓小平发展机遇观对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机遇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洲[8](2004)在《邓小平机遇观论析》文中指出邓小平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出发 ,审视中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从而深化了对机遇的认识 ,形成了邓小平机遇观 ,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取得巨大成功。邓小平机遇观的本质就是认识机遇、抓住机遇、运筹机遇 ,求得中国社会的跳跃发展。邓小平机遇观为我们紧紧抓住 2 1世纪头 2 0年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陶伯华[9](2004)在《论邓小平的能动机遇观及其现实意义》文中提出

文锦菊[10](2004)在《论邓小平的机遇观》文中研究表明 邓小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设计师,同时又是善抓机遇的卓越领袖人物。邓小平的机遇观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的机遇观,对于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我们面临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略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机遇观及对“入世”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机遇观及对“入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增强机遇意识 加快发展步伐——邓小平的机遇观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握大局重在抓住机遇
二、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是抓住机遇的关键
三、坚持把握发展、改革两个机遇
四、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把握机遇的重要条件

(3)邓小平发展机遇观的理论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发展机遇观深厚的历史意蕴
二、邓小平发展机遇观宏观的大局意识
三、邓小平发展机遇观深刻的辩证特色
四、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发展机遇观的最重要的理论特质

(4)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的形成
    1.1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1.1.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发展机遇思想
        1.1.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机遇思想
    1.2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形成的背景
        1.2.1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1.2.2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形成的历史条件与现实基础
    1.3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的提出
第2章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2.1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的主要内容
        2.1.1 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
        2.1.2 把握好机遇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2.1.3 以发展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2.1.4 全世界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2.2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的特征
        2.2.1 借鉴与吸收的统一
        2.2.2 机遇与挑战的统一
        2.2.3 互利与共赢的统一
第3章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3.1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的理论意义
        3.1.1 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
        3.1.2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3.2 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的实践意义
        3.2.1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强大的基础
        3.2.2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实现的重要保证
        3.2.3 在新世纪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大国形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邓小平机遇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一 邓小平机遇观形成的条件
    (一) 理论依据
    (二) 历史依据
    (三) 现实依据
    (四) 时代依据
二、邓小平机遇观形成的过程
    (一) 20世纪30-70年代是邓小平机遇观的萌芽时期
    (二) 20世纪80年代是邓小平机遇观的初步形成时期
    (三) 20世纪90年代是邓小平机遇观的成熟时期
三、邓小平机遇观的主要内容
    (一) 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机遇
    (二) 充分认识机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 要善于认识和发现机遇
    (四) 积极抓住和利用机遇
四、邓小平机遇观的基本特征
    (一) 鲜明的科学性
    (二) 充分的实践性
    (三) 明确的目的性
五、邓小平机遇观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一) 邓小平的机遇观是人类机遇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二) 邓小平的机遇观是对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
    (三) 邓小平的机遇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四) 邓小平的机遇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战略指针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6)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1章 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的形成条件及过程
    1.1 时代背景
    1.2 现实依据
    1.3 理论渊源
    1.4 历史依据
    1.5 个人条件
    1.6 形成过程
第2章 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的基本内容
    2.1 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的实质
    2.2 战略性决策是认识与把握机遇的关键
    2.3 改革开放是抓住机遇的有效途径
    2.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运用机遇的根本原则
第3章 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的特征、抓住机遇的途径与方法
    3.1 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的特征
    3.2 抓住机遇思想的途径与方法
    3.3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机遇与挑战的关系
第4章 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的意义
    4.1 理论意义
    4.2 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解读邓小平的发展机遇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发展机遇观的形成背景
    1、对本国历史机遇丧失的反思
    2、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化的洞察
二、邓小平发展机遇观的内涵解读
    1、发展机遇观的前提: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2、发展机遇观的核心: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 关键是发展经济
    3、邓小平发展机遇观的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
三、邓小平发展机遇观的当代意义
    1、有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
    2、有助于树立科学机遇观
    3、指导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8)邓小平机遇观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机遇观的产生及其本质
二、邓小平机遇观及其实践
    (一) 把人生机遇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推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二) 抓住历史机遇, 推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 抓住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机遇, 率先掀起了中国的改革和开放
    (四) 抓住挑战和考验中孕育的机遇, 凝聚中华民族, 推动中国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 抓住时代机遇, 提出“一国两制”解决历史问题
    (六) 抓住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题的机遇, 促使中国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高
三、邓小平机遇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略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机遇观及对“入世”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增强机遇意识 加快发展步伐——邓小平的机遇观初探[J]. 杨建城. 探求, 2017(01)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机遇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成效[J]. 李扬. 才智, 2016(29)
  • [3]邓小平发展机遇观的理论特质[J]. 刘国和,邓永芳. 学理论, 2014(28)
  • [4]胡锦涛发展机遇观研究[D]. 金雷鸣. 大连海事大学, 2011(10)
  • [5]邓小平机遇观研究[D]. 刘乃刚. 西南大学, 2008(09)
  • [6]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D]. 任献策. 河北大学, 2005(05)
  • [7]解读邓小平的发展机遇观[J]. 王烨. 前沿, 2005(04)
  • [8]邓小平机遇观论析[J]. 王洲. 理论学刊, 2004(12)
  • [9]论邓小平的能动机遇观及其现实意义[J]. 陶伯华. 江南论坛, 2004(09)
  • [10]论邓小平的机遇观[J]. 文锦菊. 新东方, 2004(08)

标签:;  ;  ;  ;  ;  

邓小平改革开放机遇观及其对“入世”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