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磷工业烟道中回收镓

从磷工业烟道中回收镓

一、Recovery of gallium from phosphorus industry flue(论文文献综述)

郝晓地,于文波,时琛,程忠红[1](2021)在《污泥焚烧灰分磷回收潜力分析及其市场前景》文中研究表明磷资源不可替代又不能再生。现代工业攫取磷矿大多用于磷肥生产,通过作物收获的粮食、蔬菜以及饲养畜禽肉类进入人体,而随食物进入人体的大多数磷(90%)会随排泄物进入污水(无粪尿返田情况)。尽管最终进入污水中的磷占开采磷矿的比例很小(<5%),但这是人类除动物粪便与作物秸秆外唯一可能实现磷人工循环的位点,相对于转移进作物中的磷来说该比例超过1/4。因此,在废弃粪尿返田之原生态习惯的情况下,从污水处理过程中回收磷则显得非常重要。目前从污水处理过程中回收磷存在许多方式与产品,而与污泥焚烧灰分相关的磷回收程度最高,可达90%。为此,首先基于全球磷资源危机与我国磷流向及其估算,揭示磷回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然后,对与污泥焚烧相关的灰分磷回收技术以及潜在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根据肥效实验与成本估算,认定灰分再生磷肥比传统矿石磷肥具有潜在市场前景,特别是它的可持续意义。

崔笑笑[2](2019)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镓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合成了二氧化钛/碳纳米管介孔复合材料和五倍子单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通过一系列表征及实验验证了材料的可行性,以及研究了复合材料对镓离子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如下:介孔二氧化钛/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是以碳纳米管为基体,二氧化钛为吸附源,用简单的一锅法将二者以Ti-O-C键结合。为提高复合材料的表面光学活性,需要同时提高其结晶度和比表面积。所以本文通过退火的方法将复合材料从中晶质转变为多孔单晶以增强对镓的吸附能力。研究发现,在弱酸和弱碱酸度下,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复合材料(300-CNT-TiO2、400-CNT-TiO2和600-CNT-TiO2)对镓有一定的吸附效果。pH 3时,吸附剂对镓的吸附效果最好。300-CNT-TiO2、400-CNT-TiO2和600-CNT-TiO2在pH 3的酸度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118.85、136.63和30.36 mg·g-1。可见400℃退火后的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吸附剂(400-CNT-TiO2)对镓的吸附量最大。镓离子的吸附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拟合符合拟二阶动力学;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为吸热自发熵增过程。通过XRD和拉曼光谱说明退火后的结晶性增强且为典型的锐钛矿型,通过BET分析,复合材料为IV型吸附等温线,为介孔材料。通过FT-IR及XPS分析确定吸附机理为-OH与Ga(III)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在Al和Ge混合离子共存的条件下,400-CNT-TiO2对镓表现出了较好的选择性。同时,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能力。为了进一步缩短制备周期,简化制备过程,提高镓的吸附,采用超快、简便的微波水热法合成了五倍子单宁/碳纳米管(CNT-GT)复合材料。该材料用偶联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将羧酸化碳纳米管(CNT-COOH)与五倍子单宁以酯键结合。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手段如红外,拉曼,透射,官能团滴定,热重,比表面积分析,证明五倍子单宁与碳纳米管复合成功。与羧酸化的CNT-COOH和非微波条件下的N-CNT-GT相比,吸附剂CNT-GT对镓离子具有优越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可达170.8 mg·g-1。吸附机理为Ga(OH)2+、Ga(OH)2+、Ga3+与吸附剂表面羟基的氢进行离子交换。CNT-GT不仅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总而言之,本文所述方法是制备高效吸附剂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对环境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代慧[3](2016)在《磷石膏通过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硫酸的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石膏是我国副产石膏中数量最多的,其产量几乎可以与我国天然石膏的年产量相比,也是化学工业中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磷石膏是磷化工领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每生产1吨的湿法磷酸(以P2O5计),就会大约产生45 t左右的磷石膏(CaSO4·2H2O)。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副产磷石膏在5000万t左右,磷石膏的累积量已超过3亿t。虽然人们对磷石膏的综合应用做了大量研究,但磷石膏的利用率仍很低。因为传统的工艺用石膏制硫酸的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耗能高,工艺过程中又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一直难以推广使用。企业及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充分并且合理地利用国内资源,生产投资少、低能耗、低成本、无环境污染的高品质硫酸。双极膜电渗析技术(BMED)是利用直流电场作用下双极膜界面层内发生水解离生成H+和OH-这一电化学特性,将双极膜与其他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将水溶液中的盐转化为对应的酸和碱。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清洁生产酸碱、处理化工废水等领域。为有效利用磷石膏资源,本文寻求新的方式,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基础上,研究磷石膏制备硫酸的影响因素及规律,为实现硫元素在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利用打下基础。而双极膜电渗析技术操作简单、能耗低、污染少、费用低等优点,是一条高效利用磷石膏,促进磷化工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之路。本论文采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应用于磷石膏制备硫酸,考察单因素试验中操作电压、物料质量浓度、电渗析时间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考察影响硫酸浓度的因素,并研究其机理。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有:(1)分别考察了操作电压、物料质量浓度、电渗析时间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变操作电压时,一定范围内,硫酸浓度和能耗均随操作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改变物料质量浓度时,电流效率随物料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能耗随物料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硫酸浓度随物料质量浓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改变电渗析时间时,电流效率随电渗析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能耗随电渗析的延长而增大,硫酸浓度随电渗析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2)研究了操作电压、物料质量浓度及电渗析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以硫酸浓度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料液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电渗析时间,次要因素为操作电压。因操作电压为次要因素,综合硫酸浓度和能耗、电流效率指标,优选工艺条件为料液浓度为13 g/L,电渗析时间为150 min,操作电压15V。得到硫酸浓度为0.075 mol/L,能耗为0.165kW·h/mol。(3)研究了影响硫酸浓度的因素,通过间歇电渗析和连续电渗析处理磷石膏与硫酸钾的实验结果对比得出,结果显示,硫酸浓度大小与物料的溶解度有关。(4)研究了尝试通过向磷石膏料液中加入络合剂使之与钙离子络合、将磷石膏转化为半水石膏的手段来增大石膏的溶解度,电渗析处理经过滤得到的半水石膏的滤液,减少固体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中加入络合剂EDTA-2钠,得到的是混酸;将磷石膏转化为半水石膏,硫酸浓度有所改善;由于膜堆长时间使用,分离性能降低。

滕文超[4](2016)在《污泥流化床焚烧过程中磷的富集机理》文中研究指明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富含大量的磷,不同形态的磷生物可利用性不同,磷灰石磷生物可利用性高。焚烧可以实现污泥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同时实现磷的富集,因此本文集中研究焚烧过程中磷的富集及迁移转化行为。本文在循环流化床焚烧的基础上,利用SMT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TG)和扫描电镜(SEM-EDS)分析,明晰污泥焚烧过程磷的富集及迁移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CaO可以实现磷的富集同时有利于非磷灰石磷向磷灰石磷转化。总磷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升高随后降低,在850oC时达到最大值61.31mg/g。在950oC以CaO为添加剂时,磷灰石磷占总磷比例达到92.23%。结合差式扫描量热和X射线衍射,磷酸铝和CaO在675-850oC时先后生成Ca2P2O7、CaHPO4和Ca3(PO4)2。在850oC温度下,89.29%的磷富集在底灰上,5.61%的磷分布在飞灰上,且其主要是磷灰石磷。磷灰石磷随飞灰粒径的增加而增加,非磷灰石磷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当粒径小于37.5μm时其含量逐渐趋于稳定。通过热力学计算表明,焚烧过程中磷与金属离子的结合顺序是Ca2+>Mg2+>Al3+>Fe3+,同时950oC磷酸铁的挥发导致了总磷的降低。通过本文研究,得到污泥热处理过程中磷的富集机理,为生产过程磷污泥的无害化以及磷资源化回收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武剑[5](2015)在《钼提取技术的中国专利现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检索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对2015年1月1日前公开的钼提取领域的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检索了国际专利分类号为C22B34/34(钼的提取)的中国专利申请,简要分析了专利技术的申请类型、申请量、主要申请人等,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采用不同原料提取分离钼的专利技术,以期对从事钼提取及其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单位和个人提供情报支持和信息参考。

苏珊珊[6](2012)在《深冷分离一氧化碳工艺模拟分析与改造研究》文中提出CO在现代工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尤其是C1化学的日益发展,CO已经成为一系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中间体的重要原料。价格低廉而数量又丰富的CO来源以及先进的CO分离技术,会大大地促进CO化学加工品技术的进一步增长。工业上的CO主要从两个途径获取,一是由煤气化、天然气或石油的蒸汽转化或部分氧化等制备CO合成气,二是从炼焦、钢铁及生产黄磷、电石、醋酸等工艺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气中回收CO。含CO富产气的利用,在减少其排放量、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有益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以上两种途径中的CO均存在于混合物中,为了获得高纯CO,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探寻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的分离方式,而其中的深冷分离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能够有效的获得高纯度的CO,分离效果十分理想。但是该法的工艺流程复杂,设备投资费用高,对深冷分离法的工艺流程进行挖潜改造、节能降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应用通用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甲厂深冷分离CO的设计工况,由于整个工艺流程比较复杂,计算时采用分块模拟的方法,对每个单元操作进行准确的模拟,再将各个单元操作逐步累加,最后对整个流程完成模拟。在成功完成甲厂CO深冷分离装置设计工况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于原料气发生较大变化的工况进行了改造,为工厂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其次对原装置进行优化,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案,为装置挖潜改造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技术指导;最后根据乙厂的生产要求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和模拟计算,并确定最终工艺方案。

丁楠[7](2010)在《利用磷矿石、钾长石同步提取磷和钾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磷矿资源丰富,高品位的富矿却越来越少。随着磷化工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磷矿石的无序开采和严重浪费,我国的高品位磷矿石的储量正在锐减,中低品位磷矿石的资源化应用技术开发问题已成为制约磷化工企业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我国由于可溶性钾资源储量严重不足致使钾肥仍依赖进口。然而我国的非水溶性钾资源储量却十分丰富而且分布广泛,以钾矿石为原料单一生产可溶性钾肥,由于能耗高、经济效益差而推广困难。本文将钾长石提钾和中低品位磷矿石的利用相结合,同步提取有效磷和有效钾,实现钾长石与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本文以磷矿粉、焦炭和钾长石为主要原料,经研磨、计量、混合,在高温下焙烧。以磷的反应率和钾的溶出率为主要指标,考察了还原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摩尔钙硅比、助剂种类及助剂添加量对反应指标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磷矿粉-焦炭体系中,磷的反应率随还原剂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还原剂用量为磷矿质量的45%时,适宜的焙烧温度为1250℃C,焙烧时间2.0h,此时磷的反应率最大,为86.97%。(2)在确定出磷矿粉-焦炭体系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加入钾长石到体系中。通过考察摩尔钙硅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得出:当钙硅比为2.0时枸溶性钾的生成率最高为54.64%,此时磷的反应率为82.83%。(3)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磷矿粉-焦炭-钾长石反应体系的优方案为:焙烧温度1250℃C、焙烧时间1.5小时、钙硅比2.0和还原剂用量为磷矿粉质量的40%。(4)在磷矿粉-焦炭-钾长石反应体系优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考察助熔剂种类及掺量对磷矿粉-焦炭-钾长石体系钾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的反应率随着助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助剂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最优的助熔剂为CaCl2,添加量为钾长石质量的40%适宜。(5)最终研究结果表明,磷矿粉-焦炭-钾长石体系中,钙硅比选择2.0、焙烧温度为1250℃C、焙烧时间1.5小时,助熔剂CaCl2添加量为钾长石质量的40%,磷的反应率平均为90%,钾的总反应率>96%,以气态的形式挥发逸出的>93%,炉渣中钾含量仅占0.18%,避免了传统矿石提钾的水萃工艺流程长、能耗高的缺点。

魏大鹏,陈前林,金沙,刘佳[8](2009)在《磷石膏的工业应用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废物磷石膏的产生及现状,以及磷石膏在工业上的应用情况,并对磷石膏的处理以及研究进行展望。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并不令人满意,目前全世界磷石膏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5%左右,因此,寻找一种行之有效、并且能变废为宝的方法来处理磷石膏是非常好的。

王成波[9](2007)在《磷石膏制硫酸新工艺探讨》文中提出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时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每生产1t湿法磷酸(以P2O5计)约产生4.8~5.5t磷石膏。全世界磷石膏的年排放量超过2.8亿吨,我国每年磷石膏的排放量超过2200万吨,而其利用率还不足总量的10%。堆放磷石膏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污染环境,而且给生产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制约磷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关于磷石膏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农业上,磷石膏主要用于作硫、钙肥及盐碱土壤的改良剂:建材上,磷石膏主要用于制石膏粉、石膏板,石膏砌块、水泥及其制品;工业上,磷石膏主要用于转化为其它硫形式,如硫酸铵、硫酸钾、硫酸等。本文从磷石膏的杂质含量入手,重点论述了磷石膏中磷、氟等杂质对最终石膏制品质量的影响,磷石膏的预处理工艺(如水洗、石灰中和、煅烧等工艺)和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工艺。综合国内外磷石膏的多种利用途径及不同原料制硫酸的对比,认为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是最为有效的利用途径之一。由于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是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工程,可实现硫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磷石膏的污染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已有工艺路线的利弊,本文提出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思路,用一种新的还原剂——硫磺来代替焦炭。经热力学计算,无水CaSO4在硫磺的还原作用下,于721℃开始分解,理论上可行。本文首先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硫磺的气化速度,确立了试验中硫磺的最佳气流速度为:11.0g/h,在此条件下,针对影响磷石膏转化率的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等,作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比较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我们找到了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能大幅提高磷石膏转化率的两种添加剂:B2O3和V2O5,利用850℃下,反应1.5小时的试验数据,本文拟和出了磷石膏转化率和泰勒标准筛目的数学关系式:Y=16.76+0.66×ex/37.17;在总结了我国12家典型磷石膏组分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了各试验因素对转化率影响的回归方程:T=-2.40128+0.00273A+0.15657B+0.04812C-0.01795D+0.30416E+0.32753F-0.17997G,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了每个因素的显着性,其强弱顺序为:A>B>F>E>C>G>D,还确立了试验各因素的最优方案为:A6B3F3E3C3G1D2(以上T、A、B、C、D、E、F、G分别代表转化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SiO2、AlPO4、Fe2O3、Na2SiF6和K2SiF6;角标代表各因素的水平数)。并对试验的最优方案作了验证,实验分析证明磷石膏的实际转化率达到了99.12%。最后,本文提出了硫磺还原磷石膏制硫酸的原则工艺流程,该工艺属于资源循环型绿色技术,可降低环境污染,其产生的SO2浓度高,转化吸收装置投资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纪罗军,陈强[10](2006)在《我国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综述(续完)》文中指出

二、Recovery of gallium from phosphorus industry flu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covery of gallium from phosphorus industry flue(论文提纲范文)

(1)污泥焚烧灰分磷回收潜力分析及其市场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磷循环与矿石磷流向
    1.1 磷循环与磷危机
    1.2 我国磷流向与概算
2 污泥焚烧灰分磷回收
    2.1 污泥灰分磷回收技术
    2.2 产品肥效
3 灰分磷回收市场潜力分析
    3.1 建设投资
    3.2 生产成本
    3.3 政策法规
4 结语

(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镓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镓的提取方法
    1.3 单宁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二氧化钛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微波法在合成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二氧化钛修饰的碳纳米管纳米材料对镓的吸附
    2.1 实验方法和仪器试剂
        2.1.1 主要仪器及用途
        2.1.2 主要试剂及用途
        2.1.3 碳纳米管和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制备
        2.1.4 标准溶液的制备
        2.1.5 测定方法
    2.2 吸附剂的表征
        2.2.1 SEM和 TEM分析
        2.2.2 FT-IR分析
        2.2.3 XRD分析
        2.2.4 TGA分析
        2.2.5 BET分析
        2.2.6 拉曼分析
    2.3 不同酸改性的二氧化钛及酸度对吸附镓行为的影响
    2.4 光照对400-CNT-TiO_2吸附镓的性能影响
    2.5 400 -CNT-TiO_2 对镓的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2.5.1 300 -CNT-TiO_2、400-CNT-TiO_2和600-CNT-TiO_2对镓的吸附等温线
        2.5.2 400 -CNT-TiO_2 对镓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2.6 400-CNT-TiO_2 对镓的循环解析实验
    2.7 400 -CNT-TiO_2 从高浓度锗铝的混合溶液中吸附镓
    2.8 400 -CNT-TiO_2 对镓的吸附机理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五倍子单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镓的吸附性能研究
    3.1 五倍子柿单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3.2 五倍子单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表征
        3.2.1 TEM和 SEM分析
        3.2.2 FTIR分析
        3.2.3 TGA分析
        3.2.4 拉曼光谱分析
        3.2.5 表面官能团的滴定
        3.2.6 比表面积分析
    3.3 CNT-GT的震荡时间对镓吸附的影响
    3.4 酸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
    3.5 共存离子对Ga(Ⅲ)吸附效率的影响
    3.6 CNT-GT对 Ga(Ⅲ)的吸附等温实验、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3.6.1 CNT-GT对 Ga(Ⅲ)的吸附等温线
        3.6.2 CNT-GT对 Ga(Ⅲ)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3.7 CNT-GT 对 Ga(Ⅲ)的循环洗脱实验
    3.8 CNT-GT对镓的吸附机理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3)磷石膏通过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硫酸的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
        1.2.1 电渗析技术
        1.2.2 电渗析的基本理论
        1.2.3 双极膜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4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
        1.2.5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应用
        1.2.6 双极膜电渗析处理物料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磷石膏概况
        1.3.1 磷石膏
        1.3.2 半水石膏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工艺路线
        1.4.1 选题意义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3 论文的工艺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手段
    2.1 主要原料
        2.1.1 实验原材料
        2.1.2 实验药品
    2.2 实验装置和设备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硫酸盐通过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酸和碱的方法
    2.4 各性能指标的分析与计算
        2.4.1 硫酸浓度分析
        2.4.2 磷石膏的转化率分析
        2.4.3 电导率分析
        2.4.4 电流效率分析
        2.4.5 能耗分析
        2.4.6 平均电流效率分析
第三章 双极膜电渗析处理固体废弃物磷石膏的工艺研究及膜分离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双极膜电渗析处理磷石膏的影响因素
        3.2.1 操作电压对膜分离过程性能指标的影响
        3.2.2 物料质量浓度对膜分离过程性能指标的影响
        3.2.3 电渗析时间对膜分离过程性能指标的影响
    3.3 操作电压、物料质量浓度、电渗析时间正交实验研究
        3.3.1 操作电压、物料质量浓度、电渗析时间正交实验设计
        3.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3.3 实验制得的氢氧化钙的粒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探究双极膜电渗析处理磷石膏制得酸浓度水平原因及机理探究
    4.1 引言
    4.2 间歇电渗析法对硫酸浓度的影响
    4.3 连续电渗析法对硫酸浓度的影响
    4.4 双极膜电渗析处理磷石膏工艺优化
        4.4.1 加络合剂EDTA-2 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4.2 磷石膏转化为半水石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4.3 半水石膏过滤后溶液作料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5 双极膜电渗析处理磷石膏的机理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污泥流化床焚烧过程中磷的富集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污泥的来源、分类及危害
        1.1.2 污泥的性质及分类
        1.1.3 污泥的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1.1.4 污泥中磷及其存在形态
        1.1.5 污水污泥磷回收研究进展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小型中试循环流化床搭建
    2.1 小型中试循环流化床试验台系统
    2.2 温度控制系统
    2.3 炉膛结构简介
    2.4 气体控制系统
    2.5 布风板设计
    2.6 污泥给料系统
    2.7 除尘系统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污泥流化床焚烧磷的富集及迁移转化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污泥采样、预处理及特性分析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分析方法
        3.2.1 SMT化学提取测定焚烧灰渣中磷形态
        3.2.2 污泥焚烧灰渣物相(XRD)分析
        3.2.3 污泥灰渣晶貌(SEM-EDX)结构分析
        3.2.4 模型化合物综合热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烘干污泥综合热分析
        3.3.2 温度、添加剂对污泥灰渣中磷富集的影响
        3.3.3 污泥灰渣中磷富集率
        3.3.4 温度对灰渣中磷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3.3.5 污泥粒径对灰渣中磷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3.3.6 磷在污泥焚烧飞灰上的分布
        3.3.7 钙基添加剂对灰渣中磷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3.3.8 磷富集转化机理分析
        3.3.9 模型化合物XRD分析
        3.3.10 污泥灰渣SEM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污泥焚烧厂中磷的分布富集
    4.1 污泥焚烧厂介绍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污泥灰中磷与重金属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污泥灰中磷浓度
        4.3.2 污泥飞灰重金属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泥焚烧过程磷形态热力学模拟
    5.1 模拟软件和方法
        5.1.1 模拟软件
        5.1.2 原始数据
    5.2 热力学模拟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5)钼提取技术的中国专利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钼提取专利申请统计分析
    1.1专利申请量
    1.2主要申请人
2钼提取技术的专利分布和研发现状
    2.1从镍钼混合物中分离提取钼
    2.2从钨钼混合物中分离提取钼
    2.3从钼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中分离提取钼
    2.4从废料中分离提取钼
    2.5从精矿中提取钼
3结束语

(6)深冷分离一氧化碳工艺模拟分析与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CO化性质
    1.2 CO工业来源
        1.2.1 变换性气源生产CO合成气
        1.2.2 含CO的非变换性气源
    1.3 工业CO的分离提纯
        1.3.1 低温分离法
        1.3.2 溶液吸收法
        1.3.3 固体吸附法
        1.3.4 膜分离法
    1.4 CO用途
    1.5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1.5.1 过程模拟方法
2 深冷分离CO模拟理论基础
    2.1 制冷原理
        2.1.1 微分节流效应
        2.1.2 积分节流效应
        2.1.3 节流效应的物理实质
        2.1.4 转化点
    2.2 工艺流程介绍
    2.3 深冷分离CO精馏塔模型
    2.4 冷凝分离器
        2.4.1 闪蒸计算的基本方程式
        2.4.2 闪蒸计算步骤
    2.5 多流股板翅式换热器
        2.5.1 模型建立基础
        2.5.2 模型的求解
3 深冷分离CO设计工况模拟与分析
    3.1 精馏塔模拟计算
        3.1.1 闪蒸罐模拟分析
        3.1.2 精馏塔模拟分析
        3.1.3 塔板数和进料位置确定
    3.2 全流程的模拟
        3.2.1 工况Ⅰ模拟结果
        3.2.2 工况Ⅱ模拟结果
4 改造工况及优化方案模拟计算
    4.1 改造工况模拟计算
    4.2 优化方案模拟计算
        4.2.1 优化方案Ⅰ
        4.2.2 优化方案Ⅱ
5 新工况的设计与模拟计算
    5.1 艺流程设计介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利用磷矿石、钾长石同步提取磷和钾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磷矿石介绍
        1.1.1 磷矿石的简介
        1.1.2 磷矿石的分布
        1.1.3 磷矿石的品位
    1.2 磷矿石的利用现状
        1.2.1 湿法磷酸
        1.2.2 热法磷酸
        1.2.2.1 电炉法制黄磷
        1.2.2.2 电炉黄磷制磷酸
        1.2.3 窑法磷酸
        1.2.3.1 窑法磷酸的基本原理
        1.2.3.2 国内外对窑法磷酸的研究
        1.2.4 磷肥及复合肥料
    1.3 国内外对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的研究
        1.3.1 国外对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的研究
        1.3.2 国内对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的研究
    1.4 钾长石介绍
        1.4.1 钾长石及其性质
        1.4.2 钾长石的加工方法
        1.4.3 钾长石的分布
    1.5 钾长石的利用现状
        1.5.1 国外对钾长石利用的研究
        1.5.2 国内对钾长石利用的研究
        1.5.2.1 利用钾长石制备钾肥
        1.5.2.2 钾长石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
    1.6 开发磷、钾矿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6.1 开发磷矿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6.1.1 开发磷矿石面临的问题
        1.6.1.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6.2 开发钾长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6.2.1 开发钾长石面临的问题
        1.6.2.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8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实验原理
        2.1.1 磷矿石的还原反应机理
        2.1.2 钾长石提钾的反应机理
        2.1.2.1 阳离子置换机理
        2.1.2.2 无机盐类的助熔焙烧机理
    2.2 热力学计算
        2.2.1 热力学的计算公式
        2.2.2 常压下对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第三章 实验主要原料、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3.1 实验主要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3.1.1 实验主要原料
        3.1.1.1 磷矿粉
        3.1.1.2 钾长石
        3.1.1.3 焦炭
        3.1.2 实验主要试剂
        3.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3.2 分析测试方法
        3.2.1 原料磷矿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3.2.1.1 磷矿粉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3.2.1.2 磷矿粉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3.2.1.3 磷矿粉中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3.2.2 原料钾长石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分析
        3.2.2.1 钾长石中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3.2.3 焙烧样关键组分的分析测定
        3.2.3.1 枸溶性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3.2.3.2 枸溶性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3.2.3.3 焙烧样残留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3.2.3.4 焙烧样残留总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3.2.4 样品的辅助分析方法
        3.2.4.1 热分析
        3.2.4.2 激光粒度分析
        3.2.4.3 XRD衍射分析
    3.3 实验路线和实验方法
        3.3.1 实验路线
        3.3.2 实验方法
        3.3.2.1 实验焙烧产物的制备
        3.3.2.2 单因素规律性实验
        3.3.2.3 正交实验
        3.3.2.4 验证实验
第四章 实验研究与讨论
    4.1 实验前期探索和研究
        4.1.1 初期探索
        4.1.2 初期还原剂添加量影响的研究
        4.1.3 初期焙烧环境对反应影响的研究
    4.2 磷矿粉-焦炭体系中各因素对焙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4.2.1 焦炭添加量的影响
        4.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4.2.3 反应时间的影响
    4.3 磷矿粉-焦炭-钾长石体系中各因素对焙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4.3.1 钙硅比对反应的影响
        4.3.2 多因素对反应效果影响的正交实验
        4.3.2.1 正交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4.3.2.2 正交实验的结果分析
        4.3.2.3 验证实验
    4.4 外加助剂对磷矿粉-焦炭-钾长石体系影响的研究
        4.4.1 助熔剂法的介绍及助剂的选择
        4.4.1.1 助熔剂法的介绍
        4.4.1.2 助剂的选择
        4.4.2 外加助剂的影响实验及结果
        4.4.3 不同助剂的影响效果分析
        4.4.3.1 相同Na~+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4.4.3.2 相同K~+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4.4.3.3 相同Ca~(2+)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4.4.3.4 相同OH~-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4.4.3.5 相同CO_3~(2-)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4.4.3.6 相同Cl~-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4.4.3.7 相同SO_4~(2-)离子助熔剂对实验影响的对比
        4.4.4 验证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主要原料的粒度分析报告)
附录C (原料钾长石成分分析测试数据)

(8)磷石膏的工业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磷石膏的工业应用
    2.1 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
    2.2 磷石膏制建筑材料
    2.3 磷石膏制硫酸
    2.4 磷石膏制硫酸铵
    2.5 磷石膏制硫酸钾
    2.6 磷石膏生产硫酸钙颜料
    2.6 回收磷石膏中的硫
        2.6.1 詹姆斯法
        2.6.2 生物还原工艺
3 磷石膏的研究展望
    3.1 存在的问题
    3.2 发展建议

(9)磷石膏制硫酸新工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磷石膏中的杂质及其对磷石膏性能的影响
        1.1.1 磷
        1.1.1.1 可溶磷
        1.1.1.2 共晶磷
        1.1.1.3 难溶磷
        1.1.2 氟
        1.1.3 其他杂质
    1.2 磷石膏预处理工艺
        1.2.1 水洗法
        1.2.2 石灰中和与化合处理
        1.2.3 CERPHOS纯化工艺
        1.2.4 湿筛旋流工艺
        1.2.5 闪烧法
        1.2.6 煅烧法
        1.2.7 浮选
        1.2.8 球磨
        1.2.9 自然晾晒、陈化
        1.2.10 各种石膏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1.3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
        1.3.1 磷石膏的农业应用
        1.3.1.1 改良盐碱土壤
        1.3.1.2 酸性心土的改良剂
        1.3.1.3 磷石膏作为硫、钙、硅肥
        1.3.1.4 制长效复合肥及其它肥料
        1.3.1.5 磷石膏中杂质对农业应用的影响
        1.3.2 磷石膏的建材应用
        1.3.2.1 磷石膏制建筑材料
        1.3.2.2 装饰建材
        1.3.2.3 墙体材料
        1.3.2.4 水泥及水泥缓凝剂
        1.3.3 磷石膏的工业应用及其它
        1.3.3.1 筑路材料或工业填料
        1.3.3.2 磷石膏制硫酸铵
        1.3.3.3 制硫脲和碳酸钙(詹姆斯法)
        1.3.3.4 磷石膏制硫酸钾
        1.3.3.5 磷石膏做钻井废泥浆的固化剂
        1.3.3.6 磷石膏生产硫酸钙颜料
        1.3.3.7 稀土元素的回收
        1.3.3.8 回收磷石膏中的硫
        1.3.3.9 磷石膏制硫酸
    1.4 不同原料制硫酸的评比及磷石膏制酸的优势
    1.5 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本课题的提出及创新
        1.5.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2 本课题的提出及创新
2 基本原理
    2.1 反应温度的计算
    2.2 固相反应的机制和特点
    2.3 由氧化钙生成复合氧化物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图
3 试验部分
    3.1 试验原理
    3.2 试验装置
    3.3 试验步骤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硫磺最佳气流速度的选择
        3.4.2 磷石膏全分析
        3.4.3 磷石膏的预处理
        3.4.4 单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
        3.4.4.1 细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3.4.4.2 添加剂对转化率的影响
        3.4.4.3 小结
        3.4.5 多因素分析
        3.4.5.1 磷石膏的模拟
        3.4.5.2 试验结果及工艺讨论
        3.4.5.3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分析方法
    1.1 三氧化硫的测定(重量法)
    1.2 氧化钙的测定(滴定法)
    1.3 三氧化二铁的分析(EDTA容量法)
    1.4 三氧化二铝的分析(EDTA)
    1.5 灼烧失重的分析(重量法)
    1.6 二氧化硅的分析(动物胶凝聚重量法)
    1.7 氟含量的测定(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1.8 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附录2 由氧化物生成复合氧化物的ΔG~θ=A+BT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四、Recovery of gallium from phosphorus industry flue(论文参考文献)

  • [1]污泥焚烧灰分磷回收潜力分析及其市场前景[J]. 郝晓地,于文波,时琛,程忠红. 中国给水排水, 2021(04)
  • [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镓的吸附研究[D]. 崔笑笑. 辽宁大学, 2019(01)
  • [3]磷石膏通过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硫酸的工艺及机理研究[D]. 代慧. 贵州大学, 2016(03)
  • [4]污泥流化床焚烧过程中磷的富集机理[D]. 滕文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5]钼提取技术的中国专利现状[J]. 武剑. 中国钼业, 2015(03)
  • [6]深冷分离一氧化碳工艺模拟分析与改造研究[D]. 苏珊珊. 大连理工大学, 2012(09)
  • [7]利用磷矿石、钾长石同步提取磷和钾的基础研究[D]. 丁楠.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 [8]磷石膏的工业应用及研究进展[J]. 魏大鹏,陈前林,金沙,刘佳. 贵州化工, 2009(05)
  • [9]磷石膏制硫酸新工艺探讨[D]. 王成波. 四川大学, 2007(04)
  • [10]我国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综述(续完)[J]. 纪罗军,陈强.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06(06)

标签:;  ;  ;  ;  

从磷工业烟道中回收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